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典型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典型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 -

知识点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决问题。

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2、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3、列出方程。

算术法:1、找出单位“1” 2、找出已知量和已知量占单位“ 1”的几分之几; 3、列除法算式。即已知量宁已知量占单位“ 1”的几分之几二单位“ 1”的量。

例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5200km,东西相距是南北的52。南北相距多少km?

55

分析:分率句:东西相距是南北的52。

55

单位“ 1”南北的距离

等量关系:南北的距离X 52=东西的距离

55

方程解法:解:设南北相距X km

52X=5200

55

52

X=5200 --

55

55

X=5200X 書

52

X=5500

算术法: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 T,用除法

这道题目是求单位“1”因此用除法。对应量+对应分率二单位“ 1

即:5200-邑=5500 (km)

55

答:南北相距5500km。

【课堂练习】

1、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速度的40。宇宙飞船的

57

速度是多少?

2、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2,图书馆里全部图书有多少本?

3

3、小明家九月份费24元,相当于八月份的6,八月份费多少元?

知识点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注:“减少”、“下降”、“降低”“节约”等蕴含“少”的意思) 解题思路:1、找出含有分率句;2、找出单位“1”的量;

3、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 1”的量X (1-对应分率)二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例2、学校有90个足球,足球比排球少2。学校有排球多少个?

5

分析:分率句:足球比排球少-。单位“ 1”排球。

5

等量关系:排球X( 1-2 )=足球

5

方程解法:解:设学校有排球X个

(1-2) X=90

、5

3

X=90 + -

5

X=90 X 5

3

X=150

算术法: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对应量?对应分率二单位“ 1”

列式解答:90宁(1-2)=150 (个)

5

答:学校有排球150个。

【课堂练习】

1

1、师傅家四月份用电42度,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师傅家三月份用电多少度?

1

2、某校有男生240人,比女生少-,女生有多少人?

5

1

3、公鸡1200只,比母鸡少-,母鸡有多少只?

6

知识点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注:“增加” “提高” “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

解题思路:1、找出含有分率句;2、找出单位“1”的量;

3、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 1”的量X (1+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例3、学校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美术小组的人数是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丄,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4

等量关系:航模小组x( 1+4)=美术小组 方程解法:解:设航模小组有X 人

1

(1+-) X=25 X=25 - 5

4 4

X=25 X -

5

X=20

算术法: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对应量?对应分率二单位“ 1” 列式解答:25^( 1+- ) =20 (人)

4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课堂练习】

1

1、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40人,比女生多1。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1

2、水果店有橘子77kg 。橘子比香蕉多-.香蕉有多少千克?

6

3、林场有180棵槐树,槐树的棵数比树多-,林场有多少棵树?

分析:分率句: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

4

单位“ 1 ” :航模小组

知识点4:对应思想:对应量+对应分率二单位“ 1”

量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量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

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例4、一套校服共60元,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上衣和裤子的单价各是多3

少元?

分析:分率句: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1。单位“ T:上衣单价。

算术法:求单位“ T,用除法。上衣的价格是1,则裤子的价格是-,

3 校服的总价是裤子和上衣的总和即60元,对应的分率是1+1,根据

3 对应量?对应分率二单位“ 1”,有:

1

上衣:60—(1+-)=45 (元)

3

裤子:45X 3-=15 (元)

3

答:上衣和裤子的单价分别是45元和15元。

【课堂练习】

1、苹果树和梨树共4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5,两种树各栽多少棵?

6

2、一套运动服的价格是108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3,上衣和裤子的单价

各是多少元?

3、六(1)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4?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5

3

4、夏至这天黑夜的时间是白天的2?这天的白天和黑夜分别是多长时间?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利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典型易错题 1. 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58 ,水仙花的花期是玫瑰的34 。水仙花的花期是多少天? 【答案】 32×58×34 =20×34 =15(天) 答:水仙花的花期是15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用芍药的花期天数×58 =玫瑰的花期天数,然后用玫瑰的花期天数×3 4 =水仙花的花期天数,据此列式解答。 2. .根据下面的信息,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出白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60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 4。 白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 3 。 【答案】解:如图: 60× 34 × 23 =45×23 =30(朵) 答:白花有30朵。 【解析】【分析】先用一条线段表示红花的朵数,然后把红花平均分成4份,黄花的朵数与其中的3份同样多;然后把黄花的朵数平均分成3份,白花的朵数与其中的2份同样多。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即可。

