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研究综述

陈耀华

[摘要]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的对外战略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美国;对外战略;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研究进步迅速,研究成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本文的介绍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

一、关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1、关于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形成与调整

在有关美国外交的论著中,专门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成果数量并不多。但是不论研究美国对哪个国家或地区和对哪一类问题的政策,几乎都要涉及美国的全球战略。

多数论著认为,冷战后的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一个形成和调整的过程,有关论著的不同点在于对调整时期的划分。王传剑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调整,这一调整到克林顿第二任期最终完成”,其标志是克林顿连任的总统就职演说。[1]钟振明则认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提出的“参与扩展战略”,就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它有一个逐充实发展的过程,不过实质并没有变化。[2]王缉思等学者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安全战略经历了三次战略评估,三次战略调整。1989年乔治·布什执政后不久,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调整;克林顿第一任期提出的“参与扩展战略”是第二次战略调整;克林顿连任后于1997年提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在军事战略上的相应调整,标志着第三次战略调整的完成,“面向21世纪的美国

[1]王传剑:《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第32页。

[2]钟振明:《析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第17页。

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框架大体成形”,“持续了八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由‘冷战型’向‘后冷战型’的转轨基本完成”。[1]

2、关于美国的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这个概念通常被用来定义美国的全球战略,近年来有些论著直接将美国的全球战略称为“霸权战略”,而且提出了“新霸权”的概念。梁守德认为美国的新霸权“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恶性膨胀”,“从内容到形式均有更新,是霸权史上的大突破”,其主要特征就是“领导霸权”。美国“新霸权”的特点决定了它“欺骗性大,危险性更大”,是“战略性战争的策源地,不是所有军事战争的策源地,更未形成世界战争的策源地”。[2]

几乎所有论述美国霸权地位的学者都认为,美国要在当今世界上长期维持其霸权地位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领导地位”或“霸权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霸权不能长久的原因。例如王缉思等指出,对于美国来说,“战略目标过大与战略能力相对不足的固有矛盾不可克服”,以及美国维持霸权的战略企图根本违背了多极化的客观趋势,等等。[3]

杨运忠认为,冷战后美国的霸权具有以下新特征:第一,以赤裸裸的军事扩张为先导,极具进攻性、扩张性和冒险性;第二,美国霸权已由过去的以领土扩张为核心的“硬控制”转为以人为本输出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软控制”;第三,美国霸权以世界普遍性原则为面纱,追求世界的“美国化”,使其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欺骗性;第四,美国霸权是以强大实力为支撑的制度化、机制化霸权,企图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游戏规则。[4]

也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推行的是一种霸权均势战略。其本质是创造和维持在获得霸权地位前最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防止占优势和支配性地位国家的出现。在获得霸权地位之后仍然推行在其霸权制衡下的均势战略,这就是美国的式的霸权与均势。其目的在于遏制地区强国,防止地区性挑战国的出现。人们通常把霸权和均势看作两种对立的外交策略,实际上,作为战略,全球性的均势与霸权只是由于视角不同:在超级大国看来,其推行的是均势

[1]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191—202页。

[2]梁守德:《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霸权》,《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1,13页。

[3]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7-209页。

[4]杨运忠:《新世纪美国霸权的新特征》,《当代亚太》,2001年第1期。

战略;从其他国家的角度看超级大国的行为,则是霸权战略。[1]

3、美国的军控与不扩散政策

关于美国军控与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研究领域,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从政治和安全战略的角度研究有关问题的成果居大多数,从军事科学技术的角度分析的成果还很少。

首先,不少学者认为,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战略越来越强调军控与不扩散问题。在某些时候,美国政府甚至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2]其次是关于影响美国军控和不扩散政策的复杂因素。多数论著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军控和不扩散政策同美国整个对外政策一样,受到国内政治相当大的影响。除了安全战略的考虑外,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决策是在激烈的党派斗争、利益集团制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才得以形成的。例如关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樊吉社认为直接原因就是“国内的党派斗争”,而根本原因则是“美国国内近年来‘新孤立主义’抬头”。[3]

4、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性质

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性质,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即美国的全球战略就是要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或追求美国的世界霸权。进一步说,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追求霸权与追求领导地位基本上是相同的,没有根本的区别。[4]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少论著中,美国的“全球战略”与诸如“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外交战略”‘“对外政策”等等,似乎是可以通用的,并没有多少论著注意概念使用的定义与规范。不过也有一些论著试图对多少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区分。如有论证明确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支柱”,自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表现了典型的全球战略性质”,等等。[5]倪世雄等认为不少论著的分析过于简单化,“仍倾向于把美国的对外战略简单地一概归结为霸权主义战略了事,至于为什么美国采取霸权战略则缺乏分析”。他在文章中提出应该运用美国“大战略”的概念,从大战略和均势的视角,深入

[1]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2]樊吉社:《威胁评估、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美国研究》,2000年第3期。

[3]樊吉社:《美国参议院拒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因及影响》,《当代亚太》,2000年第4期。

[4]楚树龙:《克林顿外交战略和中期选举后美国外交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第60页。

[5]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探讨美国全球战略的特征及其性质。[1]

俞正梁认为,美国在冷战后面临着四种战略选择,即孤立主义、多边主义、均势和优势等。美国的选择是由它的国内政治情况和国际环境决定的,其战略选择包含了上述四种选择中的后三种成分,其中“优势战略”是主体,概括地说就是“通过有重点、有选择地介入国际事务,力图保持美国首要地位的战略”。[2]宋雪峰则着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美国安全战略的目标、特征和本质,认为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既体现了“传统的地缘观,又体现出新形势下新的地缘特点”,遏制欧亚强国的崛起,保持边缘地带的稳定,防止地区力量失衡,是美国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一些学者认为,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题目下,除了大的地区性战略外,还存在着针对不同问题的特殊战略。例如李力提出,存在着一项“冷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安全战略”,这项战略涵盖的国家包括“除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外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美国这项战略的主要实施手段是军事干预,等等。[4]再如王晓德认为,冷战后美国有一个“对外‘输出民主’战略”。他认为,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大致可以理解为是“冷战后美国政府把传播美国价值观和促进国外民主在其全球战略中提到非常高度”,其目的是“迫不得已地梦想一个统一在美国价值观下之下的‘民主’世界早日到来”。[5]还有些学者通过同冷战时期美国安全战略的比较,对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某些特点提出了初步的看法。例如王缉思认为:“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更具积极进攻性质”。[6]总之,上述研究成果的出现表明,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分析也越来越具体、细致。

