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产业发展研究

苏州市产业发展研究
苏州市产业发展研究

苏州市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从产业结构发展与转型出发,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市产业现状的进行分析与研究,利用静态和动态的区位商分析探讨发展的优势产业,并通过苏州市的SWOT分析,结合苏州所在区域经济背景,提出苏州市产业升级与优化的建议,旨在增强苏州市的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发展竞争力SWOT 产业结构

目录

1前言 (2)

2 相关理论综述 (2)

2.1 地区竞争力 (2)

2.2 生产要素决定论 (2)

2.3 比较优势理论 (3)

2.4 竞争优势理论 (3)

2.5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发展 (3)

3 苏州市概况 (4)

4 苏州产业发展的现状 (5)

4.1 苏州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5)

4.2 苏州的优势产业 (7)

4.2.1 区位商法 (7)

5.2.2 苏州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 (7)

4.2.3 苏州市第三产业分产业的区位商 (8)

5 苏州市SWOT分析 (9)

5.1优势 (9)

5.2劣势 (9)

5.3 机遇 (10)

5.4 挑战 (10)

6 苏州的区域经济联系 (10)

6.1与上海的关系 (10)

6.2与长三角区位关系 (10)

6.3与环太湖经济圈的区位关系 (11)

7 苏州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建议 (12)

1前言

在当今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区域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乃至城市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产业发展的问题是区域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区域要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及处理与其他区域的竞争关系。

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地级市,同样面临着区域发展的各种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是全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机遇最好的地区,但这也造成了区域之间竞争的激烈,复杂的经济联系给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造成了阻碍。

本文希望通过对苏州市产业的分析和区域背景的分析,梳理发展的部分思路,探究苏州产业的竞争力如何保持和增强,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地区竞争力

概念源自国家竞争力,即指某个特定地区在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中优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为基础,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因素是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和营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能力。

研究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意义在于寻求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主要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部门,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企业的集合。产业的竞争力同样也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的竞争力的集合。

2.2 生产要素决定论

这种观点强调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主要由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管理)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决定。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众多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中,成本或者说价格是最重要的,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方面是否具有相对优势,因而劳动力、资金、自然禀赋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比别的国家或地区更有竞争力。

现代生产要素决定论则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资源会逐步枯竭,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会逐步上升。竞争力来源于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而决定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和教育。因此,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在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3 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

新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再坚持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把资本要素引入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分析中,认为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由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的。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不同产品的要素使用密集度不同,各区域在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裕的要素的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进口其要素比较稀缺的商品,形成区域性专业化分工,并从贸易中获取比较利益。

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当一个地区的某种产业能有效地发挥出规模经济效益时,就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外销售商品;而当一个地区的收入达到相当高水平时,消费者偏好会使消费者表现出多样化选择,而为差异化产品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因而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2.4 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迈克尔·波特把产业作为研究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国家的实力根植于该国产业和产业集群的表现,国家竞争优势也正是该国许多产业发展的综合表现”,即产业竞争优势的集合、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产业之间的竞争。

从微观角度,波特提出任何产业竞争都包含下列五种竞争因素:新加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谈判力量、客户谈判力量以及与现有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波特强调了企业创新的作用,认为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创新;当企业找寻新的竞争优势时,最重要的动力是创新。这里的“创新”是广义的,包括:改善技术和改进做事方法,包括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引进新的营销观念、新的促销手法和新的规模(竞争领域),实际上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某一个关键环节的改进和改善。

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波特引入“产业集群”概念,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生成机理。波特认为: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除了偶然和机会因素外,主要受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原材料设备供应商、特殊人力资源和自然、社会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及制度环境等)以及市场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国家在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游供应、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形成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因此,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发展

克拉克定理描述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阶段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四个阶段。在前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其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还较小。在工业中期,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

3 苏州市概况

苏州市是江苏省最南端的地级市,位于太湖东侧,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具有发达的交通体系。苏州市域面积8848平方公里,共辖7个市辖区: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高新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代管5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2010年,全市共登记到总人口1176.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7.77万人,外来人口539.14万人。

苏州市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图1 苏州区位图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4 苏州产业发展的现状

4.1 苏州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图2

图3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表1 1978-2005 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表%

