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主要适用于我国出现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或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甚至社区水平的暴发流行阶段。

中文名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类型

指南

目的

指导疾控机构做好甲流疫情的调查

发布时间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1。1概述

为科学指导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理,特制定本指南.其他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仍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222疫情的发现与报告编辑

(一)相关定义.

1.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定义参见《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2.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

3.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之一,缺乏其他的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4.流感样病例暴发:

卫生部2006年印发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108号)将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预警指标定义为: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当前阶段,为加强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监测,各地尤其是已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地区可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并将调整后的预警指标报卫生部备案.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现和报告。

1.病例个案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卫生部2009年5月12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的要求,发现、报告疑似和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

2.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好病例个案发现、报告的同时,应加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可能的发现途径包括:

(1)在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共同暴露者进行追踪、调查中发现;

(2)在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中发现;

(3)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波及地区开展强化监测中发现;

(4)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实验室诊断后发现;

(5)其他途径和方式。

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2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例均要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的要求,进行个案的网络直报和相关资料报送,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

3流行病学调查编辑

(一)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的现场调查.

疑似和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除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的要求,做好病例的问卷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外,还应开展深入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包括其人口学基本信息、居住环境、联系方式、既往病史等。

2.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包括其发病时间、首诊时间、首诊医院、入院时间、转院和转诊情况、采样时间、确诊时间和转归时间等。

3.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

4.出现症状前10天的流行病学史。

(1)旅行史: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

(2)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接触史;

(3)其他流感样病例的接触史;

(4)医疗机构暴露史:因其他疾病或原因暴露于医疗机构的情况;

(5)实验室暴露史: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条件下,处理或检测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标本;

(6)可疑动物(如猪、禽等)接触史。

(二)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流感样病例或甲型

H1N1流感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核实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尽快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果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应对暴发疫情中的每名疑似和确诊病例做好详细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1.核实疫情。接到疫情报告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核实报告病例的诊断,并确定暴发的存在。

2.开展病例搜索和调查,确认暴发规模.采用流感样病例定义,在出现暴发疫情的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以及疫情可能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主动搜索病例。收集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和发病10天前的流行病学史等信息。描述、分析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确认暴发疫情规模。

3.调查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确定暴发疫情中的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分析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与续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4.调查重点病例。对暴发疫情中的住院病例、重症或死亡病例进行重点调查,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重症临床表现或死亡的原因。

5.收集相关信息。收集出现暴发疫情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气象资料、地理、空间分布、人口分布、教学/生产活动、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群聚集、人群流动等信息。

6.分析暴发原因.重点对病例间的接触方式、频度和相互暴露、发病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分析、建立暴发疫情的原因假设,设计病例对照或历史队列研究验证假设。

7.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动态分析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以及病例(尤其是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病、就诊、病情进展和转归等,结合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综合评估暴发疫情的影响,评价处理措施的效果,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

4暴发疫情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编辑

每起暴发疫情应至少采集20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如果现症病例在20例以下,应全部采样。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住院重症或死亡病例必须采样.对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标本采集种类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参见《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有关规定。

流感病毒之外的呼吸道病原检测,可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已排除的实验室结果,拟定检测项目和计划后开展检测.

5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理编辑

(一)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

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所有病例应停止上班或上学。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医生的建议,采取居家或入院治疗。其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做好相应的感染控制。

2.如发现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应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和《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立即将病例送当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并做好医务人员和收治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病例达到卫生部制定的出院标准后方可解除隔离治疗。

(二)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

如发现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医学观察。

(三)减少人群接触的措施.

