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案例

血脂康案例
血脂康案例

血脂康的营销策略

一、研发新药,从市场动向开始

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发现胆固醇过高是造成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但是因却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致使在40余年的时间里,医生只能建议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胆固醇,但效果十分有限。1959年,科学家发现了在体内胆固醇合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物质——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这项发现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在积极寻找到一种有效抑制这种酶的抑制剂。1976年,日本科学家第一次从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出了一种抑制剂(Compactin, ML-236B),这便是后来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的药物,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他汀类药物因为其明确的调脂、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能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追捧,被誉为“心血管治疗的革命”,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处方药。他汀家族不断壮大,目前临床上在使用的有7个种类,市场竞争激烈异常。

而在中国,因为调脂中药的存在,使中国的调脂药市场格局与国际市场不同,这其中的代表者就是血脂康胶囊。它是唯一被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调脂中药,也是唯一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脂中药,拥有数十位中国知名专家共同制定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并为国际学术界甚为关注。从无人问津到名扬四海,“血脂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在红曲中发现了他汀类物质,但因为含量太低,便放弃了对其的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培养了一种能稳定高效产生他汀类物质的红曲菌株,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特制红曲”,这就是血脂康。与化学他汀不同,血脂康中的他汀成分由红曲发酵产生,而非人工合成或化学添加;除了他汀类物质,血脂康中还含有多种由红曲发酵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麦角甾醇、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这些都是血脂康独有的成分,它们相互协同,不但能更有效调节血脂,而且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血脂康多成分的这一特点,使其不但具有化学他汀所具有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化学他汀所不能比拟的益处,在临床上拥有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天然、多成分带给血脂康的,是更卓越的安全性。诚然,他汀类药物整体安全性是比较好的,不良反应中较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肝酶、肌酶的升高等;但也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横纹肌溶解等。而血脂康的肝酶、肌酶异常几率远小于化学他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报告,在许多化学他汀不耐受的患者中血脂康也能挺身而出,取而代之。

血脂康成分的特点,奠定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使之在与化学他汀的交锋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二、. STP营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 、定位(Positioning)

血脂康属于一个疗效温和的调脂药,针对产品的调脂特点和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特点,血脂康将目标人群主要锁定了两类:1. 血脂轻中度升高或不高的中低危患者。这一类型患者本身血脂水平不高,不需要使用强效的化学他汀,同时心血管风险不高,不需要将血脂降得很低,使用血脂康即可安全获益。2. 老年人群。老年人身体较弱,且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血脂康温和的特点能减少药物给老年人身体造成的负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这一定位看似将产品的使用人群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但却是非常明智的。首先,它符合产品自身的特点。血脂康与化学他汀相比,在起效时间与降脂幅度上并不占优势;药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看重的都是产品的个性一样,医生选择药品时也关注药品的个性特点。如果一味跟随化学他汀的宣传,那么医生会问:“已经有这么多的调脂药了,为什么还要选择血脂康呢?”如果不发掘出产品的独特之处,是很难立足于市场的。这一定位巧妙地将血脂康的“弱势”变成优势,符合了医生和患者对“安全”的需求。其次,这一定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的血脂以轻中度升高为主,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未来老年人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因此血脂康对自身的定位做到了“以退为进、扬长避短”。实践证明,这一定位被广大医生所接受,在遇到适应人群的时候,很多医生会首先考虑血脂康。

三. 学术推广策略

血脂康上市的96年前后,正是中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医药营销模式的年代,血脂康没有像当时许多国内厂家一样依靠简单促销,而是学习国外先进的学术推广模式。要进行学术推

广,就要有扎实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血脂康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在行业内率先使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质量进行控制,并制定血脂康标准;在中药中率先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血脂康已经在国内发表了800余篇论文,在国外发表了30余篇英文文献……在这些成果中,最被业界所羡慕的,还是用血脂康完成的国家“九五”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也是唯一用中药进行的冠心病循证研究。研究证明,血脂康常规剂量,可显着降低多种冠心病事件及总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循证研究的过程无疑是漫长而艰难的,并且在短期之内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可是这份坚持也是需要远见和胆略的。这项研究,不但证明了血脂康的有效性、安全性,而且改变了许多医生,特别是西医对血脂康的看法。一直以来,西医不承认中药,就是因为不接受中药的评价方法,而血脂康用现代医学的评价方法,明明白白证明了自己。因为这个研究,血脂康得到了西医的普遍认可,打破了中药临床推广的藩篱。2008年,CCSPS研究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血脂康也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这些就是血脂康的学术分量。前面提到的血脂康的产品定位及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血脂康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让血脂康的学术推广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也是所有这些学术基础成就了血脂康长期成长的潜质。