4.1.1 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就业比重偏大

2005年苏州全市GDP是4318.21亿元,到了2010年,苏州GDP达到了9228.91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还多。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三产中最高的,超过了50%,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南京市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7%,不到50%。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排名靠前。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5年到2010年是逐年下降的,表明第二产业的人均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4.1.2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就业比重偏小

库兹涅茨曾经提出,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6.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2.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仅从2004年来看,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居第十,仅比全国平均水平31.8%高0.3%。2010年南京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51.85%,苏州只有41.38%,这与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情况不相符合。

苏州市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数字,尤其是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相比,相差几乎一倍。这样的就业结构不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将阻碍苏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4.1.3 第二产业产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差呈缩小趋势

根据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判断,苏州当前经济处于第二阶段,即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成熟期。按照国际经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应呈明显上升趋势。苏州当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仿,低于全市整体GDP的增长率,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增长乏力。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趋近,表现出第三产业赶超第二产业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这一趋势同时也表明了苏州产业结构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的增长方式将产生重要变化。

与之对应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却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距缩小过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差距常年维持在30%上下,第二产业在就业方面的主导地位强势。

4.2 苏州的优势产业

4.2.1 区位商法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或更大区域尺度下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区位商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合理计算利用区位商对企业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 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 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5.2.2 苏州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

表2 苏州市在江苏省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

2006 0.837127 1.751189

2007 0.80357 1.88699

2008 0.771523 2.067482

2009 0.771254 1.938294

2010 0.759151 1.908442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图4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苏州市第二产业的区位商虽然小于1,但是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排名全省第一,并且与第二名拉开了一段差距。因此区位商小于1不能说明苏州市工业在全省缺乏优势,而是说明江苏省大部分地级市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苏州的产业结构更优化。苏州在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区位商超过了1,维持在2左右,表明苏州市第三产业的具有很强的外向型,在全省范围内是占有优势地位。

苏州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增长势头近年来受到抑制,一方面说明了江苏省整体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苏州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投资不足,发展势头有所趋缓。

4.2.3 苏州市第三产业分产业的区位商

苏州市产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第三产业发挥优势,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表3 苏州第三产业在江苏省的区位商

运输邮电业0.81

商业零售 1.37

金融保险业0.67

房地产业 2.15

社会服务业0.88

卫生体育事业0.97

教育文广业0.64

科研技术服务业0.34

政府团体0.73

苏州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发展优势的行业是房地产业(2.15)、商业零售(1.37)。同时,运输、金融业、卫生文体业具有发展的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要引起重视。优势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也是需要在未来重点发展的对象。

运用区位商的时候,不能忘记苏州在区域中的经济联系。苏州不仅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地

级市,苏州与上海的经济联系比江苏省更为紧密。处在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快,苏州要更多从大区域尺度考虑自身的优势产业,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资源,从区域中寻找发展机会。

5 苏州市SWOT分析

5.1优势

(1)文化优势:苏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代才俊辈出、人文荟萃。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评弹已在江浙沪流传了300多年。苏州工艺品巧夺天工、闻名中外,苏绣被誉为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有着独特优美的水乡风貌以及浓郁深厚的文化积淀。

(2)交通区位优势:紧邻上海,处于长三角的交通接点和沪宁杭、沪苏杭的中心位置,区位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捷。“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同江至三亚、上海至成都线在此相交,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312国道和长江横穿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型开放式的大交通框架

(3)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拥有声名远播的古典园林,风貌独特的古城还有三纵六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4)雄厚的经济实力:GDP多年全省第一,与第二名的差距显著,是江苏省经济最强市。下辖的昆山市等县级市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苏州拥有多个工业开发区,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吸引了众多外资的青睐。

5.2劣势

(1)国有企业衰落:苏州外资企业的兴旺,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苏州本地生产力衰落的事实。但外资为主的经济是一种“经济飞地”,对苏州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2)城市化水平滞后:苏州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相称,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南京。城市化水平之所以滞后,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苏州市虽然在20年中经济增长比较快,却没有经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所经历的那种制造业脱胎换骨般的产业更替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虽有一定调整,但步伐还不够快。

(3)人才竞争力较弱:同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苏州高等学府少,自身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等不具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方法上与国际惯例差距很大,知识老化、知识封闭的现象较为突出,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

