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总结: 亚里士多德修辞说服逻辑论证技术辩证法

摘要亚里士多德面对现实的修辞实践,对修辞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标志着古典修辞术的成熟。他将修辞术与逻辑联系起来,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但这事实上局限了修辞术的运用。

键词修辞术辩证法技术逻辑

修辞术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世界,并在古典时代达到繁荣的雅典民主制下盛极一时。无论是在集会、诉讼等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的日常交往,修辞技艺都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权利的获得与城邦的治理中,成功的修辞运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与前途。修辞术之普遍受到重视,与长期修辞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都为修辞学的确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这个任务就由亚里士多德历史的完成了。他写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特别是在《修辞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阐述了较完整的修辞理论思想。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对修辞术的研究早已开始。智者是早期的修辞学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放弃了追求真理的自然派哲学传统,将通过说服而能影响和控制人的修辞术奉为最高智慧。智者们以传授修辞学为业,并为此编了很多实用性的修辞手册。这类作品都是从各自的修辞经验出发,虽然总结了一些说服技巧,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柏拉图批判说,它们都没有解决"怎样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在柏拉图看来,这类作品所讲的技巧缺乏技术的必然性,很难被初学者掌握,不过是一些"修辞学垃圾"。其实,智者的技艺真正遭到柏拉图反对之处,还是在于它不管什么真理,而一味追随大众信念

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将其贬为"奉承"的程序而予以摒弃。不过,简单的予以否定似乎没有意义,修辞术仍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相比之下,以追求真理自命的哲学的现实作用却总显得微乎其微。诉诸来世的说教太苍白无力,柏拉图不得不正视修辞的价值所在,承认"修辞学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没有其帮助,"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不能使人掌握说服的技艺"。一方面,他坚持对"虚假修辞学"的拒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资料库335(1;:+.33-**1则试图构造一种"真正的修辞学"。这种修辞学首先要知道事实的真相,还要能根据不同的灵魂本性找到适合的说服方式。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修辞术才能"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即可以被人必然的掌握。其实,柏拉图的改造不过是利用修辞术为哲学服务而已,这种理想的修辞术充其量不过是哲学的修辞学,现实意义并不大。但这至少表明,修辞术已经受到了柏拉图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柏拉图的学院中主要从事修辞学的研究和教授的。在这里,他写成了他的最早著作,论修辞术的《波卢斯》。后来又写了大量修辞学论著,不过现在可见的主要是《修辞术》这部著作。亚里士多德极为广博的学术研究就是从修辞学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学的研究态度可以说与柏拉图有着根本的不同。他面对智者及演说家们所运用的现实的修辞技艺,充分吸收和总结其实践经验,并试图对这种现实的修辞术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说明。因而,严格说来,真正的修辞学研究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同样批判了智者们的修辞术著作。在他看来,修辞术之所以能被研究和传授,在于它是一门技术。这种技术性特征体现在修辞术运用的说服论证上,至于其它则是附属性的非技术因素。但当时编纂修辞术的人,"关于作为说服论证之躯干的推理论证只字未提,却大谈种种题外话"。他们只关注于敌意、怜悯、愤怒以及灵魂等情绪性因素,试图通过影响法庭上的陪审员而干扰审判而已,"他们心中除了造成某种性质的判决外不考虑别的事情"。这种修辞术完全没有把握和体现出修辞术的技术性特征,只不过是在钻制度不健全的空子而已。这也决定了他们只能"无一例外的追求法庭上的辩论技巧",因为像涉及听众切身事务的公众演说,如果也这样玩弄离题伎俩,效果只会更差。总之,这类修辞术著作都没能揭示修辞技艺说服力的根源,无法使之获得广泛和可靠的应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修辞术的价值不在于完成某个偶然性的说服过程,而要对普遍性的

说服原理进行阐明。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研究的根本思路,从而也就使他与智者乃至柏拉图区别开来。

