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原因

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原因
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原因

本国来看封建阶级长期的统治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

另外国外的侵略势力也摧残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产阶级既无法完成原始积累也无法掌握政权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实在很顽强,甚至可以用手工业产品和西方工业产品竞争还略占上风;

条件

②,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越到末期越僵硬越集中,缺乏资本主义政治存活的土壤;

条件

③,中国的市场甚为广阔,但流通性不够,除了传统的部分官营产品可以跨省流动外,大部分的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局限于产地附近,长途贩运课税很重,如厘金制度等;

条件

④,中国历代重人文而轻数理,重综合而轻分析,加之近代封建统治者疯狂的文字狱等文化钳制,中国也未能赶上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一、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成为市场主体;

二、旧势力(此处主要是指封建势力)逐步衰落,让位于新兴资产阶级;

三、市场广阔,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具有应有的能动性而不是僵化;

四、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和电气革命)。

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是,有人认为或主张,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是不可取的,中国本来应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这种错误的说法

(这段话指出了被反驳的论题是“中国本来应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下的文章经过了一系列的论证,证明了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的论题“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真实的,根据矛盾律,从而确定被反驳的论题是虚假的)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说,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先进,这不是完满的科学的答复。西欧资本主义初兴时,有些先进的思想家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才合乎人类理性。他们的善良愿望并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在西欧各国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由于自己内部的矛盾而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之而兴,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发展社会生产,使生产的结果造福于人类,并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等方面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为了回答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靠抽象地一般地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的优劣。我们要从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终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它的近代时期。在近代中国,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曾经企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促进中国的进步,摆脱贫穷落后挨打的局面。一般说来,资本主义制度是能够使一个国家富强起来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进步。可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

近代机器工业(和轮船航运),最早在19世纪50年代出现于中国,但那是外国资本,开始时为数还很少(后来在19世纪末年大大发展起来)。60年代中国出现封建官僚控制下的主要供军事需要的工业。特别值得重视的是,60、70年代间开始出现私人资本的各种新式企业。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已经产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婴儿。但这婴儿在近代中国一直是艰难地成长着,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在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封建的土地关系一直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先后相继的统治政权无不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基础(或主要基础之一),并且极力维护封建土地关系。中国社会虽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但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主义,所以称为半封建社会。

在中国,为什么新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代表它的政治力量不能战胜封建主义呢?在17、18世纪的欧洲各国,这种新生力量在斗争中经过艰难曲折,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近代中国所经历的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这就是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成了半殖民地。

19世纪末年和20世纪初年,全世界被极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差不多瓜分完毕。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包括英国、沙皇俄国等欧洲诸国,加上北美洲的美国和在东方后起的日本。它们把世界上几乎一切经济落后的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从16世纪开始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开拓”的历史,是一部血和火的历史。殖民者所到之处对落后的部落、民族进行野蛮的掠夺和剥削,甚至使他们失去生存条件,

消灭殆尽;对于消灭不了的民族,就在那里实行殖民统治。资本主义侵略者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世界。为殖民统治的需要,他们向那里输入新的生产方式,同时也为殖民统治的需要,保存和维护那里的各种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在许多殖民地里,富人的天堂和穷人的地狱的对照特别鲜明。只在殖民者居住的少数城市和地区中有“繁荣”和“文明”的景象,而广大地区笼罩在贫穷和黑暗中,人民受着重重的剥削和压迫。所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时,都处于极不发达的状况。

帝国主义列强用炮舰政策迫使中国的统治者向它们屈服,它们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深深地渗入中国。它们强占中国沿海若干港湾,并在好些城市建立所谓“租界”,而且曾为如何“瓜分”中国而绞尽脑汁。它们没有能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在中国广大人民中蕴藏着反抗外国侵略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早期虽然只是以幼稚的、自发的形式爆发出来,但已经使侵略者感到,直接统治这成亿的生灵是它们难以胜任的。第二,如果由一国独占中国或几国“瓜分”中国,势必引起列强之间的激烈冲突。因此,各帝国主义国家宁愿保持中国的原状,各自按照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利益均沾,共同主宰中国的命运。中国形式上还是一个独立国家,实际上已丧失完整的独立主权。中国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掠夺的半殖民地。到本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尝试用武力来独吞中国,结果遭到彻底的失败。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上的第一次大失败。其所以失败,基本上也就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⑴⑷)

外国帝国主义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中国设立工矿企业、航运公司、银行等等,并不是要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恰恰相反,帝国主义强大势力的排挤和压迫,是民族资本主义难以生长起来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除日本以外,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这次战争时期和战后一二年间,中国民族工商业欣欣向荣,被称为“黄金时期”。但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后重新向中国扩张势力,这个“黄金时期”迅速结束了。这种情形更证明,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资本主义是无法自由发展的。在中国丧失独立主权的情况下,当然也谈不到按照本国的利益和需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等。