(4)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近年来,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恶化了本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太湖流域太湖富营养化、生态系统破坏和有机污染问题,导致流域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上海、苏州以及周围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5.3 机遇

(1)国际产业从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再到长江三角洲的转移为苏州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2)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知识型服务外包日益兴起。

(3)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降低,逐渐吸引了一些世界顶级企业的进入,这些企业又带来了自己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群聚效应带动了产业链的转移,促进本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4)人力资源:江苏省的文化底蕴塑造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吸引了国际产业的转移。

5.4 挑战

(1)苏州是国际产业转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低端制造业产业的集中地,管理、研发、市场苏州均不是中心。

(2)苏州必须承担由区域经济分工所带来的与上海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错位与互补。因此,在苏州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方针、政策都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在无形中淡化了自身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对服务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3)苏州的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两个开发区对本地GDP的拉动就达到了60%,对财政的贡献则在50%以上。单一性的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一旦国际市场有所波动,苏州会受到很大影响。

6 苏州的区域经济联系

6.1与上海的关系

上海正如一个巨大的热力源,向它的有效辐射半径,释放其经济带动的势能,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上海周边城市所认可,而接轨大上海无疑成了周边城市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提升本地经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苏州毗邻上海,已经成了这一策略的最先受惠者之一。这一天然优势使得苏州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

苏州目前正以新的思路新的姿态对新一轮“接轨上海”进行积极的部署和落实。从目前情况看,在做好产业接轨、市场接轨、交通接轨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实现人才、科技、信息、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接轨。

6.2与长三角区位关系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

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嘉兴、绍兴、宁波、湖州、舟山、台州和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京及盐城、连云港、南通、泰州等1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根据2004年度统计数据,长三角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却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这一区域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区域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并且运用长远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苏州才能在保持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图5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6.3与环太湖经济圈的区位关系

随着长三角的竞争与发展,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环太湖经济圈”,它是以环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这五个城市构成的一个小三角,由于地缘优势,接受上海辐射,其经济发展日显突出,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

太湖流域与长三角是两个外延不同、内涵基本一致的经济区域。苏锡常嘉湖地区则是太湖流域的核心部位,也是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工业的摇篮。长江三角洲地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环太湖经济圈占据了27.3%的土地,从主要指标所占比重来看,环太湖经济圈基本达到长三角的30%以上,利用外资方面更是超过40%,各项经济主要指标比重都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环太湖经济圈在长三角地区中的核心地位。

图6 环太湖经济圈来源:百度图片

7 苏州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建议

7.1 加强产业竞争力培育

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又必须不断提升地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制度创新能力。一个地区必须根据其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所处阶段,寻找产业定位,制度产业发展战略,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7.2 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资本的流动以及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的压力,必然会使制造业继续处于领先发展的优势。苏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必须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要注意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苏州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在近年来的工业化进程中不堪重负,如果不及时调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日后的治理将成为难题,生态环境将难以恢复。

7.3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苏州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苏州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急剧膨胀,而苏州当前以传统服务项目为主的服务业不仅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受到制约。

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有着极大的需求,要满足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做到本地需求本地供给,进而辐射周边地区。

7.4 重点发展优势与短板产业

各个地区以现有的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条件来选择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形成地区企业、产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一个地区比较优势模式的特征,进而决定一个地区的竞争力。苏州要找到自身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增强全市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

7.5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苏州目前处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此消彼长的过程之中,认清产业结构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投入以及第三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运用创新机制,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区域发展中走在前列。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第二产业产业升级,保持第二产业在全省乃至长三角的重要地位。

7.6 利用好区位优势

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接受上海辐射,成为上海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要主动接纳上海人才、科技等方面优势的辐射和带动,力争成为上海科研的中试、应用和推广基地。倡导接轨的一体性,力避出现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负面效应,把接轨的视野进一步放宽,把接轨的目标进一步放大,理性地站在苏州的整体角度去统筹规划,去谋求更为科学和长远的大发展。要倡导接轨的延伸性,不仅要使苏州各地的接轨浑然一体,互相呼应,还要把与上海接轨的行动纳入到整个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予以关注,即一方面要研究和借鉴周边城市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在接轨上海的同时加快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整合及合作,要善于发现周边城市接轨上海成果的外延和由此带来的机遇,为我所用,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要倡导接轨的人文性,赋予主要具有经济特征的接轨工作以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聚合力,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打出“大苏州”这张现成的和共同的品牌,把分开的五指握成拳,就会使接轨的效应也更为放大。