二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虽然以前的修辞术编纂者更偏重诉讼演讲,但修辞术的应用范围其实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法庭演说的修辞形式之外,还有议事演说与展示性演说两种不同形式。他充分意识到了知识与说服之间的差异。"面对有些听众,即使我们拥有最精确的知识也难以将其说服。"在谈话中,"一旦涉及多数人的意见时,我们不是以其他人,而是以他们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做出适当反应的。"真理并不必然更能说服别人,追求知识的科学并不能取代修辞学的作用。显然,在这一点上他比柏拉图清醒的多。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用言辞来帮助自己,就如同不能用身体来帮助自己一样是不光彩的。因而修辞术的运用,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修辞术的不正当运用带来的害处,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不能归罪于修辞术本身,而成为否定修辞术的理由。因为所有外在诸善,例如健康、财富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修辞术的功用不在于说服。像智者们传授的那样只注重说服的效果,只能使修辞术堕落于随意与偶然性之中,无法揭示说服的内在原理。因而,作为技术的修辞术像医术等其他技术一样,决不应关注个别情况,而是要面向一般性对象,"发现存在于每一事例中的说服方式"。于是亚里士多德便给修辞术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修辞术是"在每一事例中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其他技术在其自身对象范围之中也都有一定说服功能,修辞术与他们的区别在于它不局限于与任何特定范围,而是普遍适用的。同时,修辞术也不是科学。因为科学都有特定的对象,但修辞术并不研究特定事物的本性,而仅仅研究言辞的说服力。所以,虽然修辞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但作为修辞内容而言,只要知道人们对它的通常看法就足够了。至于精确的研究和认识,则属于"更为明智和更为准确的科学"。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分别描述了与各类演说相关的幸福、德性、善、可能性等方面通行的社会信念。这显然与其在《伦理学》、《政治学》等科学著作中的论述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没有特定对象和普遍适用这一点上,修辞术与辩证法具有相似性。亚里士多德指出,"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部分。"辩证法是对话中辩驳的技术,而修辞术则是演讲中说服的技

术。两者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都是对逻辑的运用。逻辑具有两种目的,即可能性与真理。修辞术与辩证法都是在逻辑可能性目的上的应用。在《前分析篇》中,他说:"不仅辩证的证明三段论是通过已经描述过电子商资料库80#!,&-0/21/!9$的格产生,而并且修辞三段论以一般而言的每种理智信念都是,不管他们采用什么形式。"辩证法与修辞术都是"提出论证的某种能力",因而修辞术其实是"辩证法的一部分或者同类技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说服其实也就是一种证明,"因为我们认定事物得到证明之时就是我们达到最大限度的信服之时。"这通过亚里士多德对说服论证的分析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在说服论证中,证据性的事物是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属于技术范围的,也就是与修辞方法相关的。由言辞而来的说服论证有三种形式,即演说者的品格、听众的心情及论证本身。因为"说服力或者是直接凭借自身,或者是由于显得诸如此类的事实所证明",所以正像在辩证法中既运用归纳法又运用演绎法一样,在修辞术中也有两种形式,即推理论证与例证法。亚里士多德将推理论证称为修辞演绎,将例证法称为修辞归纳。推理论证就是一种三段论,只是因为对于众所周知的道理无需提及,所以在表现形式上前提总少于严格的三段论,是一种"省略的三段论"。例证是一种归纳,这种归纳是部分对于部分、同类对于同类之间的推理。通过例证,启发听众自己获得一个普遍性根据,以影响当前的判断。亚里士多德指出,"推理论证和例证所涉及的事物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状态","我们有意讨论的是显出两种可能的事物,至于那些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有另一种可能的事物,没有任何明知如此的人愿意拿来讨论"。正是由于人们行为、意愿和筹划的对象都可以有另一种状态,这就使得说服论证有了或然性的特点。对于修辞三段论而言,由于其前提很少是必然的,大多数只是经常发生的,所以结论也都是或然性的。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结论之或然性并不表明推力之缺乏逻辑性。作为真实的推理论证来说,它是符合三段论规则的,否则只是虚假的推理论证,不能构成三段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的区分了真正的说服与表面的说服。他分别列举了真实的推理论证与虚假的推理论证的种种情况,从而将修辞术与诡辩区别开来。

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说服论证的合逻辑性,试图使修辞术运用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性,以之作为说服力的确定基础。他虽然批判了以前的修辞术编纂者对情感性因素的偏重,但修辞术现实运用的情况使他不能不重视这类非理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想的