3.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速度最快的是乌贼,它的最高速度每分约是9 10 km,海豚的速度是乌 贼的5 6 ,海豚每分约能游多远? 【答案】解:9 10×5 6 = 3 4 (km) 答:海豚每分约能游千米3 4 km。 【解析】【分析】海豚的速度=乌贼的速度×海豚的速度是乌贼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作为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作为分母,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 4. 看图列算式. . 【答案】解:35×3 5 =21(管) 【解析】【分析】梨的筐数=苹果的筐数×梨的筐数是苹果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资源链接 看图列式并解答 (1) (2) 2.只列式不计算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分数应用题 1、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加 10 1,当冰融成水后,体积要减少几分之几? 2、有一杯水溶有40橘子粉,搅匀后喝去53;加入20克橘子粉,加满水搅匀,再喝去53;再加入20克橘子粉,再加满水搅匀仍喝去53。问此时杯中所剩橘汁水中有橘子粉多少克? 3、甲、乙、丙、丁四人凑钱合买24000元的游艇,甲支付的钱是其余三人所支付现金总数的41,乙支付的是其余三人所支付现金总数的51,丁支付的比其他三人所支付的总数少50%,问丙支付多少元? 4、 某厂对一批电器试制品抽样检验,抽取的样品有300多件,检 查结果根据质量情况按 百分制打分,情况如下:其中 191的产品在70分以下,51的产品不到80分,41 的产品达到95分,问得分在80分以上95分以下的产品有 多少件? 5、四、五年级参加航模小组共56人。从四年级来的学生中,男生占2/3.从五年级来的学生中,男生占75%。四、五年级来的女生一样

