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的分析与处理)

10kV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的分析与处理)
10kV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的分析与处理)

摘要:通过对110 kV 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控制失效故障进行原理分析,总结相应的消缺作业经验,以求提高运行与检修人员处理类似故障的能力与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以求保证电网的供电质量与运行稳定。

0 引言

10 kV 并联电容器组在城市电网中主要用于补偿感性电力负荷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电网线路损耗,在城市电网的中压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城市电网负荷的周期性变化,电容器组需要频繁投切,作为控制电容器组投切的重要构件的断路器。在实际运行时常发生控制失效故障,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与供电质量。本文通过对一起典型的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故障进行原理分析,总结相关消缺作业经验,以求提高运行与检修人员分析、处理类似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故障的能力与效率,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与供电质量。

1 电容器组单元间隔的构造组成

10 kV 电容器组单元间隔组成构件包括: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电容器组、限流电抗器、电缆、接地刀闸、网门、微机保护与远动装置及其他配件,其主接线图如图1 所示。

图1 10 kV 电容器组单元间隔主接线图。

电容器组单元间隔的保护可分为电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2 部分。电量保护包括:过流Ⅰ段保护、过流Ⅱ段保护、过流Ⅲ段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零序电流Ⅰ段保护、零序电流Ⅱ段保护等;非电量保护主要为

网门保护,即将网门行程开关的常闭节点串入真空断路器的跳闸回路,当电容器组的网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将因跳闸回路导通而跳闸,以此防止当电容器组处于运行状态时人员误入运行中的电容器组而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达到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的目的。

2 故障现象

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口控制网络如图2 所示。某日,110 kV某变电站10 kVⅡ段电容器A920 根据系统电压要求需投入运行,断路器当时处于工作位置,当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系统向该断路器发出合闸指令时,出现如下信号:

(1) 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合闸。

(2) 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跳闸。

(3) 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

(4) 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复归。

图2 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控制回路图。

再次遥控试操作,仍出现上述信号,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以下简称A920 断路器)远方合闸不成功,电容器组投入运行失败。变电检修部立即进行缺陷的检查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1) 检查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的微机保护装置,所报信息与监控系统所报信息一致,各状态指示与现场一致。

(2 ) 将A920 断路器摇至试验位置,拔下A920 断路器的航空插头,打开断路器面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合闸线圈、跳闸线圈、闭锁电磁铁的电阻,所测电阻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生损坏。

(3) 就地手动操作A920 断路器,A920 断路器合闸后可以自保持,操动机构状态正常。

(4) 就地进行A920 断路器的电动合闸试操作时,出现如下现象:A920 断路器合闸后马上跳闸,微机保护装置报“控制回路断线”警告信号,随后信号复归;多次试操作,A920 断路器均电动合闸操作失败。

3 故障分析

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口信号网络如图2 所示。多次电动试操作,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的微机保护装置只报合/跳闸信号、“控制回路断线”警告及其复归信号,没有其他保护动作的警告信号。微机保护装置发出“控制回路断线”警告信号的原理是:图3 中的TWJ2(跳位继电器) 与HWJ(合位继电器) 两继电器常闭触点串联的回路闭合,触发微机保护装置报“控制回路断线”警告信号。例如,图2 中的1D45 ~1D48,1D45 ~ 1D50 之间的2 条支路因同时存在断点不导通,TWJ2 与HWJ 2 个继电器同时失电,TWJ2 与HWJ 2 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将同时闭合,进而触发微机保护装置报“控制回路断线”警告信号。在此次的A920 断路器操作警告信号中,A920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警告信号出现后,随后复归,多次试操作均为该情况。VD4 型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具有如下动作参数:合闸时间为0. 055 ~0. 067 s,跳闸时间为0. 033 ~ 0. 045 s,理想情况下连续分、合闸一次约0. 088 ~ 0. 112 s(即使加上其他影响因素,也不会超过1 s),而储能弹簧的储能时间正常在15 s 以内。正常情况下,两者所需的时间不在同一等级,储能弹簧的储能时间远远大于断路器( 储能弹簧已储好能) 连续分、合闸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当A920 断路器进行电动合闸试操作时,A920 断路器合闸又立刻跳闸后,合闸储能弹簧还需要时间进行储能,合闸回路因S1(合闸储能弹簧储能到位的辅助开关)常开触点断开而不导通;同时,跳闸回路因断路器辅助开关S4 触点断开而不导通,进而导致TWJ2与HWJ 同

时失电,其常闭触点同时闭合,触发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的微机保护装置报“控制回路断线”告警信号。当A920 断路器储能弹簧完成储能后,S1 常开触点闭合,合闸回路重新导通,“控制回路断线”告警信号应得到复归。故可排除A920 断路器控制回路存在断线的可能。

图3 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信号回路图根据某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控制原理图及就地试操作的结果可知,A920 断路器出现合闸后又立刻跳闸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1) 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的微机保护装置因保护动作发出跳闸命令使A920 断路器跳闸。

(2) 网门行程开关动作,其常闭节点WT1 或WT2 闭合而使A920 断路器跳闸。

分析A920 断路器出现合闸又立刻跳闸的原因:①查看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的微机保护装置,发现并无保护动作信号,装置没有发出A920 断路器跳闸命令的提示,状态良好,各种状态信号指示正常,原因1 得以排除。②图3 的A920 断路器信号回路中并未设计“电容器组网门开启A920 断路器跳闸”动作信号回路。当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微机保护装置与远方监控系统将无任何信号提示,原因2的可能性则较大。

