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相组成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相组成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相组成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相组成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对照表[1]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对照表

铝及铝合金新旧牌号对照表

注: ①"原"是指化学成份与新牌号同,且都符合GB3190-82规定的旧牌号。 ②“代”是指与新牌号的化学成份相近似,且符合GB3190-82规定的旧牌号。 ③“曾用”是指已经鉴定,工业生产时曾经用过的牌号,但没有收入GB3190-82中。

变形铝和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和状态代号 类型:铝型材点击次数:1030 (1)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1997年1月1号,我国开始实施GB/T16474?996《变形铝和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标准。新的牌号表示方法采用变形铝和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组织推荐的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例如工业纯铝有1070、1060等,Al-Mn合金有3003等,Al-Mg合金有5052、5086等。 (2)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1997年1月1号前,我国采用前苏联的牌号表示方法。一些老牌号的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不完全吻合,不能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代替,为保留国内现有的非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不得不采用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以便逐步与国际接轨。例如:老牌号LF21的化学成分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3003不完全吻合,于是,四位字符体系表示的牌号为3A21。 四位数字体系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第一个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类别,其含义如下: 1)1XXX系列工业纯铝; 2)2XXX系列Al-Cu、Al-Cu-Mn合金,; 3)3XXX系列Al-Mn合金; 4)4XXX系列Al-Si合金; 5)5XXX系列Al-Mg合金; 6)6XXX系列Al-Mg-Si合金; 7)7XXX系列Al-Mg-Si-Cu合金; 8)8XXX系列其它。 (3)铝铸件牌号我国容器用铝铸件牌号采用ZAl+主要合金元素符号+合金元素含量数百分率表示。例如;ZAlSi7Mg1A、ZAlCu4、ZAlMg5Si等。 (4)状态代号相同牌号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不同时,力学性能不相同。按照GB/T16475《变形铝和铝合金状态代号》标准,新状态代号规定如下: O 退火状态 H112 热作状态 T4 固溶处理后自然时效状态 T5 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后人工时效状态 T6 固溶处理后人工时效状态

GBT 26492.3-2011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板、带缺陷

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产品中常见的缺陷的定义、特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附有相应部分图片。 本标准适用于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的分析与判定。 2缺陷定义、特征、产生原因典型事例 2.1非金属压入 2.1.1缺陷定义及特征 非金属杂物压入板、带表面。 表面呈明显的点状或长条状黄黑色缺陷。 2.1.2产生原因 a)轧制工序设备条件不清净; b)轧制工艺润滑剂不清静; c)工艺润滑剂喷射压力不足; d)板坯表面有擦划伤。 图1非金属压入 2.2金属压入 2.2.1缺陷定义及特征 金属屑或金属碎片压入板、带表面。 压入物刮掉后呈大小不等的凹陷,破坏了压入板、带表面的连续性。 2.2.2产生原因 a)热轧时辊边道次少,裂边的金属屑、条掉在板坯表面后压入; b)圆盘剪切边工序质量差,产生毛刺掉在带坯上经轧制后压入;

c)轧辊粘铝后,其粘铝又被压在板坯上; d)热轧导尺夹得过紧,带下来的碎屑掉在板坯上后被压入。 图2金属压入 2.3划伤 2.3.1缺陷定义及特征 因尖锐的物体(如板角、金属屑或设备上的尖锐物等)与板面接触,在相对滑动时所造成的呈单条状分布的伤痕。 2.3.2产生原因 a)热轧机辊道、导板上粘铝使板、带划伤; b)冷轧机导板、压平辊等有突出的尖锐物; c)精整时板角划伤; d)涂油包装时油中有金属屑带到涂油辊或毛毡上而划伤板面。

图3划伤 2.4擦伤 2.4.1缺陷定义及特征 由于物体间棱与面,或面与面接触后发生相对滑动或错动而在板、带表面造成的成束(或组)分布的伤痕。 2.4.2产生原因 a)板、带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与导路、设备接触时,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擦伤; b)冷轧卷端面不齐正,在立式炉退火翻转时产生错动、层与层之间产生擦伤; c)冷轧时张力不当,开卷时产生层间错动而产生擦伤; d)精整验收或包装操作不当产生板间滑动而造成擦伤。 图4擦伤 2.5碰伤 2.5.1缺陷定义及特征 铝板、铝卷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在板、带表面或端面产生的划痕,且大多数在凹陷边际有被挤出的金属存在。 2.5.2产生原因 a)板、卷在搬运或存放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碰撞产生;

