8院《电磁场》实验指导书(新版本)

8院《电磁场》实验指导书(新版本)
8院《电磁场》实验指导书(新版本)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2011年版)

廖欣编

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目录

实验守则2实验一波的干涉、极化现象的观察4实验二矩形波导(同轴线)中导行电磁波的观测9实验三微波阻抗的测量与匹配15

实验守则

电磁场实验是《电磁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作风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学生必须严肃认真地完成。

1.预习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写好预习报告(即实验报告内容中①、②),复习有关课程内容;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未预习者不得上机操作。

2.实验

实验开始时要注意正确连接线路,并经实验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要胆大心细。坚持科学态度,发现数据不合理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测,切不可擅自修改数据。

实验完毕,将原始数据交指导老师检查,经允许后方可拆除系统。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一般内容为:

①目的要求;

②原理简述、线路(或方框图),包含主要仪器的型号、规格等;

③数据处理,包括原始数据、运算结果与误差分析,数据应尽可能整理成表格形式;

④曲线图;

⑤问题讨论、心得体会及建议等。

4.人身安全

实验中所有电子仪器绝大多数都带有高压,因此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①实验者双手要保持干燥,鞋子要有一定绝缘性能;

②不要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触及带电部分;

③不准擅自打开机壳或盖板;

④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5.仪器设备

微波仪器设备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在使用中要多加爱护。

①使用仪器前必须了解其规格、量程和操作规程。注意不能随便玩弄和扳动仪表上的各种开关。

②挪动元器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手接触其内表面。在调节可调元、部件(如波长计、测量线、可变衰减器等)和连接测试系统时,要平稳可靠,切不可强扭硬拧。

③仪器工作时必须有人在场。实验中随时(尤其是开机时)要注意各种仪表上的指示器及其易损部分有无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并迅速报告。

6.注意维护实验场地的清洁。实验结束后,协同搞好卫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波的干涉、极化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半波振子的方向图的测试,体会电磁波的干涉现象;2.观察波的极化情况;

3.观察波沿铅垂方向的驻波分布。

二、实验原理

1.一般地说,振幅、相位、频率不相同的几个波在空间上叠加时,在某些位置上振动始终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上,振动始终减弱,甚至完全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现象。

所谓半波振子天线是指全长为λ/2的对称振子。半波振子天线的方向图函数为:

θ

θπ

θsin )

cos 2cos()(=

f 它与基本振子的辐射方向图(θθsin )(=f )显然不同,但两者的最大辐射方向和零辐射方向是一致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两者方向图不同的原因:

如果将半波天线振子分成无数小段,每一小段看成一个基本振子,这样,半波振子在远区各点上的辐射场强,是各基本振子在该点的辐射场强的叠加。也就是说,半波振子方向图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半波振子上各基本振子辐射的电磁波相互干涉所致。

此时,各基本振子电流大小虽然不同(半波振子上的电流分布为中心向两端呈余弦分布),但相位是相同的。在θ=90°方向上,各基本振子所辐射的电磁波到点P 所经过的路径无波程差,所以,各基本振子辐射的电磁波在该点总是同相位的。同相加强,所以在θ=90°方向上半波振子的辐射最强。在其它方向上,由于各基本振子辐射的电磁波到P 点所经过的路径都有波程差,因此,其辐射到该点的电磁波相位不同,辐射总比θ=90°方向弱,在θ=0°的方向上辐射为零。

根据参加干涉的基本振子的多少和其上电流的相位关系,可以得到不同长度对程振子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函数。

通常在方向图测试时,以最大辐射方向为0°(θ=0°),相应地零辐射方向为

θ=90°。

2.对称振子与地面平行架设时,其辐射场的电场分量只有与地面平行的分量,此时,称天线为水平极化天线;二天线与地面垂直架设时,其辐射场的电场分量均位于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子午面)上,这样的天线成为垂直极化天线。

接收天线正常情况下,极化形式一般与发射天线相同,此时,接收天线上感应电动势最大;如果收、发天线极化方向正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接收天线将收不到信号,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当将地面看成导体(ωε

σ>100)时,斜入射(以入射角为θ)向地面的平面

将被全部反射回去,如图1-1所示。在地面以上的空间里,由于入射波与反射波相

互干涉,合成波将不再是TEM 波,而是TE 波或者TM 波。合成场的各场分量如下:对于水平极化波:

θλθsin 0)cos sin(2jkx y e kz jE E ??=θλθθηsin 00

)cos cos cos 2jkx x e kz E E ??

λθθηsin 0

0)cos sin(sin 2jkx z e kz E

j E ??=对于垂直极化波:

θ

λθθsin 0)cos sin(cos 2jkx x e kz E j E ??=

θλθθsin 0)cos cos sin 2jkx z e kz E E ??=θλθηsin 0

)cos cos(2jkx y e kz E E ?=

由上式可见,合成波沿铅垂方向(即与地面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驻波特性,即合成波在与地面垂直的方向上呈现驻波分布。实际上,这个驻波的形成是由于入射波和反射波在上半空间的相互干涉形成的,如果两束波在z=z ′相位相同,则两束波在这一平面上同相相加,得到驻波最大值,在这一平面上电场振幅最大;相反,如果两束波在z=z ″相位相反,则两束波在这一平面上反相相减,得到驻波波节点平面,在这一平面上电场振幅为零。相邻两个驻波相位相同点(如相邻两个驻波波节点或者相邻两个驻波最大值)平面之间的距离为驻波波长。

