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8235U】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专利】

【CN209938235U】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专利】
【CN209938235U】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93194.9

(22)申请日 2019.04.22

(73)专利权人 蒂龙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东口甲1

号北京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市场E区22

(72)发明人 许家菘 

(51)Int.Cl.

B60C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安全装置技术领

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节高低的

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包

括支撑带、连接调节头,所述支撑带呈弧形对称

安装在轮辋上,所述支撑带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

调节头连接,所述连接调节头还可以调节所述支

撑带直径的大小,所述支撑带的表面上开有多个

均匀分布的通孔,每个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支撑

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最主要的

是在固定中不破原材质性能,另外生产工艺简

单,无需选用多种模具生产,大大降低了厂家生

产成本。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938235 U 2020.01.14

C N 209938235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38235 U

1.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带、连接调节头,所述支撑带呈弧形对称安装在轮辋上,所述支撑带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调节头连接,所述连接调节头还可以调节所述支撑带直径的大小,所述支撑带的表面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每个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丝、调节块、垫珠,所述调节块的端面中心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和第一通孔与所述垫珠螺纹配合,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带上,所述第一通孔的圆边外对称开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向下延伸至所述垫珠的底部,所述第二通孔内嵌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套有垂直的油管,所述油管上方设置有圆形顶板,所述圆形顶板上方设置有顶头,所述顶头向所述套管外延伸,所述圆形顶板下方的套管内壁上固定有一圈底板,所述底板的圆边向中心位置延伸并最终抵靠在所述油管的外壁上,所述圆形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用的弹簧,所述油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油头,所述出油头向下延伸到所述垫珠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珠的底部设置有一条沿直径方向延伸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珠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增大摩擦的花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油管口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顶板将所述油管口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为圆台状。

2

【CN209792688U】主轴抱紧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42871.1 (22)申请日 2019.05.07 (73)专利权人 上海剑平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潘川路 2151号5幢厂房 (72)发明人 陈都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51)Int.Cl. B23B 47/00(2006.01) B23Q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主轴抱紧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轴抱紧装置。它包括两根导杆、气缸、抱紧块A、抱紧块B;两根导杆分设于两侧,两根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气缸、抱紧块A、抱紧块B设置于两根导杆之间;抱紧块B的两侧端分别通过套装在导杆上的浮动块B与导杆连接;气缸的两侧端分别通过套装在导杆上的浮动块A与导杆连接;抱紧块A与气缸固定连接;浮动块B与浮动块A之间通过桥板固定连接;导杆上浮动块A外端依次套装直线轴承、弹簧、端盖;导杆上浮动块B外端依次套装直线轴承、端盖;抱紧块A与抱紧块B的内端中间弧面之间可插入被抱件。该主轴抱紧装置采用弹簧支撑抱紧装置,有效解决了平衡机在钻孔去重过程中 因受钻削扭力使工件产生周向扭动的问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792688 U 2019.12.17 C N 20979268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92688 U 1.一种主轴抱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轴抱紧装置包括两根导杆、气缸、抱紧块A、抱紧块B、两条桥板、两个弹簧、四个直线轴承、四个端盖、底座;两根导杆分设于两侧,两根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气缸、抱紧块A、抱紧块B设置于两根导杆之间;抱紧块B的两侧端分别通过套装在两侧两根导杆上的浮动块B与两侧两根导杆连接;气缸的两侧端分别通过套装在两侧两根导杆上的浮动块A与两侧两根导杆连接;抱紧块A的后端与气缸的两根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两侧的浮动块B与浮动块A之间均通过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侧两根导杆上浮动块A外端依次套装有直线轴承、弹簧、端盖;两侧两根导杆上浮动块B外端依次套装有直线轴承、端盖;抱紧块A的内端中间和抱紧块B的内端中间均为弧面;抱紧块A 与抱紧块B的内端中间弧面之间可插入被抱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抱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A、底座B;两侧两根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A、底座B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抱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块A、抱紧块B的内端中间弧面为半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抱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块B与浮动块A分别通过螺栓与桥板固定连接。 2