为了确定是否为网门行程开关问题,检修人员将图2 中的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回路(133)解除,然后进行A920 断路器的就地合闸试操作,A920 断路器合闸成功,并未跳闸。所以,故可以初步确定,A920 断路器合闸不成功的原因应为网门行程开关问题。

4 故障处理

经分析,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存在可导致断路器跳闸的2 种情况是:电容器组网门关合没到位,致使网门行程开关常闭触点闭合接通A920断路器的跳闸回路;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出现绝缘降低问题,行程开关常闭触点虽处于断开状态,但不能有效断开,导致A920 断路器的跳闸回路被接通。

为了找出故障原因,检修人员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触点间及其对地绝缘,发现绝缘电阻值都低于标准值(2 MΩ),分别为0. 001 5 MΩ与0. 000 5 MΩ左右。打开网门行程开关后发现行程开关内部存在积水,触点锈蚀严重,可以断定A920 断路器合闸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网门行程开关触点出现绝缘强度降低的问题。由于该电容器组安装于室外,网门行程开关长期运行中受到各种恶劣条件的影响而老化,特别是连续多天的降雨,导致行程开关内部发生积水,触点锈蚀加剧,进而导致绝缘水平突降至触点在断开状态下发生导通现象。通过更换新的行程开关,做好全面的防水、防潮措施,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重新将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回路(133)接入A920 断路器跳闸回路,对A920 断路器进行电动合闸试操作,并未再发生跳闸,消除了此处缺陷。

5 结语

通过对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回路图与微机保护装置信号回路图的综合分析,变电检修部发现了电容器组微机保护设计方面的不足,总结了典型的消缺经验,快速、有效地处理了110 kV 变电站10 kV Ⅱ段电容器A920 断路器的控制失效故障,保证了电容器组的正常投切,进而保证了电网的供电质量与安全运行。为了提高运行与检修人员处理此类故障缺陷的效率和质量或彻底消除此类故障缺陷,该文提出如下2 点整改对策:

(1) 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电容器组的网门保护长期只注重功能的实现,忽略了网门保护动作的信号提示。当发生文中类似故障时,微机保护装置及监控系统无任何信号提示,使得对类似故障的快速判断、处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修作业人员的故障处理经验,故障处理效率因检修人员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的检修人员都能对类似故障进行快速、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建议对电容器组微机保护装置进行完善化升级,在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中加入网门行程开关状态开入量,设置相应信号定义,接入行程开关常闭触点,并对行程开关的安装做到全面、有效的防水、防潮措施。当网门行程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微机保护装置及监控系统出现相应的信息提示,以利于运行与检修人员快速判断、处理,缩短故障原因的分析、判断时间。

(2) 解除电容器组网门行程开关跳闸回路,对电容器组网门加挂微机防误机械挂锁,规范和完善微机防误操作逻辑程序,确保只有在电容器组完全无来电可能的前提下才能解锁,打开网门,进入电容器组开展作业活动,从而彻底消除因网门行程开关未能切换到位或行程开关老化损坏而导致的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故障的发生。

10kv高压开关柜结构工作原理

10kv高压开关柜结构及工作原理 10kv高压开关柜结构及工作原理 10kv高压开关柜 KYN28A铠装型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具有防止带负荷推拉断路器手车、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接地开关处在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隔室、防止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等连锁功能。进线开关配备ABB公司的VD4真空断路器,负荷开关配ZN63A-12型真空断路器和JCZR16-7.2J型接触器-熔断器组合开关。 一、结构概述: 1. 型号含义: 2. 结构:

图中:A---母线室 B---断路器手车室 C---电缆室 D---继电器仪表室 1—泄压装置;2—外壳;3—分支小母线;4—母线套管;5—主母线;6—静触头; 7—触头盒;8—电流互感器;9—接地开关;10—电缆;11—避雷器;12—接地母线; 13—装卸式隔板;14—隔板(活门);15—二次触头;16—断路器手车;17—加热装置; 18—可抽出式水平隔板;19—接地开关操作机构;20—控制小线槽;21—电缆封板。 开关柜的柜体为组装式结构,开关柜不靠墙安装。柜体分四个单独的隔室:手车室、主母线室、电缆室、继电器仪表室。柜体外壳防护等级IP42,各小室间防护等级IP2X。 2.1 手车:手车由开关柜的主元件和推进用底盘车组成。手车采用中置式结构,通过一台专用转运车可方便地进行手车进出柜的操作。以断路器为例:手车的下部为推进用的底盘车,断路器固定安装在底盘车上。底盘车内设置有推进机构,用以实现对断路器手车的进出车操作。底盘车内还设置有连锁机构,用以实现断路器和柜体之间的各项连锁

2.2 手车室:

隔室两侧安装了轨道,供手车在柜内移动时的导向和定位。静触头盒的隔板(活门)安装在手车室后侧。手车从断开位置/试验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遮挡上、下静触头盒的活门自动打开;手车反方向移动时,活门自动关闭,直至手车退至断开位置/试验位置而完全遮挡住静触头盒,形成隔室间有效的隔离。断路器室的门上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隔室内手车所处位置、断路器的合、分闸显示、储能状况等状态。 2.3 主母线室:

并联电容器组配套装置及应用技术

并联电容器组配套装置及应用技术 摘要:阐述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配套装置断路器、串联电抗器、放电装置、氧化锌避雷器及熔断器的电气特性和实际应用中的配置问题。 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配套装置,包括投、切电容器组用的断路器、串联电抗器、放电元件、氧化锌避雷器及熔断器等设备。在电容器组的安装、运行和试验中,必须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关系、电气性能和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配置、有效配合,以确保设备、系统和人身的安全。 一断路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电容器在电网中的运行方式,随着无功负荷及电网电压变化而变化,因此电容器组用断路器的操作较为频繁,为此必须解决好两方面问题:①合闸时的频率、高幅值的合闸涌流给断路器带来的过电压、机械应力和机械振动;②开断时,电弧重燃给断路器及其他回路设备带来的重击穿过电压及绝缘冲击。故并联电容器除应满足一般的技术性能和要求以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合闸时,触头不应有明显的弹跳和振动;②分闸时不允许有严重的电弧重燃而导致的击穿过电压;③应有承受合闸涌流的耐受能力;④经常投、切的断路器应具有承受频繁操作的能力。根据目前国产断路器的生产情况,要同时满足以上四点要求,尚有难度,例如真空断路器虽然适于频繁的操作要求,但存在合闸弹跳和重燃问题,必须加装氧化锌避雷器以进行防止过电压的配合、加装串联电抗器以降低合闸涌流倍数的配合。可见,断路器在电容器组上的应用,尚无法完成其独立开断的任务,必须有其他配套设备进行补偿性配合。 二串联电抗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为了限制电容器合闸过程中的涌流、操作过电压及电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大容量电容器一般应区分具体情况,加装串联电抗器。其作用为:①降低电容器组合闸涌流倍数及涌流频率;②减少电网中高次谐波引起的电容器过负荷;③减少电容器组用断路器在两相重燃时的涌流以利灭弧;④抑制一组电容器故障时,其他电容器组对其短路电流的影响;⑤抑制电容器回路中产生的高次谐波及谐波过电压。可见,加装串联电抗器对电容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对断路器顺利完成开断任务的必要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加装串联电抗器,还要根据电容器的分组方式及安装地点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装设在配电线路35kV农村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容器组,容量较小,大多在2000kvar以下,一般没必要加装串联电抗器。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加装串联电抗器:①采用“△”连接的电容器组;②装设于一次变电站中容量较大的电容器组; ③变电站装有两组以上且频繁投切的电容器组;④电容器投运时有谐波现象或因谐波引起电容器过负荷等。 三放电装置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电容器从电源断开时,两极处于储能状态,如果电容器整组从电源断开,储存电荷的能量非常大,必然在电容器两极之间持续保持着一定数值的残余电压,其初始值,即是电源电压的有效值,此时电容器组在带电荷的情况下,一旦再次投入,将产生强烈冲击性的合闸涌流,并伴有大幅值的过电压出现,工作人员一旦不慎触及就有可能遭到电击伤、电灼伤的严重伤害。为此,电容器组必须加装放电装置。根据标准规定,与电容器连接的放电装置应能使电容器从电源断开后,其剩余电压在10min内降至75V以下。高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的选择和安装与低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十分相似又略有不同:①低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通常有灯泡、带变压器指示灯和电阻三种形式。放电元件采用“V”形和“△”形连接方式,多以“△”连接为推荐方式,原因是任一相发生断线,仍能转化成“v”形连接方式,维持放电的不间断进行; ②高压电容器组通常除了在电容器内部接入放电电阻以外,配套装置中还必须加装与电容器直接相连的放电装置。一般中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放电装置可以采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2O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多选用专用的放电线圈来完成。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参考文本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当发现电容器的下列情况之一 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为花。 (3)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 (4)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 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 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 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

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工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并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4229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示范 文本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当发现电容器的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为花。 (3)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 (4)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

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工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并联电容器故障判断及处理(2020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并联电容器故障判断及处理 (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并联电容器故障判断及处理(2020年) 1并联电容器的故障判断及原因分析 (1)渗漏油。并联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以及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皮生锈腐蚀而造成的。 (2)电容器外壳膨胀。由于高电场作用,使得电容器内部的绝缘物游离,分解出气体或者部分元件击穿,电极对外壳放电,使得密封外壳的内部压力增大,导致外壳膨胀变形。 (3)电容器温升过高。主要原因是电容器过电流和通风条件差。例如,电容器室设计不合理造成通风不良;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造成电容器过电流;整流装置产生的高次谐波使电容器过电流等。此外,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介质老化、介质损耗、介质损失角正弦值增大都可能导致电容器温升过高。电容器温升高将影响电容器的寿命,也可能导致绝缘击穿使电容器短路。

(4)电容器瓷瓶表面闪络放电。其原因是瓷绝缘有缺陷,表面脏污。 (5)声音异常。如果运行中,发现有放电声或其它不正常声音说明电容器内部有故障。 (6)电容器爆破。如果内部元件发生极间或对外壳绝缘击穿,与之并联的其它电容器将对该电容器释放很大的能量,从而导致电容器爆破并引起火灾。 2并联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电容器外壳渗、漏油不严重时,可在外壳渗、漏处除锈、焊接、涂漆。 (2)电容器外壳膨胀则应更换。 (3)如室温过高,应改善通风条件;如因其它原因造成电容器温升过高,则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如系电容器本身的问题则应更换电容器。 (4)电容器应定期检查、清扫。 (5)若电容器有异常声音应注意观察。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其运

