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冷却设备

高炉冷却设备
高炉冷却设备

3.3 高炉冷却设备

3.3.1 冷却设备的作用

高炉冷却设备是高炉炉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炉体寿命可起到如下作用:

(1)保护炉壳。在正常生产时,高炉炉壳只能在低于80°C的温度下长期工作,炉内传出的高温热量由冷却设备带走85%以上,只有约15%的热量通过炉壳散失。

(2)对耐火材料的冷却和支承。在高炉内耐火材料的表面工作温度高达1500°C左右,如果没有冷却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耐火材料就会被侵蚀或磨损。通过冷却设备的冷却可提高耐火材料的抗侵蚀和抗磨损能力。冷却设备还可对高炉内衬起支承作用,增加砌体的稳定性。

(3)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使耐火材料的侵蚀内型线接近操作炉型,对高炉内煤气流的合理分布、炉料的顺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4)当耐火材料大部分或全部被侵蚀后,能靠冷却设备上的渣皮继续维持高炉生产。

3.3.2 冷却介质

根据高炉不同部位的工作条件及冷却的要求,所用的冷却介质也不同,一般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空气和汽水混合物,即书冷、风冷和汽化冷却。对冷却介质的要求是:有较大的热容量及导热能力;来源广、容易获得、价格低廉;介质本身不会引起冷却设备及高炉的破坏。

高炉冷却用冷却介质主要是水,很少使用空气。因为水热容量大、热导率大、便于输送,成本低廉。水—汽冷却汽化潜热大、用量少、可以节水节电,适于缺水干旱地区。空气热容小,导热性不好,热负荷大时不宜采用,而且排风机消耗动力大,冷却费用高。以前曾采用风冷炉底,现在也被水冷炉底所代替。

工业用水的来源是江河湖泊水也称地表水,也有井水称地下水,以上又总称天然水。天然水中都溶解一定量的钙盐和镁盐。以每1m3水中钙、镁离子的摩尔数表示水的硬度。根据硬度不同,水可分为软水(小于3mol/m3),硬水(3~9 mol/m3),极硬水(大于9 mol/m3)。我国地表水多为2~4 mol/m3,地下水因地而异,有的很低,有的高达25 mol/m3。

高炉冷却用水如果硬度过高,则在冷却设备中容易结垢,水垢的热导率极低,1mm厚水垢可产生50~100°C的温差,从而降低冷却设备效率,甚至烧坏冷却设备。水的软化处理,就是将水中钙、镁离子除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以不形成水垢的钠阳离子置换。置换过程经过一中间介质,即离子交换剂来实现。

3.3.3 高炉冷却结构形式

由于高炉各部位热负荷不同,采用的冷却形式也不同。现代高炉冷却方式有外部冷却和内部冷却两种。内部冷却结构又分为冷却壁、冷却板、板壁结合冷却结构及炉底冷却。

3.3.3.1 外部喷水冷却

在炉身和炉腹部位装设有环形冷却水管,水管直径φ50~φ150mm,距炉壳约100mm,水管上朝炉壳的斜上方钻有若干φ5~φ8mm小孔,小孔间距100mm。冷却水经小孔喷射到

炉壳上进行冷却。为了防止喷溅,在炉壳上装有防溅板,防溅板与炉壳间留有8~10mm缝隙,冷却水沿炉壳流下至集水槽再返回水池。外部喷水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检修方便,造价低廉。

喷水冷却装置适用于小型高炉,对于大型高炉,只有在炉龄晚期冷却设备烧坏的情况下使用,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冷却手段,防止炉壳变形和烧穿。

3.3.3.2 冷却壁

冷却壁设置于炉壳与炉衬之间,有光面冷却壁和镶砖冷却壁两种。

A 光面冷却壁

在铸铁板内铸有无缝钢管。铸入的无缝钢管为φ34mm×5mm或φ44.5mm×6mm,中

心距为100~200mm的蛇形管,管外壁距冷却壁外表面为30mm左右,所以光面冷却壁厚80~120mm,水管进出部分需设保护套焊在炉壳上,以防开炉后冷却壁上涨,将水管切断。

光面冷却壁用于风口以下炉缸和炉底部位。风口区冷却壁的块数为风口数目的两倍;渣口周围上下段各两块,由四块冷却壁组成。光面冷却壁尺寸大小要考虑到制造与安装方便,冷却壁宽度一般为700~1500mm,圆周冷却壁块数最好取偶数;冷却壁高度视炉壳折点而定,一般小于3000mm,应方便吊运和容易送入炉壳内。冷却壁用方头螺栓固定在炉壳上,每块4个螺栓。同段冷却壁间垂直缝为20mm,上下段间水平缝为30mm,上下两段冷却壁间垂直缝应相互错开,缝间用铁质锈接料锈接严密。光面冷却壁与炉壳留20mm缝隙,并用稀泥浆灌满,与砖衬间留缝100~150mm,填以碳素料。

B 镶砖冷却壁

所谓镶砖冷却壁就是在冷却壁的内表面侧(高炉炉体内侧)的铸肋板内铸入或砌入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材质一般为黏土质、高铝质、炭质或碳化硅质。一般是在制作砂型时就将耐火砖砌入铸型中,然后铸入铁水。也有的是先浇铸成带肋槽的冷却壁,然后将耐火砖砌入肋槽内或者将不定型耐火材料填充在肋槽内。

镶砖冷却壁与光面冷却壁相比,更耐磨、耐冲刷、易粘结炉渣生成渣皮保护层,代替炉衬工作。从外形看,一般有3种结构型式:普通型、上部带凸台型和中间带凸台型。

凸台冷却壁的凸台部分起到支撑上部砌砖的作用,可以取消最上层的支梁水箱,简化了冷却系统结构、减少了炉壳开孔。中间带凸台的冷却壁比上部带凸台的有更大的优越性,当凸台部分被侵蚀后整个冷却系统仍是一个整体,而上部带凸台的冷却壁当凸台被侵蚀后,凸台部分就不起冷却作用了。

镶砖冷却壁厚度为250~350mm,主要用于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冷却,炉腹部位用不带凸台的镶砖冷却壁。镶砖冷却壁紧靠炉衬。