多。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航模小组? 6、学校阅览室里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这时女生人数占所有看书人数的9/19,问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 7、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1/11和5个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求这个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3,装了3筐8、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第一天收下全部的 8 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 9、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种棋子。第一堆里的黑子数与第二堆里的白子数一样多,第三堆里的黑子为全部黑 2。把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为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 子的 5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池西一小孙志坤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我以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逛超市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当然,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对于书中的插图,他们弄不明白,哪些该做为已知条件,哪个该做为要求的问题。 如:练习七的第4题,图上画的是草地上有3组小兔子,每组是3只,问:每只吃2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x3x2,而他们则直接把第一步给省略了,写成一步算式:9x2。 2、前后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练习题中,如果把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放在一起,让他们做,他们就似乎搞不明白倒底该用什么方法去列算式。 如:树苗图——每行载6棵,一共4行,问,有3个小朋友给它们浇水,平均每人浇几棵?这是一个先乘后除的应用题,必须要先求出总数,然后再平均分。极个别学生面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头脑一片空白,无处下手似的。 因为是刚接触,每个孩子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还需要多多练习巩固,掌握各种题型后才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总之,以上是我在教学本课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学之后,及时记下,不断反思。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反思,作为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难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二) 例1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1多16本,第二天卖出总数的21 少8本,还余下67本。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1. 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1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1 少4页,还剩下102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 例2.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120名,现在调出81 给第二车间后,这是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6 还多3名。求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1.某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相等,三班的人数占五年级的207 ,并且比二班多3人,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例3学校图书室内有一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4 3之后,又放上60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1。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书? 1.有一堆砖,搬走41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51 ,问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例4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第一天收下全部的83 ,装了3筐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 1.菜地里黄瓜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83 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的部分时,又刚好装满8筐,求共收黄瓜多少千克? 例5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走得吨数比第一天多176,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9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车间共有工人152名,选派男工的111 和5名女工参加培训班后,剩下的男女工的人数正好一样多。问车间的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2.一本书,已看了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等,3天看的页数恰好为全书的225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6有一块菜地和一块稻田,菜地的一半和稻田的三分之一放在一起是13公顷,稻田的一半和菜地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2公顷。那么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 1.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31 后,连瓶共重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2.食堂有一桶油,第一天吃掉一半多1千克,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2千克,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3千克,最后桶里还剩下2千克油,问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1)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做一套校服用布2.3米,五(1)班共有学生52人,共需用布多少米? 2、小刚买了 4.8千克苹果,每千克6.2元,他应付多少钱? 3、一个长方形操场宽0.36千米,长是宽的1.5倍,长为多少千米? 4、小华体重27千克,身高1.4米,妈妈的体重是她的2.06倍,身高是她的1.2 倍,妈妈的体重、身高各是多少? 5、某公司女职工有70人,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1.2倍,这个公司共有职工 多少人? &每千克苹果1.98元,每千克梨1.64元,小红买两种水果各15千克,一共应付多少元? 解决问题(2)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只母鸡平均每天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一个鸡舍一层有母鸡25只, 共 6层,一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 2、王叔叔今年共种向日葵800棵,平均每棵收葵花籽0.2千克,如果每千克葵花籽 榨油0.25千克,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3、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 3.5倍,梅花鹿比长颈 鹿矮多少米? 4、大米每千克3.85元,王阿姨买了15千克大米,找回2.25元,付给售货员多 少钱? 5、某厂今年七月份的产值是36.2万元,八月份的产值是七月份的2.8倍,七、 八两个月的总产值是多少万元? 解决问题(3)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妈妈去商店买布料,买了 2.25米,每米布料28.8元,妈妈付出100元,应找回 多少元? 2、文强今年15岁,爷爷的年龄比他的4.8倍还多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某星级宾馆今年6月份营业额是42.8万元,7月份是6月份的2.5倍,两个月的 营业额一共是多少万元? 4、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0.18吨食物,饲养员准备20吨食物,够15头大象 吃一周吗? 5、苹果每千克4.6元,比每千克香蕉贵0.6元,李奶奶买了5.35千克香蕉,应 付多少钱? 解决问题(4)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8.2米,长比宽多1.5米,这块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本文研究发现小学教师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存在脱离实际生活、机械训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三个问题。根据名师的经验,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注重思维方式训练来克服。 标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一、小学教师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 (1)脱离实际生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侧重在结构、解题思路和做题程序上,而且题目给的条件是必备的。至于是否符合实际,题目里的数据是哪儿来的,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什么数据,怎样得到这些数据,教学中则很少考虑。在这种封闭的教学目标、封闭的教学方法、封闭的教学内容的熏陶下,学生除了考试时感到学习数学有用,平时不仅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而且真正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需要解决时,就连学过的知识都用不上。 (2)机械训练,思路刻板。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多做练习,就会知道如何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类题型。虽然经过大量地分析和计算训练,但是学生仍然会经常出错。在小学阶段的应用题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就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地分析、解答方法与以前所学应用题截然不同。这种教法,解题方法呆板单一,以致于学生只能死套公式、机械学习、不会思考、不会分析。这种教法不利于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 (3)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教师在探究问题时,缺乏对图与式的有效对照。部分教师教学生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型的题就可以套用哪种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深度,只重视对算法的探究,忽视了计算教学以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其实,教师如果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与线段图结合,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比较思想,可以将抽象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形象化。学生就可以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二、小学教师克服小学分数乘除法教学问题的策略 (1)针对脱离生活实际,采取情境教学法。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或者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一定难度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应该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舍弃那种远离学生生活的应用题情境。 (2)针对机械训练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采取自主建构新知的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带答案

国庆节假期作业一 姓名: 家长签字: 解题技巧:一看,二找,三定,四列式 1、看清分率;(含几分之几的句子) 2、找准单位“1”的量;(“的”前,“比”、“相当于”、“占”后的量) 3、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更正:(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方程或除法) 4、单位“1”的量 分率=分率对应量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找单位“1”练习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1 5 。( 乙数 )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 5 。 ( 女生人数 ) (3)甲的3 5 相当于乙。 ( 甲 ) (4)乙的7 8 与甲相等。 ( 乙 ) (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 6 。 ( 女工人数 ) 2.一个数是56,它的47 是( 32 ); 120的23 的4 5 是( 64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 ,丙数是乙数的4 3 倍,丙数是( 160 )。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 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新书 本书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 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240 × 2 3 =160 )。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 5 。这里是把( 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40× 4 5 =32 )。 6.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 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 是把( 小红邮票数 )看作单位“1”,列式是( 36 × 5 6 =30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 把( 小新邮票数 )看作单位“1”,列式是( 30 × 4 3 =40 )。

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1、李江买2支铅笔和6本练习本一共用了4.20元,每支铅笔0.60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2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五年级某班的一次身高调查中。男生28人,平均身高1.42米;女生22人,平均身高1.45米。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4、一批煤,按计划每天烧5.4吨计算,可烧50天。实际每天可节约0.4吨,这批煤实际可用多少天? 5、小玲的房间地板面积是14平方米,如果选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 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6、用91.2千克花生能够榨出30千克花生油。现在要榨500千克花生油,需 要多少千克花生? 7、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42件,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能不能在3天内完成?