自写-六旋翼无人机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撰写范例汇总

说明书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包括控制器和飞行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位置锁定装置、航姿测量装置、油门和航向以及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飞行器包括处理器、无刷电机及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定高装置和电机调速装置,所述飞行器的无刷电机与电机调速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和飞行器上设有相互电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飞行器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和飞行器的相互配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六旋翼飞行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其它更多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基础。相比其它的飞行系统,此系统结构更简单,更容易实现,降低了普通用户对飞行器的控制难度。 图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包括控制器和飞行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位置锁定装置、航姿测量装置、油门和航向以及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飞行器包括处理器、无刷电机及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定高装置和电机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飞行器上设有相互电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飞行器的无线通信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飞行器的无刷电机与电机调速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装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姿测量装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电子磁场计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姿测量装置为三轴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旋翼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气压计传感器。

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市达欣工程股份 科技成果立项 编号:DXKJ-2017 项目名称: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专利)完成人:生加旺 完成时间: 2016年5月

目录 1、前言 (1)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1.1 工艺流程 (1) 1.2操作要点 (1) 3、具体做法 (1) 4、实际应用 (1) 4.1社会效益 (4) 4.2操作机具 (4) 5、适用围 (5) 6、总结 (5)

1、前言 目前,在伸缩缝模板固定施工时,使用的对拉螺杆、螺母、山形卡和带螺杆通过孔的矩形钢板均为散件,施工时由于已经浇筑的柱砼与正要固定模板的待建柱砼之间的距离很近,使用上述散件施工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情况下,我公司经过摸索,创新地研发了一种伸缩缝处的模板紧固装置,并成功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编号:ZL2016 2 0388097.2)。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 工艺流程 利用施工现场φ25钢筋、10mm厚钢板垫片加工成品配件→现场伸缩缝处模板安装→安装对位螺栓→模板验收。 1.2操作要点 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直径φ25钢筋、10mm厚钢板垫片加工成品配件,加工成成套的固定夹具,代替我们常用的框架柱的钢管扣件夹具,它与我们常用的框架柱的钢管扣件夹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采用φ25钢筋代替普通钢管,将穿螺栓的钢板垫片焊接在面向框架柱子的钢筋一侧,钢板垫片与木方次楞处于同一层次的高度围,这样处理,极减少了伸缩缝之间的空间浪费,有效地提高了伸缩缝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不影响对框架柱模板的加固。 3、具体做法 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主要由对拉螺杆、螺母Ⅰ、山形卡、带螺杆通过孔的矩形钢板和螺母Ⅱ组成,螺母Ⅱ焊接在矩形钢板的外侧且螺母Ⅱ的中心线与矩形钢板的螺杆通过孔的中心线重合,在矩形钢板的外侧焊接有两根直径和长度相同的圆钢Ⅰ和圆钢Ⅱ,圆钢Ⅰ和圆钢Ⅱ分别在螺母Ⅱ上部和下部,圆钢Ⅰ和圆钢Ⅱ之间的距离≥螺母Ⅱ的C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矩形钢板的宽度≤相邻木方之间的距离,

专利交底书示例-结构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一、与本专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1、现有技术的方案简述(只需要描述与本专利相关的内容): 在室内存在吸烟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内空气流动不强的情况下(尤其是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期间),烟尘颗粒及其气味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普遍采用风机循环空气,同时利用过滤棉的过滤作用和活性碳的吸附作用对空气进行净化。 2、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通过本专利能够解决或改善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这些装置虽有一定的除烟除味效果,但由于其往往被置于房屋角落,需要通过对室内空气进行整体大循环和逐步过滤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吸烟者而言,则更是在烟气充分扩散后才逐步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其除烟除味的效果差,耗时长,难以有效消除或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二、本专利的技术: 1、技术领域:环保,健康 2、具体方案(描述的重点: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的差别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差别实现客观改进效果):(500字以上) 各部件配合(可结合附图中的数字标记描述),各步骤次序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除烟设备包括: 烟气收集装置100,其具有直线型或曲线型的从内开口向外开口渐开的收集口110A或110B(图1中所示为曲线型的收集口110A),且外开口的朝向是可调的;烟气处理装置200,其具有以下烟气处理元件中的至少一种:烟气过滤元件,烟气吸附元件,烟气转化元件;烟气传输装置300,将烟气收集装置100的收集口的内开口连接到烟气处理装置200的烟气处理元件,并包括用于将烟气从烟气收集装置100抽吸到烟气处理装置200的抽吸元件(图中未示出);支撑装置400,烟气收集装置100和/或烟气处理装置200和/或烟气传输装置300安装在支撑装置4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收集口采取锥形结构(如图2中所示收集口110B),或能够通过电动方式或非电动方式收拢的单折式或多折式的伞形结构,或半球面形结构,或部分球面形结构(如图1中所示收集口110A)。