四、渠道策略

作为处方药,血脂康最重要的市场是在医院。通过和各个区域有影响力的医药物流公司合作,血脂康进入了这些主要市场,首先在各地的大医院站稳了脚跟,为今后向更广阔的基层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的医药物流公司合作,采用“快批”模式覆盖全国的药店及诊所。此举不但使血脂康到达中国最基层的市场,并且渠道效率也大大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增大,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区及农村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血脂康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后,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将快速增涨,如果依旧依靠区域性医药物流公司,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在基本药方面,血脂康通过招标集中采购、覆盖基本药市场;血脂康正是通过这些多形式的渠道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五、销售模式

处方药的销售主要依赖销售人员对医生的拜访,血脂康从产品一上市就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销售队伍,不是采用招商代理的方式。这种模式虽然起步慢,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别

是品牌树立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企业的销售网络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为了更广泛地占领全国市场,也依托“快批”企业扩大覆盖自身队伍人所不及的城乡边缘区域。

自建队伍更有利于开展学术推广活动,树立品牌影响。血脂康每年组织或参加众多学术会议活动。这些会议规模大,参会人数多,影响大,很好地提高了品牌形象,推动了产品和品牌的推广。

产品策略—品牌营销

提出“和谐调脂”理念,关注药品安全

循证研究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他汀对心血管事件的防治作用被过于依赖,以致出现大剂量他汀的使用,国外一些学者,或许加上企业推动,提出“强化调脂”的概念,认为胆固醇“越低越好”。阿托伐他汀凭借“强化调脂”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学术轰炸,一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化调脂”的风潮。没用多长的时间,阿托伐他汀便代替辛伐他汀坐上了化学他汀的第一把交椅。其它他汀为了跟随这股潮流,不得不用提高临床剂量的方法来应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不良反应风险升高、药费升高。而血脂康的推广却不盲目跟风,在一片“强化”声中,针对中国国情率先提出了“和谐”的口号。“和谐”包括4层含义:“安全、适度、全面、整体”,安全:调脂重安全;适度:中国大多数人属轻中度血脂升高,适度调脂即可获益;全面:血脂康能综合调节血脂各项指标,减少药物合用带来的风险;整体:血脂康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具有整体调节作用,促进机体自我康复。“和谐调脂”是血脂康产品定位的提炼,道出了血脂康的精髓。这一理念一提出,立刻受到了中国医生的认同,产生了内心共鸣,形成了结合国情适度调脂的一股潮流。一些调脂强度相对温和的化学他汀也迎合着提出了“和谐”、“适度”的口号。近两年,因为强化调脂带来的不良反应问题,国际学术界也开始反思,出现向“适度调脂”回归的思潮。学术潮流是引领处方药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常用“风云莫测”来形容市场流向的变化,紧跟学术动向很重要,但绝不能人云亦云。血脂康当初之所以提出“和谐调脂”,这个看似是“反潮流”的口号,是在自己本土人群循证证据的基础上,抓住“更多减少事件”这个结果,提出了“适度调脂”的观点,有理有据。因此,“调脂只是手段,目的是减少心血管事件”这个观点最终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近两年,因为强化调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的凸现,学术界开始向“适度调脂”回归,证明血脂康的推广策略是站得住脚的。

15年前,血脂康诞生在中国最高学府北大未名湖畔,尽管如此,在当时也经历过50万元的标价却找不着买主的尴尬。是新加坡维信公司率先发现了这个药的潜质,愿意为之投资500万美元,当然同时绑定的还有“北大”二字,精明的新加坡商人让“北大”这个金字招牌注入了企业的商标。

15年来,血脂康以及北大维信的品牌成长,无疑受到了北大文化土壤的深刻影响。“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大治学理念,几乎成为北大维信无论在产品研发还是学术推广上的行为理念。用段震文总经理的话说:“只有未名湖畔的丑小鸭才能蜕变成白天鹅。”血脂康就是在北大这样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生长,才结出了今天的硕果。

在血脂康上市之初,北大维信就确定其为现代中药。总经理段震文博士提出,现代中药应该具备“八化”:理论通俗化、剂型方便化、药材标准化、工艺自动化、成分明确化、临床规范化、质控数字化、市场国际化。血脂康正是按着这几条一一践行,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自身含金量。

因为积累了大量的学术基础,血脂康成为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唯一推荐的调脂中药,国内数十位中西医知名专家也因此专为血脂康这一个中成药制定了《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加之血脂康进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独家品种和《国家医保用药目录》甲类品种,并位居高增长的调脂领域以及已经拥有的业内外广泛的品牌知誉度,最终成就了血脂康长久的商业价值。

