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试卷(doc 8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卷(doc 8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卷(doc 8页)

高三历史期末试卷(doc 8页)

宁波市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范围:

必修三册、选修四。)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在位时废太子,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并传位于他(即后来的唐高宗);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

后来的雍正帝)。对这种做法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A.是对王位世袭制的补充B.违背了宗法制度

C.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D.破坏了世官制度

2.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3.法国启蒙思想家魁佘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

4.本题目选项中,不是下列图片所示剧种所用

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新文化运动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D.护国运动

9.1943年3月为祭奠戴安澜,蒋介石在重庆献赠挽联。毛泽东在延安作诗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国共都对戴安澜给予高度评价是因为他

A.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英勇牺牲

B.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C.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而战,堪称楷模

D.用事实证明了黄埔精神优于武士道精神10.人们形容李四光所创立的新兴学科是“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向”。该学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寻找勘探油田②寻找铀矿资源③预测地质灾害④进行冰川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③

11.2007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

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2.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下列属于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

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台组织(APEC)

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 D.②④

13.1958年5月,毛泽东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实现“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

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大炼钢铁运动④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

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

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15.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6.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

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B.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C.自由、平等的精神D.西方文化尚未动摇中国政治制度

17.孔子说“质(质朴)胜文则野,文(文采)胜质则史(虚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下列对

两位圣贤的话解读不正确

...的是

A.材料都体现的是中庸思想B.都反对过度与不及,推崇恰到好处

C.认为中庸是美德,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D.知识即美德,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

18.从1956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开始,我国就确定了“两弹一星”

的战略策略。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A.20世纪50—60年代B.20世纪60—70年代

C.20世纪70—80年代D.20世纪80—90年代

19.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名《枪

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20.美国建立的民主制度突破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局限,其最基本的制度保证是A.共和制B.代议制C.邦联制 D.三权分立制

2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

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②海外市场的形成③垄断组织的出现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④

22.华盛顿、孙中山、甘地活动的相似之处是A.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独立B.领导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C.实现国家独立,开创新型政体D.制定国家法律,注重依法治国

23.下列选项中,先后顺序不正确

...的是

A.中国文艺:“双百”→“双为”→“双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B.世界绘画: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 C.经济理论:亚当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D.物理科学: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狭义相对论

24.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向某

组织申请并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

巨额贷款,渡过了难关。根据职能判断该组

织的标识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B.C.

D.

25.2009年12月1日美国造币和印钞局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 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 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 的探求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 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 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 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 现权力高度集中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 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 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 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 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28.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 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 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 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 业所取代 29.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 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 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30.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 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 31.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将第1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涂抹在答题卡上。第工卷可不上交。 第工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自秦创立后,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回答1-4题。 1.我国最早设立乡级行政机构是在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2.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以下法津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是 A.《法律》B.《秦津》C.《唐律》D.《大明律》 4.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一些朝代统冶者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下列哪些措施采取了这一方法? ①府兵制②募兵制③更戍法④将兵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社会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回答5—8题。 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下列变法措施,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是 ①尽地力之教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为田开阡陌封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最后使用五铢钱的皇帝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7.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唐代秘色瓷主要产自 A.邢州B.越州C.宣州D.益州 8.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哪些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摊丁人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从鸦片争战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9-12题。 9.我们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当时主要是指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10.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意图的一项是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20200625040643)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杨建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 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 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整体设计::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教会学生如 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 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及3S 技术、气候、日出时间变化、河流水文特征、城市功能区、等高线应用、人 整体的 口、非洲自然人文环境和我国都江堰等知识考查,知识面广,还考查了地理学科 认识 应该具备的能力。 2、成绩情况:班级平均分是 52 」、选择题 1、选择题做题情况展示: 选择题最高分40 最低分12 20分以上有41人其余20分以下其中11题得分 率最低 选择题得分率低是很多同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择题得 根据大 纲有针 对性的 学习, 明确学 习目标 是学生 明确出 错的原 因,并 提出解 决的方 法 培养学 生的解 题技巧 和解题 的方 法,形 成程序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3.“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4.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5.“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军队就不会这么快清醒,可以说海湾战争是我国军事变革的分

水岭,其意义不亚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海湾战争对我国军事变革最大的启示在于 A.全新的战争观念 B.先进的军事装备 C.落后就要挨打 D.多国部队的阵容 6.美国一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他们不觉得奇怪吗——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的思想死了吗?不断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台词中提到的“思想”是 A.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相关思想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B.标志着马克思已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 D.科学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使国际共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7.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8.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很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土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9.“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A.揭示宗教改革本质 B.诠释宗教改革原因 C.鼓舞宗教改革热情 D.冲击世俗权力阻碍 10.《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 历史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 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 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 A. 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 B. 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 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 D.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 2.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 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交通日益发达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市镇开始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代杂剧的突出特点是() A. 流传范围广 B. 反映社会生活 C. 富于观赏性 D. 体现文化融合 4.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 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 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 C. 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 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 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 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6.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B.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C. 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 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会做;第三,大部分同学对做题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多,不会做试卷。希望通过这次的测试及讲评,同学们可以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学习跟答题的方法,争取下次测试我们大家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五)作业布置: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