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造成了一个为它们服务的买办阶级,又竭力维持中国的封建土地关系和相应的社会关系。以买办势力和封建地主阶级为基础的军阀、官僚、政党,是帝国主义所选中的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帝国主义从军事、财政各方面支持这些代理人,并通过这些代理人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当这些代理人中的这一个或这一批倒下去时,帝国主义就以另一个或另一批取而代之。封建势力虽然腐朽落后,但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并同买办势力结合起来,就成了难以摧毁的堡垒。近代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之所以不能从封建制度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进步起来,就必须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中国。不完成反帝国主义的任务,也不能完成反封建主义的任务。这二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谁能完成这些任务?如果有一个能完成这些任务的资产阶级力量,中国就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是近代中国最早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派别。他们深切感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之苦,有强烈的爱国情绪,提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资本主义化的纲领,并企图通过皇帝自上而下地实行这个纲领。但他们迅速地失败了。

1905年成立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更完整地提出了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纲领,并且为实现这个纲领进行了许多斗争。孙中山已经看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并受到在西方已经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企图使他提出的纲领带有某种社会主义的色彩,但他和他的同志们的目的还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同盟会领导取得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这次革命推翻了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所以是一个胜利。但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丝毫没有因这次革命而削弱,革命的果实落到了帝国主义所中意的袁世凯及其他北洋军阀的手里。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处于极端贫穷落后的状况。辛亥革命没有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辛亥革命后,出现过名目繁多的大大小小的政党,它们中许多是政客官僚的集团,旋生旋灭。一些标榜无政府主义或某种社会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党派或社团,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没有什么生命力。除同盟会扩大改组成的国民党外,在民国初年的政治舞台上,较有影响的是以曾参加戊戌维新的梁启超为精神领袖的进步党。梁启超和其他一些进步党人倾向于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他们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对封建势力,反而依靠封建军阀势力。进步党屡经改变自己的名称,终于成为一个只是在官场中朝秦暮楚、追逐名利的小集团。

国民党在民国初年成立后,混入许多官僚、投机分子,失去了同盟会原有的革命性质。在袁世凯的高压下,国民党内部分裂,孙中山以其中一部分人建立中华革命党。他们的力量很小。没有能在反袁世凯斗争中起主导作用。袁世凯死后,孙中山取消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重建中国国民党。这个党虽然号称有许多党员,但成分庞杂,组织涣散,党员各行其是,直到1924年前这个党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提不出足以动员广大人民的政治主张。只是由于它有辛亥革命的历史业绩,其核心孙中山和他的少数同志坚持反对北洋军阀,谋求中国的进步,并且经几度挫折失败后,在广东勉强建立了一个与北方军阀政府对峙的政权,所以国民党这时仍不失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有进步性的一个重要力量。

1923年,孙中山下决心接受苏俄的援助,同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合作,实行国民党的改组,这才使国民党有了新的生气。1924年1月,举行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以前,从辛亥革命后的13年里,还从未举行过这样的大会。孙中山于1925年3月逝世。国共合作的局面暂时还保持着。因为有了国共合作,才有了两广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工农运动的兴起,才有了北伐战争,国民党才在全国人民中有了信誉与威望。当时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如果能够进行到底取得胜利,中国将如何!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提出的纲领,主要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打倒军阀,使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实现这些纲领当然并不是使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纲领中还有“节制资本”一项,就是说,中国将不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让少数资本家垄断国民经济。但这也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半途而废。1927年,国民党取得了全国政权。国民党是依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成果,又是通过屠杀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分子而取得全国政权的。这里不讨论国民党当政22年的全部政绩,只来答复一个问题:国民党政权有没有使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回答只能是否定的。试以国民党统治下的第一个十年(1927?D1936)内的棉纺织工业情况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其所以说这十年,因为1937年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其所以说棉纺织业,因为那时重工业根本谈不到(1933年钢产量只有3.5万吨),而在轻工业中,棉纺织业历来最称发达。

1927年全国纱锭数量是367.5万,1936年增到510.3万。其中外国资本(绝大多数是日本的,有一小部分是英国的)在中国的工厂所拥有的纱锭数由157.5万增加到235.6万,增加几乎达50%,在全国总数中所占份额由42.9%提高到46.2%;中国商人的工厂拥有的纱锭数从209.9万增加到274.6万,只增加31%,在全国总数中所占份额由57.1%降到53.8%。

布机的情况大致相同。1927年总台数是29788,1936年总台数是58439。其中外国资本的台数由16329增加到32936,增加一倍有余,在全国总数中所占份额由54.8%提高到58.1%;华商数由13459增加到25503,增加约90%,而在总数中所占份额由45.2%降到41.9%。(以上数字见1948年出版的《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第335?D336页)

