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派评价中英文

意象派评价中英文

Imagism

?Imagism was first appear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of modern poetry. The major figures were Hume, and Ezra Pound, and Amy and Sergei Esenin (休姆、庞德、艾米和叶赛宁). Imagists is a kind of literary movement which happened from 1909 to

1917 ,launch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by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s, which is a

branch of the Symbol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Western world at that time.Imagism's

aim is to ask the poet with a clear, precise, subtle and highly condensed image

vividly and show things deeply, and poe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to poetry.

Its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was the Imagist poetry..

?the characteristic of Imagist poetry has three main points. First, Imagist requested poems to convey the image of sensibility directly, in sculpture and painting

style and oppose music and mysterious lyrics. And it proposed "show only,

and without comment." Second, the language of Imagist poetry is clear and brief

without any meaning of adjectives,short lines, with jumping between images. Third,

Imagist poetry focusing on internal rhyme and rhythm, combining imagery with emotion .

Advocated by the music of language poetry, opposed by a fixed foot poetry.

?As has been said above, Imagist poetry pays no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rules, but close to free verse. They advocated the poetry of music to nature, focus on inner

rhythm.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休姆、庞德、艾米和叶赛宁等。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的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意象派要求诗歌直接呈现能传达情意的意象,以雕塑和绘画的手法表现意象,反对音乐性和神秘性的抒情诗,提出“不要说”“不要夹叙夹议”,只展现而不加评论。

意象派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不用没有意义的形容词、修饰语,去掉装饰性的花边,反对卖弄词藻,诗行短小,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

意象派诗歌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将意象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融成一体。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反对按固定音步写诗。

所以,意象派诗不讲规则,接近自由体诗。他们主张诗歌音乐性要自然,要注重事物内在的韵律、节奏。

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中国翻译》1998 年第 4 期乐金声 什么是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形象的语言, 即指富于联想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在翻译时通过转换, 产生形象, 达到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了, 使繁杂的事物清晰突出, 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 即所谓“状理则理趣浑然, 状事则事情昭然, 状物则物态宛然,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形象转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尤其在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的翻译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形象转换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本文采用多角度、多实例的方法充分说明形象转换在翻译中的地位。 形象转换的喻体 一、动物名词 1. 动物形象转换成人的形象 (1) 表褒义 (2) 表贬义 (3) 表中性意义 2. 一种动物形象转换为另一种动物形象 二、植物名词 三、人体器官、部位名词 1. 人体器官、部位转换成人的形象 2. 人体器官、部位转换成事物形象或概念 四、事物名词 五、数量词 形象转换的方式 一、形象再现 1. 英汉语的相互借用为形象再现奠定了基 础。翻译时可直接译为借入的对应语。 2. 英汉语的完全对应关系, 使形象再现成 为可能。 二、形象替换 三、形象增添 四、形象省略 试谈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王欣青海教育!2006年第4期 一、文化意象 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 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 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 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 代的文艺作品- 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作品和文人的书面作品.

美国深度意象派诗人赖特诗歌三首!没想到他居然是王维的粉丝

美国深度意象派诗人赖特诗歌三首!没想到他居然是王维的 粉丝 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就让我们一起沉入诗歌,忘记一切。——木心《卡夫卡的旧笔记》詹姆斯·赖特詹姆斯·赖特(1927—1980)美国诗人、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派)主将之一。生于俄亥俄州马丁斯渡口,早年就读于肯庸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与罗伯特·勃莱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五十年代》,成为美国当代诗歌运动的重镇;处女诗集《绿墙》被W·H·奥登列入“耶鲁青年诗人丛书”并于1957年出版;1963年出版的诗集《树枝不能被折断》是美国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1963年出版的诗集《树枝不会折断》确立了他在美洲诗坛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垮掉派”和“纽约派”相对应的地位。1972年,赖特以其《诗歌集》获得普立策诗歌奖。1980年,赖特因癌症在纽约去世。赖特自认为受中国诗人王维的影响较深,是王维的忠实粉丝。赖特的诗究竟如何呢?他为何会说自己的诗歌受到了中国唐代诗人王维的影响呢?(要知道赖特是现代美国人,而王维是唐代中国人,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距很远很远),一起通过哲学诗画为你精选的三首赖特诗来了解进入。1.《我试图再次唤醒并迎接这个世界》离我窗台不远处的一棵松树上,一只明艳的蓝松鸦在树枝上上下