冷却水管在冷却壁内的排列形状、位置、数量和层数以及冷却壁本身的材质对冷却壁的寿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研究冷却壁的损坏机理和考虑它的结构合理性后,新日铁开发了第三代和第四代冷却壁。第三代和第四代冷却壁的主要特点是:

(1)设置边角冷却水管,以防止冷却壁边角部位母材开裂。

(2)采用双层冷却水管,即在原有的冷却水管背面设置蛇形冷却水管,不但加强了冷却强度,而且当内层冷却管损坏后,外层冷却管仍可继续工作,从而保证了炉役末期继续维持正常冷却。

(3)加强凸台部位的冷却强度,采用双排冷却水管冷却。并在凸台部位前端埋入耐火砖,防止强热负荷作用下的损坏。

(4)第四代冷却壁的炉体砌砖与冷却壁一体化,即将氮化物结合的碳化硅砖(相当于炉体砌砖)与冷却壁合铸在一起,这样较好的解决了砖衬的支承问题,缩短了施工工期。

冷却壁的优点是:冷却壁安装在炉壳内部,炉壳不开口,所以密封性好;由于均布于炉衬之外,所以冷却均匀,侵蚀后炉衬内壁光滑。它的缺点是消费金属多、笨重、冷却壁损坏后不能更换。

3.3.3.2 冷却壁

冷却板又称扁水箱,材质有铸铜、铸钢、铸铁和钢板等,以上各种材质的冷却板在国内高炉均有使用。冷却板厚度70~110mm,内部铸有Φ44.5mm×6mm无缝钢管,常用在炉腰和炉身部位,呈棋盘式布置,一般上下层间距500~900mm,同层间距150~300mm,炉腰部位比炉身部位要密集一些。冷却板前端距炉衬设计工作表面一砖距离230mm或345mm,冷却

水进出管与炉壳焊接,密封性好。

由于铜冷却板具有导热性好、铸造工艺较简单的特点,所以从18世纪末期就开始用于高炉冷却。在一百多年的使用中,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发展为现在的六室双通道结构。它是采用隔板将冷却板腔体分隔成6个室,即把冷却板断面分成6个流体区域,并采用两个进出水通道进行冷却。

此种冷却板结构的特点:

(1)适用于高炉高热负荷区的冷却,采用密集式的布置形式,如宝钢1号和2号高炉冷却板层距为312mm,霍戈文艾莫依登厂4号高炉冷却板层距为305mm。

(2)冷却板前端冷却强度大,不易产生局部沸腾现象;

(3)当冷却板前端损坏后可继续维持生产;

(4)双通道的冷却水量可根据高炉生产状况分别进行调整。

(5)铜冷却板的铸造质量大大提高,为了避免铸造件内外部缺陷,采用了真空处理等手段,并选用了射线探伤标准。

(6)能维护较厚的炉衬,便于更换,重量轻、节省金属。但是冷却不均匀,侵蚀后高炉内衬表面凹凸不平,不利于炉料下降。

3.3.3.4 板壁结合冷却结构

冷却板的冷却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冷却元件(冷却板)伸进炉内的长度(一般700~800mm)来冷却周围的耐火材料,并通过耐火材料的热传导作用来冷却炉壳。从而起到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和保护炉壳的作用。冷却壁的冷却原理是通过冷却壁形成一个密闭的围绕高炉炉壳内部的冷却结构、实现对耐火材料的冷却和对炉壳的直接冷却。从而起到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和保护炉壳的作用。

对于全部使用冷却板设备冷却的高炉,冷却板设置在风口部位以上一直到炉身中上部。炉身中上部到炉喉钢砖和风口以下采用喷水冷却或光面冷却壁冷却。

全部使用冷却壁设备冷却的高炉,一般在风口以上一直到炉喉钢砖采用镶砖冷却壁,风口以下采用光面冷却壁。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高炉根据冶炼的需要,在不同部位采用各种不同的冷却设备。这种冷却结构形式对整个炉体冷却来说,称为板壁结合冷却结构。近十多年来,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和耐火材料质量的提高,高炉寿命的薄弱环节由炉底部位的损坏转移到炉身下部的损坏。因此,为了缓解炉身下部耐火材料的损坏和炉壳的保护,在国内外一些高炉的炉身部位采用了冷却板和冷却壁交错布置的结构形式,起到了加强耐火材料的冷却和支托作用,又使炉壳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3.3.3.5 新型冷却壁——铜冷却壁

由于球墨铸铁在高炉操作的条件下磨损严重,同时在热负荷和温度的急剧波动条件下,其裂纹敏感性也很高,甚至在第四代铸铁冷却壁上也不能完全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这就限制了冷却壁寿命的进一步提高。铸铁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是是铸入球墨铸铁本体内的,由于材质及膨胀系数不同,冷却水管与铸铁本体之间存在0.1~0.3mm的气隙,这一气隙会成为冷却壁传热的主要限制环节。另外,冷却壁中铸入冷却水管而使铸造本体产生裂纹,并且在铸造过程中为避免石墨渗入冷却水管中必须采用金属或陶瓷涂料层加以保护,保护层起了隔热夹层作用,引起温度梯度增大,造成热面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纹。

铸铁冷却壁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冷却壁的材质问题,二是水冷管的铸入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轧制铜冷却壁。此种铜冷却壁是在轧制好的壁体上加工冷却水通道和在热面上设置耐火砖。

铜冷却壁的特点有:

(1)铜冷却壁具有热导率高,热损失低的特点。

(2)利于渣皮的形成与重建。较低的冷却壁热面温度是冷却壁表面渣皮形成和脱落

后快速重建的必要条件。由于铜冷却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而能形成一个相对较冷的表面,从而为渣皮的形成和重建创造条件。

(3)铜冷却壁的投资成本。1)单位重量的铜冷却壁比铸铁冷却壁的价格要高,但单位重量的铜冷却壁冷却的炉墙面积要比铸铁冷却壁大1倍,这样计算,铜冷却壁的价格就相对便宜了些,2)铜冷却壁前不必使用昂贵的或很厚的耐火材料。3)使用铜冷却壁可将高炉寿命延长至15~20年,因此可缩短高炉休风时间,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3.3.3.7 水冷炉底