熟悉当时情况的人说:“我国棉纺织业自民二十一年(1932)后,由于捐税繁重及花贵纱贱诸影响,深感无法支持。迄民二十四年(1935)下半年,59家华商纱厂,完全停工者达24厂,而减工者复有14厂。固不能以纱锭布机数量之增加为衡量该业兴衰之标准也”(见同上《纪念刊》第255页)。这就是说,实际情况比上述数字还要糟得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棉纺织业,民族资本是在衰落中挣扎,而兴旺起来的却是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

国民党政权不能解决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统治而独立的问题,它自己的生存就是靠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也不能实现全国的统一,它内部派系林立,各实力派互争雄长,甚至导致大规模的内战。国民党政权不但不能实现孙中山所主张的耕者有其田,而且不能实行它自己提出过的“二五减租”,因而封建的土地关系丝毫没有改变。国民党政权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当然不能使中国资本主义化。国民党在掌握全国政权后不仅背叛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宗旨,也背叛了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主张。

在国民党开始取得全国政权时,中产阶级曾经指望它能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果完全失望了。经过抗日战争和战后的时期,更加深了这种失望。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时只是几十个人的小党。那时共产党人曾把社会主义革命当作当前的任务。但不久他们就懂得,为求中国进步,革命必须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做起。由于积极参加1925年到1927年的国民革命,共产党发展到近6万人。1927年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又使它大为缩小。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主要在农村地区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建立红军,建立根据地。共产党和国民党是在什么问题上发生分歧呢?当时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要不要实行社会主义。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实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当时它所做的只是一件事,就是消灭封建土地关系。没有这种土地改革,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也不可能有下一步的社会主义。所以毛泽东说:“两党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说来,实质上是在农村关系问题上”(《论联合政府》)。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另一个根本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成为首要问题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并且把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这就促成了包括同意抗日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战争,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毕竟坚持到取得最后胜利。由于共产党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坚持团结全国最大多数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战争结束时成为120多万人的大党。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间(并有其他民主党派参加)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共产党为了实现符合于全国人民愿望的国内和平和国家的民主进步,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主张国民党曾经表示同意,但是它终于背弃诺言,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可以说,1927年国民党实行反共,导致国民革命功败垂成,是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机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顽固拒绝民主联合政府,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这样的机会。毛泽东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说:“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这就是共产党当时愿意和国民党在合作抗日以后继续合作建国的根据。共产党人所说的“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并不是说中国将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已经考虑过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将成立怎样的国家的问题。一方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一方面他以为不应该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因为他担心这将导致下一次流血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人也曾反复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在30年代曾提出“非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概念。既然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完成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起重大的、以至领导的作用,那么革命胜利后就不可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非资本主义”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40年代,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概念,这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这个问题的明确答复。毛泽东解释说,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就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这个国家所实行的经济,概括地说,就是“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所有”。“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当然,实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能不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前提。

但是,国民党领导集团并不认为中国多了一个外国帝国主义,相反地,他们欢迎美帝国主义来代替日本帝国主义在实际上统治中国,指望得到它的支持,也的确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国民党领导集团也不认为中国多了一个封建主义,不愿意用民主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政治来代替封建主义。国民党领导集团不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任何有利的条件,却在自己身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这个

官僚资本在战前已经形成,抗日战争期间大大发展起来。它利用抗战时机垄断金融,乘私人资本战时的困难而进行并吞,又从美国的财政援助中克扣私分。战后,通过接受沦陷区的敌伪财产,不择手段地掠夺人民的财富,官僚资本膨胀到了极点。1947年前后,国内人们估计,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集中的私有财富共达一百亿到二百亿美元。全国产业资本的80%在他们手里。他们的财富并不都在国内,很大一部分散在美国、西欧、南美洲各处。美国作家西格雷夫说,在抗日战争将结束时,“孔家和宋家诸人在南美洲各处都有各自的财产,包括大家知道的在加拉加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银行的巨额存款。据说他们的财产还包括范围广泛的企业,如石油、矿产、海运和其他运输业中的股票,而投资重点在铁路和航空公司”。他又说,据宋子文的一个朋友声称,到1944年,宋仅在美国的财产就超过4700万美元。1949年,美国银行界向国会议员们指出,宋家和孔家在曼哈顿积蓄了20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曾进行调查,但没有公布调查结果。据已透露的材料,蒋介石夫人在大通国民银行、纽约花旗银行这两家银行或其中的一家存款1.5亿美元;孔祥熙夫人和宋子文分别在其中一家银行存款80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