细细回顾这15年,当别人在做规模时,北大维信在专注于品质;当别人在追逐指标时,北大维信在潜心循证研究;当别人在做扩张多元化时,北大维信在打造标准和品牌。而近十年,同样是北大教授身份的总经理段震文更是为企业打上了他自己的文化烙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文化为企业也为血脂康的品牌发展带来稳健、扎实的风格。试想,如果当初血脂康这个实验室成果转让给任何一家北大以外的企业,那么其品牌成长轨迹一定不是今天的模样。

北大维信的15年磨一剑,或许的确有些漫长和单一,这其中不乏有企业架构和机制的影响因素,但15年的“稳健与扎实”所沉淀的品牌与文化却铸就了血脂康及北大维信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石。

血脂康

血脂康胶囊 标准编号:WS3-193(X-183)-97(Z) 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Z-94号本品为红曲经加工制成的胶囊。 1.简介 80年代,日本人从红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物质——他汀,掀起了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他汀革命”。 90年代,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张茂良教授等人从中药红曲中培育分离出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洛伐他汀后,不是按传统中药制作方式,将红曲添加几味中药,制成药丸,也没有走西药的路子,从红曲中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洛伐他汀。 而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从特制红曲中提炼精制而成的天然调脂药。与传统的相对粗糙的发酵方式相比,血脂康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够比较精确控制发酵过程,进而调控产物的代谢途径,因此其生产从配料到发酵整个过程都需要对各参数进行精确控制。采用固体发酵法,与一般培养方法不同,它保留了红曲中多种有效成分,所以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也与西药“他汀”类药物不同。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血脂康有关专利最多。见表一 2.功能主治: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脾虚痰瘀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血脂症;也可用于由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3.主要成分: 3.1红曲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血脂康胶囊,主要成分为特制红曲(降脂红曲),是现代红曲的优秀代表。 3.2天然复合他汀 天然他汀类物质,包括monacolin K(洛伐他汀)、monacolin K羟基酸钠(酸式、开环式),monacolin K内酯脱水物,monacolin L,monacolin J内酯及脱水物等,大多数成分均有降脂活性。陈兰英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脂康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优于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 3.3异黄酮成分 其中还含有异黄酮、甾醇类物质、20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异黄酮成分主要包括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均属于大豆异黄酮,含量约为0.045%。 3.4甾醇成分 植物甾醇是一种类似于环状醇结构的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代表了植物代谢的终产物 血脂康胶囊中的甾醇含量为0.3%,其中包括麦角甾醇、豆甾醇及谷甾醇等。麦角甾醇化学名称为24 β-甲基胆固醇-5,7烯-3 β-烃基,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甾醇,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治疗 中药 2.决明子海带汤: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柴胡: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肠道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 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药物 利压肽 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 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脂康胶囊:

使用血脂康,这些需注意!

使用血脂康,这些需注意! 血脂康由红曲组成,主要成分为无晶型结构的洛伐他汀等13种同系物,含有8%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及硬脂酸等)、甾醇和少量黄酮类物质等。其可降低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HDL-C,有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适于脾虚痰瘀阻滞证血脂异常者。研究显示,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有二级预防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并显著降低冠心病者总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一.血脂康的用法用量 血脂康胶囊口服,常规推荐剂量每次2粒(0.6g)/粒,2次/d,餐后服用;维持剂量1次2粒(0.6g),晚饭后服用。每粒血脂康胶囊中含洛伐他汀2.5mg,日治疗剂量(1200mg)中含10mg洛伐他汀。与化学合成的洛伐他汀相比,血脂康所含洛伐他汀结晶度较低,体内溶出度高,其他成分可减少其活性成分洛伐他汀酸在肝脏中的首过消除,提高洛伐他汀酸在肝脏中生物利用度。 二.血脂康的适应证 血脂康胶囊的多种有效成分使其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可能存在的抑制肿瘤的作用。血脂康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

成;麦角甾醇竞争性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在使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减少的同时转化成维生素D,可促进老年人对钙、磷的吸收;对细胞膜的完整性、膜结合酶的活性、膜的流动性和细胞活力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抑制肿瘤;不饱和脂肪酸抑制TG合成;异黄酮有部分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有降脂、抗血栓、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舒张血管等作用;氨基酸成分有调脂、降糖、心肌保护、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压、抗炎、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和解毒作用;微量元素有多种保护作用。 血脂康胶囊推荐用于用于TG轻度升高及HDL-C降低者;轻、中度TC升高者;以TC升高为主的混合性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二级预防;用于高危者的调脂治疗,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其他他汀类药物不能耐受或引起肝酶和肌酶升高的血脂异常者。 若单用血脂康治疗不达标,可更换为其他他汀类药物或联用依折麦布。 三.血脂康使用的注意事项 血脂康不良反应少而轻,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偶见过敏反应,肝酶和肌酶异常少见。禁用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性肝硬化、急性肝衰竭;妊娠及哺乳期;对血脂康过敏者。用药期间监测有无消化道不适、肌肉疼痛和乏