从场分量表示式中,我们可以求得驻波波长λs 。由驻波波长的定义可知,当kz cos

θ=2π时,z=λs ,所以有:

θ

λθπ

λcos cos 20

==

k s 因此通过测量驻波波长,就可以体会到驻波分布,从而体会到波的干涉现象。

三、实验线路及天线架设

1.实验线路

实验线路连接如图1-2。

图中,指示器为50μA 的直流电流表,放大器开关打在260MHz 档。2.天线架设

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水平等高架设,距地面2米,收、发天线间距大于10米。

四、实验步骤

1.半波振子天线方向图测量

①按要求架设天线,并按图1-2连接收、发部分电路(发射部分由实验指导老

接收天线

师完成连接)。

②开启信号源HP8684的电源(由实验老师完成),将工作频率调整到260MHz,功率13dBm(20mV)。

③接通放大器电源(注意: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极!!),转动接收天线,使电表指示最大。记下此最大值,该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θ'=0°)。

④从θ'=0°起,顺时针转动接收天线,每隔5°记下电表指示,直到θ'=90°为止。

⑤将天线转回θ'=0°起,此时,电表指示应与③中的最大值一致。然后逆时针转动天线,每隔5°记下电表指示,直到θ'=90°为止。

2.波的极化的观察

①转动天线,使电表指示最大,记下此最大值。

②将发射天线沿与地面垂直方向旋转90°(即使之与地面垂直),记下此时电表指示。

3.观察波沿铅垂方向上的驻波分布

①将发射天线重新水平架设,转动接收天线,使电表指示最大。

②将接收天线保持与地面水平地上下垂直移动,找到相邻的两个波节点(即电表指示为最小处),记下波节点处天线距离地面的高度h1和h2。

五、数据表格和作图

1.半波振子方向图(示意表格)

θ′(+)单位:°0510 (90)

I…

I′…

'I

'

E=…

θ′(-)单位:°0510 (90)

I…

I′…

'

'I

E=…

表中,I为各θ′时电表的指示值,I′为各θ′时的相对电流值:

max

'I I I =

E ′为各θ′的相对场强:''I E =,此处认为晶体按平方律检波。

将以上数据在直角坐标纸上以θ′为横坐标,E ′为纵坐标,画出半波振子天线的相对场强方向图。

2.计算发射天线由水平极化变成垂直极化时,水平极化天线接收天线最大接收方向上场强下降的分贝数。水平发射时I max1垂直发射时

I max2

max

'I I I =

'

'I E =下降的分贝数

20lg E ′

3.λs 的计算

h 1h 2λs =2∣h 2-h 1∣

六、注意事项

在测方向图时要注意:

1.每次转动天线后,要保持电表指示稳定后再读数。

2.为避免对测量人为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人员的位置、状态应保持相对稳定。3.在θ'从0°~±90°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信号源输出大小。如果信号不稳定时,应暂停,待稳定后一次完成。4.在绘制方向图时要注意曲线光滑。

实验二矩形波导(同轴线)中导行电磁波的观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波导测量线(同轴测量线)的使用方法;

2.观测矩形波导(同轴线)终端三种状态(短路、接任意负载、匹配)时,TE 10(TEM )波的电场分量沿轴向(半径方向)上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有同轴和波导两种不同的系统,见图1-1和图1-2,可任选其中一个系统完成实验。

1.传输线中的三种状态(一)同轴系统

电场基本解为z

j rm z j r e E e a b r V E ββ??==

)

/ln(0

(1)当终端接短路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全反射——纯驻波状态。

z

E e e E E E E r z j z j r r r r βββsin 2)(00'00?=?=+=+?其模值为:z E E r r βsin 20=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max

2r r

E E =0

min

=r

E (2)当终端接任意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部分被反射——行驻波状态。

z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r z j r r z j r z j r z j r z j r z j r z j r r ββββββββcos 2)()()('0'00'00'00'00+?=++?=+=????+?由此可见,行驻波由一行波与一驻波合成而得。其模值为:

z

E E z E E E ro r ro r r ββ22

'022'0sin )(cos )(?++=可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00max

r r r E E E +='0

0min

r r r

E E E ?=(3)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导行波仅有入射波而无反射波——行波状态。

z

j r r e E E β?=0其模值与坐标z 无关:

r r E E =(二)波导系统

电场的基本解为z

j rm z j r e E e a b r V E ββ??==

)

/ln(0

(1)当终端接短路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全反射——纯驻波状态。

z

j y z j y y y y e x a

E e x a E E E E ββππ+??

+?=+=)sin()sin(00在2

a

x =

处z

E e e E E y z j z j y y βββsin 2)(00?=+=+?其模值为:z E E y y βsin 20=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0max

2y y E E =0

min

=y

E (2)当终端接任意负载时,导行波在终端部分被反射——行驻波状态。

z j y z j y y e x a

E e x a E E ββππ)sin(

)sin('

00+=?

