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神经元的电活动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讨论目的 ?通过一例运动神经元病病例,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知识及相关护理要点。 ?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

?患者XXX ?性别:男名族:汉 ?年龄:76 婚姻:已婚 ?诊断1.运动神经元病 ? 2.糖尿病 ? 3.肝脏肿瘤 ? 4.肾囊肿 ? 5.颈椎病 ?职业退休 ?入院时间:2015年1月18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1月29日转入康复科治疗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两女一子,爱人极其子体健。 ?心理社会评估:患者性格外向,能较好的应对压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在次照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诊疗的依从性较好,信任医护人员,能积极配合治疗。

?病史:患者因“四肢进行性无力1+年”于2015年1月18日9:40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经我科医生会诊后以运动神经元院病转入我科继续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T37.0,P76,R19,BP138/76mmHg,扶入病房,神志清楚,医生查体:病人神清配合,吐词清楚,双上肢近端肌力4+级,双上肢远端肌力2级,伴大小鱼际肌萎缩,键反射(++),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双侧病理症(+)。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史,结核性胸膜炎、肾囊肿病史。现合并肝脏肿瘤。

辅助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6.6%;血细胞分析(三分类) +HS-CRP:中性粒细胞比率,82.6%,淋巴细胞比率,10.9%,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4g/L,超敏C反应蛋白,15.23mg/L;尿沉渣+尿干化学:酮体,+-mmol/L,葡萄糖,3mmol/L;电解质3+电解质2+葡萄糖测定+肾功:葡萄糖,16.6mmol/L ?TCD提示脑动脉硬化、两侧椎动脉及基地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怀疑左前分支传到阻滞,R波递增不良,T波地 平,房性期前收缩。 ?胸片提示1.双肺纹理增多2.主动脉迂曲 ?泌尿彩超提示1.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肝内实质占位;肝囊肿; 2.胆囊结石; 3.右肾囊肿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2.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宜清淡,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忌辛辣食物。 3.用药护理利鲁唑的不良反应为无力、嗜睡、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口周感觉异常等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吸烟、高脂肪的饮食可能降低单剂利鲁唑的吸收。 4.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给予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改变、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观察有无呼吸肌无力的表现,警惕呼吸肌麻痹的发生,并做好急救的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 6.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如已发生压疮应根据分期积极治疗,加强全身营养促进愈合;尿潴留者需留置导尿管,定时夹管,定时放尿,以训练膀胱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膀胱结石;便失禁者,要保持会阴部及肛周清洁,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经常叩背,鼓励并帮助患者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感染,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与铝的接触,生活中避免使用铝制用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患者可以做一些医疗体操、太极拳或保健气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饮食指导饮食要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给予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有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3.用药指导利鲁唑能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利鲁唑12h空腹服用1次,饭前至少1h或饭后 2h服用。吸烟、高脂肪饮食可能降低单剂利鲁唑的吸收。 4.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信息,让他们参与治疗决策并尊重其选择。 5.康复指导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早期运动瘫痪肢体,鼓励主动运动,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避免肌肉萎缩、足下垂。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取暖,以防烫伤。 6.复诊须知出院2周后门诊复诊。