修辞状态应该完全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扰,公正的依据事实自身进行争辩,"在证明之外一切活动都属多余"。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听众的庸俗卑劣,其他的活动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亚里士多德不情愿的承认,"既然整个修辞艺术都意在影响听众的意见,我们就不得不对此予以注意,尽管这并不正确,但实为必须。"这类因素一方面与演讲者的品格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听众的心情有关。因而,亚里士多德主张,"一位演说者不仅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其演说具有证明和说服力量,而且还必须表现自身的某种特性,并使判断者处于某种心情之中"。三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尽管他与柏拉图的修辞术改造不同,但同样表现出一种对现实修辞术进行规范的倾向。这从他对真正的说服与表面的说服的区分中可以看出来。在他看来,只有符合逻辑性的说服论证才能正确地揭示可能性,也才具用说服力。显然,它是试图将合逻辑性与说服效果之间统一起来。虽然亚士多德通过划分主体与附属,还是承认了非理性因素的重大影响,但这种承认是非常有限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是逻辑性才赋予了修辞术以技术性的意义。这就使其修辞学总结不能不有着相当的局限性。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说服是对人的说服。人的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三者密不可分。认为说服力来自逻辑性,是基于人仅仅是理性的这一假设而来的。如果说在确认性的法庭演说中理性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话,那在实践性和渲染性的议事演说与展示性演说中情况就大有不同了。严格说来,展示性演说无所谓说服,其实是一种情感的激发与渲染。像展示性演说的典范之作、伯利克里的《在国殇葬礼上的演讲》中,就没有明显的逻辑性规则作为支撑,但却取得了极为激动人心的修辞效果。在达到心灵通感状态下的修辞,几乎完全不需要什么逻辑性。议事演说的情况比较复杂,也不是逻辑合理性所能覆盖的了的。它事实上涉及到一个意志选择的问题。对未来行为作出决断,并不完全基于逻辑的合理性,在这里理性并没有特别的决定力量。事实上,在修辞说服的过程之中,各种心理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往往很难作出截然的区分。亚里士多德在强调修辞术是辩证法对应物的同时,已产生了混淆修辞与论证的倾向。

修辞术与辩证法其实有着根电子商务资料库1&-#!:'",05%$::本性差异。辩证法作为相互问难与反驳的技术,要求严格的逻辑性,否则就会遭到反驳。正因为这样,辩证法才能够

作为探讨知识的方法。但修辞术在运用中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在陈述之中很少会遭到直接的反驳。并且,就像亚里士多德所意识到的那样,即使没有逻辑严密的话语,有时照样能令人信服。虽然亚里士多德说辩证法与修辞术都会产生自发运用的情况,但这也正如他经常所说的,是在不同意义上的。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反驳别人意见的情况,但这远不是辩证法,充其量只能算是"潜在"的辩证法。可以说,没有经过正规的逻辑训练,要精通辩证法是不可能的。然而,自发的达到较好的修辞水平确是可能的。甚至还常有欧里庇德斯所说的情况,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向大众讲话更加娓娓动听"。正如《大美百科全书》所说,修辞术的历史应该与语言一样久远,在希腊人之外的野蛮人中也出现过伟大的修辞学家。事实上,古希腊闻名的大演说家,像伯利克里、狄摩尼西斯、伊索克拉底等也都并没有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由此可见,修辞术的"现实"的自发掌握是完全可能的。亚里士多德混淆了这两种完全不同"自发掌握",结果将辩证法与修辞术相提并论,都纳于逻辑之中,从而也就将修辞与论证等同起来。

既然修辞术有时能自发掌握,而精通逻辑也并不一定就能掌握说服的技巧,那么修辞术作为技术是可能的吗?亚里士多德其实并没有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论证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艺术的发展,其他技术的现实运用也有赖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正如医疗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医术的发展一样。但在修辞术的发展中却看不到这种关系。在亚里士多德乃至柏拉图之前,即使修辞术只是作为"奉承"的程序而存在,却仍有很多杰出的演说家不断产生。而在亚里士多德自以为将修辞术确立为一门技术之后,修辞术的现实运用在希腊不但没有显著提高,反而衰落了。这显然与医术等其他所有技术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修辞术中存在着实践与技术相分离的情况,而这在其他技术中是看不到的。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将修辞现象作为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结果。它研究现实存在的修辞现象,并试图揭示这种说服现象的"本性"。不管亚里士多德的主观愿望如何,这都不是一门实用的技术,而恰恰是有专门对象的学科。,它并不比智者们编纂的修辞手册更实用。由此看来,严格的说只有修辞学,而没有修辞术!对修辞现象的客观分析与总结的确有助于修辞水平的提高,而像用语、声调、姿态的刻意训练也能增强修辞效果,但这都不足以构成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技术"。亚里士多德将修辞术从属于逻辑,并试图以此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这种对现实修辞术进行规范的努力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它限制了修辞术的运用范围。事实上,这样的规范在现实中也没有多大意

