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之论三观

“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之论三观
“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之论三观

“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之论三观

曲阜市王庄镇中学唐立

老师们:

大家好!

作报告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里面,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唐僧的话里面,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每路过一个国家,总会向国王这样介绍自己:“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这句话在剧中被唐僧说了无数次,是不是觉得唐僧啰嗦?我也这样觉得!

好,开始今天的报告。也许,今天的我会像唐僧一样啰嗦。

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讲到三观,有时我们遇到一件超乎寻常、匪夷所思的事可能又会说“三观尽毁、节操满地”。那么,请问大家:什么是三观?你怎样理解的三观?

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上讲,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接触的人、事、物不同,理念、信仰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理解的三观。

一、何为三观?

1.世界观——what——大、小

世是什么?《增广贤文》中语"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又歌曰“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所以,世为时间。界是什么?最常见“楚河汉界”,又诗曰“禅

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所以,界为空间。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世界就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世界观就是人们处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对世界的认识。

世界观的实质,就是解决世界是“what”的问题。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大、小不同,有的人认为修身、齐家就是自己的世界,也有人认为治国、平天下才是自己的世界。我认为,世界观就是一个“大和小”的问题。你的世界观大了,格局就大了;格局大了,事儿就小了。你的世界观小了,格局也小了;格局小了,事儿就大了。

2.人生观——where——来、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何为自然属性?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人是动物,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何为社会属性?人诞生之后,就要生活,就要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关系。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生,就是人生下来,活下去,人生观就是人对生活的理解。

人生观的实质,就是解决人生“where”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问清楚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我认为,人生观就是一个“来和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理解最清楚的是谁?唐僧。“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你觉的这是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吗?这几句话不正是回答这三个问题吗?他的自我介绍不仅是讲给国王听的,更是讲给自己听的。他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就是为取经而生、为取经而活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和诱惑,妖魔、金钱、权力、美女都没有动摇他西天取经的决心。唐僧修成正果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因为有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如果唐僧忘记了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而在女儿国成了亲,就算有10个孙悟空

也没用!唐僧取得真经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理解和坚持!所以,他成功了!

现在,你还觉得唐僧啰嗦吗?你还觉得我啰嗦吗?

3.价值观——which——取、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存在的意义的评价。价为表象,值为本质。什么意思呢?下面举例来说明。先说物,你花198元买了一件衣服,穿着舒服、得体、有气质、很满意,198元就是这件物的价,是表象;穿着舒服、得体、有气质、内心的满足就说明这件物值,是本质。再说事,假如你要给一个人洗脚,如果这人是你的父母,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这人是个乞丐,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这个乞丐就是你的父母,你又有什么感受?这里的洗脚,是表象,就是价;你的感受,是本质,就是值;同样的事,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价值的差异。最后说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语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杀身、舍生就是表象,是为价;成仁、取义就是本质,是为值。

价值观的实质,就是解决自我选择“which”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要面临在一些得失中作出选择,而左右我们选择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我认为,价值观就是一个“取和舍”的问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兵败被俘时誓死不屈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虽遭革职充军也绝无悔意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选择;“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楚雄项羽豪气和越王勾践隐忍的选择。

近观当代,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告诉我们哪些是该取的,哪些是该舍的。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种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出在新时期我们的国家、社会、公民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以上种种,都是价值观作用的直接体现。

二、认识三观有何意义?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换句话说,也就是“理念指导行动”。我们有了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懂得了大和小、来和去、取和舍的问题,也就能够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

1.有了明确的世界观,你就知道了自己的世界有多大。

有时,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大我和小我的问题,也就是集体和个人的问题。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毫无疑问,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因为只有舍弃小我,选择大我,才能成就自我。

2.有了明确的人生观,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自己是谁;然后,就是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接下来就是朝着目标,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排除障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取得真经。

3.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你就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

人生最难做的不是填空题,而是选择题。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之中,大到是在城东买房还是在城西买房,小到今天是吃白菜炖肉还是肉炖白菜。再比

