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探源

太极图探源
太极图探源

太极图探源

太极图探源

马慰国

在我国绵延几千年的绚丽文化中有一朵奇葩,就是伏羲太极图。我们谈论中国的悠久历史,必须重新审视对伏羲太极图的研究,从源头上揭示其隐涵的真实奥秘。

太极图是太极文化的载体,太极文化是对太极图的一种解读,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几千年来对其解读不一而足,大体可分为三类:神话说、臆测说和生活实践说。神话说认为“龙马伏图出河”(《竹书纪年》),显然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想象。臆测说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曰:“生生之谓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只是一种推论,缺乏史实论证或解释,臆测中充满着误读。也有明智之士认为应从古代先民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探索。生活实践说认为太极图好似镜子,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人类进步发展的形象。这是一种从本源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古代先民尚不知地球上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但亲身感受到太阳直射时受到的太阳热量多,就气候炎热;太阳斜射时受到的太阳热量少,就气候寒冷。太阳运动往复变化,气候也因此冷热转变。先民们尚不知地球自转的原理,也不知地球为何围绕太阳公转,但每天见到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亲身感受并关注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辨别方向和方位的客观依据。

伏羲时代,先民们根据农牧业生产和生活需要,最关心,最直接,又最现实的需求是发展农业生产及指导农业生产的知识。这就需要探究如何测定太阳的运动变化,如何探索太阳运动规律与人及生物的关系,如何知时间。从立竿有影的现象中,他们逐渐产生了以立竿测日影的观念,设想出立竿引绳测日影的方法。当每天中午太阳光直射竿顶时,竿影与圆形图中心垂直时,定为当地当时的标准正午,整点时瞬间测竿影一次。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特别是部落首领伏羲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与先民们团结合作,不断总结和改进完善,最终总结出先进的“立竿测日影法”——以圆代表周天,360度为一年或一天。标准时间定为每天正午,当阳光直照在竹竿上产生的竿影与圆心垂直成一线时,定为当地当天的正午,瞬时测竿影一次。在竿影的终点放入一石子,

表示这天竿影的长度。一天测一次,360天不间断。若遇阴雨天,也用不同的彩石记上天数,在天晴时补在位置上,称为“以石补天数”。

20世纪90年代初,许恭甫先生根据立竿测日影的科学实践逐步揭示并证实了伏羲太极图的本源,并率先出版了专著《破译太极八卦图》(2002年)。田合禄先生根据古代约为夏商时期的日晷测日影记载,制作了“测日影圆盘”,以冬至日正午时竿长一尺的日影为半径,在有刻度的盘中央装一根与盘垂直的棒,圆盘周长365度,每度各钻一个圆孔,定出子午线。以后每日以逆时针方向将圆盘转一度,逐日测定日影记于盘上,到夏至日日影最短为零。再将圆盘旋转180度,使午端对准正南(夏至),以原测杆作轴,继续测日影。这样观测的结果,与伏羲太极图完全一致。若用—、--符号标志出来,就是标准的伏羲太极八节图(如图所示)。这证明了伏羲太极八节图的确是根据立竿测日影而来的宇宙模式图。人们可以反复测定,进行验证或实证。

例如: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从夏至日开始立竿测日投影,夏至日阳光直射竿顶,正午瞬间测得的竿影最短,而白天最长,为七个时辰十四小时,黑夜最短。夏至以后,每天正午瞬间测的竿影一天比一天长一点,白天则一天比一天

短一点,太阳斜射每天下降一度,日出时间每天推迟0.666分钟,同时白天每天缩短1.333分钟。180天到冬至,长了180点,而冬至黑夜最长,为七个时辰十四小时,白天最短。

冬至以后,每天测的竿影又一天比一天缩短了,白天却一天比一天长。观测表明:竿影的长短与太阳的直射斜射联系密切,也与白天黑夜的长短密切相联。若从一天的日出日落和晚上以月亮为光源来连续观测,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规律和规律性变化。将实测的这种规律性变化绘制成一个图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间的S形线就是区分白天黑夜的分界线。

在热带地区,同样从夏至开始立竿测日投影,会发现在一条与温带区分的线上夏至正午的竿影测不到了,即无影。这是什么原因呢?先民们不知道,是个“谜”。

后来,国际天文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地球上赤道南北各23°27′的两条纬线,叫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到北纬23°27′,叫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纬23°27′,叫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光线全年在这两条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在北半球直射光线在十二点整是垂直

照射的,正好与竹竿相重叠,因此看不见也测不到太阳的投影。

创造出完整的立竿测日投影图以后,把测得的白天黑夜长度和天气冷热状况联系起来,就成一条S形曲线。因此,实际上S形线是白天与黑夜和天气冷与热的分界线。

在长期实际观测过程中,伏羲不断总结先民的实践经验,并用“立竿测日影法”指导先民测定时间,确认东西南

北方位,确定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准及黑夜白天长短测定标准等。

这促成了古代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太极图,对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在科学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立竿测日投影图是依365天每天正午十二点整

立竿侧日投影瞬间画出来的图,它记录着大自然中白天黑夜长短和天气冷热的消长情况。立竿测日投影图原测地面很大,缩小后,点与点连成线,线与线连成片,就成为黑白S形的太极图。“立竿测日投影法”以后还发展为立竿测月投影,以

观测月象变化的规律。

可见“无字天书”太极图源于观测天象时空的实践,又指导农业生产。这决不是凭空而来的或是想象、臆测出来的,这就是伏羲文化的本源。

太极图实质上是远古时代太阳画的一幅立竿测日投影气象图,是以太阳运动为中心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白天黑夜长短、天气冷热变化的气象图,又是最早的日月合历。伏羲的创造发明用太极图体现出来,是一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的贡献

...........