高压开关柜的种类及常见故障详解

高压开关柜的种类及常见故障分析 高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开关柜运行状态恶化是引发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2002年1月1日,齐鲁石化公司塑料厂5BS配电室高压开关柜60508开关发生闪爆,导致整个装置停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高压开关柜的种类 (一)户外式及户内式 从高压开关柜的安置来分,可分为户外式和户内式两种,10KV及以下多采用户内式。根据一次线路方案的不同,可分为进出线开关柜、联络油开关柜、母线分段柜等。10KV进出线开关柜内多安装少油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断路器所配的操动机构多为弹簧操动机构或电磁操动机构,也有配手动操动机构或永磁操动机构的。不同的开关柜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这将影响到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二)固定式及移开式 从高压开关柜的使用来分,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开式。以前,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习惯采用移开式开关柜,而供电系统用固定柜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成功,很多习惯用法也在发生变化。例如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就是在固定式开关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为全封闭结构,各功能小室相互隔开,正常操作性能和防误操作功能百加完善和合理,检修方便,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大为提高。 (三)高压开关柜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小型真空断路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中置式开关柜作为金属封闭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的新开发得到了很快发展。中置柜的优点比较多,最重要的是手车小型化和制作工艺的机械化,使手车与导轨的制作更精确。甚至有不少厂家的产品,其手车包括主断路器和柜体不必在厂内一对一调试,出厂时分别发货到现场后,也很容易调试成功,同样可保证手车进出灵活方便。因该产品互换性好,受现场地面水平条件的影响很小。这种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运行安全可靠,检修维护方便。因此供电系统采用的也越来越多了。 二、高压开关柜常见故障分析 分析其原因高压开关柜故障原因,多发生在绝缘、导电和机械方面。 (一)拒动、误动故障 这种故障是高压开关柜最主要的故障,其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操动机构及传动系统的机械故障造成,具体表现为机构卡涩,部件变形、位移或损坏,分合闸铁芯松动、卡涩,轴销松断,脱扣失灵等。另一类是因电气控制和辅助回路造成,表现为二次接线接触不良,端子松动,接线错误,分合闸线圈因机构卡涩或转换开关不良而烧损,辅助开关切换不灵,以及操作电源、合闸接触器、微动开关等故障。 (二)开断与关合故障 这类故障是由断路器本体造成的,对少油断路器而言,主要表现为喷油短路、灭弧室烧损、开断能力不足、关合时爆炸等。对于真空断路器而言,表现为灭弧室及波纹管漏气、真空度降低、切电容器组重燃、陶瓷管破裂等。 (三)绝缘故障 绝缘水平是要正确处理作用在绝缘上的各种电压(包括运行电压和各种过电压)、

并联电容器设计要求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220KV及以下变电所、配电所中无功补偿用三相交流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新建、扩建工程设计. 第1.0.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补偿要求、环境状况、运行检修要求和实践经验,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接线、保护与控制、布置及安装方式. 第1.0.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第1.0.5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1 术语 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installtion of 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 由高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 2.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installtion of low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 由低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元件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 3.并联电容器的成套装置 (complete set of installation for shunt capacitors): 由制造厂设计组装设备向用户供货的整套并联电容器装置. 4.单台电容器(capacitor unit):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5.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群单台电容器. 6.电抗率(reactance ratio):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 析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摘要: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对造成电容器损坏进行了分析,不论从设计、安装、运行管理、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补偿电容器;故障;分析 宜宾电业局从1997年开始在电网中投入补偿电容器,现在已有城中、竹海、叙南、吊黄楼、九都、方水、龙头等7个变电站共12组补偿电容器在网运行。几年来的运行情况其损坏是比较严重的,电容器损坏率在15%~20%,严重地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究其原因,造成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谐波的影响 宜宾电网的谐波问题是比较突出的,1990年电科院曾将宜宾电网列为全国的谐波监测点之一。一般认为三次谐波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三角形接线中流通,不会进入电容器组,因此,主要是抑制五次谐波及以上的谐波分量,由此而选用6%电容器组容抗量的串联电抗器。但实际运行中发现,变压器的三角形结线不能完全消除三次谐波,不能阻止三次谐波穿越变压器,主要是因为变压器电源侧三相谐波分量不平衡,其次是变压器二次侧除电容器外还带有谐波发生源的电力负荷,按前述所配置的6%串联电抗器对于三次谐波仍然呈容性,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后将被放大,这对电容器组定有较大的影响。为此,为抑制三次谐波的一个办法,根据计算装设感抗为13%电容器容抗值的串联电抗器,加大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以阻止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但这将使电容器的端电压增高15%,这是正常运行所不允许的。由此必须更换更高耐受电压的电容器,这将增加较大投资。另一办法是装设三次谐波滤波器,它既可以减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又可以避免三次谐波侵入电网,同时使电网的电压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如果谐波来自变压器的电源侧电网,则三次谐波将穿越变压器,通过滤波器后使谐波放大,这对电网电压质量及对变压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电容器允许的1.3(1.35)倍的额定电流下连续运行,如果电容器装有6%串联电抗器来限制了五次及以上的谐波分量,那电容器中只通过基波及三次谐波,电容器中电流的有效