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 课题:九年级 7、8、9 班历史学科试卷讲评学案主备人:王兴华 学习目标: 掌握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做题技巧,训练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培养 学生正确的考试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习流程 一、自主改错: 要求:针对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缺陷造成的,还是能力不 足造成的,还是不良习惯造成的,还是心理素质造成的。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彻底改正,能自己改的自己改,自己不能改的在小组内部寻找帮助,改错后仍然感到困惑的题目要特别标识,以便集体展示时寻求解决。力争在5分钟之内将所有错题改正并理解记住。出错较少的同学改完错后则重点研究一下与所考题目相 关的其他知识点,试着自己出题考考自己,过一会儿也可以拿出来考考组内其他 同学。 二、错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给材料选择题、归纳型、比较型选择题材料 3.对于材料题分析思考问题角度不全,步骤不清晰。表述不完善,最后的表达式写法混乱。 4.审题不细心,书写有时出错。 三、分组研究、准备 要求:进行小组分工,然后分组进行课堂研究并做好展示准备。 需展示的题目:选择题11、12、13、18、19 材料题29、31 提醒:一定要研究说出解答该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答该题目的关键、技巧, 说出该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要求,并要联系由该题目所想到的其他相关知识。四、交流、展示 要求:1、现在我们一起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体交流,看看哪一个 小组的成果让大家受益最大 2、提醒大家要注意倾听,找准机会可以质疑、补充 (一)1、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出错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辛丑条约》的内容维新变法的历史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做题思路: (二)选择题的答题思路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丘吉尔)等。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 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大庆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周礼》中设计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刚健有为 D.贵和尚中 2.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3.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军机处制度 5.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 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 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重量命名的货币将不再流通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身价倍增 D.古人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6.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 7.清朝创立了一个复杂的粮食供给系统。朝廷向各地方官员收集粮价、气候和降雨的资料,以预测何时何地可能发生严重的缺粮,以及研究如何做出反应。而中心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储粮数百万吨、分布于县城和小市镇的粮仓。这反映出 A.庞大的官僚体制易于控制国家资源 B.中央集权有利于防灾抗灾 C.建储粮系统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 D.保证粮食供给是赈灾的关键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 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 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 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 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 2019.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B.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2. 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表演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 A.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B.创立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 C.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两党合作 D.组建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北伐 3.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英勇善战,先后攻克汀泗桥与贺胜桥,率先攻人武昌城,俘虏守敌1万余人,基本上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两湖战事胜利结束。这表明 A.国民革命在闽粤等省兴起 B.共产党开始掌握革命武装领导权 C.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D.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1927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体现了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 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5.右图为1935年5月7日《新民报》刊登的“华德牌”电灯泡广告。 这一广告反映了 A.近代生活方式得到了普及 B.国货畅销取代了外国商品 C.家电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民众反侵略情绪高涨 6.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关于 这次会战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八路军在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C.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 D.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课件)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郭东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 固。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我们已经完成地理的一轮复习,在知识上已经基本完善,通过这段时间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解题方法,查缺补漏。因此,本节课我主要做到归纳提升,提高解题能力; “究错”反思,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进入高三后期的二轮复习,我们进入了一次一次的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我们的解题能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但这次训练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导入讲评课 1、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的组合有15个选择题和一道答题组成,客观题主要是模拟高考试题的模式组合的。主要是考察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2、试卷的批改情况 客观题部分:第1、2、13、14、15题得分率比较低,有的在40%一下。 综合题部分:综合题满分24分,均分在11分,高分学生较少,得不到高分。 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考试大纲: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通过对易错的客观题分析,学生的出错部分主要是两类一是学生对试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明确得分较低的试题,找到不足 根据大纲有针对性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B.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C.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D.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2.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B.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3.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 七月流血事件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五月流血周 4.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5.“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A.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D. 中美关系的改善 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各省中,其简称都不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山西、陕西 B. 河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山东 7.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三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引言: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一、具体分析如下:全国卷3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题号知识点分布考点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经济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4分 25 中国古代史·宋元(政治史)社会阶层流动4分 26 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史)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4分 27 中国古代史·明清(文化史)明清文化繁荣4分 28 中国近代史·晚晴(政治史)维新思想的理解 4分 29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分 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民主法制建设4分 31 共和国史(经济史)改革开封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4分 32 世界史(政治史)雅典民主政治4分 33 世界史(文化史)法国启蒙思想4分 34 世界史(经济史)美国经济危机4分 35 世界史(政治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分 41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材料题)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发展情况25分 42 中国古代史(开放题)班固的史学思想12分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湖北保卫局的变迁15分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15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宪宗李纯15分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8分左右,世界史占27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三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二、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42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全国卷试题题干材料历来是非常新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想要在这些新颖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出命题人希望考查的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可以熟练地将一个不规范的模型迅速整合为一个规范的模型,并利用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也数学建模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卷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深度 相对而言,对于法制建设尤其是从清末近代至今的这类纵向类题目一直都是对思维深度要求很高的,同时对于专业性语言的运用要求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7年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⒈《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⒉《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文献中的记载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 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 ⒊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其书法特点是 A.气粗字险B.逸势奇状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 ⒋《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 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 C.主要服务于皇室享乐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 ⒌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 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 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 ⒍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 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⒎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 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 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 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 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⒏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参观者初见那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血缘观念的淡化 B.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C.君主专制的建立 D.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25.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素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6.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A.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边患危机解除 27.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把中国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28.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9.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A.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D.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的竞争 30.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D.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31.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享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32,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高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肴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建立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 33.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