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一节指纹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指纹的概念

指纹是指手指前端一节正面皮肤上的乳突线花纹及手指上的屈肌褶纹和皱纹等皮肤纹线。

乳突线——真皮乳头层反映在表皮为线条,称为乳突线,或脊线。

小犁沟——即两条乳突线之间的沟槽。

二、指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

2.终生基本不变;

3.布满汗液,触物留痕;

4.纹线整齐,可以分类。

三、指纹的作用

1.为分析案情提供帮助;

2.完成人身同一认定;

3.排除嫌疑;

4.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

5.人身识别。

第二节指纹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体系

一、指纹的结构

(一)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1.直形线:纹线由一端呈基本平直形态流向另一方向,不折不回。

2.弓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呈弓形,不返回。

3.箕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弯曲折回原方向。

4.波浪线:纹线起伏弯曲呈波浪状,由一端流向另一端。

5.环形线:纹线呈闭口类圆环状。

6.螺形线:纹线一端自中心部分围绕自身由内向外旋转,其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

之分。

7.曲形线:纹线弯曲呈“S”和“Z”状。

(二)乳突线的纹线系统

相同形态和流向的纹线在指纹中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称为纹线系统。

手指乳突花纹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纹线系统:

1.中心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部位,也称内部花纹系统,由箕形、环形、螺形、曲形或混合(杂形)的纹线组成。

2.外围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纹线,由弓形线组成。

3.根基系统:分布在内部纹线的基底部位,由弧度较小波浪线或不大平坦的直纹线组成。

(三)指纹的三角

三个系统的纹线汇合于一起时,构成三角状,定名为三角。其数量有一个、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

二、指纹的分类

指纹的基本类型分为: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和杂型纹四大类。

(一)弓型纹

弓型纹没有中心花纹系统,只有外围线系统和根基线系统,由上部弓形线下部波浪线、横直线层叠而成。

弓型纹可以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

弓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2.5%,帐形纹更为少见。

弓型纹指位出现率是:拇> 食 > 中 > 小、环。

(二)箕型纹

箕型纹由三大纹线系统组成,中心花纹系统有一根以上完整而不折不断的箕形线。它一般有一个三角。

箕型纹指位出现率是:小> 中 > 食 > 拇 > 环。

箕型纹的分类(按箕头朝向分类):箕型纹有正箕和反箕之分。

1.正箕:箕头朝向拇指方向。

2.反箕:箕头朝向小指方向。

箕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47.5%,正箕出现率为45%,反箕出现率为2.5%。

(三)斗型纹

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组成,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合而成。三个系统的纹线多在两侧汇合构成左右两个三角。

斗型纹根据其中心纹线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曲形斗和囊形斗。

1.环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构成。

2.螺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螺形线组成。

螺形斗的分类:螺形斗有左螺和右螺之分。

(1)左螺:指印上看,顺时针转。(手上看,逆时针转)——多见于左手。

(2)右螺:指印上看,逆时针转。(手上看,顺时针转)——多见于右手。

3.绞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螺形线相互盘绕而成。

4.曲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曲形线组成。

5.双箕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曲形线组成。

6.囊形斗: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闭口箕形线,其中心内部至少有一条弧形线,其弧凸面与箕枝闭口夹角形成一个内三角,且不与来自三角的纹线相接触。

斗型纹指位出现率是:环> 拇 > 食 > 中 > 小。

斗型纹各类型出现率是:螺形斗、环形斗> 绞形斗 > 双箕斗 > 囊形斗 > 曲形斗。

(四)杂形纹

不属于上述三种单一纹型,其中心花纹系统多由两种以上纹型混合组成,或一些形态奇特,结构复杂,无法归入弓、箕、斗纹型者,统称为杂型纹。

三、指纹的特征体系

指纹特征体系是决定指纹特定性的一系列特征的总称。它由一下几方面组成:

1、花纹类型特征;

2、皱纹特征;

3、纹线细节特征;

4、汗孔特征;

5、伤疤特征。

指纹的细节特征: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桥、小点、小眼和短棒。

第三节现场潜指印的寻找、显现和提取

一、现场潜指印寻找的重点部位

1、现场来去途径;

2、犯罪活动中心部位;

3、现场遗留物;

4、照明设备;

5、擦洗器具。

二、潜指印的显现方法

(一)物理显现法

原理:利用汗液物质的沾附作用,将一种有色物质吸附在指印纹线上,使无色的汗液指印纹线显现出来。

常用方法:1、粉末法;2、碘熏法;3、烟熏法。

(一)化学显现法

原理:利用某种化学试剂与潜指印中的汗液物质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色物质,使无色指印显现出特别的颜色。

常用方法:

1.硝酸银显现法:

适用于显现浅色单色纸张、较新的本色木上的汗液指印。

2.茚三酮显现法(宁西特林显现法):

茚三酮是检测显现氨基酸的最灵敏的试剂。

茚三酮将汗液中的α-氨基酸氧化分解出氨,同时还原出水合茚三酮,然后过量的茚三酮和氨及水合茚三酮起缩合反应,生成紫色的二茚酮—二酮茚氨的取代盐(紫色化合物),从而指印显现为紫色。

适用于显现潜色纸张、本色木上较陈旧的汗液指印,不宜于显现油漆,塑料和有颜色物面上的指印。

3.502胶显现法:

502胶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脂为主体,含有少量对苯二酚和二氧化硫等的粘合剂。

α-氰基丙烯酸乙脂挥发后,遇物体表面有汗渍的部位,引发α-氰基丙烯酸乙脂单体聚合,形成固体状的聚合物,从而显出白色或灰白色指纹印。

本法适用于遗留在塑料、金属、胶木、油漆木、橡胶、尼龙绸等吸水性差的客体以及皮肤上的汗液指印。

(三)光学显现法

原理:指纹中的某些微量物质,受紫外光或短波可见光照射后,会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荧光,其产生的荧光落在可见光区,可通过肉眼或仪器观察到。

为加强荧光效果,可对物面进行荧光染色。

常用方法:

1.激光法:通常用1.5 W — 2.0 W 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以514.5纳米光线照射被检物。

2.多波段光源法。

三、现场潜指印的提取

1.拍照提取;

2.连同载体一并提取;

3.胶带粘取;

4.制模提取。

第四节现场指印的识别

一、识别指纹是否罪犯所留

(一)观察留有指纹的客体,结合现场该客体的有关情况进行研究。

(客体是否属于该现场;发案前后该客体有无移动;发案前后他人是否接触该客体;客体外有无外围痕迹;罪犯作案时是否要不可避免地触摸该客体)

(二)通过指纹在客体上的出现部位,及罪犯的作案手段进行研究。

(三)通过分析指纹的方向和罪犯动作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

(四)通过观察形成指纹的物质并结合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五)通过观察现场指纹的新旧情况及对发案时间、气候的分析进行研究。

(六)通过观察现场指纹的纹型特征,结合同类未破案现场的指纹纹型特征进行研究。

二、识别纹线印痕是指纹还是掌纹

1.指纹面积小,状似圆形,纹线细,曲度大,皱纹短而细。

2.掌纹面积大,形状不定,纹线粗,曲度小,皱纹长而粗。

三、识别指纹是左手还是右手所留

(一)利用指尖朝向分析(结合罪犯动作);

(二)利用并列指纹的高低顺序分析;

(三)利用指纹的纹线流向分析:

四、识别指纹是何指所留

(一)根据指印的大小和形状分析;

(二)根据不同类型的指纹在五指上的出现率分析;

(三)根据五指印痕在接触不同物体时的出现规律分析。

实验四

实验五

验六

实验七

指纹痕迹检验的刑侦技术浅析

指纹痕迹检验的刑侦技术浅析 一、简述指纹痕迹检验技术 指纹痕迹检验技术通常应用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并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件侦查工作人员应用不同技术手段将犯罪现场内遗留的指纹痕迹提取出来,将其同指纹数据库中指纹数据做对比,锁定犯罪嫌疑人;还可以利用指纹痕迹排除犯罪嫌疑人,进而提升破案效率与准确率。该技术在各种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主要流程为发现指纹,然后提取指纹,同时固定指纹,并将其保存起来。无论是在国内的刑侦案件侦查中,还是在国外的刑侦案件侦查中,这一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非常良好,大大缩短了侦破案件所使用的时间。 二、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1.区别犯罪嫌疑人身份 指纹的特点是独特性和唯一性,获得某个人的指纹信息,就能确定出该人的身份特征,将其应用在刑侦类案件的侦破中,能确定案件嫌疑人。采集犯罪现场犯罪分子遗留的指纹痕迹,通过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分析,提取出指纹形状,然后将其与现有的指纹数据库指纹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发现犯罪嫌疑人。此外,将犯罪現场指纹同众多嫌疑人的指纹做对比,可以缩小查找范围,提高案件侦破效率,加快案件的侦破。 2.提供出有效证据辅助刑事案件审理 指纹痕迹可以以直接证据形式作为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效证据。审查犯罪嫌疑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犯罪嫌疑人不会主动配合刑侦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其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拒不承认,这就需要将从犯罪现场采集到的指纹,与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做比对,如果对比吻合,才能有直接证据说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行为存在,然后顺利开展后续的审理工作。 三、指纹痕迹刑侦检验技术的运用 1.发现指纹 最容易发现犯罪嫌疑人指纹的区域就是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在抵达现场后,需要及时作出判断,还原案件大致真相,并根据可能发生情景确定犯罪嫌疑人会接触的地方与物体。例如,使用器械伤人的现场,遗留在现场的凶器上就极有可能遗留指纹,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碘熏或光学方式检验发现指纹。两种方法对于现场检验显现指纹各具优势,碘熏法优势是显现成功率较高,并且指纹显现速度快用时少,可尽量节约调查人员的时间,并且碘熏纸可重复使用。光学显现的方法拥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可以对较长遗留时间的指纹进行检测,对陈旧指纹依