在缺乏特异性预防控制手段(如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前提下,可通过扩大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减少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机会,可降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在暴发疫情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省级人民政府可根据疫情进展和动态评估,考虑采取学校停课、托幼机构停托、错时上下班、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措施。

(四)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

1.建立晨检制度,加强疫情的报告工作。

当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地方政府应根据疫情进展和动态评估,确定暴发疫情可能波及的地域范围。该区域内的所有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和报告制度,告知学生及其家长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知识.如发现伴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隔离病例。如果在校上课期间,学生或教职员工出现了流感样症状,要在第一时间将病例隔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停课和放假措施.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置中,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组织专家组对疫情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与教育部门一起,参照以下原则向地方政府提出停课或放假措施建议.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2)如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如14天内,同一学校或托幼机构有2个及以上班级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如14天内,同一学校或托幼机构有2个及以上年级停课时,该学校或托幼机构可以全体停课。

(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

(4)停课时间一般为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放假期限.

(5)鉴于学生和儿童的特殊性,学校或托幼机构放假后必须加强放假学生或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6)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

(7)复课后,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其他集体单位应要求员工做好自我体温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停止上班,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五)强化监测。

在暴发疫情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疫情进展和动态评估,适时开展流感样病

例的强化监测.该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医疗机构,每日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并采集一定数量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送当地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室检测.

(六)其他干预措施。

在暴发疫情波及一定地域范围时,可以采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减少不必要的就医和出行、流感样病例家庭成员做好感染控制、口罩应用和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5级。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的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对甲型H1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并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患者应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的隔离病房内。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2)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间距>1米。 (3)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 (5)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6)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7)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8)隔离病房内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 (9)尽量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应置于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10)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者工作台,放置个人防

有关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预案方案7篇

有关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预案方案7篇 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预案方案篇1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省和市预防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的各项措施和要求,积极预防甲型h1n1流感发生,保护来我市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北京安全,维护我市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和我市良好旅游形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立工作机制 (一)市、各区(市、县)旅游局建立健全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方案,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机构,确定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值班制度,保持值班电话(手机)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能及时应急处置。 (二)旅游企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 二、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 (一)旅游管理部门 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向所辖区域内旅游行业通报预防信息,向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提出预防要求,开展防控宣传教育。 (二)旅行社 1、各旅行社要认真落实出、入境旅游团队台帐日报和零报告