比较洛伐他汀与血脂康演讲稿

“比较洛伐他汀与血脂康”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14药学1班的xxx,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我们14药学1班参加本次ppt汇报大赛,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得到许军老师与杨尊荣老师的指导,非常感谢他们的悉心栽培。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是哪一类型的疾病吗?——没错,就是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中的调血脂药——比较洛伐他汀与血脂康。 下面我将从三个反面来比较洛伐他汀与血脂康,其中包括洛伐他汀和血脂康的发现历程、化学结构、物理性质、药理作用、以及他们的临床应用与毒副反应的区别。 让我们来看一下洛伐他汀的发现历程: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北里医药研究所的Endo等几位微生物科学家从一种名为桔青酶的霉菌代谢物中意外发现了一种未知物,该未知物能抑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能明显地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日本科学家将新发现的这种可能降低血脂的未知物命名为康帕定,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美伐他汀,从此便开创了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调血脂药的新纪元。 随后,德国的默克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红曲霉菌和土曲霉菌培养液中发现洛伐他汀,将其开发成片剂,并在1987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 大家通过这张ppt可以发现,洛伐他汀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包括母核六氢萘环、必须活性基团四氢吡喃内酯环以及2-甲基丁酸脂基。由于它含有一个内脂,一个外脂,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物质不稳定,而且在酸性和碱性条件容易水解。同时由于内脂环羟基的存在,

它还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酮吡喃。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物理性质:洛伐他汀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易容于三氯甲烷、DMF、丙酮、乙腈,略溶于甲醇、乙醇、丙异醇、丁醇等。由于六元内酯环的存在,它不稳定、易氧化、水解,因此在储存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同时,其六元内脂环的开环产物与甲基戊二酰辅酶A部分相似,因此可以竞争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又因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因此他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洛伐他汀本身其实是没有活性的,它需要在体内经过代谢,将其内酯环水解成开链的β-羟基酸衍生物才具有抑酶活性,这是因为该开链的羟基酸结构部分恰好与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底物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戊二酰部分具有相似性,由于酶识别错误,与其结合后失去催化活性,使胆固醇合成受阻,故能有效的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因此洛伐他汀是一种前药,其本身无活性,在体内代谢开环,最后经胆汁排出。 接下来我们看看血脂康的发展历程:9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张茂良教授等人培育出一种能稳定产生他汀类物质的红曲,命名为特制红曲,这就是血脂康主要成分。其中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它说:“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岭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饱胀、产后恶露不净、痕滞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 血脂康这个药是由绿叶制药公司1995年在我国上市,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血脂康