如,我是选择看会书还是选择看电视,我是选择作报告还是选择听报告,我想这是在座的各位在假期都思考过的问题。当然,你还可以选择不思考。

凡事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

三、三观对我的影响——知行合一,立己达人。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他就读金陵大学时,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思想,于是取名“陶知行”。后来,他赴美留学,师从杜威,认识到实践应在认识之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陶行知”。

其实,他的名字的每一次变化,实质上是他教育哲学思想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从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再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他不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过程。虽然,他的哲学思想在不断变化,名字也如影随形,但是不变的一点就是他的“真人”品格。他追求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他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陶行知先生,那就是“真”。

别管是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还是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认为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提炼升华出来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的是“理念指导行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方可成人、成事。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论,有很多人做出过自己的认识。孙中山说:“知难行易!”毛泽东说:“认识世界是知,改造世界是行。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郭弘波说:“知者多喜于学而惮于行,行者常碌于为而讷于知;惟具使命者方能知行合一。”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那我的使命是什么?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我给自己定的使命就是“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也是我的座右铭。这就是今天我作报告的题目——“知行合一,立己达人”之论三观。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论懒惰》,《辛欣乐园》11期1版,《今日曲阜》364期4版。

2014年10月8日附:板书设计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的生产基地在中国,世界性大公司都在中国开工厂,把他们的技术、管理、资金投放到这里,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可以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有一些人以为应该在某个地方寻求稳定。这可能是我们父母辈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应该是我们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么多的机会,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以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支持和谐社会的创建。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太多选择工作的机会,太多可以创业的机会,太多可以发展的机会,有太多的信息可以利用,有太多的人愿意帮助我们成功,而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拥有积极的心态。美国人喜欢将老鹰标本或雕刻放在办公室,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老鹰飞得高、看得远,勇往直前。 曾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小鹰出世后就离开了妈妈,在农场里被主人当做小

鸡抚养,于是这只小鹰就像其他小鸡一样低下头在地上啄米吃。一天,一个猎人经过这个农场,一眼就发现了它是鹰。他把这只小鹰带到山上,训练它飞翔。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这只小鹰的潜能终于被激发出来,离开猎人的手指,振翅高飞。 我们要相信自己生下来就是老鹰,只是在小鸡的环境中生活了太久,现在是我们激发自己潜能的时候了。我们应该放开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这辈子到底为什么而存在,是庸庸碌碌过一生,还是集合更多的资源来创业,帮助更多的人? 让我们暗示自己,说我们可以。公开承诺,告诉大众我们愿意这样做。两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是甲骨文的CEO Larry Ellison,一个是宏基总裁施振荣,他们不断向公众宣布我要做什么,当他提出这些时,大众会来监督他们,督促他们实施。企业家应该通过公开承诺,强迫自己去做更好的事;我们每个人月要宣布自己要做更好的事,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付诸行动,永怀信心。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自己充满希望,也鼓励别人,互相促进,更好地发展。凡事漠不关心的

再谈知行合一

再谈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教学做合一,今天我又把他的《手脑相长》篇看了又看,现摘抄两首小诗: (一)手脑相长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认为,中国人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能够创造,能

够发明,能够建设国家。 针对这两种脑与手没有力量、因血脉不相联通的病,陶先生也下了两帖药,第一种药名叫“脑化手”,使人人都有脑筋变化过的手;第二种药的名字叫“手化脑”,就是一面用手,一面要有思想。脑筋与手联合起来,才可产生力量,把“弱”与“愚”都可去掉。 的确,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我们教育者往往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一败涂地。问题出在哪? 行动。我记得清华校园的一块校石上就镌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超过一百个口号,一切人间奇迹都是用智勇双全的手创造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都不是凭空所能得来的。我们要在“必有事焉”上下手。我们要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研究学问要以事为中心,改造环境要以事为中心,处世应变也要以事为中心。我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去谋改造,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活一天,走一天;活到老,走到老。

