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版)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版)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版)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传统健康观认为,疾病是由生物或理化的病因引起的,从这些病因入手,可以防治疾病。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是医生、护士、医院的事情。随着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的疾病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所决定的环境,及其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SDH被认为是决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它包括人们从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到衰老的全部社会环境特征,如收入、教育、饮水和卫生设施、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等。

二、SDH理论的发展历程

(1)1948年:WHO组织章程提及社会因素;

(2)20世纪50年代:强调技术和疾病的专业化;

(3)20世纪60~70年代:社区运动的兴起;

(4)20世纪70年代末:《阿拉木图宣言》和初级卫生保健;

(5)21世纪的新进展:世卫组织“健康社会因素决定委员会”(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成立。

CSDH

经过3年的努力,在来自17个国家的20名委员的带领下,委员会进行了大量工作,于2008年发布了报告《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该报告提出健康不公平深受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呼吁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全球动员,并且确立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框架和行动领域。

三、社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1)由人群组成,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使互动丰富多彩;

(6)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四、社会因素概述

(一)社会因素的内涵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等。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

社会因素对健康存在广泛性及因果联系的多元性,即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

(1)泛影响性:一种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发生功能变化;

(2)恒常性与积累性:社会因素对人类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并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积及功能损害累积作用;

(3)交互作用:社会因素常以交互方式发挥作用,主要是由于因果关系的多元性所决定的。

(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这个中心环节发生作用:

(1)感知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

(2)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社会因素的中介;

(3)中枢神经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

五、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人口因素与健康

1.人口的数量决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人口的结构反映了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对卫生工作和社会保障体制提出挑战,这是由于65岁以上老年人普遍有关节炎、高血压、听力减退、心脏病和白内障等健康问题。

2.性别因素与健康

通常男性生理上脆弱于女性,而且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男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因此,男性和女性所患疾病的类型相同,两性的主要差异在于患病的频率和死亡来临的速度。例如冠心病是66岁以上妇女的首要死因,对男性却是39岁以上者的头号杀手。

3.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

阶层是由于人们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身份地位的差别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健康和期望寿命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综合上述三点可知,人群健康主要地取决于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及预防保健的方法。在发达国家,健康水平最高的,不是最富有的国家,而是社会公平性最好的国家。

(二)经济因素与健康

长期的经济发展将对居民的营养、穿衣、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带来正向的改变,从而改变人群健康水平。布伦纳的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精神病的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的增高与经济衰退有联系。

短期的经济大幅度波动,会刺激人们的投机欲望,出现短期行为,甚至放弃原有价值观,使社会行为出现混饨状态,导致社会高血压和精神疾病的增加。

但是经济发展也会对健康产生负效应:

(1)环境污染和破坏(2)生活方式的改变

(3)大量合成物质、光电物质进入人类生活(4)心理健康问题

(5)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三)社会关系与健康

1. 社会支持与健康

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支持是人的基本需要,获得社会支持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研究表明社会联系减少和死亡率升高有关。

社会支持有缓解紧张的作用。例如对失业者生活紧张事件、性侵犯、职业紧张、无家可归以及自然灾害的社会支持研究(被爱、被接受、被关怀、被他人需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有缓解紧张的作用。

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包括:

(1)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获得情

感上的支持,而且是获得其他支持的基础;

(2)社会网络:指网络成员的多少,相似程度,亲疏程度,以及与中心人物接近难易程度;

(3)社会凝聚力:指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信心的综合反映。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在实际生活中个人与社会支持网络发生关系与否的重要因素;

(4)社区支持系统: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个案工作,增强个体和家庭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 婚姻家庭与健康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的人类共同体,生活事件中与家庭有关的占70%。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家庭包含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扩展家庭)、单亲家庭等类型。家庭结构的破坏及缺陷有离婚、丧偶、子女或亲人去世等。家庭的功能包括:

(1)持续、专一地满足性生活;

(2)生育子女、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

(3)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与消费;

(4)提供家庭成员娱乐的场所;

(5)满足家庭成员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家庭功能与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1)生殖健康(2)生活方式健康,合理营养(3)防治疾病