国际标准和国外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简介

1.5.2 国际标准和国外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简介 1.5.2国际标准和国外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简介 目前各主要工业国家通用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和铸造铝合金(包括铝锭)的状态代号,基本上是以美国国家标准ANSI H35.1(M)《铝合金牌号和状态代号》为基础的,而ANSI标准的这个状态代号系统是引用美国铝业协会(AA)的状态代号系统。因此,凡适合此标准的状态代号均在美国铝业协会注册登记。 各国所用的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有的是完全采用AA系统的表示方法,有的是采取改编或补充的方式。我国已于1996年对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表示方法。据统计,采用这类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系统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捷克、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日本、卢森堡、马尔他、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EN)和欧洲空间结构材料协会(AECMA)也基本采用这类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系统。可见,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将国际标准和主要工业国家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汇总于表1-13,铸造铝合金状态代号汇总于表1-14。 美国ANSI H35.1(M)《铝合金牌号和状态代号》的标准中包括变形和铸造铝合金两部分,但状态代号“H”,仅用于变形铝合金。现对其简介如下: 变形铝合金的状态代号,是在合金牌号后面用短横线来连接这两部分。状态代号由基础状态代号加数字组成。基础状态代号用字母F,O,H,W,T表示,后接的一位或几位数字,表示基础状态的再细分。 基础状态代号采用的字母: F 制造状态:不规定力学性能,不特别控制工艺过程。 O退火状态:为获得最低的强度。 O1高温退火后缓慢冷却。 O2机械热处理:为超精细成形用。 O3均匀化处理。 H 加工硬化状态(仅对变形产品):H后面通常连接二位或多位数字,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基本处理状态):1一单纯加工硬化; 2一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 3一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仅适用子加工硬化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的合金; 4一加工硬化及喷、涂层处理。 第二位数字(表示加工硬化程度): 1一约1/8硬化;2一约1/4硬化;4一约1/2硬化; 6一约3/4硬化;8一完全硬化;9一超硬化(特殊用途); 3,5,7一表示半成品状态。 第三位数字:表示两位数字状态的改变。 例如:代号H34,表示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1/2硬化。 代号Hx x5,表示加工硬化,用于焊管。 W 固溶处理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固溶处理后在室温自然时效的合金,只有能具体指出自然时效的时间才使用这种符号,例如,WI/2h(小时)。 T 热处理后的稳定化状态(不同于F,O或H状态):可进行(或不进行)补充的加工硬化。在T字母的后面总是连接着一位或几位数字。其中 第一位数字(表示基本处理状态): 1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2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3一固溶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4一固溶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5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常用变形铝合金退火热处理工艺规范标准

