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一、解题心诀

分类别、识套路;

记结论、省功夫;

V-T 图,标清楚。

二、类别

1、拉上或拉下

2、带动带不动

3、共速及变速问题

三、拉上或拉下问题

1、拉上先判下动否,最大摩擦敢承受。

[典例1]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先判断B 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否能承受A 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能承受,那么不论拉力再大,A 运动再快,B 也巍然不动。如果承受不住,那么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能承受A 的最大摩擦力,所以,不论力量多么大,B 都不会动。

[典例2]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先判断B 承受不住,所以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的最大摩擦力不能承受A 对它的拉力,所以当F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B 会随着A 运动。一起运动时,可以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 第二步:判断A 和B 何时被拉开。临界条件下,A 为B 提供的最大摩擦力,已经不能让B 和A一起加速向前了。

对于A:1a a F m g m a μ-=

对于B:12()a a b b m g m m g m a μμ-+=

联立两式得:24F N =,22/a m s =

第三步:因为现在拉力F大于24N ,所以A和B不能一起运动。那么单独分析A物体:

1a a F m g m a μ-=,由此得,24/a m s =

2、拉下则判两临界

[典例3]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拉下面的物体时,上面的物体一定会被带动,那么首先分析何时能动,用整体法来做判断。

然后判断A 和B 何时被拉开。临界条件下,A 为B 提供的最大摩擦力,已经不能让B 和A一起加速向前了。

对于A:1a m g ma μ=

对于B:2()()a b a b F m m g m m a μ-+=+

联立两式得:24F N =,22/a m s =

四、带动带不动

1、上带下,先判断带动带不动。步骤如“拉上”

[典例1] (2017·安徽芜湖模拟)质量为m 0=20 kg 、长为L =5 m 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5.将质量m =10 kg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 0=4 m/s 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 m/s 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解析:先判断m 0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否能承受m 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能承

受,那么不论m 运动再快,m 0也巍然不动。如果承受不住,那么m 0就要跟随着m

向前运动。

240f mg N μ==需承受,因为m 0能承受m 的最大摩擦力,所以,不论a 多么大,

m 0都不会动。

[典例2] (2017·安徽芜湖模拟)质量为m 0=10 kg 、长为L =5 m 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5质量m =10 kg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 0=4 m/s 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被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g =10 m/s 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解析:先判断m 0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否能承受m 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如果承受

不住,那么m 0就要跟随着m 向前运动。

240f mg N μ==需承受,因为m 0不能承受m 的最大摩擦力,所以,m 会带着下面

的m 0向前运动。

第二:如果能带动下面物体,那么二者共速后,二者会共同减速。判断方法同前

假设二者可以一同向前做减速运动,那么,

对整体:

对m :15f ma N μ==需承受

而m 的 max 140f mg N μ==

所以二者可以共同减速运动。

2、下带上,如果接触面粗糙,那么肯定能带动。注意在共速,停止,反向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发生改变。

[典例3] (原创)一足够长的长木板B 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物块A 无初速度的放到长木板B 的右端,此时木板B 的速度为16m/s .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m =2 kg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取g =10 m/s 2.求:

(1)最终A 与B 的相对位移是多少?

解析:共速前,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减速运动。

212()6/A A B B B m g m m g

a m s m μμ++==,

AB 在第二秒末共速,共速时V A =V B =4m/s

第二步:判断共速以后,B 能否hold 住A ,如果B 能hold 住A ,那么两者共速。如果hold 不住,那么A 会“出轨”。

假设共速,那么

那么B 要给A 提供的摩擦力能够让A 与其一起运动。

对A :max max 14(4)A A F f m a N f f m g N μ======

由运动学可求,其相对位移是16m 。

[典例4] (原创)一足够长的长木板B 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物块A 无初速度的放到长木板B 的右端,此时木板B 的速度为18m/s .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m =2 kg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取g =10 m/s 2.求:

(1)最终A 与B 的相对位移是多少?