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现状及治理措施

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现状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12-04T10:37:18.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作者:高尚付强张明超[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展开分析,明确了当前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更好的治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应用工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安徽三环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展开分析,明确了当前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更好的治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应用工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现状,治理措施 前言 在很多情况下,在应用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的应用问题进行总结,进而提出应用的方法,提高应用效果。 1、10kV高压开关柜种类及特点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10kV高压开关柜,其不仅具有较多的种类,而且不同的种类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在电力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开关柜大致有固定式开关柜、箱式开关柜、HXGN负荷开关柜、手车落地式开关柜和手车中置式开关柜等几种。(1)在一些变电站或是厂矿企业中应用最多的则是固定式开关柜,这种开关柜具有较大的体积,内容空间较宽敞,所以可以将各种电气元件灵活的摆放在柜里,但由于固定式开关柜其封闭性和防护性都较差,其事故发生率也较高,所以在当前电力系统中已开始逐渐的将其淘汰。(2)在一些户用电场所中,由于其负荷较小,所以多采用箱式开关柜,这种开关柜不仅体积较小,而且散热性能也较差,所以不宜应用在一些较大负荷的供电系统中。(3)在一些新建用户中通常都会选择用HXGN负荷开关柜,这种开关柜不仅具有较多的类型,而且防护等级也较高,维修起来更为简单。 2、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存在的问题 2.1开关柜电气连接点的发热问题 电气连接点的发热问题,最突出表现在主变进线和母联等一些大电流开关柜上。这几年负荷激增,使一些电气连接不良的环节出现由于发热而引起温度过高,个别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绝缘损坏,最后放电短路将开关柜烧毁,甚至造成母线故障。发热的地方主要有三个环节。由于柜体内机械加工精度不够,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有些偏位,合闸时造成单面接触。而压紧在刀片上以保证接触压力。但因为运行中的单面接触造成两刀片之间的小连杆通过电流,这部分在设计中考虑不周,通电流的结构就开始发热,随着发热的加剧,连杆变形而使顶杆的推力减小,进一步使接触压力减小。主触头单面接触部分由于接触压力减小也发热。不断恶性循环最终使连杆熔断,触头放电拉弧,形成相间短路。 2.2开关柜断路器的发热问题 对于金属封闭的开关柜来说,断路器的触臂上的触头和断路器的灭弧室上下部接线座是容易引起发热的部位。对断路器触头来说,由于是可分接触,一般采用弹簧压紧的线接触的形式。触头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动触头是由一片片触指组叠而成,每个触指内又有一根弹簧针。如果触指组盛不平整不严密,触指的强度不够,则触头就不能很好地接触,往往因为其中一两个触指突出而使大部分触指和静触头接触不好而发热;发热进一步使弹簧针特性变坏。发热烧熔,产生接触电弧,烧毁绝缘件而使相间短路。真空断路器接线座的发热,无论在半封闭的柜还是金属封闭柜都是有的,大电流断路器的接线座都做成散热片的形式以增加散热面积,但接线座与真空灭弧室的压紧螺钉拧得不到位,也会增大接触电阻,造成过热问题。 2.3开关柜感应发热问题 感应发热问题在大电流开关柜内就存在这个问题。金属封闭柜内主变进线和母线都从穿柜套管穿过各金属隔板,当电流很大时涡流磁滞损耗引起的发热也将非常严重;因此大电流柜的隔板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在钢板上割缝以断开磁路。要及时地发现开关柜内的发热缺陷,用大电流法测直流电阻是比较有效的,可以结合预试检修进行,平时在运行中可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比较。 3、暴露问题的治理措施 3.1GG系列、XGN系列开关柜治理措施 (1)整体退运或改造。对于未来几年电网规划内有变电站升压、退运计划的开关柜,不再进行改造,结合退运;对于短时间内难以退运且运行时间较长的开关柜,制定年度整改计划,列入储备技改项目,适时进行改造。 (2)隐患排查。全面排查在运开关柜隐患,重点排查开关停电而线路带电情况下无法闭锁开关柜后柜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强制闭锁措施是否完善可靠);线路侧是否有拉手线路,有拉手线路的是否装设警示标识;是否设置泄压通道,泄压通道设置是否合理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制定强制性整改措施,以彻底杜绝隐患。 (3)运维。开关柜退运或改造前,加强日常运维。常态化开展带电检测,迎峰度夏、度冬和重大节假日前开展精确红外测温和超声局放检测,重点检查母线支柱绝缘子内部探伤和支撑强度,机构磨损卡涩程度,隔离开关触头夹紧力及是否过热灼伤,接触电阻是否合格等问题,必要时进行母线耐压试验。 3.2绝缘净距不足问题治理措施 (1)设计阶段。鉴于小型化开关柜存在绝缘裕度小、受运行环境影响大、整体质量差等问题,在新建、扩建项目中不再使用小型化开关柜,至少使用普通柜宽开关柜。 (2)验收阶段。对于12kV开关柜,空气绝缘净距应不小于125mm,采用复合绝缘后导体间、导体对地间绝缘净距应不小于110mm。 (3)运维。利用停电检修机会,检查加热器是否投运且工作正常,封堵是否完善,及时清理柜内粉尘,特别是易受潮区域,以防止柜内加热器停运,元件表面凝露引起放电;严格按照带电检测周期开展超声波、暂态地电压局放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 3.3全绝缘管型母线治理措施 (1)设计阶段。新上变电站不再采用全绝缘管型母线,可采用半绝缘管型母线,这样既可保留管型母线载流量大的优点,又可避免全绝缘管型母线易发生绝缘故障的特性,或直接使用铜母线排。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的探析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09:55:42.9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赵昕 [导读] 摘要: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本身质量问题、人为因素及外在因素的原因,电容器故障时常发生,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电容器常见的故障类型,并总结故障发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故障;诊断;维护 在泵站的机电设备中,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供电系统提供无功功率,达到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对于提高电能质量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所以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和故障处理非常重要。在长期的机电运行中, 因为运行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原因, 电容器故障时常发生发, 严重地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从电容器损坏的形态来分, 以油箱鼓肚和渗漏油情况居多,其次为内部故障熔丝动作、绝缘不良、爆炸等。 