常用变形铝合金退火热处理工艺规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规定了公司变形铝合金零件退火热处理的设备、种类、准备工作、工艺控制、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技术安全。 2 引用文件 GJB1694变形铝合金热处理规 YST 591-2006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规 《热处理手册》91版 3 概念、种类 3.1 概念:将变形铝合金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部晶相组织结构,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3.2 种类 车间铝合金零件热处理种类:去应力退火、不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时效处理。 4 准备工作 4.1 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并应事先将炉膛清理干净; 4.2 抽检零件的加工余量,其数值应大于允许的变形量; 4.3工艺文件及工装夹具齐全,选择好合适的工夹具,并考虑好装炉、出炉的方法; 4.4 核对材料与图样是否相符,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规定; 4.5在零件的尖角、锐边、孔眼等易开裂的部位,应采用防护措施,如包扎铁皮、石棉绳、堵塞螺钉等; 5 一般要求 5.1 人员: 热处理操作工及相关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考核和操作培训,成绩合格后持证上岗5.2 设备 5.2.1 设备应按标准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并挂有合格标记,各类加热炉的指示记录的仪表刻度应能正确的反映出温度波动围; 5.2.2 热电温度测定仪表的读数总偏差不应超过如下指标: 当给定温度t≤400℃时,温度总偏差为±5℃; 当给定温度t>400℃时,温度总偏差为±(t/10)℃。 5.2.3 加热炉的热电偶和仪表选配、温度测量、检测周期及炉温均匀性均应符合QJ 1428的Ⅲ类及Ⅲ类以上炉的规定。 5.3 装炉 5.3.1 装炉量一般以装炉零件体积计算,每炉零件装炉的有效体积不超过炉体积一半为准。 5.3.2 零件装炉时,必须轻拿轻放,防止零件划伤及变形。 5.3.3堆放要求: a.厚板零件允许结合零件结构特点,允许装箱入炉进行热处理,叠放时允许点及较少的线接触,避免面接触,叠放间隙不小于10mm. b.厚度t≤3mm的板料以夹板装夹,叠放厚度≤25mm,零件及夹板面无污垢、凸点,零件间、零件与夹板间应垫一层雪花纸,以防止零件夹伤。 5.3.4 装炉后需检查零件与电热原件,确定无接触时,方可送电升温,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打开炉门; 5.3.5 加热速度:变形铝合金退火的加热速度约13℃~15℃/秒,例如加热到410℃设定时间为0.5小时。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板、带缺陷(标准状

I C S77.150.10 H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6492.3 2011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板二带缺陷 D e f e c t s f o rw r o u g h t a l u m i n i u ma n da l u m i n i u ma l l o y s i n g o t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P a r t3:D e f e c t s f o r p l a t e s,s h e e t s a n d s t r i p s 2011-05-12发布2012-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G B/T26492‘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铸锭缺陷; 第2部分:铸轧带材缺陷; 第3部分:板二带缺陷; 第4部分:铝箔缺陷; 第5部分:管材二棒材二型材二线材缺陷三 本部分为G B/T26492的第3部分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三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二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二华北铝业有限公司二中国铝业西北铝加工分公司二云南新美铝铝箔有限公司二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二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志民二赵永军二张钰二徐涛二卢金华二郭瑞二张登峰二高作文二于莉莉二郭仪韬二张丽华三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 第3部分:板二带缺陷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二带产品中常见缺陷的定义二特征,并分析了其主要产生原因三本部分适用于变形铝及铝合金板二带缺陷的分析与判定三 2缺陷定义二特征和主要产生原因 2.1 表面气泡b l i s t e r 板二带材表面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状空腔凸起三凸起的边缘圆滑二板片上下不对称,分布无规律(如图1)三主要产生原因: a)铸块表面凹凸不平二不清洁,表面偏析瘤深度较深; b)铣面量小或表面有缺陷,如:凹痕或铣刀痕较深; c)乳液或空气进入包铝板与铸块之间; d)铸块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 e)热处理时温度过高三 图1气泡 2.2 毛刺b u r r 板二带材经剪切,边缘存在有大小不等的细短丝或尖而薄的金属刺三 主要产生原因: a)剪刃不锋利; b)剪刃润滑不良; c)剪刃间隙及重叠量调整不当三 2.3 水痕w a t e r s t a i n 板二带材表面浅白色或浅黑色不规则的水线痕迹(如图2)三 主要产生原因:

铝合金的牌号、状态和性能解析

1铝的基本特性与应用范围 铝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15。 铝具有一系列比其他有色金属、钢铁、塑料和木材等更优良的特性,如密度小,仅为2.7 g / cm3,约为铜或钢的1/3;良好的耐蚀性和耐候性;良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对光热电波的反射率高、表面性能好;无磁性;基本无毒;有吸音性;耐酸性好;抗核辐射性能好;弹性系数小;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和焊接性能;良好的抗撞击性。此外,铝材的高温性能、成型性能、切削加工性、铆接性以及表面处理性能等也比较好。因此,铝材在航天、航海、航空、汽车、交通运输、桥梁、建筑、电子电气、能源动力、冶金化工、农业排灌、机械制造、包装防腐、电器家具、日用文体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下表列出了铝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应用领域。 铝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应用领域