解析:共速前,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减速运动。

212()5/A A B B B m g m m g

a m s m μμ++==,

AB 在第二秒末共速,共速时V A =V B =3m/s

第二步:判断共速以后,B 能否hold 住A ,如果B 能hold 住A ,那么两者共速。如果hold 不住,那么A 会“出轨”。

假设共速,那么

对A :

由于f 需要 > f max ,所以hold 不住,那么A 比B 运动的快。

所以

由运动学可求,其相对位移是24m 。

共速、变速则力变。

注意物体在共速、停止、速度反向时,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改变。

比如前面的例4:(原创)一足够长的长木板B 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物块A 无初速度的放到长木板B 的右端,此时木板B 的速度为18m/s .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m =2 kg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取g =10 m/s 2

.求:

(1)最终A 与B 的相对位移是多少?

技巧:找好临界条件:在0~3秒,3~4秒,4~6秒,物体B 的受力分析如下:

终极考察试题:

[典例1] (原创)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 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木板的质量等于小物块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解析:(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 +M )g =(m +M )a 1①

由题图b 可知,木板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v 1=4 m/s ,

由运动学公式有

v 1=v 0+a 1t 1②

s 0=v 0t 1+12a 1t 21

③ 式中,t 1=1 s ,s 0=4.5 m 是木板碰撞前的位移,v 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

μ1=0.1④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 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 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mg =ma 2⑤

由题图b 可得

a 2=v 2-v 1t 2-t 1

⑥ 式中,t 2=1.5 s ,v 2=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

μ2=0.4⑦

(2)碰撞后,木块向右运动,木板向左运动。其受力分析如下: 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

2123()6/A A B B

m g m m g

a m s m μμ++==,经过时间Δt ,木板速度变为0, v =v 1+a 3Δt ⑧ 因此:Δt = s

此时A 的速度

v =v 1+a 3Δt = s ⑨

B 速度为0以后,受到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B 会向右运动。其受力为 当二者共速以后:其受力为:

由运动学可,画出其V-t 图象:

由运动学可得两者的相对位移为

所以二者的相对位移为: 172

1227s s s =+=。 因此,要使物体不滑出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为172

27m 。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板块模型的临界极值问题 1【经典模型】 如图甲所示,M 、m 两物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块M 上. (1)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2)如图乙所示,假如恒力F 作用在m 上,则F 至少为多大,可以使M 、m 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练1、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1kg ,A 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B 叠加在A 上。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A 、B 一起相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1.52/s m 。 (2/10s m g =)求: (1)力F 的大小。 (2)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A 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4)要想A 、B 一起加速(相对静止),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5)要想A 、B 分离,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 练2、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6=A m kg ,2=B m 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2.0=μ,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于物体A 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g m/s 2)( ) A .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 .当拉力F =16N 时,A 对B 的摩擦力等于4N C .当拉力F >16N 时,A 一定相对B 滑动 D .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2、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板块模型

例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分析:为防止运动过程中A落后于B(A不受拉力F的直接作用,靠A、B间的静摩擦力加速),A、B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由A决定。 解答:物块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 ∴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 . 变式1.例1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 ∴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 .

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解答:木板B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 设A、B一起加速运动时,拉力F的最大值为F m,则: 解得: 例2. 如图3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 通过的位移大小。(g取10m/s2) 解答:物体放上后先加速:a1=μg=2m/s2 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 当小车与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 v共=a1t1=v0+a2t1 解得:t1=1s ,v共=2m/s 以后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物体不会落后于小车)

物体在t=1.5s内通过的位移为:s=a1t12+v共(t-t1)+ a3(t-t1)2=2.1m 练习1.如图5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6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2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设木板足够长) (解答略)答案如下:(1)t=1s (2)①当F≤N时,A、B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f2=F; ②当2N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道专题练习和高考板块练习及答案

板块模型专题练习 (一)两个小物块 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和,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物体A上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F,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B.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C.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D.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F>18N时,开始相对滑动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长为L,木板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B,中点为O,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并以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若把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木板的B端,小木块的初速度为零,最终小木块随木板一起运动。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运动的速度; (2)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木块最终相对于木板静止时位于OA之间。 3.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4.光滑水平面上静置质量为M的长木板,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木板一端开始沿木板运动.已知M>m,则从滑块开始运动起,滑块、木板运动的v-t图象可能是() (二)传送带 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倾角为θ=37°,A、B之间的长度为L=16m,传送带以速率v=10m/s逆时针运动,在传送带上A端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需要多长时间?(g取10m/s2,sin37°=,cos37°=) 6.现在传送带传送货物已被广泛地应用,如图3-2-7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物体被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使物体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物体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求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物体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7.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 2 的小物块从与 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 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 2>v 1 .则?() A.t 2 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 1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t 2-t 3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例1.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Array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14.质量为m=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 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长L=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3-12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g取10 m/s2)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板块模型总结