痕迹检验学

注意:大纲主要看每个章节的第二部分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简述以及考核目标。考核目标中主要看加黑部分、尤其是后面加以说明或标有页码的部分。 另外注意看本大纲50页中关于命题的说明。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 2、指纹的基本类型。有三种:(1)弓型纹。没有内部花纹系统,由上部弓形线 和下部横直线或小波浪形纹线构成。弓型纹根据纹线隆起程度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二种。纹线隆起不大的称弧形纹,纹线隆起很大、中间还有一根以上直线支撑的称帐形纹。在我国,弓型纹出现率约占百分之二点五。(2)箕型纹。内部花纹有一根以上箕形线构成的指纹。箕型纹是常见的一类指纹,在我国,其出现率约占百分之四十七点五。箕型纹有三种纹线系统。三种纹线系统在一侧汇合构成一个三角(图4-4)。箕的各部名称和三角的位置(图4-,)。箕型纹根据箕口的方向有正箕和反箕之别。从手指面上看,不论左手或右手,箕口朝向小指的为正箕,箕口朝向拇指的为反箕(图4-6)。 在箕型型纹中,大多数为正箕,反箕只占百分之二点五左右。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反箕型纹出现在食指。正箕和反箕的箕口方向从手指上看和从捺印上看并不相同。从捺印的指印来看,左手的正箕箕口朝向左方,反箕箕口朝右方;右手的正箕箕口朝向右方,反箕箕口朝向左方(图4-,)。

(3)斗型纹。内部花纹由一根以上的环形或者螺形线或曲形线构成。中心花纹为环形线的称环形斗,中心花纹为螺形线的称螺形斗,中心花纹为曲形线或两个相反方向的箕形线为双箕斗。上述三种斗型纹的三种纹线系统分别在两侧汇合构成左右两个三角(4-8)。 此外,斗型纹中还有囊形斗和杂形斗等。 (三)指纹的类型特征和细节特征 1、指纹的类型特征。一般有:(1)指纹的各种类型(如前所述)。(2)局部乳突线的一般 形态。如波浪形线、横直线、弧形线、倾斜形成等。(3)乳突花纹中心到三角的纹线数目。(4)屈肌褶纹的一般形态类型。如手指屈肌褶纹的形态、粗细。(5)皱纹的一般形态。如手指皱纹的一般形态、长短、粗细等。

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背景知识:我们在侦探小说中,经常看到利用“指纹”来破案的情节。现代的许多国家都是建立了自己的指纹档案库,装入了本国居民和一些国际犯罪分子的指纹档案。这为通过在现场找到的指纹找到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破案的工具。 指纹鉴定的科学基础就在于,指纹人各不同,终身不变;而且只要物体表面有足够的光滑度,人手接触物体,必然留下指纹。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指纹"因人而异"的特性,并将它用于个人识别,如文书契约、断案等方面。我国民间又有"一斗穷,二斗富"之类的说法,可见指纹是分成不同类型的。用肉眼观察,指纹就可分1000多类。指纹的不同形状是由纹线(乳突线)组成,纹线分叉或中断的地方叫细节点(特征点),有100个左右;细节大致又分4种:分叉、结合、起点、终点,它们都因人而异。仅仅机械地计算这一差异,就有4的100次方,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上点与点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是"人各不同",是毫无问题的。在现代社会中,指纹鉴定已被保安部门作为鉴定人物身份的有力武器,就在需要高度戒备或保密的地方也被作为一个人进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我们通常会认为鉴定指纹是专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专家。扩展实验:【碘蒸气法】指纹鉴定 实验原理 :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每个人的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水。用手指在抵面上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人的眼睛看不出来。当我们把这隐藏有指印的纸放在盛有碘的试管口并加热时,碘就开始升华——变成紫红色的蒸气(注意,碘蒸发有毒,不可吸入)。由于纸上指印中的油脂、矿物油都是有机溶剂,因此碘蒸气上升到试管口以后就会溶解在这些油类物质中,于是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

部资料,请勿外泄!此试题所有人归排版人安所有。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事物运动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称为痕迹。………………………………………()2.犯罪活动中发出或产生的各种声音、烟雾、光线、气味、手印、足迹等都可以称为痕迹。() 3.痕迹的形成必须有承痕介质。……………………………………………() 4.一切痕迹的形少不了承痕体、造痕体、作用力、成痕介质的共同作用。…… () 5.能造成痕迹的客体称为造痕体,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且硬度大于承痕体。…() 6.能保留痕迹的客体称为承痕体,只有具备可塑性、渗透性、沾附性和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才能成为承痕体。………………………………………………………() 7.按承痕体的变化状况,可将痕迹分为手印痕迹、足迹痕迹、工具痕迹、枪弹射击痕迹及其它痕迹。………………………………………………………………………………() 8、广义犯罪痕迹既包括记忆痕迹,又包括形象痕迹。痕迹检验的对象是各种形象痕迹。( ) 9、清晰、完整、不变形、特征稳定的痕迹,称为正常痕迹。………………………………() 二、选择题: 1.痕迹是客体的形象变形,形象变形具体包括………………………………………………() A.客体自身的弹性形变 B.客体自身所沾附的灰尘减少 C.客体自身的塑性变形 D.客体保持原样 2.以下检验属于痕迹检验的是…………………………………………………………………() A.人体伤痕检验 B.足迹检验 C.笔迹检验 D.毒品检验3.手触摸箱子,在箱子上留下手印,对于这个手印来说,箱子就是………………………() A.造痕体 B.承痕体 C.成痕介质 D.作用力 4.寻找、发现和显现犯罪痕迹的原则是:………………………………………………………() A.先重点后一般 B.先静观后动观 C.先观察后显现 D.遵守显现程序妥善保护痕迹 试题二 一、判断题: 1.指纹就是手掌面的乳突线花纹………………………………………………………()2.捺印指纹的要:清晰、完整、不变形……………………………………………() 3.指纹中乳突纹线,可按其形态和流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 4.指纹的部系统纹线最为复杂,一般由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等组成,它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花纹。……………………………………………………………………() 5.指头花纹按其部形态的不同,箕型纹可分为正箕和反箕………………………() 6.箕口朝向小拇指的箕型纹占绝大多数,称为正箕…………………………………()7.指节乳突线纹与指头相比,纹线粗、间隔较大、密度小,由于皱纹的存在纹线多出现断续,且流程短……………………………………………………………………………()