反复跃动。我笑了,我明白它已忘我于全然的快乐中,因为它和我一样明白那根树枝不会折断。评语:诗人与一只鸟达成了共识和通感,通过鸟,作者明白了大自然所赋予给我们的快乐的真谛。特点——短小,精炼,意蕴深远,就像一杯浓茶,让人浑身舒展。2.《一缕空气》当爱消失,我走出这人类的城市,只为一缕轻松的空气。越过一个树间的空隙,越过那些老人们卑微的生命,越过女孩:高高的星星守着它们的宁静。徒然地寻找位置,我转身,像泥土,离去。一只猫头鹰的翅膀盘旋,荒凉在月亮的雪山之上。评语:人类的世界太嘈杂,欲望太多,爱过于泛滥,这样的环境我们很难看清自己。或许只有星星、猫头鹰、月亮、明亮的雪才能让你我找回自己,重新归于宇宙的静寂和虚空。3.《开始》月亮落下一两片羽毛在田野上。黑暗中的麦子聆听着。快静下来。快。就在那儿,月亮的孩子们正试着挥动翅膀。在两棵树之间,身材修长的女子抬起面庞,美丽的剪影。接着,她步入空中,接着,她完全消失在空中。我独自站在一棵接骨木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动。我聆听着。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黑暗,而我靠着我的。评语:人会成长,而诗也会。从略平,到铺陈、累积和叠加,再到意象和意境的深层开挖,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诗歌螺旋上升式的飞跃成长。月亮的羽毛降落,麦地的精灵上升。至此,赖特的超现实静谧和王维的超空灵禅静非常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

简历中自我评价英文版

Mature,dynamic and honest. 思想成熟、精明能干、为人诚实。 Excellent ability of systematical management. 有极强的系统管理能力。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mature and resourceful. 能够独立工作、思想成熟、应变能力强。 A person with ability plus flexibility should apply. 需要有能力及适应力强的人。 A stable personality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desirable.个性稳重、具高度责任感。 Work well with a multi-cultural and diverse work force. 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Bright,aggressive applicants. 反应快、有进取心的应聘者。 Ambitious attitude essential. 有雄心壮志。 Initiative,independent an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积极主动、独立工作能力强,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 Willing to work under pressure with leardership quality.

愿意在压力下工作,并具领导素质。 Willing to assume responsibilities. 应聘者须勇于挑重担。 Mature,self-motivated and strong interpersonal skills. 思想成熟、上进心强,并具极丰富的人际关系技巧。Energetic,fashion-minded person. 精力旺盛、思想新潮。 With a pleasant mature attitude. 开朗成熟。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有获得成功的坚定决心。 Strong leadership skills. 有极强的领导艺术。 Ability to work well with others. 能够同他人一道很好地工作。 Highly-motivated and reliable person with excellent health and pleasant personality. 上进心强又可靠者,并且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The ability to initiate and operate independently.