(4)照顾老人和儿童(5)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问题的处理

家庭功能失调是通过破坏家庭物质文化的提供的微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

(四)文化因素与健康

1. 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文化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文化的涵义包含:

(1)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规范道德、法律、习俗、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知识等;

(2)社会医学主要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来研究文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3)日常用语中的文化概念,通常指知识,所谓文化程度,实际上是指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知晓水平。

2. 文化的社会学概念

“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人们共享的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

濡化这是长辈向晚辈传递文化和智慧的过程,只是这个传递的过程比较慢,所以我们不觉得这是文化。这种自然表现出来,用濡化过程表达出来所有的东西,逐渐都成为了我们作人的一个部分。濡化过程是无意识的学来的。

3. 文化的基本特征

(1)文化是被一个人类群体所共享的;

(2)文化是学习来的;

(3)文化一定要通过象征符号来表达的;

(4)文化具有适应功能;

(5)文化是个整体;

(6)文化是在变化的,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文化变化的速度在加快。

4. 文化的分类

(1)智能文化: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

(2)规范文化:规章制度、习俗、语言、伦理道德等;

(3)思想文化: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5. 与文化有关的其他概念

(1)亚文化(subculture):

指非居社会主导地位或不具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包括那些只在少数民族或集团中留存的或具地方性特征的思想文化。

(2)反文化(count culture):

反文化属于亚文化的特殊类型,是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思想文化。它与亚文化一样,不居社会主导地位,不具社会普遍性。但反文化的产生常常是一部分对社会不满的人的心理爆发,并以潮流的形式出现,因此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按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可将反文化分为积极反文化和消极反文化。积极反文化指代表社会先进阶级,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消极反文化是代表反动势力、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

(3)跨文化(multi-culture):

由于文化背景的变化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如移民文化,殖民地文化等。

6. 文化对健康的影响途径

(1)通过心理、精神状态(2)通过行为、生活方式(3)通过卫生服务利用

(4)通过生育(5)通过环境改变

7. 文化教育因素影响健康

WHO指出一旦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起码的需求,有条件决定生活资料的使用方式,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衣食住行选择的范围扩大,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使行为选择成为健康选择的分水岭。

8. 文化诸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教育与人的社会化、教育水平与健康。

(2)风俗习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习俗用邻里相望和传说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体育和卫生等。有益的习俗包括饮开水、分餐制、夫妻白头偕老等;不利健康的习俗包括节日病,放爆竹等。

(3)宗教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宗教是指与超自然力量有关的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

宗教的精神力量,如宗教的精神寄托、精神强制性、宗教伦理的反科学性,以及不同的宗教宣扬不同的人生观,可以影响人们对人生的态度。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宗教和道德起源于原始的禁忌。通过压抑原始野蛮的兽行和情欲,人类就进到了文明阶段。尽管这条底线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中被弄得十分复杂、十分神秘,但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内化这样一种文化意识:人有人生活的基本样态、标准和价值。

(五)社会环境与健康

1. 社会制度与健康

2. 社会关系与健康

(1)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主要有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社会凝聚力。

(2)家庭与健康

(3)家庭关系与健康

3. 人口发展与健康

如人口数量、结构(age,sex)、素质、人口流动、老年人口系数、儿童少年人口系数。

4. 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

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是保健功能和社会功能。

(六)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

(1)自费医疗(fee for service)(2)免费医疗(free care system)

(3)集资医疗(social risk pooling)