义。但亚里士多德毕竟不是柏拉图,当他面对现实时还是承认非理性因素作用的。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从理论的高度对修辞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反思,是修辞学逐渐达到自觉的表现,标志着古典修辞学的成熟。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演示教学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总结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总结: 亚里士多德修辞说服逻辑论证技术辩证法 摘要亚里士多德面对现实的修辞实践,对修辞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标志着古典修辞术的成熟。他将修辞术与逻辑联系起来,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但这事实上局限了修辞术的运用。 键词修辞术辩证法技术逻辑 修辞术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世界,并在古典时代达到繁荣的雅典民主制下盛极一时。无论是在集会、诉讼等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的日常交往,修辞技艺都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权利的获得与城邦的治理中,成功的修辞运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与前途。修辞术之普遍受到重视,与长期修辞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都为修辞学的确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这个任务就由亚里士多德历史的完成了。他写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特别是在《修辞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阐述了较完整的修辞理论思想。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一 对修辞术的研究早已开始。智者是早期的修辞学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放弃了追求真理的自然派哲学传统,将通过说服而能影响和控制人

的修辞术奉为最高智慧。智者们以传授修辞学为业,并为此编了很多实用性的修辞手册。这类作品都是从各自的修辞经验出发,虽然总结了一些说服技巧,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柏拉图批判说,它们都没有解决"怎样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在柏拉图看来,这类作品所讲的技巧缺乏技术的必然性,很难被初学者掌握,不过是一些"修辞学垃圾"。其实,智者的技艺真正遭到柏拉图反对之处,还是在于它不管什么真理,而一味追随大众信念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将其贬为"奉承"的程序而予以摒弃。不过,简单的予以否定似乎没有意义,修辞术仍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相比之下,以追求真理自命的哲学的现实作用却总显得微乎其微。诉诸来世的说教太苍白无力,柏拉图不得不正视修辞的价值所在,承认"修辞学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没有其帮助,"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不能使人掌握说服的技艺"。一方面,他坚持对"虚假修辞学"的拒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资料库335(1;:+.33-**1则试图构造一种"真正的修辞学"。这种修辞学首先要知道事实的真相,还要能根据不同的灵魂本性找到适合的说服方式。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修辞术才能"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即可以被人必然的掌握。其实,柏拉图的改造不过是利用修辞术为哲学服务而已,这种理想的修辞术充其量不过是哲学的修辞学,现实意义并不大。但这至少表明,修辞术已经受到了柏拉图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柏拉图的学院中主要从事修辞学的研究和教授的。在这里,他写成了他的最早著作,论修辞术的《波卢斯》。后来又写了大量修辞学论著,不过现在可见的主要是《修辞术》这部著作。亚里士多德极为广博的学术研究就是从修辞学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总结: 亚里士多德修辞说服逻辑论证技术辩证法 摘要亚里士多德面对现实的修辞实践,对修辞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标志着古典修辞术的成熟。他将修辞术与逻辑联系起来,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但这事实上局限了修辞术的运用。 键词修辞术辩证法技术逻辑 修辞术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世界,并在古典时代达到繁荣的雅典民主制下盛极一时。无论是在集会、诉讼等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的日常交往,修辞技艺都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权利的获得与城邦的治理中,成功的修辞运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与前途。修辞术之普遍受到重视,与长期修辞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都为修辞学的确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这个任务就由亚里士多德历史的完成了。他写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特别是在《修辞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阐述了较完整的修辞理论思想。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一 对修辞术的研究早已开始。智者是早期的修辞学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放弃了追求真理的自然派哲学传统,将通过说服而能影响和控制人的修辞术奉为最高智慧。智者们以传授修辞学为业,并为此编了很多实用性的修辞手册。这类作品都是从各自的修辞经验出发,虽然总结了一些说服技巧,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柏拉图批判说,它们都没有解决"怎样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在柏拉图看来,这类作品所讲的技巧缺乏技术的必然性,很难被初学者掌握,不过是一些"修辞学垃圾"。其实,智者的技艺真正遭到柏拉图反对之处,还是在于它不管什么真理,而一味追随大众信念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将其贬为"奉承"的程序而予以摒弃。不过,简单的予以否定似乎没有意义,修辞术仍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相比之下,以追求真理自命的哲学的现实作用却总显得微乎其微。诉诸来世的说教太苍白无力,柏拉图不得不正视修辞的价值所在,承认"修辞学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没有其帮助,"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不能使人掌握说服的技艺"。一方面,他坚持对"虚假修辞学"的拒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资料库335(1;:+.33-**1则试图构造一种"真正的修辞学"。这种修辞学首先要知道事实的真相,还要能根据不同的灵魂本性找到适合的说服方式。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修辞术才能"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即可以被人必然的掌握。其实,柏拉图的改造不过是利用修辞术为哲学服务而已,这种理想的修辞术充其量不过是哲学的修辞学,现实意义并不大。但这至少表明,修辞术已经受到了柏拉图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柏拉图的学院中主要从事修辞学的研究和教授的。在这里,他写成了他的最早著作,论修辞术的《波卢斯》。后来又写了大量修辞学论著,不过现在可见的主要是《修辞术》这部著作。亚里士多德极为广博的学术研究就是从修辞学开始的。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方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 比喻 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 把**拟人话(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夸张 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设问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 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