痕迹检验复习提纲

痕迹检验 狭义:指两个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反映形象。一能反映出造痕客体接触部位外部形态结构,二能反映出造痕客体作用力的规律特点,三能反映出承痕客体自身变化形态与结构特点。 痕迹的形成的三个基本因素:造痕客体,承痕客体,作用力。 痕迹的分类: 1 痕迹的表现形式:立体与平面、显见与潜在、静态与动态 2 造痕客体的类别:人体、动物体、物体 3 痕迹特征所反映的内涵:形象、动作习惯、整体分离 痕迹检验:简称痕检,是检验人员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运用痕迹检验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现场痕迹与犯罪事实、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关系的一种刑事科学技术。 任务:1 为分析判断案情提供科学依据2 为处理痕迹提供技术方法 3 为查缉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手段4 为侦查、起诉、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受审客体与被寻找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进行检验与论证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同一:指客体自身相一致,即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 同一认定的分类:1 按被鉴定客体的属性:人身、物品、场所 2 按被鉴定客体的特征:客体形态结构特征、客体运动习惯特征3 按被鉴定客体的完整与否:完整体、分离体4 按鉴定的结论:肯定性同一认定、否定性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的意义:1 为侦查和诉讼提供根据 2 人痕迹检验奠定科学理论基础3 促进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 手纹的特性: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2.终身基本不变3.排列有序4.触物留痕5.认定人身指头乳突乳突纹的分类:弓形纹(弧形纹:左、无、右倾;帐形纹:左倾、无倾、右倾)、箕形纹(左右、正反)、斗形纹(环形斗:左倾、无倾、右倾;螺形斗:顺时、逆时;绞形纹:顺时逆时;双箕斗:顺逆;曲形斗:顺逆;囊形斗:左右、正反)、混杂形纹。 手印的寻找:1.现场进出口和路径2.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3.作案工具及犯罪遗留物4.现场其他相关物品 痕迹鉴定程序:委托鉴定、受理鉴定、指派或聘请鉴定人 鉴定的步骤: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判、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的审查:对鉴定主体是否具有鉴定资格、对鉴定客体的审查、对鉴定方法和过程的审查、对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关系的审查。 工具痕迹:简称工痕,是指作案人利用工具破坏(或侵害)现场客体时,引起承痕体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离而形成的形象痕迹。 三个基本特征:工具痕迹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形。工具痕迹一定是持械行为。这种痕迹应是持械直接作用所为。 特点:多发性、立体性、多变性、多样性、稳定性、附着物和分离物多 作用:通过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推断工具种类、推断出作案人的条件及作案手段、揭露伪装或伪造现场、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为破案诉讼提供证据。 工具痕迹的宏观形变: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枪弹痕迹:是指在射击过程中,枪支在子弹上以及子弹在被射物上形成的痕迹。 枪弹痕迹的分类:枪痕、弹痕、射击残留物痕迹。 任务:勘验枪案现场,提取枪弹痕迹;分析形成条件,确定枪案性质;鉴定发射枪支,提供破案证据;检验枪弹性状,查明枪案真相;分析弹道诸元素,验证枪案情节;建立、管理和查对枪弹痕迹档案。

各国指纹鉴定标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各国指纹鉴定标准 篇一:试论指纹鉴定标准 试论指纹鉴定标准 指纹的检验鉴定,自古有之,据我国考古实物和史料文献记载,我国的指纹技术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的用于司法诉讼、社会管理、商业活动等各个领域,对我国旧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发展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几千年的指纹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现代指纹学的开创者,英国人类学家弗朗西期·高尔基对指纹图形归类分析后,将指纹的概括为拱、环型纹(箕)、旋涡纹(斗)三大型类,并根据单一纹线和两相邻纹线的关系及具体形态,开创性的运用了起点、终点、分歧、结合等多种形象化的名称命名,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细节特征。据现代指纹学研究,一枚完整的指纹,平均大约有100多个细节特征。正是每枚指纹独特的细节特征,使指纹科学的同一认定成为可能。一百多年来,各国在指纹鉴定中一直沿用其

细节特征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 在我国,根据多年指纹检验鉴定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标准,一般以7-l0个细节特征吻合为同一认定标准。但这一标准并不具强制效力,且各地的鉴定部门在具体指纹鉴定工作中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强调特征点的数量,如果数量不够,则该枚指纹不具备鉴定条件;有的强调把特征点数量作为参考,更注重指纹的全面的“综合评断”,这种“综合评断”主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近年来,有学者将拓朴学原理引入指纹鉴定中,其认为“一枚指纹就是一个定义域,指纹中的所有纹线……在图形中都代表着拓朴不变量,都是指纹特征”。即以整个指纹图形是否吻合为鉴定标准,而基本抛弃了指纹的细节特征数量的多少,其文献就有依据3个细节特征而同一认定的成功案例报道。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就会造成鉴定人员的许多困惑,有的指纹虽然特征点少,但感觉就是能下同一认定结论;有的指纹虽然对上了不少特征点,但还是没有把握下结论。而且技术人员在面对各方质证时,也无法做出圆满的回答。总之,由于指纹鉴定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在侦查和诉讼活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一股质疑“指纹鉴定”科学性的热潮,阻碍了指纹鉴定在司法诉讼中的运用和其自身的发展。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