车辆爆胎应急处理方法

普通车辆爆胎应急处理方法: 1、不要慌乱,一声巨响后,车子会立即向爆胎的方向转向,无论是处于哪一条车道,要牢牢握紧方向盘力争保持在原车道。否则会与邻近车道的车辆或者护栏相剐形成二次车祸。 2、绝不能踩刹车,松开油门让车辆在原来车道上自然减速,亮起危险信号灯提醒后方车辆不要靠近。 3、待车速自然慢下来以后再注意观察后视镜,确认后方无车以后再轻转方向靠边,不得急转方向盘。 制动失灵时处理办法 当发生制动失效时,司机首先要保持沉着冷静,切莫惊慌失措。 正确的措施是:在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的同时迅速减档。高速档抢人直接档再迅速抢人中速档,这时发动机会有很大的牵引阻力使车速迅速降低,此时可以用手制动再迅速抢进低速档和最低档,然后用手制动控制车辆停住。如手制动效果不好也可利用山坡

迫使车辆停下或低速控制车辆至平坦路段逐渐停下。上坡制动失效时应适时减入中、低速档。保持足够的动力驶上坡顶停车。如需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低档位,拉紧手制动,随车人员及时用石块、垫木等物品卡住车轮,如有后滑现象,车尾应朝山坡或安全一面,并打开大灯和紧急信号灯以引起前后车辆的注意和避让。这里,要指出的是那种不减速就直接往山坡上靠的措施是极其危险的,高速剧烈的刮撞会直接损坏车辆并容易被山坡反弹造成碰撞和翻车,而且很多路段并没有山坡,所以利用发动机牵引阻力来控制车速才是明智和正确的,而现代车辆的变速同步装置也给快速强行抢档提供了方便性和可靠性。此外,值得提及的是车辆在下长坡,陡坡时不管有无情况都应轻踩一下制动,它的好处在于一是检验一下制动性能,二是一旦发现制动失常可以赢得控制事故的时间,减少惊慌情绪,做到冷静控制车辆。其实这也称之为预见性制动。您千万可别小看这一脚预见性制动,车辆在行驶中各种故障都有可能发生,制动失效也不例外,预见性制动可使我们在突发故障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立项 编号:DXKJ-2017 项目名称: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专利) 完成人:_________ 生加旺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2016 年5月________________

1、前言 (1)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1.1工艺流程 (1) 1.2操作要点 (1) 3、具体做法 (1) 4、实际应用 (1) 4.1社会效益 (4) 4.2操作机具 (4) 5、适用范围 (5) 6、总结 (5)

1、前言 目前,在伸缩缝模板固定施工时,使用的对拉螺杆、螺母、山形卡和带螺杆通过孔的矩形钢板均为散件,施工时由于已经浇筑的柱砼与正要固定模板的待建柱砼之间的距离很近,使用上述散件施工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情况下,我公司经过摸索,创新地研发了一种伸缩缝处的模板紧固装置,并成 功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编号:ZL2016 2 0388097.2)。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工艺流程 利用施工现场? 25钢筋、10mn厚钢板垫片加工成品配件一现场伸缩缝处模板安装- 安装对位螺栓一模板验收。 1.2操作要点 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直径? 25钢筋、10mn厚钢板垫片加工成品配件,加工成成套的固定夹具,代替我们常用的框架柱的钢管扣件夹具,它与我们常用的框架柱的钢管扣件夹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采用? 25钢筋代替普通钢管,将穿螺栓的钢板垫片焊接在面向框架柱子的钢筋一侧,钢板垫片与木方次楞处于同一层次的高度范围内,这样处理,极大地减少了伸缩缝之间的空间浪费,有效地提高了伸缩缝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不影响对框架柱模板的加固。 3、具体做法 伸缩缝模板固定装置,主要由对拉螺杆、螺母I、山形卡、带螺杆通过孔的矩形钢板和螺母U组成,螺母U焊接在矩形钢板的外侧且螺母U的中心线与矩形钢板的螺杆通过孔的中心线重合,在矩形钢板的外侧焊接有两根直径和长度相同的圆钢I和圆钢U,圆钢I和圆钢U分别在螺母U上部和下部,圆钢I和圆钢U之间的距离》螺母U的C值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矩形钢板的宽度w相邻木方之间的距离,