1、(8分)如图20所示,长L = 1.3 m ,质量M = 5.0 kg 的平板小车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 = 1.0 kg 的小木块B (可以看作质点),木块B 与小车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0,现用水平恒力F 拉动木块B 在小车A 上滑行.求: (1) 小木块B 在平板小车A 上滑行时,小车A 的加速度大小、方向; (2) 当F = mg 2 1 时,使木块B 从小车A 的右端与A 脱离时,小车A 的动能和此过程中F 对木块B 做的功. 2、(8分)如图19所示,长度L = 1.0 m 的长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m 1 = 1.0 kg ,A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在A 的右端有一个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现猛击A 左侧,使A 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υ0 = 2.0 m/s .B 的质量m 2 = 1.0 kg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 (1)求B 在A 上相对A 滑行的最远距离; (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2中的一个,使B 刚好从A 上滑下.请求出改变后该物理 量的数值(只要求出一个即可). 图20 F A B 左 右 B A v 0 L 图19

3、(8分)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kg 、长度L =2.0m 的木板,在F =8.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 =1.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⑴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 ⑶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求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 (2009春会考)(8分)如图1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1.0 kg ,长度L = 1.0 m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1.0 kg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F =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1)求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2)假设只改变M 、m 、μ、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小滑块速度总是木板速度的2倍,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解:(1)小滑块受到F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向左的摩擦力f = 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滑块的加速度 a 1= m f F -= 5.0 m/s 2 设经过时间t 后小滑块离开木板。在这段时间内小滑块的位移 2112 1 t a x = 木板所受向右的摩擦力 f ′ = f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板的加速度 a 2=M f '= 3.0 m/s 2 在时间t 内木板的位移 2222 1 t a x = 由图可知 L = x 1 – x 2,解得 t = 1.0 s F m M 图13 m M F 图15 F F x 2 x 1 L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 一、模型概述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 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 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

板块模型专题训练

板块类运动问题专题练习 1.(P47 20)如图13所示,有一定厚度的长木板AB 在水平面上滑行,木板的质量m 1=4.0kg .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木板上表面距水平面的高度h =0.050m .当木板滑行速度v 0=3.0m/s 时,将一小物块C 轻放在木板右端B 点处.C 可视为质点,它的质量m 2=1.0kg .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C 从木板的左端A 点滑出,它落地时的动能E KC =.小物块落地后,木板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停在水平面上,这时,木板左端A 点距小物块的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1=0.90m .求: (1)小物块C 从木板的A 点滑出时,木板速度的大小v A ; (2)木板AB 的长度L . — 1解:分析:小物块C 放到木板上后,C 受力如图1,离开木板之前作向右的匀加速运动,假设C 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v C ,C 离开木板后向右做平抛运动,砸到地面后立即停下来;木板的受力如图2,C 离开它之前,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假设C 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为v A ,随后木板以初速度v A 匀减速滑动,直到停下来。 、 (1)C 平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得: 02 1222+=+KC C E gh m v m 代入数据:s m v C /1= 向右平抛的水平位移:m g h v t v S c c c X 1.02=== 所以C 离开木板后,木板实际上由于地面摩擦力而匀减速滑动的位移为: m S S S X 11=+=滑 ~ 图13 2图1 图2

C 离开木板后,木板受力如图3 0110a m g m f ==μ地 得:2 0/2s m g a ==μ 故:s m S a v A /220== (2)小物块C 放到木板上后离开木板之前,假设小物块C 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移为S 2,则木板的位移为S 2+l , 根据动能定理: 对木板1m : )(2 1))((20212v v m l S f f A -= ++-地 ① — 对小物块2m :02 1222-= C v m fS ② 假设C 滑上木块到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t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对木板1m : )()(01v v m t f f A -=+-地 ③ 对小物块2m :02-=C v m ft ④ 联立③④得:地f f 3 1 = ⑤ 联立①②⑤:m l 6.0= 2.(P23 24)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 kg 、长度L =2.0 m 的木板,在F=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 =l.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1)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 | (2)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相等,求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解:(1)未放物块之前,木板做匀速运动.因此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Mg F = 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物块放在木板上后将保持静止.木板水平方向受力如图1所示,它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的大小为a 1. f 1-F = Ma 1 f 1 = μ (m+M ) g 图3 图11 , 图1 1