大型高炉炉缸直径较大,周围径向冷却壁的冷却,已不足以将炉底中心部位的热量散发出去,如不进行冷却则炉底向下侵蚀严重。因此,大型高炉炉底中心部位要冷却,现在多采用水冷的方法。

这是常见的一种水冷炉底结构形式。水冷管中心线以下埋置在炉基耐火混凝土基墩上表面中,中心线以上为碳素捣固层,水冷管为Φ40mm×10mm,炉底中心部位水冷管间距200~300mm,边缘水冷管间距为350~500mm,水冷管两端伸出炉壳外50~100mm。炉壳开孔后加垫板加固,开孔处应避开炉壳折点150mm以上。

水冷炉底结构应保证切断给水后,可排出管内积水,工作时排水口要高于水冷管水平面,保证管内充满水。

目前大型高压高炉,多采用炉底封板,水冷管可设置在封板以上,这样在炉壳上开孔将降低炉壳强度和密封性,但冷却效果好;水冷管也可设置在封板以下,这样对炉壳没有损伤,但冷却效果差。宝钢1好高炉采用后一种结构。

3.3.5 高炉给排水系统

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任何短时间的断水,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高炉供水系统必须安全可靠。为此,水泵站供电系统须有两路电源,并且两路电源应来自不同的供电点。为了在转换电源时不中断供水,应设有水塔,塔内要储有30min的用水量。泵房内应备有足够的备用泵。由泵房向高炉供水的管路应设置两条。串联冷却设备时要由下往上,保证断水时冷却设备内留有一定水量。

大中型高炉设有两条供水主管道及两套供水管网。供水管直径由给水量计算而定,正常条件下供水管内水流速0.7~1.0m/s,供水管上除安装一般阀门外,还安装逆止阀,

高炉冷却壁

高炉冷却壁 发布: 2016-01-05 15:43 来源: 网络专业资料。高炉冷却壁高炉冷却壁摘要:冷却壁是高炉重要的冷却设备,直接影响高炉炉体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冷却壁的制备技术... 高炉冷却壁 摘要:冷却壁是高炉重要的冷却设备,直接影响高炉炉体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冷却壁的制备技术、应用及其发展概况,分析了铸铁冷却壁、钢冷却壁和铜冷却壁的特点,并探讨了高炉冷却壁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前言 高炉冷却壁是高炉内衬的重要水冷件,安装在高炉的炉身、炉腰、炉腹、炉缸等部位,不但承受高温,还承受炉料的磨损、熔渣的侵蚀和煤气流的冲刷,必须具备良好的热强度、耐热冲击、抗急冷急热性等综合性能。冷却壁能有效地防止炉壳受热和烧红,高炉内衬砖被烧蚀后主要靠渣皮保护冷却壁本身,并维持高炉的安全生产。因此,冷却壁的材质及性能好

坏决定其工作寿命乃至高炉炉身的寿命。国内外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证明,高炉长寿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冷却壁的长寿 [1,2]。因而提高冷却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是高炉长寿的1个重要研究课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高炉冷却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材质的更新。目前国外先进高炉的寿命可达15年以上,有的达20年以上,最近大修的部分高炉已将长寿目标定为30年[3]。我国对冷却壁的制造、应用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我国高炉冷却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高炉冷却壁的设计研究和制作工艺与高炉长寿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很多高炉一代炉役无中修寿命低于10年,仅少数高炉可实现10~15年。 高炉寿命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4]。 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高炉冷却壁的制备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各类冷却壁的特点,探讨未来高炉冷却壁今后的发展趋势。 2. 高炉冷却壁的种类、特点及其制备技术 冷却壁是高炉的关键部件,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工作条件恶劣。其破坏形式是在高温交变热应力作用下引起开裂漏水,使高炉被迫停炉大中修。要延长冷却壁使用寿命,必须选择合理的材质。下面以高炉冷却壁的材质为主线,概述其种类、特点和制备技术。 高炉冷却壁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制造材质,高炉冷却壁有铸铁冷却壁、钢冷却壁和铜冷却壁3大类。

炼铁厂高炉冶炼知识讲解

炼铁厂高炉冶炼知识讲解 一、什么叫炉况判断?通过那些手 段判断炉况? 答案:高炉顺行是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必要条件。为此不是选择好了操作制度就能一劳永逸的。在实际实际生产中原燃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经常会产生波动,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入炉料的称量可能发生误差,操作失误与设备故障也不可完全杜绝,这些都会影响炉内热状态和顺行,判断炉况就是判断这种影响的程度及顺行的趋向。即炉况是向凉还是向热,是否会影响顺行,影响程度如何等等。判断炉况的手段基本是两

种,一是直接观察,如看入炉原料外貌,看出铁、出渣、料速、风口情况;二是利用计器仪表,如指示风压、风量、料尺、各部位温度及透气性指数等的仪表。必须两种手段结合,连续综合观察一段时间的各种反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炉况。 二、为什么力求稳定前四小时和后 四小时、班与班之间的下料批数?答案:稳定下料批数是高炉进程均匀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稳定下料批数的作用是稳定本班和班与班之间各次铁的炉温,如果料批相差悬殊则会带来炉温大幅度的波动和影响生铁的质量,即使在轻负荷条件下也是如

此。 三、工长的技术操作水平应该表现 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⑴能及时掌握炉况波动的因素;⑵能尽早知道炉况不稳定的原因;⑶具有对待炉况波动的方法和手段;⑷能掌握炉况变化的规律。四、高炉炼铁工(高级)综合实作 题 8小时模拟高炉操作。 1、对上班进行分析(8分) 2、制定本班操作方针(包括采取必 要措施)预测本班料批总数及炉温会在什么范围([SI]及铁水温度平均值)。(12分)

3、每小时对路况分析、判断,采取 相应手段,写出依据或简易计算过程。(21分) 4、班中检测操作方针与炉况走向是 否一致,若偏离并进行修正。(6分) 5、对本班的操作进行总结。(6分) 6、预测下班;料批总数及炉温会在 什么水平([SI]及铁水温度平均值),对下班操作提出建议。(11分) 7、铁前、铁后对[SI]、[S]、R2及铁 水温度的判断。(36分) 平分标准 1、共8分