制度,按要求填报,做到每日上报及时、全面、准确,填报的内容要增加团队行程计划表,其中包括组织接待社、团号、游客人数及名单、国籍、出入境时间和口岸及航班号、负责人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密切关注来至四川、北京和上海等三地游客。 2、旅行社要加强对员工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教育,带团的导游、领队和一线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熟练掌握该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注意个人的北京防护。同时要做好发生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发现游客有流感样症状时,要立即协助其就医,一旦确认为疑似病例,要迅速向当地卫生、防疫和旅游等部门报告。 3、在认真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卫生防疫与保护。旅游团队行程中发现客人疑似症状或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联系医院或疾控中心,同时必须服从、配合当地预防指挥部的指挥和管理,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有关工作。 4、对旅游团队相关接待单位要实行严格选择制度。对接待旅游者的饭店、餐馆、景区(点)、北京场所、旅游车船公司等,事先要进行调查,看这些单位是否按要求开展了防控工作及各项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尽量不地接疫情发生地团队和不组团到疫情发生地旅游。 (三)宾馆饭店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分析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南充某职业技术学院2009-09-12/10-09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177例(采样确诊7例),病例波及全院3个年级,8个系,男女之比为1.49:1,临床特征以中度发热为主,体温38.1~39℃占病例总数(135/177)的76.27%,咳嗽占58.19%。结论该起暴发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 2009-05-11我国内地(四川成都)报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以来,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生输入性或本土甲型H1N1流感病例,9月14日南充某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属南充市高坪区境内首起疫情,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现报告该起疫情的调查结果,以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今后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1.1 资料来源南充市高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1.2 病例定义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断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1版)判定。 1.3 调查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设计统一调查表格,面对面对病例个案调查和进行现场调查。 1.4 实验室检测采集患者咽拭子送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2 结果 2.1 背景南充某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某镇,距区政府所在地3km,学院占地面积86.67hm2,共有2007-2009级3个年级,8个教学系,56个专业,15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7582人,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教职员工总人数919人。 2.2 发病经过首例患者,吴某某,男,20岁,2009级土木工程系新生,家住距离学院5km 的南充市顺庆区城区内,于2009-08-27新生入学,住在校内学生公寓33幢×室,9月12日早上起床后轻度咳嗽、咽痛、无其他不适,自行服用1d“金银花露”,每次20ml。9月13日早饭后乘公交车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父母健康),当天午饭后自感发热,而且咳嗽加重,即到当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体温38.5℃,采集咽拭子送市疾控中心检测。9月14日凌晨3点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而转入传染病院隔离治疗。 2.3 流行病学调查9月14日高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入该学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自9月12日以来,该学院陆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病例,截止9月14日,该学院累计报告类似病例44例,采集其中6例疑似患者的咽拭子送南充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全部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2.3.1 病例分布情况2009-09-12/10-09,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发病177例,(含7例病原检测确诊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总数占该学院总人数(含教职工)的2.08%。病例分布在全院3个年级,8个系,其中,印包系发病最高,发病率为3.80%;人文系最低,发病率为0.77%,教职工无病例发生(表1)。 2.3.4 病例年龄分布病例年龄最大23岁,最小18岁,主要集中在19~20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4.41%(114/177),22~23岁年龄组发病最低,占病例总数6.21%(11/177)(表4)2.3.5病例临床特征17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体温38.1℃~39℃的中度发热135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江西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江西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 暴发疫情分析]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江西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中图分类号】R 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9817(20XX)06-0749-02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人群对此病毒普遍易感[1]。20XX年6月以来,国内已陆续有多所学校及培训机构出现甲流暴发疫情,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2-3]。笔者通过对江西某高校甲流暴发疫情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学校甲流暴发的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下一阶段防控和处理学校甲流暴发疫情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江西某高校甲流暴发的发热门诊登记材料和现场调查资料。 1.2 方法 1.2.1 疫情定义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第3版)》和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定义[4-6]。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6年试行版第一版)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6年 试行版第一版) 2016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造成人员死亡。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5级。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至北京时间2016年5月8日上午8时,全球共在2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371例,分布在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中墨西哥确诊1112例,死亡42例;美国确诊896例,死亡2例;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确诊1例。除墨西哥和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无死亡病例报道。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版).doc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 年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减少续发病例,降低暴发规模,保障公 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及 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单位开展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二、暴发疫情相关定义 (一)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 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 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 (二)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同一地区或单位内在较短时间出 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三、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 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

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附件1)。 (二)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疾病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 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 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于报告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核实为流感暴发疫情后,所有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附件2),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开展情况,对填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四、暴发疫情的调查 (一)流行病学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诊断,核实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已核实的暴发疫情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疫情发生单位基本信息与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集体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疫情波及人数;单位部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版)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版) LT

门(学校班级)分布情况、卫生条件以及生产活动形式(教学方式,如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近2 周因病缺勤(缺课)情况;事件发生前一周及事件发生后集体活动情况;环境状况(通风、清洁状况、宿舍情况)等。必要时可开展专项调查,收集影响疾病传播的相关因素,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2.病例搜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专业人员通过查阅晨(午)检记录、缺勤(缺课)记录、医务室或医疗机构就诊记录以逐个部门或班级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流感样病例。 3.个案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参照“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附件3)和“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附件4),对流感样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4.疫情追踪。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单位每日新增病例数。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准确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调整防控措施。 (二)样本采集。 对于达到报告标准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采集暴发疫情病例样本。 1.采样种类。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鼻拭子或鼻咽拭子,必要时,可同时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 2.采样要求。应采集发病3 天内的呼吸道标本,优先采集新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根据病例分布特征,均衡选择采样对象,避免集