实用新型专利范例说明书

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纤维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的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绳带类产品人们更多的就是关注其强力、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而对绳带产品的耐摩擦等性能重视不够。国际上,只有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推出了有关登山绳的耐摩擦性能的检测,并有相应的检测仪器,但就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就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与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就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与/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与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就是指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 术就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就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 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与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就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就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就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 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就是不得采用广告式 宣传用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就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与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与手触电极时,使分 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与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与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

交通行业标准

交通行业标准 《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二○○九年二月

一、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部交科教发“交科教发[2007]397号”文《关于下达2007年交通标准化计划的通知》,制订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轮胎保险装置技术要求”(标准名称现改为“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标准制订工作由佛山市南海区骏达经济实业有限公司、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中通客车、厦门金龙客车等单位承担。项目编号为JT2007-05。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意义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5亿辆,全国汽车驾驶人超过1亿人。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4.54万公里。据公安部统计:近几年每年年道路交通事故夺去八、九万人生命。我国仍然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超速行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事故总数的43.2%。而在高速公路上因汽车爆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的30-40%以上(据统计数字,在广州至深圳的高速公路上因爆胎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该路段事故总数的43%)。当车辆行驶至160km/h发生爆胎,发生车毁人亡事故机率几符是接近100%。因此,如何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避免因汽车轮胎爆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特别是防范由此引发的大客车群死群伤事故),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针对保证汽车轮胎爆胎后能够保证车辆正常行驶一定的距离,先

后有各式相关的产品问世。主要包括:一是通过轮胎自身设有的密封层以及轮胎内部装有的可以流动的软体胶对轮胎的刺孔进行封补,阻止轮胎充气内压下降,从而可维持车辆正常行驶状态;还有就是通过轮胎自身或特殊的轮辋或者在轮辋上增加各种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应支承包证轮胎在爆胎或者轮胎没气状态下的行驶一定的距离,保证车辆能够在轮胎爆胎后停放到安全地带,从而保证人员的安全。由于各类产品功能各异,其能保障爆胎时车辆行驶安全的效能相差甚远,还有的产品是鱼目混珠、良莨不齐,所以通过制定标准来规范该类产品的性能,保证安装的轮胎保险装置能够真正的起到保护车上成员安全的作用。 具体产品实例:该装置选用特种材料,注成圆形的内环和两个半圆形的外环。采用连接机构把外环连接成圆环,使内、外环方便地安装在无内胎轮胎的轮辋上。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该轮胎与一般轮胎无异,一旦轮胎瘪气或爆胎,该装置的外环外表面与轮胎内表面发生接触,替代了紧箍在轮辋上的胎圈内侧与轮胎内表面的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轮胎和轮辋相互牵扯的阻力,使轮辋所受的阻力限制在驾驶员的可控制力之内。同时,由于保险装置的作用,轮胎爆胎前后的静半径变化量小,使得爆胎处的车身下沉量小。由于保险装置的内、外环相对可以转动,轮胎在轮辋的牵动下,外环可绕内环转动,使胎面能随轮辋的转速需要,不断往后滑移,使得车轮的滚动阻力变化较小,增强了行驶的可操作性。(示意图如下)

实用新型专利范例(说明书)

说明书 一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纤维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的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绳带类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强力、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而对绳带产品的耐摩擦等性能重视不够。国际上,只有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推出了有关登山绳的耐摩擦性能的检测,并有相应的检测仪器,但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发明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臵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示例

说明书(撰写示例) 磁能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臵。]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能发电装置,尤其是能利用磁能转化得到发电的效果。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臵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