内部资料,请勿外泄!此试题版权所有人归排版人李安所有。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事物运动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称为痕迹。………………………………………()2.犯罪活动中发出或产生的各种声音、烟雾、光线、气味、手印、足迹等都可以称为痕迹。() 3.痕迹的形成必须有承痕介质。……………………………………………() 4.一切痕迹的形成都少不了承痕体、造痕体、作用力、成痕介质的共同作用。…… () 5.能造成痕迹的客体称为造痕体,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且硬度大于承痕体。…() 6.能保留痕迹的客体称为承痕体,只有具备可塑性、渗透性、沾附性和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才能成为承痕体。………………………………………………………() 7.按承痕体的变化状况,可将痕迹分为手印痕迹、足迹痕迹、工具痕迹、枪弹射击痕迹及其它痕迹。………………………………………………………………………………()8、广义犯罪痕迹既包括记忆痕迹,又包括形象痕迹。痕迹检验的对象是各种形象痕迹。( ) 9、清晰、完整、不变形、特征稳定的痕迹,称为正常痕迹。………………………………() 二、选择题: 1.痕迹是客体的形象变形,形象变形具体包括………………………………………………()A.客体自身的弹性形变B.客体自身所沾附的灰尘减少C.客体自身的塑性变形D.客体保持原样 2.以下检验属于痕迹检验的是…………………………………………………………………()A.人体伤痕检验B.足迹检验C.笔迹检验D.毒品检验3.手触摸箱子,在箱子上留下手印,对于这个手印来说,箱子就是………………………()A.造痕体B.承痕体C.成痕介质D.作用力 4.寻找、发现和显现犯罪痕迹的原则是:………………………………………………………()A.先重点后一般B.先静观后动观C.先观察后显现D.遵守显现程序妥善保护痕迹 试题二 一、判断题: 1.指纹就是手掌面的乳突线花纹………………………………………………………()2.捺印指纹的要求是:清晰、完整、不变形……………………………………………()3.指纹中乳突纹线,可按其形态和流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 4.指纹的内部系统纹线最为复杂,一般由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等组成,它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花纹。……………………………………………………………………()5.指头花纹按其内部形态的不同,箕型纹可分为正箕和反箕………………………()6.箕口朝向小拇指的箕型纹占绝大多数,称为正箕…………………………………()7.指节乳突线纹与指头相比,纹线粗、间隔较大、密度小,由于皱纹的存在纹线多出现断续,且流程短……………………………………………………………………………()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供参考)

痕迹检验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不属于我国刑法中主刑的是(B ) A、拘役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的时间为(c ) A、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3、主体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A ) A、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场所 B、作案后没有遭到改变的现场 C、作案后没有遭到破坏的现场 D、作案后发生了部分变动的现场 4、保护刑事案件现场中,遇有生命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C ) A、立即扭送公安机关 B、立即通知其家属 C、采取急救措施 D、采取强制措施 5、特征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C ) A、基础 B、唯一根据 C、可行条件 D、可靠基础 6、利用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提取技术及检验鉴定技术的是(A ) A、物证技术 B、痕迹检验技术 C、检验技术 D、文检技术 7、专业技术人员为解决案件中先后(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所致成的检验活动是(D ) A、种属同一认定 B、人身同一认定 C、客体同一认定 D、物证同一认定 8、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B ) A、物质 B、物品和物质痕迹 C、痕迹 D、印刷文件 9、手指纹、掌纹中出现的伤疤特征是属于(D ) A、一般特征 B、种类特征 C、细节特征 D、特定特征 10、一枚指纹中心花纹只有一条完整的曲形线,该指纹应称(C ) A、环形斗 B、螺形斗 C、曲形斗 D、双箕斗 11、一个人行走时,左右足均为正起足,正落足,从步角上来分应是(B ) A、外展步 B、直行步 C、内收步 D、不对称步 12、凹陷痕迹是能反映出工具接触部位表面结构形状的(B ) A、线性痕迹 B、形象痕迹 C、印象痕迹 D、破坏痕迹 13、膛线反映在射击弹头上呈左上往右下倾斜线痕的为(A ) A、左旋 B、右旋 C、抛物线 D、螺旋线 14、蹬痕是步态特征中哪一阶段形成的(C ) A、落足阶段 B、支撑阶段 C、起足阶段 D、摆动阶段 15、在指纹学中,遗留在客体上的指纹、掌纹印痕称为指印、掌印。在自动识别系统中,指纹涵盖(A ) A、指印 B、掌印 C、手印 D、指掌印 16、用硝酸银显现法可显现哪种物体上的汗潜手印(B ) A、玻璃 B、本色木 C、黑色皮包 D、油漆面的黑色柜 17、手在握持圆把工具时,往往哪一个手指印留得最高(C )A、食指B、中指C、环指D、小指 18、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中,通常用于存放数据的是(D ) A、服务器 B、工作站 C、集线器 D、磁盘阵列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论述 指纹鉴定技术利用人类指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生理特征,将其作为人们的一种“活的身份证”,更因指纹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通过指纹进行身份鉴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且随着图像处理_模式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指纹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指纹鉴定方法在金融、公安、门禁、户籍管理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指纹是手指皮肤上特有的花纹,由皮肤上的隆起线构成。这些隆起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被称为细节特征点。隆起线的这种细节特征有无数种排列,因此,每个人的指纹甚至一个指纹的每条隆起线都是独特的。中国是公认的指纹运用发源地。“睡虎地秦简中”有堪查盗窃案件现场“手迹六处”的记载。据现有史料,手印运用始于唐朝。在契约上的红色手印被做为人身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到宋代,指纹已运用到刑事诉讼中了。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第二类是成型稳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第三类是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乾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类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类潜伏的指纹。 指纹法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有记载的使用指纹法辨别人的为唐代学者贾公彦。1927年德国罗伯特·海因德尔就在其《指纹鉴定》一书中说,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第一个学者。实际上,中国的应用指纹的历史远在唐代之前。解放后发现的唐代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个人的重要手段。此后历代,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掌模为鉴的习惯。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即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我国用指纹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一节指纹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指纹的概念 指纹是指手指前端一节正面皮肤上的乳突线花纹及手指上的屈肌褶纹和皱纹等皮肤纹线。 乳突线——真皮乳头层反映在表皮为线条,称为乳突线,或脊线。 小犁沟——即两条乳突线之间的沟槽。 二、指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 2.终生基本不变; 3.布满汗液,触物留痕; 4.纹线整齐,可以分类。 三、指纹的作用 1.为分析案情提供帮助; 2.完成人身同一认定; 3.排除嫌疑; 4.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 5.人身识别。 第二节指纹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体系 一、指纹的结构 (一)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1.直形线:纹线由一端呈基本平直形态流向另一方向,不折不回。 2.弓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呈弓形,不返回。 3.箕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弯曲折回原方向。 4.波浪线:纹线起伏弯曲呈波浪状,由一端流向另一端。 5.环形线:纹线呈闭口类圆环状。 6.螺形线:纹线一端自中心部分围绕自身由内向外旋转,其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