3 变形铝合金分类、牌号和状态表示法 3. 1变形铝合金的分类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 ⑴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纯铝、Al-Mn、Al-Mg、Al-Si系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如:Al-Mg-Si、Al-Cu、Al-Zn-Mg 系合金)。 ⑵按合金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工业纯铝、光辉铝合金、切削铝合金、耐热铝合金、低强度铝合金、中强度铝合金、高强度铝合金(硬铝)、超高强度铝合金(超硬铝)、锻造铝合金及特殊铝合金等。 ⑶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可分为:工业纯铝(1×××系),Al-Cu合金(2×××系),Al-Mn合金(3×××系),Al-Si合金(4×××系),AL-Mg合金(5×××系),Al-Mg-Si合金(6×××系),Al-Zn-Mg合金(7×××系),Al-其它元素合金(8×××系)及备用合金组(9×××系)。 这三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有时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国家按第三种方法,即按合金中所含主要元素成分的4位数码法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较本质的反映合金的基本性能,也便于编码、记忆和计算机管理。我国目前也采用4位数码法分类。 3. 2中国变形铝合金的牌号表示法 根据GB/T16474 —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凡化学成分与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简称国际牌号注册组织)命名的合金相同的所有合金,其牌号直接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冷轧机设备简介(PPT)

冷轧机设备介绍沈伟 2007.2.1 提纲轧制基本概念核心控制对象和控制点厚度控制及测厚仪板形控制与板形仪对中控制冷轧机设备组成 轧制基本概念(一)轧制---轧辊与轧件相互作用时轧件被摩擦力拉入旋转的轧辊间受到压缩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道次---轧件从进入轧辊到离开轧辊承受一次压缩塑性变形称为 个轧制道次性变形称为一个轧制道次.变形区---轧制时金属在轧辊间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前滑---轧件的出口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称为前滑.后滑---轧件的入口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称为后滑. 轧制基本概念(二)热轧---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过程.冷轧---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过程. 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过程铸轧---连续铸造连续轧制过程。 热轧优点1.显著降低能耗跟冷轧比较。2.改善加工工艺性能。热轧能把低塑性铸2 改善加工工艺性能 热轧能把低塑性铸态组织转变成较高塑性的变形组织。破碎粗大晶粒,减少或消除铸造缺陷。3.可采用大铸锭,大压下率轧制。提高了生产率。 冷轧优点1.产品的组织与性能均匀,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再加工性能。2.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和板形好。2 产品尺寸精度高 表面质量和板形好3.通过控制加工率或配合热处理,可获得各种状态的产品。4.能生产比热轧、铸轧更薄的产品。 铸轧优点1.不需要铸锭锯切,铣面,加热等工序,缩短了生产工艺流程。2.节省能耗(比热轧节能30-50)3.成品率高。几何损失和工艺废品少。4.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小。 轧机的刚度轧机的刚度---轧机抵抗轧制压力引起弹性变形的能力又称轧机模数.轧机刚度不是轧机固有的常数它是随轧件宽度和轧制速度影响轴承油膜厚度等变化而改变制速度影响轴承油膜厚度等变化而改变.自然刚度---轧机本身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刚度.可调刚度---轧制过程中因轧制压力波动引起辊缝变化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称为可调刚度. 轧机刚度的改善轧机的刚度越大消除纵向厚度偏差的能力越强. 法方法改善轧辊和机架材质改进其结构和尺寸.采用液压压下实现板厚自动控制.采用预应力轧制. 轧制硬化随着轧制进行轧件不断被压薄而且不断产生加工硬化此时轧件塑性变形所需施加外力需不断增加.达到定程度时轧件发生塑性变形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轧件发生塑性变形所需的单位压力超过轧辊发生弹性压扁所需的单位压力.结果只发生轧辊弹性压扁而轧件不发生塑性变形. 最小可轧厚度h3.58DfK-q/EaD 斯通公式h:最小可轧厚度 轧辊直径D:轧辊直径f:摩擦系数K:轧件变形抗力q:前后平均张力E:轧辊弹性模树a:经验系数 a1/2000---1/1000 带材的张力带材的张力是通过开卷,卷取机与轧辊入口,出口带材速度差建立起来的,因速度差使带材被拉紧,产生弹性拉伸变形,建立了张力。张力达到稳定值后,速度差消除。张力达到稳定值后 速度差消除前张力---卷取机与轧辊出口带材间的张力。后张力---开卷机与轧辊入口带材间的张力 张力的作用1.使变形抗力减小,降低单位压力,减小电机负荷。前张力使轧制力矩减小,后张力使轧制力矩增大。2.控制带材厚度增大张力,使轧辊弹性压扁和轧机弹跳减小,轧件被进一步压薄。3.控制板形张力影响轧辊的弹性弯曲,从而改变辊缝形状。张力促使金属沿横向延伸均匀,获得良好板形。4.防止带材跑偏,保证轧制稳定。核心(一)厚度控制系统

