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第五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一、防灾公园的功能与类型

(一)防灾公园的定义

防灾公园,是指平时作为一般公园使用,但同时具有明确的防灾功能,灾时能开展医疗急救活动、复原与重建活动,发挥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火势蔓延的延迟与阻断等多种防灾功能的公园。

(二)防灾公园的功能

考虑平灾结合,防灾公园的平时的功能为景观美化、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

防灾公园在灾时、灾后应具有的功能,随受灾初期(受害到3小时内)紧急阶段、应急阶段(约发生三天左右)、恢复重建阶段(三天以后)的时序变化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避难、减灾、信息传达、医疗、卫生、运输等基本功能。

具体的功能分述如下:

①避难。因火灾蔓延、房屋烧毁及倒塌,防灾公园可作为紧急避难的场所、临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地、最终避难所、避难道路、临时的避难生活场所。

②减轻灾害影响。防止及减轻火灾、爆炸等灾害,以及缓和、防止山崩、土石流等自然灾害、并提升避难空间的安全性,为防止及延迟街坊大火的蔓延、以及保护避难空间中避难者免受街坊大火辐射热的侵袭,并提升避难场所的安全性。

③情报的收集及传达。警报及预报等灾害发生前的情报传达、灾害时的灾害状况、伤亡受损状况、避难、安全确认、救助、救援、紧急应急物资及生活相关的各种情报收集及传达。此外应包含救援活动等指挥、调整相关情报的收集及传达。

④支持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支持消防机关及地区居民所进行的各项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等据点。

⑤支持临时避难生活。提供避难生活上必要的饮用水及其它用水、临时厕所、照明、能源、食物、生活日用品、生活日常所需器材、临时避难生活空间,支持临时避难及紧急避难生活的空间等。

⑥支持防疫、清扫活动。支持检测水质及消毒等防疫活动、清扫活动、垃圾处理及水肥处理活动。

⑦支持救灾的运输。提供救助及救援方面必要器材、人员输送的中转空间,用作直升机停机坪。

(三)防灾公园的类型

防灾公园的类型可依据其功能、规模、面积、形态、道路宽度及服务半径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将防灾公园划分为六种类型(表4-6)。

表4-6防灾公园的类型

二、规划设计内容

①现状调查与分析。对规划区内现状所有的公园进行调查,并评价其在防灾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②防灾公园空间体系布局。指定防灾公园的位置,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园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防灾公园体系。

③园内防灾设施设置。对防灾公园内的防灾空间和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三、规划设计方法

(一)防灾公园评估

如要了解城市中存在的公园其是否具备防灾公园的功能,可从评估规划区的危险度及防灾公园的安全度两方面着手,以下举例说明作为重要避难场所的防灾公园的评估基准。

1、规划区危险度的评估项目

(1)规划区基本条件

①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②规划避难圈域内的人口数。

(2)防灾分区的状况

①人口密度。

②现状避难困难区的面积;例如到达市级避难中心或街区外安全场所的步行距离超过

2km 的地域面积,以及有效避难面积低于2 ㎡/人的地域的面积。

(3)防灾分区的危险度

①耐火区域面积比率。

②木构造建筑物的占有率。

2、防灾公园安全度的评估项目

防灾公园安全度的评估,即防灾公园的防灾性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1)公园基地、避难安全性

①公园基地的安全性。

②防灾公园的规模。

③有效避难面积。

④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及延烧防止功能。

⑤避难时的可达性。

(2)紧急避难、救援活动支持功能

①紧急避难支持功能:饮用储水槽、水井、可作为生活上多方面使用的水利设施、储备

仓库、广播设施、情报提供设施、厕所、紧急照明设施、紧急电力供给设施。

②救援活动支持功能:直升机停机坪(场外停机坪或紧急停机坪)、紧急车辆停车空间、

救援活动用帐棚扎营用地。

(3)综合、高效的防救灾功能

①确立地区防灾计划内的定位:制定灾害时的紧急应变计划。

②与相关设施的配合:与警署、消防站等或医院、福利设施等防救灾相关设施间的距离,

以及灾害时的合作运作体制。

利用上述的评估项目,可分别赋与不同的评估值及相对应的基准值。此外,将街坊的危险度评估及防灾公园的安全度评估值加和后,判定防灾公园的等级并了解其缺点,以便作为

改善之处,以提升防救灾避难功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二)防灾公园空间与设施规划重点

防灾公园规划需兼顾平时与灾时,因同时间人车在园内各空间流动,使用人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空间设施应有多重对应的机能,其规划重点如下:

①广场区可由主入口快速通达,以防火树林、洒水设施保护而且开阔性要佳、避难空间要足够,其形状以方形图形较为合适。让灾民第一时间进入避难,首重环境安全,以安抚灾民恐惧不安情绪。