1、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29.1千米,是乙队修的1.5倍。这条公路总长多少千米? 2、每小时上网费是2.40元。算一算,小明家6月份平均每天上网多长时间? 小明说:我家6月份的上网费是180元。 3、每个汉堡包10.5元,50元能够买多少个汉堡包? 4、小明收了1010千克红薯,准备用包装袋运回,每袋最多装45千克。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袋子? 5、学校买回一批体育用品,买18副羽毛球拍用去462.6元,买25副乒乓球拍用去462.5元。?(把问题补充完整在解答) 6、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辆遥控汽车,已经生产了4.5天,每天生产80 辆,,平均每天生产多少辆?(在横线处补充一个条件再解答)7、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时,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时,那么鸵鸟1.5小时跑的路程,非洲野狗需要几小时才能跑完?

如何确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一(供参考)

如何确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单位1 西吉回民小学李哲才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一: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关系式是:总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部分数 单位“1”的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正好”。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

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1、单位1是与分数作比较的;就是被分成若干份的那个量.;是谁的几分之几;比谁多(少)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 2、单位“1:往往在(比,占,是,相当于、正好等)字的后面的那一个量,注意"比"(占,是,相当于等)后面是分数;你要

(完整)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分类练习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对比练习 一、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也叫单位“1”的数量或总量) 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或部分量) 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三类)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这类应用题用乘法)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求单位“1”的量。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分率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量 ÷ 标准量 = 分率。 三、相关训练。 1、量、率对应关系训练。 基础题: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5 ,第二次运走总数的14 ,还剩下143吨。 (1)把 单位“1” 。 (2)第一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3)第二次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4)两次共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5)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运走的占总重量的: (6)第一次运走后剩下的占总重量的: (7)第二次运走后剩下的占总重量的: (8)剩下143吨(数量)占总重量的: 2、转化分率训练。 在解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常需要将间接分率转化为直接运用于解题的分率。 (1)已修总长的58 ,则未修是总长的: (2)今年比去年增产15 ,则今年产量是去年: (3)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4 ,第二次运走剩下的15 ,则第二次运走的是总数的 : 3、写出数量关系式。 由“女生有20人,男生比女生少14 ,”, 可列数量关系式: (1) (2)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难)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二) 例1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1多16本,第二天卖出总数的21 少8本,还余下67本。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1. 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1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1 少4页,还剩下102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 少页? 例2.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120名,现在调出81给第二车间后,这是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6 还多3名。求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1.某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相等,三班的人数占五年级的207 ,并且比二班多3人,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例3 学校图书室内有一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4 3之后,又放上60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1。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书? 1.有一堆砖,搬走41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51 ,问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例4 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第一天收下全部的83 ,装了3筐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

1.菜地里黄瓜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83 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的部分时,又刚好装满8筐,求共收黄瓜多少千克? 例5 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走得吨数比第一天多176,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9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车间共有工人152名,选派男工的111 和5名女工参加培训班后,剩下的男女工的人数正好一样多。问车间的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2.一本书,已看了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等,3天看的页数恰好为全书的225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6 有一块菜地和一块稻田,菜地的一半和稻田的三分之一放在一起是13公顷,稻田的一半和菜地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2公顷。那么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 1.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31 后,连瓶共重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2.食堂有一桶油,第一天吃掉一半多1千克,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2千克,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3千克,最后桶里还剩下2千克油,问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人到银行存款,甲存入的款数比乙多51,乙存入的款数比丙多51 ,问甲存入的款数比丙多几分之几?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对比练习带问题详解

国庆节假期作业一 : 家长签字: 解题技巧:一看,二找,三定,四列式 1、看清分率;(含几分之几的句子) 2、找准单位“1”的量;(“的”前,“比”、“相当于”、“占”后的量) 3、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更正:(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方程或除法) 4、单位“1”的量 分率=分率对应量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找单位“1”练习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15 。( 乙数 )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 ( 女生人数 ) (3)相当于乙。 ( 甲 ) (4)与甲相等。 ( 乙 ) (5)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6 。 ( 女工人数 ) 2.一个数是56,它的47 是( 32 ); 120的23 的45 是( 64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甲数是720,乙数是甲数的16 ,丙数是乙数的43 倍,丙数是( 160 )。 4.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2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新书 本书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240 × 23 =160 )。 5.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40人,五年级二班参加的人数是五年级一班的45 。这里是把( 五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二班参加多少人列式是(

