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首先引入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随后,重点介绍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温度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2.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能够根据温度变化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难点: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2.重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温度变化

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包括三态相互转化的动画和温度计的相

关图片。

2.实验道具:温度计、水、容器等。

3.教学笔记和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实例,激发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与温度变化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水会融化?为什么湖水会蒸发?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a. 物态变化的概念

介绍物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并通过实例解释它们的区别和相互转化的条件。

b. 温度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讲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增加时固态如何转化为液态、液态如何转化为气态,温度下降时气态如何转化为液态、液态如何转化为固态。

c.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读取温度和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实验演示(15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量的水和温度计。

2. 将水放入容器中,记录初始温度。

3. 使用加热器等加热手段,逐渐升高水的温度。

4. 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5. 温度达到100°C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6. 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7. 冷却水至室温,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4. 深化理解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自由讨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例如:温度升高会使物质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温度有差异等。

5. 温度计的应用(10分钟)

讲解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测量气温、体温等,并让学生举出其他使用温度计的实例。

6. 知识巩固(15分钟)

通过课堂练习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考察他们对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课堂小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小结,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进行表扬,并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七、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根据温度的变化及物质的状态变化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并预测可能的状态变化结果。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用实验演示、讨论和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了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然而,由于时间限制和课堂氛围等因素,学生对于温度概念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见解。 二、教材分析 《物态变化与温度》是教科版实验教科书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节是第五章的第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水的物态及其物态变化的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始的。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认识水的物态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它是学习第五章物态变化甚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物态变化。 (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实验探究描述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一首歌,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拼搏的思想教育。 2)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是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度计若干支,小烧杯若干个,热水等。 六、教学程序

时间分配 教学流程 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 5 分 钟 设计情景, 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 目的。 ? 在距离上课前2分钟时进入 教室,并开始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 上课铃声向后,停止播放歌 曲。几句话分享歌曲中的大 无畏的拼搏精神。 ? 引入新课:用幻灯片显示自然界中云雾雨雪露冰霜等图 片。教师提出问题:你认识它吗?这是什么? ? 教师引导: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哪?其实它们都 和物态变化有关。引入第五 章物态变化。并利用章节开头语,给出什么是物态变化。 ? 教师提问:“物”字什么意 思?“态”字什么意思?并要求学生跟随多媒体将对应关键字圈出。 ? 教师引导:知道了什么是物 态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第五章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 出示学习目标 ? 学生纷纷进入教室,并快速的静了下来。 ? 学生记录部分我说的歌词和话。 ? 学生跟随幻灯片,齐声回答图片中的景物是什么。 ? 学生通过物态变化的概念自行分析。 学生举手回答:物:是物质,态:是形态。并体会物态变化即:物质形态的变化。并在课本中跟随多媒体将对应关键字圈出。 ? 学生齐读第五章第一节的学习目标, 整体体会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 通过课前一首歌,把学生吸引进教室。 对学生进行爱国、爱 党,爱拼搏教育。 ? 认识重温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 ?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分析重要词语定义来 历。从而深刻的认识 物态变化。并培养学生读书时做读书分析 读书笔记的习惯。 ? 让学生初步了解认 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约 10 分 钟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出示自主学习的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的要求,及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 1、水有几种形态?分别是什么?2、它们之间存在着几种变化? 从课本中找出对应的例子,并试着举一些。3、云是什么?云和雨是怎么形成的? ? 教师提示:不懂的问题可以 首先相互讨论一下,仍不能 解决的可以问我。 学生逐字阅读课本理解划出重点及困惑, 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部分学生讨论交流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部分学生寻求我的帮助。 锻炼学生的阅读和自 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说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首先引入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随后,重点介绍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温度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2.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能够根据温度变化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难点: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2.重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温度变化 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包括三态相互转化的动画和温度计的相 关图片。 2.实验道具:温度计、水、容器等。 3.教学笔记和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实例,激发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与温度变化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水会融化?为什么湖水会蒸发?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a. 物态变化的概念 介绍物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并通过实例解释它们的区别和相互转化的条件。 b. 温度对状态变化的影响 讲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增加时固态如何转化为液态、液态如何转化为气态,温度下降时气态如何转化为液态、液态如何转化为固态。 c.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读取温度和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实验演示(15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量的水和温度计。 2. 将水放入容器中,记录初始温度。 3. 使用加热器等加热手段,逐渐升高水的温度。 4. 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5. 温度达到100°C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6. 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7. 冷却水至室温,记录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4. 深化理解与讨论(15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自由讨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例如:温度升高会使物质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温度有差异等。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1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态变化温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4.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的定义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 图片、温度计、烧杯、酒精灯、冷水、热水、玻璃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课件中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所完成的作业——水的各种形态的照片,学生根据课件中展示的图片或者自己所拍摄的图片来说明水有哪几种形态。 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说明,使学生理解水的三种形态,从而引申到物体的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二、新课学习 (一)物态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学生举例说明物体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实例,例如水结冰、钢铁融化等等,加深对物态变化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 知识讲解