在2

a x =处

z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y z j y y z

j y z j y z j y z j y z j y z j y y ββββββββcos 2)()()()'

0'00'0'0'00'00+?=++?=+=?????+?由此可见,与同轴系统一样,行驻波由一行波与一驻波合成而得。其模值为:

()

z

E E z E E

E y y y y y ββsin )(cos 2

'0022

'00

?++=

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

0max

y y y E E E +='0

0min

y y y

E E E ?=(3)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导行波仅有入射波而无反射波——行波状态。

z

j y y e E E β?=0其模值为:0

y y E E =由上述两种系统的对比可知,虽然同轴系统和波导系统内的场的表达式不同,但却具有相似的形式,以下场量一一对应:

波导系统

同轴系统

统一符号

y

E r

E E

'0

y E '0r E '0E 0

y E 0

r E 0

E 所以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下标y 和r 去掉,写成统一的形式。

由上述可知,在测量线的终端分别接上短路器、任意负载和匹配负载时,移动探针位置,都可以观测到测量线中不同位置的电场强度(复振幅大小)对应的电流指示读数。

2.由测量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知,指示器的读数I 是探针所在处|E |对应的检波电流。

任一位置处|E |与I 的对应关系应视检波晶体二极管的检波特性而定。一般,这种关系可通过对二极管的定标来确定。在我们实验中所使用的功率电平范围内,一般可近似地认为是平方律检波,即:

'

C I

E =

式中,C′为比例系数,采用归一化表示为:

I

E ='(1-1)

3.当测量线的探针插入波导时,在波导中会引入不均匀性,从而影响系统的工作状态。

探针在开槽线中与电场耦合,其效果相当于在等效传输线上并联了一个探针支路,即探针等效为一个导纳p p p jb g y ?=。其中,p g 反映探针吸收功率的大小,p b 表示在波动中产生反射的影响。在信号和测量系统匹配的条件下,由于p g 的分流作用,驻波波腹点的位置发生偏移;但当终端断路时,波节点不偏移。可见,p g 和p b 将造成误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必须减小或者消除p g 和p b 的影响。减小p g 的影响,可以适当减小探针插入的深度;消除p b 的影响要依靠调谐来达到。

探针的调整办法:

①在信号源有足够输出和检波指示器有足够灵敏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取较小的探针插入深度;

②在测量系统短路时,将探针移至相邻两个波节之间正中位置(即波腹点上),调节探针的调谐活塞,直至输出指示最大。此时p b 已达到最小。

需要指出的是,当信号源的频率或探针插入深度改变时,必须重新对探针进行调整。

三、实验仪器及线路图

实验仪器和线路连接如图1-3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测量线

①开启信号源。注意对同轴系统的XB7信号源操作时,应先开“低压”开关,使信号源预热约20分钟后,才能打开“高压”开关;对波导系统的XB9A 信号源

操作时,直接打开电源开关即可,经过20分钟左右信号输出稳定。

②按图1-3连接实验线路图(测量线接短路器)。

③调节探针位置,使指示器读数为最大(此时探针位于波腹点)。

④调节探针插入深度,同时调整调谐活塞,使指示器读数最大,且达到满刻度的2/3量程以上。2.测量波长

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g λ,如图1-4所示。

3.测绘终端三种负载时|E ′|的分布

①测量线终端接短路器:在大约1.5个波长范围内,每半个波长范围取大约10个点,依次将探针移到这些位置上并读取测量线标尺刻度i D 与相应的指示器读数

i I ;

②测量线终端接任意负载,重复步骤①;③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重复步骤①;

五、数据处理与表格

1.波导波长g λ的计算

)

()(22

2''2min '2min ''1min '1min '

'2

min '2min ''1min '1min D D D D D D D D g +?+=×+?+=λ波节点1位置(mm )

波节点2位置(mm )

波节点3位置(mm )

1

g λ(mm )

2

g λ(mm )

g

λ(mm )

'

1min D '

2min D '

3min D ''1

min D ''2

min D ''3

min D 1min D 2min D 3

min D

2.测绘'E 分布

①将1.5个波长内测得的i I 和对应的i D 分别记录在下表中;示意表格终端接测量点

123 (30)

i D i

I '

E ②由式(1-1)分别计算出对应的i

E '值;

③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出三种状态的i

E '~i D 分布曲线。

实验三微波阻抗的测量与匹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测量线测量微波阻抗的原理与方法,熟悉掌握Smith 圆图的应用;2.掌握利用阻抗调配器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

1.阻抗测量

由于微波系统阻抗的概念不是唯一的,所以一般并不进行阻抗绝对值的测量,而是测量其归一化阻抗。

根据Smith 圆图的原理,只要知道了终端接负载阻抗时的线上驻波比S 、线上波导波长和线上从终端到距离其第一个波节点之间的距离1min L 后(如图3-1),就可

以由圆图求得归一化阻抗L

Z ~

。在这三个数据中,由于测量线的结构限制,直接测量终端负载到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距离1min L 是比较困难的,根据驻波分布的半波长的重复性,在实际测量中,往往采用“等效截面法”,其方法如下:

首先将终端短路,沿线的驻波分布如图3-2(a )所示。用测量线测得其一驻波波节点位置T d ,此位置即为终端的等效位置。当终端接换被测负载时,线上的驻波分布如图3-2(b )所示,用测量线测得T d 左边(向信号源方向)第一个驻波波节点位置min d 就是离终端负载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位置。所以,有:

T d d L ?=min 1min 。

2.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的含义是使微波系统沿线没有反射,它包括对波源的匹配和对负载的

L

~

1

min

匹配。调配的方法也很多,本实验利用E-H双T接头构成的双T调配器(波导系统)和三枝节调配器(同轴系统)对负载进行调配。

调配过程的物理意义是:调节调配器,使它产生一个反射波,抵消“失配负载”在系统中引起的反射。

双T调配器的H臂和E臂内,三枝节调配器的每一个臂内,都装有可调短路器和短路活塞,改变活塞在臂中的位置,即可改变接头处的电抗值。调节这些臂的短路活塞的位置,可以对除纯电抗负载外的任意失配负载阻抗进行调配。