立竿测日投影图

太极阴阳与太极图

太极阴阳与太极图 太字原为大字。古人为了表示比大更大的意思,便在大字底下加一点,成为太字。含义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比如,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极字的原意是房屋中间顶端的顺房之木,在温县叫脊檩,含义是最高、最巅、最上。这是太极的字面意思。 太极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哲学概念。要弄清楚太极的涵义,必须知道什么是无极。因为太极本于无极。古人认为,未有天地之时,宇宙混沌有鸡蛋。这就是无极。无极之境充满真气,是静止不动的。太极乘气动而生阳,动极便静,静而生阴。于是,就产生了万象万物。《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变化,就是说,太极一动,阴阳就产生了,阴阳一合,日月就分出来了,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等自然现象都产生了。太极的哲学概念就是自然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法理。所以,我认为,阴阳转化就是太极。 阴阳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皇帝内经》上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万事万物都分阴阳,人有男女,兽有牝牡,鸟有雌雄。阴阳无处不在,天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阴阳之数。自然界阴阳平衡,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调,便有旱、涝、风、雹灾害。人也一样,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饱满,;阴阳失调,则疾病缠身,萎靡不振。有病了,经过锻炼,打太极拳,打针吃药,饮食调理等等,阴阳又平衡了,病好了。一刮东风,天阴下雨,西风一来,又云散日出,天晴了。这就是阴阳具有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

太极图

太极图 一、太极图 中国古代概括阴阳易理和反映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式。世传太极图出自陈抟之手,陈氏传有三种图式:一为先天太极图,一为龙图,一为无极图。宋朱熹:“先天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语类》卷一百)后世所绘太极图很多,大致可分二类:一类为数层图组合的图式,如无极图、太极先天之图、周氏太极图等,形式基本相同,最上一圈以单圆表示术极,二圈分黑白三层,标有阳动阴静字样,表示阴阳交错,运动变化;中分金木火水土五行,表示阴静阳动产生世界基本构成特质;下面再有二圈,分别标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或“万物化生”字样,以示产生万物,此图概括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宇宙演变过程。另一类为以阴阳鱼图为主的图式,如古太极图、先天太极图、来氏太极图等,其图外圆象征太极,内以S曲线分黑白环弧形,白中有一黑点,黑中有一白点。白为阳黑为阴,象征阴阳互根;环弧形如两鱼交游状,以示阴阳变化循环不已。可见二类图式,形式有异,内涵类同。今流行太极图为阴阳鱼图式,此图各部分原有固定位置且赋以特定含义,但现代所绘太极图无严格方位标准,多着重提示阴阳变化循环之义。对于太极图起源及内涵,历来有不同认识。今人多结合现代科技理论加以阐述,如有人认为,太极图是对波粒二象性的准确概括,太极图圆形是粒子性,中间S曲线是波动性,太极图是波粒二象性的统一;还有人认为,太极图为宇宙天体球在水平面内的平面投影,其中两个小点为定南北向之用,S形贡线是日、月、五大行星等天体周运轨道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图示。此类探讨,目前尚有较多争议。 二、太极图源说 关于太极图起源的学说。太极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数层组合图式,一类为阴阳鱼互纠图式。关于数层组合太极图渊源,有多种说法:(1)北宋周敦颐所作。北宋潘兴嗣:“(周)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持此观点(《周子太极通书后序》)。(2)传自陈抟。南宋朱震:“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宋史?朱震传》)陆九渊:“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陆九渊集?与朱元晦书》)(3)来自佛徒寿涯。宋元之际刘因:“而或又谓周子与胡宿、邵古同事润州一浮屠而传其易书。”(《记太极图说后》)这个“浮屠”,就是寿涯。(4)源自陈抟刻于华山石壁的无极图,经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传给陈抟,陈刻之华山石壁,后来又通过种放、穆修传给周敦颐,周把它改造成了太极图。(《太极图辨》)陈抟刻华山石壁之事宋金元明无一人道及,此说可疑。(5)源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清毛奇龄:“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在唐玄宗序中。”(《太极图说遗议》)又说:“此在陈抟授图之前已行世者,是抟所为图,一本于《道藏?真元品》,一本于圭峰《禅源全集》,而总出于《参同契》,是真脏实据。”(《复冯山公论太极图说》)《真元品》即《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现代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等许多学者赞成此说。近有人提出《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乃是周敦颐以后的著作,其后两品及后序也不是唐代作品,唐明皇御制序亦为伪造。(王卡《道藏提要》、李申《太极图渊源辨》)所据不一,尚有争议。关于阴阳鱼互纠太极图渊源,也有几说。(1)得之于蜀之隐者,或武夷君。宋末元初袁桷说:“朱熹嘱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其三图焉”。(《谢仲直易三图序》)后为谢仲直所获。此三图传自彭翁,彭翁传自武夷君。明初赵撝谦《六书本义》最早记载阴阳鱼太极图,赵氏认为:“又天地自然之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今得之陈伯敷氏,当熟玩之。”(《六书本义》)清朝渭引宋濂说:“罗端良作阴阳相含之象??言出于青城山隐者。”(《易图明辨》)(2)源于《周易参同契》。朱熹:

最新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完美)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 一、起势:1、左开步;2、两臂前举;3、屈腿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右)抱手收(左)脚;2)、(左)转体上(左)步;3)、(左)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1)、(左)转体撇(左)脚;2)、(左)抱球收(右)脚;3)、(右)转体上(右)步;4)、

(右)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1)、(右)转体撇(右)脚;2)、(右)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右)跟步(中)抱手;2、后坐转体;3、(左)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左)转体摆臂;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肘;4)、(左)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1)、(左)转体撇(左)脚;2)、(左)摆臂收(右)脚;3)、上(右)步屈(左);4)、(右)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1)、(右)转体撇(右)脚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左)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右)跟步展臂;2、后坐引手;3、(左)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1、(右)转体撤手;2、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棚臂;5、(左)转体摆臂;6、(右)转体后捋;7、(左)转体搭手;8、(左)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左)弓步

太极图知识与使用

太极图共有15种,分大、小两类。其中包括:双色太极图、三色太极图和正气图。 大太极图用于化解不吉祥、有问题的风水和有不合理的婚配造成的夫妻矛盾。适用于住宅和床上。小太极图用于化解不吉祥的姓名适用于戴在身上。还用于化解因不合理的婚配造成的夫妻矛盾。促使其恩爱和睦。 双色太极图包括有: 1、黑白太极图:意思是金生水。 。 2、黑绿太极图:意思是水生木。 3、绿红太极图:意思是木生火。 4、红黄太极图:意思是火生土。 5、黄白太极图:意思是土生金。 三色太极图包括有: 6、白黑中绿太极图:意思是金生水、水生木。 7、黑绿中红太极图:意思是水生木、木生火。

8、绿红中黄太极图:意思是木生火、火生土。 9、红黄中白太极图:意思是火生土、土生金。 10、黄白中黑太极图:意思是土生金、金生水 正气图包括有: 11、正土太极图,也称为黄色卍字符。 12、正金太极图,也称为白色卍字符。 13、正水太极图,也称为黑色卍字符。 14、正木太极图,也称为绿色卍字符。 15、正火太极图,也称为红色卍字符 太极图使用知识说明 宇宙的原始状态是混沌为一,大爆炸以后一分为二,上为天为阳,下为地为阴,始分阴阳。既“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鱼太极图”。“阴进阳退,阳进阴退”“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转化,周而复始”这是万事万物阴阳“对立统一”之规律的最高概括。“一阴一阳谓之道”。我国的宗教(道教)先师把“阴阳