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 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 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 对比 **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 对就要出现的**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现代文阅读技巧——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完全版:上) 一、常见题型: 1、仔细品味某个句子,或从文中选出最欣赏的一句,说说感受/好在哪里/写法有何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批注(可从句子的含义、修辞的效果等角度简析); 2、要求从给出的两句话中选一句放在文章的某个位置,并说说理由; 3、有时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也要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进行。 二、解题技巧点拨: 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见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 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重点(练习一)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知识讲解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因而修辞学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能够达到最大的劝说效果。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卷第2章和第二卷18至26章中就如何取得说服的成功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演说取得成功有两种手段,一类是不属于技术范围的或“非人工的”手段(inarti ficial proofs) ,如证据、证人、法律条文等这些已经存在无须演说者提供只需要恰当地加以利用即可的条件,另一类是属于技术范围的或“人工的”手段( artificial proofs) ,即需要演讲者凭借修辞方法达成的说服论证。亚里士 多德提出了属于技术范围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求(et hos)、情感诉求(pathos)和理性诉求(logos)。 人品诉求是指修辞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亚里士多德称人品诉求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所以演讲者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听众觉得可信的品质,因为“人格对于说服几乎可以说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Kenn edy 1991: 38)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亚里士多德 1991:29)。一位成功的演说家在演讲中“除了设法使受众成员进入最有利于说服工作获得成功的感情状态以及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必须展示出一种能赢得他们尊重和信赖,对他们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并利用这一人格所具有的威信来影响他们的决定”(刘亚猛 2004:165) 。人品诉求不仅仅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可信性的桥梁,同时也是对雅典人所认为的可信人群品质的研究。 情感诉求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感情,用言辞去打动听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它是通过调动听众情感以产生说服的效力,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论证”(pathetic proofs) ,主要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而产生。演讲者通过带有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语句向听众施加某种信仰和情感来激起感情并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行动,可以说,“对情感诉求的研究是一

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对于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两个人对修辞学的定义来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王希杰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经典地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在于它准确地真实地描写了战后美国反正统文化青年的语言习惯。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寻《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来剖析该作品语言的成功之处。 在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中提出了三组理论范畴:“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隐性”。“四个世界”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一组修辞范畴。它理论的概括了与修辞有关的一切因素(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及诸多因素之间尤其是语言世界同其他三个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明了修辞实际上是语言、文化、心理、物理四个世界的统一体。《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评论家们视为二战后美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真实的物理世界。“我认为文化不能同国家的其它事物相提并论,无论如何,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人眼中,美国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这一论点出自美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诺曼?波德霍尔泰之口,它曾一度成为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的普遍看法。对与一个民主国家的声誉来说,这给大众留下了一面是粗俗低下一面又是单纯天真的双重印象。因为艺术已被描绘成乡巴佬的小把戏或其它无足轻重的事物的派生物,与当讨颇为流行和时髦的审美评价标准——欧式风格的文化与艺术——相对照,美国及其自身的努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实践。但是,在战后岁月里,上述主张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由求新猎奇而带来的自豪感成为了美国文化世界的主流声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反正统语言,正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文化在语言上的真实反映。评论家们一般地认为,反正统文化运动是战后美国青年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对传统的主流价值标准的反叛和挑战,也是对于战后美国社会道德认同的一种冲击。他们主张和平,倡导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追新猎奇,满嘴的粗俗言语,迷恋于毒品和摇滚乐。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本)的前言中写道:“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的粗俗语言和奇言怪句彰显出对虚伪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塞林格的小说蕴藉着对美国正统文化标准反叛的主题并且展示了他所处的特定年龄群及社会阶层的语言特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正统性。塞林格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反映了20 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对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意外的推动作用。而在心理世界上,40 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多次脱离社会、遁迹世外,最后隐退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山顶上的一所小屋里,潜心研究东方佛教,这样的消极遁世行为正是他的心理世界的反映。所有这些都准确地在作品的反正统语言上得到了体现。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二组修辞范畴。为了寻找到一般的抽象的规律,修辞研究必须从一般的、理想的状态出发,必须运用理想化的方法。但是修辞不能回避现实;现实是:一切都是对理想状态的变异和偏离,不过程度不同罢了。“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手段。在王希杰看来,“偏离”其实是语言的本质,“零度”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出来的理想化的语言形式,在实际的交际活