三、线路连接图1.阻抗测量T

min

2.阻抗调配

四、实验步骤

1.测负载阻抗

①按图3-3连接测量线路,并调整测量系统;

②在测量线终端接上短路器,用测量线测出g λ及最靠近短路器的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位置T d ,如图3-5;

③取下短路器,接上被测失配负载,用测量线测出最靠近T d 点的驻波波节点

的位置

d 或'

d ,如图3-5所示;

则终端负载输入端到第一个驻波波节点的距离为

)(min min T d d L ?=或)

('

min 'min d d L T ?=④用测量线测出驻波最大点和最小点的电流max I 和min I ,按下式计算驻波比:

min

max

I I S =

⑤将测量得到的g λ、min L 和S 按下式计算负载阻抗归一化值L

Z ~

。)

tan()tan(1~~min min L j S L jS Z Z c

L ββ??=2.阻抗匹配

按图3-4连接测量线路,用最小点跟踪法进行调配(在调配过程中始终跟踪最

T

min

min

小点的变化),使驻波比S ≤1.1。

五、数据表格

1.阻抗测量

g

λT d min d 或'

min d min L 或'min

L S

L

Z ~2.阻抗匹配

匹配前驻波比S =匹配后驻波比'S =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word版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目录 实验一球形载流线圈的场分布与自感 (1) 实验二磁悬浮 (7) 实验三静电除尘 (10)

前 言 结合电磁场课程教学的电磁场实验课是完善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电磁场现象和过程的感性认识,拓展有关电磁场工程应用知识面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 电磁场教学实验在承接大学物理电磁学实验基础上的改进与提高势在必行。根据高等学校电磁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电磁场系列实验课开设的需求为依据,我电磁场课程组设计、编写了电磁场实验教学的新内容,并在浙江大学求是公司的共同规划下,由该公司制作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三个实验的基本装置和设备,以应当前我国电磁场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 实验一:球形载流线圈的场分布与自感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的典型磁场分布及其自感参数; 2. 掌握工程上测量磁场的两种基本方法──感应电势法和霍耳效应法; 3. 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力求深化对磁场边值问题、自感参数和磁场测 量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熟悉霍耳效应高斯计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的磁场分析 如图11所示,当在z 向具有均匀的匝数密度分布的球形线圈中通以正弦电流i 时,可等效看作为流经球表面层的面电流密度K 的分布。显然,其等效原则在于载流安匝不变,即如设沿球表面的线匝密度分布为W ′,则在与元长度d z 对应的球面弧元d R 上,应有 图1-1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 i 图1-2 呈轴对称性的计算场域

()d d N W R θi=z i 2R ??' ??? 因在球面上,θcos R z =,所以 ()d d cos sin d z R R θθθ== 代入上式,可知对应于球面上线匝密度分布W ′,应有 2sin d sin d 2N R R N W R R θθθθ?'== 即沿球表面,该载流线圈的线匝密度分布W ′正比于θsin ,呈正弦分布。因此,本实验模拟的在球表面上等效的面电流密度K 的分布为 sin N i 2R K e φθ=?? 由上式可见,面电流密度K 周向分布,且其值正比于θsin 。 因为,在由球面上面电流密度K 所界定的球内外轴对称场域中,没有自由电流的分布, 所 以, 可采用标量磁位m 为待求场量,列出待求的边值问题如下: 上式中泛定方程为拉普拉斯方程,定解条件由球表面处的辅助边界条件、标量磁位的参考点,以及离该磁通球无限远处磁场衰减为零的物理条件所组成。 通过求解球坐标系下这一边值问题,可得标量磁位 m1和m2 的解答,然后,最终得磁通球内外磁场强度为 (1-1) 和 ()()32m22cos sin 6r Ni R - r>R R r θ?θθ??=?=+ ??? H e e (1-2)()()()()()()2m12m2t1t212n n1n20102m102m2,0,0sin 200r r r r r r r R r r R N H H H H K i r R R B B H H r R θθ?θ?θθμμ??=→∞→∞???=???????-=-===?????=→==???=??=-?=?? H 泛定方程: BC:()()1m1cos sin 3r Ni - - r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实验一含水率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含水量,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和其他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适用范围: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二、试验方法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本试验用烘干法。 三、试验原理 土的含水量是土在温度105~110O C下烘干到恒重时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重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四、试验设备 烘箱:保持温度105~110O C的自动控制的电热烘箱、电子分析天平、铝制秤量盒、削土刀等。 五、操作步骤 1、先秤量好带有编号的盒盖、盒身的两个铝盒,分别记录重量数值g0并填入表1中。 2、从原状或扰动土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约15~30g或用切环刀土样时余下的试样;对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取样为50g左右,放在秤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盒盖、盒身及湿土的重量,准确至0.01g,将数值g1填入表1中。 3、打开盒盖,放入烘箱中在温度105~110O C下烘至恒重,烘干时间对粘性土、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O C的恒温下烘至恒重。取出土样,盖好盒盖,秤重并记录干土及铝盒的重量,将数值g2填入表1中。 六、计算含水率 W=(g1-g2)/(g2-g0)×100% 其中W—含水率g0——铝盒重量,单位为g。 g1——铝盒加湿土的重量,单位为g。g2——铝盒加干土的重量,单位为g。 七、注意事项: 本试验必须对两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40%时为1%;当含水率等于、大于40%时为2%。取两个侧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控制系统CAD》实验指导书