一、日常运行中的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 对运行中的电力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巡视检查、维护和保养,定期停电检查。(1)电容器应有值班人员, 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记录。(2)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3)检查电容器组每相负荷可用安培表进行。(4)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低于-40℃,运行时环境温度1h,平均不超过+40℃,2h平均不得超过+30℃,及一年平均不得超过+20℃。如超过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与电网断开。(5)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最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水银温度计等进行, 并且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6)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使用时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和1.3倍额定电流。(7)接上电容器后,将引起电网电压升高,特别是负荷较轻时,在此种情况下,应将部分电容器或全部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8)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9)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 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 甚至螺母旋得不紧, 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10)如果电容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则应按规定值进行试验。(11)对电容器电容和熔丝的检查,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在一年内要测电容器的tg2~3次,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可靠情况, 每次测量都应在额定电压下或近于额定值的条件下进行。 二、电力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1)电容器喷油、爆炸着火时的处理。当电容器喷油、爆炸着火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此类事故多是由于系统内、外过电压,电容器内部严重故障所引起的。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要求单台熔断器熔丝规格必须匹配,熔断器熔丝熔断后要认真查找原因, 电容器组不得使用重合闸,跳闸后不得强送电,以免造成更大损坏的事故。 (2)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的处理。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 而分路熔断器熔丝未熔断时。应对电容器放电3min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情况。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或母线电压波动所致, 并经检查正常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做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 若仍找不出原因, 则应拆开电容器组,并逐台进行检查试验。但在未查明原因之前, 不得试投运。 (3)当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熔断的处理。当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熔断的时, 应向值班调度员汇报, 待取得同意后, 再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在切断电源并对电容器放电后, 先进行外部检查, 然后用绝缘摇表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迹象,可换好熔断器熔丝后继续投入运行。如经送电后熔断器的熔丝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 并恢复对其余部分的送电运行。 (4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则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 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以后,由于部分残存电荷一时放不尽,仍应进行一次人工放电。放电时先将接地线接地端接好, 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放电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端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尽,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之前, 还应戴上绝缘手套, 先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然后方动手拆卸和更换。电容器在变电所各种设备中属于可靠性比较薄弱的电器,它比同级电压的其他设备的绝缘较为薄弱,内部元件发热较多,而散热情况又欠佳,内部故障机会较多,制造电力电容器内部材料的可燃物成分又大, 所以运行中极易着火。因此, 对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低温和通风条件。 (5)环境温度问题。电容器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可太高, 也不可太低。如果环境温度太高, 电容工作时所产生的热就散不出去; 而如果环境温度太低, 电容器内的油就可能会冻结, 容易电击穿。按电容器有关技术条件规定, 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以40℃为上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这个温度以下, 所以通常不必采用专门的降温设施。如果电容器附近存在着某种热源, 有可能使室温上升到40℃以上, 这时就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否则应立即切除电容器。电容器环境温度的下限应根据电容器中介质的种类和性质来决定。YY型电容器中的介质是矿物油, 即使是在- 45℃以下, 也不会冻结, 所以规定- 40℃为其环境温度的下限。而YL 型电容器中的介质就比较容易冻结,所以环境温度必须高于- 20℃。 (6)常见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 (1)当电容器发生放电、爆炸等着火现象时,首先应该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处理。 (2)当电容器相应的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时,首先要对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然后再检查相关设备,如果检查没有异常,则可能是电网电压的波动所致,可尝试投运,若投运不正常,则可能是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检查试验每只电容器,直至找出故障原因。 (3)发生熔丝熔断情况时,首先要对电容器充分放电,然后更换熔丝,检查相应设备无其他异常现象后可以试投运,如果试投运不成功,则停电后对每一只电容器检查试验。 (4)电容器运维时应该注重加强巡视,定期进行停电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外观情况、是否有鼓包、渗漏油、熔丝异常以及闪络等现象,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停电组织处理。