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ICS 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规范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heat treatment (送审稿) 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 YS

YS/T ××××—××××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 (1) 3.1 热处理 (1) 3.2 热处理批次 (1) 3.3 工作区 (1) 3.4 固溶热处理造成的砂眼和气孔 (1) 4 要求 (2) 4.1 建立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规程重新审定 (2) 4.2 定期工艺制度检查 (2) 4.3 定期产品监测 (2) 4.4 热处理设备 (2) 4.5 固溶热处理参数及工艺规程 (4) 4.6 淬火参数和工艺规程 (8) 4.7 装架和间距 (9) 4.8 建议时效热处理 (10) 4.9 推荐的退火工艺 (18) 5 质量保证措施 (18) 5.1 检查责任 (18) 5.2 热处理设备的温度检测 (19) 5.3 喷水淬火设备 (19) 5.4 产品定期监测 (21) 5.5 测试方法 (23) 5.6 试验结果的判定 (24) 5.7 锻件的热处理批号 (2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铝合金热处理常用知识 (26) A.1 盐浴槽的优点 (26) A.2 气室炉的优点 (26) A.3 固溶热处理 (26) A.4 用于提高抗腐蚀能力的淬火 (27) A.5 合金和状态代号 (27) A.6 包铝板 (27) A.7 退火处理 (27) A.8 时效 (27) A.9 残余拉应力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28) A.10 电导率、硬度和状态的关系 (28) I

铝合金构件的变形矫正方法大全(清晰整齐)

铝合金构件的变形矫正方法大全,附有实例 目前铝合金在产品加工制造行业被广泛应用。铝合金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或焊接应力的影响,通常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些变形通常都要进行矫正,而使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实践证明,多数变形的构件是可以矫正的。矫正的原理都是设法造成新的变形来达到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在生产实际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手工矫正和火焰矫正,因此要针对产品不同的结构和变形程度合理选择最佳的矫正方法,以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铝合金构件变形的原因 (1)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由于原材料在挤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而引起的变形。如:挤压过程中冷却速度不一致、挤压设备调试失常等。 (2)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主要原因是外力影响。如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剪切挤压应力、热切割过程中热胀冷缩产生的收缩应力等。 (3)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主要原因是焊缝周围产生的横向和纵向收缩应力,通常称为焊接应力引起的变形。 (4)构件变形的实质不论构件发生何种变形,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其内部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残余应力,使其结构组织中一部分纤维变长受到周围的压应力,另一部分纤维变短受到周围的拉应力,从而造成了金属材料的变形。 矫正原理及常用方法 矫正的原理就是通过外力或局部加热,使得较长的纤维缩短,较短的纤维伸长,最后使得各层的纤维长度趋于一致,或达到我们要求的纤维长度,从而消除变形或使变形减少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各种矫正方法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其构件结构特点、变形形式、工件大小等不同情况做相应的选择,必要时还需采取多种矫正形式相结合的综合矫正法。其

中火焰矫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对于大型构件和自身强度较大构件的变形矫正效果最好,但火焰矫正也是一门较难掌握的矫正方法,如加热位置、温度控制、冷却方式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甚至导致产品的报废。因此,火焰矫正作业人员除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需掌握铝合金的热处理性能。 铝合金构件变形矫正方法 (1)机械矫正铝合金型材和8mm以上厚板常见的矫正设备是压力机。一般来说,板材越厚越容易矫平,越薄的板材矫正起来越困难。在采用机械矫正时需在受力部位加垫板,以避免材料表面产生压伤。用压力机进行矫正通常是针对型钢单一方向的弯曲变形。通常还要配有专用垫块和压块,以保证受力方向稳定,同时避免材料表面压伤保证矫正质量,如图1、图2所示。 (2)手工矫正对于变形较小的局部变形可采用手工矫正。手工矫正的效果取决于对锤击部位、击打工具及击打方式的正确选择。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4