1.[药品名称] 1 答: 通用名称:血脂康胶囊 汉语拼音:Xuezhikang Jiaonang 2.[成份] 答:红曲。 3.[性状] 答: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紫红色的粉末;气微酸,味淡。 4.[功能主治] 答: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脾虚痰瘀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5.[规格] 答:每粒装 0.3g 6.[用法用量] 答: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一日2粒,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7.[不良反应] 答: 1、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 2、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 3、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 4、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8.[禁忌] 答: 1、对本品过敏者。 2、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 9.[注意事项] 答: 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2、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本品。 3、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 4、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10.[药理毒理] 答:本品有调节异常血脂的作用,可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在肝脏沉积。 11.[贮藏] 答:密封。 12.[包装] 答:铝塑包装,12粒每盒或24粒每盒。 13.[有效期] 答:24个月 14.[执行标准] 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YBZ01592004 15.[批准文号] 答:国药准字Z10950029 1.高脂 血症应 采取何 种方式 控制? 答:手段比较多,比如祛除病因、饮食治疗、锻炼、减少或不用影响血脂的药物,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是调脂药物治疗。 2.什么是TLC? 答: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主要目的是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采用的方式是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与此同时,应进行适量运动锻炼,并彻底戒烟。其主要内容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能够促进LDL减少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 TLC(戒烟、限盐降低血压)。 3.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 答: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脂肪肝患者有相当部分合并有高脂血症,特别表现在那些因为营养过剩导致的脂肪肝患者中。 4.调脂药的非调脂作用? 答:是—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除了调节血脂作用以外,还具有治疗癌症、骨质疏松、抗炎作用、减少心脏手术后的再狭窄、保护肾脏、减少和预防脑卒中和痴呆的风险。 5.血脂异常与血液粘稠是否有直接关系? 答:这从医学上是两个概念,血液粘稠受更多因素干扰,如纤维蛋白原、红血球、血中电荷等等,高脂血症是血液粘稠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6.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答:两者都是冠心病、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名单20090113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名单(征求意见稿) 序号病证药品名称全国文号数量生产厂家 一内科用药 1 感冒 1 风寒证感冒清热颗粒163 2 风热证银翘解毒颗粒75 3 板蓝根颗粒400 4 暑湿证霍香正气滴丸(水) 5 秋燥证秋燥感冒颗粒1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 6 表里证小柴胡颗粒62 7 气虚感冒证参苏胶囊1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 咳嗽 8 风寒束肺证镇咳宁胶囊1 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 9 风热犯肺证川贝枇杷口服液 10 燥邪犯肺证二母宁嗽丸53 11 寒痰阻肺证宣肺止嗽合剂1 甘肃普安制药有限公司 12 热痰阻肺证肺力咳胶囊1 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 13 痰湿阻肺证二陈丸19 14 气阴虚证养阴清肺膏22 15 肝火犯肺证黛蛤散3 3 哮病 16 寒痰阻肺证定喘膏3 17 热痰壅肺证蠲哮片1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8 寒热错杂证降气定喘丸1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19 肺肾两虚证蛤蚧定喘胶囊1 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4 喘病 20 外寒内饮证小青龙颗粒41 21 热邪壅肺证清肺消炎丸1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热痰阻肺证葶贝胶囊1 南风集团垣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23 痰湿阻肺证咳喘顺丸4 24 肺肾两虚证金水宝胶囊1 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 25 脾肾阳虚证痰饮丸1 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5 肺痈 26 痰热壅肺证金荞麦片2 6 温病高热 27 时疫高热清瘟解毒片10 28 气分热盛证瓜霜退热灵胶囊2 29 营血热盛证紫雪32 30 热入心包证安宫牛黄丸10 7 中暑 31 暑热证清暑益气丸1 北京同仁堂 32 暑湿证保济丸6

33 8 胃脘痛 34 饮食积滯证越鞠保和丸18 35 气滯血瘀证元胡止痛片262 36 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丸94 37 脾胃虚寒证桂附理中丸45 38 胃阴虚证阴虚胃痛颗粒1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 39 肝胃不和证气滯胃痛颗粒 40 寒热错杂证荆花胃康胶丸1 天津天士力 9 呕吐 41 肝胃不和证加味左金丸2 10 吞酸、嘈杂 * 肝胃不和证加味左金丸2 42 脾虚食滯证香砂平胃丸16 11 痞满 43 脾胃气虚证六君子丸23 44 脾虚食滯证加味保和丸5 12 泄泻 45 脾虚湿阻证参苓白术丸10 46 脾胃虚寒证补脾益肠丸2 47 脾肾阳虚证四神丸41 48 食滯胃肠证保和丸241 49 大肠湿热证复方黄连素片123 50 暑湿证六合定中丸55 13 痢疾 51 大肠湿热证葛根苓连微丸 14 腹痛 52 脾胃虚寒证参桂理中丸5 53 寒凝气滯证十香暖脐膏5 15 便秘 54 气虚证便秘通2 55 血虚肠燥证麻仁润肠丸4 56 阳明实热证牛黄解毒片400 16 食积 57 脾虚食滯证健胃消食片44 17 黄疸 58 肝胆湿热证茵栀黄口服液1 18 胁痛 59 肝气郁结证舒肝止痛丸2 60 肝胆湿热证胆宁片6 61 气滯血瘀证复方鳖甲软肝片1 内蒙古福瑞中蒙19 臌胀 62 水湿内停证中满分消丸2 20 肝炎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2-02T11:00:24.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蒋永和黄旭 [导读] 了解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蒋永和黄旭(江西省湖口县人民医院 332500)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095-02 【摘要】目的了解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服用血脂康每次2粒(0.6g),每日2次,饭后服,服药4周及8周后各取血1次复查。结果,血脂康有明显降TC、TG、LDH及HDL作用。结论血脂康对原发生高脂血症有良好降脂作用。 【关键词】血脂康;高脂血症;疗效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停用其它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经饮食宣教2-4周,采血2次,连续2次测定总胆固醇(TC)≥6.47mmoI/L和(或)甘油三酯(TG)≥1.8mmoI/L,参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I/L,女性≤1.17mmoI/L 的高脂血症患者106例,男58例,女48例,年龄37-77岁,病程(2.7±3.9)年,本组心功能,二级7例,三级4例,四级9例;高血压病Ⅲ级6例,Ⅱ级7例,Ⅰ级5例,治疗前已除外,严重酗酒、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胰腺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胃肠道疾患等。对已服用过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不予人选。 2、给药方法:本组开始应用血脂康0.6g/次,2次/天,饭后服用,2周为1个疗程。2周后复查血脂,低于原水平的可继续维持原剂量。其化验值低于原水平不明显的可增加至0.9 g /次,2次/天,直至疗程结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和血糖,同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头痛、肌肉痛和皮疹等。 3、疗效评定标准: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或分别下降>20%、>30%为显效;分别下降10%-19%、20%-29%为有效;分别下降<10%、<20%为无效。 4、数据处理:各项指标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1、血脂康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治疗前胆固醇异常者为106例,治疗后显效49例,有效4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6%。治疗前甘油三酯异常106例,显效51例,有效5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3%。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血糖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2、血脂康对TC、TG、HDL-C等指标的影响:见表1。 3、不良反应:10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3例皮疹,均能耐受,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 表1血脂康对TC、TG、HDL-C等指标的影响(mmo1/L,x-±s) 讨论高脂血症属于祖国医学“气虚”、“痰湿”、“血瘀”等证的范畴。外因是由于过食高梁厚味,酿湿生痰;内因是由于脾失健运,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而生痰生湿,久则气虚不能帅血运行,导致血瘀阻滞,脉络不通。所以健脾祛湿,除氧化瘀是其治疗大法。血脂康的主要成分为中药红曲,红曲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用,适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西医认为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作为冠心病的危险诱因,目前已得到证实。且国内患者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研究表明,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血脂康主要含3羟基-3甲基-戊二酯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肝脏HMG-COA向羟甲戊酸(为合成胆固醇的前体物质)转化而阻止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达到调脂,降脂的作用。该药与阿司匹林合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减缓冠心病的病程进度。