微小单突触神经元的电活动记录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小单突触神经元的电活动记录方法,属于神经生物学研究领域。针对现有膜片钳技术只能从突触后神经元记录其所有微小突触前输入的电信号,却无法分辨出各个微小突触前输入的电信号,因此我们提出本技术。本技术的要点是结合松膜片钳(loose-patch)和全细胞膜片钳(whole-cell)技术,可以极其简单地在生理状态下的脑片上实现对微小单突触电活动的记录。本技术的用途是为检测单突触的囊泡自发释放和诱发释放的动力学特性,为单突触囊泡释放的动力学特性以及突触可塑性提供了一种直接、定量、实时以及高时间分辨率的检测方法。 技术要求 1.一种测量脑中微小单突触前神经元细胞电活动的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神经元细胞; 微操纵仪:用于前后左右四方位移动光镜,从而观察神经元细胞; 计算机工作站:用于收集成像数据和实际记录数据; AD/DA转换器:用于数据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并且给予膜片钳放大器信号以及 接收来自膜片钳放大器的信号; 膜片钳放大器:用于收集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信号,并且接收AD/DA转换器给予的信 号; 带阻滤波器:用于滤掉膜片钳放大器中记录信号的50Hz工频噪音,并且传输到AD/DA转 换器; 红外相机:用于将收集的成像结果输入到电脑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微镜为正置显微镜,且所述显微镜的物镜为 60×/1.00w水潜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片钳放大器为MultiClamp700B膜片钳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膜片钳放大器、带阻滤波器、光学显微镜、微操纵仪的机箱外壳和红外相机均将外壳做接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显微镜采用微分干涉对比DIC偏振片。 6.一种记录脑中微小单突触神经元电活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制备脑片; 2)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全细胞(whole-cell)钳制; 3)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松膜片钳(loose-patch)钳制; 4)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数据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膜片钳放大器的参数设置为记录模式:电压钳模式;增益:10mV/pA;低通滤波:1kHz;记录模式:On-cell和Whole-cel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微小单突触神经元来自脑干的MNTB(medial nucleus of the trapezoid body)区域。 9.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用于神经突触传递领域研究以及突触相关神经疾病研究的用途。 技术说明书 微小单突触神经元的电活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科学技术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生理条件下单突触前囊泡释放的动力学特性以及为单突触可塑性提供了一种直接、定量、实时以及高时间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突触传递领域研究以及突触相关神经疾病研究的电生理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电生理的发展简史

神经电生理的发展 电生理学主要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学特性。通过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来探讨它们与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电活动的相互关系等。电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同电学和电化学研究的进步紧密相关。 对生物电的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电鳐在捕食时先对水中动物施加震击,使之麻痹。古希腊古罗马人曾用黑电鳐的震击来治疗风痛、头痛。而神经电生理的研究可追溯到1786年,意大利的科学家Luigi Gawani无意中发现,用金属导体连接蛙腿肌肉与神经,肌肉会发生颤抖。他根据这一现象认为,蛙体内存在神经电流体,肌肉内外带有不同性质的电荷。1794年他和他的侄子Aldini又把一条蛙肌直接与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肌肉收缩。Gawani的工作开创了电生理学的新时代。1848年,德国人Du Bois Reyonond 用电流计测量神经传导时的电变化,电表的偏动表明了这种电流方向是正常部位向损伤部位传导。这种现象被称为“负电变化”,证明了神经本原与电的同一性。1850年Helmholtz测定了神经传导速度,他用很简单的实验就测出了蛙的神经传导速度仅为20~30m/s。1902年,德国bernstein采用细胞外记录法对蛙的从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作实验,提出的膜学说指出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是产生生物电现象的致因,这一学说在1939年以前一直是电生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伴随着电学和电化学的发展,电生理学的研究也更加精确,1922年Ehanger 与Gasser 将阴极射线示波器应用于生理学研究,这标志着现代电生理学的开始。1939年Hodgkin和Huxley等应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实验,提出了离子学说,证实了膜学说是关于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假说,并对动作电位的产生提出解释和论证。同时,这种细胞膜内记录技术的建立使电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电压钳技术得到发展。70年代,膜片钳技术的研究和诱发电位技术也获得广泛的应用,使研究者们在电生理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1976年Neher和Sakman率先使用的膜片钳技术将传统的电生理学方法提高到了可以对单个蛋白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水平。 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不同的电生理技术都可用来进行离体研究和在体研究。离体研究根据实验材料不同,目前有对脑片的研究,也有对单个神经元的研究。离体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逐渐得到重视。神经细胞的分散培养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离体研究适于研究离子通道、细胞膜特性、简单神经回路的信息传递等,但要知道神经元在整体情况下对外界刺激的真实反应,必须直接进行在体记录,因此在体记录的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意义。 信息的传递和整合是神经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因此,运用神经电生理技术探索神经元的反应特性和神经元对信息传递的调节对神经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电生理学也有其局限性,要研究神经元接受信息后如何将信息向细胞内部传递,细胞又对信息发生哪些反应,必须将神经电生理技术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分岔分析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分岔分析 摘要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在神经信息处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神经系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神经元都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比如各种离子通道、丰富的非线性现象以及作为信息载体的膜电位等。神经信息主要依靠神经元丰富的放电节律模式进行编码,因而研究神经细胞通过内在参数变化或外部激励条件改变时展现的放电节律模式以及各种模式之间的相互转迁就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本文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岔理论、相平面分析、快慢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神经元ML模型、HR模型以及Chay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神经元的放电行为及放电模式间相互转迁的动力学机制。这些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神经元,或用于发现新的放电模式,并对今后的神经电生理实验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神经元峰放电簇放电分岔相平面分析快慢动力学分析