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理解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 3.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4.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态及其变化 1.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 (1)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2 (3 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 (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5)常用温度计: 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②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③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4.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 ①观察它的量程; 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 ①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③读: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 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 ④记:记录结果必须带单位,用负号表示零下温度。 5.体温计: (1)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2)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其他温度计不用甩),消毒后才能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 (1)华氏温标(F):华氏温标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 (2)热力学温标(K):热力学温标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估计待测液体温度,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国最低气温约为“-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 (5)要特别注意摄氏温度的写法(30℃)与读法(三十摄氏度),不能写成“30C”或读成“摄氏三十度”,以免与别的温标混淆。 (6)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 ①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 ②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 ③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 ④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根据题意求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物态及其变化 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与温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 2.知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3.通过对物态变化的认识,了解自然界的雨、雪、雾、霜等自然现象; 4.理解温度的概念; 5.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和实验认识水的三态及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结构; 3.通过分组实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通过亲身经历温度计的制作过程,了解连续缺点替代法在古代发明创造中的应用,体会古人的聪明智 慧,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2.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制造原理; 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教学难点】 1.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基本思路及教学流程】 本课以教科版教材为依据,制定教学流程如下:通过ppt 图片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引入新课→观察制造云和雨的实验→亲身体验物体的冷热引入温度概念→通过自制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练习温度计读数→ 亲身体验温度计的改进过程了解温度计的结构→练习使用温度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情景设置:在杯子里装上水。 提出问题:(1)它是什么状态? (2)寒冷的冬天晚上把它放到室外,会怎样? (3)夏天,把它倒在脸盆里放在太阳底下,由会怎样?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二)新课教学 1.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播放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存在形式,让学生思考、讨论分别是水的哪种状态。 总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雾和“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液态小水滴。 (2)演示:“制造云和雨”实验。 学生:仔细观察在加热过程中烧杯中的现象和小盘底部出现的现象。 教师介绍云的组成:云是由小液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其形状千姿百态。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温度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计是学生真正认识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摄氏温度的读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一引导。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四)教法分析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选择了如下的教法:课堂介绍加“问题导学式”以及实验操作相结合。整节课由3个具体问题串接组成,大问题套有子问题,环环相扣,在解决问题当中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思考和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本节在内容上作了简化,去掉了温度计的分类和体温表的讲解,将它们作为开放性作业进行了分层次处理,以减轻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压力,也便于留出更多时间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五)学法分析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通过自主老师教学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索学习等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教具分析 三个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秋去冬来,天气逐渐变冷。早上我们感觉很冷,而中午又觉得很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接着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温度高的物体和温度低的物体,让学生体会冷与热和我们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温度计。 (二)探索新知 1.温度计 (1)实验体验:让学生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中。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靠不住的,从而引出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初中物理_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另外物态之间的变化更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开展的,可见本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尤为重要。教材中通过采用图文结合方式,意在给学生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而我所面对的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观察分析能力欠佳,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从观察体验中学习,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温度,对比学习温度计和体温计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完成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亲身体验测量液体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器材

温水、冷水、冰水、自制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3.1 温度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单位:摄氏度(℃) 2、规定: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0℃;沸水:100℃ 二、温度计的种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温度计的使用(重点): 三看、一不、四要 四、体温计:量程:35~42℃ 分度值:0.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温度》说课

《温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温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设计感悟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环境分析 依据教学预想,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描述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因此我通过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操作方法如下:1.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高效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节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方式,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考虑到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现状,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中我将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设疑讨论法”、“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托多媒体资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解决问题,体验学习过程。