太极图”作为其标志,太极图中的鱼眼,是为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在他们的道观里、道袍上、所使用的法器上、都绘有这个图案。他们认为阴阳乃宇宙之根本,宇宙的万物皆离不开阴阳。社会发展至今更能证明这一点。而今凡是与阴阳有关的如“道教、气功、武术、中医”等书籍封面上常能见到“阴阳太极图”的图案。可见我们先师的智慧和英明。 关于太极图的使用:我所使用的太极图为“五色太极图”。长期的运用验证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谓五色就是红、黄、白、黑、绿五色。其中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白色代表金、黑色代表水、绿色代表木。其作用主要用于风水、姓名及夫妻矛盾的化解。 如用于化解夫妻矛盾: 凡是三元命婚配良好的夫妻,夫妻关系大都良好。如果发生矛盾,大多是风水有问题而引起的。可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用大太极图进行化解。对于三元命婚配不合理的夫妻,夫妻关系大多不好,偶有恩爱和睦的,会有一方身体很差。这种婚配的住房风水几乎没有正确的,对此可以使用太极图进行化解,化解方案如下: 六煞水婚配:包括:坎与乾、震与艮、巽与兑、离与坤。 1、坎与乾:除了在夫妻床垫下压一枚大“红绿中黄三色太极图”外,还要在坎命人枕头内放一个小“红绿中黄三色小太极图”;在乾命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1)起势(东)(22)仆步穿剑(右)(东) (2)并步点剑(稍偏东北)(23)蹬脚架剑(左)(东) (3)弓步削剑(西南)(24)提膝点剑(左)(西南) (4)提膝劈剑(西南)(25)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5)左弓步拦(东)(26)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6)左虚步撩(稍偏东南)(27)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7)右弓步撩(东)(28)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提膝捧剑(东)(29)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9)蹬脚前刺(东)(30)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10)跳步平刺(东)(31)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11)转身下刺(东南)(32)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12)弓步平斩(西北)(33)独立上托(西) (13)弓步崩剑(西北)(34)进步挂点(西) (14)歇步压剑(稍偏西南)(35)歇步崩剑(东) (15)进步绞剑(稍偏西南)(36)弓步反刺(西北) (16)提膝上刺(稍偏西南)(37)转身下刺(西南) (17)虚步下截(正西偏北)(38)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18)右左平带(西)(39)行步穿剑(东南) (19)弓步劈剑(西)(40)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20)丁步托剑(西北)(41)弓步直刺(南) (21)分脚后点(东北)(42)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被誉为是“中华第一图”,我国的国粹之一。说它是国粹,是“中华第一图”,一点也不为过。它以最简练精美的图案表达出了最深刻的内涵——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以阴阳为依据的太极图的意义 太极图的依据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代表自然万物运动基本规律的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开始了阴阳学说的发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先人们通过观察总结,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了阴阳学说,将它们的关系精妙地用太极图表现出来。阴阳理论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宗教、哲学、历法、天文、地理、数术、中医、建筑、占卜等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以此为基础。从古到今,阴阳学说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依据阴阳理论所画出的太极图,简练而又深刻地表现出了阴阳的根本内容和意义。一、解释阴阳的对立制约 太极图中阴阳两鱼一白一黑相对而立,体现了阴阳属性的对立相反及其相互约束、相互抑制、互为胜负的关系。白色多的位置黑色就少,反之亦然,就像白天阳气旺,故光明制约了黑暗;夜晚阴气盛,因此黑暗制约了光明。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阴阳的相对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制约太过或者约束不力,都将导致阴阳的这种平衡被打破。 二、解释阴阳的互根互用 太极图以一圆统阴阳两鱼于内,两鱼相互依靠,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即互根性,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两鱼的相互依靠,又体现了阴阳双方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常,则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三、解释阴阳的交感和互藏 太极图中阳鱼伸出的箭头融入阴鱼之中,阴鱼伸出的箭头也同样融入阳鱼之中,这既体现了相互的交合感应,也使太极图形成了阴阳二气运动的动态。而阴阳互藏则在白鱼中的黑眼与黑鱼中的白眼体现,说明即使在阳最盛的时候阴亦存在,反之亦然。阴阳互藏是双方相互依存、消长、交合与转化的内在依据,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里讲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正是阴阳二气的交感互藏,为宇宙万物的产生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解释阴阳的消长 太极图中当白鱼逐渐膨大的的时候黑鱼则逐渐缩小,反过来也一样。正像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从冬至后到春季再到夏季,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从夏至后到秋季再入冬季,则阴气渐长而阳气日消,一年四季阴阳不断地消长变化,维持了季节气候的动态平衡。阴阳消长,指的是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五、解释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太极图中当其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太极图“S”形的现代设计观念

———太极图“S”形的现代设计观念 刘敏1 柳林2 (1,2.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摘要] 太极图中黑白相交处的那条美轮美奂的“S”线形,谱写 出了从阴变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异精神,这是一根循环无限、中 心对称、不断变化的曲线。太极图中的“S”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的运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深厚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太极图;现代艺术;阴阳循环 [中图分类号] J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53(2009)01-0121-02 [收稿时间] 2008-10-18 [作者简介] 刘敏(1984-),女,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00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艺术设计。 人类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形成了过去、现在、将来和年、月、日 等时间与时间的间隙概念。时间的性质自宇宙诞生以来就存在于 一切空间和所有事物之中,时间最基本的性质反映在物质世界的 连续循环性、始终无限性和运速相对性上。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时 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的运动表现其存在的。比如在时间上,昼夜运 动是一种循环表现体,存在着相对性;在空间上,立体空间与平面 空间互补,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互补,已知空间与未知空间互补等等。太极图形“S”的构造无论在二维平面、三维立体上都抽象地表 达了空间的互相作用的性质。 1.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太极图中的体现 华夏先民认知的起点是现象论。先民们首先将展现在眼前的纷 纭万象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对应以天、地、人三个概念,天指自然界,地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及社会环境,人指生命。现象论的优点是把被认知的对象视为系统:人生于自然而组 成社会;社会可以作用于人,人亦可以作用于自然;自然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社会势力又可以改造自然。即自然、社会和生命现象是一个动态互补的自组织网络,其间以“人”为联结的纽带。 人们把自然规律视为一切认知活动的起点,而自然现象中最 直观,却又与一切生命活动休戚相关的莫过于日之向背,于是就有 了向日者为阳,背日处为阴的基本理念。阴阳这对范畴既然源于对“日之向背”的概括,其中自然包含着物理学的意义,即阴和阳本来 都是可以使用温度计相对地予以精确测定的物理量———分别指辐 射能量密度小或大的两种不同环境。诸如日为阳,月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雄性为阳、雌性为阴等等,于是就产生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两极太极图。太极图展示的中心对称规律是:平衡和 对称是极短暂的瞬时现象;而其中的一极之动,必然导致整个系统“变动不居”,我们的认知理念就必须建立在“唯变所适”的基础之 上。这说明,天人合一思想的认知起点是建立在二元基础之上的动 态变易的系统论观念。 在太极图中,阴阳二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形式简洁却不显单 调,给人以无限的哲学与美学的思考。《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