板块模型总结讲课稿

板块模型总结

1、(8分)如图20所示,长L = 1.3 m ,质量M = 5.0 kg 的平板小车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 = 1.0 kg 的小木块B (可以看作质点),木块B 与小车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0,现用水平恒力F 拉动木块B 在小车A 上滑行.求: (1) 小木块B 在平板小车A 上滑行时,小车A 的加速度大小、方向; (2) 当F =mg 2 1 时,使木块B 从小车A 的右端与A 脱离时,小车A 的动能和此过 程中F 对木块B 做的功. 2、(8分)如图19所示,长度L = 1.0 m 的长木板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m 1 = 1.0 kg ,A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04.在A 的右端有一个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现猛击A 左侧,使A 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υ0 = 2.0 m/s .B 的质量m 2 = 1.0 kg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16.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 (1)求B 在A 上相对A 滑行的最远距离; (2)若只改变物理量υ0、μ2中的一个,使B 刚好从A 上滑下.请求出改变后该物理 量的数值(只要求出一个即可). 图20 左 右 L 图

3、(8分)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kg 、长度L =2.0m 的木板,在F =8.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 =1.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⑴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 ⑶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 (2009春会考)(8分)如图1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1.0 kg ,长度L = 1.0 m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1.0 kg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3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F = 8.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1)求小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2)假设只改变M 、m 、μ、F 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使得小滑块速度总是木板速度的2倍,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改变后的那个物理量的数值(只要提出一种方案即可). m 图 13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一、解题心诀 分类别、识套路; 记结论、省功夫; V-T 图,标清楚。 二、类别 1、拉上或拉下 2、带动带不动 3、共速及变速问题 三、拉上或拉下问题 1、拉上先判下动否,最大摩擦敢承受。 [典例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 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 =6 kg、m B=2 kg,A、B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的过程中,则()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

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的最大摩擦力不能承受A 对它的拉力,所以当F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B 会随着A 运动。一起运动时,可以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 2()8a b F f m m g N μ==+= 第二步:判断A 和B 何时被拉开。临界条件下,A 为B 提供的最大摩擦力,已经不能让B 和A一起加速向前了。 对于A:1a a F m g m a μ-= 对于B:12()a a b b m g m m g m a μμ-+= 联立两式得:24F N =,22/a m s = 第三步:因为现在拉力F大于24N ,所以A和B不能一起运动。那么单独分析A物体: 1a a F m g m a μ-=,由此得,24/a m s = 2、拉下则判两临界 [典例3]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动量守恒板块模型习题集课

动量守恒定律———板块模型专题训练一 1、如图所示,一质量M =3.0kg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1.0kg 的小木块A 。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 和B 以大小均为4.0m/s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并没有滑离B 板。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小木块A 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的某时刻木板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8m/s B.2.4m/ C.2.6m/s D.3.0m/s 2、质量为2kg 、长度为2.5m 的长木板B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4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 轻放在B 的右端,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 的质量为m=1kg 。 2/10s m g 求: (1)说明此后A 、B 的运动性质 (2)分别求出A 、B 的加速度 (3)经过多少时间A 从B 上滑下 (4)A 滑离B 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多大?A 、B 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5)若木板B 足够长,最后A 、B 的共同速度 (6)当木板B 为多长时,A 恰好没从B 上滑下(木板B 至少为多长,A 才不会从B 上滑下?)