“多一个外国帝国主义”,“多一个本国封建主义”,对国民党官僚资本不但无害,反而有利。为维护既得利益起见,国民党领导集团不愿意接受民主联合政府,宁可打内战。他们本来以为,依仗他们在军队数量、装备程度和战略形势上的优势,并得到美国的支持,他们能打赢这场战争。如果他们胜利了,中国就只能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为什么国民党在这场它自己挑起的内战中一败涂地?因为它失尽了人心。不仅工人群众、农民群众、青年学生群众反对它,而且知识界的上层人士如大学教授中的多数、民族工商业者中的多数也反对它。可以这样说,许多本来指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也抛弃了国民党,因为他们已看出,这样一个与封建地主阶级相结合、依靠外国帝国主义的官僚资本势力,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独立的自由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国民党在中国人民中彻底孤立,它不能不失败。这就最后确定了这样的历史格局:中国不可能由某种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除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没有哪个政党或政治力量能够解决中国的独立问题(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土地问题(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民主和统一问题(这个问题是同前两个问题直接联系着的,不解决前两个问题,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民主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统一)。

除了共产党以外,旧中国的一切政治力量,或者是压迫工农群众,或者是害怕工农力量的充分发动,或者是没有能力发动工农力量;因此,这些政治力量或者只能依附于帝国主义,或者畏惧帝国主义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反动势力,不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和小资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能够这样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最大多数,是迫切地要求革命的最大力量,但又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某些落后性。如何发动这个力量,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是中国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共产党能够解决。

既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力量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当然不可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不可能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发展资本主义。

或许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可以允许进行某种假设。如果在1949年革命胜利的关键时刻,共产党软弱动摇放弃了领导,而由某种资产阶级力量来领导国家,结果会怎样呢?那就必然是尚未全部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不能继续彻底完成,必然是引起工人、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群众的反对,根本不可能造成安定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局面。更不用说,国民党势力会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势力会乘机侵入,中国就只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可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共产党清楚地了解,只凭主观愿望是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按照当时的历史条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1949年胜利前夕,共产党明确宣布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没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就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毛泽东说:“官僚资本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解释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条纲领时,毛泽东说:“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复存在,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因而民族资本的发展得到了在旧中国从来未有的有利条件。当然它不能象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那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人民政协纲领》明确规定:“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帮助其发展。”“在必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就是说,它的发展应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它的发展方向也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或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只实行新民主主义而不过渡到社会主义呢?

这是不可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已经存在着社会主义经济,这主要是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那时还很少)。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国家的支持,不可能不和国营经济发生各种联系;它转向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趋势。1956年,随着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比在1952?D1953年大致估计的时间表快得多。这是由于客观形势造成了这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是任何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顺利,证明党和国家在这方面所实行的政策是完全符合于客观需要的。

或许有人说,中国既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合宜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确没有经过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更没有经过发达的或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它不可能经过那样

的阶段。但是中国是以特殊的方式经过了资本主义。虽然不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这个社会中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外国帝国主义的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因此也就有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否则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或许有人说,中国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毕竟是吃了亏。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又产生了许多失误,这些困难和失误都同原有的底子“一穷二白”(经济和文化落后)有关,而其所以“一穷二白”,就因为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

对此,我们要说,如果这是“吃亏”,那我们只能吃这个亏。历史没有容许我们经过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我们只能跳过这样的阶段,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留给中国人的可以说只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继续当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附属国(如果共产党不能领导人民进行坚决的斗争,或者斗争方法一贯错误,因而失败,那就会是这样);另一条道路就是实际上我们所已经走过的经过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

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

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

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已经表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际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述所运用的选言证法可分析如下:它的论题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论证这一论题,文章中给出“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构成了一个选言判断,然后主次论证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发展在中国都行不通,从而确定中国只能“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题的真实性。)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新中国成立后,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的统一,不可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