矛盾的太极图式和发展的中国传统模式

高二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哲学 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精华而提出的。我国现在正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尚不完善、尚不成熟,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居于贫困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间的阶段叫做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又与《诗经》《礼记》中的“小康”概念不同,“十六大”规范并充实了的范畴,赋予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这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镶嵌。前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加强党营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主张“和谐”,无论《易经》的“太极”、孔子的“中庸”思想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以及他们所确立的整个中华文化的基调都主张“和谐”,现在提出“和谐社会”这一范畴当然已与古代有了不同的意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突现。在这样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对现时代的高中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必要而又紧迫,笔者发现高二思想政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正好与中国古代哲学在某一个方面有其一致性,只是他们的话语系统不同而已。比如,矛盾概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促成和推动世界发展;《易经》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一”,但“一”中有二,有阴阳,是对立的统一体,笔者拟称之为“矛盾”的太极图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经》将五行与阴阳并提,认定:“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我国古代哲学亦把矛盾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笔者拟称之为发展的中国模式。笔者认为这是课堂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中国 - 1 -

杨氏太极拳24式图谱237725

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 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 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 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 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 平举,两手高与肩 平,与肩同宽,手 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 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 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 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 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 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 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 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 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 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 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 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 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 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 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 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太极图中的奥秘

太极图中的奥秘 太极图中的奥秘 下图为太极图。阴阳未分判,一个整体的状态叫太极,古人也叫他为气;现代科学叫他为混沌。数学家叫他模糊数学,即模糊枝叶,得其大体。将动未动为太极,太极一动就分阴分阳。阴阳相当计算机中的0和1,圆周运动的上下两部分;但他是模拟的是连续的,不是数字的跳跃的。如弹簧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水波的波谷与波顶,白天黑夜的转换等。阴与阳是一回事,一个整体的两面,一个整体的两种变相。太极的本质就是圆周运动。 太极图应该是动的,他时刻处于阴与阳转化的动态平衡中。所谓的阴极生阳,阴走到顶点就向阳转化;阳极生阴,阳走到顶点就会向阴转化。除非动态平衡被打破了。阴阳是一回事,就象是物质和能量,一个东西,两种变相,两种状态。 太极图外面的圆圈,代表圆满,整体观,全息观。 整体观即从整体全局把握认识事物,而不是局部割裂机械的考虑问题。一个系统中各部分是有机互动的,相互制约和促进。

全息观,如全息照片,从一个零碎的局部可以恢复整张照片。即局部中包含了整体的信息与状况。如人体的任何一个细胞中都含有整个人体的基因。尝一滴以知海,人体是个小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小人体。所以古人观察太阳系日月及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的运行状况,就可以基本确定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以及大地上万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对人心理情绪健康精神的影响。所谓的六十甲子,五运六气,鼓动天地者。 阴阳图中间的s形波动线把图一分为二,分为两阶段,两部分。象征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规律是一分为而二,或者是由二合一。其他的复杂的变化规律都可以分解成一阴一阳的规律。周易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此图阴阳两部分又叫着阴阳鱼,因为此图黑白两部分好像是两条游动的鱼,把阴阳两部分形象的比着两条鱼。说明此图是动的,他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的动态的转化与平衡过程。两个小白点和小黑点是鱼眼,黑白两部分是鱼身。我们设定白为阳,黑为阴。此图黑鱼白眼为阳,白鱼黑眼为阴。鱼身为体,鱼眼为用;阴中一点真阳,阳中一点真阴。阴阳图的阴阳划分归属当以鱼眼阴阳而定。 阳以阴为活动背景,即阴是阳的母亲;阴以阳为活动背景,即阳是阴的母亲。阴阳处于相互转化中,黄帝内经:阴阳表

(管理知识)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最全版

(管理知识)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

太极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思考 顾兆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中国哲学的根本是壹幅太极图。 太极即阴阳。 宇宙有天地;人有男女。动物有公母;植物有雌雄;天象有日月;地有高山流水,统而言之阴阳。太极原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任何事物的独立存在都是壹个太极模式。 壹个企业的独立存在也是壹个太极模式。 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企业管理,即是研究企业管理之道。 何为道?道的名词首先出现于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可见道是壹种象。这种惚兮恍兮的似乎很难把握。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种象。 俩个恋人,情深意切之至,含情脉脉。 壹首精彩的乐曲奏毕,全场鸦雀无声。 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的那瞬间。 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道断。 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企业管理中的含情脉脉,语言道断,就是太极思维模式。 对太极图的理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从实用角度上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太极图是俩条相互追逐的阴阳鱼组成。俩条鱼的眼可见作是阴神和阳神,阴中壹点阳,阳中壹点阴。 阴阳不是简单的迭加,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1+1=2,而是1+1=3。 俩神相博不求自得。得什么?壹种新的物质。男女结合得子,氧氢结合得水。万众壹心,黄土变