中在同一部门或班级、宿舍。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标本尽量全部采集。若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的标本较少,为明确疫情性质,可适当扩大采样范围,采集体温为37.5℃以上伴咳嗽、头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状的新发病例。每起暴发应采集至少10 份的呼吸道标本(如果现症病例不足10 例,应全部采样)。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疫情,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急性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7 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恢复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2-4 周的流感样病例。 3.样本的保存和运送。标本采集人员填写“流感样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附件5),随标本一同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在2-8℃的条件下,48 小时内运送至对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如未能48 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应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一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三)样本检测。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求在24小时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具备流感病毒分离能力的网络实验室要进一步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具体方法和要求参见《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2017 年版)》(中疾控传防发〔2017〕68 号)。 (四)疫情性质判断原则。 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

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 一、疫情监测、报告 (一)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 1.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区或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2.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4.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 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二)疫情监测 1.常规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认真执行《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江西省流感监测方案(试行)》,切实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派出专业人员深入医疗机构指导开展监测工作,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密切关注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聚集性病例发生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县以上医疗机构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提高并强化医务人员传染病监测的意识,主动及时地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采样、登记、送检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乡(镇)卫生院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组织、指导,积极发挥他们在疫情监测中的基础作用,发现体温超过38℃,伴有呼吸道症状,有甲型H1N1流感接触者,及时转县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2.重点监测。 加强对生猪养殖场、屠宰场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尤其是对曾发生过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地区和与疫情省份相邻的地方,更要加大监测工作力度。 3.特殊情况监测。 如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触者,要实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疫情发生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要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等发热呼吸道病人时,认真询问有无接触史、所从事的职业、同类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史,并进行相应的医学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必须及时报告。 4.标本采集。 医疗机构接诊有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史、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肺炎样症状的患者时,应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技术指南,采集患者的血清和鼻咽拭子标本。标本采集后,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格按照标本运送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立即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可疑标本再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三)疫情报告 各县(市、区)医疗单位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接报后要立即组织专家进行排查,不能排除的要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卫生局在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报告后,应组织专家组于6小时内抵达现场进行排查,一旦确定为甲型H1N1流感预警病例,要立

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知识行为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知识行为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掌握程度、获取途径、关注度 及行为改变情况,为探索有效的大学生突发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 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应用自行编制问卷对9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 果校方开展为期一月的防控知识宣传后,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 晓率仍普遍较低。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他人口述的方法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 关信息。医学生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关注度高于非医学生,但行为改变程度低 于非医学生。结论在进行大学生突发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促进大学生 形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宣传为基础,以疫情爆发后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侧重采取网络宣传和人际宣传,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突发传染病大学生健康教育 近十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政府及公共卫生领域的重 视[1],因此,建立有效的突发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已迫在眉睫。在校大学生因其 高度聚集性、活动性强[2]等特点,易成为突发传染病传染群体,探索大学生突发 传染病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学校已进行的甲 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及分析,为大学生突发流行病健康教育模式的 优化提供参考。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山西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900人。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各年级在校生随机抽取900人进 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1.2.2 调查方法问卷编制参考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爆发疫 情处理技术指南》[3],并经由相关专家审阅修订而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在校大 学生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掌握程度、获取途径及需求,相关行为现状以及医学 生和非医学对甲型 H1N1流感的关注度和行为改变程度。 1.2.3 统计分析采取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本资料属于成组设计的等级资料两样本差异性比较,秩和检验较卡方检 验更为合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1份,回收率为97.9%。其中:医学生660人,占74.9%,非医学生221人,占25.1%;男性240人,占27.2%,女性641人,占72.8%;大一学生458人,占52.0%,大二学生173人,占19.6%,大三学生及以上学生250人,占28.4%。 2.2 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关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传 染力、易感人群、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普遍未达到50%。说明 学校开展的甲型H1N1流感宣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表1) 2.3 获取信息的途径与需求针对甲型H1N1流感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4 3.91%的调查对象选择他人口述,41.80%的调查对象选择网络,选择广播、报纸、电视、其他者依次为26.81%、2 4.82%、7.87%、 5.27%。可以认为大学生较易通过 他人口述与网络的途径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可能因为突发流行病爆发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主要适用于我国出现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或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甚至社区水平的暴发流行阶段。 中文名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类型 指南 目的 指导疾控机构做好甲流疫情的调查 发布时间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1。1概述 为科学指导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理,特制定本指南.其他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仍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222疫情的发现与报告编辑 (一)相关定义. 1.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定义参见《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2.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 3.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之一,缺乏其他的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4.流感样病例暴发: 卫生部2006年印发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108号)将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预警指标定义为: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当前阶段,为加强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监测,各地尤其是已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地区可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并将调整后的预警指标报卫生部备案.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现和报告。 1.病例个案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卫生部2009年5月12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的要求,发现、报告疑似和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 2.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好病例个案发现、报告的同时,应加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可能的发现途径包括: (1)在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共同暴露者进行追踪、调查中发现;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 一、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及时报告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蔓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简要的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指南,旨在协助相关部门有效应对和处理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 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主要渠道 (1) 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应依法及时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 其他机构:除医疗机构外,学校、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也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应疫情。 2.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的要求 (1) 时间要求:发现疫情后应立即报告,延误时间可能导致疫情扩散。 (2) 信息要求:报告中应包含流感样病例的数量、年龄、性别、症状严重程度等相关信息,以及流感样病毒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处理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对于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及时展开调查和处理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1. 调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主要内容