《控制系统CAD及仿真》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实验一SIMULINK 基础与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Simulink 系统的界面、菜单、工具栏按钮的操作方法; 2、掌握查找Simulink 系统功能模块的分类及其用途,熟悉Simulink 系统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 3、掌握Simulink 常用模块的内部参数设置与修改的操作方法; 4、掌握建立子系统和封装子系统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 ()(0.11)(0.0011) G s s s s = ++ 应用Simulink 仿真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2.PID 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的数学模型为: 1 ()(1)()d p i d T s U s K E s T s T s N =+ + 其中采用了一阶环节来近似纯微分动作,为保证有良好的微分近似效果,一般选10N ≥。试建立PID 控制器的Simulink 模型并建立子系统。 三、 预习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编写实验程序,并写在预习报告上。

实验二 控制系统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 2、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 3、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分析 二、 实验内容: 1、时域分析 (1)根据下面传递函数模型: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在图上读标注出峰值,求出系统 的性能指标。 8 106) 65(5)(2 32+++++=s s s s s s G (2)已知两个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G (s)和2G (s),绘制它们的单位脉冲响 应曲线。 4 5104 2)(2 321+++++=s s s s s s G , 27223)(22+++=s s s s G (3)已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初始条件,绘制其零输入响应曲线。 ?? ??????????--=????? ???? ???212107814.07814.05572.0x x x x []?? ????=214493 .69691.1x x y ??? ???=01)0(x 2、频域分析 设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G (s)、2G (s)和3G (s),将它们的Bode 图绘制在一张图中。 151)(1+= s s G ,4 53.0)(22++=s s s G ,16.0)(3 +=s s G 3、根轨迹分析 根据下面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系统根轨迹,并分析系统稳定 的K 值范围。 ) 2)(1()()(++= s s s K s H s 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内蒙古财经学院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86) 二、实验要求 (186) 三、实验题目及内容 (187) 四、考核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实践参考题目及内容.. (187) 题目一“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系内课程安排”(综合性) (187) 题目二“学校教材订购系统”(综合性) (189) 题目三“机票预订系统”(综合性) (190) 题目四“学校内部房产管理系统”(综合性) (191) 题目五“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综合性) (192) 题目六“学校校园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 (193) 题目七“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综合性) (194) 题目八“饭店餐饮业务管理系统”(综合性) (195) 题目九“图书管理系统”(综合性) (196)

一、实验目的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作的具体过程,包括软件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为今后参加工作、适应环境的要求,开发出满足各种需要的软件系统打下基础。 本课程实习的主要任务是: 1、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 2、掌握软件项目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管理方法和策略; 3、加深对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和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4、学会针对具体的项目如何来裁减和定制软件工程过程和编制相应文档。 5、培养基本的软件项目管理和开发团队整体协作精神; 二、实验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附录提供的题目中选择或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实习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实习过程必须紧密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方法; 2、实习完成须提交以下内容: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解读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前言 一、实验目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些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们加深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操作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要求连接。 4.完成实验系统连接后,必须进行复查,逐项检查各设备、器件的位置、角度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实验系统。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相应的连接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分析等); 7.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建环专业)

目录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1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3实验三雷诺实验??????????????????????????????????????????????6实验四管道沿程阻力实验??????????????????????????????????????9实验五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12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静止液体中某点的静水压强,加深对静压公式p=p0+γh的理解; 2、测定有色液体的重度,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 头的基本概念,观察静水中任意两点测压管水头Z+p/γ=常数。 p=p0+γh 式中: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 P0——水箱中水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被测点在表面以下的竖直深度。 可知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加上液体重度乘以该点在液面下的竖直深度。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密封水箱E顶上空气阀门a,此时水箱内水面上的压强p0=p a。观察各测压连通管内液面是否平齐,如果不齐则检查各管内是否阻塞并加以勾通。

2、读取A点、B点的位置高度Z A、Z B。 3、关闭空气阀门a,转动手柄,抬高长方形小水箱F至一定高度,此时表面压力P0>P a,待水面稳定后读各测压管中水位标高▽=▽I(I=1、2、3、 4、5),并记入表中。 4、在保持P0>P a的条件下,改变长方形小水箱F高度,重复进行2-3次。 5、打开空气阀门a,使水箱内的水面上升,然后关闭空气阀门a,下降长方形小水箱。 6、在P0<P a的条件下,改变水箱水位重复进行2-3次。 (五)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单位:mm

PLC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三菱)(精)

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个重要环节.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用所学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基本理论并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一 LC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目的 1.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将来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 4.直观察常用电器的结构。了解其规格和用途,学会正确选择电器的方法。 5.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6.初步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及程序编制与调试方法。 应以严肃认真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实验课,并在实验课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方法 做一个实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前的准备;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分及写出实验报告。 1.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在实验前要能记住有关线路和实验步骤。 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联接线路,应先检查实验所用的电器、仪表、设备是否良好,了解各种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熟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

