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与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偏低是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症状,血红蛋白是血红细胞中的含铁蛋白,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传输到人体的其他部位。每克的血红蛋白大约携带1.37毫升左右的氧气,承担着血液循环的重要作用。血红蛋白偏低是造成贫血症状的主要原因,如铁摄入不足、铁丢失、疾病等导致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那么不同人群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数值是多少呢?

婴幼儿:17到22(克/dl)
儿童11到13(克/dl)
成人男性:14到18克/dl
成人女性:12到16(克/dl)
造成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和症状:
一、营养摄入不足,人体缺乏铁质、叶酸、维生素B12、矿物质等元素导致血红蛋白合成的原料供应不足,称之为营养性贫血,在孕妇和女性营养饮食不当较为常见。二、饮食铁元素摄入减少,血红蛋白中的重要元素铁摄入低于血红蛋白所需的量,影响血红细胞的生成导致数量的减少,这是造成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偏低的主要原因。
三、急性出血,如孕妇分娩流血过多,女性子宫出血,月经量频繁大量血液流失等原因造成血红蛋白数量下降。
血红蛋白偏低的症状表现有脸色和指甲苍白、头晕眼花、身体虚弱、呼吸加速、心悸胸闷、轻微体力劳动感到疲惫等,严重会出现休克。
如何提高血红蛋白的数量:
补充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可通过饮食加强补充铁、蛋白质、叶酸、B12的营养摄入,如食物猪肝、瘦肉、蛋类、木耳、鱼、豆等富铁和蛋白食物,以及深绿色的蔬菜和水果等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这是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的食疗方式。对于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可以服用营养性补充剂,如口服铁之缘片,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数量,正常情况下合理的膳食调养和营养剂的搭配可在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的水平会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