二、美国的亚太战略

美国的亚太政策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同对美国在任何其他地区的政策的研究相比,对美国亚太政策的研究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重视的程度上,都是占第一位的。

[1]倪世雄、王义桅:《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第9—10页。

[2]俞正梁等:《大国战略研究—未来世界的美、俄、日、欧(盟)和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2页。

[3]宋雪峰:《从地缘角度看美国的安全战略》,《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第4期。

[4]李力:《冷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安全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2期。

[5]王晓德:《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2期。

[6]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7页。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出现了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即从冷战时期的“重欧轻亚”转向越来越重视亚太,甚至是“欧亚并重”。关于冷战后的美国亚太战略,吕有生认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具体地说是以安全问题为立足点,以经济利益为优先目标,以人权外交为手段,在各个领域展开攻势,全面参与和介入亚太事务。[1]

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原因主要是它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安全环境和中美关系的走向。石斌认为“冷战后美国明显对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既强调政治因素,也突出经济因素,同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美国东亚战略的主要特点。[2]也有学者分析了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比如任荣荣认为,美国新东亚安全战略是基于对美国安全利益的重新定义和东亚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上升,它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而它面临的各种矛盾的核心问题是,美国既要“谋求世界的领导权”,又要“维护美国自身经济利益”,寻找出路“是困难的”。[3]

1、美国的对华政策

围绕冷战后美国对华的方针政策问题,美国国内发生了重大分歧。赵刚认为,“冷战后,美国在对华关系上主要有遏制和合作两种观点,两种观点在现实中都有表现,9·11事件后,出于打击恐怖主义的共同需要,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但双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仍然存在。未来中美关系仍将曲折发展,合作与竞争、利益与分歧并存。”[4]

作为冷战后唯一的、全面的、全球性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优势构成的强大的综合国力,谋求建立并尽可能地保持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力图主导世界的发展方向。冷战后“美国外交所最关注的领域全部同中美关系有关”,可以说“美国同中国的矛盾是全方位的。这就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必然有遏制的一面,台湾作为美国冷战后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在今后的中美关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地缘战略作用。”[5]

[1]吕有生:《试析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对亚太形势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

[2]石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东亚:历史根源与现实需求》。

[3]任荣荣:《评析美国的‘新东亚安全战略》,《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3期。

[4]赵刚:《美国对华战略思维与中美关系走势》,《当代亚太》,2004年第10期。

[5]王缉思:《世纪末的美国对华政策——背景分析与基木判断》,1999年版。

2、美国对日本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和美日关系的发展,一直受到我国研究界的关注。席来旺认为,美国存在着冷战后的“对日安全战略”,该战略是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产物,其主要特点包括:将美日安全合作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以及日本在美日安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日本有可能与美国一起“成为‘国际警察’”。

[1]李长久有类似的看法,认为美日同盟重新定义的实质和目的是“美国借助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力量维护其在全球、地区的领导地位,并继续控制日本。日本依靠美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步伐,在全球和亚太地区发挥作用”,是一种美国主导、美日相互利用的同盟。[2]

关于美日同盟的重新定义问题,不少学者认为那是美国安全战略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反映,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东亚战略构思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使美日同盟“由美苏冷战的工具演变为对付后冷战时代全球和亚太新局势的工具”。[3]杨运忠指出,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包含复杂的考虑,一方面是通过密切与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将日本稳固地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和加强与日本的全面关系,“使日本牢固地成为美国推行亚太战略的最重要基地”。[4]

3、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美国在东亚地区面临的首要安全问题是朝鲜半岛局势将如何发展。美国一直认为朝鲜半岛是东亚最有可能引起军事冲突的热点之一,而且由于美国在朝鲜半岛驻军,因此极其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它的政策一直是东亚安全战略的重点。张如海认为,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政策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巩固与韩国的军事同盟,改善与北朝鲜的关系,以便牵制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夺取左右朝鲜半岛局势发展变化的主导权”。[5]

高连福的文章提出,冷战后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曾经有过三次调整。在冷战结束初期,美国的政策是“朝鲜半岛问题内部化”,以韩国为主导“逐步吸收”统一北朝鲜。克林顿执政初期开始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直到准备发动对北朝鲜

[1]席来旺:《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第6期。

[2]李长久:《调整中的中美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6期。

[3]晋林波:《美日同盟再定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4]扬运忠:《美国政府进一步调整对日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7期。

[5]张如海:《试析美朝达成框架协议后的东北亚新态势》,《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3期。

的打击。1994年6月开始第二次调整政策,9月与北朝鲜签署框架协议。从1997年美国推迟供应重油,政策趋向强硬,朝鲜半岛局势再次紧张,到1998年9月美国宣布放松对北朝鲜的经济制裁,完成了第三次政策调整。文章认为,从美国的政策调整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战略或政策”就是通过软硬两手“揽朝鲜于美国麾下”,联合日、韩“维护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优势和利益”。[1]

4、美国的南亚安全战略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新的南亚安全战略突出了经济的作用,这是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得以改善和加强的重要原因。在安全领域美国注重防止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战争和核军备竞赛。美国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是开始奉行对印巴的“平衡政策”。有论著对美国南亚战略的重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美国在处理同南亚国家的关系中,“核不扩散和地区安全问题仍占主导地位”。[2]杨成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目标和动机,即冷战后美国认识到发展美印关系,“有助于其全球战略的全面实现”,具体地说包括牵制俄罗斯与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取得主导地位以及确保美国与中东海上生命线的安全。当然也不能否认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不过首要的考虑是战略与安全问题。[3]

5、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

由于冷战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中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复杂性和混乱程度都是冷战时期所未曾有过的。正是针对上述背景,美国制定了新的对中亚政策。

冷战后美国不断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外交活动,包括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多方面展开强大攻势。王传剑认为,美国对中亚的政策突出反映了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因为“掌握中亚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就意味着有可能主宰21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另外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因为中亚“把美国在西、东、南各个周边地带连为一体,从而控制整个欧亚大陆”。[4]

吕华则认为,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排挤和削弱俄罗斯在东亚的传统势力;坚决阻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向中亚地区渗透;以及控制中亚的能源。美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1998年以来“开始积极实施‘新中亚战

[1]高连福:《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当代亚太》,2000年第3期。

[2]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329页。

[3]杨成:《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国际论坛》,2000年第3期。

[4]王传剑:《美国在中亚:政策、手段及其影响》,第31—32页。

略’”,其重要内容是加紧推行“民主化”,加大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的力度,同时在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蓄意排挤俄罗斯。[1]