的伟大成就!所以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要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个证明所用的方法就是反证法,它的论题是“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确定这一论题的真实性,先假设了一个反论题:“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然后从这一论题出发,必然得出:“不能维护国家统一,不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样就组成了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对其后件,得到的不是我们所希望,应予以否定。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从而推出反论题“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假的;再根据排中律,就可以确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了)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读后感 读了毛主席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篇文章之后,顿觉毛主席高瞻远瞩,对国家未来的判断相当正确。但现如今中国的国有经济也在朝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极端走去,国家掌控了大部分的国家经济领域,这些庞大的国有经济在获得巨大的利润同时却没有把钱用于为国家的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这也让现在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为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怀着为国为民的心态深刻地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探讨,从而找出解决社会矛盾之道。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自上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经过了46年后,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轰然坍塌而结束。而资本主义阵营方面,在似乎取得了极其重大的胜利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就又陷入一系列经济危机之中。先是1997年发生的,处于资本主义边缘地带的亚洲金融危机,接着又在2008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美国次贷危机,连带整个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欧洲各发达国家及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恐惧之中。危难中,刚刚兴高采烈宣布“历史终结”,马克思主义已经湮灭的人们,又不得不在垃圾堆里刨找被他们扔进去的马克思的书籍,从里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真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世事讽刺画。现在,又有不少人开始急急忙忙地宣布,资本主义已经彻底完蛋了。还有不少人坚守资本主义的教条,打死也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完蛋,反而说,一切灾难都是因为没有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贯彻资本主义的教条,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造成的。 当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书籍,当我们重新阅读亚当.斯密、李斯特、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西方经济学家的书籍,当我们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四日至八月十二日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的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七号上写的一段文字,收录于《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1、背景资料 国家资本主义之前世今身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自上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经过了46年后,以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轰然坍塌而结束。而资本主义阵营方面,在似乎取得了极其重大的胜利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就又陷入一系列经济危机之中。先是1997年发生的,处于资本主义边缘地带的亚洲金融危机,接着又在2008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美国次贷危机,连带整个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欧洲各发达国家及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恐惧之中。危难中,刚刚兴高采烈宣布“历史终结”,马克思主义已经湮灭的人们,又不得不在垃圾堆里刨找被他们扔进去的马克思的书籍,从里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真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世事讽刺画。现在,又有不少人开始急急忙忙地宣布,资本主义已经彻底完蛋了。还有不少人坚守资本主义的教条,打死也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完蛋,反而说,一切灾难都是因为没有完完全全的,彻彻底底的贯彻资本主义的教条,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造成的。孰是孰非,为了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对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 当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书籍,当我们重新阅读亚当·斯密、李斯特、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西方经济学家的书籍,当我们沿着布罗代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西方历史学者的思路考察西方社会及他们描述的东方社会时,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就像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曾经先后出现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中央专制制度一样,资本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般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中国,这三个基本条件形成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因此,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中国封建社会从明朝中后期就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牢固性,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所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具体的表现是,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入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这些地区的农民开始买洋纱织布,或者直接买洋布,从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与此同时,生计日益艰难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境地,这就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枯萎了。那时候,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并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近代机器工业的正常道路。换句话说,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首先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起步,而是由一些中央与地方的封建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倡办新式机器工业,从而拉开了洋务运动以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序幕。然后,一部分商人、买办、官僚开始投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相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官营企业的国家资本而言,他们被称为私营资本企业,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那时候,在中国大地上,资本主义存在着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占比重较大,本国资本占比重较小;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官僚资本占比重很大,又呈畸形发展状况,民族资本占比重很小,实力薄弱。 二、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的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

首先,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了深层次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生产关系不同 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主要属于少数资本家所有的,而社会主义的产资料主要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集体所有和合作所有,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公有制在我们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的公有制为主导,达到了总体经济控制的目的。但公有制为主体,并不否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他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这在根本目的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相同的。 2、经济体制不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以在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国家在关键的市场领域和市场环节保持足够的控制力和调节能力。这与西方垄断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和整个国家、国家予以总体协助和支持的经济模式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并有独特的优势。 3、政治制度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或“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 4、思想文化不同 思想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的体制改革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僵化定义中解放出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对的调整和突破,其本质仍然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论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以康有为为首的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也不断地在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的尝试,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和特殊国情,以及资产阶级的弱点和缺陷,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历史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救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关键词:资政新篇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资本主义 正文: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占领了庞大的清帝国半壁江山。太平天国后期,政治上日渐腐败,终于导致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残杀。领导集团分裂后,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洪秀全决定让他出来辅政,封他为干王,让他总理全国政事,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洪仁玕写

出《资政新篇》一书,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资政新篇》提出应当在中国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制造火车、轮船,鼓励民间开发矿业,开办银行,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反对闭关自守。洪仁玕认为古今没有不变的道理,“要在于因时制宜,审势而行。”《资政新篇》首先提出“审势”、“立法”的思想,详细阐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法、美,不仅指出了它们“技艺精巧”,跟强调了政教体制的“善法”。他沉痛地说:正是由于不知变通,中国在世界上也沦为被欺凌的弱国,大声疾呼必须一改传统老路,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新国家。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但它并没有付诸实施,根本原因是,太平天国缺乏实施《资政新篇》这一政治纲领所必需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江浙地区,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这里的自然