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

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 郭岩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我今天主要讲的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在这样的一讲中,我想主要跟大家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框架 第一,什么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可能健康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可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为大家所了解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跟大家回顾一下,到底什么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它的框架是什么。第二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最先提出或者是说以一个整体的完整的概念框架提出,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它的报告里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报告里边提出来的,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决定因素的行动策略是什么?基于这样一个行动策略在两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澳大利亚的南澳的首都阿德雷德召开了一个会议,这个会议结束以后发表了一个宣言,它的宣我言名字就是《阿德雷德宣言》,它的副标题就是《health in all policy》,或者说将健康融入所有的社会政策之中。我们想用一点点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将健康融入所有的社会政策之中,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健康社会因素的概念。既然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首先我们看什么是健康。对于健康,我相信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我们PPT里边所展示的,说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身体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首先我在这一点上我想有两点跟大家强调,第一点要强调的就是健康这样一个概念的给出就是不仅仅是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说没有疾病了,而是它包括了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既然它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也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体疾病实际上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要跟大家强调的,常常我们在媒体说这是新的健康观,或者有一些领导说是新的健康观,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个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时候,也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在它成立的时候,这段话已经写入了它的组织宪章,也就是说这个概念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当世界卫生组织,当把健康作为奋斗目标的时候,就提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有完满的状态。 在组织宪章里边提出这个话,其实接着还有一句话它叫无论其种族、政治信仰和宗教信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版)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传统健康观认为,疾病是由生物或理化的病因引起的,从这些病因入手,可以防治疾病。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是医生、护士、医院的事情。随着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的疾病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所决定的环境,及其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SDH被认为是决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它包括人们从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到衰老的全部社会环境特征,如收入、教育、饮水和卫生设施、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等。 二、SDH理论的发展历程 (1)1948年:WHO组织章程提及社会因素; (2)20世纪50年代:强调技术和疾病的专业化; (3)20世纪60~70年代:社区运动的兴起; (4)20世纪70年代末:《阿拉木图宣言》和初级卫生保健; (5)21世纪的新进展:世卫组织“健康社会因素决定委员会”(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成立。 CSDH 经过3年的努力,在来自17个国家的20名委员的带领下,委员会进行了大量工作,于2008年发布了报告《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该报告提出健康不公平深受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呼吁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全球动员,并且确立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框架和行动领域。 三、社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1)由人群组成,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使互动丰富多彩; (6)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四、社会因素概述 (一)社会因素的内涵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等。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 社会因素对健康存在广泛性及因果联系的多元性,即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 (1)泛影响性:一种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发生功能变化; (2)恒常性与积累性:社会因素对人类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并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积及功能损害累积作用;

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决定因素 要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首先要知道决定健康的因素是什么。预防医学把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称为健康决定因素,既我们常说的影响健康的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对决定健康的因素了解越来越深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社会经济环境 (1)社会制度与政策: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它也是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社会制度与政策可通过不同的分配和福利制度、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影响人们的行为健康和选择等途径来影响人们的健康。 (2)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研究表明收入和社会地位是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状态每一部的改进都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关。另外,一个合理繁荣和社会福利公共平的社会,人们会享受到更高的健康水平。 (3)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文化不过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表象等,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社会支持网络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人际关。,良好的健康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 (4)教育:健康状况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文化程度增加了

就业的机会,并提高了人们控制生活条件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5)就业和工作条件:拥有控制工作条件和较少担心失去工作导致紧张的人们,会有更健康的身体,而失业明显与不良的健康有关。 2、物质环境 影响健康的物质环境因素中,按照物质的性质可包括:1 生物因素: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因子,包括寄生虫、支原体、真菌、细菌、病毒等; 2 化学因素: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如农药、苯、铅、汞、二氧化硅粉尘、二氧化硫等:3 物理因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4 建筑环境:(如住房、工作场所的安全,社区和道路的设计、绿化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往往以空气、水、土壤和食物为载体,并通过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消化吸收、皮肤渗入和被咬伤而进入人体;而建筑环境则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影响健康。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来源一般包括:1 自然环境中的各类物质; 2 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3 在农业耕种等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接触的地点可发生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等任何场所。如: (1)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生活炉灶使用产生的有害物质CO2、CO 、SO2、NO2、醛类、多环芳烃和灰分。烹调油烟也是室内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是一组混合性污染物、约有200余种成分。研究表明,烹调油烟冷凝物具有致突变性,是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许多新的化学物质引入到了建筑材料、装饰材