知行合一

读书与人生 —————学与用 西藏有句谚语:不要只顾着梯子,更要记住你要爬向哪里。 这句话翻译成文言文就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书与人生。读书,根据我们通俗的理解,更确切的含义应当不只是看着实质性的书本,或者坐在教室里上课,更应当泛指理性的、有系统的学习。 读书之于人生,好比梯子与目的地。我们都知道,梯子是往上搭的,所以读书之于人生,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如果你偏要把梯子放平了,那我劝你就不要读书了吧。同时,人生之于读书,也有反促意义。如果你不知道你要你去哪里,你怎么知道去找什么样的梯子呢?或许,随随便便找了个梯子搭着走,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走着走着,便成了路,但你最为念念不忘的,恐怕还是最初想去的地方吧。 为什么会这么讲,我们之所以读书,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原因,就是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性而读,另一个是学以致用,经世致用。 没有目的性的读书,总体是指理学中的“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读书,当然有其好处与价值,只是这里暂时不论。 本文要议的是,读书以用。也就是竖起来的梯子,梯子横着,那就是爬了。 学以致用,讲究的是读书学习的实用性。 对个人而言,学以致用当然很重要,比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狭隘意义上的为了文凭的读书,那是为了找工作。工作之后的学习,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科学家学习,是在验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性。医生的学习,是为了救死扶伤。文学家的学习,是为了伟大的作品,以警世人。等等。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儿》,书中着重提到了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兴盛。我觉得对于学以致用这个论点很有说服性,且具故事性,此处特借用,以免文章了无趣味。 话说,明朝前期,程朱理学兴盛,程朱理学发展到把“修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走上了“穷理”之路,并讲“理”的思想僵化,偏离了理学最初的“经世”本意,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难做到初创理学之时的“经世”本意。 明朝中叶,不再“经世”的理学逐渐没落,明朝虽多文官 王守仁创立心学的过程和心学的兴起,都足以证明学以用的现实意义。 作为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守仁创立心学,当然不是如“心学”字面意义那么“主观”。几百年前,生于大明王朝官宦之家的王守仁先生,历经仕途坎坷,宦海浮沉,沙场保家,战地卫国,书山苦读,月夜冥思,终于在白胡子一大把的年龄创立了“心学”。经其本人与徒子徒孙们的不屑传播,日益发展壮大,及至便朝野尽心学门人。忘了提一句,当时心学主张的是“知行合一”,正是此文所论学与用的辩证统一。据史载,在党争之风吹得比冬天的北风还迅猛的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当时的红太阳,张居正同志隆重登场。张居正同志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屹立那么多年,除了他自己特别能干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当时心学兴盛,以读书致仕的知识分子们除了斗争之外,还很有一片治国强国的丹心,也就是朝中很多张居正同志的同门。人多力量大,严格秉行“知行合一”这一理念的张居正首辅,经历种种艰难、道道坎途,终于可以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张居正改革,和有名的“万历新政”。 虽说学应致用,知行合一。正如刚刚所讲,梯子得往上攀,横着放那就叫爬了。意思是,学与用都应该是往积极正面的方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

源远流长——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10.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用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2.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读格言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具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着力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懂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 难点: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培养学生具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着力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吗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是的,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简介)孔子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最推崇的便是一个“仁”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孔子的仁爱精神!(板书:仁爱精神) 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 (一)立己达人 1、出示孔子的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生读一读这句名言,结合教师所出示的释义,初步了解这句名言的意思。 (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教师小结:这句话演变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词语,就叫做“立己达人”。而立己达人这个词也就代表着孔子的仁爱精神。(板书:立己达人) 2.* 3.结合课前所查的资料,学生分享孔子仁爱精神的具体的例子。 学生展示。

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其实也正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体现,“仁爱”其实倡导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只有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 3.过渡:而孔子仁爱思想的还有多种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其中的一种,小组之间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并根据含义完成活动园中的内容。(出示课件) 全班交流,预设: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欺负别人。 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别人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我也不逼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 我不愿意伤害别人,我也不愿意别人伤害我。 我不愿意诽谤别人,也不愿别人诽谤我。 4、教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用我们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将心比心”。 5.而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陆慧晓的人,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本87页“阅读角”《将心比心》,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陆慧晓不喜欢的事是什么因此他也不会怎么做你体会到什么 6.陆慧晓厌恶别人对他无礼,将心比心,那么他也不会对别人无理,这与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这也正是孔子立己达人的仁爱思想的体现。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立己达人呢 、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7.教师小结:从他人的人角度出发,学会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二)宽容待人 过渡: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思考,进一步过渡到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这种精神就是宽容。而这种宽容待人的精神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中并不少见,西晋时期的朱冲就是其中之一。 1.播放《朱冲还牛》视频 `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朱冲是怎么做的反映了朱冲怎样的品质 2.除了朱冲,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具有宽容仁爱之心的人还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