本标准代替YBT4073-1991高炉用铸铁冷却壁

ICS 77.180 YB H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073—×××× 代替YB/T4073—1991 高炉用铸铁冷却壁 Cast iron staves for Blast Furnace (报批稿) ××××-××-××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YB/T4073-1991《高炉用铸铁冷却壁》。 本标准与YB/T4073-1991标准有如下一些重要差别: ——本标准增加了铸铁冷却壁材质、品种及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 ——侧重厚大断面、高韧性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特性,以附铸试块及实物性能为主,增加附录B《冷却壁解剖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强调了铸铁冷却壁铸入冷却水管的防渗碳处理、检验,增加了附录A《冷却水管防渗碳检验》的技术要求。 ——完善了冷却壁产品检验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鞍钢集团机械制造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言埠、谢长发、宋恩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B/T4073-1991。

高炉用铸铁冷却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炉用铸铁冷却壁(灰铸铁、球墨铸铁冷却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证明书、标志、包装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容积的炼铁高炉用铸铁冷却壁。如有特殊要求,可在图样或专用技术文件中另行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3.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 223.4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量 GB/T 223.4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 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脂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GB/T 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eqv ISO 6892:1998) GB/T 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eqv ISO 148:1983;ISO 83:1976) GB/T 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 ISO 6506—1:1999)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348 球墨铸铁件 GB 3087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eqv ISO 2632/Ⅲ:1979)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eqv ISO 8062:1994) GB/T 7216 灰铸铁金相(neq ISO 945:1975) 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neq ISO 559:1991) GB/T 9439 灰铸铁件 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JB/T 7945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按铸铁冷却壁结构形式分类:光面型冷却壁、镶砖型冷却壁、捣料型冷却壁。 3.2 按铸铁冷却壁冷却水管分类:单排管冷却壁、双排管冷却壁、多排管冷却壁。 3.3 按铸铁冷却壁本体材质分类:灰铸铁冷却壁、球墨铸铁冷却壁。 4 技术要求 4.1 高炉用铸铁冷却壁的本体材质可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如需方另有要求可协商确定。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冲击值见表3。 4.2 高炉用铸铁冷却壁的金相组织应达到表4要求。

1280立米高炉冷却壁安装方案

徐州华宏特钢有限公司1#1380m3高炉冷却壁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六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冷却壁的安装工艺 (1) 3.1 炉体冷却壁安装 (1) 3.2 炉喉钢砖安装 (2) 4 质量保证措施 (3) 5 安全保证措施 (3)

1、工程概况 本方案为徐州华宏1380m3高炉冷却壁安装方案,共有16段,38种规格,共507块。最大重量为3973kg,最小重量为779kg。部分冷却壁为镶砖冷却壁,重量总计约1210吨。 2、编制依据 1、中钢设计院所发图纸。 2、《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炼铁设备》GB208—85。 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YB9243—92。 3冷却壁的安装工艺 3.1 炉体冷却壁安装 1、安装前应对所有的冷却壁和冷却板进行水压试验及通球试验。水压试验采用1.5 Mpa,保压20分钟,泄露率不得超过3%,用0.75千克钢锤敲击冷却壁各部分不得有“冒汗”现象。通球试验采用Φ48mm直径的木球,用压缩空气将木球从冷却水管一头吹入,从另一头吹出,应畅通。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有碰撞则必须重新检验。完毕后应封闭管口,防止杂物进入,并保护好管口螺纹。 下面为冷却壁分组试压示意图。

2、冷却壁依照图纸编号和水冷壁编号均匀分布安装。每一层中各块冷却壁之间的间隙设计值为30毫米,偏差为±10mm,每层之间的间隙为30mm,偏差为±1 0mm。安装标高以风口带为基准,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冷却壁展开图中轴线为基准。 3、冷却设备吊装 1)冷却设备进炉的方案: a、冷却壁安装按照从一层逐步向上进行安装。 b、在炉壁标高▽+5.070米处南侧开孔,在孔南侧制作进料平台,利用25T履带吊 车将4块冷却壁吊至运输小车,通过运输小车将冷却壁运送至炉内操作平台。 c、先将第一块就位,可利用螺栓孔用倒链在炉外向炉皮拉到炉壳内表面,贴合就 位并穿入方头螺栓进行固定,之后第二块,依次四块全部就位。 d、每层就位后,调整各块冷却壁使其标高一致以及各种间隙符合技术要求。 2)冷却壁内操作人员站在制作活动吊盘上。在操作面上方均匀焊4个吊环,用4个5T倒链吊起吊盘。依次用倒链将吊盘升高,再向上依上述方法进行操作。 4.冷却壁安装固定螺栓时,每个螺栓要拧紧同等程度保证受力均匀。每安装完一层冷却壁将其吊耳去掉。 5、安装偏差 1)、每层冷却设备上平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小于10 mm. 2)、冷却之间的水平和垂直间隙应均匀,与设计间隙的偏差小于lOmm; 3)、冷却壁与铁口框,渣口大套法兰,风口大套法兰之间最小间隙不小于lOmm。 6、各道焊缝必须焊满,不得有泄漏。烘炉后如有泄漏应补焊。 7、冷却壁安装完毕,待冷却系统配管完毕,对系统进行通水试验,检查有无泄漏及冷却水量,判断系统内有无堵塞。 3.2 炉喉钢砖安装 l、炉喉钢砖安装 1)、正式安装前在钢平台上对炉喉钢砖进行予组装,组装时放出大样,校核钢砖组成的内圆是否符合要求,予装合格后对其进行编号,以便于安装时按顺序安装。 2)、照放出的标高线,焊好托板的筋板,再焊托板。托板上平面标高为25.lOOm,误差<1.5mm。 3)、水冷炉喉钢砖最后两块不装,待炉喉钢砖安装完毕后再装最后两块水冷钢砖。