方法,并合理选用仪表及其量程。发现实验设备有故障时,应立即请指导教师检查处理,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联接实验电路 接线前合理安排电器、仪表的位置,通常以便于操作和观测读数为原则。各电器相互间距离应适当,以联线整齐美观并便于检查为准。主令控制电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联接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回路电流大小合理选用,其长度要适当。每个联接点联接线不得多余两根。电器接点上垫片为“瓦片式”时,联接导线只需要去掉绝缘层,导体部分直接插入即可,当垫片为圆形时,导体部分需要顺时针方向打圆圈,然后将螺钉拧紧,下允许有松脱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免通电后产生火花或断路现象。联接导线裸露部分不宜过长。以免相邻两相间造成短路,产生不必要的故障。 联接电路完成后,应全面检查,认为无误后,请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通电实验。 在接线中,要掌握一般的控制规律,例如先串联后并联;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控制接点,后保护接点,最后接控制线圈等。 3.观察与记录 观察实验中各种现象或记录实验数据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必须认真对待。 进行特性实验时,应注意仪表极性及量程。检测数据时,在特性曲线弯曲部分应多选几个点,而在线性部分时则可少取几个点。 进行控制电路实验时。应有目的地操作主令电器,观察电器的动作情况。进一理解电路工作原理。若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分析,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注意:运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故障时,一般在断电情况下,采用电阻档检测故障点;在通电情况下,检测故障点时,应用电压档测量(注意电压性质和量程;此外,还要注意

2020年《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16学时。3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实验1-4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实验5为综合性实验。 四、指导教师 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联系式: 指导老师:

实验一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 一、实验目的 以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为例,练习在 MAXWELL 2D 环境下建立磁场模型,并求解分析磁场分布以及磁场力等数据。 二、主要步骤 a) 建立项目:其中包括生成项目录,生成螺线管项目,打开新项目 与运行MAXWELL 2D。 b) 生成螺线管模型:使用MAXWELL 2D 求解电磁场问题首先应该选择求解 器类型,静磁场的求解选择Magnetostatic,然后在打开的新项目中定义画图平面,建立要求尺寸的螺线管几模型,螺线管的组成包括 Core 、Bonnet 、Coil 、Plugnut、Yoke。 c) 指定材料属性:访问材料管理器,指定各个螺线管元件的材料,其中部分 元件的材料需要自己生成,根据给定的BH 曲线进行定义。 图1 元件材料 图2 B-H曲线 d) 建立边界条件和激励源:给背景指定为气球边界条件,给线圈Coil 施加电 流源。 e) 设定求解参数:本实验中除了计算磁场,还需要确定作用在螺线管铁心上 的作用力,在求解参数中要注意进行设定。

f) 设定求解选项:建立几模型并设定其材料后,进一步设定求解项,在对话 框Setup Solution Options 进入求解选项设定对话框,进行设置。 三、实验要求 建立螺线管电磁阀模型后,对其静磁场进行求解分析,观察收敛情况,画各种收敛数据关系曲线,观察统计信息;分析 Core 受的磁场力,画磁通量等势线,分析P lugnut 的材料磁饱和度,画出其B H 曲线。通过工程实例的运行,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法。 四、实验结果 1.螺线管模型 图3 2.自适应求解 图4 收敛数据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5 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指导书 1、概述 梁是工程中常用的受弯构件。梁受弯时,产生弯曲变形,在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中经常要涉及到梁的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在工程检验中,也经常通过测量梁的主应力大小来判断构件是否安全,也可采用通过测量梁截面不同高度的应力来寻找梁的中性层。 2、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矩形截面简支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3、观察纯弯梁在双向交变加载下的应力变化特点。 3、实验原理 梁纯弯曲时,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 I My =σ 式中:M —弯矩 Z I —横截面对中性层的惯性矩 y —所求应力点的纵坐标(中性轴为坐标零点)。 由上式可知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处的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根据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纯弯梁中的单元体处于单纯受拉或受压状态,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E *εσ=可知,只要测得不同梁高处的ε,就可计算出该点的应力σ,然后与相应点的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4、实验方案 4.1实验设备、测量工具及试件: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图1.8)、150mm 游标卡尺、四点弯曲梁试件(图5.1)。 YDD-1型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由试验机主机部分和数据采集分析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由加载机构及相应的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等。 图5.1实验中用到的纯弯梁,矩形截面,在梁的两端有支撑圆孔,梁的中间段有四个对称半圆形分配梁加载槽,加载测试时,两半圆型槽中间部分为纯弯段,在纯弯段中间不同梁高部位、在离开纯弯段中间一定距离的梁顶及梁底、在加工有长槽孔部位的梁顶及梁底均粘贴电阻应变片。 4.2 装夹、加载方案 安装好的试件如图5.2所示。试验时,四点弯曲梁通过销轴安装在支座的长槽孔内,形成滚动铰支座。梁向下弯曲时,荷载通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上部两半圆形加载槽,梁向上弯曲时,荷载通 过分配梁等量地分配到梁下部两半圆形加载槽,分配梁的两个加载支滚,一个为滚动铰支座,一个为 图5.1 四点弯曲梁试件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解析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王永昌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2015.3

实验一先进智能仪表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YS—170、YS—1700等仪表的使用; 2.掌握控制系统中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3.熟悉Smith补偿算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YS-1700单回路调节器与编程器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用图形编程器编写简单的PID仿真程序; 2.重点进行Smith补偿器法改善大滞后对象的控制仿真实验; 3.设置SV与仿真参数,对PID参数进行整定,观察仿真结果,记录数据。 4.了解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及顺序控制的概念,组成方式。 三、实验原理 1、YS—1700介绍 YS1700 产于日本横河公司,是一款用于过程控制的指示调节器,除了具有YS170一样的功能外,还带有可编程运算功能和2回路控制模式,可用于构建小规模的控制系统。其外形图如下: YS1700 是一款带有模拟和顺序逻辑运算的智能调节器,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对过程控制进行编程(当然,也可不使用编程模式)。高清晰的LCD提供了4种模拟类型操作面板和方便的双回路显示,简单地按前面板键就可进行操作。能在一个屏幕上对串级或两个独立的回路进行操作。标准配置I/O状态显示、预置PID控制、趋势、MV后备手动输出等功能,并且可选择是否通信及直接接收热偶、热阻等现场信号。对YS1700编程可直接在PC机上完成。