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板及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能相对于固定板水平滑动,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设置一抓板爪;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滑动的弹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件; 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与第一定位件相对的第二定位件; 一用于装设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的弹簧;及 一卡位板,所述卡位板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卡位板通过开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板及活动板的外侧; 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边设有与卡位板相对的第一卡位;所述活动板的上侧边设有第二卡位及第三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 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与第一定位件相对的第二定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与第三定位件相对的第四定位件; 一用于装设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或第三定位件与第四定位件之间的弹簧;及一卡位板,所述卡位板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卡位板通过开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板及活动板的外侧; 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边设有与卡位板相对的第一卡位;所述活动板的上侧边设有第二卡位及第三卡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边,所述卡位板及第一卡位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三定位件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及第四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的下端设有一缓冲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为一尼龙材质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有与滑槽配合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滑槽并能相对于滑槽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远离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所述抓板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板爪包括两块纵向分

蒂龙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安装指南

安装指南 蒂龙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目录 蒂龙产品简介----------------------------------------------------3 选配合适规格----------------------------------------------------4 蒂龙安装工具简介-----------------------------------------------8 安装流程--------------------------------------------------------9 常见问题解答---------------------------------------------------13 版本号:T2013-621

一、确定适配产品规格 1.识别轮胎规格 (1)“第三代”蒂龙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只适用于真空轮胎。 (2)识别轮胎侧壁上的数字符号,确定车轮半径尺寸。(例如R14就对应安装14寸蒂龙产品) (3)根据轮胎宽及轮毂材质可以初步判断产品常用规格宽度(以实际测量为准) 2.识别轮毂\确认蒂龙产品正确安装位置。 (1).车轮结构各部位名称(5度深槽轮毂) ①、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 ②、轮辐:与车轴轮毂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部分。 ③、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 ④、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部分。 ⑤、胎圈座:与轮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部分。 ⑥、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⑦、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水管爆裂应急处理程序

办公中心水管爆裂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办公中心 编制日期:2015年6月

一、目的 (3)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3) (一)、组织机构 (3) (二)、各部门分工职责 (4) 三、水管爆管类型及管网配置 (5) (一)、给水系统 (5) (二)、污、废水系统 (6) (三)、雨水系统 (6) (四)、消火栓给水系统 (6) (五)、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7) (六)、水炮系统 (8) (七)、空调水系统 (8) 四、爆管应急处理预案 (8) (一)、室外管路爆管应急处理 (9) (二)、室内生活水管爆裂应急处理 (9) (三)、室内消防管路爆裂应急处理 (12) (四)、空调管路破裂 (14) 五、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 (15)

办公中心水管爆裂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在发生供水管网爆管故障时,做到及时控制、快速抢修,预防水淹电梯、设备等事故,避免事故扩大化,特制订此应急处理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水管爆裂应急故障指挥领导小组,由物业公司办公中心物业站、水电科、保洁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 XX 成员单位和人员:XX 办公中心物业站:XX XX XX及集控室值班人员 水电科:XX XX及水电科相关人员 保卫科:XX 保洁部:XX 爆管应急故障指挥领导小组设在集控中心,具体负责爆管故障的应急组织和协调指挥工作。联系电话:XXXX。 应急工具和用品存放在负一楼排污泵房内,有梯子、沙袋、水桶、拖把等。 发生爆管故障时需启动本预案时,各相关部门人员应各司其职,按要求组织实施本预案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二)、各部门分工职责 1、爆管应急故障指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统一领导爆管故障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向有关部门和单位下达行动命令,决策抢险应急方案。 (2)、向上级报告爆管事故发生经过、损失程度、处理进展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向上级领导机构请求协调支援和报告。 (3)、及时传达上级的指令。 (4)、组织爆管抢险人员、调度应急物资设备,尽最大努力把损失减到最小。 (5)、负责爆管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2、办公中心物业站主要职责 (1)、负责爆管事故抢救组织工作。 (2)、负责爆管事故后与各影响单位、市政自来水厂的联系工作。 (3)、负责事故的上报工作。 3、水电科的主要职责 (1)、向爆管应急故障指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概况。 (2)、采取果断措施(如停泵、关闭上级闸阀)防止事故扩大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淹电梯或其他设备。 (3)、在爆管应急故障指挥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未到达现场前,负责事故现场的相关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抢险工作。 (5)、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防护用品等。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撰写示例