“9·1l”事件以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还不是重点。“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中亚的战略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已具有全球战略意义。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海外战线越拉越长,中亚恐怖主义的回潮,以及布什政府积极支持“民主改造”和“颜色革命”,又使美国的中亚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2]

三、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

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成果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关于冷战后的美国欧洲安全战略,有关研究基本上依循着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将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置于美国总的安全战略之中加以分析。多数这类论著认为,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要反映其全球战略的基本要求,但是具体到欧洲地区,也有其特点。首先,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的安全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居“首要地位”,或“依然居于关键地位”。[3]其次,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所针对的形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和消除中东欧地区出现的冲突和动乱。其中的区别在于,一些论著更强调防止中东欧地区出现的冲突和动乱,有些论著则更突出美国对俄罗斯的防范。

另一条思路是将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与冷战时期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进行比较。有关的论著实际上说明,冷战后美国的欧洲安全战略与冷战时期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区别。一致的方面是美国始终要掌握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有论著指出,在冷战时期由于西欧没有力量与苏联抗衡,在安全事务上严重依赖美国,所以不存在与美国分享“安全主导权”的问题。苏联解体后,美国与欧洲国家间在谁主导欧洲安全问题上,已经形成了竞争。[4]区别主要是与在亚太、美洲积极开拓市场和推行民主体制相比较,美国在欧洲采取的是“守势”,主要目

[1]吕华:《俄美在中亚角逐态势及对中亚五国发展趋势的影响》,第11页。

[2]潘光:《“9·11”事件前后美国与中亚的关系:变化与挑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张林宏:《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第65页。

[4]牛军、余万里:《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标是“巩固在前苏和东欧地区的冷战成果”。另一方面的区别反映在美国改造北约组织的构想之中,后面将专门分析。

1、美国对北约的政策

冷战后美国对北约的政策以及美国在北约东扩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研讨。

(1)冷战后美国对北约的政策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北约政策是服从其全球战略、特别是欧洲战略的需要。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看,就是要使北约成为“美在全球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美国称霸世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工具”;从美国的欧洲战略看,就是要“使北约成为美国领导下控制全欧及中东、北非和西亚的主要战略工具”。[3]也有学者认为,美国重新定义北约的性质问题上,有更大的企图。他们以科索沃战争为例指出,美国企图“以北约取代联合国,成为自己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美国有“企图用北约取代联合国的狂妄计划”。[4]

一些论著详细地描述了冷战后北约在美国政策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它们包括北约的“成员国扩大”(东扩)、“防区和职能扩大”,(从防御西欧扩大到全欧洲和西亚、北非地区)、伙伴关系扩大(与欧洲和独联体所有非北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北约完成了从军事防御组织向进攻性组织的转变。

对于美国对北约政策的效果,有论著指出美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美国“相当成功地推动并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北约的内部、外部转变,重新牢固树立了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5]不过也有论著指出,在北约扩大过程中,一方面美国重新确立了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确立了美国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美国与欧洲国家在欧洲安全事务上的矛盾,加剧了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在由谁主导欧洲安全事务上的分歧,而且它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得到解决。[1]

(2)美国与北约东扩

关于北约东扩在美国欧洲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一些学者给予了高度重视,认

[3]时殷弘、葛腾飞:《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7期,第58—59页。

[4]王福春:《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22页。

[5]李海东:《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54页。

[1]牛军、余万里:《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200——224页。

为“推进北约东扩是美国构筑冷战后欧洲安全体系的核心目标”。[2]刘靖华、牛军和姜毅等合著的《论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美国决定北约东扩的历史与现实的成因。刘靖华突出强调了地缘政治因素及其美国的现实主义的战略考虑,在北约东扩决策起了突出的或者说是主要的作用。牛军则指出,北约东扩的目的包含在北约原有的战略中,美国决定北约东扩是同美国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包括控制东欧和防范俄罗斯、以及文明关系的历史等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与美国人的“欧洲情节”有密切的关系。[3]从总的情况看,多数学者强调“推动北约东扩的主要力量来自美国”,地缘政治、美国安全战略等等,是美国积极支持北约东扩的主要因素。[4]与之不同的是,李海东认为,北约东扩主要是政治决定,扩大的北约发挥的主要是政治功能,目标是尽快使东中欧国家融入北约和使其成功地实现向西方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转型。在这个总的评价之下,他明确提出,北约东扩将有可能弱化北约的军事功能。[5]

多数学者都注意到北约东扩给美国与俄罗斯关系带来的变化,并且认为北约东扩的决策中,美国之所以支持北约东扩,一个重要目的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俄罗斯进行军事遏制”。[6]

(3)美国与北约“新战略概念”。

关于美国与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关系问题,多数学者分析了美国提出和贯彻所谓“新战略概念”的性质及其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关系。由于北约“新战略概念”恰恰是在科索沃战争爆发前不久提出的,有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气氛的影响。

北约“新战略概念”出台后,立即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多数论著认为,北约“新战略概念”同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是美国扩大和强化北约,“企图塑造一个面向21世纪的新北约”的结果,如钱文荣所概括指出的,其“名为北约战略新概念,实为美国战略新概念”。他们认为,美国提出北约“新战略概念”的目的,就是“利用自己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夺取21世纪的战略主动权,实现

[2]徐鹤鸣、王海涵:《试析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趋向》,《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3期。

[3]刘靖华、牛军、姜毅:《论北约东扩——地缘政治与文明特性的分析》,《美国研究》,1997年第3期。

[4]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5页

[5]李海东:《克林顿政府与北约东扩》,《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第54页。

[6]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204—205页

以美国为首北约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新秩序”,“把北约变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工具”。[7]

关于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内容,多数论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即:首先是扩大北约的防区,但在扩大到什么程度上,存在着不同的表述。有论著比较概括地指出,北约的防区将扩大到“欧洲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也有学者认为,北约防区将扩大到“地中海沿岸、中东、中亚和全世界”。[8]其次是改变了北约的性质,从“防御性的军事组织”转变为“干预性组织”,其目标从遏制苏联转变为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和对付北约国家领土之外的所谓地区冲突。再次是北约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即在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洲安全会议的同意。学者普遍认为,上述三个变化标志着北约的性质已经根本改变,将对世界安全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几乎所有论著都对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影响给予了极其严厉的评价。如钱文荣认为:“美国提出的北约战略新概念无疑是对联合国的前途的重大挑战,……将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和整个国际秩序,乃至是格局”。[1]由于北约“新战略概念”是在科索沃战争前不久提出的,不少学者将它与北约轰炸南联盟联系在一起,认为在“新战略概念”指导下的北约,“将具有扩张性、侵略性、冒险性三大特点”,对其“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应有足够的认识”。