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

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社会 主义国家在建立初期都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控制下的资本主义。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也有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国家资本主义最大区别在于由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掌握经济命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有能力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按照同资本主义联系的程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采取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比如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和租赁制。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程,就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公私合营等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如,当前改革开放时期的三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为由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并为其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典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形式推广到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国家”两字,旨在保留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克服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资本主义”四字,旨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邓小平同志曾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强调了人类发展经济中一些共通的地方,十分精辟。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之初,都实行过国家资本主义。当初曾认为是权宜之计,仅存在于一段时间。苏联(苏俄)从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就取消了该政策,废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中国在建国初搞国家资本主义,在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后,就基本上取消了公私合营。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才重新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历史的正反两面经验教育了我们,尤其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不是几代人的事,可能是几十代人的事,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都是必要的,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和思想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 郑思达509370914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举世瞩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曾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现象和问题在国内出现,这时候就有西方学者说我们中国人搞的其实是国家资本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走的还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有发展的经济都是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这和国家资本主义有很大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特色”,主要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向“够格”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过渡,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下继续开拓创新。但它也引用了资本主义的一些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依据中国国情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需要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也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市场加入进来,搞市场经济,像现在的股市是过去中国没有的,那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本质还是社会主义,因为我们的大型企业、煤铁石油等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都是公有制的,而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属于私有制的。所以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运行操作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的公有制为主导,达到了总体经济控制的目的。公有制为主体,并不否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他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这在根本目的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相同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也不相同。

论当代中国地资本主义复辟

论当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 论当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从当前中国金融改制说开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随后的又一次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曾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凯恩思主义失灵,西方国家统治阶级为挽救资本主义,开始寻找新的“灵丹妙药 ”,既然凯恩思主义不灵了,于是,与凯恩思主义针锋相对的新自由主义便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被凯恩斯主义压制了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开始抬头。随着以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相继上台,新自由主义便彻底取代凯恩思主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的新指南。而新自由主义对外政策核心便是鼓吹全球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帝国强权和受其控制的WTO、IFM、WB等国际组织,大肆鼓吹、强力推行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政策,为跨国垄断资本建立全球经济殖民体系鸣锣开道,提供“贴心”服务,为全世界不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社会的破坏力,让全世界人民为经济危机“埋单”。经过近三十年的纵横捭阖,全球化已占据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完全主导地位,俨然为历史发展潮流。尤其是随着苏东剧变和中国市场化改革开放政策

的推行,西方列强建立全球经济殖民体系、转嫁经济危机的目的已基本达到,全球各国以金融体系为核心的经济命脉已基本被牢牢地控制在西方列强手中。在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金融体系不仅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成为最后的经济稳定器、社会之海的定海神针(只有极少数自主抵制资本全球体系的国家,如朝鲜、古巴除外)。因为西方列强全球化,建立全球经济殖民体系的首要目标和策略核心,便是从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金融体系下手,只要控制金融体系,便可以轻松地操纵各国的经济。金融危机一旦暴发,必然会引发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国家的极大混乱将是不可避免的。而强迫不发达国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宽金融管制,纵容金融投机,则是西方列强控制不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墨西哥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动乱,等等无数的事实,便是明证。相对于上述国家而言,具有13亿人口、政治社会危机四伏的当代中国,若发生金融危机,后果的可怕性将是上述金融危机所不可比拟的,所谓的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将荡然无存,经济将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国家将进入长期混乱当中,政治、社会将发生激烈的动荡,民族分裂势力将急剧增强,中华民族将真正又一次面临分裂的境地。那么,是否如中国政府及受其控制的主流媒体所大肆鼓吹的那样,中国发生社会危机,尤其是发生金融危机,对全世界都没有好处,西方政

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

资本主义产生的三个步骤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最终走向资本主义的原因何在? 明朝中后期中国就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发展缓慢 内因: 封建制度的百般阻挠,中国封建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百日维新在皇上的亲点中拉开序幕,但终不能牵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能撼动他们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传统思想:封建上层建筑的作用,在西方,重商主义政策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他们认为金银富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这些政策,虽然主观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实力,但是客观上有助于资本的积累,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在一些时期,这种政策规定十分严格。 在古代主要是秦朝以前商人的地位还是可以的,自从秦开始,主要是在商鞅开始新政就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那些士大夫认为商人只获不劳,不能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增强--主要是指在物质上尤其是粮食布匹,他们是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到了汉以后这种思想得到加强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抑商政策 1.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盐铁官营,重征商税. 2.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严禁商人置 地. 3.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私人工商业者再也 无法和国家抗衡) 4.明清:重征商税,严厉限制民间对外贸易. 对中国抑商思想的分析 一.主要原因: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三个世界划分问题[1] (一九五三年七月)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不错,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的。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释[1]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四日至八月十二日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的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七号上写的一段文字。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第三世界人口多啊! 卡翁达:对。 毛:谁是第一世界? 卡:我想应该是那些剥削者和帝国主义者的世界。