最新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一)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在我国前三名死因中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区别:(1)比之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2)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 (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WHO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5、1986年在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促进的五个活动领域: (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都要把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建立和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做出更有利健康的抉择;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3)加强社区的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和教育来帮助人们提高做出健康选择的技能,并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医学名解简答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 恩格尔模式:基于系统的原则,在这个框架里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 高危险性分析:以高危险性观点来找出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防治的措施,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高危人群:之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位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高危环境:包括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 高位反应: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和耐受,当身体和社会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和持续时间发生的一些疾病,与个体的生物遗传、健康状态、生活经历有关 还原论:是将人体分解为奇观、细胞、分子、复杂的生命现象必须用武力的、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变的因果关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社会的完好状态 健康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看客观上促进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决定性条件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反映人们在社会结构中阶层、权力、财富的不同地位 健康公平:从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统计的和地理角度定义人群健康和无差异的状态 健康能力增长:指那些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健康的决策权。包括物质能力增长、社会心理能力增长、政治能力增长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它是在西方国家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全科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像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社会病: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 社会排斥:指个体所处的一种相对贫困的状态,是个体在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边缘化的状态,包括过度剥削和相对剥削 社会支持:作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支持和帮助的数量和质量,它有四个维度: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评价性支持 社会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社会卫生状况: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社区:是以地理和行政管理为依据划分的局部区域,在功能上社区是一群具有强雷归属感、认同感、能举例和分划分为的居民组成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生活事件:指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可以扰乱人们生理和心理稳定的实践 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学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一种医学观和方法论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学实践中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是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医学观,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患病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异常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功能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还有防御反应、代偿反应的一面。这类病理反应和生理适应性往往是疾病在不同过程中相互作用,在早期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 应激: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刺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导致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的刺激是应激源 心理社会因素:其一是通过心理过程作用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心身疾病:应急过强或持续存在,生理反应趋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合并存在其他致病因素,则可以形成并能够理解剖变化,出现器质性病变 心理量表:某人在工作中的LCU积累大于300,可认为有重大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80%;某人在工作中的LCU 积累在200—299之间,可认为有中等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50%,某人在工作中LCU积累在150—199之间,可认为有轻度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33%,某人在工作中LCU积累小于150,可认为是正常社会医学学科交叉性?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 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 是医学科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 面是社会医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 理学等。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医学的社会问题。 它连接着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将社会科学的理论 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社会医学主要研究人类健康和 疾病现象,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人群健康 水平的社会策略。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领域中分化发展起 来的一门学科。但是,在社会医学研究中次啊用的理论的方 法有时一致了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成就,提出的研究结果和 改善健康采取的策略,又需要通过社会突破的途径。即公众 参与和社会发动来实现,因此具有社会科学特征,署管理学 范畴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经济 发展的双向作用;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关注 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卫 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生物医学模式局限性?轻视人的整体,只重视躯体、生物反 应,不重视精神作用;忽视人的社会性;影响医学教育发展 与改革 简述四体液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之源的水、火、土、气元 素和人体的黏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相对应。人的健康、 疾病和性格是由四种体液的数量和比例变化决定的。意义: 第一次将纯粹的哲学与疾病观察结合起来,标志着西医与希 腊自然哲学的结合,疾病的发展机理不再是神秘无法解释的 超自然现象,标志理性病理生理学真正开端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背景:疾病谱的转变, 健康需求提高和多样化,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医学科学 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健康危险因素的多样性。观点: 整体的医学观、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多因多果的病因链、个 体与社会的联系、从预防医学到健康维护 现代医学模式内涵、意义及影响?内涵:恢复心理、社会因 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更加准确肯定了生物因素 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 关系。意义:肯定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价值、解释了医学观的 发展性、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位置。影响:对医疗工 作的影响:要求医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同时,从患者的 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从而制 定有效全面的治疗方案;对预防工作的影响:要深入了解社 会大系统对预防工作的作用;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四个扩大; 对医学教育的影响:提供弥合裂痕和改革医学教育的依据 全科医学特点?(内涵、对象、目的)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 家庭和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 学学科。全科医学的主要内涵是(1)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 以系统整体论为方法论(2)研究对象覆盖所有人群,关注人多 层面健康问题(3)既注意总结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更注重综 合利用当今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与发展全科医学独特的理 论、技术和方法(4)其目的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品质,维护 与促进民众的健康。特点:人格化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 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 点保护人群、患者 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 活质量;创建健康社区;促进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医 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 实施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对 象,免疫接种计划,消、杀虫及灭鼠计划为措施;第二次: 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对象,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 效果,加强疾病监测,关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为措施; 第三次: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对象,综合保健为措施 身心疾病的特点?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躯体变化与正常 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和持久;以 躯体症状为主;不同于精神病和神经症 社会病的特点?公共性、产生根源的复杂性、对社会严重危 害性、社会病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改变不合适的社 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立健康的社会文化等 人的社会病例产生机制?个人心理不能释去刺激源而引起 心理病理表现;个人的生活行为准则违背自身机体健康需求 引起行为病理表现;个人违背现实生活的社会道德准则而引 起社会病理表现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外部刺激性质、强度、持续时间;个 体内部评估;应对应急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社会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重大的群集性事件;日常生活中 的变故和刺激: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与工作和学习 有关的问题,个人特殊遭遇 心理社会因素特点?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非常复杂,其内涵 和外延常常会因研究者的认识不同而有所区别;社会心理因 素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很难分离出相对独立的社会心 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具 有较强的主观性,测量比较困难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从性质上看,既有直接的联系,又有 间接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健康状况的原因;社会心 理因素与健康之间互为因果;社会心理因素在其他因素的致 病过程中起着一个中介作用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内容?优先发展公共卫生;食品与营 养、劳动力市场雇佣工作条件、性别问题、城市化、儿童早 期发展、社会排斥、环境变化 生活事件与健康的关系?(1)对健康影响较大的是消极的生 活变故,越是消极地、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生活变故所 致的心理应激作用越强烈(2)一般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心理刺 激,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 (3)有三类事件对疾病发生的影响最大(a)过度紧张的学习或工 作且伴不愉快情绪(b)人际关系不协调(c)亲人意外死亡或事故 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特点?健康行为:有利性、规律性、 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不良生活方式:潜伏期长、特异 性差、协同作用强、个体差异大、广泛存在 社会卫生状况内容?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 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卫生资源、卫生行为 一些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内容? (1)人口数量和结构:性别比例:是评价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平 衡的指标,人口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一般 国家的人口性比例为103-107 年龄结构:是一定地区、一定 时点的各年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比例大于7%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10%,表示进入 老龄化社会 (2)疾病统计指标:1.疾病发生与存在频度的指标:发病率、 患病率2.疾病构成与顺:疾病构成、疾病顺位 3.疾病严重程 度评价指标病死率、因病休工(学)天数、因病卧床天数、 治愈率、生存率 (3)减寿人年数: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指某一人群在一 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 出生期望寿命)内提前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4)无残疾期望寿命:运用寿命表的计算原理,扣除处于残疾 状态下所耗的平均期望寿命,可得出无残疾状态的期望寿命 (5)健康期望寿命:指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 年限 (6)伤残调整生命年: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 (残废)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7)生命素质指数主要用于评价人口的综合素质:它也是一个 综合的健康评价指标,由婴儿死亡率、1岁组平均期望寿命 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等指标计算而成