从修辞学角度分析英文广告说服力的实现_双关和拟人的运用_英文_

[作者简介]李荣华,女,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应用语言学。 Rhetorical Devices i n English Advertisi ng Texts Use of Pun and Personification L i R onghua (Baotou Teacher !s Co llege ,B aotou,Inner M ongolia,014030) [Abst ract] R hetor i ca l approaches i n copy w r iti ng a re very i m portant to ga i n the attention of the aud ience and to l ead them to t he des i red m essage successfull y .T o attract the audience ,copyw riters use var i ous rheto rical approaches to m ake the ir cop i es m ore readab le ,mo re i n teresti ng ,m ore m e m orab le and ,to t he end resu lt ,m ore e ffecti ve .In this pape r ,pe r son ifi cation and pun are d i scussed i n Eng lis h adverti sing tex ts . [K ey words] rhe torica l dev ices ; personificati on ; pun ; Eng lish adverti s i ng texts [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8610(2010)08 0003 03 I .Introduction R hetor i c is about the body o f pr i nciples and t heory hav ing to do w ith the presentati on of facts and i deas i n clear ,conv inc i ng ,and a ttracti ve language .The study of rheto ric is usua ll y on lite ra t u re ,espec iall y on class i c literature .But t h i s pape r concentrates on adv erti sing texts and stud i es rhe t o ric from a m ore practi ca l po i nt o f view . R hetor i ca l approaches i n copy w r iti ng a re very i m portant to ga i n t he atten tion o f the aud i ence and to l ead t hem to the des i red m essage successfu ll y .T o attract t he aud i ence ,copyw riters use va ri ous rheto rica l approaches t o m ake t he ir cop i es m ore reada b l e ,m ore i nte resti ng,m ore m e m orab le and ,t o t he end resu lt ,m ore eff ec ti ve .Copyw riters who str i ve to w rite i m pressively tend to produce w riti ng that is artificia,l fl ow ery ,and po m pous .T hey m ay l oad the i r w riti ng w ith b i g words ,h i gh-sounding phrases and too m any ad j ec tives and adverbs ,and a l so trite fi gures of speech .Such a sty l e is sa i d to be ?over w r itten #.H owever ,a good copy often consi sts of ord i nary ,eve ryday w ords woven i nto o rd i na ry ,everyday sen tences .A fresh ,apt fi gure o f speech appea l s to the i m ag ina ti on ,creates m ental p i ctures and m akes the w r i ting v i v id ,i m press i ve and i nteresti ng . T here are m any k i nds o f rhetor i ca l approaches that can be used .T he se lec ti on o f rhetorica l approaches m a i nly depends on the w ay to de liver t he m essag e ,rega rdless what t he i dea is .In constructi ng a copy ,copyw riters are at libe rt y to take li be rti es w it h the language .W ord cho i ce and sentence construc tion are the essenti a l sk ills i n t he use o f Eng li sh .W hil e figures o f speech are regarded as ?deco ra ti ve dev ices #i n the use o f Eng lis h ,they compr i se various uses of language that depart from the custom ary constructi on or orde r so as to ach i eve special effects or m ean i ng s . R hetor i ca l dev i ces are used frequently i n advertisi ng at every li ngu istic leve.l Thus w e find at t he g ramm atica l leve,l the re is functi ona l conversion i n w hich a wo rd o f one c l ass be haves as t hough it w ere in ano t her ,and many syn tacti c construc ti ons ,w hich cannot be g enerated by an Eng lis h gra mm ar bu t are neverthe less interpretable .T he ac t ua l t o ta l nu m be r of figures of speech is a dry m a tter of defi n iti on ov er wh ich acade m ics m ay argue .N o ma tter how m any t here are ,t hey are comm only d i v id ed i nto t hree categor i es : A.L ex i ca l fi gures of speech .B .Syntacti ca l fi gures o f speech .C .Phonetic fi gures o f speech . A ny rheto rical dev ice can be used to ach ieve t he goa ls of adverti s i ng .H ow eve r ,person ificati on and pun w 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un Pun i s a hu m orous use of a w ord i 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d ifferentm eani ngs or app licati ons ,o r of wo rds hav i ng t he sam e o r nearly the sam e sound but d iffe rent m eanings :a p l ay on w ords .T hus t he f o r m er i s usua lly ca lled hom og raph w hereas the latter ho m ophone .T he re are three e l em ents in analyzi ng and composi ng a pun :doub le context ,h i ng e and tri gge r .H o m ograph and ho m ophone usuall y act as hinge ,wh ich is t he w ord or phrase unexpec ted l y and si m ultaneously co m bi nes t wo unre l a ted m ean i ngs . Pun is a linguisti c t w i st .Because of t he dua lm ean i ngs con ta i ned i n a si ng le w ord ,a pun can wo rk as t wo or even m ore w ords .It is t hen m ore pow erful and can m ake the copy m ore a m azi ng .It is one of the mo st co mmon l y used rhetor i ca l dev ices in adverti s i ng Eng li sh .It adds a ttracti veness ,m e m orab ili ty and ef fecti veness to adverti s i ng copies .T he f o ll ow ing exa m ples show us ho w pun w orks . 2.1Puns co m posed o f ho m ographs (1)G illette ,the best m en can get . G ill e tte shaver 3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年第8期