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影子_李红丽

庞德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影子 李红丽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英美诗坛20世纪初叶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1912年,庞德和几个英美诗人在伦敦发起了“意象派运动”,成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先驱。庞德长期热衷于中国古典哲学和诗歌的研究。他发现中国古诗和意象派诗歌主张十分吻合。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特征。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象,这与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说属于同一种审美范畴。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庞德创作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巨大,处处可见中国诗歌的影子。 一.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词》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其后,王昌龄、何景明等都在自己的诗学著作中提到“意象”。他们的用法虽然各异,但都呈现为象,而非纯概念的说理。“象”指物象,是意象赖以生存的要素。物象是客观的,但它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并经诗人的审美删选和感情化合而成为诗中的意象。因此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的主观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的特殊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的关联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只剩下表达具体事物的词。这样,中国古诗词就取得了高度的意象密度。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时,中国古诗强调含蓄美,诗中绝少西方诗歌中常有的抒情、议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诗人要表达的情思与意蕴就通过高度凝练的意象表现出来了。 二.意象派的诞生 西方现代派的发端是顺应反传统的要求诞生的。20世纪初,西方政治、经济的大动荡带来了急剧的社会变化,对人们的思想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当时的英美诗歌界沉闷而保守。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传统仍然根深蒂固。无论是英国的乔治派,还是美国的风雅派仍然盛行华而不实、凄婉哀艳的情调。时代呼唤着“一种明晰简约之作”,“一种刚健朴实之作”。意象派应运而生。 与传统诗歌不同,意象派反对诗人介入诗歌抒发感慨。1912年,春末夏初之际,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提出了著名的意象派诗歌三原则。 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强调直接描述表现的对象,不说教,不评论。 2.决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即诗歌应尽可能简洁。另一位意象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语中的:“不管你写的是什么,删减、删减、再删减。” 前两项原则的核心范畴就是“意象”。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即运用想象、比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意象派认为诗歌要直接表现主观事物,删除无助于表现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008填空题 (1)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应和”论,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2)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以“音乐化”为核心。主要著作:《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 (3)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4)叶芝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主要著作:《诗歌的象征主义》《论文与序言》《探索集》《评论选》 (5)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主要著作:《严肃的艺术家》《罗曼司精神》《怎样阅读》《阅读ABC》等。 (6)意象主义诗论家休姆的主要著作:《沉思录》、《沉思续集》;他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009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1)“象征主义精神”: 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个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 ①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②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 ③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 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 (4)评价: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比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010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文学作品中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

文学作品中 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by Zheng Yawei H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富有读音的部分之一,它不但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而且给读者给的文学美,一个好的比喻往往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使读者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 英汉的比喻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都各有其特点,因此,反映在评议中的意象比喻也很不同。例如我们常用“落汤鸡”来形容一个人被雨淋得湿透,而英国人却用as wet as a daowned rat来打比喻。因此翻译比喻时要根据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意象比喻的汉译大致可以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 1.保留原文比喻意象,直译。 英语中许多大众化的比喻意象与汉语的比喻意象相同或相近,或虽汉语中无相同相近意象,但译后的比喻仍可通过联想了解其意义而不会产生误解,也可以直译。 eg: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 follow in somebody's footsteps 步人后尘

A rolling stone ge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as blind as a bat 瞎的像只蝙蝠 注:文学作品中作家自创的比喻,只要不引起误解,最好直译。当然,有时也可以用汉语中的现存的比喻来翻译以贴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以易于理解。eg: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做朋友,就要学会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更换比喻意象 有些英语直译成汉语后会觉得不自然,甚至产生误解,这是因为汉语中不存在这样的意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用汉语比喻,更换意象。