保肝消脂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保肝消脂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10T15:51:29.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杨沈秋张禹潘祥宾刘定姚丹[导读] 探讨“保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杨沈秋张禹潘祥宾刘定姚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脾胃科 150001)【摘要】目的探讨“保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保肝消脂方”联合血脂康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 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肝消脂方”联合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单用血脂康。【关键词】“组药” 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 (ALD)相似, 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 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展而来,如不治或治疗不当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近来笔者运用“保肝消脂方”治疗NAFLD患者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和《内科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2]制定:(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140g/周(女性小于70g/周); (2)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4)血清ALT 和(或)AST、GGT 升高。凡具备上述1-3项,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值,影像学检查符合脂肪性的诊断标准者即可诊断。 1.2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5岁之间;②符合西医NAFLD诊断标准;③近一月内未服用与本病相关治疗药物;④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药;②在观察期间加用其他中、西药治疗,无法判定疗效;③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 1.4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2009年2月—2012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门诊患者,共62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3-55岁,平均41.4岁,病程2-8年。对照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24-60岁,平均4 2.2岁,病程3-1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保肝消脂方”治疗,“保肝消脂方”药物组成:黄芪30g,炒白术20g,云茯苓25g,薏苡仁30g,泽泻15g,泽兰15g,丹参30g,赤芍30g,五味子15g,垂盆草30g,焦山楂15g。每日一副,早晚分服;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9)治疗,一次2粒,每天二次餐后口服。对照组:血脂康胶囊治疗,一次2粒,每天二次餐后口服。两组均以8周为一疗程。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临床症状观察观察入选病例的临床症状,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肝郁脾虚证[3],将脘胁胀痛、心烦易怒、食少纳呆、乏力、便溏不爽等几个主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分,每两周作一次记录。 2.2.2肝功能及B超观察观察入选病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ALT、AST、GGT)、及B超表现。 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全部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ALT、AST、GGT)恢复正常,B超显示肝脏形态及回声恢复正常,小血管显示尚清;显效:症状积分减少≥75%,肝功能(ALT、AST、GGT)下降≥75%,B超显示脂肪肝由重度恢复到轻度或由中度(或轻度)恢复到基本正常,以上辅助检查达到任何一项者;有效:症状积分减少≥50%,肝功能(ALT、AST、GGT)≥50%,B超显示脂肪肝由重度恢复到中度或由中度恢复到轻度,以上辅助检查达到任何一项者;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ALT、AST、GGT下降未达上述标准,B超检查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各症状积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比较(x-±S)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治疗 中药 2.: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柴胡: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 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的作用。 药物 利压肽 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 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脂康胶囊: 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陈皮、、陈皮、槐花 主要功效:行气,活血,降浊。适用于气质痰浊性高脂血症。从源头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三七花 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多糖类、类、三七素等。 主要功效:三七花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凉血、、调脂、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人参二醇型三七皂甙、黄酮、多糖等有效成份;具有显着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促进及DNA、RNA合成,排毒养颜,主要包括: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精心整理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代他汀(可定)以及匹伐他汀(力清之)。这么多他汀有什么不同,哪一种适合自己呢?他汀类药物有相同的功能团—羟基戊二酸,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如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因具有不同的取代基,故每个他汀类药又具有独特的异质性(个性)如药效学的强度(降脂效价)、药动学的参数、适应证、肌肾毒性的大小、相互作用的多少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影响等均不相同。下面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他汀类药物做一比较。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 1 天然化合物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2 人工合成化合物氟 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亲脂性对于他汀类药的肝选择性十分重要,而更高亲脂性的则可更多的分布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包括与受体结合力强、作用持续久、风险更大等),也就可能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他汀类药物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是由它们的油水分配系数或辛醇 / 水分配系数,他汀类药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 ; 而亲水性他汀类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确定高血脂症界限: 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其诊断标准为: 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 防治建议”确定了血脂升高标准,同时也将血清HDL-C降低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 1.血清LDL-C L(140mg/dl)以上; 2.血清HDL-C L(35mg/dl)以下; 3.血清TG L(150mg/dl)以上; 4.血清TC L(220mg/dl)以上; 正确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以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 者; 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 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该接受血脂检 查。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⑴英国心脏病学会标准: 1)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 2)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 3)治疗目的:降低胆固醇至<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 1)一般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胆固醇为~毫摩尔/升(200~250毫克/分升)的人应接受一般饮食咨询和危险因素建议; 3)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的人饮食或饮食加药物治疗,除非其HDL胆固醇浓度>毫摩尔/升(77毫克/分升); 4)胆固醇低于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很少需要药物治疗。固醇在~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时,少数病人需要药物治疗。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时,大多数病人需要药的治疗。 ⑶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现行政策(见表3)