浅析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4140403.html, 浅析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作者:陈琼 来源:《教育界·C》2020年第02期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修辞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现当代修辞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在西方修辞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的修辞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该书中。文章立足于《修辞学》,简要概述了其体现出的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观。 【关键词】《修辞学》;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一、前言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领域的著作颇丰。在修辞学方面,他的《修辞学》一书是最古老且最具有影响力的修辞学专著,正如温科学学者所评价的“他对西方修辞学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这里要强调的是他在《修辞学》(Rhetoric)中的卓越见解”,“《修辞学》被认为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即使在当代,也常常被认为是写作和言语交际学科的基础”(温科学,2006:7)。亚里士多德在西方修辞学史上首次把修辞学系统化,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他的修辞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修辞学》一书中。 二、对修辞的本质属性提出了独特和深刻的表述 1.对修辞进行定义 修辞学在古希腊中指演讲艺术或“雄辩术”,所谓的修辞学家就是指演说家,其目的在于说服人,比如当今西方世界的总统选举演讲,或者议员选举演讲,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克林顿等都是伟大的演说家,他们无一例外地具备了强大的雄辩能力。在古希腊,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哲学家都以语言作为武器来追求真理,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得民众得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因此,时代及社会的需要使得当时的演讲和论辩的风气日盛流行,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专门收取学费以传授演讲技艺的人,例如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高尔吉亚(Gorgias)等,这些人被称为“哲辩师”(sophist)。由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过分强调了煽情的演讲而忽视了问题的实质,因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428B.C—348B.C)对修辞学进行了评判和 攻击,把“辩证”(dialectic)和“修辞”对立起来。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严谨和认真,但在修辞学的观点方面,他与柏拉图持有不同观点。亚里士多德强调修辞学要以事实为根据及需要通过逻辑的说服论证,他指出修辞

Aristotle and the Theory of Rhetoric(亚里士多德和修辞学)

Aristotle and the Theory of Rhetoric 1 The introduction of Aristotle Aristotle was born to Greek parents in the Macedonian town of Stagira. At that time, Plato was opening the Academy in Athens. When he was seventeen, he went to Athens and entered the academy. He stayed on as a teacher and left twenty years later on Plato’s death. 2 The theory of Aristotle (1)the definition : Rhetoric refers to the faculty of observing in any given case the available means of persuasion. (2)the classification of oratory (according to the topics and occasions ) A.deliberative/political oratory: it urges us either to do or not to do something and aims to distinguish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It concerns with the future and is about things to be done hereafter that he advises, for or against. B.epideictic/ceremonial oratory: it either praises or censures somebody and aims to judge whether a matter or a person is respectful or shameful.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esent, the state of things existing at the time. (Also, people sometimes often find it useful to recall the past and to makes guesses at the future.) C.forensic oratory: it either attacks or defends somebody and aims to distinguish the justice and injustice.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ast. (3)two major categories of rhetoric

谈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一)