(1) 疫情范围:了解疫情发生的地点、人员聚集情况等。 (2) 疫情相关人员:调查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接触史、旅行史等信息。 (3) 暴发原因:探究疫情暴发的原因,如是否与某一场入境人员或聚集活动有关。 2. 处理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主要措施 (1) 隔离和治疗:对确认感染的病例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2) 增强防控措施:对疫情暴发地点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加强卫生管理,提高防护意识。 (3)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加强宣传,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流感样病例调查处理指南 针对流感样病例的调查处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原则: 1. 流行病学调查 (1) 病例确认: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流感样病例。 (2) 接触者追踪:追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尽可能缩小传播范围。 2. 隔离措施

湖北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医药防治工作方案.doc

湖北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中医药防治工作方案 按照《湖北省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预案》和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和《甲型H1N1流感预防干预措施应用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的作用,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 通过有组织地开展中医药大众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中医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广大群众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意识与能力,运用成熟的中医药技术治疗甲型流感患者,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科学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积极准备、提高能力、及时预警,明确责任、部门协作、反应迅速、群防群控。 三、职能分工 (一)中医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焦红省卫生厅厅长

副组长:姚云省卫生厅副厅长 胡健民省卫生厅副巡视员 赵映前省中医院院长 丁顺清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刘学安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 王汉祥省卫生厅中医处副处长 陈世峰省卫生厅中医处副调研员 郑云武汉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 文建华省中医院副院长 主要职能: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和指挥全省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负责制定医疗救治方案,组织培训医疗救治专家骨干队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中医处,负责全省防治工作具体事宜,刘学安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二)中医药防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名单 组长:涂晋文 副组长:盛国光 成员:薛莎罗欣拉崔金涛张赤志田正鉴 主要职责:随时了解掌握疫情动态,拟定甲型H1N1流感疾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一)目的 为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减少续发病例,降低暴发规模,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及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单位开展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一)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

(二)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同一地区或单位内在较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三、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附件1)。

(二)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疾病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于报告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核实为流感暴发疫情后,所有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附件2),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开展情况,对填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一)流行病学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诊断,核实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已核实的暴发疫情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机关企事业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南(试行)