②入口有足够规模能让避难者、车辆依序顺畅进入;主入口空间表达空间意象特殊、视觉强烈;防灾公园外围应能安全、方便进入。

③园道线形满足人车流动顺畅性,而园道在灾时也是避难、救援、救护的动脉。

④防火树林带栽种的树种以叶肉厚油脂少、水分多之常绿乔木为主,避免栽有刺植物。

⑤紧急厕所应有全天候、全方位服务设备及功能。

⑥紧急广播设备造型配合景观,可在园区内任何角落清晰听到广播内容。配置高科技通讯设备,固定的通信设施可以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⑦紧急供电系统具有多种发电方式备用,可以随时保障公园管理中心和信息通信设备的供电。

⑧紧急照明设备采用节电科技,明确导引安全避难。

⑨储备仓库近指挥中心(管理中心)和出入口,便于接收、发放物品。

⑩具备良好的直升机起降空间以及飞行轨道所需要的净空控制。

(三)防灾公园的设置标准

各等级防灾公园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用地规模不同等等,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对于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的防灾公园,需设置不同的配置标准。例如下表4-7、表4-8分别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各类型防灾公园的项目配置标准。

表4-7 各类型防灾公园种类与配置标准

表4-8 各等级防灾公园设施构成

(四)各类型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不同层级的防灾公园在平日仍应发挥环境保全、休闲游憩的功能;因此,防灾公园规划

在其分区配置、流线与设施设置上,需要考虑不同功能间的整合与弹性变换。

不同规模的防灾公园因扮演角色不同而有分区与设施需求的差异,但各类防灾公园必须确保空间安全,才能确实满足避难行为。规模大的防灾公园必须满足多重功能,且分区较明显;小规模者可能不设定使用分区,从而保持空间使用的弹性。

1、广域防灾公园

①广域防灾公园的位置多位于市郊或市区边缘,面积广大,必须考虑周边主要道路的可达性,面临主要避难人潮方向设置一个以上的出入口。

②设置周边缓冲林带,种植防火树种以形成火灾时的阻燃带,平时则可发挥景观缓冲、净化空气、水土保持与生态栖地的功能。

③选择园区内坡地平缓(<10%)、地质土壤稳定、高程适合(低地恐有积水困扰)的安全地点设置避难广场区。广场区与主入口间距离不宜过远,有清楚主动线串联,采用透水铺面,并适当区分为若干相临之中小型广场,灾时可弹性提供为居民避难、救灾人员集中、医疗救护、物资收集分发等不同空间,以维持救灾秩序。平时则供为各类游憩活动之使用空间。

④广场区旁应有草坪区,提供为灾时避难搭设帐棚使用。草坪区地形应以中心略隆起(>2%)、周边排水的平缓地形为宜,大小草坪配合广场可提供最大避难面积,其间可有植栽以缓冲柔化空间视觉条件。

⑤园区设置水池、水景,并有水质过滤净化设备。水池平时可为滞留池,景观池或生态池,灾时提供生活用水使用。若有自然水源或天然溪流经过时,应于入水口设置过滤设施,以确保水质与水源通畅。

⑥园区主体建筑应邻近广场、草坪区,平时为园区管理服务或解说中心,灾时作为指挥中心,建筑内设置卫星等相关通讯设备,旁临的开放空间(广场或草坪)则提供为大型直升机升降使用。规划时还应考虑直升机升降所必要的净空空间的保留。

⑦考虑避难所需的各类生活设施,如厕所、盥洗间、照明设施等,可分散配置于避难空间周边,平时提供游憩活动使用,灾时视需要配合增加临时性设施。

⑧广域防灾公园在救灾避难时序中,可能有搭建组合屋充作医疗、办公空间的需求,园内各类设施构件应有变换功能的考虑,以掌握救灾的时效性。

⑨园区中必须设置耐震性水槽、紧急用水井、储备仓库、紧急电源(如太阳能)不断电系统等,以提供灾时急需。停车场及主流线的路灯(或照明设施)尽可能保留一部份运用太阳能或太阳能蓄电池的替代能源。