血脂康案例20100521

血脂康的营销策略 一、研发新药,从市场动向开始 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发现胆固醇过高是造成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但是因却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致使在40余年的时间里,医生只能建议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胆固醇,但效果十分有限。1959年,科学家发现了在体内胆固醇合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物质——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这项发现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在积极寻找到一种有效抑制这种酶的抑制剂。1976年,日本科学家第一次从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出了一种抑制剂(Compactin, ML-236B),这便是后来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的药物,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他汀类药物因为其明确的调脂、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能力,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追捧,被誉为“心血管治疗的革命”,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处方药。他汀家族不断壮大,目前临床上在使用的有7个种类,市场竞争激烈异常。 而在中国,因为调脂中药的存在,使中国的调脂药市场格局与国际市场不同,这其中的代表者就是血脂康胶囊。它是唯一被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调脂中药,也是唯一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脂中药,拥有数十位中国知名专家共同制定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并为国际学术界甚为关注。从无人问津到名扬四海,“血脂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在红曲中发现了他汀类物质,但因为含量太低,便放弃了对其的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培养了一种能稳定高效产生他汀类物质的红曲菌株,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特制红曲”,这就是血脂康。与化学他汀不同,血脂康中的他汀成分由红曲发酵产生,而非人工合成或化学添加;除了他汀类物质,血脂康中还含有多种由红曲发酵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麦角甾醇、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这些都是血脂康独有的成分,它们相互协同,不但能更有效调节血脂,而且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精心整理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之)成。: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而亲水性他汀类

药则更多的是依靠主动转运进入到肝脏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匹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 1半衰期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半衰期大于10小时,属于长效他汀,可以在一天任何时间服用。其他半衰期较短,需要晚上睡前服用。2药物代谢除了普伐他汀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要 特性: 剂等; 的他汀类药物半衰期较短,所以一般要求在临睡前服用,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及较好的降脂疗效,可于一天内任意固定时间服用。食物可促进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的吸收,最好晚餐时服用;对其他药物并无明显影响。美国血脂新指南将他汀类药物治疗按强度分为三类:1降低LDL-C水平2降低LDL-C水平30%~50%称为中强度3