之分。 7.曲形线:纹线弯曲呈“S”和“Z”状。 (二)乳突线的纹线系统 相同形态和流向的纹线在指纹中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称为纹线系统。 手指乳突花纹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纹线系统: 1.中心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部位,也称内部花纹系统,由箕形、环形、螺形、曲形或混合(杂形)的纹线组成。 2.外围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纹线,由弓形线组成。 3.根基系统:分布在内部纹线的基底部位,由弧度较小波浪线或不大平坦的直纹线组成。 (三)指纹的三角 三个系统的纹线汇合于一起时,构成三角状,定名为三角。其数量有一个、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 二、指纹的分类 指纹的基本类型分为: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和杂型纹四大类。 (一)弓型纹 弓型纹没有中心花纹系统,只有外围线系统和根基线系统,由上部弓形线下部波浪线、横直线层叠而成。 弓型纹可以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 弓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2.5%,帐形纹更为少见。 弓型纹指位出现率是:拇> 食 > 中 > 小、环。 (二)箕型纹 箕型纹由三大纹线系统组成,中心花纹系统有一根以上完整而不折不断的箕形线。它一般有一个三角。 箕型纹指位出现率是:小> 中 > 食 > 拇 > 环。 箕型纹的分类(按箕头朝向分类):箕型纹有正箕和反箕之分。 1.正箕:箕头朝向拇指方向。 2.反箕:箕头朝向小指方向。 箕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47.5%,正箕出现率为45%,反箕出现率为2.5%。 (三)斗型纹 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组成,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合而成。三个系统的纹线多在两侧汇合构成左右两个三角。 斗型纹根据其中心纹线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曲形斗和囊形斗。 1.环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构成。 2.螺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螺形线组成。 螺形斗的分类:螺形斗有左螺和右螺之分。 (1)左螺:指印上看,顺时针转。(手上看,逆时针转)——多见于左手。 (2)右螺:指印上看,逆时针转。(手上看,顺时针转)——多见于右手。 3.绞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螺形线相互盘绕而成。 4.曲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曲形线组成。 5.双箕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曲形线组成。 6.囊形斗: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闭口箕形线,其中心内部至少有一条弧形线,其弧凸面与箕枝闭口夹角形成一个内三角,且不与来自三角的纹线相接触。 斗型纹指位出现率是:环> 拇 > 食 > 中 > 小。 斗型纹各类型出现率是:螺形斗、环形斗> 绞形斗 > 双箕斗 > 囊形斗 > 曲形斗。

痕迹检验学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的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提取、固定、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痕迹的特点:客观反映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关联 性 广义的痕迹:是指愤怒行为引发的变化而遗留的痕迹或信 息。 狭义的痕迹:是指作案人在犯罪活动中,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形成幷遗留的迹象。痕迹形成的因素:造痕体、承痕体、介质、作用力 痕迹的分类:按造痕体?人体造痕、器械物体造痕、动物造 痕按承痕体表面的变化?立体造痕、平面造痕按检验对象?形象痕迹、动力习惯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按痕迹质量分类:正常痕迹、变形痕迹 痕迹的重点部位:1.在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与相关地点寻找 2.在受破坏(侵害)的客体上寻找 3.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工具器械上寻找 4.在犯罪嫌疑人遗留物上寻找 5.在犯罪嫌疑人来往行走路线上寻找寻找、发现痕迹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先静观后动观的原则;先观察后处理的原则;寻、显结合,以寻为主的