说明书 一种实用的勺子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吃水果时可以自动削皮的削皮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大家吃水果,例如苹果,梨,需要自己动手削皮,十分不方便,而且费时,同时也容易受伤。 针对上述不足,我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苹果削皮机,它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之下,自动对苹果削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勺子下端盛食物的结构中,摒弃原来一体的瓷质结构,而采用双层磨砂玻璃(如下图○2),使得密封性达到最大化,而勺子的其他部位和普通勺子一样,采用瓷质材料(如下图○1)。在勺子的手柄处距离顶端大约1/5处设置滑动按钮(如下图○6),滑动按钮连接着勺柄内部的连动杠杆装置(如下图○5),杠杆的末端连接着齿轮(如下图○4),两个齿轮通过固定螺丝(如下图○7)固定在勺子壁上,并通过锯齿连动,进而带动杠杆运动,杠杆运动可以拉动磨砂玻璃装置发生相对滑动,磨砂玻璃上的小孔(如下图○3)在滑动按钮处于“开”状态时,两层小孔正好实现完全对齐,进而使汤水流下。当人食用一般食物时可以滑动开关处在“关”状态,关闭漏勺的功能变成普通的勺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者进食时,方便地区分固液态食物,满足使用者的饮食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图1 图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刀具的结构图。 图1中A.常用瓷质外壁,B电动机,C.刀具,D.弹簧,E. 弹簧,F. 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勺子呈现日常状态,此时可以进行普通的食物食用。当使用者需要将固液分离时,可将滑动按钮(如下图○6)沿着勺柄的方向向上滑动,使其处在“开”的状态,此时滑动会带动杠杆运动,进而使齿轮△1转动,通过连动杠杆带动齿轮△2转动,进而带动另一根杠杆向右侧运动,使勺子的上层磨砂玻璃装置发生移动,使得两层小孔半对齐或完全对齐,实现漏汤水的作用。如果想关闭漏勺的功能,可以将滑动按钮(如下图○6)沿勺柄往下滑动,使其处在“关”状态,此时上层磨砂玻璃向左移动,使两层小孔的相对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关闭小孔漏汤水的作用。 创新之处: 本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一种实用苹果自动削皮机,它克服在对苹果削皮时需要人手动操作的不足,并充分考虑到对苹果削皮时对机械方面的要求,采用了电机带动,弹簧预紧等方式,。通过以上思路实现了对于苹果削皮的半自动化,更加体现出人性化。 规

简述TESD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起源——汽车爆胎安全装置源于战争 在战场恶劣环境下,行驶中的作战车辆轮胎损坏高发,轻则造成物资损失,重则危及士兵生命。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保全作战物资、装备安全,“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运而生。 爆胎——公路第一杀手 即使在非战场环境下,爆胎也是杀伤力最大、最难预防的事故隐患,是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成因。众多的交通事故中,车轮为诱因的事故占比高达5%;因高速行驶中突然爆胎而导致的车毁人亡事故被列为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榜首,占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死亡人数的49.81%,受伤人数占63.94%,直接财产损失占43.38%。在正常道路行驶情况下,时速120公里时发生爆胎,车毁人亡率接近80%,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时死亡率为100%! 爆胎案例1 雅安芦山7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12时40分,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在赶赴灾区途中,于萦天路因为爆胎,翻下山崖坠入河中,1人牺牲、1人病危、4人重伤。 爆胎案例2 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翻斗运煤货车因为爆胎与一辆榆林子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迎面相撞。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其中包括18名幼儿、校车司机及1名教师,另有44人受伤。 爆胎案例3 2013年03月12日,湖北荆州双层卧铺因爆胎冲破大桥,造成14人死、9人受伤。 爆胎案例4 2015年02月23日,福建一家三代6口烧香归途因爆胎出车祸5人遇难。 更多案例 2014年02月22日,沈海高速普通客车爆胎侧翻,导致4人遇难,5人受伤。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救援中军车不幸爆胎翻下山崖,导致1人牺牲、1人病危,4人重伤。 2012年07月12日,重庆长途客车因爆胎侧翻,导致2死、多人受伤。 2010年08月28日,岑溪客车爆胎翻车,导致4人重伤、7人轻伤。 2009年10月07日,安徽滁州爆胎大货冲向大客车,导致8死35伤。 2009年02月08日,常德客车爆胎后逆行冲下20余米高山坡,导致2死12伤。 2008年09月05日,浙江一客车爆胎引起车祸,导致10人死亡、36人受伤。TESD——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TESD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是一款全新的汽车被动安全产品,能有效在车辆发生爆胎瞬间,避免轮毂与地面接触,使车辆转向力及制动力仍然可控,第一时间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是继安全带、ABS、安全气囊后第四代汽车被动安全保护装置系统,能够保证车辆在轮胎严重甚至完全失压后仍然能够安全、可控的行驶一段距离的技术。 2010年,交通部正式颁布JT/T782-2010《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细则,对轮胎安全做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热力管道施工方案与热力管道爆裂应急预案汇编