Bifurcation Analysis on Neuronal Firing Activities Abstract As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unit of the nervous system,neuron plays an extremely vital role in the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Although nervous systems are quite different, many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neurons are common to most of neurons, such as ion channels, rich nonlinear phenomenon and the membrane potential as th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Various firing pattern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stimuli, which mean that firing patterns carry corresponding neural information, so it is meaningful to study different firing activities owing to internal parameters or external stimulations, as well as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different firing patterns. In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bifurcation theory of nonlinear dynamics, the phase plane analysis, the fast-slow dynamics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e deeply study on different firing activities and dynamics mechanism of transitions between different firing patterns. These methods and results i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neurons, and also may give an instructive guidance to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neuronal firing activities, and henc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nonlinear dynamics and neuroscience. Key Words:neuron, spiking, bursting, bifurcation, phase plane analysis, fast-slow dynamics analysis

HH神经元模型

H H神经元模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HH神经元模型 摘要:运用Fortran等软件凭借计算物理的知识进行HH神经系统模型模拟,进而了解神经细胞的一些运行机制及其特性。 关键词:HH神经系统模型;电流刺激;频率;离子个数;应激反应 1. 引言 1952年Hodgkin和Huxley连续发表了四篇描述神经传导实验与模型的论文。他们利用Cole发明的电压钳位技术获得了乌贼轴突电生理活动的大量实验数据,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采用四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系统描述的数学模型,称为Hodgkin-Huxley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的解释实验结果,量化描述了神经元细胞膜上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过程。对Hodgkin-Huxley模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实验研究,通过改进实验手段获取精确数据,对Hodgkin-Huxley模型中的某些环节赋予更切合实验现象的数学表达形式;或是对神经元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进行实验,推导出心肌等不同细胞中Hodgkin-Huxley模型的形式与参数。另一方面则是对Hodgkin-Huxley模型本身的数学分析。当前对Hodgkin-Huxley 模型的分岔现象研究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选取不同生理参数探寻其变化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一些疾病的治病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HH神经系统模型 2.1脑细胞的HH模型概述 脑细胞神经元具有可激励性。可激励性是当介质受到小扰动时,介质很快恢复到平衡态(静态); 但当扰动超过某一阈值时,介质将有一个快速又陡峭的响应,呈现激发状态.。Hodgkin-Huxley模型可对脑细胞一些性质进行数值模拟。 寻找起振阈值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护理.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护理 moter neuron disease(MND 目的 通过本次学习,使全科护士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有所了解,并能更好的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概念 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 与癌症,艾滋病齐名,只要患了此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什么原因引起MND 本病病因至今不明,虽然经过许多研究,提出过慢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重金属中毒,营养代谢障碍以及环境等因素致病的假说,但是均未被证实。 临床表现 1.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锥体束受累,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同时并存的特征。 40岁左右起病; 男性>女性; 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痉挛性截瘫;