知行合一的三种境界

知行合一的三种境界(改版) 知行合一这个词语在很多语境里经常地被说到或提起,可人们在生活中,事业中要把“知行合一”落地却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是因为要想做到太难,这需要对人的三种素质的境界有要求,即一个人的思想、意愿和行为的境界在什么层次上。 第一,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或思想,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改变任何的结果就必须改变和拓宽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才是一个生命的源头,也就是说信念是范畴,而行为及结果是内容,在我们的世界里永远是范畴决定内容,也就是说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比如说我们看不见空气,但它却决定这我们的生命。这意味着人要想取得更大的人生成果就必须提升思想的境界,那就是思维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固化是我们信念的最大障碍,所有的障碍都来自于你以为、你认为、你想等等,这也就是我们传统说的野路子,时代变了,属于时代的英雄也会时代的结束而结束,不要总拿老眼光看待新环境、新问题,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跟上这个快速发展了时代,否则我们那些可怜的所谓的经验往往会成为的我们的绊脚石。我们的代价来自于已知的世界,而真正的思想是让人进步的,而不是迎合的,让你舒服的往往会害死你,因为所有的学习和成功都是对不舒服的挑战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才能让我们进步,让我们强大。 第二,是一个人意愿的境界。当时中国足球能走上世界杯,时任总教练

的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几乎所有的行为的执行力都取决于态度,我们常说,心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我们的意愿就是我们的心理对这件事情的渴望程度,这种渴望绝对不是嘴上说的,很多人活着都是活在了嘴上,我想怎样,我将来要怎样,却从来没有为他嘴上说的目标和理想去匹配强烈的百分之百意愿。我们之所以没有行动力,那是因为我们意愿上对目标和理想的渴望只是停留在空想上。当做的时候,我们心里充满了疑惑、恐惧、不安全、害怕,这些负能量都是来自于意愿度不高,或者说目标感不强,或者再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有目标。因为只要是人他都会幻想和空想,真正成功的人他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然后自己才做到的。所以大家记住,相信相信的力量,只有相信自己才会生发出强烈的意愿,有了百分之百的意愿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方法和工具,才会全力以赴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所以,看看你的意愿在什么层次上,这也就是一个人只有定层次之后,才能成为什么层次的人,如果说你现在想成功,那么你必须匹配成功人士的思想及意愿, 第三,是行为即行动的境界。在谈到行动境界的时候,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看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满马云先生说过,一流的方案、三流的执行等于三流的方案。三流的方案、一流的执行等于一流的方案。所以大家全力以赴的同时行动必须要高效,高效的意思就是说一切与目标有关,和目标没关的都是干扰。我们还要提醒自己的是,必须要注意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心如磐石而行如流水。心不如磐石不能坚定,行不如流水则不能曲达。因为成功永远都不是直达列车,它会有很多挫折,很多困难,而人尽管有百分之百意愿度,做事上

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两年前我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着酒店管理相关知识,这是我的认知。两年之后,我来到了这里,有知就应该有行,我出发了,开始从前台接待员做起,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人而前行。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路途,敢想敢拼,有知有行才能赢。今天的主题——知行合一,就是我奋斗路上最好的的一次壮行。 有人说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是啊,知道到做到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知道又做到,知善而行善,此乃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在五百多年前提出的。那何为“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与良知,行就是实践与行动,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落脚点,知可以让行更远,行可以让知更深,两者相互依存,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人生路途中的你,知道又做到了吗? 知行合一的第一层次就是要“知”。很多时候我们做同样一件事情花费同样的时间和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而这种区别就在于知与不知。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客人不好的态度,甚至蛮不讲理时,由于认知不足,常常会因气馁造成即使做太多还是无法让客户十分的满意。后来,我通过看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酒店的培训活动,真正掌握了与客户良好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现在就能够灵活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保证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这就是知的力量。李尚龙书中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以,身为酒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在平日里多读一些相关书籍,多学一些相关理论,多调研一些其他酒店的特色优势与经验,在学习中求认知,在反思中求良知,在实践中求真知,掌握更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才能让宾客更满意,让蒸蒸日上的西美更兴荣。 知行合一的第二层次就是要“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接触到大量的微课、方法或学习资料,但是这些信息真正能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则非常有限。很多信息和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就非常难,正所谓知易行难。比如客人退房后如果遇到丢落东西,我们前台与客房应该耐心安抚客人情绪并帮客人去找,帮客人邮寄,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耐心,亦推卸责任,亦偷懒拖延,知道做不到,导致酒店失去忠诚的客户。又如每当我