《物态变化温度》说课稿

《物态变化温度》说课稿 《物态变化温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本节课主要学习温度的意义,温度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温度测量的学习为以后进行测量和观察的科学探究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往往不能区别温度与热量、能量等地关系,而且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知道温度的意义,不同种类温度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温度单位及写法。由于学生生活中很少用到各种温度计,即使用到也只是当做一种工具,不会去了解它的原理构造等,所以,教学难点是了解不同种类温度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将现实生活与物理科学的概念相联系,体现“科学来自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创设实验探究活动,了解感觉的不可靠性。通过观察和比较各种温度计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动手操作,全面了解温度计及使用方法,并辅以讲授法,知道温度的单位,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我从以下四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知道温度的意义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使用:估,选,放,读,取。) 3、掌握温度单位和写法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温度计,结合动手操作并辅以教授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感受实验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关注生活,领会到科学的价值 下面进入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先让一位学生用手摸一杯和一杯冰水,并说出感觉。接着让学生举出平时接触到的冷热不同的物体,并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量来表示物体的冷热,引出温度的意义。虽然学生对生活中冷热不同的物体有丰富的经验,但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上述过程,把生活中的经验概念化、理性化。 下面通过一个实验激发疑问,创设情境。让同一个人的两只手放在冷热两杯水中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却有不同的感觉,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说明感觉的判断不可靠,需借助仪器。使引入温度计及温度的测量成为必然。展示三支温度计,让学生对应书本和实际温度计,总结出其不同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和单位。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我适当进行补充讲解。引导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如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等。 问同学们如果感冒去医院,先干什么,学生回忆自身的经验,会说是测体温,让学生选择用哪种温度计。与学生回忆其使用方法,具体介绍体温计如此构造的原理。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进行有效教学。同时学生也了解到由于温度高,水银柱上升,那具体的原理又是什么呢?老师拿出水银温度计,握住下端的玻璃泡,让学生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然后再放手观察。让学生体会水银柱上升与下降与温度的关系,得出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加强学生的直接感性体验。 接着找两位学生做演示实验,选用一个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温。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适当进行指导,学生也会发现与体温计不同的是水银温度计不能拿出来读数。之后总结使用的注意事项,互相补充完善。在操作并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进行理性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增加感性认识。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红外线测温仪等其他先进的温度计,加强科学技术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认识社会的需求推

《物质三态、温度测量》说课稿

第二章《物质三态、温度测量》说课稿 今天我做课的题目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物质三态、温度测量》,我说课的内容分为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设计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温度》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因此,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温度计是学生真正认识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温度计又是日常生活中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因此本节设计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环节,力争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4、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5、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探索的过程. 三、学法分析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 整个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作业布置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多媒体展示图片) 自然界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下雪不冷融雪冷”,亡命知道雪融化是因为天晴了有阳光的缘故,那为何“融雪”是却比阴天下雪时还冷呢? 提问:有一杯水,如果从温暖的环境放到冰箱中去,那它还是一杯水吗?那应该是什么? 对事物的设置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稿 唐鈳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物态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教科版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级主题“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态变化相关现象的探究和学习,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其它热学理论的基础。 《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上八年级的系统学习,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及相关的知识掌握不会太困难。 2、教材的编排体例 教科书的形式生动活泼,图片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教材的版式新颖,以版块的形式区分各个栏目。版面和内容的关系是辩证的。在内容处理上能用图片表示的内容,不再用文字重复。有时以叙述为主的教学内容在页面上表现为文字太多,教科书就增加一些图片以使全书图文基本均衡。 教科书的每章由情境引入──阅读指导──认识现象──探索规律──知识应用等内容组成。每一章都用章首图和文字引导把学生带入美妙的物理世界;阅读指导使学生明确本章的重、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大量的现象入手探索相关规律;最后使知识升华应用。每一节用想想做做,想想议议,演示,探究,科学世界,STS,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向学生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种组成程序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程序,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科书不但为科学内容服务,与之相伴的还有大量的其他信息,同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教科书图片中人物性别角色的呈现就特别注意。如果进行物理实验的开动机器的都是男性唱歌跳舞的都是女性就会对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引导。 教科书通用的材料还反映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学生使用这样的教科书除了学到科学知识还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材在处理涉及物理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内容时,十分注意世界上各种文明对科学发展的贡献,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贡献。 3、教材的内容结构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材按声、光、热、电的顺序展开。首先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基本观象入手,通过探究引出声音的特性,从而拓展到声的利用。又从光的直线传播入手,通过探究得出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重点内容;进一步拓展到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眼睛与眼镜等光学知识的重要应用上来。还从霜、雪、雨、露入手,详细剖析了物态变化与温度的辩证关系。最后一章介绍了电学的初步知识——电流和电路;为八年级下册电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种安排既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又体现了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材每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核心内容和重、难点内容展开,并为其服务,使学生心中的知识树更加系统更加丰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物态变化一章主要涉及了温度的概念;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以及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过程。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及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等基本特点。本章教材的知识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初步认识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认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章内容与九年物理教材第十六章热和能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初中热学体系。物态变化主要介绍热学中的宏观现象及相关应用;热和能主要介绍热学中的微观现象及相关应用;它们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 二、说目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通过对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物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还有学生生活中一些对温度的最基本的认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已经对温度冷热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解释,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因本节课课堂内容较多,比以前“人教版”加了物质的三态这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在学习时会由于知识过多而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或者得不到一定的课堂训练量。 ②温度的读数可能会多次犯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应采用的方法 对策:①由于本节课知识点很多,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更可以展示力以及一些其他的运动状态。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②注重课堂参与,注重生活经验,注重科学观察,注重讲练结合,注重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的不同状态的一些图片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质有三态,而且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的转化。 (2)了解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3) 能简单的说出生活中的温度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实验探究,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水烧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回顾:物质有哪三种状态? 2. 请学生欣赏自然美景——不同状态的“水”。 提问:面对如此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知识?是否想了解冰、雪、雾、露、霜等等是怎么形成的? 二、合作探究,新知探讨 (一)物态变化 1. 思考:这些自然现象涉及到水的哪些状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5.1物态变化与温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以及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理解温度概念、温度计原理及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课前准备 课件、烧杯、湿沙子、酒精灯、盘子、冰、各种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展示水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变。 引入:它们是怎样变化形成的呢? 二、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学生活动:制造云和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活动,并引导学生对细节的观察。由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在盘子上看到什么? 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盘子里放些冰块? 为什么在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 盘子中看到水,说明什么问题? 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 在本实验前教师可补充加热冰块的小实验:在烧杯中放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使学生感悟水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由此再导入本实验。 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应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得出实验结论:水可以在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化,三态的转化与冷热程度有关。 三、测量温度 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述物体温度的高低的? 我们的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新)教科版物理八上《1.物态变化与温度》公开课(教案)