附件2: 机关企事业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南 (试行) 为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养老院等福利单位、监狱和看守所等羁押场所)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 学校、托幼机构等教育培训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另行制定。 一、防控工作主要任务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防控工作任务。 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 2.制定本单位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3.建立单位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防控工作。 4.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5.当本单位出现暴发疫情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处置等工作。 6.配有医疗卫生人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本单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能培训。未配备医疗卫生人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在相应职能科室中指定专人负责防控工作,并接受培训。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防控工作任务。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防控工作任务。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提供防控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日常防控工作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做好以下防控工作。 (一)宣传教育。 1.机关、企事业单位至少组织一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全员培训。 2.通过宣传栏、单位网站、张贴分发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做到人人知晓。 3.倡导个人保持健康行为,包括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等。 (二)环境卫生。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减少续发病例,降低暴发规模,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及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单位开展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二暴发疫情相关定义 (一)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 (二) 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同一地区或单位内在较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三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附件1) (二)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疾病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 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 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 对于报告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核实为流感暴发疫情后,所有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附件2),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开展情况,对填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四暴发疫情的调查 (一)流行病学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诊断,核实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已核实的暴发疫情应开展流行病学调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版)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 年 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减少续发病例,降低暴发规模,保障公 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及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单位开展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二、暴发疫情相关定义 (一)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 (二)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同一地区或单位内在较短时间出 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三、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

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附件1)。 (二)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疾病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 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 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于报告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核实为流感暴发疫情后,所有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附件2),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开展情况,对填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四、暴发疫情的调查 (一)流行病学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诊断,核实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已核实的暴发疫情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疫情发生单位基本信息与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

2023年医院甲流防治应急预案

2023年医院甲流防治应急预案 2023年医院甲流防治应急预案 各县(市)区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 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我国不少地方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部分地区进入了流感高发期。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旅游行业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减少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暴发流行,切实保障游客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严防甲流通过旅游渠道传播。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秋冬季甲流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各旅游企业要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纳入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建立行业防控网络,实行严格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甲流H1N1准备工作。 二、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科学防范。旅行社要建立旅游团队信息台帐制度,坚持检查登记制度,切实掌握游客信息动态,严

密监测旅游团队游客及旅行社人员健康状况,确保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加强对导游和一线工作人员秋冬季甲流防控知识的培训,使其熟悉当前防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要求。星级饭店要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建立健康询问制度,做好对入住客人的提示和登记工作;加强员工健康教育,提高防控能力;对食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客房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对房间内客用物品和客人接触物品及部位严格消毒,特别是对中央空调等特种设施的消毒检查,防止疫情交叉感染。景区景点要加强辖区内外卫生管理,落实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监管工作;旅游车船公司要做好旅游车辆、客运船只的消毒工作。 三、完善机制,落实责任,积极响应。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旅游企业要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头,强化防控工作。继续完善旅游行业防控工作应急方案和各级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防控疫情的应急值守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甲流疫情,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部门,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响应到位。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强化防控意识。全行业要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作为近期旅游行业宣传的重要内容来抓.星级宾馆饭店要加强内部提示和宣传,营造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氛

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09.09.22 •【字号】辽卫函字[2009]475号 •【施行日期】2009.09.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辽卫函字〔2009〕475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各医疗机构: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我厅制定了《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我厅医政处联系。 联系人:王大庆、曹燚鑫、王贺一 联系电话及传真:************ 附件:1、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临床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医院感染控制专家组、中医药专家组和护理专家组名单

3、甲型H1N1流感市级定点医院名单 4、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医疗资源评估调查表(略) 二○○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辽宁省卫生厅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试行)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依据《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卫发明电[2009]126号)、《甲型 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09年修订版)》(卫发明电[2009]124号,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9]166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适应范围 本方案适应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医疗救治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构建预防与控制疫情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甲型 H1N1流感大流行时,能够及时调动行政和技术资源,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将疫情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三、组织体系 医疗救治组织体系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定点医疗机构、收治重症病例的定点医疗机构、后备医疗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