知行合一的解释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提出背景 折叠编辑本段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克难攻坚看“坚持”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克难攻坚看“坚持” 克难攻坚看“坚持” “坚持”两个字,知易行难,力重千钧。回望革命战争的波澜历程,有人遇困境时常有畏难情绪,嘀咕“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在怀疑动摇中止步不前;有人加入队伍放不下投机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得失进退,在牢骚抱怨中半途而废。今天,在年轻一代的“三门”干部身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这话绝非危言耸听,依然是闻者足戒。分析起来,种种“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前进与曲折、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辩证法,到关键节骨眼上差了那么一份“坚持”。 坚持首先是一种信念。有人曾问邓小平同志:“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革命战争年代,多少人正是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1934年底,被誉为“谍战玫瑰”的红色特工沈安娜受党指派,成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的速记员。但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强烈要求去延安,原因是对敌人内部腐败非常愤慨。周恩来等人分别做工作,嘱咐她长期隐蔽下去,可以为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后,她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隐蔽战线斗争中,直到1949年5月胜利返回上海。正是坚定的信

念,使她坚持到底,接受了严峻考验,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有的人面对一时的委屈而彷徨、焦躁,在阶段性困难面前“闹情绪”“耍小性”,甚至动辄放弃、打退堂鼓,归根到底就是信念不坚定。 坚持是一种锤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朱德被毛泽东赞为“意志坚如钢”,南昌起义后他率部掩护主力部队进军潮汕,恶战后却传来了潮汕起义失败的消息,孤军无援该往何处去?生死关头,朱德在天心圩整顿部队,说明形势和任务,充满信心地告诉将士们“要把革命前途看清楚……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这番士气鼓舞,让革命的精华保留下来,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没人想到,在那支800人的队伍里,走出了新中国的三位元帅和一位大将。可以说,正是一次次的坚持,锤炼了队伍,也成就了事业。有句励志的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在成长与干事的道路上坚持到底,拿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气概,我们终会收获“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喜悦与骄傲。 坚持是一种精气神。屡屡被提及的山西右玉县,之所以能从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人民富足、百业兴旺的“塞上绿洲”,靠的是一批批“飞鸽牌”的干部们坚持去干“永久牌”的事业,是18任县委班子“扛铁锹、吃炒面、喝泉水”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坚持,透射出的正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那么一种精气神。今天,推进改革发展,仍需激发“坚持”的精

知行合一-演讲稿

知行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更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亲爱的你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呢? 我觉得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是说到与做到的距离,是承诺与履行的距离。作为建设银行的员工,它的繁荣兴旺离不开我们的勤劳实干,而勤劳实干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决定行,行落实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和行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东西。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说的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不管是古代的六礼、七出、三不去,抑或是略显糟粕的三从四德还是现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不教导着礼怎样做,耳濡目染众人多少都知道一点,可这些意识存在于脑海里就算懂礼了吗?反之那些每天能做到却不知道算做礼的范畴是不是又算不懂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你认知了礼,你就必然会去做到,你若只停留于嘴口之间,便不算真的认知了礼。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最开始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方面,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对于当下我们实际工作、对于我行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呢?(我觉得要做到两点:) 坚持知行合一,我心有主。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永远不能忽视的话题,就像一个水库蓄水量的多少不仅在于它的高度以及宽度,更在于周身是否有漏水的可能。换句话说能把内控合规做好,其实也就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学领域,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要实干兴行,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要算好经济账、事业账、感情帐,面对高息借贷、大额博彩、过渡资金、代客交易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彻底地大声说”NO!”(粤语代替)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落实。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费事,实干兴行”,似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沦落衰败,唯有真抓实干才有走向兴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我行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全情的精力投入到关注每一次接待客户是否使用了更加标准的手势、是否布置了更为舒适的环境、是否绽放了更为迷人的微笑、是否呈现出更为专业的营销,只有这些实实在在地做好做到位了,才能不断拓展业绩,更上一层楼,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才能为员工搭建更广阔平台,才能为社会承担更全面企业责任。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知行合一议论文