(完整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知识点复习

炼铁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概论 1、试述3 种钢铁生产工艺的特点。 答:钢铁冶金的任务:把铁矿石炼成合格的钢。工艺流程:①还原熔化过程(炼铁):铁矿石→去脉石、杂质和氧→铁;②氧化精炼过程(炼钢):铁 →精炼(脱C、Si、P 等)→钢。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对原料要求高,面临能源和环保等挑战,但产量高, 目前来说仍占有优势,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发挥这重大作用。 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流程:适应性大,但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而且 很 多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和完善。 2、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答:特点:①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气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②在投入(装料)及产出(铁、渣、煤气)之外,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只能凭借仪器仪表简介观察;③维持高炉顺行(保证煤气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大过程:①还原过程: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主要是铁)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②造渣过程:实现已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熔融态机械分离;③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实现成分与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水。 3、画出高炉本体图,并在其图上标明四大系统。 答:煤气系统、上料系统、渣铁系统、送风系统。 4、归纳高炉炼铁对铁矿石的质量要求。 答:①高的含铁品位。矿石品位基本上决定了矿石的价格,即冶炼的经济性。 ②矿石中脉石的成分和分布合适。脉石中SiO2 和Al2O3 要少,CaO 多,MgO 含量合适。③有害元素的含量要少。S、P、As、Cu 对钢铁产品性能有害, K、Na、Zn、Pb、F 对炉衬和高炉顺行有害。④有益元素要适当。 Mn、Cr、Ni、V、Ti 等和稀土元素对提高钢产品性能有利。上述元素多时,高炉冶炼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要考虑冶炼的特殊性。⑤矿石的还原性要好。矿石在炉内被煤气还原的难易程度称为还原性。褐铁矿大于赤铁矿大于磁铁矿,人 造富矿大于天然铁矿,疏松结构、微气孔多的矿石还原性好。⑥冶金性能优良。冷态、热态强度好,软化熔融温度高、区间窄。⑦粒度分布合适。太大,对还原不利;太小,对顺行不利。 5、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答:焦炭在高炉内的作用:(1)热源:在风口前燃烧,提供冶炼所需的热量;(2)还原剂:固体碳及其氧化产物CO 是氧化物的还原剂;(3)骨架作用: 焦炭作为软融带以下唯一的以固态存在的物料,是支撑高达数十米料柱的骨架,同时又是煤气得以自下而上畅通流动的透气通路;(4)铁水渗碳。 质量的要求:粒度适中、足够的强度、灰分少、硫含量少、挥发成分含量 合适、反应性弱(C+CO2=2CO)、固定C 高等。 6、试述高炉喷吹用煤粉的质量要求。 答:1、灰分含量低、固定碳量高;2、含硫量少;3、可磨性好;4、粒度细;5、爆炸性弱,以确保在制备及输送过程中的人身及设备安全;6、燃烧性和反 应性好。

中天7号高炉冷却壁八年零破损

摘要立足8年炉龄的中天钢铁7号高炉,采取一定长寿技术和管理措施,对中天钢铁7号高炉炉役后期在强化冶炼与高炉长寿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采用精料、加钛矿护炉、优化操作制度以及合理维护等操作技术措施,7号高炉在炉役后期实现了稳定顺行生产,延长了高炉寿命,单位炉容产铁量超过10000 t/m3,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关键词高炉长寿炉役后期 中天钢铁7号高炉始建于2011年,于12月16日顺利开炉,容积850m3,20个风口送风,炉前东西场两边各一铁口,炉缸使用的是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大块单元式风口组合砖,整体式陶瓷杯壁(带密闭隔热夹层),双向错台的陶瓷杯垫砖,见图1。上料系统采用斜桥小车上料,无料钟旋转溜槽多环布料;炉前东西出铁场均采用摆动沟罐位,冲渣系统采用环保底滤法,保证高炉出尽渣铁;高炉本体冷却采用工业水开路循环;鼓风机AV50—14,热风炉为顶然式,送风采用两烧一送原则。 截止2020年2月份已连续正常生产八年多时间,期间无特殊炉况发生,通过操作维护和加

强炉体监护工作高炉投产八年来无冷却壁烧损,打破了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发生冷却壁烧损的历史,创造了“中天骄傲”。高炉利用系数已达3.8t/(m3·d)以上,燃料比520kg/t以下。截止目前,7号高炉在一代炉龄无大、中修情况下单位炉容产铁量突破1.06万吨,参照目前高炉长寿标准,7号高炉已经成功跨入世界钢铁企业长寿高炉行列,并且在全国同等立级高炉中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名列前茅,尽管已处于炉役后期,仍然保持着稳定高产的生产状态。其中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7号高炉各项指标在稳定不断进步。2020年因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决定7号高炉2月3日降料面停炉,为后续开炉快速达产于3月5日开始炉内扒料,通过测量观察风口以上冷却壁镶砖基本还保留,炉缸除了东西铁口橡角区侵蚀到碳砖表面,其它侧壁区域陶瓷杯完整存在,见图2。停炉时风口组合砖状况至停炉时所有风口无变形,上翘现象;停炉时陶瓷杯壁砖的状况铁口中心线以上位置,陶瓷杯壁砖侵蚀最大位置,剩余杯壁厚度200mm,包括铁口上方的二层陶瓷杯壁砖。停炉时陶瓷杯垫状的状况由于停炉前高炉运行良好,高炉本体各处温度平稳,按照熔损计算,炉底陶瓷杯垫砖侵蚀度低,因此本次停炉后不准备对炉缸底部进行处理,辩证的说明高炉炉缸没有安全隐患,高炉还可延续生产。 1 操作制度

高炉冷却壁安装方案

目录 一、冷却壁安装概述 (1)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三、施工材料与设备 (10) 四、质量控制 (11) 五、安全措施 (11) 六、环保措施 (12)

一、冷却壁安装概述 1.1概述 新3#高炉是钢铁有限公司节能技术减排改造项目,本工程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牵涉专业多、施工难度大、质量标准高、施工工期紧,其中冷却壁设备安装数量多、吨位大、工序复杂,为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安全优质按时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特制订本《冷却壁安装施工方案》。本座高炉炉身第1~5段采用灰铸铁(HT200)冷却壁。其中第1段43块;第2段42块;第3段42块;第4段42块;第5段26块。第6~8段采用铜冷却壁,每段各42块。第9~15段采用球墨铸铁(QT400-20)冷却壁。其中第9段40块;第10段38块;第11段36块;第12段34块;第13段32块;第14段30块;第15段为“C”型冷却壁,共36块。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铸铁冷却壁安装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2.1-1图)