原则;先提微量物后提痕迹的原则 同一认定的基础与条件 1.被同一认定客体的特定性是同一 认定的客观基础;被同一认定客体的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基本条件;供同一认定客体的反映性是同一认定的保证条件;同一认定客体的认识能力是同一认定的主观条件 痕迹鉴定的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判、得出结论、制作鉴定书痕迹的提取方法:制模法、照 相法、转移法、原物提取法、复印法 痕迹检验的作用:为确定案件的真伪来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地材料: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地手段;为发现固定提取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为案件的终极起诉审判提供重要证据 痕迹检验的任务:寻找显现痕迹、固定采取痕迹、痕迹分析、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痕迹的检验鉴定、痕迹档案的管理。 痕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 积、硬度,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点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2、承痕体,不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结构和动作习惯保留并放映出来,必须具有塑性好、硬度低、弹性好、光滑的特点。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载荷 为外力,由于作用的不同,痕迹的反应形象也不同4、介质造就物体表面附着的介质,形成痕迹时,转移或部分转移到承

指纹鉴定技术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213027.html,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213027.html,/ 指纹鉴定技术 指纹鉴定,百年以来作为一门侦查技术,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系列的事实表明,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指纹鉴定受到了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差错。 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指纹鉴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指纹鉴定仍是刑事侦查中可依赖的技术之一。 首先,指纹鉴定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工作认真细致,不能敷衍塞责。要做到这一点,仅期望于鉴定人的良心是不可靠的,因此就需要引入最关键的一点:这就是需要赋予被告人制约鉴定人的权利,防止其滥用鉴定权。 其次,应树立质证意识,杜绝仅凭指纹鉴定这一孤证来认定犯罪,确立刑诉法确立的任何证据都要查证属实的证据意识,只有在证据之间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才能据以定案。 最后,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真理的相对性原则。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是相对的,并不是毋庸置疑的绝对真理,它的科学性既受到鉴定人的技术水平、敬业精神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验材、仪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在司法实践中因鉴定结论错误导致的错案并不鲜见。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以当事人权利制约鉴定人的精神,对保证案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该规定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不告知的原因往往是:一、以侦查工作需要保密为借口,而不告知;二、怕重复鉴定,增加费用支出;三、验材消失,使得重新鉴定成为不可能,同时也就失去了告知的意义(比如凶杀案件中,一经鉴定即将尸体火化,使得复检没了可能)。归根到底,不告知案件当事人重新或补充鉴定的权利,骨子里还是迷信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认为不需要告知,从而使有关当事人失去了对错误鉴定要求复核的救济权利。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知识讲解

痕迹检验(手印、足迹)

内部资料,请勿外泄!此试题版权所有人归排版人李安所有。 试题一 一、判断题: 1.事物运动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称为痕迹。………………………………………()2.犯罪活动中发出或产生的各种声音、烟雾、光线、气味、手印、足迹等都可以称为痕迹。() 3.痕迹的形成必须有承痕介质。……………………………………………() 4.一切痕迹的形成都少不了承痕体、造痕体、作用力、成痕介质的共同作用。…… () 5.能造成痕迹的客体称为造痕体,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且硬度大于承痕体。…() 6.能保留痕迹的客体称为承痕体,只有具备可塑性、渗透性、沾附性和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才能成为承痕体。………………………………………………………() 7.按承痕体的变化状况,可将痕迹分为手印痕迹、足迹痕迹、工具痕迹、枪弹射击痕迹及其它痕迹。………………………………………………………………………………() 8、广义犯罪痕迹既包括记忆痕迹,又包括形象痕迹。痕迹检验的对象是各种形象痕迹。( ) 9、清晰、完整、不变形、特征稳定的痕迹,称为正常痕迹。………………………………() 二、选择题:

1.痕迹是客体的形象变形,形象变形具体包括………………………………………………() A.客体自身的弹性形变 B.客体自身所沾附的灰尘减少 C.客体自身的塑性变形 D.客体保持原样 2.以下检验属于痕迹检验的是…………………………………………………………………()A.人体伤痕检验 B.足迹检验 C.笔迹检验 D.毒品检验 3.手触摸箱子,在箱子上留下手印,对于这个手印来说,箱子就是………………………() A.造痕体 B.承痕体 C.成痕介质 D.作用力4.寻找、发现和显现犯罪痕迹的原则是:………………………………………………………() A.先重点后一般 B.先静观后动观 C.先观察后显现 D.遵守显现程序妥善保护痕迹 试题二 一、判断题: 1.指纹就是手掌面的乳突线花纹………………………………………………………() 2.捺印指纹的要求是:清晰、完整、不变形……………………………………………() 3.指纹中乳突纹线,可按其形态和流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 () 4.指纹的内部系统纹线最为复杂,一般由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等组成,它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花纹。……………………………………………………………………() 5.指头花纹按其内部形态的不同,箕型纹可分为正箕和反箕………………………()