成金。黄土变金,质的飞跃。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企业管理的文章可说是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把企业管理问题放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也就不能建立壹个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为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柱。 中国有句古话,“道无术而不行”。这就是具体和本质之间的不二。勉强理解既包含又有区别,既统壹又不全等。 我们且把企业管理的种种规章制度,谓之为术。我们当下探讨壹下企业管理之道,对企业管理之道作壹番思考。 思考可免除文章题目形式的束缚。 思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似乎更能接近于道。 爱情壹个永恒的主题。 爱情演绎了古今往来壹个个动人的故事:美满的,悲壮的,神话的,鬼怪的,万物皆有情。 故事的主人公永远是男人和女人,更抽象地说阴阳的故事。 企业的故事,相形之下,苍白、平淡、无奇、形影相吊。 企业的故事壹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爱情的魅力在壹个“情”。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壹首动人的小诗。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凝固的音乐。 我们的产品,应该是流动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壹个新的时空,调整我们的思维。 孙子兵法:“道者,全民和上同意,故能够和之死,能够和之生而不畏危。” 也就是说,壹个企业首先全体人员必须有壹个共同的信念,为此信念上下壹致能够为它而献身。可见孙子说的道是壹种信念,是壹种精神。为什么孙子兵法把它放在首篇,作为纲领提出?商场

[资料]第一套太极工夫扇扇谱

[资料]第一套太极工夫扇扇谱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扇谱(共52式) 段落序号动作名称分解动作 1 起势左脚开步抱扇 斜飞势 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 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 2 (卧似一张3,重心右移成侧弓步,右手向上举扇,左手向下 弓) 按掌。(侧弓步举扇) 白鹤亮翅 1,向左转腰摆扇 2,向右转腰分掌 3,曲步亮扇 3 (站似一棵 (虚步亮扇) 松) 黄蜂入洞 1,抖腕合扇 2,摆扇收扇提脚 3,转身上步 4,4 (不动不摇 弓步向前平刺 (进步刺扇) 坐如钟) 一哪吒探海 1,后坐收扇 2,扣脚转身 3,弓步下刺扇 5 (走路一阵 (转身下刺扇) 风 ) 金鸡独立 1,收脚绕扇 2,上步分手绕扇 3,独立撩开扇 6 (南拳和北 (独立撩扇) 腿) 力劈华山(少1,落脚合扇 2,盖步转身按扇 3,转身绕扇 4,7

林武当功) 弓步前劈扇 (翻身劈扇) 灵猫扑蝶(太 1,转身摆掌 2,上步翻身抡扇 3,退步弓步压扇 4,8 极八卦连环 翻手反压扇 (转身抡压扇) 掌) 坐马观花(中1,虚步合扇 2,退步抡扇 3,反身刺扇 4,马步9 华有神功) 亮扇 (马步亮扇) 10 野马分鬃 1,转腰合手合扇 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 11 雏燕凌空1,扣脚穿掌 2,并步亮扇(扭头转胸转看左侧) 12 黄蜂入洞 1,收扇上步 2,弓步直刺 13 猛虎扑食 1,收扇震脚 2,弓步推扇 二 14 螳螂捕蝉 1,转腰绕扇 2,分手绕扇 3,磋脚撩扇 15 勒马回头 1,合扇转身 2,盖步按扇 16 鹞子翻身 1,翻身绕扇 2,腕花绕扇 3,退步藏扇 17 坐马观花 1,抡臂举扇 2,反身穿刺 3,马步亮扇 18 举鼎推山 1,转腰收扇收脚 2,马步推扇 19 神龙回首 1,转身收扇 2,弓步平刺 20 挥鞭策马 1,撇脚收扇 2,上步绕扇 3,叉步反撩扇 21 立马扬鞭 1,转身挑扇 2,点步推掌 三 22 怀中抱月转身歇步抱扇 23 迎风撩衣 1,上步合扇分手 2,并步贯扇 24 翻花舞袖 1,摆扇穿手 2,云扇摆掌 3,侧弓步劈扇 25 霸王扬鞭 1,分手摆扇 2,歇步亮扇 26 抱扇过门 1,开扇托抱 2,合扇举抱