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宋朝是一个主文的时代,继承了唐朝的开放之风,思想界相对相对活跃。于是,在宋朝,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即后世所称的“理学”。经过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理学空前繁荣。 其中,对于认识论方面,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等人认为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恍然得悟,得万物共有之理。用现在的话解释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着其中的“理”,可以近似理解为我们哲学上所说的“规律”。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在的流行观点和程朱理学认识的的差异,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近代中国在引入西方自然科学时,将物理,化学等学科统称为格致之学,取意格物致知,即深究事物原理以获取知识,有后继薄发的意思,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思辩观察,然后归于贯通。朱熹当时虽然不是很得志,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他本人也被尊为“朱子”。 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的认识论,有其先进住处。但是,到了明朝中期,理学之风日渐衰弱,此时的理学称为“道学”,由于道学家们自己的虚伪堕落,有人称之为“伪道学”。思想界的认识论方面,又将面

临一番狂风骤雨。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喜欢玩的皇帝,他当政之际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奸臣当道,叛乱频发。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此类环境下失去了原有的抱负,空留下济世报国无门的诗作,留下无数的扼腕叹息。但正在此思想混乱,国家动荡之际,一位文人,科举落第,考取,做官,入狱,流放,启用,遭贬,再启用。他就是心学大成者王守仁。他是个文人,却在武功上很有造诣,多次平叛。在学术上他是在朱熹后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大儒。 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尽管后世评说心学的唯心色彩,但他在认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知行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则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理解“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用今天马哲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发觉,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可以相反的理解。即知是知,行归行。你所了解的仁义道德之类的与你所处的事情是两码事。王阳明平叛过程中,对于反叛者,他所说的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行”。在具体是情况下,采取具体的措施。是知,行,抑或知行。阳明先生的思想在在日本备受推崇,近代蒋介石也很是欣赏。当然,

君子不器,成己达人

【人物简介】许仁聪,浙江台州人,中共党员,商学院财管141班学生,现任商学院学生党员之家主席,校十佳大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学业成绩位居专业前列,综测成绩班级第1,考取“初级会计师”,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铜奖,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创业创新大赛丽水分赛区金奖等。 不忘初心、不负青春,巩固专业功底 不忘初心,不负青春。“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事情。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许仁聪一直以这样的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入学三年来,他的综测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首位,学业成绩始终在专业前列,他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校一等奖学金”“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还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职称”“计算机二级”等专业技能证书。 除了抓好自身的学习之外,他还积极申报商学院“1+N”党员示范岗中的学习帮扶岗,组建了班级学习帮扶小组,真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其组建的学习帮扶小组中,1人获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1人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初级会计师通过率100%,在示范岗群体中起到了榜样作用。 砥砺前行、团结奋进,提升创新思维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为了每一天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始终秉承创业创新、诚信共赢的理念,积极投身团队的建设,在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中,率先垂范、披荆斩棘。 在全国上下“创业创新”的发展浪潮中,许仁聪积极带领、参与多个学科竞赛团队,并取得优异成绩,“童林木玩有限公司”与“半墨青瓷工作室”分获浙江省“创青春”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与铜奖、“丽水市青春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浙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铜奖、“乘风商务有限公司”获第七届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优胜奖、“创想居”项目获丽水市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数十项省级、市级、校级荣誉。 此外,他多次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研项目。2016年9月,他担任负责人的《龙泉青瓷网络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构成要素及路径研究》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16年由他撰写的论文《生态学视角的农产品安全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丽水学院学报》上。在许仁聪的影响下,商学院学生的学科竞赛、学术科研氛围愈发浓厚。 夯实基础、行路致远,锻炼实践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形势下要求每一位党员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许仁聪坚信,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企业价值观和知行合一