谈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一) 论文关键词:镶嵌辞格美化语法手段构语 论文摘要:学术界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笔者认为,从修辞学角度看,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从语法学角度来看,镶嵌是一种语法手段,具有构语的作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对“镶嵌”一词下的定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大多数对镶嵌的论述与分析,往往都是在修辞学的著作中。笔者认为,镶嵌不仅仅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它还是一种语法手段,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一、修辞学中的镶嵌 镶嵌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艺术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由陈望道先生提出,是指把词语拆开镶进别的词语,或把特定的词语有规则地暗嵌在别的语句中,或把词语拆开交错搭配。一般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 (一)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镶加虚字既能延长语音形式,起到增添音节的作用,又有增添某种情调的功效。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他相信波拿伯只是一位平者常也的法国人。”把“翱翔”镶上两个“将”字,“平常”镶上“者”“也”两字,这些镶加的字,虽无实义,却有延长语音的作用,使语气疏缓,语意加重,引起读者听者注意。又如:“郭三麻子害了怕,也托病到镇上疗养。”“了”镶嵌在动词的中间,强调说话的时态和语气。镶加数字的如:“女工针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凤姐含泪道:‘……叫我帮着料理家务,被我闹得七颠八倒,我还有什么脸见老太太、太太呢?’”加入数字后,能起到强调原有双音节词的意义作用,如去掉数字,一般能在前边加上“很”“非常”等程度副词。 (二)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语言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君能识破风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负却今宵花底句,卿须怜我尚无家。”这是戏曲《望江亭》里谭记儿和白士中邂逅相识,互吐衷情时的吟诗。前一首是谭的,镶在每句句首的一个字是其真意,合起来是“愿随君去”;后一首是白的,其真情也镶在每一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是“当不负卿”。又如《西游记》中:“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将数词十至一依次嵌入诗句中,很有新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月明静夜图。 (三)拼字是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这些常用词语,经过间错使用,能创造出崭新的意境,并且音节对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郑夫人左思右量,两个难舍。”“左右”与“思量”组成“左思右量”,形成仄平仄平对称的音节,语意上突出了“郑夫人”的犹豫难舍之情。又如:“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将“章句”“寻摘”交错组合成“寻章摘句”,叙事中又有言情,意在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饱含着无限辛酸,隐隐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 总地说来,镶嵌作为一种辞格,能起到增添音节,加强语意,使句子含蓄美妙的作用,能够多角度地传递美感信息,是表达效果的增强剂。 二、语法中的镶嵌 镶嵌除了能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语法学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具体地说,镶嵌可作为一种构成汉语短语,尤其是构成成语的语法手段。在这里,镶嵌是指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或一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或一个短语与多个字穿插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短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Stagirus),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斯的学校,接着转入柏拉图学园,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不久受邀去作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雅典,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另办了一个学园,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Peripateti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死去。次年亚里士多德病逝。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同时,由于众多实验性科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即“分类”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科学,如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等;2)实践性科学,如政治学、伦理学等;3)制造性科学,如诗学、修辞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也贯穿在他对某一学科的研究中。这个方法成为后来几千年各种科学研究的范式。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修辞学角度分析西风颂

Stylistics 题目:Analysis on Ode to the West Win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___ ____________ ____ _

Analysis on Ode to the West Win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Abstract:Ode to the West Wind is masterpiece of Shelley and it is world-renowned especially the last line.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poem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image, sound and figures of speech to better understand Shelley’ idea to reform just like the west wind. 雪莱的代表作《西风颂》世界著名,尤其是最后一句,“当冬天来的时候,春天还会远吗?”脍炙人口。而本文旨在从文体学角度讨论了该诗的意境,音律和修辞三方面来充分了解雪莱的这首《西风颂》。 Key Words:image,sound,figures of speech, west wind. ? Introduction to the General Poem Analysis ⅡIntroduction to Ode to the West Wind Ode to the West Wind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O thou,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 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h hear!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Of some fierce Maenad, even from the dim 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 Thou dirge Of the dying year, to which this closing night Will be the dome of a vast sepulchre, Vaulted with all thy congregated might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方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 比喻 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 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 把**拟人话(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 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 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 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

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 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 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

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 对比 **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 对就要出现的**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现代文阅读技巧——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完全版:上) 一、常见题型: 1、仔细品味某个句子,或从文中选出最欣赏的一句,说说感受/好在哪里/写法有何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批注(可从句子的含义、修辞的效果等角度简析); 2、要求从给出的两句话中选一句放在文章的某个位置,并说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