SLPC内的控制模块有三种功能结构,可用来组成不同类型的控制回路:(1)基本控制模块BSC,内含1个调节单元CNT1,相当于模拟仪表中的l台PID调节器,可用来组成各种单回路调节系统。 (2)串级控制模块CSC,内含2个互相串联的调节单元CNTl、CNT2,可组成串级调节系统。 (3)选择控制模块SSC,内含2个并联的调节单元CNTl、CNT2和1个单刀三掷切换开关CNT3,可组成选择控制系统。 当YS1700处于不同类型的控制模式时,其内部模块连接关系可以表示如下:(1)、单回路控制模式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验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顺序) 姓名及学号: 专业班级: 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安徽新华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本科)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内容 (1) 三、基本要求 (1) 四、算法设计思想 (1) 五、算法流程图 (1) 六、算法源代码 (6) 七、运行结果 (22) 八、收获和体会 (25) 九、致谢 (25)

1. 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基本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程序设计问题。2.实验内容: 输入一个班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成绩。编程插入学生信息,设计查找每个学生的信息,删除学生信息,输出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报表和显示学生信息,及退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基本要求: (1)硬件:微机,打印机各一台 (2)软件:Visual C++,windows7 4. 算法设计思想 (1).分析程序的功能要求,划分程序功能模块。 (2). 画出系统流程图。 (3). 代码的编写。定义数据结构和各个功能子函数。 (4). 程序的功能调试。 5. 算法的流程图

6. 算法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MAXSIZE 10 #define List_INIT_SPACE 10 #define List_INC_SPACE 1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ber[15]; char name[10]; char sex[10]; int score; }Elemtype;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电磁波实验 实验一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了解半波天线感应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 3、天线长短与电磁波波长的接收匹配关系 二、预习要求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内容 2、什么是电偶极子 3、了解线天线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 电磁波传输电缆:1套 平板极化天线:1副 半波振子天线:1副 感应灯泡:1个 四、实验原理 。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下面我们通过制作感应天线体,来验证电磁场的存在。 如图示: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它是一段长度远小于波长的直线电流元,线上的电流均匀同相,一个作时谐振荡的电流元可以辐射电磁波,故又称为元天线,元天线是最基本的天线。电磁感应装置的接收天线可采用多种天线形式,相对而言性能优良,但又容易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半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半波天线。 半波天线又称半波振子,是对称天线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对称天线(或称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由一段末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形成的。这种天线是最通用的天线型式之一,又称为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天线是对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线,它具有结构简单和馈电方便等优点。 半波振子因其一臂长度为λ /4 ,全长为半波长而得名。其辐射场可由两根单线驻波天线的辐射场相加得到,于是可得半波振子(L= λ /4 )的远区场强有以下关系式: — │ E │ =[60 Im cos( π cos θ /2)]/R 。sin θ=[60 Im/R 。] │ f( θ ) │ 式中,f( θ ) 为方向函数。对称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F( θ ) │ = │ f( θ ) │ / fmax=|cos( π cos θ /2)/sin θ | 其中fmax 是f( θ ) 的最大值。由上式可画出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如下: 半波振子方向函数与ψ无关,故在H 面上的方向图是以振子为中心的一个圆,即为全方性的方向图。在 E 面的方向图为8 字形,最大辐射方向为θ = π /2 ,且只要一臂长度不超过λ,辐射的最大值始终在θ = π /2 方向上;若继续增大L ,辐射的最大方向将偏离θ = π /2 方向。 五、实验步骤 (一)测量电磁波发射频率 1、用N型电缆直接将“输出口1”连接至“功率频率检测口”。 ) 2、在液晶界面上同时显示出发射功率及频率。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详)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JX-300X DCS控制系统、万用表、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网线1根、24芯通讯电缆1根。 三、实验原理 图2-15为单回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SUPCON JX-300X DCS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2-16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2-16 P、PI和PID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2017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上机指导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属学院 专业班级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7年2月16日

实验一 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一、实验目的 (1)能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网络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动态。 二、实验内容 (1)网络搜索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以一个系统为主,熟悉该系统的功能 (2)分析各模块中应设计的数据表。 (5)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根据网上搜索,选定一个具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对象(如淘宝平台,本校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 2、了解各模块的功能并分析各模块中具有的数据表。 五、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微机:每人1台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每个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及目的,操作步骤及运行结果; (3)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写明实验体会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一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工作的重点,掌握系统规划报告说明书的写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网上搜索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动态(如淘宝平台,本校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选定一个具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后续研发对象。 (2)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工作: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总要求、主要功能结构、性能要求、投资规模、资源分配、可行性等,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本规划内容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背景 (2)现行业务状况,存在的问题 (3)说明项目开发的目标(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 (4)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拟采用的信息系统的方法 (6)项目小组的角色分配 (7)项目开发过程时间进度、人员、资金安排 三、实验环境 硬/软件要求:微机:每人1台;软件:Windows XP,Office2003或以上(包括Access)四、实验报告 学生提交一份***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书 规划书提交要点: 一、背景 二、现行业务状况,存在的问题 三、说明项目开发的目标和约束 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五、拟采用的信息系统的方法 六、项目小组的角色分配 七、项目开发过程时间进度、人员、资金安排