热力管道施工方案与热力管道爆裂应急预案汇编 热力管道施工方案 1引用文件 1.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设计图 纸 1.2本公司提供的程序文件 1.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1.4《工业金属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适用范围:3主要施工机具 序号名称 规格型号数量1氩弧焊机Zx7-4001台2交流电焊机Bx1-5001台3空压机FV651台4吊车16T1台5砂轮切割机J3GD—4001台6立式钻床Z51401台7电动试压泵QZ380 10MPa1台8手动试压泵10MPa1台9水准仪DS-3201台10远红外烤箱ZYH—201台11光谱分析仪1台12内磨机2台13角向磨光机3台14手动葫芦2T4个4材料进场检验 4.1工程所用材料进场后,应会同监理、总包一起进行检查验收,经签证认可后,方可使用,并保存好相关技术文件。 4.2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其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3认真核对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数量、规格、材质及技术参数。 4.4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等,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粘沙、重皮。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尖锐刻痕。 4.5 各种阀门应检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6 本工程管道材料在领用和发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施工班组领用材料时,应核对材料的材质标记与色别标记,材料计划应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单线施工计划进行编制。 b 材料员发料时应核对材料计划表,发放后应作好记录。4.7法兰密封面应光洁,不得有径向沟槽、气孔、裂纹、毛刺等缺陷,带有凹凸面的法兰,凸面高度不得小于凹槽深度。 4.8工程所用的包金属及缠绕垫片,不应有径向划痕、松散等缺陷。5管子、管件及支吊架的除锈防腐 5.1管子、管件及支吊架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防腐除锈工作,除锈采用动力工具进行,去除管材、管件、型材表面的灰土、浮锈、氧化皮、毛刺等,使材料表面露出金属光泽。 5.2材料除锈后,应及时涂刷防锈漆,涂漆工作应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进行,阴雨天气不得进行涂漆工作。油漆涂刷时,应薄厚均匀,无漏涂、皱纹、气泡、流淌等缺陷。 6.管道的预制5.1管道的预制应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核对标记、材质、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 求。 5.2管道预制应选择地势较平的地面或水泥路面进行,凡可在地面装配的管段和管道附件,尽量在地面进行。 5.3管道切割:DN100以上的管子宜采用氧乙炔火焰切割,DN80以下的管子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5.4管端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毛刺、凸凹、熔渣和氧化铁等缺陷。切口断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应超过3mm。 5.5管道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表4.2.2钢焊件坡口形式和尺寸,焊口两侧 20mm范围内清理至发出金属光泽,对口时内壁应平齐。 5.6每一段预制管段应便于吊装和运输,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不至于变形,预制完的管段应封闭管口。6支吊架的安 装 6.1按设计图纸认真核对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加工尺寸、组

实用新型专利范例(说明书)

实用新型专利范例(说明书) 种绳、带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纤维绳带产品的耐切割性能的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绳带类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强力、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而对绳带产品的耐摩擦等性能重视不够。国际上,只有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推出了有关登山绳的耐摩擦性能的检测,并有相应的检测仪器,但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弓I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 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 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 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贝險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