关于工作英文自我评价

关于工作英文自我评价 工作快一年了,下面是我的年度工作自我评价: The job is almost a year, and here is my annual work self evaluation: 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A, self-disciplined, consciously strengthen the party spirit, party spirit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 A years, I always adhere to the use Marxism Leninism stance, viewpoint and methodology, the us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analyze and observe things, right from wrong, uphold the truth, adhere to the correct world view,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ith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o guide their study, work and life practice, in the mind actively build against the bourgeois democracy and freedom, money worship, liberalism and all corrosion of decadent ideas of the solid line.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Love the motherland, lov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ove the socialist, support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pport the reform and open, firmly believe that socialism is bound to triumph over capitalism, socialism with win confidence.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caus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eriously do their own work. Proactive, hard working, not afraid of hard, due diligen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extraordinary job.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赵毅衡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由一些英美青年诗人组成的诗派,一九一O——一九二O年左右活动于伦敦。意象派历史不长,创作成果不大,却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在美国,这影响至今没有消失。因此,意象派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出最大前景的文学运动”①,很多文学史著作把它作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发轫。 意象主义,是这批青年诗人对后期浪漫主义(即所谓维多利亚诗风)统治英美诗坛感到不满,在多种国外影响之下开创出来的新诗路。他们反对诗歌中含混的抒情、陈腐的说教、抽象的感慨,强调诗人应当使用鲜明的意象——描写感觉上具体的对象——来表现诗意。 当然,诗歌一向都是使用意象的,但往往在一段具体描写之后就要引出抽象的、“提高一层次”的发挥。而意象派强调把诗人的感触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背后。意象派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引起的感觉上,而不去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去阐发这联系的社会意义。但是,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意象派作了十分有意义的开拓工作。意象派所探索的,实际上是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某些具体规律。因此,它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诗派。东方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日本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起了很大影响。日本文学界对意象主义及其日本渊源作了很多研究工作,而对意象派所受的中国诗歌影响我们至今没有加以研究。实际上,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歌之惠远比受之于日本诗者更为重要。 开风气之先的是意象派前期主将埃兹拉·庞德。一九一五年他的《汉诗译卷》(Cathay)问世,这本仅有十五首李白和王维短诗译文的小册子,被认为是庞德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②,是“英语诗歌经典作品”③,其中《河商之妻》(即李白《长干行》)、《南方人在北国》(即李白《古风第八》)等篇章脍炙人口,经常作为庞德本人的创作名篇而选入现代诗歌选本,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常要论及,从而使庞德从T.S.爱略特手中得到“为当代发明了中国诗的人”的美名、一个国家的现代文学受一本翻译诗集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事。 这本译诗触发起英美诗坛翻译、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历久不衰的热潮。意象派后期挂帅人物、美国女诗人爱米·洛威尔邀人合译了中国古典诗歌一百五十首,于一九二O年出版《松花笺》(Fir—F1ower Tablets),爱米·洛威尔直到临死还在计划继续译中国诗。在庞德译诗出版后的五年之内出现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至少不下十种。文学史家惊叹,这些年月,中国诗简直“淹没了英美诗坛”。④ 意象派诗人之所以迷恋于中国古典诗歌,并非纯属猎奇,或给自己的诗添些异国风味,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的主张颇为吻合,可以引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来为自己的主张作后盾。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迻译。”⑤所以,意象派之与中国古典诗歌结合,是有一定姻缘的。“按中国风格写诗,是被当时追求美的直觉所引导的自由诗运动命中注定要探索的方向”。⑥而著名汉诗翻译家卫律(A ythur Waley)在一九一八年出版的《中国诗170首》甚至被文学史家认为是“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派诗歌”。⑦ 意象派从中国古典诗歌学到的技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全意象” 庞德对汉语文字学的无知引出非常有趣的结果。当时庞德对汉字可以说目不识丁,他是根据一个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费诺罗萨死后留下的对汉诗逐字注释的笔记进行翻译的。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2828248.html,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研究 作者:段友国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意象派诗歌产生的背景、创作三原则及诗歌中意象的产生过程出发,结合隐喻对诗歌的重要性,对意象派诗歌中所存在的隐喻现象进行解读。一是结合诗歌论证了意象派诗歌中隐喻的使用;二是论证了意象派诗歌中隐喻存在的形式;三是论证了如何对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进行理解。 关键词:意象原则诗歌隐喻 引言 20世纪初期,美国诗坛兴起了以庞德为领导的一股新潮流,这股潮流旨在打破传统诗歌 对美国诗坛的主导地位,从而创造全新的诗歌气息。在新的诗歌体系中,传统诗歌的陈腐体系、呆板说教都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诗人所观所想的直接简洁生动的描述。这一新潮流就是后来的意象派诗歌。 在对意象派诗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的学者进行了中英意象派诗歌的对比,也有的学者对意象派诗歌的产生理据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尚无学者专文将诗歌的生命原则——隐喻——与意象派诗歌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都是将隐喻作为研究的一个部分进行),因为有的学者认为意象派诗歌与隐喻不能共存,或者是没有意识到隐喻对意象派诗歌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将意象派诗歌和隐喻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论证二者的联系,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一.意象派诗歌 1.1产生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由于对当时风靡英美诗坛的维多利亚风格的传统诗歌中所携带的陈旧风格极为不满,英美诗坛产生了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当中有许多诗人,尤其是新生代诗人一直在酝酿着一股除旧迎新的新诗运动。他们极力希望摈弃诗歌的传统风格而创立新的体系。新风格的诗歌需要将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清新、典雅的生动形象加以完整及完美呈现。其中,这场诗歌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美国诗人庞德,在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点之后,创立了意象主义诗歌流派。其宗旨就是要一反传统诗歌陈腐、说教的形象,并在诗歌中创立鲜明、简洁、生动、形象的意象。方式就是将诗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入到诗行当中,但并不是直接加以陈述或者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诗歌中所创立的意象来加以含蓄表达,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相对于传统诗歌而言一是更为简洁,二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读者的想象力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1.2创作三原则