痕迹检验学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课程代码:0038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痕迹检验学》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刑事侦查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臵的一门专业课程。 痕迹检验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记录、固定、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立足本科教学层次,依据公安自修教学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相关边缘学科的有关原理,吸收近年来从事痕迹检验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介绍痕迹检验的原理、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使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痕迹检验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研究范畴,知道各类痕迹形成的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痕迹的特征系统反映形态,掌握不同现场不同痕迹的勘查、提取、分析方法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侦查专业必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刑事侦查专业要开设哪些课,影响到现场勘查课、刑事摄影课、侦查课、预审课等专业课的研究范畴及相关的课程内容增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自标 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痕迹检验学研究的范畴和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明确痕迹检验的任务、作用和检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 (一)痕迹的含义 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二)痕迹的特点 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指纹鉴定》教案(选修课)

选修课《指纹的鉴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指纹的由来、指纹鉴定的发展历史; (2)了解指纹鉴定技术的发展近况; (3)初步了解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指纹鉴定的基本操作要点; (4)初步了解用碘蒸气鉴定指纹的原理; (5)巩固Cl-的检验方法,熟悉基本实验操作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演示、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眼观察指纹鉴定操作过程,能亲自动手进行指纹鉴定实验,在实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从实验结果中获得实验操作经验,拓展视野,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显现方法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亲自动手进行指纹鉴定实验,让学生体会求知乐趣,学会合作与交流。(2)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3)体验检验化学 二.内容分析 高一教材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符合新课标中“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另外,还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 科学而系统的实验方法,不但可以成为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手段,还可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科学习惯,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合作实验,这样还可以培养他们合作与交流的人际关系。 中学实验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好奇欲,所以选择了《指纹鉴定》这个课题。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相似相溶原理、卤离子的鉴定等化学原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接触物理方法鉴定,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范围较广泛,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让学生体会萃取在富集物质方面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过滤、蒸发、蒸馏、溶解、萃取等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了解

痕迹检验中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6213027.html, 痕迹检验中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永鑫韦启蒙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7期 (1.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广东广州 510290 2.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广西环江 547100) 摘要:对于案件现场的工具痕迹检验鉴定能够帮助了解案情,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案情发展情况、了解作案方式、手段等。但是现阶段我国侦查部门对于工具痕迹检验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有效发挥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案件侦查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具痕迹;案情推定;还原真相 Abstract: for the scene of the tool marks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ase, to help investigator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e, understand the modus operandi, means, etc.. Bu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pection of the tool marks, and does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tool marks in the cas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tool traces; presumption of case; reduction of truth 工具痕迹是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痕迹中很常见的一类犯罪信息遗留,对工具痕迹检验、分析、鉴定能够使侦查人员对嫌疑人犯罪手段、方法有所了解,还能确认作案工具,而作案工具又能够称为定案立罪阶段最有力的物证。但是在目前犯罪侦查、公安实践中对于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有利于案情发展的信息没有被利用。 1.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状 1.1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概念 工具痕迹是基于案件发生过程中使用工具与外部其他客体接触产生的形变或痕迹遗留。是与作案活动直接产生的现场痕迹物证的组成部分。 1.2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必要性 不存在无痕迹的犯罪,犯罪必定是前后连贯有迹可循的逻辑事件,其现场必然遗留大量痕迹。其中足迹、手印等痕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被过分重视的问题,相应的工具痕迹鉴定的权重较低。这也是由于工具痕迹的干扰因素较多、工具种类过多、工具结构不固定等复杂多变因素造成的结果,但是忽略工具痕迹的侦查是不可取的。对于最终的案情判断影响较小,但是在案

痕迹检验初级试卷(DOC)

2009年度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 和技术侦查队伍专业考试试卷 科目名称:痕迹检验 级别:初、中级 应考人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9题,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论述分析题四部分组成; 2.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工作单位填写在试卷封面密封线左侧相应的位置上,并核对无误; 3.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要工整、清楚; 4.答案须写在规定的括弧内,不得在试卷上做标记,否则视为废卷; 5.多专业合一的试卷请按指导语要求解答本专业内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其中,第1至8题为每人必答题,第9至15题为痕迹检验专业人员答题,第16至22题为指纹管理专业人员答题。) 1.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2.管制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3个月以上2年以下 3.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A.主犯、从犯、教唆犯 B.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C.实行犯、组织犯、帮助犯 D.主犯、帮助犯、胁从犯 4.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但应经()。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C.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D.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5.我国刑事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为()。 A.年、月、日

B.时、日、月 C.时、日 D.日、月 6.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7.物证同一认定的常用方法有()。 A.筛选法 B.推断法 C.比对法 D.物证法 8.客体的相对稳定性是同一认定的()。 A.唯一根据 B.现实基础 C.理论基础 D.可行条件 9.指头乳突花纹的外围系统主要由下列哪种形态的纹线构成()。 A.波浪线 B.弓形线 C.弧形线 D.棒形线 10.手印依照形成物质成分分为:汗液手印、()、油垢手印、灰尘手印等 A.立体手印 B.减层手印 C.血手印 D.显在手印 11.线条痕迹有起点、终点和()三个部分组成。 A.痕起缘 B.痕迹面 C.痕底 D.痕壁 12.蹬痕是步态特征中哪一阶段形成的()。 A.落足阶段 B.起足阶段 C.摆动阶段 D.滚动阶段 13.在发射过程中形成的弹壳痕迹有()。 A.拉壳钩前端痕迹 B.枪机下表面痕迹 C.抛壳口痕迹 D.弹底窝痕迹 14.常见的钥匙复制方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