7.7 加强区域合作

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制定为企业集团发展的互惠互利有关政策,积极组织各种经贸活动,为企业集团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投资和融资的力度,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

7.8 城市化水平提高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相结合

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要注意不能片面追求表明上数据的华丽,而要关注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交通出行、生活习惯等问题,以人为本,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伟依,杨明华,当前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J],市场论坛,2006

[2]孙淮中,苏州市第三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及发展对策[J],2008

[3]钱棠,苏州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

[4]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2004

[5]张超,长三角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

[6]王晓东,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论坛,2011

[7]赵相忠,韦燕凤,孙鸽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J],时代经贸,2008

[8]王恩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D],兰州大学,2007

[9]谭涵琼,苏州市服务物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苏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经济实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走在了中国开发区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副总理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 苏州是一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幻化成小桥流水的旖旎;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新城,15年的传奇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协议。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了堪称奇迹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农田水乡,如今以占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创造了15%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开发区建设以来,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滚滚而来的中外投资,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实现了4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2006年,实施科技跨越计划至今,苏州工业园区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已经建成科技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个,设立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集聚各类研发机构160多家,创投机构85家,100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园区高标准建设了9通1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园区管委会和各相关机构,时时处处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亲商服务理念,亲商、富商、安商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如果说园区人的借鉴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全方位地大胆借鉴吸收,那园区人的创新,则是世界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地勇敢探索,是支撑园区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借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创新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先后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园区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全国首条空陆联程航线、全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国唯一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人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也就是这一个个第一、唯一铸就了园区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创新的国际理念和本土实现,给地区发展奉献了一种崭新的智慧,它涵盖东西方价值观的努力,孕育了一个人融共赢新的模式。 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已经开始,面对国际产业重新划分的迅猛浪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苏州市产业结构研究

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次于、、、等城市,华东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地级市第一位表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与其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实施。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的强有力的制约。因此须针对实际情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推动。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的分析,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对如何优化当前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二、市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产业结构理论,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结构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的动态经济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相应经济效益,形成狭义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结构研究分析一定时期产业间联系与其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系理论与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构成广义产业结构理论。 具体说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则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规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表格中,我们看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表1 市1991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值表 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产总值/元 1991235.1035.76147.2252.114178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苏州市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研发活动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科技研发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商品,走入了经济活动视野。研发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趋势造就的结果。苏州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重镇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发展研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现阶段,深入研究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环境,规划苏州研发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评述了研发产业以及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收集并整理了苏州研发产业的资源、行业布局等数据资料,进行了苏州研发产业的SWOT 分析,明确了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各方面情况。本文分别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视角,对苏州研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苏州研发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实力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竞争力水平。首先从产业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两方面出发,设计了六个评价维度,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了苏州研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得出若干直观结论。之后,通过层次评价方法,对苏州研发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科技实力、发展潜力、比较优势、社会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在上述研究内容基础之上,本文借鉴经典的产业政策理论,结合苏州实际情况,从产业空间布局和重点行业选择两方面出发,做出了具体的战略规划,并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研发产业;SWOT 分析;竞争力;战略;苏州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fined, more and market tendency of R & D activities more obvi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 & D results as a new commodity, into the economic fie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 & D industry is this trend results. Suzhou as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high-tech industrial center,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is conducive to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zhou's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study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policy direction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ated theory,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 & D industry,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resources, industry layout data, analysis SWOT Suzhou R & D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from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two perspectives, the competence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is evaluated, the Suzhou R & D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within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Firs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designed the six evaluation dimensions,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and draws several intuitive conclusion. Then, through the hierarchy evaluation method,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uzhou R & D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classic theory of industrial policy, combined with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通知 (苏府〔2010〕16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 (2010~2012年) 根据《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全市加快转型升级现场交流推进会精神,围绕“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的要求,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计划(2010~2012年)。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按照“跨越发展、三年翻番”的要求,全力推进以纳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和强化产业链关键节点,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着力推进人才、政策等要素聚集,努力营造并充分发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富集效应,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最强大的增长极,为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区三城”和“两个率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领域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领域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江苏省确定的六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根据国家和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苏州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当前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装备和太阳能利用;风能发电装备及应用;生物质能源装备及应用;核电装备;高效大容量蓄电装备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等。 (二)新材料产业。包括:纳米材料及产品、半导体材料、光学玻璃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人造纤维制造;新型化工材料;特种陶瓷制品制造;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航天航空材料;微电子材料等。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制造;化学药品制造;中药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制造;生物工业产品制造;生物农业产品制造;生物环保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制造等。 (四)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装备制造;节能产品制造;节能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产品制造;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包括:软件业;服务外包。 (六)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包括:智能电网装备;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网络及运营服务等。 (七)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关键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模组制造;新型平板电视。 (八)高端装备制造。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制造;精密数控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三、发展目标 (一)规模倍增发展。2010~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比2009年翻一番,总量超过10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达到35%,全面达标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的新兴产业占比要求。 (二)产业链基本完善。培育20条新兴产业产业链,并推进形成产业联盟。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高性能人造纤维、纳米技术应用、节能环保装备、新光源、功能陶瓷、新型金属材料、微电子材料及产品、物联网设备、精密数控装备(机器人)、航空部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 (三)形成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12年,拥有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约240家。其中,营业收入10~30亿元的企业160家,营业收入30~50亿元的企业近40家,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4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约15家)。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学年论文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 级的影响分析 院系: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 年5月 5 日