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_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_郭岩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s e -m a i l ,g u o y a n @b j m u .e d u .c n ·专家笔谈· 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 郭 岩■ ,谢 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北京 100191)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卫生保健公平提供 [中图分类号]R 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7X (2009)02-0125-04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1-167X .2009.02.001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然而健康不公平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核心问题。这不仅是贫穷国家,也是富裕国家在公共卫生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增进健康,促进健康公平?各国研究均表明,如果沿袭传统健康政策模型,单纯强调直接导致疾病的生物原因是远远不够的。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 o r l d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W H O )建立了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C o m m i s s i o n o n S o c i a l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H e a l t h ,C S D H ),致力于影响国民健康的社会因素方面工作,倡导建立“追求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的世界”[1]。经过3年的努力,在来自17个国家的20名委员的带领下,委员会进行了大量工作,于2008年发布了报告《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该报告提出健康不公平深受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呼吁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全球动员,并且确立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框架和行动领域。 1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W H O 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 o c i a l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h e a l t h ,S D H )概念的界定在目前受到广泛认同,即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它们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的原因”(c a u s e o f c a u s e ),包括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社会条件,例如贫穷、社会排斥、居住条件等。T a r l o v [2] 将其称为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特征,能够反映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阶层、权力和财富的不同地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充分表达了W H O 所倡导的健康公平和人权的价值取向。2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思想发展 人们对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W H O 成立之初。1946年W H O 的组织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不因种族、政治信仰、生活工作的条件而异———这成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思想基础。 然而,当时人类取得的巨大医学突破使人们坚信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途径。同时,由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恶果的漠视,强调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的观点在主流公共卫生领域逐渐被边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W H O 和其他一些世界卫生机构忽视了这种对疾病的社会背景的关注,而转向单纯技术导向和以特殊疾病为目标的“垂直”运动,强调小范围、技术引导的方式。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主导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已经宣告失败。1975年,W H O 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h i l d r e n 's E m e r g e n c y F u n d ,U N I C E F )共同发表了《满足发展中国家基本卫生需要的经验》,报告承认了“垂直”运动的缺点———它过于依赖技术而忽视了社会力量,如果没有整合的卫生 · 125·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 O U R N A LO F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 ) V o l .41 N o .2 A p r .2009