6~10kV高压开关柜压力释放分析

6~10kV高压开关柜压力释放分析 摘要:本文说明了6~10kV高压开关柜压力释放通道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KYN、XGN、DXG、HXGN等柜型,压力释放通道、释放口尺寸的选择,压力释放板的安装。解决高压开关柜的压力释放困难问题,有效地引导电弧喷射的方向,释放高 压气体的能量,保证值班人员的安全。 关键字:高压开关柜;压力释放装置 1、引言 高压开关柜是电网重要的一次变电设备,为保证其运行稳定,应从设计、材料、工艺、试验、选型、运维等各个环节加强管控。严格按照典型设计要求,结 合国家、行业标准,提出设计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杜绝接线隐患;依据国家和行 业标准、以及反事故措施,制定严要求的设备招标文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网运行;加强驻厂监造力度,对生产关键点、出厂试验严格见证,对于不合格产品坚 决不允许其出厂;积极开展开关柜缺陷治理,强化反事故措施执行;完善开关柜 防误功能,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装设带电显示装置,并与“五防”系统配合,保证防误闭锁的全面性和强制性。 2、高压开关柜压力释放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一般高压开关柜均为封闭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断路 器或母线室发生内部故障电弧时,伴随着电弧的出现,高压开关柜内部气压升高,温度升高,如果没有做好高压开关柜安全泄压工作,或者高压开关柜的安全泄压 通道存在缺陷,安全泄压装置不通畅,高温气流便会由高压柜正面释放,甚至发 生爆炸事故,对操作人员或周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高压开关柜故障时压力的 及时释放是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 开关柜在运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如绝缘老化、人为操作失误、有异物 进入等)造成一次回路发生短路故障,数千安培的短路电流,产生强大的弧光, 弧光巨大的热量瞬间将柜内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使柜内气体体积快速膨胀,柜内 气体由常温、常压,变为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气体若没有效释放通道,会造成本柜炸裂,影响相邻开关柜的完 好性,同时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开关柜必须考虑有效压力释放措施。 3、压力释放通道设置及释放方向 3.1通道设置 一次回路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必须考虑压力释放通道,且各室压力释 放通道必须独立设置。若共用压力释放通道,当电缆室发生短路故障时,弧光会 对断路器室、母线室造成损害。 3.2释放方向 开关柜的压力释放方向必须优先考虑顶部泄压,在顶部难以实现时,可考虑 柜后泄压。 3.3 开关柜的泄压装置要求 柜体强度:开关柜的柜体强度要能满足内部燃弧试验要求,特别是正面大门、铰链等必须加强设计;泄压装置既要保证可靠,同时也能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安装:泄压装置的安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要求,未经设计许可, 不得擅自更改。 4、各型开关柜的泄压措施 4.1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的泄压措施:KYN系列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与技术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与技术 发表时间:2017-06-14T11:12:30.7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秦蓉 [导读] 摘要:电力电容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运行障碍,进而对整个电力网络无功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正确性造成不良影响。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541002) 摘要:电力电容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运行障碍,进而对整个电力网络无功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正确性造成不良影响。在调整电网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容器在运行中频繁的出现故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关键词:电容器;故障处理;方法;技术 引言 分析了电力电容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渗漏油、缺油及处理 ,论述了电容器绝缘不良现象、温升高、过电压、外力因素的破坏、瓷瓶表面闪络放电、外壳变形、爆炸等原因及处理措施 ,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电器设备,电容器的长期正常运行,是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提高电能质量,保证企业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提高电容器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容器的故障率,加强了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方法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保证。 1.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1.1 渗、漏油 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搬运方法不当,或提拿瓷套管致使其法兰焊接处产生裂缝;接线时,因拧螺丝用力过大或导线连接过紧,造成瓷套焊接处损伤;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均可造成电容器出现渗、漏油现象;电容器投入运行后,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内部压力增加则会使渗、漏油现象更加严重;运行维护不当,电容器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漆层剥落,铁皮锈蚀,也是造成运行中电容器渗、漏油的一个原因。电容器渗、漏油的后果是使浸渍剂减少,元件上部容易受潮击穿而使电容器损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1.2 渗、漏油的处理 (1)安装电容器时,每台电容器的接线最好采用单独的软线与母线相连,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以防止装配应力造成电容器套管损坏,破坏密封而引起漏油。 (2)搬运电容器时应直立放置,严禁搬拿套管,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接线时,应注意导线松紧程度,拧螺丝不能用力过大并要保护好套管。 (3)电容器箱壳和套管焊缝处渗油,可对渗、漏处进行除锈,然后用锡钎焊料修补,修补套管焊缝处时应注意烙铁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落,修补后进行涂漆。渗、漏油严重的要更换电容器。 1.3 外壳变形 由于电容器内部介质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发生游离,使介质分解而析出气体,或者由于部分元件击穿,电容器极对外壳接地放电等原因均会使介质析出气体。密封的外壳中这些气体将引起内部压力增大,因而将引起外壳膨胀变形。所以,电容器外壳变形是电容器发生故障或故障前的征兆。 2. 10kV并联电容器故障及其原因 并联电容器的损坏一般由两方面造成,分别是电击穿和热击穿。其直接表现主要有本体鼓肚变形、引起外熔丝或内熔丝熔断及相关保护动作等。就10kV并联电容器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造成电容器损坏、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高次谐波对并联电容器组的影响 电容器的发热主要来自绝缘的介质损耗,P=U2ωCtgδ为其正弦波电压下的公式表达。当电容器中存在谐波分量时,其绝缘引起的损耗为: (1) 式(1)中:U——电压;C——电容;t——时间;ω——电流角频率。 由公式可知,谐波含量越大,次数越多,电容器的发热就越严重,而介损大的电容器特别不耐受高次谐波的影响。在电容器的运行过程中,谐波会引起附加绝缘介质的损耗,加快绝缘老化,严重时,会直接导致电容器的热击穿。 2.2熔丝保护造成的影响 根据2014年电容器故障的统计分析,由熔丝保护(特别是外熔丝保护)原因引起的10kV并联电容器故障及扩大故障占2014年电容器全年故障量的2/3以上。 现运行的大部分10kV并联电容器外熔丝在设计、厂家质量保证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缺陷,由此导致开断性能较低,容易造成电容器熔断器拒动、误动,进而引起电容器组群爆炸。这使得外熔丝作为电容器内部故障主保护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给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现在所用的熔断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铜铰线与熔丝之间的压接头面积不能满足运行电流的要求。②熔断器内的消弧管存在质量问题。 正常情况下,当熔断器动作后,尾线与树脂管脱离,电弧使消弧管内分解出气体,强力吹灭电弧,同时利用自身的弹力将电弧拉长,加大弧阻,使电弧迅速熄灭。但消弧管内的高温在引起消弧管老化、龟裂或存在密封等质量问题后,熔断器动作,电弧分解出的气体不能在消弧管内产生足够的气压,使熔断器熔断后不能及时将铜铰线脱离树脂管。 3.防止电容器火灾的措施 电容器都是充油的。如果电力系统超负荷,温度过高或者电器元件老化等, 电容器容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势必会造成电力系统的停电事故。怎样预防电力电容器火灾呢?电容器的安装环境应满足制造厂规定的技术条件要求。电容器室最好是单独的防火建筑, 如果电容器数量