英文简历必备自我评价篇完整版

英文简历必备自我评价 篇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通常大家在写简历的时候,会有一个部分叫“自我评价”。这个部分就是给自己美言的地方了。当然,美言太多、言过其实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那么如何简明、恰到好处的展示自己的长处呢下面的就教大家如何说明自己性格上的优点。 , and . 思想成熟、精明能干、为人诚实。 A personality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个性稳重、具高度责任感。 Bright and aggressive. 反应快、有进取心。 Mature, self-motivated and strong interpersonal skills.思想成熟、上进心强,并具极丰富的人际关系技巧。 Energetic, and fashionable 精力旺盛、思想新潮。 With a pleasant mature attitude. 开朗成熟。 Highly-motivated and reliable person with excellent health and pleasant personality. 上进心强,为人可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Positive with bright mind. 头脑积极、灵活。 Elegant and with nice personality. 举止优雅、性格好。 Active,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思想活跃、有首创和革新精神。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有获得成功的坚定决心。 Young, bright, energetic with strong career ambition.年轻、聪明、精力充沛,并有很强的事业心。 你还可以使用以下词汇: outgoing 外向的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深厚积淀形成的典型意象以及古代诗学中的意象理论,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英国的意象派,还是此后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发起的“意象派运动”,无不受到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影响。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背景,决定了西方现代意象诗学与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两种意象理论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歌意象;异同 在中西方漫长的诗歌发展历程中,意象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诗歌美学范畴。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深厚积淀形成的典型意象以及古代诗学中的意象理论,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英国的意象派,还是此后美国诗人庞德发起的“意象派运动”,无不受到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影响。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背景,决定了西方现代意象诗学与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两种意象理论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一、中西方诗歌意象的契合相通之处 注重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传统,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和中国诗歌对美国意象派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诗人埃温说:“到如今,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无法想象。这种影响已成为美国诗传统的一部分。”①这种影响使得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具有相通之处。 1.主客契合交融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实质都在于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契合交融,创造出“象外之意”。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的古义是“表意之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揭示了意象创造的真谛,即诗人在创造活动中“心物交融”,“情景交触”,达到内意与外象契合交融的境界。 意象派诗歌运动领袖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情感的复合物”②。关于复合物,庞德在《关于意象主义》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展: 意象可以有两种。意象可以在大脑中升起,那么意象就是“主观的”。或许外界的因素影响大脑;如果如此,它们被吸收进大脑熔化了,转化了,又以与它们不同