降低LDL-C水平>50%称为高强度若要降低LDL-C水平>50%,指南只推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此,这两种药物也称为强效他汀。虽然常用的7个他汀类药物都具有降脂作用,但由于它们化学结构功能团的不同,其适应证也有差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7种他汀类药的适应证就各不相同,(见下表“√”表示可于相应疾病的治疗)。2007年3月8日FDA致死 中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而普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为最低。6种他汀类药物肌肉事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他汀在肾安全性方面存在异质性。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他汀是安全的。估算肾小球

脑供血不足用药三种

脑供血不足用药 1、血脂康胶囊说明书 【功能主治】 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用于脾虚痰淤阻 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分】 红曲 【包装规格】 铝塑包装每粒装.g粒每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粒一日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一日粒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 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而短暂 . 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常见不良反应为肠胃道不适如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 . 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可逆性升高 . 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尿道刺激症状 您是否出现了以上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 史者服用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 在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 正常高限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时应停用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 . 不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 .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禁忌】 . 对北大维信血脂康胶囊过敏者 . 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 2、血栓通胶囊说明书 【功效主治】 血栓通胶囊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心脉瘀阻引起的胸痹心痛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成分】 血栓通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性状】 血栓通胶囊为胶囊剂容物为淡黄色的粉末味苦微甘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粒一日次 【贮藏】 密封 【包装规格】 每粒装.g(含三七总皂苷mg) 3、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物组成】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阿司匹林0.3g,辅料为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滑石粉. 【作用类别】 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性状】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药理毒理】药理学 (1)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2)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3)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4)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PH值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肠溶片剂吸收慢.本品与碳酸氢钠同服吸收较快.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也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全 及妊娠时结合率也低.T1/2为15~20分钟,水酸盐的T1/2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可20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一次口服阿司匹林0.65g后,在乳汁中的水酸盐T1/2为3.8~12.5小时. 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酸盐,然后在肝脏代。代物主要为水尿酸(salicyluric acid)及葡萄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gentisic acid)。一次服药后1~2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25~50μg/ml;抗风湿、抗炎时为150~300μg/ml。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随每日剂量而增加,在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时一般需7天,但需2~3周或更长时间以达到最佳疗效。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因药物主要代途径已经饱和,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改变。本品以结合的代物和游离的水酸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的水酸的排泄增多。个体间可有很大的判别。尿的pH值对排泄速度有影响,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离的水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则相反。

高血脂的用药

首先我们来了解高血脂用药有哪些种类,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品种繁多,目前将调脂药分为他汀类、贝特类以及中药类。 1.他汀类常用药有: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常见的药品名 有立普妥、舒降之、来适可、普拉固、辛可、京必舒新、清芝灵片、脉舒胶囊等。 2.贝特类常用药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常见的药品名有力平之、利必非等。 3.中药类以及其它类常用药有:红花注射液、松龄血脉康胶囊、茶色素胶囊、脂 脉康胶囊、心脉通片、心血宁片、丹田降脂丸、血脂康胶囊等。 了解了高血脂用药类别及药品名后必须要知道的就是高血脂用药的注意事项了。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一:防治结合,非药物应用相结合。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二:据高血脂种类不同而辨型,如服用长效调脂药,宜每晚服用一次,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三:用药后至少每3-6个月或按医生嘱咐去医院复查,根据血脂、肝肾功能等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并监测副作用。 高血脂用药注意事项四:要了解什么情况下禁忌使用何种降脂药,肾功能障碍患者禁忌使用苯扎贝特(优降脂)、非诺贝特等贝特类降脂药,丙丁酚(普罗布考)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者忌用。他汀类降脂药忌与贝特类降脂药同时使用,丙丁脂降脂药不得与特非那定(得敏功)、阿司咪唑(息斯敏)同时使用,树脂类降脂药不得与降糖药阿卡波糖或降脂药氟法他汀同时使用,否则可影响前二种药物吸收。必须同时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延长两类药用药间隔。 以上就是对高血脂用药的简述,总之在高血脂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希望能早日恢复健康。 目前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俗称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达30%~35%,除了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以外,还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甘油三脂。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他汀类药物除血脂康(洛伐他汀)外,大多是进口产品如普拉固(普伐他汀)、舒降之(辛伐他汀)、来适可(氟伐他汀)、力必妥(阿托伐他汀)。它们的调脂作用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此外,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有良好作用,其机制与稳定斑块、减少炎症细胞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移、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等有关。 当然不是所有血脂升高的病人都必须立即服药治疗,也不是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对血脂轻度增高的人,建议先采取非药物治疗,从严格控制饮食(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食品)、减肥、增加运动、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酒着手,若3个月后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如何选择他汀类药物和剂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强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如对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00毫克/分升以下;对于无冠心病但具有二个以上危险因子(家族史、高血压、肥胖、严重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20毫克/分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