40× 45 =32 )。 6.小红有36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是把( 小红邮票数 )看作单位“1”,列式是( 36 × 56 =30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是把( 小新邮票数 )看作单位“1”,列式是( 30 × 43 =40 )。 7.买30千克大米,( 2915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 24 )千克。 30—45 =2915 30×45 =24 8.填空 (1)60吨的32是( 40 )吨 (2)( 90)吨的32是60吨 (3)60吨是( 90 )吨的3 2 60×32 =40 32X=60 60=32X (4)50千克的21是( 25 )千克 (5)( 100)千克的2 1是50千克 50×21=25 2 1X=50 (6)50千克是( 100 )千克的21 50=2 1X 国庆节假期作业二 : 家长签字: 1、列式填空 (1)94的32是( 278 ) (2)94是32的( 32 ) (3)( 23 )的94是3 2 94×32=278 94÷32= 32 94X=3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4)(32)的32是94 (5)94是( 32)的3 2 32X =94 94=3 2X 解决问题 1、一包茶叶重600克,用去 5 3,用去多少克?单位“1”已知用乘法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竖式练习本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铺垫助学) 1、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左右两组,进行口算比赛,看哪组读题准确,计算正确,声音整齐洪亮。(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一组题: 5×3= 4×4= 1×6= 2×3= 6+2= 5+5= 第二组题: 2×4= 6×2= 1×3= 5×5= 3+6= 4+4= 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课件出示两道算术题(显示两道题的占格方法),学生在竖式练习本上根据算术题画图。要求占格正确,画面清晰、工整。 2 +3 6×5.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7(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例7中第一个问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教师:仔细读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2、教师出示例7中第二个问题:(1)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再认真读第二道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3、比较这两道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两道题都是说桌子的事情,问题都是求一共多少张桌子,两道题的条件都有4和5。 4、让学生说一说第一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教师板书:数学信息:) 学生:4排,每排5张 教师:从这道题中,同学们找到了两个数学信息,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数学信息,分别圈起来。

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练习

课题:复杂地分数应用题练习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轻松课前练 1、找出下面各题中单位“1”的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41 ,是把( )看作单位“1”,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 ( ) ?4 1 =( ) ( ) ?)41 1(+=( ) 2、九月份的用电量比八月份降低7 2 ,是把( )看作单位“1”,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八 月份的( )。 ( ) ?7 2 =( ) ( ) ?)7 2 1(+=( ) 3、奶奶今年的退休金是1792元,比去年增加了25 3 ,去年奶奶的退休金是多少元? 4、小明、小刚两名同学参加晨练,小明跑了1000米,比小刚少跑了6 1 ,小刚跑了多少米 5、工人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10 1 ,6天一共加工了9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二、一题多练 1、果园里有桃树168棵,比枣树多 71 ,枣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168棵,比枣树多7 1 ,比枣树多几棵? 3、果园里有桃树168棵,有枣树147棵,桃树比枣树多几分之几?枣树比桃树少几分之几? 4、果园有枣树147棵,桃树比枣树多7 1 ,桃树比枣树多几棵? 5、果园有枣树147棵,桃树比枣树多7 1 ,桃树有多少棵? 三、再上层楼 1、小英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8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5 2 ,这时还剩下45页没有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总数的,第二次取出总数的 4 3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取6kg ,这桶油共有多少kg ? 三、当堂测试 (1)小明的存款比小红多 5 1 ,那么,小红的存款比小明少( )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对比练习整理

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一) 一、细心填写: 1、“一桶油的43重15千克”,把( )看作单位“1”,( )×4 3=( ) 2、“男生占全班人数的95”,把( )看作单位“1”,( )×9 5=( ) 3、“已行的72等于未行的” 把( )看作单位“1”,( )×7 2=( ) 4、42是( )的67 , 58 吨是( )吨的12 , ( )是9 10 公顷的 5 6 。 二、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进行解答。 1、故事书有120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1 2 ,科技书有多少本? 数量关系式:( )×1 2 =( ) 解答: 2、故事书有12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1 2 ,科技书有多少本? 数量关系式:( )×1 2 =( ) 解答: 3、 女生480人 全校?人 数量关系式:( )×4 9 =( ) 解答: 4、 女生?人 全校1080人