延髓麻痹较晚出现; 病程持续进展,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和肺感染; 生存期数月~10余年; 2.进行性脊肌萎缩:运动神经元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 3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见隐袭起病。 首发症状为手小肌肉萎缩、无力。 无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延髓麻痹。 3.进行性延髓麻痹:病变主要侵及延髓和脑桥运动神经核。 中年后起病。 构音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咀嚼无力。 舌肌萎缩、肌束震颤,咽反射消失。 后期可以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并存。 病情进展较快,1~3年死亡。 4.原发性侧索硬化:损害仅限于锥体束。 极少见; 中年或更晚年起病; 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强直无力,痉挛步态,进展缓慢。无肌萎缩,感觉正常。假性球麻痹。

2014.7运动神经元护理查房

科别日期 2014.7.24 主持人责任考核床号 34床(护士长)护士人员患者查房查房专病查房痿病姓名性质病例参加人员查房内容记录:一、护士长:今天我们对34床病人刘某某进行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该患者中医诊断是痿病,西医诊断是运动神经元病等,通过今日查房,希望大家更多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请责任护士薛萌简要汇报一下病史。二、查房步骤责任护士汇报病情:患者刘某某,女,45岁。于2014年7月9日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门诊以"中医诊断:痿病(气虚痰瘀内阻兼肾虚);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窦性心动过速"收住入院。患者于4月余前患者在家做家务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随于附近医院以“肩周炎”之诊断治疗,后逐渐加重,5月20日曾在西京医院以“周围神经病”之诊断行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遂出院。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症状加重,上肢不能抬起,为求进一步中医针灸、中药治疗,遂来我院。入院症见:双上肢上抬困难,双手握拳无力,双下肢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双手虎口部位肌肉萎缩,间断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偶有腰困,

纳食尚可,夜休较差,眠浅易醒,二便正常。查体:T 36.5℃,P 82次/分,R 19次/分,Bp 130/90mmHg。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滑。入院后给予给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补肾通路为治法,予以针灸治疗为主,配合内科疾病推拿、手指点穴、穴位贴敷等治疗,静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西医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为原则,口服强的松、氯化钾缓释片、维生素B1、B6片,钙尔奇D,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一、了解下相关检查,辅助检查还有哪些存在异常,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熟悉病情。吴:神经电生理检查示:1、双肌皮、腋、桡运动神经波幅不同程度降低,双尺、右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波幅降低; 2、双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降低,左尺神经F波出现率大致正常; 3、左胸锁乳突肌、左手第一骨间肌、右股四头肌、右肱二头肌EMG多考虑神经源性损害,左T11脊旁肌未见明确自发电位。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 二、中医辨证辨型依据包括哪些内容?魏:患者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年过4旬,但平素劳累致机体正气不足,肾气亏虚,气虚血行不畅,留而为瘀,气虚脾失健运

神经元集群自持续放电活动的仿真模型

目录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V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关于自持续放电活动的研究近况 (3) 1.3本研究工作的介绍 (4) 第2章计算神经科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6) 2.1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6) 2.1.1神经系统 (6) 2.1.2神经元 (7) 2.2突触 (9) 2.2.1化学突触与电突触 (9) 2.2.2突触可塑性 (11) 2.3动作电 (11) 2.4神经元网络 (12) 第3章神经元模型与神经元网络模型 (17) 3.1神经元模型 (17) 3.1.1H-R模型 (17) 3.1.2非线性整合发放模型 (19) 3.1.3Izhikewich模型 (22) 3.2神经元网络模型 (24) 3.2.1小世界网络 (24) 3.2.2二维平面小世界神经元网络 (26) 3.2.3层次小世界神经元网络 (28) 第4章自持续放电活动的仿真模型实现与分析 (32) 4.1自持续放电活动简介 (32) VII