从台湾高雄燃气爆炸事件谈企业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小组成员(按姓名英文字母排序): 陈炳强、赖明华、李志强、马泳宇、孙仲潍、游向前、余非2014年7月31日晚,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发生因石化气泄漏而引发的爆炸。气爆造成当地供电、通讯、自来水和天然气系统严重受损,并造成数万户停电、停气、停水、停话,近百所学校停课。据最新报道,事件已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此次惨痛事故的责任仍未完全厘清。初步判定祸首疑为李长荣化工(荣化)输送丙烯时虽发现管线压力异常,却未及时报案示警,以致丙烯大量外泄酿成惨剧。截至2014年8月29日,已有李长荣化工及华运仓储共九人因业务过失致死和公共危险罪嫌列为被告。高雄市政府也有三人因涉嫌业务过失致死而列为被告。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李长荣化工因为此次事件已经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李长荣化工于8月5日宣布自6日起停工四天。高雄市政府于8日勒令荣化大社聚丙烯厂停工,该厂每天要损失5100万新台币的营收。李长荣化工与美国科腾高性能聚合物的合并交易也宣告破裂。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在这起事件中,涉事企业荣化等其实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也在社会公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过很好的行动和表率。但因何仍会成为爆炸事件的重要责任方,不得不让人深思:企业领导该如何在策划管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同时,探索发展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先进企业文化,树立既符合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又为企业和成员都接受共享的价值观,并且建立有效机制让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接受,即使在压力困境下都能自觉坚持这些价值观而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维护企业与社会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而不会面对压力时不知所措或逃避责任,甚至采取损人利己的错误行动危害社会,令企业毁于一旦? 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从字面意思而言,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在实践中,这一名词有着更深远的维度和更现实的存在意义。探讨高雄燃气爆炸事件对于企业价值的启示,那我们首先就得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价值观。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但对于企业价值观的研究则为时不长。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提出,企业总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和维持整个组织的价值共识。而且他们强调指出,“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间之小如目见之,日见之不如足践:”千百年来,多少思想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旦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 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试“博观而约买,厚积万薄发"。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间,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王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一知识一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听闻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一种境弄,齐白石画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地;徐志鸿的价马图,是他常在马低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方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入的事例元不自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求,就必须有“知“在肚子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传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乜"。孔了亦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彐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采取草约,问约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为了使书十人物具有狮子般的品性和毅力,亲自到非加;托尔斯泰为了起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空上的“知”。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日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牛活、体验白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网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只会给人留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是终败北:今有学生空理想,最终无有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闫、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知行合一

诚信是金——活动方案 一、教学活动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研究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结果。 3、通过倡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从小就讲诚信的意识,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 1、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碟片《狼来了》。 2、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3、全班分为八个学习活动小组。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故事,听过这两个小故事后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回答老师你们喜欢做哪一个男孩就行了。 (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 (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 2、同学们听故事多么认真啊。老师想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最简洁的把内容复述一下,好吗? 3、学生自荐复述故事 4、简要点评,完成开始提的问题:你喜欢哪个男孩? (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2、教师表述:(主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肯定) (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八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 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四)故事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欣赏故事《诚实是生命的玫瑰》,体会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在现实中诚信的缺乏。

“知行合一”在年轻人中的应用

人如果能诚意面对生命,其实就很容易看见并化解生命的盲点。人如果总要靠衣服或语言的装饰,来炫惑他人的耳朵或眼睛,藉此让他人相信你都很好,或很称头或很成熟,这并不是在蒙蔽他人,而是在蒙蔽自己,因为人家觉得你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在於自己常不愿意内观生命,觅得心性的突破。而且,外在事业的开展,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历练与养成,很难不变成被事情牵引无主的俗人,终生在表象里打转,浪费时间,做尽无意义的琐事。人诚然需要有事业,不过,人的事业要有心性做基底,才能给出意义,不断过关,活出天命的人生。 --《阳明心学涵养实记》陈复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