⑩园区的主流线应串联上述各类避难空间与停车场,并适当区分大型车辆运补资源与人员活动使用两种不同型式的路线,可减少避难与救灾的冲突。

2、地区防灾公园

①因位于市区中,为确保安全性的避难空间,公园周边与潜在灾害发生率较高的街区间应有缓冲林带,以形成阻燃带或阻挡坠落物。

②邻近街区均应有出入口设置,可为不同尺度和形式,以利于居民避难使用。

③为灵活运用搭配广场与草坪,提供灾时避难使用,场地设计中不宜有复杂的高程或坡

度变化,如假山或过陡的土丘。

④考虑服务半径2 公里内的避难人口需求,设置厕所、耐震性水槽、照明、紧急电源、储备仓库等设施。

⑤设置水池、水景或喷灌设备可提供水源,增加防火树林或绿带。

⑥园内主要交通流线的设置必须考虑救援、救护车辆的通行。

3、小区、邻里防灾公园

①由于位居小区中,且面积不大,应以缓冲树林或绿带及可提供为临时避难使用的广场、草坪为优先配置,平时则为配合小区活动宣传防灾避难知识的场所。

②平日使用的休闲设施可集中或弹性设置,避免因灾时倒塌,影响公园避难空间的有效性。

③考虑紧急照明及太阳能设备的设置,以保障避难道路径的正确指引。

④设置避难逃生标志及紧急广播设施,有效引导居民的避难行为。

⑤若有地下水源,则应设置紧急用水井,并明确树立清晰的标志牌,供平时管理与紧急的使用。

4、一般邻里公园

①以满足平日休闲活动使用,但仍可为紧急避难、救援的小规模空间。

②设置避难逃生标志与紧急广播设施(含不断电系统),有效引导居民避难行为。

③考虑紧急照明及太阳能设备的设置,以保障避难道路径的正确指引。

④若有地下水源则应设置紧急用水井或帮浦,并明确树立清晰的标志牌,供平时管理与灾时的紧急使用。

(五)防灾公园的设施配置

1、避难行为与防灾设施需求

防灾公园需引入的空间设施,主要包括园路与广场、植栽、与水相关设施、紧急用厕所、信息相关设施、能源照明相关设备、储备仓库、管理办公室等(表4-9)。

以避难行为而言,避难者循避难道路径进入防灾公园,其在公园出入口必须考虑一小时避难时间内所需的出入口宽度与避难者进入公园的群流避难速度。除应于出入口考虑无障碍设施外,为防止大火对避难者的威胁与不舒适感,于入口处应设置洒水系统,以确保进入避难者的安全。

为确保进入避难广场的避难者安全,必须于避难广场四周设置防火植栽带,一方面减低大火蔓延的威胁,另一方面减少大火辐射热对避难者的不舒适感。依不同防灾公园层级规模设定,避难广场周边于1 至3 小时临时避难与三星期内的长时避难,需分别提供避难者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包括避难广场、紧急用厕所、水资源相关设施、信息相关设施、能源照明相关设施等,而储备仓库与管理办公室则能提供长期避难阶段救援活动对应所需的支持。在

整体预防灾害阶段、灾害发生阶段、紧急避难阶段、应急阶段、复旧与重建阶段等,分别妥当安排各相关设施。

为兼顾防灾公园内平时与灾时的空间角色扮演,必须在公园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其在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能发挥的防灾作用,进行相关空间的调整,以强化防灾公园的防灾机能。

其中部分防灾使用的设施于平时并不使用,其位置应位于灾时避难阶段避难生活所需区域的周边,以提供该阶段必要的支援。

表4-9 各类防灾公园空间设施需求表

2、防灾空间分区与功能安排

防灾公园平时与灾时的设施设备,其在空间分区与设施配置计划可区分为四部分考虑: ①防火树林带的配置。 ②避难广场的配置。 ③主要防灾设施的配置。 ④确保利用交通流线的功能。

就分区而言,防灾公园可概分为防火植栽区、避难广场区、防灾相关设施区、救援活动对应区、紧急生活对应区等(表4-10

),其在配置上应注意设施间相互关系和综合防灾机能的发挥、灾害时可利用的避难道路、公园周边与邻接防灾相关设施等的位置关系等(表4-11)。

表4-10 防灾公园使用分区空间内容

表4-11 都市公园平时与灾时防灾设施功能对于表

3、防灾公园的空间与设施配置要点

防灾公园中的空间设施包括入口形态、周围形态、广场、园路、直升机升降坪、防火林带、耐震性储水槽、紧急用水井、水设施、紧急用扩音设备、紧急用通讯设备、指示标志牌、信息提供设备、紧急发电设备、应急灯、储备仓库、管理办公室等。

(1)防火植栽

防火植栽在灾时承担的功能包括以下六项:减轻火灾受害、减轻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危险、减轻建筑落下物灾害、地标性角色、支持避难生活功能、调试情绪。

配置在避难广场周边、或周边地区木造建筑密度较高地区;作为绿带延续;河岸与防火林带能发挥防止自然发火热辐射范围;根据周边街区火灾危险度的状况,确定防火林带的宽度。

树冠大时可作为热辐射遮断带;适当的枝下净空高度,以不阻挡消防车通行为原则;

安排迎风面与背风面的植栽种类,制定上风处与下风处的植栽计划,降低风面下侧的延烧危险性;抑止风向流窜,减少火烧变动,抑止因接触所引起延烧的危险度;抑制乱流产生,可降低火的灰尘掉落于避难广场的可能。

以耐火性、难燃性、遮蔽性较高、含水性高、含油性低的树种为主。

防火植栽带的规模包括断面构造、高度、宽度,依街区火灾危险度的情况、以及预估仿真火势的大小规模而定。原则上应选择遮蔽性较强的树种,高度上以10 m以上的植栽较能形成较好的阻燃效果,若能将树植成带状才能具有较好的防火功能,植栽与空地所形成的防火延烧带为50 -100m。在布置防火林带时,采用交错无间隔多层次的配置方式,可以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

(2)水资源相关设施

水资源主要在确保灾害发生时的防火灭火用水、保护避难者或防火林带防火功能的洒水冷却用设施、以及灾后饮用、卫生、医疗、生活用水为目的。一般会利用公园设施或其它防灾设施储水、供水,以确保不同目的的必要水量。储水设施包括耐震性水槽、紧急用水井、水景设施、洒水设施、给排水设施等。同时,为维持水质在一定水平,分别以过滤、沉淀、植物净化等方式,就亲水池、修景池与自然池等的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净化工作(表4-13)。