24式简化太极拳口诀及图谱

24式简化太极拳口诀及图谱

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注意事项 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 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虚实分明 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 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呼吸自然 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 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阴阳论 《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 八卦产生图解: 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 八卦基本意义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先谢过御剑兄的《太極圖說--朱熹解附;並附朱熹辯及注後記》,让我有幸得此文章,今研习之,已有所得,感激之至,因周敦颐的《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两种可合为一、可分为二的著作,图离开了说,就不能明其意,说离开图,则无以立其象。我在网上搜索,幸而得之,今附于此. 第一节 周敦颐作《图》及《图说》考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真宗天禧元年至宋神宗熙宁六年 (公元1017—1073年)间人。生于道州营道县之营乐里。原名惇实,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他是一位顺应三教合流思潮的儒家学者。他以儒家的社会伦理哲学为主体,吸取佛教的“禅定”思想及道教陈抟《无极图》的宇宙观,开创了道(理)学体系。他把儒家的《周易》思想与阴阳五行说、道教的内丹理论相结合,论证宇宙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并制作了描绘宇宙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宇宙生成图式,还著作了阐发《太极图》的《太极图说》。 元脱脱撰《宋史〃列传〃道学》载: 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瞭若指掌。《宋史〃周敦颐传》也说他: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按《太极图说》为《太极图》之阐发,《太极图》为《太极图说》之图象。朱熹说:“先生之精,因图以示,先生之蕴,因图以发”。虽然,《宋史》肯定周敦颐曾作《太极图》及《太极图说》⑴,但从宋代至清代,对《图》及《图说》是否出自周敦颐,均有争议。如宋时朱熹与陆九渊反复辨难,朱熹作肯定,陆九渊则疑其非周之作;迨至清代,黄宗炎作肯定,而朱彝尊则疑其出之于程颢(明道)。同时,认为出自周敦颐者,又有分岐,宋代朱震等认为周敦颐乃受之于穆修,而朱熹等则认为是周敦颐所自作。自宋以来,仍属悬案。 关于周敦颐哲学著作的最早记载,为周敦颐至友潘兴嗣所撰《濂溪先生墓志铭》: 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南宋初朱震在《汉上易解》中也述及此事,《宋史〃朱震传》中说: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朱震在宋高宗四年(公元1134年)为高宗讲《易》时,在《进周易表》中亦曾谓抟以《太极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修传周敦颐。 朱熹是坚持周敦颐作《图》及《图说》者,他不同意朱震“修传周敦颐”的说法,只勉强承认穆修对周敦颐有所影响,而《图》仍系周敦颐所自作。他在《再定太极通书后序》⑵中说:张忠定公 (张咏)尝从希夷学,而其论公事之有阴阳,颇与图说意合。窃疑是说之传,固有端绪,至于先生然后得之于心,而天地万物之理,巨细幽明,高下精粗,无所不贯,于是始为此图,以发其秘耳。在《周子太极通书后序》⑶中说: 五峰胡公仁仲作《通书序》,……夫以先生之学之妙,不出此图,以为得之于人,则决非种穆所及,……是以尝窃疑之。及得志文⑷考之,然后知其果先生之所自作,而非有所受于人者。 因此,朱熹在《濂溪先生事状》⑸中肯定周敦颐作《图》及《图说》。他不仅肯定周敦颐作《太极图》;而且认为《太极图》应列为《通书》之首篇;更认为周敦颐道学之奥妙均具于《太极图》中。《周子太极通书后序》⑹: 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潘清逸志先生之墓志,叙所著作,特以作《太极图》为称首,然则此图当为书首不疑也。 及至明末,王夫之 (船山)认为只有第二圈之“取坎填离”图是陈抟所传,其余则皆为周敦颐所自作。《思问录外篇》: 《太极》第二图,东有坎、西有离,颇与玄家毕月鸟、房曰兔,龙吞虎髓、虎吸龙精之说相类,所谓互藏其宅也。世传周子得之于陈图南,愚意陈所传者此一图,而上下四图,则周子以其心得者益之,非陈所及也。 明末清初的黄宗炎,在《易学辨惑〃太极图说辨》⑺中说,周敦颐“得图于方士,得偈于释心证,

读懂《八卦》地数学原理

读懂《八卦》的数学原理引申“历法门”理论 ———古埃及《太阳历》为证 古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认知到“年”的概念?于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记录统计清楚一寒暑轮回为365天?此前,没有一本书来说明白这个问题!可能中国人认为这不是问题,还用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那么“八卦起源之谜?”却是中外知识界反复提起的问题。 当我望着《八卦图》发呆,看似简单却不知缘何成了不解之谜?读到,有西方数学家指说《八卦太极图》,这是二进制!我恍然大悟,读懂了《八卦》所包涵的数学原理:用“??”“???”两种线条(符号),随机排列,三画一组,自然能排列出八种图形!不多不少就能排列出八种图形,所以名《八卦》。我认识到,伏羲氏画出第一划“???”,就创造出了“一”字,用以记录下过去的一天!伏羲氏发明的“??”,是变形的“一”字,也用以记录下过去的一天;“??”表示“一下雨天”,应读作“开洞的一”;“???”表示“一没下雨天”,应读作“完整的一”。伏羲氏的目的是要记录统计清楚一寒暑轮回有多少天?以便确定播种收获糜子、谷子(小米)的最佳时间表!就这样一天接一天画下来便是“伏羲画八卦”,坚持了数个寒暑轮回,记录统计清楚了一寒暑轮回为365天,又意外发现了《八卦》!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和自己部族的恩赐,于是,奉为神明,用作《历法??二十四节气》。 我读懂《世界五千年》所载:6000多年前,进步到“定居的农业生活”的古埃及人,用在木杆上一天划一道“???”的方法,记录统计清楚一回归年为365天,创造出《太阳历》,指导人们适时播种收获大麦。我惊奇人类文明进步的