姓名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1) 2.1 基本概念 (1) 2.2 作用途径 (3) 3 苏州市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的状况分析 (3) 3.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3) 4 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4 4.1 降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正确引导外资流向 (4) 4.2 改善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摘要 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探讨为主线,首先阐述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对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过程中发现了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政策性建议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杨文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1级国贸2班 1106110250 ) 指导教师:黄毅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自2001年入世这十年以来,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今,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不单单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代表着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1]。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产业结构质态的根本改进和整体水平的进升,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是一国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各国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反映国内或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苏州市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城市,积极大量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十分迅速。通过引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本市的产业结构,提高了苏州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对外贸易相关概念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也可以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者“国外贸易”,简称外贸。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从1994年园区开发至今,它已从一片农田变身为苏州市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城市行政规划区域。本文通过比较园区开发前后的面貌,分析园区迅速崛起的原因,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一、工业园区二十年的巨变与发展 1、工业园区开发前后的对比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波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吸引力城市”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开发区综合吸引力”20强之首。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环境优美、拥有投资价值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三十年前竟是一片的水稻田。 2、工业园区的发展概述 17年前金鸡湖西17年后金鸡湖西17年前,当掘土机在苏州市的东边轰响时,人们并没有想到金鸡湖畔将从

此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17年后,3299家外商投资企业入驻、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出的夺目光芒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倍感骄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994年,由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农田水乡逐渐变成集商务、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这颗“明珠”由此慢慢绽放出它的光芒。 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17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各项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如今,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工 业园区内投资了124个项目,全区投 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其中10亿 美元以上项目6个。在IC、TFT-LCD、 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 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连续3年新增科 技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建成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多年来,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也符合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04年的2.2:65.7:32.1.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南京与无锡的总和,接近广州与杭州的总和。与此同时,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成雏形。 (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口和51%的财政收入。 (3)国际开放度比较高。依托区位、人文、服务、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投资的叠加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330个,新增注册外资11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5.7亿美元。生产销售日趋全球化,产品出口已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4)科技创新起步比较快。多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1.94%,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 (5)统筹发展能力较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力、土地、科技、金融、市场资源等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升转变,驱动方式由投资拉动向科技拉动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均超过12%,城乡收入比达到2∶1。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州产业结构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资源环境瓶颈凸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也在不断制约着未来发展。苏州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日本的2.1倍、韩国的1.5倍,2008年苏州地均GDP仅为深圳的1/5。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2)产业结构比例偏重。2008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工业用电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香港,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6个行业能源消耗占比达到85%,而产值占比只有30%。另一方面,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6.4%,处于全国20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于“三来一补”型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苏州虽然被列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但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然缺乏。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