表4-13 水资源相关设施利用方式

(3)紧急厕所

公园内设置紧急厕所时需兼顾平时与灾时的状况,其考虑因素如下:兼顾平时的公园利用与景观需求;与入口、避难广场共同配置的适当位置;需计算在灾时避难时集中大量利用足够的便斗数量;需在其区域内综合考虑公园与学校、公共设施设置暂时厕所的数量;需合并整体考虑公园的给水与排水系统;需考虑雨水、水池、水井等水景设施的多目的用水活用,当城市生命线管线断线时,仍可提供转换作为厕所冲水的可能性;配合紧急照明设备与诱导标志等在夜间使用的可能性。

紧急厕所的容量需考虑紧急阶段2-3日的需求量,便槽的规模主要根据避难对象人口2-3日的需求计算,避难者每人每日小便量为1.5-2.0l,而每穴同时使用率为60-100人。为配合灾时的紧急厕所需求,需留设足够的预留管线与化粪储槽,作为平时使用厕所与灾时使用临时组合厕所接管排放使用。

(4)信息相关设施

公园内设置的信息相关设施包括平日的信息收集、整理、传达与公告,如何传递外界迅速确实的信息等。设施种类包括照明与标识系统、信息传播、给水设施、中央监控与紧急电源等(表4-14)。

随电子通讯设施能力的加强,信息相关设施已逐步转由日益轻薄短小的电子设施取代,

其所需空间设施规模日益减少,但所需配合的卫星通讯、无线通讯、因特网联机、公园广播

系统、大型电子告示板等设施将逐渐用于防灾公园。

为配合灾时的紧急告知灾民救援信息,与防灾服务中心辅助提供避难救援相关的信息服务,需考虑平日的管理服务单位在灾时如何转换其功能,以提供灾时各阶段使用。

表4-14 公园平时与灾时资讯相关设施比较表

(5)能源照明相关设施

公园内设置的紧急电源在受灾阶段时,因城市生命线管道中断而启动紧急电源,能支持提供公园最低的电力负荷,若能相对降低或减轻依赖备用能源的比例,运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特殊节约能源设施,将更有助于延长备用电源的时间。

设施种类包括照明指针、信息传播、给水设施、防灾服务中心中央监控系统与紧急电源、附属建筑物电源、避难生活用电源等。

为确保灾时夜间紧急避难者的安全,必须维持一定的储备电量,若能采用太阳能源、风力发电系统,将有助于补充提供避难阶段的电能不足,因此,在空间上仍需要预留能源收集、储存与转换的空间。

(6)储备仓库

公园内设置的储备仓库能提供消防、水资源相关设施、能源资源相关设施的防灾设备材料,以在受灾阶段时紧急救援使用,也可提供紧急生活所需的食品与医疗药品。

设施种类包括储备仓库与设施储备空间等两类。

以日本的公园体系为例,其制定的街区公园以上级别的防灾公园需设置长宽各为8m的储备仓库,其面积约为64m2。

(7)管理中心

公园内设置的管理中心在受灾阶段时,需转换原有的营运管理功能而形成信息收集传达的防救灾对策总部。为考虑平日与灾时的功能活用,可考虑将储藏、能源照明与水资源相关设施、救护设施等空间合并设置。规模设定以公园的平日需求为主,确定其空间规模,计入整体公园的建筑密度计算,灾时转换其机能为防救灾指挥中心。为确保灾时的管理中心能提

供充分之救援功能,需考虑其连接紧急电源(图4-5)。

图4-5大阪府防灾公园示意图

最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 摘要: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公众参与。提出设计应由领导者、设计者、公众共同来完成,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根据我国国情,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采取大众传媒发布信息,召开公众座谈会、专家咨询和审查会,邀请公众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公示设计图纸和模型等方法。 关键字:城市公园;公众参与;规划设计 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 以设计师和领导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因为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设计者就应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迎合公众的需求。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推行“公众参与”性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具有绝对广泛的应用前景。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充斥着简单化的功能空间,一些虽经刻意处理,但不免陷入图案式的平面安排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貌掩盖了地方风格,过于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而忘却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较少有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当然也就达不到设计的最终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意图不被公众理解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够了解或根本不