4、美国与科索沃战争。

1999年春爆发的科索沃战争、特别是美飞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或反响,使有关美国的全球战略、人道主义干涉、欧洲安全战略、北约“战略新概念”等等,一时成了研究讨论的热点,并发表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

(1)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目的。

探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动机,是一切有关研究必然的起点。从发表的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是有比较复杂的战略意图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多数倾向于认为,追求长远的战略目标

[7]钱文荣:《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第22页。

[8]允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目的和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8页。[1]钱文荣:《北约的“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

是美国决策中的主要考虑。

多数论者认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中“有长远的政治意图”,主要是服从美国建立全球霸权的需要。如梁守德指出:美国的目的“主要在于强化北大西洋公约军事集团和对付世界正在崛起的几个大国。既利用西欧又捆住西欧,既挤压俄罗斯有拉拢俄罗斯,既阻吓中国又应付中国,以建立自己的霸权”。1陈煜、陈晓红的文章也认为,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采取强硬政策,目的“无非在于美国要实现它的全球霸权,建立美国的单极世界”,是“基于推行全球霸权主义,尤其是控制巴尔干地区的构想”。2王福春则认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称霸21世纪而精心做出的战略试探和战略安排”。3另外也有些学者认为,美国的目的包括“以北约取代联合国,成为自己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表明了美国企图用北约取代联合国的狂妄计划”。4

另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美国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南联盟签署和谈协议,允许北约军队占领科索沃,但长远的考虑是摧毁南联盟的前共产党人领导的政权,因为“在西方眼里,它是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科索沃局势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的借口。5

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时殷弘、葛腾飞。他们认为以北约空袭南联盟动机相当复杂,其中包括“演示北约的‘新战略’”,清除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以及除去米洛舍维奇政权这个“欧洲的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和“‘自由资本主义’的障碍”。不过他们强调,美国的首要目的“在于扼阻巴尔干地区局势的动荡,制止难民潮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保护那里的‘新民主国家’免受过于严重的伤害和震荡”。另外也是要“依据其‘防止人道主义灾难’和‘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来制止米洛舍维奇的‘种族清洗’政策”。6与上述观点不同,李少军倾向于强调美国的战争动机产生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信仰等等。他认为,从美国的决策动机中,可以“看到某些人内心的一种狂热,这种狂热用野蛮、残酷的战争手段表现出来,是难以用理性的分析来

1梁守德:“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新霸权”,《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0页。

2陈煜、陈晓红:“科索沃问题的前景分析”,《外国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页。

3“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2,24页。

4“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4页;潘京初:“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3期,第45页。

5孔寒冰:“科索沃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大国背景”,《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3期,第41页。

6“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58——59页。

解释的。正如当年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歇斯底里”。他以十字军东征为例,论证了信仰的作用。7

(2)关于科索沃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关于“人道主义干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权高于主权”等问题,在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研究,科索沃战争无疑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就美国对科索沃战争政策有关的研究而言,不同观点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北约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是干涉南联盟的内政,是“打着‘人权’旗号的侵略战争”。8他们主要是从美国在全球谋求霸权或“新霸权”的角度分歧,指出北约的军事干涉“不是什么人道主义救援”,“美国追求的是地缘政治利益和大国霸权利益,以人权作为蛊惑宣传的工具和幌子”,“美国是否采取行动完全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利益”。9

与上述不同的观点指出,不能否认美国对南联盟军事干涉包括人道主义的考虑,即一方面承认,美国在决定对南联盟发动战争时,的确有人道主义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在落实道义原则时,不会违背“美国的国家利益”,要为“追求它的战略利益服务”。在一些特殊的事例中,道义原则和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和共同起作用的。他们认为:美国的战争目标中包括了“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内容,甚至北约“想要作到的首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在科索沃地区创造一种环境,使阿族难民得以返回该地区,并且杜绝其重新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至于人道主义干涉是否就合法,是另外一个问题。持这类看法的学者也认为,即使基于人道主义的理由,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军事行动也构成了侵略。10也有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预”本来就是美国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以种族、人权等为理由进行军事干预,是美国解决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到底是为了人道主义而创造了战略,还是为了战略的需要以人道主义作幌子,已经被美国战略家们弄得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永远解释不清楚”。11(3)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影响。

7李少军:“驱动北约暴行的内在狂热与卑下”,《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7——8期,第54——57页。8“科索沃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第22页。

9“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第46页;“国际格局多极化中的美国新霸权”,第10页;《同床异梦——美国的欧洲战略》,第198——200页。

10“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第59页。

11“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第38页。

从科索沃战争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影响这个研究的终极关怀出发,学术界普遍比较重视科索沃战争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影响。对于美国在科索沃的军事干涉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不少论著倾向于分析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必然性和普遍意义,认为“78天的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根据是北约发动侵略南联盟的战争既然是美国霸权战略的产物,并反映了一种干涉的狂热,就应该警惕美国有可能继续推行新干涉主义,“今天的新十字军东征也决不会搞一次就罢休”。特别是北约的侵略战争已经严重破坏了现存的国际安全机制,从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加剧了大国间的矛盾。12相反的看法是,既要看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普遍含义,也要看到这场战争发生的特殊条件,包括:美国干涉目的的复杂性,美国欧洲安全战略的特殊性,巴尔干在地缘政治上的特殊性等等,以及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军事干涉方面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并没有取得多少预期的战果等等,都表明“应该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夸大北约干涉的普遍含义,因为这可能导致对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误判”。13除上述几个问题外,也有学者探讨了美国对前南地区和波黑内战的政策,认为美国对前南政策有明显的变化,即从维护南联盟的完整转变为“支持对南斯拉夫的肢解,其原因一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其二是美国不想开罪为数众多的伊斯兰国家。美国在解决波黑内战中的政策和影响表明,美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作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可取代的”。14有关的研究成果是很少的,但它们对后来科索沃战争的研究、或者说比较科索沃战争研究和这类研究,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有助于理清美国政策演变的线索。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学术界进行了特别热烈的讨论,其中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由于种种理由,并没有见诸文字,可以说见诸文字的成果只反映了学术界的一部分观点。

12“驱动北约暴行的内在狂热与卑下”,第57页;胡思远:“从科索沃战争看世界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第4期,第15页;“北约空袭南联盟与国际安全机制”。

13“北约干涉的普遍意义和特殊含义”,第60页。牛军:“北约的尴尬”,《世界知识》1999年第11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