第1部分基础标准 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 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8005-1987 铝及铝合金术语 GB/T 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T 8014-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GB/T 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 GB/T 11109-1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 GB/T 13586-1992 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 GB/T 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 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YS/T 103-2004 铝生产能源消耗 YS/T 119.7-2004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7部分管道化溶出系统 YS/T 417.1-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缺陷 YS/T 417.2-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2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 YS/T 417.4-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期加工产品缺陷第4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轧带缺陷 YS/T 417.5-2000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5部分管、棒、型、线缺陷 YS/T 421-2000 印刷用PS版铝板基 YS/T 444-2001 铝加工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备规范 第2部分化学分析方法标准 GB/T 3169.1-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活性铝 GB/T 3169.2-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减杂质法测定总铝量 GB/T 3169.3-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 GB/T 3169.4-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真空重量法测定水分 GB/T 3169.5-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锰 GB/T 3169.6-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油脂量 GB/T 3257.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 GB/T 3257.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3257.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GB/T 3257.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GB/T 3257.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GB/T 3257.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

变形铝及铝合金密度共7页

变形铝及铝合金公称密度与计算密度 1. 铝及铝合金公称密度值 1.1 来源 按国家《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1996)中143个牌号列出相应的公称密度值。表中没有括号的密度值,摘自美国铝业协会《2000年铝标准和数据》,和我国原有牌号用四位字符表示而保留的合金牌号的密度,见《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尺寸允许偏差》(GB/T3194—1998)中以用7A04合金的密度值 密度换算系数换算来的。括号内数值取于合金2.85乘以附录A 2 元素平均值相近或近似的合金牌号的密度值。未列入国家标准,而设计工作中已遇到或可能遇到合金牌号的密度,用01—015顺序号所表示的合金密度。 1.2 公称密度值 表 1 变形铝及铝合金公称密度表单位:t/m3

292B11(2.790)LY81086A02 2.700 LD2 302A12 2.780 LY121096B02(2.690)LD2-1 312B12(2.770)LY91106A51(2.690) 322A13(2.780)LY131116101 2.700 332A14 2.800 LD101126101A (2.700) 342A16 2.840 LY161136005 2.700 352B16(2.830)1146005A (2.700) 362A17 2.840 LY171156351 2.710 372A20(2.830)LY201166060(2.690) 382A21(2.800)1176061 2.700 LD30 392A25(2.790)1186063 2.700 LD31 402A49(2.800)1196063A (2.690) 412A50 2.750 LD51206070 2.720 LD2-2 422B50 2.750 LD61216181(2.710) 432A70(2.770)LD71226082(2.720) 442B70(2.770)1237A01(2.720)LB1 452A80 2.770 LD81247A03 2.850 LC3 462A90 2.800 LD91257A04 2.850 LC4 472004(2.840)1267A05(2.780) 482011 2.830 1277A09(2.850)LC9 492014 2.800 1287A10(2.780)LC10 502214 2.800 1297A15(2.790)LC15

变形铝合金的状态代号

变形铝合金的状态代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形铝合金的状态代号。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加工产品。 2.基本原则 2.1基础状态代号用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2.2细分状态代号采用基础状态代号后跟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3基本状态代号 基本状态分为5种,如表达式所示 表 3.细分状态代号 3.1H的细分状态 在字母H后面添加两位阿拉伯数字(称作HXX状态),或三位阿拉伯数字(称作HXXX 状态)表示H的细分状态。 3.1.1 HXX状态