英汉互译心得体会

《英汉互译》课程学习体会 学习英汉互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又掌握了一项英语专业技能,更好的掌握了英译汉的翻译要领,所谓受益匪浅。 上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翻译的一些方法,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等,当然,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翻译要领就是严复的三大准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文原意,不可自己自由发挥,而委屈的英语原文的本意。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所谓“达”是指在完成英译汉后,中文的译文要做到通达顺畅,不可使译文显得牵强。所谓“雅”是指译文需要有一定的文采,语言优美,富有意境,但切记不可因为尽力做到“雅”而曲解文章本意,使读者误解原文。中外翻译简史的论文,我也写的这个,因为这个方法在平时用的比较多。在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忠实于通顺,它们是翻译标准的精髓,也是翻译学习中应首先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忠实是通顺的基础,通顺是忠实的保证,不忠实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的通顺,译文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但是不通顺也会影响对原文的准确表达,所以忠实与通顺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忠实是译文质量的基础,而通顺则是译文质量的保证。 上学期老师主要着重于分析不同译者对原著的翻译,从中学一些翻译技巧,明白翻译中可能会犯哪些错误,而这学期就主要放在自己动手翻译上面来。正如老师所说,在翻译的时候要大胆,别怕犯错误。在看到一篇文章时,不要一股脑的就开始翻译,而是要先搞清楚文章大意,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然后勾出重点单词。其实,我以前翻译就没注意过这么多,所以在翻译的时候经常都搞不清楚句子结构,经过老师的指导翻译就简单多了。 还有就是词汇方面,老师说不要死记硬背单词,可是我觉得单词是很重要的,不背单词,就靠平时积累的那些,在翻译的时候也有点不够用。在着手翻译各个具体词语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精确的,富有表现力的字眼,将之恰如其分地嵌入译文中。这样才能把原文中所蕴涵的意义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 总之,只要找对了方法,英汉互译并不会很难。翻译时要仔细拿捏,找到最恰当的单词,同时注意语句的通顺以及忠实原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善于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译出精美的、符合原文语体风格的译文。

英语自我评价范文一些英文的自我评价都有些

英语自我评价范文一些英文的自我评价都有些 Astable personality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desirable. 个性稳重、具高度责任感。 Work well with a multi-cultural and diverse work force. 能够在不同文化和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出色地工作。 Highly-motivated and reliable person with excellent health and pleasant personality. 上进心强又可靠者,并且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The main qualities required are preparedness to work hard, ability to learn, ambition and good health.

主要必备素质是吃苦耐劳精神好、学习能力优、事业心强和身体棒。 Strong leadership skill while possessing a great team spirit. 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很强的集体精神。 Goodpeople management and munication skills. Team player. 有良好的人员管理和交际能力。能在集体中发挥带头作用。 Able to work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time limitation. 能够在高压力下和时间限制下进行工作。 Having good and extensive social connections. 具有良好而广泛的 ___。 Theability to initiate and operate independently.

一些意象派诗歌及其翻译

地铁车站 庞德 人流中这几张脸魔幻般浮现; 雨湿蒙蒙花瓣偎在乌黑树干。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by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背景资料《关于庞德的一首小诗的讨论》): 一、这是庞德(Pound)的一首意象诗(imagist poem). 除了标题,全诗仅两句。第一意象是apparition,把突然看见的美丽面孔喻作梦境一般,奇妙而神密。第二意象是petals, 这个词使一张张可爱的脸有了具体的形象,更富魅力。 二、IMAGISTS:A group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s (c.1909—1917) who rebelled against the exuberance and sentimentality of 19th-cent. verse. Influenced by CLASSICISM, Chinese and Japanese poetry, and the French SYMBOLISTS,

they advocated a hard, clear, concentrated poetry, free of artificialities and replete with specific physical analogies. The group included Ezra POUND, Richard ALDINGTON, Amy LOWELL, and Hilda DOOLITTLE. 三、1.这首诗据Pound自己记载,是一个下雨的晚上,他走出巴黎的一个地铁站,突然看到许多女人和儿童漂亮的脸庞,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后来却发现可以用色彩表达感情。开始他写了30行,不满意,半年后改为15行,又过了一年终于成了这首类似于日本俳句的2行诗。 2. 后句是前句的比喻,两行并列不用关联词,这在中国古诗中也常见,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又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四、其它的翻译展列如下,见仁见智,各取所好—— 1. ataloss (译) 《地铁车站》 人群中突现幻影,一张张俊脸, 湿漉漉,黑枝丫上一片片花瓣。 2.罗池(译)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