14杨达洲:“美国与前南危机和波黑内战”,《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第3期。

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

——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 二战接近尾声时,为了击败希特勒德国而走在一起的美国、苏联开始同床异梦。这两个国家都诞生于革命之中——独立战争与“十月革命”,只不过一个坚信社会主义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一个认为社会主义只不过昙花一现,资本主义才是人间正道。 冷战的铁幕是在德国拉下的,一起拉下来的还有亚洲的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台湾海峡。这三个国家被冷战的铁幕一分为二。此后四十年里,世界被分成了两个极端阵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西欧资本主义阵营。 相比历史上大国之间的对抗,冷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两次世界大战让世人心有余悸,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各国心照不宣的共识。而相继被美国、苏联研制、生产的原子弹(和氢弹)则让大国之间的战争变得不可思议。在核子武器大国之间,战争失去了作为手段的功能,也不再是政治的延续。核子战争,极有可能是终结政治甚至人类本身的终极目标。冷战,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 整个冷战期间,虽然美苏两国唯一一次短兵相接是在朝鲜战场上(此后双方都守口如瓶),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各自的卫星国与势力范围内,几乎都把自己冠冕堂皇的主义与主张抛在一边,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苏联在1953年占住东德,1956年入侵匈牙利,1968年派兵捷克斯洛伐克,而美国呢,也没闲着:1953年在伊朗扶持代理人,1954年在危地马拉、1961年在古巴搞颠覆。 今人可能会说,苏联在要解放全人类的意识形态支配下如此不择手段还可以理解,可打着自由、平等和民主招牌的美国,为啥也同苏联半斤八两? 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美国相信苏联要霸占全世界,夸大了苏联对美国与自由世界的威胁。白宫智囊倾向认为,冷战是没有规则的战争。于是,他们不再坚守政府为了善的目的而必须做善的事的基本原则,开始为了善的目的而做不善的事。结果我们看到,至少在冷战的前三十年里(1950-1980),就从手段与做法来说,美国同苏联的区别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例如,中央情报局这个超级间谍机构,几乎和克格勃一样,在全世界见缝插针,使用暗杀、颠覆、破坏等手段达到目的。而他的目的却并不是美国宣称的自由民主与平等。冷战前三十年,美国在海外支持的独裁政府并不比苏联少多少,只不过他们选择支持右翼独裁,来对付左翼独裁而已。 再拿越战来说。越南战争不同于当今的一些反恐战争(伊拉克、阿富汗)。反恐之战是保卫美国人的生命安全,在这个名义下,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可越战是打着遏制专制主义,为亚洲建立和平、民主的政府而战的。这样被赋予了道德与正义的战争却打得充满了阴谋、欺骗与屠杀,手段与目的如此相悖,也难怪会引起了美国国内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 过程与方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学重点】 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引导学生回顾:两极格局是如何形成和结束的。教师补充说明: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中的一极消失,两极格局终结。教师过渡:两极格局终结后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呢?学生阅读回答: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教师提问:当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地区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高科技军备竞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2.学生阅读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的资料,提问: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等军事行动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学生思考回答: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 目标导学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教师讲解: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九年级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 山东省高密市瑞发学校魏正福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二是美国诞生的过程。 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在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者涌入了中、南美洲,西班牙、英国、荷兰和法国也在北美进行拓殖。从17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而《美国的诞生》这一课主要阐述的就是这13个殖民地的反英独立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英国政府要限制北美殖民地发展,压榨其人民,所以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美国诞生的过程内容复杂、头绪繁多、不易记忆。为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掌握民族解放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特殊性,抓住线索记住美国诞生的主要事件和年代,可以作一个简要归纳: 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建军──大陆军,华盛顿(1775年) 宣布独立──《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 独立──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1年) 成立政府──《1787年宪法》制定,联邦政府成立(1787年) 2.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从欧洲到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另外有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瑞典人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各殖民地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要由来自欧洲移民组成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教材提到了南部种植园盛行。种植园进行的是商品生产,它所生产的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供应欧洲市场,因而它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和后果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国际政治学理论》课程论文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和后果 学科专业 政治学 研究生姓名 吴昊 学 号 S0******* 开课教师 张卫军 美国冷战政策的 影响和后果 摘要:冷战时期, 美国为了对抗苏联,采取了全球范围的遏制战 略,这种战略意味着政策的全球化和不可避免 的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问题,其结果在今天看来已经显而易见。那么美国冷战时期到底有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又给今天的时局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冷战 美国政策 恐怖主义 影响 21世纪开始,美国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穆斯林世界的敌对一级亚非拉多数国家对美国动机的猜疑。这些问题许多都是来源于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政策—冷战的意外后果。 传统认为,美国赢得了冷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构成威胁,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为什么美国这样一个“善良”和强大的国家却如此难以发挥世界影响力的问题。反苏的后果是否造成了今天华盛顿面临的难题? 与苏联对抗的主要战场是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和正在抵制寡头统治的拉美国家。美国政策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许多正面结果,支持了经济发展、人权、冲突解决和多边合作。自从89年柏林墙倒塌,可选择的未来显然比现在要美好的多。不过,在攸关美国利益的地区,美国不被看成是自由世界的保护者,而是新的殖民主义者。 在二战后的初期,西欧的共产党得到拥有核武器的野心勃勃的苏联的支持,既是政治得 分 阅卷人