毛:第二世界呢? 卡:是那些已经变为修正主义分子的人。 毛: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卡:我同意主席先生的分析。 毛: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你看这个解释好不好? 卡:主席先生,你的分析很确切,十分准确。 毛:研究一下吧。 卡:我想不用研究,我们的意见就可以取得一致,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分析已经很确切了。 毛: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卡:确实如此。 毛: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引西方侧目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国总体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让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计划来决定经济产出。中国的国家经济战略扰乱了这种共识,看看太阳能大亨朱共山的崛起历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么说。 2007年,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多晶硅出现短缺,威胁到中国刚刚兴起的太阳能产业。当时多晶硅价格飙升,2008年涨价到每公斤450美元,一年之内涨了10倍。外国公司主导了多晶硅的生产,并把高成本转嫁给中国。 北京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把国内多晶硅供应的开发列为全国重点任务。大量资金从国有企业和银行涌进多晶硅生产商,地方政府加快了新建工厂的审批流程。 在西方,多晶硅工厂要经过冗长的审批,得花数年时间才能建起来。朱共山为建厂筹资10亿美元后,不到15个月即开工生产。仅几年时间,他就打造了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GCL-Poly Energy Holding Ltd.)。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以7.10亿美元购买了保利协鑫20%的股权。今天中国生产着世界约四分之一的多晶硅,并控制着全球太阳能设备成品约一半的市场。 西方对中国的愤怒主要集中于北京的低汇率政策。在上周末于首尔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对这种政策大加抨击。朱共山跃升世界前列让人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的国家经济战略是详尽而多面的,并在多个领域对美国和其他大国构成了挑战。 中国国家经济战略的核心,是让国有龙头企业和其他全国龙头企业大力获取先进技术,同时按有利于出口企业的方向管理汇率。它利用国家对金融系统的控制,把廉价资金导入国内各个产业,并导入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石油和矿产是中国维持高速增长所需要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状态的产物。它的领导人并不认为市场是优越的,他们认为,国家权力才是维持稳定和增长、进而维持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关键。 它所表现出来的办事效率,已经使自己成为一个榜样,特别是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公众对市场效力、政治家能力的信心出现动摇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今年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曾以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贸易代表的身份参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谈判。她说,中国和俄罗斯等由国家主导的经济强国崛起,正在削弱已经成熟的战后贸易体系。巴尔舍夫斯基

正确认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首先给大家看一个表格。。。这是2011年15个大国GDP及其增长率的对比排名表。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官方的有关GDP的表,我们不能看了这个表以后,就自大的以为我们能在2021年超过美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桂冠,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高增长,再加上北京、上海、广州等现代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国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然而更多的数据,更明显的事实表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 下面我将通过中国和日本的对比来说明这个问题。 虽然中国经济总量赶超日本,但与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46%,而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农民购买力太低,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完成启动。 ●从产业结构上看,日本早已形成发达国家型的产业结构,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已经下降至5%以下,第三产业接近60%。而我国现在农业就业人口仍占50%左右,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左右。 ●从增长模式看,目前我国增长模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

中国国有企业与国家资本主义

美国国会成立的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10月26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国有企业与国家资本 主义分析》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并没有带来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中国ZF和国有企业仍然具有强大的经济威力。报告还说,得到ZF优惠的中国国企享有不 公平的竞争优势。 国家掌控企业约占半数GDP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的这份最新报告全面分析了国家对 中国公司企业的控制和影响。报告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企直接控制的实体占中国非 农业GDP的40%以上。如果考虑进间接控制实体、乡镇集体企业和村办企业,由国家拥有和 控制的GDP份额大约为50%。 委员会分析报告得出的这一结论比以前的报告和一些专家估计的数字要高。报告说, 中国的非国有部门,包括和中国ZF没有关联的外资公司,大约也占GDP的50%。 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得出的结论认为,虽然中国对私营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依赖不 断增加,然而,如果过低估计中国ZF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后果的力量,那将是错误的。 委员会提到,一些中国的国企跻身于中国和全球最大公司之列,并且在境外有大量投 资。 委员会听取的证词提到,在某些情况下,中国的私有化改革倒退了。委员会的报告认 为,即使GDP的份额减少,国有部门仍将在中国发挥重要角色。 国企受优待外国公司忧不公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国企得到ZF优惠,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报告说,中国10年前加 入世贸组织时曾承诺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国企的商业决定,然而中国似乎并没有遵守这一 承诺,反而变本加厉地扩大国企在实现国家重要经济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 报告还提到,对美国公司来说,如果它们的参与有助于中国ZF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中国将继续是有利可图的市场,但是,对那些涉足被中国ZF紧盯的战略和新兴产业的美 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 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由美国国会在2000年10月设立,使命是就美中商贸关系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