3.1.1.1 H后面的第1位数字表示获得该状态的基本处理程序,如下所示: H1—单纯加工硬化处理状态。适用于未经附加热处理,只经加工硬化即获得所需强度的状态。 H2—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程度超过成品规定要求后,经不完全退火,使强度降低到规定指标的产品。对于室温下自然时效软化的合金,H2与对应的H3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对于其它合金,H2与对应的H1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但延伸率比H1稍高。 H3—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热处理或由于加工过程中受热作用致使其力学性能达到稳定的产品。H3状态仅适用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除非经稳定化处理)的合金。 H4—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涂漆处理导致了不完全退火的产品。 3.1.1.2 H后面的第2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数字8表示硬状态。通常采用O 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与表2 规定的强度差值之和,来规定HX8的最小抗拉强度值。对于O (退火)和HX8状态之间的状态,应在HX代号后分别添加从1到7的数字来表示,在HX 后添加数字9表示比HX8加工硬化程度更大的超硬状态,各种HXX细分状态代号及对应的加工硬化程度如表3所示: 表2 HX8状态与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差值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创新实践培训(论文)题目: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十月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学生姓名: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变形铝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对于了解变形铝合金十分必要。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典型、常用型号的铝合金进行了一些相关介绍。在变形铝合金的分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分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国际四位数字体系分类,对比于其他分类方法,其具有容易记忆、便于管理等鲜明特点,也是国际上所共识的分类方法。于此同时我们还对常用变形铝合金进行了美、日、俄、法等国牌号对照。 关键词:铝合金、分类、基本性能、牌号对照 指导老师签名:

Basic B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Student name:Liu jiaan Class:090125 Advisor:Zhao Qing Abstract: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Deform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t very wide application in our daily lives , are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wrought aluminium alloy.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inclu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o on, because of limited space, we here only for some typical and common models of aluminum alloy for a number of related presentations. In the category of deformed aluminium we mentioned sever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 focuseson four-digit international classi- fication system, compared to other classifications, its easy to remember, easy to manage, and so stark,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commonly used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for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Russia,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Keyword:Aluminum classification basic properties grades comparison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目录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79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变形铝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对于了解变形铝合金十分必要。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典型、常用型号的铝合金进行了一些相关介绍。在变形铝合金的分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分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国际四位数字体系分类,对比于其他分类方法,其具有容易记忆、便于管理等鲜明特点,也是国际上所共识的分类方法。于此同时我们还对常用变形铝合金进行了美、日、俄、法等国牌号对照。 目录 绪论............................................................. .............. .. (1) 第一章 1×××系铝合金................................................ . (2) 1.1 纯铝的一般特 性................ .....................................2. 1.2 纯铝的性能 (2)