社会医学_第四版_李鲁版_第三章_健康社会决定因素_

在当今,健康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国家间与国家内的健康不公平也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要解决健康问题,关键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困和弱势人群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有证据显示,影响健康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因素,全球疾病负担和健康不公平大部分根源于社会因素。 第一节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述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 在传统健康观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疾病是由生物的或理化的病因引起的,从这些病因人手可以防治疾病,恢复健康,解决健康问题主要是医生、护士、医院、卫生部门的事情。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实践、医学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人类社会的疾病谱和死因谱正在发生着改变,很多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还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个体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事故死亡等增多,各种社会病的出现,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重视产生疾病和死亡的社会环境原因。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全面,健康并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健康与疾病被视为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增大,个体出现亚健康和亚临床状态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个体身心疾病所产生的原因往往产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健康水平取决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因此,解决健康问题也要从社会环境因素人手。 这个对健康产生决定影响的社会环境是由个体所处社会地位和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源决定的。在一个社会中,权贵阶层拥有财富或者社会地位,占据丰富的优势社会资源,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而劳苦大众常年生活在资源匾乏境地,他们的营养状况、居住环境、工作条件和心理环境往往比较差。由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不公平带来的健康不公平是影响社会健康状况的最根本原因。这是因为:首先,弱势人群的健康状况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只有弱势人群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国际经验证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平均预期寿命等健康指标上并没有处于领先位置,而这些国家的社会不公平程度相对较高。那些贫富差距小的国家期望寿命最高。其次,社会结构影响了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对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社会不公平造成弱势人群无法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缺乏基本的卫生资源是造成他们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直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测试题(第二版常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测试题 (第二版常春)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健康 2. 健康教育 3. 健康促进 4. 健康素养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是(C) A.遗传基因 B.生产/生活环境 C.经济条件 D.卫生服务 E.行为生活方式 2.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E) A.倡导 B.赋权 C.协调

D.社会动员 E.社区行动 3.在健康促进产出模式下,健康教育活动的直接产出是(A) A.健康素养 B.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C.健康环境 D.正成法规 E.社区参与 三、简答题 1.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是什么? 2.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践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 第二章健康传播策略与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健康传播 3.人际传播 4.预试验 5.把关人

二、单选题 1.在提问技巧中,以“为什么”开始的提问属于(D) A.封闭式问题 B.开放型问题 C.试探性问题 D.索究型问题 E.复合型问题 2.从健康传播效果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D) A. 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B. 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C. 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D. 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 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3.从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看,以下表述属于传播者方面的策略是(C) A.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传播健康知识 B.根据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确定宣传内容 C.请群众信赖的医学专家讲课 D.采用漫画、图片的形式 E.利用卫生节日,配合政府行为进行相应内容的社会性宣传活动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拉斯韦尔3因素传播模式? 2. 简述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 简述传播材料制作程序。