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综述

前期象征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象征主义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潮。象征主义在浪漫主义衰落之际兴起,表现出了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拨,将世界看作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象征主义(1850—1880)主要代表是美国的爱伦·坡,法国的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其中以法国为重镇,以诗歌为重要的文学成就。本文主要对前期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情况经行分类整理。 一、对象征主义思潮的总体研究 重要著作有由柳鸣九1981年主编的《法国文学史》,袁可嘉《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1987),郑克鲁《法国诗歌史》(1996),查德维克著、肖聿译《象征主义》(1989),布吕奈尔著、郑克鲁译《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1991),严云受、刘锋杰《文学象征论》(1995),张英伦等《外国名作家传》(2002)王家新,沈睿编选《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2005),马塞尔·雷蒙著、邓丽丹译,《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2008),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2012)。 象征主义作为两世纪之交的兴起的一场思潮,后又传播到全世界,影响了20世纪以来形形色色的冠之以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深入到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中国“五·四”以后,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 如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王独清等零散地翻译介绍了一些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及理论文章,并在不同程度上将其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创作这使得对这一领域的译介和研究备受关注,成果颇丰。抛开现代文学的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就象征主义本身而言,远不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的研究充分,尤其是对前期象征主义的关注远不及后期。从时间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五四至解放前;二是八十年代至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象征主义思潮的观点与我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对文学的认识不符,成为被批驳的对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对这一思潮的研究逐渐呈现了蓬勃的态势,主要可分为三类的研究:第一是对作家作品及特点的归纳概括;二是诗学层面的分析;三是关于象征主义与其他文学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具体如下:

读完让你受益匪浅的中英文意境段子

读完让你受益匪浅的中英文意境段子 本文是关于读完让你受益匪浅的中英文意境段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0xx最受欢迎的有意境段子 1、Moving forward can’t go through the distance, going backward can’t walk out thememory. 前进走不完距离,后退走不出回忆。 2、perhaps nothing is the best comfort, maybe the memory is the best ending, 3、a fool also is same, all escape but sad. 也许无言才是最好的安慰,也许回忆是最好的结局,傻瓜也都一样,都逃不过悲伤。 4、In the past only can be used to memory, don’t wallow in the shadow of it, otherwise,always can’t see the road ahead. 过去只可以用来回忆,别沉迷在它的阴影中,否则永远看不清前面的路。 5、Hearing you say good night to me every night is the simplest and the most lasting memory I have. 每晚睡前听你说晚安,是属于我的,最简单而持久的记忆。 6、It is said that the purpose of travelling is to escape.Not from a town,but a piece ofmemory. 听说旅行的意义就是逃离。逃离的不是一座城,而是一段记忆。 20xx最火的意境段子 7、Ired heart is always hovering between adhering to and giving up, indecisive.Trouble is thatmemoryis good, the mind should not mind will stay in memory. 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

意象派

意象派及庞德意象派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影响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01班曲爽2010101010138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 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其次,20世纪初柏 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理论主张:

意象派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现代英美诗歌流派。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 诗歌创作 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艺术特征 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内心感受

英文版的自我评价.doc

英文版的自我评价 仅仅由别人的评价来判定自己是不全面的,当自己也沉淀下来,窥探自己的内心,写下自己的自我评价,这样才可以不断进步。但是自我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英文版的自我评价,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英文版的自我评价 I love learning, rigorous work attitude,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ave a good team player. Good analytical, problem-solving thinking. Innovation to address customer needs and safeguard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for the purpose. To accept the challenge and grea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英文版的自我评价 Honest, loyal, hard-working, motivated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rich management experience, strong team management skills, good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rganizational skills, keen insight, confidence is my charm. I have a good image and temperament, good health and a spirit of optimism that I can wholeheartedly into work. 英文版的自我评价 It is lively and cheerful, rapport with people, have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During the school as a squad leader post, ma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