威胁,也是军事威胁。苏联获得东欧对美国民意有深远影响,没有哪届政府可以置之不理。大西洋联盟国家启动并支持反苏政策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新独立国家领袖的左派言论和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支持被看成是共产主义持续前进的证明;在美国人看来,民族主义和苏联国内的共产主义混为一谈。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北大西洋公约和杜鲁门主义的遏制理论扩展到亚洲和拉丁美洲。围堵成为全球政策的目标。当时的战略思想家把全世界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棋局,但这种行为的后果至今仍影响深远。 这种态度第一次露出端倪是1953年再伊朗。当时在左派人民党的势力在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的领导下稳步增长,有鉴于此,艾森豪威尔总统与英国人合作推翻了总理并让国王复辟。此后的各届美国政府都扶植国王作为美国在该地区对抗共产主义的代理人。1978年伊斯兰好战分子推翻了国王并扣押了五十三名美国外交官作为人质,早先推翻摩萨德一事被伊朗革命势力作为反美宣传,并且至今仍然在伊朗政治中有影响。 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当时的国务卿杜勒斯开始签署了一系列在亚洲遏制苏联的条约。缔结东南亚条约组织,对于杜勒斯来说,“不结盟运动”不是自由国家的选择。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在中东和远东面临两个日益严重的威胁:一个是苏联一步步的进逼,一个是埃及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为了对抗两者,美国发起了两项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并且导致美国在该地区地位的进一步下降。56年10月,美国反对英、法和以色列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只是暂时扭转了局势。 1955年华盛顿促成了英国、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在内签订的巴格达条约组织,这个条约的目的不仅在与遏制苏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注意力从以色列转向共产主义的威胁。伊拉克把追随美国看成是获取美国对阿拉伯立场的支持。美国没有加入该条约,只是在军事上财政上支持。阿拉伯的民族主义势力抨击该条约是英国人之后的殖民主义的延续。 这个条约给美国造成的结果有两个,巴基斯坦和印度克什米尔的争议不断,巴基斯坦的加入导致了新德里对美国动机的猜疑,这种猜疑一直延续到70年代。 在巴格达,该条约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并被看成是与英国不得人心的联盟的继续,加入条约是动摇哈西姆王朝和导致1958年巴格达革命的因素之一。其后的一系列军事政变最终导致萨达姆·侯赛因的上台。后果今天已经非常明显。 为了寻求行政当局更方便的运用经济和军事援助对抗中东的共产主义威胁,国会在1957年通过了一项《中东决议案》,颁布的内容成为艾森豪威尔主义。凡承诺反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国家都可以获得2亿美元的援助。当局基本上是想获得一种手段来绕过国会对援助款项的严格限制,在整个冷战期间,任何计划要想在国会通过,都得具有反苏的色彩。 在亚洲,法国失去了在越南的地位;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被分为南越和北约。肯尼迪政府把北约对反共的南越日益增长的威胁看成是对该地区其他国家更广泛的威胁。由于害怕“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当局开始干涉,最终导致战争的全面升级。美国对越南的干预被看成是防止亚洲国家全面导向共产主义的关键一步。但亚洲国家则把他看成是延续法国殖民主义的努力。 华盛顿担心印度尼西亚成为多米诺骨牌之一。总统尔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都对苏加诺总统的政策感到头痛。他们希望外岛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可以帮助削弱或者推翻苏加诺政权。1957年机会来了,苏门答腊的几个持不同政见的将领组织反叛并得到中情局的武器援助。但是起义失败,中情局的角色随后暴露,使美国在印尼和附近国家地区的形象进一步蒙污。保罗·加纳德在《共同的希望,不同的担忧》中对此事的影响这样写道:美国否认卷入印尼共和国政府的叛乱,使印尼政府觉得不必与美国政府断绝外交关系,但此事已造成印尼人不再相信以后否认美国参与反印尼活动的报告。 冷战最具破坏力的意外后果,来自于对抵抗苏联军队的穆斯林圣战者的支持,1978年

10、《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适用于九年级学生。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美国独立运动,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 2、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美国史及学好世界史的基础。 3、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发展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中美关系的走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局势。熟悉美国的历史,读懂美国人的内心,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把握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国,却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差距甚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九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要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评价华盛顿等问题就必须了解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殖民建立;美利坚民族形成;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比较《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通过例举华盛顿的重大活动,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评价华盛顿2.难点分析:体会《独立宣言》所反映的民主思想,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二、说方法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上:采用图示教学法,注意选用课本中插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美国独立战争重要战役的经过,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冷战后美国外交补充内容

第七讲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外交(补充) 主要内容: 一、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二、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大辩论 三、冷战后美国外交思想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四、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议程的变化 五、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六、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 七、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及其调整 一、冷战后世界的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 (二)世界大战危险减少,然而局部冲突不断,核扩散和武器技术扩散日益严重。 (三)国家间力量平衡和国际关系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四)在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各国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国内。 (五)各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价值观的重建。 (六)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信息时代,给世界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对美国有利的主要因素是: 全球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新趋势,使全球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在塑造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占据着一定的有利地位; 其他大国中不再有对美国构成直接军事威胁的对手; 近期内发生核大战的危险可以基本排除; 俄罗斯和前苏联东欧集团中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大体认同西方式的民主模式,在经济上引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南非、菲律宾)国内政治进程和外交方针同美国的利益并行不悖;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进入20世纪以来的最低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和规范仍然稳固,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遇到根本障碍; 信息时代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国家主权的相对削弱,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美国文化价值观向其他地区的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对美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因素主要是: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的政治向心力减弱,政府普遍面临信任危机,社会问题严重; 它们之间的联盟凝聚力下降,经济矛盾突出; 地区动乱增多,民族主义崛起,增加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危险,造成国际恐怖活动加剧,以及大批难民和移民浪潮; 伊斯兰主义的复兴形成对西方民主模式和文明价值观的强有力抵制; 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亚各国弘扬本民族文明价值观的呼声相互配合,向西方的人权观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由观提出挑战; 全球经济中的区域集团化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与美国倡导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原则相悖; 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全球性问题加剧,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社会发展、稳定和平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案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 教学难点:战争的双重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教师讲述: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黑人、印第安人等)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语成为通用语言,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 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代表共有55名,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主。 2.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4月18日) 3.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组建军队,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富兰克林等人润色。(7月4日为美国国庆节) 5.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宣言》节选部分。指出《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不在解放之中。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此战役美国俘虏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美国从此扭转了不利局面。 7.合约:1783年英国终于承认美国独立。 “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英、美在巴黎签署《英美合约》1783.9.3 8.表格展示:英、美对比 思考与讨论:弱小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提示:正义性;美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长期斗争,领袖人物华盛顿发挥重要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教师过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独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组建政府。 目标导学三:1787年美国宪法 1.教师讲述: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确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从杜鲁门到布什