数量关系式:()×4 9 =()解答:5、“1” 36个

足球 数量关系式:( )×5 4 =( ) ?个 排球 5 4 解答: 6、 “1”?个 足球 数量关系式:( )×5 4 =( ) 45个 排球 5 4 解答: 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二) 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式,只列式解答。 1、(1)某校美术班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5 4,该校美术班女生有多少人? (2)某校美术班有男生20人,女生是男生的5 4 ,该校美术班女生有多少人? 2、(1)有一甲铁块重65 吨,相当于乙铁块的12 5 。乙铁块重多少吨? (2)有一甲铁块重65吨,乙铁块相当于甲铁快的12 5 。乙铁块重多少吨?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总结 及分类题库

六年级好题分类总结(难题、常考题、大量题库) 简介:分数除法应用题目典型题,偏难,可以用单位“1”的思路、解方程的思路,比的思路解 不变量应用题专项练习 1、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包中取出130克放入乙包后两 包的质量比是7:5。原来甲包有多少克? 2、小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之比为1:5。如果再读30 页,则已读和未读页数之比是3:5。这本书其有多少页? 3、今年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1/4;4年后,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 5/16。小红、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4、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1/4,现在从甲乙车间各抽出30人 后,甲车间的工人只占乙车间的1/6。原来两车间各多少人? 5、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 现在价格比是7:4,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6、育英小学原来男、女人数比为7:5,后来转入12名女生,这时 男、女人数比为9:7,现在党校其有多少人?

7、六年级男生占总人数的2/5,后来转走了40名男生,这样男生占 总人数的1/4。六年级原来有多少人? 8、某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若调走21名男工,则女工人 数是男工人数的2倍,这个车间有女工多少人? 9、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1/5,再加16克盐,盐占盐水的1/4。原来盐 水多少克? 10、水果店有苹果和梨其280千克,其中苹果占4/7,后来又运进一 些苹果,这时苹果点总重量的9/13。后来又运进了多少千克苹果? 11、某校有男教师人,占全校教师人数的80%,调入几名女教师 后,妇教师占全校教师的25%,调入女教师多少名?现在全校有教师多少名? 12、浓度为20%的糖水350克,要使浓度升到30%,要加糖多少克? 13、含盐35%的盐水有200克,要使含盐率为14%,要加水多少克?

三年级下册乘除法两步解决问题练习

乘除法两步解决问题练习连乘应用题1. 粒,这些糖1220包,每包有例:商店运来5箱糖果,每箱糖果有果一共有多少粒?意义:×方法一:205=100(包) 意义:100×12=1200(粒) 意义: 方法二:20×12=240(粒) 240×5=1200(粒)意义: 或综合算式: 连除应用题2. 次才将这些8吨钢材,5辆汽车运了例:仓库里面堆积了320 钢材完全运走,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多少吨?(吨)5=64方法一:320÷意义: 8=8(吨)64÷意义: 8=40(吨)方法二:320÷意义: (吨)÷5=8 40意义: 或综合算式:

其他简单那两至三步应用题3.排;148例①:三年级的同学做操,如果每排站人,可以站成人,可以站成多少排?如果每排站7(人)14=112方法一:8×意义: (人)7=16112÷意义: 4 / 1 综合算式: 例②:小红4次运了120块砖,如果运7次,能运多少块砖? 方法一:120÷4=30(块)意义: 30×7=210(块)意义: 综合算式: 例③:端午节李阿姨卖粽子,上午卖了46个,下午卖的粽子刚好是上午的3倍,李阿姨一天卖了多少个粽子? 方法一:46×3=138(个)意义: 138+46=184(个)意义: 综合算式:或 例④老师有130粒糖果,六一过节吃了58粒,现在把剩下了糖果分给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多少粒糖果? 方法:130-58=72(粒)意义:

72÷8=9(粒)意义: 综合算式: 例⑤小华买了4条金鱼用了20元,又买了3只小乌龟用了21元,每只小乌龟比每条金鱼贵对少元? 方法:20÷5=4(元)意义: 21÷3=7(元)意义: 7-4=3(元)意义: 综合算式: 4 / 2 练习与应用: 1.餐厅有5张圆桌,6张方桌,圆桌每张坐5人,方桌每张坐4人,餐厅可同时接待多少客人? 2.暑假期间儿童剧场每天有4场演出,第一周一共售出4228张票,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难(终审稿)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难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二) 例1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1多16本,第二天卖出总数的21 少8本,还余下67本。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1. 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1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1少4页,还剩下102页。这本小说一共有多少页? 2. 例2.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120名,现在调出81 给第二车间后,这是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现有人数的76 还多3名。求第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1.某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相等,三班的人数占五年级的207 ,并且比二班多3人,问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例3学校图书室内有一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43 之后,又放上60本,这时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 31 。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书? 1.有一堆砖,搬走41 后又运来306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51,问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例4一块西红柿地,今年获得丰收。第一天收下全部的83 ,装了3筐还余12千克,第二天把剩下的全部收完,正好装了6筐。这块地共收了多少千克? 1.菜地里黄瓜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83 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的部分时,又刚好装满8筐,求共收黄瓜多少千克? 例5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走得吨数比第一天多176,还剩下这批货物的179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车间共有工人152名,选派男工的111 和5名女工参加培训班后,剩下的男女工的人数正好一样多。问车间的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2.一本书,已看了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等,3天看的页数恰好为全书的225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6有一块菜地和一块稻田,菜地的一半和稻田的三分之一放在一起是13公顷,稻田的一半和菜地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2公顷。那么这块稻田有多少公顷? 1.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31 后,连瓶共重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2.食堂有一桶油,第一天吃掉一半多1千克,第二天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2千克,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油的一半多3千克,最后桶里还剩下2千克油,问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人到银行存款,甲存入的款数比乙多51,乙存入的款数比丙多51 ,问甲存入的款数比丙多几分之几?

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二) 一、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进行解答。 1、(1) 用去4 9 还剩 ?吨 一堆煤重吨 数量关系式: (2) 用去4 9 还剩10吨 一堆煤重?吨 数量关系式: 2、(1) 4000元 彩电原价 彩电现价 ?元 比原来降低3 8 数量关系式: (2) ?元 彩电原价 彩电现价 2500元 比原来降低3 8 数量关系式: 3、(1) 120箱 运来梨 比梨多45 运来苹果 数量关系式: (2) ?箱 运来梨 比梨多4 5 运来苹果 216箱 数量关系式:

4、(1)一种商品原价100元,涨价2 5 后,现价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 (2)一种商品,涨价2 5 后卖140元,这种商品原价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 5、(1)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比八月份节约1 7 ,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 42元,八月份电话费多少元?数量关系式: (2)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比八月份节约1 7 ,小明家八月份电话费 49元,九月份电话费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 6、(1)某校有男生240人,比女生多1 5 ,女生有多少人? 数量关系式: (2)某校有女生200人,比男生少1 6 ,男生有多少人? 数量关系式: 7、(1)一捆电线100米,用去了它的3 5 ,还剩多少米? 数量关系式: (2)一捆电线,用去了它的3 5 ,还剩40米,这捆电线长多少

米? 数量关系式: 8、(1)水果店运来300千克苹果,第一天卖出它的1 3 ,第二天卖出 它的2 5 ,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数量关系式: (2)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它的1 3 ,第二天卖出它的 2 5 ,两天一共卖出220千克,水果店运来的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 数量关系式: 9、(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次行了全程的3 8 ,第二次行 了全程的1 4 ,这时离乙地还有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 千米? 数量关系式: (2)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次 行了全程的3 8 ,第二次行了全程的 1 4 ,这辆汽车离乙地还有多 少千米? 数量关系式:二、解决问题。

第2课时《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5--108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掌握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知识回顾整理的全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 课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乘除法与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自主梳理,小组交流 (1)规划整理内容。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整理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预设:①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 ②解决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步骤? (2)自主梳理,组内交流。 探究提示: ①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有哪几种? ②解决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应该补充和修正自己整理的内容,在汇报时应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和质疑) 3.全班汇报,整理建构 预设: (1)分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有: 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④分数乘除混合实际问题。 ⑤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⑥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解答这三种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 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3)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的步骤是: ①读题,弄清题意。 ②理解关键句,找单位“1”。 ③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④写出等量关系式。 ⑤列出算式或方程并解答。 4.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看一看在练习中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谁是单位“1” (1)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是男生3 2 ,女生有多少人? (2)某校有男生240人,是女生的3 2 ,女生有多少人? 温馨提示:认真审题,判断谁是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