理解设计师对外部环境如景点、小品等建筑的设计意图,难免产生与设计意图相悖的使用行为,即误用环境。最典型、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是美国学者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一书中所举的例子'在某公园的入口处,设计者设计了一组照明灯具。其外型与垃圾箱相似,而导致大多数使用者仅凭第一印象。就将废弃物往其半圆形开口里扔。这是设计师有意给使用者一个错误的功能印象所产生的结果。 上例是有意设计的,但现实的生活中不少设计是无意识的,却带来了与设计相悖的效应。如不少的城市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人们休息、休闲、对话的空间设置或合理的位置,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外部环境中的小品、景点或踏步上坐下休息或对话。大多数设计者即使在设计时注重了公众的参与,但也仅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如深圳市中心公园设计,在调查公园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使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座凳的材质、朝向等小问题,以及功能分区划分不准等大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在设计中有公众的参与,就可以避免了。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想当然地认为使用者喜欢什么,而不是亲自询问他们。因为缺少了公众参与的环节,既使考虑到了人们的一些需求,但有时还会脱节,对应不上,因为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不存在可替换的真实体验。这时就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即公众参与到设计中,以避免使用时出现问题,也使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2、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基本上是封闭的,不对外的,这种运作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开放、透明度高的模式来取代它,使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其更加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过程是

防灾公园

1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 1.1城市防灾公园 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中绿地”[1]。 1.2防灾公园的功能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 2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的发展 2.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防灾减灾实践 城市防灾绿地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有许多建于地震区的城市,如1693年的意大利卡塔尼亚和1755年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了防灾减灾的需要,在灾后的重建规划中改变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由笔直宽阔的城市大道代替狭窄曲折的小巷,在城市大道两旁种植行道树,并且规划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使之成为相对完善的防灾、避灾、救灾体系。 2.2美国公园系统中的防灾规划 美国1871年?0月9日,发生了著名的芝加哥火灾,中心市区受灾面积达730hm2,10万人无家可U]。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考虑建造公园系统,以绿地开敞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随后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在南部公园区的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设计中,规划了连接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的公园路。路中间一条连续的水渠,连通了杰克逊公园的咸水湖和华盛顿公园的人工池,以起到疏导洪水的作用。芝加哥公园系统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用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来防止火灾蔓延,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规划方法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规划手法与思想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系统规划——关东大地震复兴规划的产生[2]。 1883年,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规划建设中,昆·布朗提出了“关于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建议”,他认为该市拥有丰富的水系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又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园系统的建设应该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防止火灾和传染病蔓延等作用。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为强化整体防卫,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其“防灾型社区”需具备三大功能,即灾前预防及准备功能、灾时应变及抵御功能、灾后复原及整体改进功能。美国国土安全部规定社区事故风险状况评估要先确认社区易受灾的地点及环境,再确认灾害源及可影响的范围,找出易发生灾害的建筑或区域,并制作社区防灾地图等[3]。其中也包括了将社区公园与灾时避难结合的计划。 2.3日本防灾公园的发展 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面临海的岛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地震、台风、暴雨、火山等引起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江户幕府时期,江户城中设置火除地,通过将沿街的建筑物往两侧后退,空出类似广场一样的空地,作为在火灾时的避难场所,并且防止大火蔓延,起到防火带的作用。火除地具有防灾、集散、社交娱乐等功能,已经具备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时期。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问题,191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全国通用的城市规划法规《都市计画法》,其中规定各城市必须将城市公园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列入城市规划(表1)。

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若干思考

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若干思考 王志涛苏经宇 【摘要】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的编制内容与方法,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综合防灾规划定位、编制原则与编制流程,并针对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编制两个阶段,从城市灾害风险评估、防灾目标制定、区域防灾协调发展、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规划及避难场所等方面分别给出了规划内容与对策建议,期望为今后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综合防灾;总体规划;防灾对策 1.引言 从古至今自然灾害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行,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暴雨、泥石流、低温冻雨等灾害更是频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可以看出,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60%[3]。在保障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同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城镇防灾水平应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灾害风险角度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高,经济愈发达地区,愈易于形成大灾和巨灾[4,5]。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同步提升城镇防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良镛院士认为: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6]。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开展综合防灾规划,将城市防灾目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需达到的目标之一,强调生命优先,安全优先,强化综合防灾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

防灾公园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 城市防灾公园 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 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 [1] 1.2防灾公园的功能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 第二章主要城市灾害种类与造成的危害 第一节地震 第二节海啸 第三节洪水 第四节火山 第五节火灾 第六节泥石流 第七节台风 第八节城市灾害特征与城市防灾