目录 4.2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实现 (33) 4.2.1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实现 (33) 4.2.2与不分层的神经元网络下的自持续放电活动的比较 (37) 4.2.3自持续放电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发放情况比较 (38) 4.3网络模型参数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0) 4.3.1不同神经元网络规模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分析 (40) 4.3.2外部突触连接总数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3) 4.3.3外部刺激电流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3) 4.4神经元模型参数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3) 4.4.1膜电位时间常数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4) 4.4.2兴奋性神经元的电导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4) 4.4.3抑制性神经元的电导对自持续放电活动的影响 (47) 4.5小结 (49) 第5章自持续放电活动仿真模型的应用 (51) 5.1工作记忆 (51) 5.2延缓反应任务 (52) 5.3大鼠Y迷宫行为实验及相关数据 (53) 5.4自持续放电活动仿真模型的应用 (56)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0) 6.1工作总结 (60) 6.2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61) 致谢 (63) 参考文献 (65)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0) VIII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 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 。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二、仪器与设备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部件。肌电图电极是收集电信号的部分,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两类。 针电极是传统的常规电极,有同心圆针电极、双极同心圆针电极、单极针电极或单纤

运动神经元病常见的护理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常见的护理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桥延脑运动神经核、体束、脊髓前角发生慢性疾病。在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时为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还应该进行合理正规的护理。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一、精神调摄:运动神经元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且病情容易复发,感冒或劳累后加重。所以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在治疗中首先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防患于未然。平日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思想静闲而少贪欲。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二、生活调理:生活有规律,要顺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四季的更替。所以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在日常中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以防疾病加重。如染上感冒要及时治疗,避免运动神经元病的加重,尤其在流感泛滥的季节,要远离公共场所,以防传染,对日常穿衣、饮食、起居、劳逸等都应当有适当的安排,注意保暖。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三、饮食调理: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多由虚所致,加上得病日久,五脏俱损,所以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的摄入,清淡避免油腻,慎吃寒凉刺激之物,多食温补平缓之品,以达到补益之功,从而增强机体正气。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四、体育锻炼: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并不意味着卧床不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患者可以做一些医疗体操、太极拳或保健气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也有帮助。 鼓励早期病人坚持工作,并进行简单锻炼及日常活动。过于剧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用力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疗法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疾病中期讲话不清,吞咽稍困难者,宜进食半固体食物,因为流质食物易致咳呛,固体食物难以下咽;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中有食物残渣留存。 晚期患者吞咽无力,讲话费力,甚至呼吸困难,应予鼻饲以保证营养,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切开,便于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借助器械以维持呼吸功能。 因肌肉萎缩影响日常活动的患者,应尽早使用保护及辅助器械,防止受伤并保持适当的活动量,给病变组织以适当的刺激,促使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尽可能地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命。 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以保证神经肌肉所需营养,有益于延缓病情进展。 经研究和调查发现,对于一些正在治疗或是治疗之后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严格的做到以上几种护理可以有效的延长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生命。希望介绍的护理方法对您有帮助。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远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性疾病。临床根据肌无力、肌肉萎缩、肌肉纤颤和锥体束损害等症状分四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1.按神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护理 (1)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2)讲解进餐方法,当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首先应鼓励患者吃轻松舒适半固体的食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容易造成咳嗽和憋气。患者卧位应选择舒适无疲劳的姿势,卧床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45度,减少误吸,在每次进食完成后予 20ml~50ml温水,以达到冲洗口腔的目的。中度或重度吞咽困难者当患者经口进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应予及早地安置鼻饲胃管,防止经口进食致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

3.安全护理:疾病初期,病人肌张力高,走路不稳,需防跌倒,晚期全身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需防坠床,给予床档保护,确保安全。 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与病人沟通,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其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缓解其绝望、愤怒、易激惹的情绪,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 5.并发症的护理 (1)肺部感染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嗽咳痰,如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已有肺部感染者可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粘痰溶解药物如沐舒坦等。 (2)压疮的护理:压疮重在预防,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教育是成功预防压疮的关键所在。让家属、病人了解皮肤损害的原因和危险性,讲解压疮的预防措施及方法,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鼓励多增加营养。每1~2h翻身一次,能防止大部分压疮的发生,病人侧卧时,使人体与床成30°,以减轻局部所承受的压力,并用枕头支撑避免髋部受压;病人半坐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病情危重暂不宜翻身者,应每1~2小时用约10cm厚的软枕垫于其肩胛、腰骶、足跟部,增加局部的通透性,减轻受压部的压力,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