10kv高压开关柜的各种型号及其优缺点

房地产10KV高压开关柜的各种型号及其优缺点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开关柜型号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型号,现把各种型号的开关柜型号及其优缺点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1、GG-1A(F)、 2、XGN、 3、HXGN、 4、JYN、 5、KYN柜型号介绍 1、GG-1A(F)适用范围 GG-1A(F)型防误高压开关柜分户内固定式、具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高压开关柜。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单母线和单母线分段系统,作为接受与分配额定电压3-10千伏,额定电流最大至1000A,10KV额定开断电流最大至31.5kA。用于工矿企业变、配电站的交流50HZ,3-10KV的三相单母线系统中,接受和分配电能之用。 柜柜体宽敞,内部空间大,间隙合理、安全,具有安装、维修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主回路方案完整,可以满足各种供配电系统的需要。 GG-1A型高压开关柜上加装闭锁装置而成满足能源部提出的“五防”要求,即: 1.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2.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3.防止误分、合断路器。

4.防止带电挂接地线。 5.防止带接地线合闸。 因本柜是原GG-1A型高压开关柜改进后的产品,所以其使用范围、柜体结构、技术参数和一次线路方案,基本同于原GG-1A型高压开关柜。 2、型号及其含义 G G— 1 A (F) G:(高压开关柜)G:(固定柜)-1:(设计序号)A:(改型) (F):(防误型) 3、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户内上限+40℃,下限-25℃,允许在-30℃时储运; 2、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3、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时); 4、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 5、没有导电尘埃足以能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的场所; 6、无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 7、没有剧烈震动和颠簸及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的场所。 结构特点 GG-1A型高压开关柜系开启式,基本骨架结构用角钢焊接而成,前面板用薄钢板压制而成,柜后无保护板,柜内用薄钢板隔开,柜的上部为断路器室、下部为隔离开关室,具有程序封锁功能,使用安全可靠。 2、XGN系列适用范围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补偿电容器故障原因分析 摘要: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对造成电容器损坏进行了分析,不论从设计、安装、运行管理、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补偿电容器;故障;分析 ????宜宾电业局从1997年开始在电网中投入补偿电容器,现在已有城中、竹海、叙南、吊黄楼、九都、方水、龙头等7个变电站共12组补偿电容器在网运行。几年来的运行情况其损坏是比较严重的,电容器损坏率在15%~20%,严重地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电容器被损坏的情况主要是电容器内部故障、熔丝动作和渗漏,其次是油箱鼓肚,绝缘不良。究其原因,造成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谐波的影响 ???宜宾电网的谐波问题是比较突出的,1990年电科院曾将宜宾电网列为全国的谐波监测点之一。一般认为三次谐波在变压器二次侧的三角形接线中流通,不会进入电容器组,因此,主要是抑制五次谐波及以上的谐波分量,由此而选用6%电容器组容抗量的串联电抗器。但实际运行中发现,变压器的三角形结线不能完全消除三次谐波,不能阻止三次谐波穿越变压器,主要是因为变压器电源侧三相谐波分量不平衡,其次是变压器二次侧除电容器外还带有谐波发生源的电力负荷,按前述所配置的6%串联电抗器对于三次谐波仍然呈容性,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后将被放大,这对电容器组定有较大的影响。为此,为抑制三次谐波的一个办法,根据计算装设感抗为13%电容器容抗值的串联电抗器,加大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以阻止三次谐波进入电容器,但这将使电容器的端电压增高15%,这是正常运行所不允许的。由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