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 (试行) 1、总则 1.1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2.3《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1.2.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2.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1.2.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通知》 1.2.9《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1.2.10《城市防洪标准》 1.3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 1.4原则 1.4.1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市民的避灾需求,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1.4.2 统筹布局,分类细化 防灾避险绿地需要和其他避险场所一起统筹部署、均衡布局并就近安排,使市民及时就近疏散。对规划确定的分区、分级、建设标准等作出规定。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 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4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1.1.5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1.1.6 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1.7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1.8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2 指导思想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基本原则 1.3.1 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 1.3.2 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 1.3.3 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4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1.4 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基本概念 2.1 湿地的定义 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3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2.4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1 系统保护的原则 3.1.1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3.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2007-11-05 21:41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2.1.1条进行公园设计,首先要确保城市绿地按规划所要求的面积实现,公园的用地范围即不能超出规划范围线,更不得被任何非公园设施占用或变相占用,缩小用地范围服务;服务对象:市外旅游者、本市居民或者居民中的老人、儿童、盲人等。然后确定公园的内容,做到符合整体需要,满足居民各种爱好与不同闲暇时间的游憩要求。所以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如没有已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或绿地系统规划,应与相应部门协商确定。 第2.1.2条为方便广大游人使用与美化市容,市、区级公园应沿城市主、次路或支路的红线设置,条件不允许时,应设通道解决主要出入口的交通。主要出入口指游人流量大的出入口。 第2.1.3条用工程措施处理好公园与城市道路规划标高的关系,避免因有不适当的高差而造成地表迳流污染或影响城市道路与公园的景观。 第2.1.4条市、区级公园各个方向出入口的游人流量与附近公交车设站点位置、附近人口密度及城市道路的客流量密切相关,所以公园出入口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这些条件。主要出入口前设置集散广场,就是为了避免大股游人出入时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并确保游人安全。 第2.1.5条公园内沿城市道路或水系部分的土山高度及形状,植物配置,园林建筑,围墙或栏杆、园门等的高度、体量、色彩等都应与所在地段城市风貌谐调。 第2.1.6条为保证游人与架空线的安全,在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不应设计供居民游憩的公园。公园与通道相邻可设标志或栏杆与其分开。 第2.1.7条在公园用地上已有城市架空或地下管线(除高压输配电以外),可参照第三章第四节有关条款处理。管线与公园同时建设的配合,按本条款规定。由于城市市政管线的管径一舰都大于公园内的管线管径,对位于树木下部的管线,不避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埋深必须在树根分布区以下。保护性措施就是要求种种管线不得经常返修与渗入灌溉水。 第二节内容与规模 第2.2.1条公园类型就是指: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或街旁游园等等。其内容应与类型一致。无论哪种类型的公园都有应有足够的绿化,否则不能称为公园。 第2.2.2条一般城市都有一个到几个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但公园内不应设置专业性体育设施,以免变成体育场用地,混淆城市用地性质,减少城市绿地面积;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功能规划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发表时间:2019-04-28T09:13:02.18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作者:王鑫桐谢明昕孙辉胡健可白立敏[导读] 总结相关防灾设施的配置要求,并针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防灾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吉林建筑大学长春 130018 摘要:近年来,灾害的发生愈演愈烈,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其中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灾害隔离带,防灾公园规划与防灾体系建设仍存在极大不足。本文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长春市城市防灾公园体系的应用方向及防灾公园的具体设计方法与配置要求。总结相关防灾设施的配置要求,并针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防灾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防灾避险;居民意识;管理系统;长春市 1.引言 诗经中曾描绘地震的可怕:“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不时遭受严重地震震害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我国占全球 7 级以上地震约 1/3,我国有 40%以上地区属于7度地震烈度区,且有70%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处于地震区[1]。虽然我国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与高精端技术迅猛发展,但是城市的整体防灾减灾功能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 由于近年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安全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应对灾害与风险,为市民创造安全的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内可供市民活动的大型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也承担着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空间载体的功能。防灾公园是指以地震为起因,发生街道火灾等二次灾害时,为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规划建设的避震疏散功能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园。应当指出的是,防灾公园虽然是以防止地震灾害为主要目的,但也具有防止其他城市灾害的能力[2]。在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避险和候援的重要场所[3]。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长春市南湖公园的调查研究,针对性分析长春市防灾规划的缺失与不足,总结并归纳出基于中国国情发展、适应性强的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安全规划提供借鉴。 2.南湖公园防灾建设现状分析 2.1场地整体及周边调研分析 2.1.1场地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规模 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占地面积约238.6公顷,大约能容纳10万人避难。按照防灾避难规范确定500米服务半径,除去服务区域内利用自身场地组织疏散的学校得到的服务区域主要为南湖大路、工农大路及延安大路沿线的住宅。南湖周边居住用地十分密集,人口数量较多,居住区总人数可达南湖最大容量的30%,南湖作为中心避难场地还承担着后期接收低级避难场地受灾群众的责任,因此灾难发生时对南湖防灾功能的需求很高。 2.1.2场所周边城市道路现状调查 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中规定的应急交通保障措施与南湖周边道路对比可以发现南湖公园被三条长春市内较为主要的干路环绕,并连接着大量如人民大街等主要道路,道路系统较为完善,物资输送、医疗团队等支援畅通无阻。 表1应急道路级别及出入口数量 2.1.3南湖公园周边配套设施现状分析 南湖公园周边商店有73个,其中新生活欧亚超市为大型超市。可在紧急救灾期为灾民提供食物、水等物资。医疗机构有4个,其中大型医院3所(吉林省中医药第一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解放军第461医院,长春军大医院)。固定避难场所应根据避难人员应急医疗卫生救护需求设置应急医疗卫生所,避难单元应设置医疗卫生室或医务点。问卷中居民对医护的需求占比重最高,为42%,居民希望其第一时间到达避难现场。派出所及警卫室有8个,灾时警员可以参与到公众引导及疏散中,在震时救灾现场进行有效的引导。其中公安局朝阳区分局警务中心距离公园最近,且毗邻4号主入口,配置合理。无消防站点,距南湖公园最近消防站点为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朝阳区消防大队,此站点距离最近的公园消防出入口约1500米。问卷中消防需求占29%,比重较高。 2.2南湖公园场地内部调研分析 2.2.1场所空间利用规划分析 南湖公园总面积为238.6公顷,其中水面92公顷,占到了公园总面积的39%,绿地134.6公顷,占总面积约50 %,大部分为树木、花卉,空敞区域及道路面积仅占公园面积的10 %,约为22公顷。 “平灾结合”角度的园内空间分析,办公区位于公园东北和西南角且并非公园管理人员所在地,灾时可作为应急指挥部。娱乐区大多为儿童游乐项目,其中一部分为骑马场,但利用率较低,且无正规管理人员。林地树木间距大致3-5米一棵,用途多为休憩与散步。灾时可作应急篷宿区,安置避难民众,林区中分布有应急供水、供电设施。广场活动区铜雀三角广场和长春解放纪念碑广场,平日为观赏、游玩、纪念场所。有较为宽敞的空地,且靠近公园入口,灾时可作为应急疏散场地、救护救援区和物资分发场所。