1.2.1物理性能............................................................. . (2) 1.2.1 化学性能.......................................... .................. . (3) 1.2.3 力学性能............................................................. . (3) 1.3 纯铝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4) 第二章 2×××系铝合金...................................................... .. (4) 2.1 概述............................................................. ......... . (4) 2.2 2系铝合金的基本性 能 ......................................... (4) 2.2.1 物理性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国际上,变形铝合金是按其主要合金元素来标记和命名的。这种标记方法用4位数字,其第1位数字表示合金系,第2位数字表示合金的改型,第3位和8-5位数字表示合金的编号,即用以标识同一组中不同的铝合金或表示铝的纯度,见表8—5。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于1997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标准,其表示方法按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推荐的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制定。它包括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两种牌号命名方法。按化学成分,凡是已经在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注册命名的铝及铝合金,直接采用国际四位字符体系牌号;按化学成分, 合金系的组别四位数字标记合金系的组别四位数字标记 纯铝(铝含量不小于 99.00%)1xxx 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 5xxx 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2xxx 以镁和硅为主要合 盒,并以Mg2Si相为 强化相的铝合金 6xxx 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3xxx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 7xxx 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4xxx 以其他合金元素为主 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8xxx 注:9xxx为备用合金系。 凡是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未命名的铝及铝合金,按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的规则命名。在过渡期间,过去使用的牌号仍可使用,自然过渡,暂不限定过渡时间。 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类似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第1、3和4位为数字,其意义与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中的相同;第2位用英文大写字母(C、I、L、N、O、P、Q、z字母除外)表示原始纯铝或铝合金的改型。必须指出的是,除改型合金外,铝合金的组别按主要合金元素(6×××系按Mg2Si)来确定,主要合金元素指极限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最大的合金元素。当有一个以上的合金元素极限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同为最大时,应按Cu、Mn、Si、Mg、Mg2Si、Zn、其他元素的顺序来确定合金组别。 按GB/T 16474-1996规定,铝含量不低于99.00%时为纯铝,其牌号用1×××表示,牌号中的第2位为字母表示原始纯铝及改型情况,如果字母为A则表示为原始纯铝,如果为B~T的其他字母(按国际规定根据字母表的次序选用),则表示为原始纯铝的改型,与原始纯铝相比,其元素含量略有改变;牌号的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最低铝质量分数×100后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例如1A30的变形铝表示w( Al)=99. 30%的原始纯铝。 我国变形铝的牌号如表8 -6所示。表8-6中还列出了新牌号与旧代号的对照及铝中的杂质含量。铝合金的牌号用2×××-8×××系列表示。变形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分别见表1所示。本文是由“乐从钢铁世界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表1变形铝的代号及杂质含量(GB/T 16474-1996) 牌号 化学成分/% Al 备注Si Fe Cu Mn Mg Cr Zn Ti Ni 其他杂质 1A99 0.0025 0.003 0.005 - - - - - - - 单个合计99.99 LG5 1A97 0.015 0.015 0.005 - - - - - - - 0.002 - 99.97 LG4 1A95 0.03 0.03 0.01 0 - - - - - - 0.005 - 99.5 - 1A93 0.04 0.04 0.01 0.01 - - - - - - 0.005 - 99.93 LG3 1A90 0.06 0.06 0.01 - - - - - - - 0.007 - 99.9 LG2 1A85 0.08 0.1 0.03 - - - - - - - 0.01 - 99.85 LG1 1A80 0.15 0.15 0.03 - - - - - - - 0.01 - 99.8 - 1A80A 0.15 0.15 0.04 0.02 0.02 - 0.06 0.02 - Ca:0.03;V:0. 05 0.02 - 99.8 - 1070 0.2 0.25 0.03 0.02 0.02 - 0.04 0.03 - Ca:0.03 0.02 - 99.7 - 1070A 0.2 0.25 0.02 0.03 0.03 - 0.07 0.03 - V:0.05 0.03 - 99.7 - 1370 0.1 0.25 0.05 0.01 0.03 - 0.04 - - Ca:0.03;V+Ti :0.02;B:0.02 0.03 - 99.7 - 1060 0.25 0.35 0.05 0.03 0.02 0.01 0.05 0.03 - V:0.05 - - - - 1050 0.25 0.4 0.05 0.05 0.03 - 0.05 0.03 - V:0.05 - - - - 1050A 0.25 0.4 0.05 0.05 0.05 - 0.07 0.05 - - - - - - 1A50 0.3 0.3 0.01 0.06 0.05 - 0.03 - - Fe+Si:0.45 0.03 - 99.5 LB2 1350 0.1 0.4 0.05 0.01 - 0.01 0.05 - Ca:.03;V+Ti: .02;B:.05 1145 Fe+Si:0.45 0.05 0.05 0.05 - 0.05 0.03 - V:0.05 0.03 99.6 1035 0.35 0.6 0.1 0.05 0.05 - 0.01 0.03 V:0.05 1A30 0.1~0.2 0.15~0.30 0.05 0.01 0.01 - 0.02 0.02 0.01 0.05 0.15 98.8 L4.1 1100 Si+Fe:.95 0.05~0.20 0.05 - - 0.1 - - 1200 Si+Fe:1 0.05 0.05 - - 0.1 0.05 - 1235 Si+Fe:.65 0.05 0.05 0.05 - 0.1 0.06 - V:0.05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及新旧代号对照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及新旧代号对照(摘自GB/T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及新旧代号对照(摘自GB/T6475-1996) 基础状态代号 代 号 名称说明与应用 F 自由加工状态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的产品,该 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 O 退火状态适用于通过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 H 加工硬化状态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 H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 W 固溶处理状态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熔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 T 热处理状态 (不同于F、O、H状态) 适用于热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状态的产品,T代 号后面必须跟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 T细分状态代号 代 号 说明与应用 T0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过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 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 固溶液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珐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下、矫平,但不影响力不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 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固熔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熔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工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直线上超过了最高峰点的 产品 T8 固熔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9 因熔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