步调如此相近!方法和动机,如此相似!我的观点得到了最具体的旁证。只不过古中国人是在竖起的木柱上画“???”和“??”,而古埃及人是在放倒的木杆上划“???”。习惯成自然,古中国人创造的“一”字是平着写,古埃及人及其他古老民族创造的“1”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是竖着写;古中国人的文章是在木简上竖着写,古埃及人的文章是在莎草纸上横着写! 于是,我便想办法证明。设计的方案是:用伏羲氏所发明的“??”(开洞的一)和“???”(完整的一),在纸带上画出省市有气象记录的任意一年365天,下雨天画一道“??”,没下雨天画一道“???”,做成模型,如果从中找出“八卦”,并一卦一卦剪下来,便算解开了《八卦》起源之谜。 1、对比一下就可看出,古中国人创造的《二十四节气》与古 埃及人创造的《太阳历》是太阳孕育出的双胞胎,两姐妹。 “伏羲画八卦”的原理与现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伏羲氏记录下的数据是“??”“???”,计算机记录下的数据是“???○”! 模拟古埃及人6000多年前模拟6000多年前“伏羲画八卦” 在木杆上划“??”记录(2012年《二十四节气》·甘 统计天数编制《太阳历》肃省市气象记录) 1月1????元月 1 小雪 2????? 2 阴 3 ????? 3 多云 4 ????? 4 晴 5 ????? 5多云 6 ????小寒 6小雪 7 ???? 7小雪 8 ???? 8阵雪 9 ???? 9小雪 10 ????? 10多云 11 ????? 11多云 12 ????? 12阴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志强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谱(整理大字版) 一、无极起式 练拳须从无极始 掤挤捋按须认真 掤,意在腕背 挤,意在指尖 捋,意在掌心 按,意在掌根 二、金刚捣捶 正面立圆顺时圈平圆左弧腰左旋平圆右弧摆右脚双掌右捋铲左脚左手反撩上右步弓步右手出勾拳右侧立圆反背拳

三、懒扎衣 正面立圆顺时圈右拉左采如拔剑双臂左合如十字平开双掌提右腿双臂再合落右足右臂向右托左臂沉肘坐腕立右掌左掌按摩到丹田四、六封四闭 两掌顺时转小圈掌背连根向右挤正面立圆顺时圈左刁右托再合腕两掌松落腰转左两掌画弧到耳侧左足收虚点地两掌下压如拔胡五、单鞭 右合左开运两掌双掌大圆对开合右手出钩左仰掌起左足钩收落铲左手荡开右脚叩左手顺时转丹田左开单鞭弓马步 六、白鹤亮翅 双手下松左膝侧双掌顺时一大圈双掌平胸向右捋顺时小圈左足收

上动不停左足摆左掤右捋上右足交叉顺时混元圈双臂合十右足铲重心前移亮右翅 七、斜行拗步 右掌化弧落中线重心後移右脚摆重心前移左手扬左脚钩铲撑两掌重心左移收右脚搂膝拗步左手钩右掌平圆反时圈面向中央背撑圆八、提收 右足上步虚点地双手松落两胯侧右足後撤一大步左足拖回虚点地两手大圆落腹前双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脚立虚领顶劲命门撑 九、前蹚拗步 落脚左掤右掌挤右合左开左脚摆右掌左捋扣左腕右腿里合落地铲双手反时正立圆右掌向右平拉开马步坐腕沉两肘

十、掩手肱捶 双臂合十左旋腰右领左随右旋腰左领右随左旋腰 震脚开步松两掌左盖右炮反背捶磨盘穿掌反时展 先合後开八字手左掩右冲发寸劲右把左扣提右膝 十一、披身捶 左侧小合混元圈右掌顺时扫大圆双掌松落如无极阴掌前掤阳掌落平弧合十右在上两掌侧开提右腿右足开步再合十平圆反时抓一把左拳右探眼朝上右拳吊摆沿走前右挂左拦要蓄劲左挂右拦意为先 十二、背折靠 右拳松落反时圈右拳左领腰转左左拳下撑大腿根右臂逆缠腰转右 十三、青龙出水 右掌松落顺时圈右挂左拦似从前左挂右拦拳反背左手撩指右拳落右拳吊摆左手回 十四、双推手 右拳变掌顺时圈左掌丹田转小圆右足叩随腰转左足微收双掌捋双掌松落左足摆双掌左捋上右足双掌合十再松落大圆合劲左肩前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足拖步双掌推势如推倒万重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