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张瑶齐凯王强 【摘要】公园绿地是重要的避难场所之一,近些年各地编制了防灾规划和多种防灾标准,但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绿地的改造仍缺乏防灾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公园避灾减灾规划要素,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改造公园设计与城市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规范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加强改造公园的防灾设计,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提高公园绿地的防灾性能,减少防灾设施的专项投入。 【关键词】应急避难;改造公园绿地;防灾规划指标 1.前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空间载体,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作为应急避难场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防灾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已建的公园绿地缺乏防灾设计,公园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 近些年灾害频仍,为了提高防灾效率,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防灾标准,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江苏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意见征求稿)……许多城市编制了防灾专项规划,如北京市中心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2005~2020、西安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2020) 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市容整治中,公园绿地的提升工程比比皆是。然而除了响应国际号召、专门的防灾公园改造和建设,大批量的一般公园改造仅作为市容改善的举措,并没有融入防灾设计。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应急避难场地,控规和防灾专项规划中给予的指标控制并不充分,导致了防灾规划操作性差,与实际建设脱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公园设计与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指导公园改造的设计、评审、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

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

景观规划设计笔记(刘滨谊第三版)

景观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概述 园林形态演变:圃:菜园——囿:圈地驯养家畜与打猎——园:浓缩取舍成园——林:培育成林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建筑与城市规划,偏重使用功能、技术规范和解决生存 城市规划最关心的是经济状况、人口情况等 景观设计:有意识的组织景色、景物,转换成平面与立面;意向在先布局在后,解决人类精神问题;(关心立意,与园林均可视为艺术品;但面向群体,而古代只为少数人享用) 现代景观设计所考虑的最基本三问题: ⑴意义、文化和精神的问题:转换成图像(形象) ⑵使用问题:开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平等使用 ⑶环境问题:给人以优雅环境,为动物以栖息场所 (景广场: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制度产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中没有广场,只有线性带状的街。 观设计出了广场,还有街头绿地、居住区等) 城市设计:即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又考虑单体建筑。景观:协调、控制、组织、布局开敞空间。 现代风景旅游区中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 旅游度假区规划:以曲线为主;侧重水体、山体、植被及交通等; 城市度假区规划:以方格网为主;

景观中人的行为 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 必要性活动:为生存而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 选择性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密切; 社交性活动:与环境质量有较大关联 面向社交活动的景观场所强度:空间场地能容纳人的规模;场地的质地和质量;开敞度(开敞空间适合低强度交往)。 景观行为构成基本元素 景观行为格局基本元素 意向需求 强度容量(人数) 文化组群(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等)

动静性质(内向聚焦和外向离散、静态与动态) 环境规模(占据空间与花费时间) 欣赏感受(好、中性、恶) 分布空间格局(活动放在何处) 空间:三维空间数据构成。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 场所:三维空间数据构成,但限定不严密,有时没有顶面或地面,通过心理感受限定。 领域:三维空间数据构成,界定更为松散。基于精神的量度。 五官感受 视觉:静止直立,以向前及水平方向为主,范围上下45 度角度、左右90 度;行走,视线范围减小,前方偏下;需要对底面处理 嗅觉: 2-3 米; 听觉: 7 米,聊天距离;35 米,演讲距离。 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因素: 20-25 米亲切,可以自由交流,空间尺度; 大于 110 米,场所感尺度,适合做广场; 390 米,深远距离感,领域尺度。 心理文化距离:0-0.45 米,亲昵距离; 0.45-1.3 米私交或个人距离; 3-3.75 米;社会距离(适于一般性谈话性); 3.75-8 米公共距离; 大于 30 米隔绝距离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充斥着简单化的功能空间,一些虽经刻意处理,但不免陷入图案式的平面安排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貌掩盖了地方风格,过于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而忘却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较少有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当然也就达不到设计的最终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意图不被公众理解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够了解或根本不理解设计师对外部环境如景点、小品等建筑的设计意图,难免产生与设计意图相悖的使用行为,即误用环境。最典型、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是美国学者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一书中所举的例子'在某公园的入口处,设计者设计了一组照明灯具。其外型与垃圾箱相似,而导致大多数使用者仅凭第一印象。就将废弃物往其半圆形开口里扔。这是设计师有意给使用者一个错误的功能印象所产生的结果。 上例是有意设计的,但现实的生活中不少设计是无意识的,却带来了与设计相悖的效应。如不少的城市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人们休息、休闲、对话的空间设置或合理的位置,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外部环境中的小品、景点或踏步上坐下休息或对话。 1.2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身影 大多数设计者即使在设计时注重了公众的参与,但也仅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如深圳市中心公园设计,在调查公园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使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座凳的材质、朝向等小问题,以及功能分区划分不准等大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在设计中有公众的参与,