0v 3、质量为mB=m 的长木板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质量为mA=2m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大小v0从左端滑上长木板,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要使物块不从长木板右端滑出,长木板的长度L 至少为多少?(至少用两种方法求解) (2)若开始时长木板向左运动,速度大小也为v0,其它条件不变,再求第(1)问中的L 。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为2m 的木板,木板左端放一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木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让两者以V0的速度一起向竖直墙向右运动,木板和墙的碰撞不损失机械能,碰后两者最终一起运动。求碰后: (1)木块相对木板运动的距离s (2)木块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L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例1.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木板 物块 拉力

14.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 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3-12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g取10 m/s2)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2)水平恒力F做功的最大值. 10.如图9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 图9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17.如图18所示,小车质量M为2.0 kg,与水平地面阻力忽略不计,物体质量m为0.5 kg,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 图18 (1)小车在外力作用下以1.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物体受摩擦力多大? (2)欲使小车产生a=3.5 m/s2的加速度,需给小车提供多大的水平推力? (3)若要使物体m脱离小车,则至少用多大的水平力推小车? (4)若小车长L=1 m,静止小车在8.5 N水平推力作用下,物体由车的右端向左滑动,则滑离小车需多长时间?(物体m看作质点) 16.如图所示,木板长L=1.6m,质量M=4.0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m=1.0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开始时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木板以向右的初速度,取g=10m/s2,求: (1)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至少涉及两个物体,一般包括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可见此类问题一般具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类问题要注重过程分析,明确临界条件。 对于涉及板块模型类问题,根据初始运动状态和受力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两大类型: 一、木板或木块受到水平力 如果木块与木板没有相对滑动,那就是普通的动力学问题;若两者间存在相对滑动,这才是板块模型问题的特色。解决此类问题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两者存在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二是两者滑离的条件是位移差等于木板的长度。 例: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M=10kg的长木板从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F=90N的恒力作用时,质量m=1kg的小木块以v0=4m/s 的初速度向左滑上长木板的右端。已知木板与地面和木板与木块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取g=10m/s2。问:为使木块不滑离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 解析:木块滑上模板后,在与木板发 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1Fmg(M mg),解得a13ms2 M 小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a g5ms2 2 在该过程中,木板一直向右做加速运动,而木块先向左做减速运 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又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两者最终相对静止,一

起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这期间两者的相对位移一直增大。设 经过时间t两者以共同速度运动,有at1v 解得t2s 0at2 这段时间里,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s1at2 6m 1 2 1 木块向右运动的位移s vt1 at2 2m 20 2 2 所以L min s1s24m,此即木板长度L的最小值。 木板或木块受到水平拉力的情况存在很多变化,但不管其怎样变化,只要做好两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都可以顺利解题。 二、木块或木板具有一个初速度 滑块滑上模板时,首先应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判断出滑块的加速度,其次分析清楚滑块开始运动时的运动特征, 然后再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板的加速度,明确其运动特征。接着分析两物体第一阶段运动结束后的受力及运动情 况是否变化,最后根据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及运动学公式综合分析,分段分步列式求解。 分析出何时为临界状态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还要分析清楚临界状态前后各物体的受力特点和运动情况。当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某一阶段两物体都有加速度,且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时,也可以考虑转化参考系来分步分段列式求解。 例: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平板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给平板小车施加F=8N的水 平恒力,当水平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板块模型分类导析

t i t i 板块模型分类导析 例1. 一颗子弹m 以速度V 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 X 1,木块的位移为X 2, A. fX 1 -mv 2 B. f(X 1 X 2) C. f X 2 —Mv 2 2 D. f(X 1 X 2) E. f(X 1 X 2) 此过程中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1 2 —mv 0 2 1 2 -mv 2 1 2 —mV o 2 F. X 2) G. X 2) 1 M V 2 2 1 2 —M V 2 1(m 2 0 1 2 M )v 2 1 2 2mV0 2 mV 0 (以木块为参考系) V,子弹的位移为 f ,所发热量为 Q,下列方程正确的 是( ACF ) 例2. 一颗子弹m 以速度V 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 X 1,木块的位移为 A . X 1 >X 2 V,子弹的位移为 情景1. X 2,子弹打入的深度为 d ,下列关系正确是( ABC ) B. X 1=x 2+d C. X 2 m [-J g i V 2地面光滑。 v A t 这类问题的难点在于:1.能否共速; 1.共速的方式有多种: 只要木板足够长,最后一定以共同速度运动: >t 2.共速之后如何运动。 V A V A t 2.共速之后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一共同的加速度一起减速,二是木板一较大的加速度减速,木块一较小 的加速度减速。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木板以较小的加速度减速, 木块以较大的加速度减速。 否则木块受到向前的摩 擦力,将加速。(2)木板和木块有一个加速。 否则加速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加速度物体必须比减速的物 体快,这说明没有达到共速。