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绪论 §1.1 工程力学实验的内容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明是依靠科学实验而得到的,许多新理论的建立也要靠实验来验证。例如材料力学中应力应变的线性关系就是虎克于1668年到1678年间作了一系列的弹簧实验之后建立起来的。不仅如此,实验对材料力学有着更重要的一面。因为材料力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将真实材料理想化,实际构件典型化,公式推导假设化基础之上的,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以及能否在工程中应用,都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能断定。在解决工程设计的强度,刚度等问题时,首先要知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达力学性能的材料常数。这些常数只有靠材料试验测试才能得到。有时实际工程中构件的几何形状和载荷都十分复杂,构件中的应力单纯靠计算难以得到正确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实验应力分析的手段才能解决。因此,材料力学实验是学习材料力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材料力学实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或能的作用下,材料在变形、强 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一些特性,如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屈服强度)、强度极限、弹性模量、疲劳极限、冲击韧性等。这些强度指标或参数都是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依据,而它们一般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此外,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又是检验材质、评定材料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的重要手段。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合金材料、合成材料不断涌现,力学性能的测定,是研究每一中新型材料的重要任务。 2.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材料力学的一些理论是以某些假设为基础的,例如杆件 的弯曲理论就以平面假设为基础。用实验验证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至于新建立的理论和公式,用实验来验证更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是验证、修正和发展理论的必要手段。 3.实验应力分析某些情况下,例如因构件几何形状不规则,受力复杂或精确的边 界条件难以确定等,应力分析计算难于获得准确结果。这时,用诸如电测、光弹性等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直接测定构件的应力,便成为有效的方法。对经过较大简化后得出的理论计算或数值计算,其结果的可靠性更有赖于实验应力分析的验证。§1.2 材料力学试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 材料的强度指标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持久极限等,虽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往往与试样的形状、尺寸、表面加工精度、加载速度、周围环境(温度、介质)等有关。为使实验结果能相互比较,国家标准对试样的取材、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试验手段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都作了统一规定。

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

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 单回路控制系统概述 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实验四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实验五锅炉内胆静(动)态水温定值控制实验 实验三 实验项目名称: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型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P、PI、PD和PID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要求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3-4所示。被控量为中水箱(也可采用上水箱或下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中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将压力传感器LT2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中水箱液位的目的。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

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实验对象及控制屏、SA-11挂件一个、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 2.SA-12挂件一个、RS485/232转换器一个、通讯线一根; 3.SA-44挂件一个、CP5611专用网卡及网线、PC/PPI通讯电缆一根。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本实验选择中水箱作为被控对象。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F1-11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至适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 具体实验内容与步骤按二种方案分别叙述。 (一)、智能仪表控制 1.按照图3-5连接实验系统。将“LT2中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 图3-4 中水箱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参考Word)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16020051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16学时。3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实验1-4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实验5为综合性实验。 四、指导教师 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五、实验设备配置

《工程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矢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 进行矢量运算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1. 掌握几个基本的矢量运算函数:点积dot(A,B)、叉积cross(A,B)、求模运算norm(A)。等 三、实验内容 通过调用函数,完成下面计算 内容1. 给定三个矢量A 、B 和C 如下: 23452x y z y z x z A e e e B e e C e e =+-=-+=- 求(1)A e ;(2)||A B -; (3)A B ?; (4)AB θ (5)A 在B 上的投影 (6)A C ?; (7)()A B C ??和()C A B ??; (8)()A B C ??和()A B C ?? A=[1,2,-3]; B=[0,-4,1]; C=[5,0,-2]; y1=A/norm(A) y2=norm(A-B) y3=dot(A,B) y4=acos(dot(A,B)/(norm(A)*norm(B))) y5=norm(A)*cos(y4) y6=cross(A,C) y71=dot(A,cross(B,C)) y72=dot(C,cross(A,B)) y81=cross(cross(A,B),C) y82=cross(A,cross(B,C)) 运行结果为: y1 =0.2673 0.5345 -0.8018 y2 = 7.2801 y3 =-11 y4 = 2.3646 y5 =-2.6679 y6 = -4 -13 -10 y71 =-42 y72 = -42 y81 = 2 -40 5 y82 = 55 -44 -11

参考答案:(1)[0.2673,0.5345,0.8018]A e =-; (2)||7.2801A B -=; (3)11A B ?=-; (4) 2.3646(135.4815)AB θ=;(5) 2.6679-;(6)[4,13,10]A C ?=---; (7)()()42A B C C A B ??=??=-;(8)()[2,40,5]A B C ??=-;()[55,44,11]A B C ??=-- 内容2.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于A(6,-1,2), B(-2,3,-4), C(-3, 1,5)点,求(1)该三角形的面积;(2)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垂直的单位矢量。 (答案S=42.0119, [0.2856,0.9283,0.238]n =±); A=[6 -1 2]; B=[-2 3 -4]; C=[-3 1 5]; Y1=norm(A-C); Y2=norm(B-C); Y3=dot(A-C,B-C); Y4=Y3/(Y1*Y2); Y5=sqrt(1-Y4*Y4); Y=0.5*Y5*Y1*Y2 n1=cross(A-C,B-C)/Y1*Y2*Y5 n=n1/norm(n1) 结果: Y =42.0119 n1 =21.4529 69.7219 17.8774 n =0.2856 0.9283 0.2380 三、实验报告 求解上面的的题目,把实验原理(数学计算过程)、仿真内容(程序与结果)写成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