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所谓战略,《辞海》中的解释是政党、国家作出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策划,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另一个名词是大战略,阿·魏得曼说大战略就是运用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以实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目标的艺术和科学。遏制战略便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 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NSC68号文件《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中明确提出“遏制政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说。遏制大战略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达到击溃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以赢得冷战胜利。美国从杜鲁门政府到冷战结束时的布什政府都是在围绕遏制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战略,即子战略,来与苏联对抗的。在冷战战略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冷战的主要参加者美、苏及围绕其组成的联盟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自觉不自觉地、 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冷战,因此冷战战略的实施也由主要在欧洲而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 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 二战后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势力范围扩张活动被美国看成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加上美国战后实力的膨胀和在海外寻找市场的迫切要求,促使其改变了在二战期间与苏联合作的政策,最初在波兰、德国、伊朗、土耳其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制定遏制政策,抛出杜鲁门主义这样一个政治纲领,美苏冷战由此正式爆发。 经济方面:美国为防止西欧资本主义的崩溃,并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和拉拢东欧,进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在此计划遭到苏及东欧的拒绝之后,美转而采取了一项针对东西方的经济战策略,即贸易管制战略。美国力图通过三种手段来限制东西方贸易,第一,出口限制:1950年,西欧国家和美国秘密建立了巴统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统筹对苏禁运的机构。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防务援助控制法》,该法要求对向苏联提供禁运物资的任何国家停止经济军事或财政援助;第二,金融限制;第三,进口限制:拒绝给除南斯拉夫以外任何东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这样,东西方贸易往来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这一经济战略得到以后历届政府不同程度地实施,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管制西方盟国与苏联集团的贸易,禁止向苏联集团出口战略物资来阻止苏联集团经济、 军事实力增长,最终实现遏制大战略目标[1]。此外,1949年10月16日,杜鲁门签署“军援法” 并生效。1951年又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确立了军援伏于经援、经援为了“防务”的援外方针[2]。 意识形态方面: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用了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心理战,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强制的也有“和平”的。美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恶化了美苏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政治气氛,有利于美国政府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3]。 军事上:实行国家联盟战略,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美洲国家组织,巩固后院;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形成新月形包围圈;策划巴格达条约组织,完成弧形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 ———从杜鲁门到布什 姬文慧,王江华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200) 摘要: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 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关键词:美国;冷战;美国冷战战略中图分类号:D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52-04作者简介:姬文慧(1980-),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收稿日期:2012-10-1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 Win.2012Vol.29No.13 52··

对美国军事战略的几点思考 罗金凡

对美国军事战略的几点思考罗金凡 发表时间:2016-11-25T16:58:30.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3期作者:罗金凡[导读] 摘要:为适应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近几年来,美国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出第三次“抵销”战略寻求军队建设非对称优势、调整军种发展思路建设“多能”型军队等。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 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摘要:为适应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近几年来,美国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出第三次“抵销”战略寻求军队建设非对称优势、调整军种发展思路建设“多能”型军队等。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思考 纵观美国军事战略发展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军事战略目标变化的轨迹:争取独立-巩固政权-大陆扩张-与苏争霸-独霸世界。在美国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上,所奉行的军事战备大都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尽管美国军事战略屡经修改,但其争霸世界的战略意图却代代相传,始终如一。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战略意图始终如一,坚持进攻性军事战略 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企图就是要维护美国的利益,而“美国的利益是全球性的”,“美国要在当今世界发挥领导作用”,要“防止与美国为敌的新兴霸权主义国家的出现,防止重要地区落入与美国为敌的国家控制之下”。任何国家只要发展了、壮大了,只要让美国感到危及到它的地位,美国就认为这是一种不稳定局面,就是对其利益的侵犯。美军不仅要“为保护美国利益而战”,而且要“为国际社会的意志和良知而战”。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美国新军事战略的霸权主义本质。不论如何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进攻”性质仍然没有变化,始终是一种“攻势”战略。 二、讲求实力政策,建设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讲求实力,重视军队建设是美国军事战略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政府推行实力外交和政治外交的基础。因此,美国历届政府的国防政策,都要保持巨额军费以维护美国的实力地位和推行全球战略。美国认为,政治与经济力量无论如何强大,也无法在国际冲突中立即使用,而必须依赖一支机动能力强的军事力量。从美军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其建军思想尽管受各个时期军事战略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总的方向一直十分明确,就是以强大的国民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建设一支技术先进、装备优良、搭配合理的武装力量,以夺取并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地位。 三、战争以预测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战备方针 纵观战后美国各时期的军事战略,都要围绕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爆发的地点、持续的时间、作战的对象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即美军所谓的作战设想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预测的基础上,找出对策,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战备方针及军事部署。战后美军对未来战争样式的分析,基本上围绕核战争、常规战争进行的。50年代之前,美军占有核优势,故偏重准备打世界核大战;70年代前后,美苏战略核力量现出大体均势,美国被迫而逐渐侧重准备打常规战争,特别是局部战争;近年来更注重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但不管各个时期战略方针的重点放在哪里,准备打赢一切类型与规模的战争,乃是美军的根本立足点。军事战略虽经过多次调整,但以争霸世界为目标、以欧洲为重点、同时重视亚太、稳定中东、兼顾非洲和拉美的全球性战略从没变。 四、战略的变化是继承中求发展,变中求利 深入研究美国战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既有许多基本不变的观点,又有不少随机应变的内容。概括地说,这些变与不变的观点是战略理论制定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外政策的调整,或者领导人更迭的时候,其军事战略便会随之出现变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也是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利用它当时垄断了核武器的有利地位提出的。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还与主要对手军事战略的调整有关。此外,从美国民族性格的特点上看,喜欢在变中求利,但往往缺乏耐心,碰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要改变战略和战术。 参考文献: [1]刘怡昕、解文欣外国军事战备研究.海潮出版社,2013 [2]李江胜美国对华军事战略,时事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罗金凡江苏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二师

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 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为学习下一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打下了基础。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看,它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属于早期大革命时代,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掌握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战争的进程,美国1787 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综合分析独立战争的背景、意义。 (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北美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殖民统治违背了北美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愿望;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强,可以用学生已掌握的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迁移到这节课进行探究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及英国对它的压制,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难点分析: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是难点。受一些观点影响,有的同学以为美国的民主是 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将美国民主理想化。必须引导学生分析1787年宪法的内容,正确评价 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保守性。学会历史辨证地看问题。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政策-推荐下载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 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时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1)“遏制战略”(1945—1952年)。这是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要点是,孤立打击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制造冷战气氛,控制西欧向第三世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建立全球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 环型军事基地网。(2)“解放战略”(1953—1960年)。这是艾森豪威尔1953年上台后推行的军事战略。“遏制战略”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解放战略”,主张把社会 主义因素“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宣传战”和平演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武装德国,加强北约,扩充军备对抗苏联, 对“中间地带”推行扩张政策。(3)“和平战略”(1961—1968年)。这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又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从称霸世界指导思想出发,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威胁,以和平为幌子,推备打各种战争,镇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抵制中国与苏联的影响。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1)“现实威慑”战略(1969—1974年)。这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苏矛盾,借助盟军力量,重 点加强欧洲主战场美军的实力,重振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2)“世界秩序战略”(1977—1980年)。这是卡特1977年出任总统提出的新战略。战略主要内容是:加强美、欧、日的合作,形成战略上的一致对苏,以“人权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树立美国的 民主、人道的国际形象,借助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力量抗衡苏联。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0世纪80、如年代)。里根上任之初,美国内外交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在国际上,苏联的挑战,西欧、日本独立倾向的加强以及发展中国家反霸斗争的高涨,都对 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威胁,也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1)“新遏制战略”(1981—1987年)。这是里根政府推行重新确立美国地位的新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扩 军备战,“重建美国军事力量”,对苏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政策,加紧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 的争夺,在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基础上,加强同西方盟国的政治协商和一致抗苏的战略合作。 (2)“超越遏制战略”(1989—1991年)。这是布什上台后制定的具备和平演变特点的军事战略。它标志着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的要点是,要求苏联放弃 对外扩张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加强同苏的联系,对苏提 供援助,支持苏联的“政治多元化”、“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迫使苏从东欧、阿富汗撤军。 一、美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结束时,美国明确地把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确定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这 一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如下因素:在二战中迅速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奠定了美国 对外干预的基础;流行于美国政界与舆论界的“恐赤症”有力地加强了美国的对外干涉欲;战后,把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而导致的对国际市场及资源的现实需求刺激了美国对外经 济扩张的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但在不同的时期外 交策略有所不同。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 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 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