曙光防灾公园规划设计

曙光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组图) [日期:2008-09-18]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发表评论(1) 打印 区域绿地系统分布图 区位图(2006年)

1 情况简介与功能定位 曙光防灾公园位于海淀区曙光街道,西北四环路四季青桥的东北角,场地东西长1140m,南北宽350m,总面积29.01 hm2。东界:车道构桥西侧三角绿地;南界:紫竹院路;西界:西四环路;北界:板井路,西郊汽配城南侧道路。 根据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起草的《曙光综合防灾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将原板井三角绿地改造成综合性主题公园,变为为街道居民服务的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丰富居民的户外游憩活动:平时居民在公园休闲、娱乐、健身;在将公园赋予综合防灾和教育基地功能后,即公园内建设综合灾害教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没置应急水源、划定避难区域等,公园既可以对居民和中小学学生进行防灾减灾以及自救知识普及,又可以在发生诸如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变成区级避难场所,辖区内居民可以到此疏散避难,政府进行集中救援工作。 曙光防灾公园总平面布局图 2 总体布局 根据周边交通情况和开放性公园的要求,分析灾害发生时灾民主要来向,全园共设四个主入口:南入口、北入口和西入口;两个次入口都面向南侧的紫竹院路;一个管理专用入口,位于公园北侧。 公园四周以30-100米宽的绿化带隔离外围交通噪音和汽车尾气污染。 园内以东西两个大面积地势平坦的草地为主要避难场所。园区中心设置防灾指挥中心,平时用作防灾科教中心。围绕防灾主题,结合室内外展示和演习体验,通过各种途径对市民进行防灾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曙光防灾公园功能分区图 3 功能分区 结合场地现状的情况,以及平灾结合的使用要求,曙光防灾公园将按平时灾时两种情况进行功能分区,特别要考虑两种情况下的功能转换问题。 公园平时的功能分区主要根据居民日常的休闲游憩活动需要和防灾科普教育的主题要求,将全园分为:防灾科普宣教区、安静休息区、少年儿童活动区、遗址文化区、运动健身区、餐饮休闲区,以及公园管理区、水源保护区、绿化隔离带和入口区。为了更好的强调防灾教育主题,设置一条防灾主题游览线将主要景区景点串联起来。自东向西分别是:风舞广场、儿童游戏场、地波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十字广场、环球广场(地下空间包括展厅、购物娱乐和仓储三部分)、生命树广场、绿岛、休息广场、室外科教展廊。防灾教育主题是贯穿整个公园设计的,而不仅仅体现在防灾科普宣教区。 曙光防灾公园灾时功能分区图 灾时的功能分区根据避难处所的要求,分为应急指挥中心区、棚宿区、车宿区以及水源保护区和绿化隔离区。防灾指挥中心设置在园区中心,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救护中心、物资储备及救援队伍驻扎地。为满足灾时周边居民的防灾避难需求,园内自西向东共分为三个棚宿区,每区又设一处副指挥中心。形成一个主中心,三个副中心的格局。灾时启用网格状道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样本

都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根据 1.1.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1.1.4 国务院《都市绿化条例》 1.1.5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告知》 1.1.6 建设部《国家都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1.7 建设部《都市绿线管理办法》 1.1.8 行业原则《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2 指引思想 依照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特点,以维护都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都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可持续运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运用、持续发展”方针,充分发挥都市湿地在都市建设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基本原则 1.3.1 遵循与湿地关于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关于规定相一致; 1.3.2 维护都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都市湿地,应依照实际状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 1.3.3 坚持都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运用相结合原则,应在全面保护基本上合理运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都市湿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1.3.4 依照各地实际状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因地制宜、分步实行原则。 1.4 规划目的 全面加强都市湿地保护,维护都市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发挥都市湿地在改进都市生态环境、美化都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备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都市建设中对湿地不合理运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可持续运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章基本概念 2.1 湿地定义 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涉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水域。 2.2 都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公园类型,是指纳入都市绿地系统规划、具备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性、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重要内容公园。 2.3 都市湿地公园与其他水景公园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科普教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2.4 都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运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教诲功能,以及充分运用湿地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社会功能 第三章都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都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运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原则。在系统保护都市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同步,合理运用都市湿地具备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都市环境中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