HH神经元模型

HH神经元模型 摘要:运用Fortran等软件凭借计算物理的知识进行HH神经系统模型模拟,进而了解神经细胞的一些运行机制及其特性。 关键词:HH神经系统模型;电流刺激;频率;离子个数;应激反应 1. 引言 1952年Hodgkin和Huxley连续发表了四篇描述神经传导实验与模型的论文。他们利用Cole发明的电压钳位技术获得了乌贼轴突电生理活动的大量实验数据,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采用四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系统描述的数学模型,称为Hodgkin-Huxley 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的解释实验结果,量化描述了神经元细胞膜上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过程。对Hodgkin-Huxley模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实验研究,通过改进实验手段获取精确数据,对Hodgkin-Huxley模型中的某些环节赋予更切合实验现象的数学表达形式;或是对神经元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进行实验,推导出心肌等不同细胞中Hodgkin-Huxley模型的形式与参数。另一方面则是对Hodgkin-Huxley模型本身的数学分析。当前对Hodgkin-Huxley模型的分岔现象研究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选取不同生理参数探寻其变化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一些疾病的治病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HH神经系统模型 2.1脑细胞的HH模型概述 脑细胞神经元具有可激励性。可激励性是当介质受到小扰动时,介质很快恢复到平衡态(静态); 但当扰动超过某一阈值时,介质将有一个快速又陡峭的响应,呈现激发状态.。Hodgkin-Huxley模型可对脑细胞一些性质进行数值模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V n V dt dn h V h V dt dh m V m V dt dm I V V V dt dV n n h h m m app k K Na na L L m E n g E h m g E g C ) ( ) 1)( ( ) ( ) 1)( ( ) ( ) 1)( ( ) ( ) ( ) ( 4 3 β α β α β α 310/)3.6( 10 /) 35 ( 20 /) 65 ( 18 /) 65 ( 10 /) 40 ( 80 /) 65 ( 10 /) 55 ( 1 1 07 .0 4 1 ) 40 (1.0 125 .0 1 ) 55 ( 0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V h V h V m V m V n V n e e e e e e V V ? ? ? ? ? ? ? β α β α β α

02第二章___基本神经元模型及学习规则

第2章基本的神经元及其学习规则 本章先介绍了大脑神经元的组成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简化的神经元数学模型,并讨论了神经元模型中基函数和激活函数的类型。然后讨论了单个神经元的学习规则,包括Widrow-Hoff学习规则、Hebb学习规则、δ学习规则等。由于单个神经元能力有限,设置不能解决异或问题,而多个神经元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神经网络的概念,并介绍了常用的神经网络结构。 2.1 神经元模型 2.1.1 大脑神经细胞 1)神经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neuron),是大脑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大脑神经元在生理上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产生反应等功能。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其中突起又分轴突和树突两种。 (1)胞体 神经元的胞体(soma)在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胞体的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核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膜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在膜上有各种受体(receptor)和离子通道(ionic chanel)。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使膜的离子通透性及膜内外电位差发生改变,从而使胞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活动:兴奋或抑制。 (2)突起 神经元的突起是神经元胞体的延伸部分,由于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①树突(dendrite) 树突是从胞体发出的一至多个突起,呈放射状。靠近胞体部分较粗,经反复分支而变细,形如树枝状。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的功能。 ②轴突(axon) 轴突是一根长神经纤维,其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其他神经元。轴突传导神经冲动的起始部位是在轴突的起始段,沿轴膜进行传导。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 (3)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之间的连接点,称为突触(synapse)。它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息关键性结构。突触可分两类,即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和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se)。 ①化学性突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