工艺流程图 2.1-1图 2.2铜冷却壁安装工艺流程 2.2.1铜冷却壁的主要安装流程:吊装前旋入定位销、套入水管护套密封胶圈→铜冷却壁安装就位→旋入固定螺栓(第7段的固定螺栓可在吊装前预装)→套入固定螺栓斜垫片、平垫片、预紧螺母→调整铜冷却壁正确位置→扭紧螺母→固定螺栓与螺母、螺母与垫片、垫片与炉壳焊接→套入定位销焊接板—定位销与焊接板、焊接板与炉壳焊接→旋入测温管、套入焊接板、测温管与焊接板、焊接板与炉壳焊接→堵塞铜冷却壁之间的纵向和周向间隙→炉壳与铜冷却壁之间空隙灌浆→检查并清除外炉壳浆液溢出料→焊接螺栓密封罩→焊接波纹补偿器。 2.3水冷壁安装 2.3.1铸铁冷却壁安装应遵循下列要求 1、冷却壁运到现场安装前,应将冷却壁分类摆放,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冷却壁逐块进行通球试压检验,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始制作样板。 2、用经纬仪在炉壳内分出十字线(0°、90°、180°、270°),先保证冷却壁在炉壳内1/4范围匀布,再扩展到一周匀布,同时用样板在炉壳上预安装,并做好编号,要求与冷却壁相对应。 3、对于已开孔进行安装的冷却壁,应根据图纸结合专用器具实测冷却壁进出水管位置和螺栓孔位置,在炉壳上对已开的安装孔进行复核。 4、安装就位后的冷却壁可采用铁楔进行间隙调整,具体冷却壁

炼铁厂安全教育基础知识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炼铁厂安全教育基础知识 正式版

炼铁厂安全教育基础知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安全生产法》由江泽民主席于 20xx年签署七十号令予以公布,(自20xx 年11月起施行) 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3、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首先我们要明确安全的内容是什么? (1)安全思想教育(2)安全技术教

育(3)工业卫生技术教育 (4)安全管理知识教育(5)安全生产经验教训 5、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是什么? (1)违章指挥(2)违章操作(3)违反劳动纪律 6、出了事故"四不放过"指什么?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3)事故整改不落实不放过; (4)事故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7、什么是"三不伤害"? (1)不伤害别人(2)不伤害自 己(3)不被别人伤害 8、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高炉冷却壁的传热学分析

钢铁 IRON & STEEL 1999年 第34卷 第5期 No.5 Vol.34 1999 高炉冷却壁的传热学分析* 程素森 薛庆国 苍大强 杨天钧 摘 要 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分析了高炉冷却水的稳定性、冷却水的水速、冷却水管与冷却壁本体的间隙及冷却壁的高度对长寿高效高炉冷却壁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 高炉 冷却系统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BLAST FURNACE STAVE CHENG Susen XUE Qingguo CANG Daqiang YANG Tianj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effect of the cooling water stability, cooling water velocity, gap between cooling water pipe and stave and height of stave on the stave life is analyzed by heat transfer theory.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cooling system 1 前言 在1994年国际炼铁会议上,霍戈文公司(Hoogven)的专家提出了下一个世纪钢铁联合企业生存的条件之一是高炉寿命达到15年。日本千叶6号高炉(容积为4500m3)到1997年底已经连续生产20年6个月,创高炉长寿的世界记录。80年代以来国外新设计的高炉寿命一般在15年以上,而我国1000m3以上高炉的中修周期目前一般为4~5年,大修周期一般为9年左右。因此,就整体而言我国高炉寿命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高炉是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其寿命与许多因素有关,依据我国对高炉寿命的调查结果,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是影响高炉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高炉冷却系统的设计是根据经验或破损调查,随着计算技术及传热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加之人们对冷却器认识的不断深化,应用传热学数值计算对冷却器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已经成为可能。 2 冷却系统的设计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及冷却器。首先,冷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冷却器能否达到设计的冷却效果,关系到能否保证冷却器不被烧坏。其次,合理的冷却水水速既可以保证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又可以降低能耗。冷却器结构参数的合理选取既可以保护炉墙免受炉内热流冲击破坏,又可以减少炉内热量损失,降低燃料消耗。 2.1 冷却水

高炉工程冷却壁安装方案

达州智源1—318M3高炉工程冷却壁 试 压 及 安 装 方 案 中国五冶达州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编制依据 (5) 1.2工程简介 (5) 1.3 冷却壁安装参考规范 (5) 1.4 质量标准 (5) 第二章冷却壁安装方案 2.1 冷却壁试压 (6) 2.2 冷却壁安装技术要点 (6) 2.3 冷却壁安装工艺流程 (7) 2.4冷却壁安装工艺要点 (7) 2.5冷却壁安装临时平台需用材料汇总 (9) 2.6.试压需设备﹑材料﹑人员 (10) 第三章安全保证措施 3.1安全管理目标 (11) 3.2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1)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规定及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2)本单位有关人员对工程建筑场地的勘察。 (3)本单位质量体系文件。 (4)本单位承担类似工程的经验。 (5)施工组织设计。 (6)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 1.2 工程简介 高炉系统工程中,冷却壁安装分为炉底、炉缸、炉腹、炉腰、炉身五部分八段共188块,最重的一块为2.028t,冷却壁总重约242t,为了保证工期的绝对性,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对确保冷却壁安装的及时性非常重要。 1.3 冷却壁安装参考规范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范》YB9254-95; 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4、《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施工验收规范》GB 50372—2006。 1.4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合格要求。

第二章冷却壁试压及安装方案 2.1冷却壁试压 冷却壁及支梁式水箱在安装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和外观检查,并进行通球试验,步骤如下: 1.采用8t吊车配合,按图纸编号将1-8层冷却壁分段试压,打压合格后用红油漆填上合格,并填写打压资料。 2.采用串联打压,每5块一组,发现压力表有下降现象,则对每块单独打压,不合格的打上记号,反之则全部合格。 3.试验使用的压力表,应经校核合格并有铅封或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的满刻度值应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1.2MPa(注:试验压力参考重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却壁制造及安装总说明中第4.2条)水压试验应缓慢上升,待到试验压力后稳定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合格。 4.通球试验采用木球,木球的直径为钢管内径的76%,正反向都能顺利通过木球为合格。 5.试验结束后及时撤除压力表,阀门等设施,排尽积液并盖上管帽。 2.2 冷却壁安装技术要点 1.安装冷却壁应在铁口框﹑渣口﹑风口﹑法兰及进风弯管拉杆座﹑液压炮锚钩座等设备安装完毕后,才能进行。 2.在安装冷却壁前应根据实际管口及螺栓孔位置在炉壳上开孔。 3.每段冷却壁中有一块两边平行的合门用冷却壁,应在每段最