动量守恒板块模型习题课

动量守恒板块模型习题 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A B 0v 动量守恒定律———板块模型专题训练一 1、如图所示,一质量M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的小木块A 。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 和B 以大小均为s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并没有滑离B 板。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小木块A 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2、质量为2kg 、长度为2.5m 的长木板B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4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 轻放在B 的右端,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的质量为m=1kg 。 2/10s m g =求: (1)说明此后A 、B 的运动性质 (2)分别求出A 、B 的加速度 (3)经过多少时间A 从B 上滑下 (4)A 滑离B 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多大A 、B 的位移分别为多大 (5)若木板B 足够长,最后A 、B 的共同速度 (6)当木板B 为多长时,A 恰好没从B 上滑下(木板B 至少为多长,A 才不会从B 上滑下) 3、质量为mB=m 的长木板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质量为mA=2m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大小v0从左端滑上长木板,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要使物块不从长木板右端滑出,长木板的长度L 至少为多少(至少用两种方法求解) (2)若开始时长木板向左运动,速度大小也为v0,其它条件不变,再求第(1)问中的L 。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为2m 的木板,木板左端放一质 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木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 让两者以V0的速度一起向竖直墙向右运动,木板和墙的 碰撞不损失机械能,碰后两者最终一起运动。求碰后: (1)木块相对木板运动的距离s (2)木块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L 动量守恒定律———板块模型专题 训 练二 1、如图所示,一个长为L 、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0v 从木块的左端滑向右端,设物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物块与木块达到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块上,求系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量Q 。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2kg 的物块以v 0=2m/s 的初速冲向质量为 m 2=6kg 静 止的光滑圆弧面斜劈体。求:

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板块模型经典习题 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 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 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 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5.质量为m =1.0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 =3.0 kg 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 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 =12 N,如图3-12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g 取10 m/s 2 ) (1)水平恒力F 作用的最长时间; (2)水平恒力F 做功的最大值. 6.如图所示,木板长L =1.6m ,质量M =4.0kg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m =1.0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开始时 木板 物块 拉力

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板块模型经典习题 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 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 的木块。假 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 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 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 ,下列反映a 1 和a 2 变化 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 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木板 物块 拉力

5.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 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3-12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g取10 m/s2)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2)水平恒力F做功的最大值. 6.如图所示,木板长L=1.6m,质量M=4.0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m =1.0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开始时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木板以向右的初速度,取g=10m/s2,求: (1)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木板初速度的最大值.

板块模型

板块模型 一、解题心诀 分类别、识套路; 记结论、省功夫; V-T 图,标清楚。 二、类别 1、拉上或拉下 2、带动带不动 3、共速及变速问题 三、拉上或拉下问题 1、拉上先判下动否,最大摩擦敢承受。 [典例1]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先判断B 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否能承受A 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能承受,那么不论拉力再大,A 运动再快,B 也巍然不动。如果承受不住,那么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能承受A 的最大摩擦力,所以,不论力量多么大,B 都不会动。 [典例2] 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36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先判断B 承受不住,所以B 就要跟随着A 向前运动。 112a f m g N μ==需承受,因为B 的最大摩擦力不能承受A 对它的拉力,所以当F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B 会随着A 运动。一起运动时,可以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 第二步:判断A 和B 何时被拉开。临界条件下,A 为B 提供的最大摩擦力,已经不能让B 和A一起加速向前了。 对于A:1a a F m g m a μ-=

板块模型分类导析

板块模型分类导析 例1. 一颗子弹m 以速度v 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 ,子弹的位移为x 1,木块的位移为x 2,此过程中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f ,所发热量为Q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CF ) A .2 0212 121mv mv fx -=- B .2 02212 121)(mv mv x x f -=-- C .02 122-='Mv x f D .021 )(221-=-'Mv x x f E .Q Mv x x f +=-'22121 )( F .2 022121)(21)(mv v M m x x f -+=-- G .2 0212 10)(mv x x f -=--(以木块为参考系) 例2. 一颗子弹m 以速度v 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 ,子弹的位移为x 1,木块的位移为x 2,子弹打入的深度为d ,下列关系正确是( ABC ) A .x 1>x 2 B. x 1=x 2+d C. x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