美苏冷战的特点

美苏冷战的特点 作者:吴杞棠 指导老师:徐孝明 摘要:冷战是战后到苏联解体时期内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苏冷战的特点是既有紧张的对抗,也有缓和;在欧洲,美苏是以“冷战”的形式存在,而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意识形态是双方进行利益与权力争夺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冷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苏冷战大大打上了双方领导人的烙印。 关键词:美国;苏联;冷战;特点 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和使用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斗争,是1947——1991年的一种国际体系。它的出现,使得国际关系在直接或间接间受到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冷战主导着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严重阻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运转。这些影响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存在,甚至影响到今天。分析冷战的特点,可以看出美苏是以激烈的对抗为主,但也有长时间的缓和;在欧洲,美苏之间是以“冷战”为止,但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美苏冷战是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工具进行地缘政治利益与国际权力之争;核武器在美苏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冷战一定程度上也打上了美苏领导人的烙印。 一,对抗与缓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一词很快产生于国际关系中,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冷战在国际关系史里很大程度地表现出强烈的对抗。然而,正如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依存,冷战的激烈对抗与高度缓和的特征也是较为明显的。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的去世,美苏两国都是处于最紧张最激烈的对抗中。二战造就了美国的强大——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而苏联尽管在战争中遭到重创,但战后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很快成为美国的强劲的对手。美国的全球覇权战略与苏联关注的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美苏公开、全面的对抗不可避免。 杜鲁门政府一上台便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的政策。1946年2月美驻苏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的8000字情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思、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均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遏制”的思想。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震惊了世界。在1946和1947年间,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冷战行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以及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使得斯大林担忧东欧国家可能被美国援助和中西欧经济复兴所吸引,苏联有再次被敌对阵营包围的危险”。j 因而苏联方面重新大力强调了西方威胁,加速军事工业发展,并强行在东欧国家按照斯大林治国的模式急剧地改造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到1949年底,美国已主持建立西德国家,德国由此正式分裂,北约亦正式成立。而东欧国家与西方的所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联系亦被切断。美苏的对抗最终形成。1949年苏联的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随后,美苏开展了激烈的核竞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战后美苏冷战以来的第一次由其中一方直接参战而另一方间接参战的热战。从战后到朝鲜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认真尝试去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的争端。美苏双方都是处于最为紧张和最为僵硬的对抗中。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开始缓和同西方的紧张关系。从1953年起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放宽占领制度和同奥地利关系正常化的措施,最终1955年美苏合作缔结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同年七月,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政府最高级会晤。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外交似是让人们看到了冷战走向和平的曙光。但随后的匈牙利事件及柏林危机的爆发,美苏关系重新紧张。至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教案 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2.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 实表明 ( )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 ) 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4.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 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这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 A.不结盟运动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5.“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冷战消失”的标志是什么?“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对材料二中“多元化特点的社会”的形成造成威胁的因素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对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总体评价 大纲 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 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 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 3.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 4.重视低强度冲突 二、美国军事战略对中国安全的挑战 1.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非交界“邻国” 2.我国周边美国军事力量的变化 3.对中国传统军事战略的挑战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包括:第一,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第二,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第三,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第四,重视低强度冲突 K02: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对中国既有影响,也有一定挑战,因此,在发扬传统军事思想的同时,我们的思想必须与时俱进,与客观相符 正文 一、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 1.明确了新的战略主旨 美国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由冷战时期的以遏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大国为宗旨,发展为冷战结束后重视对欧亚大陆广大边缘地带的控制,并从边缘地带向欧亚大陆纵深扩展,在全球范围扩张美国势力。 苏联解体之后,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国家纷纷退出世界舞台,一些新的独立国家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美国的全球势力渐渐变强。 2.完善了使用武力的原则

根据1990年以来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以及《国防报告》等官方文件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使用武力方面有以下准则: (1)以推行国家安全战略为基本目的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需求融为一体,美军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所规定的目标而执行广泛的军事任务。 (2)根据国家的利益决定使用武力的规模 美国国家利益分为:涉及美国生存的“生死攸关的利益”、会间接影响美国安全和强盛及其所处国际环境的“重要利益”、以及“人道主义利益”三种类型。 当“生死攸关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例如当事态危及国家的安危、重要盟国的存亡、重要资源的来源、公民的安全和经济的正常运转时,不管付出何种代价,美国都将向海外派兵,必要时采取单方面行动,并从一开始便投入决定性的兵力。在对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不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须根据涉及美国利益的程度,慎重地决定是否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的规模。 (3)使用武力的结果必须是得大于失 即综合考虑投入美军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力、物力消耗,以及在其他方面可能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只有在得大于失的情况下才使用武力。 (4)具有明确的目标 在越南战争时,美国出兵越南只是出于“道义”上的理由,抑或是非常空泛的理由,战争目标非常极端,要求敌方无条件投降。美国如今的战争是有限战争,具有明确、有限、可以实现、与国家政治目标一致的军事目标,并阐明军队的具体任务。 (5)武力必须是最后手段 对付各种危机,必须首先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解决,在这些手段都不能奏效时,才使用军事手段。为确保使用军事手段的合理性和有利性,注重动用军事力量时先采取非战争军事行动,以武力实施禁运、设置禁飞区、禁航区和隔离区,争取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6)投入的军事力量必须是联合部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