循环冷却水排水系数等基础资料全

循环冷却水基础知识 一.循环水工作原理 因循环水生产的工艺特点决定,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温升高、水体平衡破坏以及结垢、腐蚀、微生物危害等问题。因此循环水处理需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a.要使已升高的水温降低,以保持较好的冷却效果-----称之为循环水冷却。 b.要防止因水体平衡破坏和系统特点导致的结垢物沉淀、水质腐蚀及微生物繁殖的危害,以保持整个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针对这方面进行的水质处理称为循环水处理。 二.循环水冷却原理: 本装置采用的是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水的冷却主要在冷却塔完成。循环水经过换热设备升温后返回至冷却塔与空气直接接触,在蒸发散热、接触散热和辐射散热三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冷却。 (1)蒸发散热 水在冷却设备中形成大小水滴或极薄的水膜,扩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使部分水蒸发,水汽从水中带走汽化所需的热量,从而使水冷却。 (2)接触传热 水与空气对流接触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则水中的热量会直接传给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水温降低。

二者温差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3)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不需要传热介质的作用,而是由一种电磁波的形式来传播热能的现象。辐射传热只是在大面积的冷却池才起作用。在冷却塔的传热中,辐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 这三种散热过程在水冷却中所起的作用,随空气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异。春、夏、秋三季,室外气温较高,因此以蒸发散热为主,最炎热的夏季的蒸发散热量可达总热量的90%以上。冬季空气温度较低,接触散热的作用增大,从夏季的10%~20%增加到40%~50%,严寒的天气甚至可增加到70%左右。 冷却塔一般由通风筒、配水系统、淋水装置、通风设备、收水器和集水池组成,其中淋水装置也称填料,是冷却设备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将需要冷却的热水多次溅散成水滴或形成水膜,以增加水和空气的热交换。冷却塔中水的冷却过程主要是在淋水装置中进行的。 三.循环水处理基本概念 循环水处理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循环水即不产生结垢,也不发生腐蚀,同时去除循环水中悬浮杂质,杀灭循环水中微生物的过程。 (1)阻垢处理

1#高炉冷却壁

1#高炉冷却设备烧损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曹冶民李斌宜 (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龙钢1#高炉由于设计、设备、冷却制度及操作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冷却设备烧损频繁,通过分析,制定出一系列对策,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关键词冷却设备烧损原因分析对策 1、概述: 龙钢1#高炉有效容积450m3,于2003年元月投产,使用的冷却设备有镶砖冷却壁、光面冷却壁、冷却板以及水冷炉喉钢砖。由于施工时间紧,设备有缺陷,炉顶设备及炉后上料系统故障频繁,冷却制度不合理及操作方面的影响等原因,造成炉身冷却板大面积烧坏,局部炉壳温度升高,发红、冒煤气甚至冒火星、喷渣,严重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 2、高炉冷却情况 2.1高炉本体冷却壁简况 1#高炉本体冷却采用半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壁板结合,密集式冷却,共有冷却壁460块,冷却板224块,水冷炉喉钢砖18块。从炉底向上共有19段冷却壁,第一至四段(炉底、炉缸区)为光面冷却壁;第五至十四段(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区)为镶砖冷却壁;第十五至十九段(炉身上部)为光面冷却壁;冷却板位臵从炉腰至炉身镶嵌在冷却壁夹缝中。冷却壁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1#高炉冷却壁分布情况 2.2冷却水循环系统简况 2.2.1冷却设备 从开炉至2004年5月以前,高炉本体各部位的冷却设备均工作正常,但是从2004年5月中旬炉身下部冷却板开始烧损,截至2006年4月,共计损坏冷却设备60块:其中炉身冷却板41块,占冷却板总数的18.3%,现已全部更换;炉腰冷却板2块,暂时无法更换;炉腹冷却壁3块,2块加外冷却水箱,1块加外喷水;炉喉钢砖损坏14块,现全部灌浆后封死。具体损坏时间及数目见表(2) 2.2.2炉体冷却系统运行情况 开炉初为了满足冷却要求, 高炉配备常压供水水泵3台,两 开一备;高压供水水泵2台,一开一备,水泵的具体参数见表(3)由于我公司使用的循环水为工业水,水质硬度大,无法达到 软水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在冷却水中配加YH缓腐 阻垢剂和杀菌除藻剂。加入缓腐阻垢剂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水中钙、镁离子浓度,降低冷却水的硬度。加入杀菌除藻剂主要是杀死水 中的藻类。开炉初炉体各部位的冷却参数见表(4)。

1080m3高炉冷却壁安装与吊盘使用方案

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 3#高炉大修工程 冷却壁安装及吊盘使用 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市政工程公司新宝泰项目部 2012/2/26

工程简介: 1.1工程名称: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3#高炉大修工程 1.2工程地点:唐山市丰润区 1.3建设单位: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 1.4设计单位: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5监理单位:唐山三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6工程主要内容: 1.6.1高炉冷却壁: 冷却壁共有15段,该设计无炉喉缸砖,总计513块。单块最小重量为1725Kg,最大重量为6281Kg,总重量1323.316t。该冷却壁与常规冷却壁安装方式不同,1-4带光板冷却壁采用外部螺栓连接,冷却壁上为车制螺孔直接用于螺栓连接;5-12带镶砖冷却壁为无螺栓连接,采用冷却水管套管与炉壳外壁焊接连接;13-15带镶砖冷却壁,连接方式与1-4带相同。冷却壁底标高为5.145米,顶标高为33.500米。 2、施工机具一览表