1.物态变化与温度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认识温度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单位等。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常见的温度值。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深不见底的井中,水温常年根本不变,冬天和夏天差不多,但不发人用手去触摸刚刚打上来的井水时,感觉却大不相同:夏天觉得冰凉,冬天觉得温热。由此可以看出,单凭人的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上下是不可行的。要想准确测量温度的上下,我们还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温度计。本节我们就会学习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认识水的物态变化;〔2〕测量温度;〔3〕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活动:制造云和雨 介绍需要的器材:烧杯、湿沙子、酒精灯、盘子、冰。 学习酒精灯的使用: (1)绝对禁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帽盖灭,不能吹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布铺盖。 讲解实验方法,并在大屏幕上展示需要观察的内容和思考的任务: (1)在加热过程中,在杯子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 (2)烧杯上方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吗? (3)水是怎样“跑〞到上边去的?水“跑〞到盘子上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变化吗?可能是什么变化呢? 开始分组实验,在大烧杯里铺上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杯子口盖一只盘子,在盘子里放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注物恣变化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深。 2.解读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 温度概念的理解,如0° C的冰与0° C的水一样冷,温度相同,即冷热程度相同。桥景导入生成问题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在地球45亿年的漫长演化中,水扮演了一个神奇的角色。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就没有人类的社会文明…… 那么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内容。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女棚究 知识板块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自主阅读教材P见,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是』—态的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如右图所示的冰和雪是固一态的水。随着温度的变化,物体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一物态变化、 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D )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将橡皮泥捏成橡皮泥人 3.合作探究:”制造云和雨”。 现象:湿沙子逐渐打,在装冰的盘子底中有上国一出现° 知识板块二温度及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93,完成4〜7题: A .冬天水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4. 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0°C的冰比0℃的水冷些 B. 0℃的水比OC的冰冷些 C. 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D.冰和水之间无法比较 5.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一2℃, 一天的温差为平均气温是1.25℃ 。 r℃ ——50 A 6.如图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一温度让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一: (2)B图中操作的错误是一取出读数一: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强9。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请在一18℃、0℃、20C、37*C、42'C、100C、200c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水沸腾时的温度是」o(rc_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口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C一: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一一箱C.:水结冰时的温度是炸排骨时的油温是迎二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某同学在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实验时,采用如下几个实验步9聚:A.记下估测的水温: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C.记下温度计的示数:D.用手摸烧杯试一下热水的温度:E.按正确方法读数:F.比较测量值和估测值之间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 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用字母排列顺序:DABECK o 当堂演炼达成日林 见学生用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自主探究 一、温度 1.温度指.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3.摄氏温度的规定:. 二、温度计 1.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 2.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寒暑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会“估”:估计液体的温度. (2)会“选”:使用温度计前,首先了解它的、和. (3)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4)会“读”:待温度计示数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5)会“记”:记录温度时,要在测量值后写单位“”. 三、体温计 阅读课本P50,思考: 1.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使用方法有什么不同? 2.体温计示数为什么只升不降?

【反馈练习】 1.-20 ℃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2.在下图温度计中,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3.小刚用一只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 课堂检测 1.人的正常体温(口腔舌下)大约是,读作. 2.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5 ℃和 40 ℃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7.5 ℃和40 ℃ B.40 ℃和40 ℃ C.39 ℃和40 ℃ D.39 ℃和39 ℃ 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