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直到十六世纪的明朝中后期,在苏湖地区的丝织工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开始出现转型。对比当时的世界形势,中国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然而历史发展的结果表明此后的中国并没有如同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走向资本主义。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没有选择中国,还是中国没有选择资本主义? (一)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束缚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着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成为必然,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方面成了主要方面。明朝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二)社会阶级矛盾不凸显,推翻强大的封建势力没有动力源泉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官本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价值观念;科举制度又为贫苦的农民阶级提供了公平的翻身机会,这并不同于西方贵族与平民身份的世袭,阶级之间完全没有流动的可能。加之商人的社会地位一向不高,国家又没有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制度,使得商人的钱财大部分还是流向封建统治者的手中,而商人也愿意花钱买官变身成为地主阶级,古代中国的阶级矛盾从未凸显过,推翻强大的封建势力既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阶级基础。 (三)“闭关锁国”和“禁海”未赶上世界工业发展大潮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相继实行闭关锁国和禁海的政策,固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脱离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大潮,妄自尊大,拒接海外贸易往来。最终导致了与世界经济发展脱轨,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方国家开始发展本国经济来巩固强大资产阶级的势力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随后中国逐渐沦陷为西方国家廉价工业原料的供应地和产品、资本输出对象。资本主义又一次选择了中国。于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演变,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演变。经济决定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但由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来看。中国还是无法选择资本主义。 (一)兴起: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复习提问 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剥削、受雇佣的地位有无发生变化?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1)使学生加深对资本家剥削根源的认识。2)使学生认识到资本家在经济上剥削工人的同时,必然在政治上实现他们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之所以受剥削,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正是利用占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对工人进行剥削。直到今天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剥削被雇佣的地位。 导入新课 经济上如此,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第三节 所要学习的问题。 第三节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人民的统治(板书)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一节的第一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板书)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资产阶级的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进步的口号。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议会制、选举制和政党制在内一整套的民主制度,这些比封建国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国家比封建专制国家具有进步性(板书) 同学们回忆一下,封建国家一般采取什么形式?谁是最高统治者?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封建国家一般采取君主专制提形式。皇帝(君主)中最高统治乾,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国家毫无民主可言。那么,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呢?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了议会民主制(板书)

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建立,改个人领导为集体领导。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属于国家的权力机关。议会一般由上议院(参议院)和下议院(众议院)组成。对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比封建专制制度民主多了。 同学们思考一下,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世袭制。像我国封建社会的明朝朱元璋的后代世代相传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爱新觉罗家族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时间。这些是封建世袭制 的代表。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情况如何呢? 结束了君主世袭制和终身制,实和了首脑选举制(板书) 资本主义社会的首脑选举制是指国家的领导人(总统、首相)和议员,都要经过不定期的选举方式产生,且规定不实行终身制,更不能世袭。这比封建世袭制进步了很多。同学们看书71页最后一个自然段至72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思考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国家资本主义在崛起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国家资本主义在崛起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s 新兴经济体中鱼龙混杂的跨国公司The rise of state capitalism 日益崛起的国家资本主义The spread of a new sort of business in the emerging world will cause increasing problems 新兴世界中一种新商业模式的风靡将会日益滋生纷繁复杂 的问题Jan 21st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OVER the past 15 years striking corporate headquarters have transformed the great cities of the emerging world.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s building resembles a giant alien marching across Beijing’s skyline; the 88-storey Petronas Towers, home to Malaysia’s oil company, soar above Kuala Lumpur; the gleaming office of VTB, a banking powerhouse, sits at the heart of Moscow’s new financial district. These are all monuments to the rise of a new kind of hybrid corporation, backed by the state but behaving like a private-sector multinational.过去15年间,众多扎人眼球的公司总部大楼使新兴世界的各大都市改头换面。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就像一个来自于外星的巨人伫立在北京上

资本主义在中国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在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很多,但成效却很少。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洪秀全本人殉难,‘资政新篇’的主张也就无从实行了。戊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仅仅百日,即告失败。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

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

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 执笔:胡乐明 刘志明 张建刚 内容提要:正确认识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 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当代西方思想界的国家资本主义观点,回顾了 国家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实践,阐明了“中国模式”的实质及 其长期利用、限制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胡乐明、刘志明、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邮政编码:,电子信箱:@.。 此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凭借国家信用和国家财政稳定市场运行的种种举措引起了国内外思想理论界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金融危机宣告了“华盛顿共识”的完结,全球正在进入“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同时,国内外思想理论界对于“中国模式”也表现出愈益浓厚的兴趣和高度关注,并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人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模式”的成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因此,弄清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模式”的实质以及“中国模式”与国家资本主义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对于我们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历史作用和无产阶级政府对待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控制、支配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同,决定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而且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都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列宁,中译本,,第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允许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和农民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必须辩证地对待国家资本主义,既要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又要确保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列宁,中译本,,第页)。 毛泽东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毛泽东,,第页)。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必须“稳步前进,不能太急”,同时必须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几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