2.施工前准备工作 2.1进行技术交底,下达施工工艺、质量要求、进度计划、安全措施等。 2.2准备吊装机械、运输车辆、吊装索具和其它机具 2.3待开始安装冷却壁时先将吊盘挂好。 2.4校对炉皮开孔与冷却壁的尺寸:用经纬仪在炉壳内分出十字线,(0°、90°、180°、270°)并对开孔的几何尺寸和角度进行校对。 2.5冷却壁的打压和通球试验均在厂家出厂前进行,现场检查合格证和厂家打压通球试验记录,合格后方可接收。 2.6冷却壁安装前在现场进行试压和通球,试验合格经甲方、监理签字后才可以安装 3.吊盘的制作及使用 吊盘作为安装冷却设备最重要的工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是最主要的功能。本吊盘主要用于高炉冷却壁的安装,在炉壳开始安装时,

某高炉灰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高炉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需方:唐山钢铁股份 有限公司设计院: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方:年月日 1 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 **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院、供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技术协议,并以此作为冷却壁的制造及检验依据。1 、设备名称及型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高炉第1-3段灰铸铁(RTCr)冷却壁,多进多**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炉缸耐热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 需有限公司供方: 根据需方高炉体冷却设备制造技术要求,需方、出冷却水管(φ70×6.5),11块光面冷却壁。2、设备供货范围及数量 序号名称材料数量(件)重量(吨)备注1第1、2段冷却壁RTCr 9块17.46 2第3段冷却壁RTCr 2块3.8按图纸3配套附件及U型弯管按图纸要求合计77套含3%余量按图纸3、技术要求 3.1炉体冷却壁按图纸高炉炉体冷却设备(图号:0909LT1-2)、3、4 要求制作。3.2炉体冷却壁本体材质为灰铸铁(RTCrRTCr铸铁的化学成份参),考GB9437-88。3.3水管规格φ70×6.5mm无缝钢管,材质10#钢。采用机械冷弯成型,保证水管弯曲部位光滑,无皱折、裂纹,壁厚减薄率≤15%。3.4冷却水管(包括护套管、吊环)必须先进行喷沙除锈后,再进行2 防渗碳处理,铸造成型后钢管表面金相组织不得出现过共析钢层。从钢管外表面起向内1mm范围内对母体平均增碳量≤0.11%,从渗碳较重部位制成的试样作拉伸试验,要求其延伸率δ大于等于22%,钢管与铸体间无

5熔接,间隙小于等于0.3mm,钢管较容易的从两半试块上敲落。3.5冷却壁的冷却钢管弯制,防渗碳涂层(包括吊环、嵌入螺母)的要求: 3.5.1冷却水管在浇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氧化措施,以避免冷却水管氧化,影响传热。 3.5.2每根冷却钢管应用整根钢管由弯管机械冷弯而成,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对于腐蚀严重有坑的钢管不能作为铸入管使用。3.5.3冷却钢管应按有关图纸弯曲成形,弯曲半径与有关图纸中所示名义尺寸的偏差允许为±2mm,弯曲处不允许有皱纹,凹扁,起皮和伤痕,由于弯管引起的管壁变薄量应小于原壁厚的20%,水管进出口中心线偏差允许±2mm。3.5.4冷却钢管弯制成形后进行通球试验,通球不合格的钢管不许铸入冷却壁内,不同直径的钢管应通过的球直径规定如下:φ70×6.5mm钢管,球径φ46mmφ63.5×6.5mm钢管,球径 φ40mmφ50×6.5mm钢管,球径φ30mm3.5.5水管弯制型后,先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直径φ46mm,木球正反方向顺利通过为合格。然后以 1.5Mpa的水压试验,并用0.75kg木锤轻轻敲打,保压10min不允许出现冒汗渗漏现象,压降≤3%为合格。3.5.6冷却钢管及套管(包括吊环)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碳措施,钢管外表面的涂层不允许有脱落和空缺,涂层厚度应在0.2至0.3mm之间,喷涂前应仔细清理钢管表面到99%以上显露金属光泽。 3 3.6冷却壁制作完成后,用φ46mm木球正反方向顺利通过,试验压力 1.5Mpa,保压20分钟,并用0.75kg钢锤敲击冷却壁各部位,不允许出现冒汗渗漏现象,压降≤3%为合格。 3.7冷却壁允许偏差范围:3.7.1冷却壁各部分厚度差±5mm。3.7.2冷却壁的总高度偏差:±5mm,内外弦长偏差:±5mm。 3.7.3冷却水管与保护套管同轴度偏差:Φ2.5mm,水管中心线位置偏差 ±8mm。

高炉冷却壁安装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2 - 2. 工程简介 .................................................................................................................................... - 2 - 2.1 工程概况........................................................................................................................... - 2 - 2.2 工程特点........................................................................................................................... - 2 - 3. 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 - 3 - 3.1施工平面规划.................................................................................................................... - 3 - 3.1.1冷却壁安装前后技术要求............................................................................................. - 3 - 3.1.2冷却壁安装钢平台......................................................................................................... - 3 - 3.2施工进度计划.................................................................................................................... - 3 -4.施工方法.................................................................................................................................... - 4 - 4.1施工部位及注意事项........................................................................................................ - 4 - 4.2冷却壁固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资源计划 .................................................................................................................................... - 5 - 5.1吊机选择............................................................................................................................ - 5 - 5.2施工小型机具使用计划.................................................................................................... - 5 - 5.3劳动力................................................................................................................................ - 7 - 6 质量管理...................................................................................................................................... - 7 - 6.1 质量管理体系................................................................................................................... - 7 - 6.2 质量控制标准................................................................................................................... - 7 - 6.3 质量保证措施................................................................................................................... - 7 - 7. 安全管理 .................................................................................................................................... - 8 - 7.1 安全管理体系................................................................................................................... - 8 - 7.2 安全管理目标................................................................................................................... - 8 - 7.3 安全保证措施................................................................................................................... - 8 - 8.文明施工 .................................................................................................................................... - 10 - 9.环境保护措施 ............................................................................................................................ - 10 -10.全应急救援预案 ................................................................................................................... - 11 - 10.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 11 - 10.2 紧急救护....................................................................................................................... - 11 - 10.3 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 12 -施工进度计划表............................................................................................................................ - 13 -施工场地平面规划图 ................................................................................................................... - 1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