人体健康的决定因素

人体健康的决定因素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明:虽然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00 岁以上,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 △钟南山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几乎起了决定作用。 这么看来,生活方式是影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这么认为,大多数没到百岁的人,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生活方式! 最近,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养生经”,早看你就早赚了! 1、按时睡觉 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 2、饮食规律 饮食方面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按照很多健康专家的倡导,应该是"早餐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 但现实中很多白领、上班一族却恰恰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撑个饱"。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囊炎,午饭不按时吃容易得胃病。要尽量做到不挑食、多吃蔬菜。 3、不抽烟 抽烟的人要注意:抽烟容易患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患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4、不喝酒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为了身体健康,最好不要喝酒。 5、珍惜健康 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6、少生气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而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 记住:情绪是人们健康的指挥棒,至关重要。生活中的三种"快乐",我们要时刻牢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7、家庭和睦 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的癌症50 %来自家庭。 那怎么样让家庭和睦,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尊敬老人; ?第二要教育好子女; ?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 ?第四,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 夫妻要做到八互原则: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 8、走路锻炼 人很容易"死在嘴上,懒在腿上"。要坚持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体质上升期( 0~28 岁):要参加体育锻炼,羽毛球、乒乓球、马拉松、游泳等活动都可以; ●体质下降期( 28~49 岁):就不要参加竞技运动了,适合进行体质锻炼; ●老年体质衰退期( 49 岁后):就要进行功能锻炼,保持身体功能正常。 钟院士同时表示:最推荐的运动是快速步行(>120 步/分)、游泳,年长者适合练太极。 9、记住一个原则 在日常饮食中,植物性的东西,一定要占80 %,动物性的东西只能占20 %。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反过来吃,所以很多病都来了。 10、做到 12 个“一”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概论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群体(个体),特别是高危人群(处于高危状态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妇女、残疾者、有害作业职工、流动人口等)。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健康高危人群及弱势人群,确定防治工作的重点,找出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对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的“诊断”。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 第二章医学模式 模式: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和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1.模式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 2.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平衡,疾病则是该平衡的破坏; 3.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4.病因多系生物的、理化的,单因单果的疾病表现形式;没有病即是健康。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2.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1.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第三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第四章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经济发展指标:包括GDP、GNP、人均GDP、人均GNP、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

健康社会学新理论范式综述

健康社会学新理论范式综述 健康社会学作为医学社会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理论体系也包括医学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塔尔科特?帕森斯的健康和疾病理论、弗雷德森的标签理论、福柯学派和埃利亚斯学派的理论等。本研究着重对健康社会学发展中新近出现的一些理论范式进行研究与阐释,包括健康模式转变理论、健康生活方式理论、健康的社会阶层差异理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以及健康权与政府责任理论。这些理论虽不全是普通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但都包含了研究者对健康社会学的具体思考,同样有着引导科学研究的先导典范作用。对于健康社会学的研究,这些理论也是一种提供典范性问题及解法的范式,至少是较低层次意义上的社会事实范式或社会界定范式。 1健康模式转变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生率降低、死亡率降低、期望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的作者简介:冯显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社会学。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这种变化称为健康模式转变。1964年,Stolnitz在“人口模式转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一文中,全面概括了人口模式变化对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指出世界

所有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种转变过程。1971年,Omran提出“流行病模式转变”这一术语,把人们对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认识,从生物学因素扩展到社会、经济及心理学方面,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1973年,Lemer提出“健康模式转变”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和行为因素对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模式转变是由人口转变和流行病学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健康模式转变还会引起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健康问题的差异和变化等。健康模式转变包括人口模式转变、流行病学模式转变和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3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模式的转变与人口老龄化。近十几年来,我国生育率水平逐步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模式的转变。人口构成趋向老年化,医学敏感人群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将从40%上升到60%,将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模式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流行病学模式转变。伴随着人口模式的转变,人群死亡年龄构成变化导致了死因谱的变化,被称为“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导致流行病学模式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感染性疾病的下降导致疾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转变;②由疾病危险因素改变引起某些疾病死亡率的绝对上升。调查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城乡居民传染病死亡率下降70%,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此外,职业危险因素等的发生,也导致了许多与行为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第一版)

————————————————————————————————作者:————————————————————————————————日期: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传统健康观认为,疾病是由生物或理化的病因引起的,从这些病因入手,可以防治疾病。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是医生、护士、医院的事情。随着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的疾病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所决定的环境,及其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SDH被认为是决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它包括人们从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到衰老的全部社会环境特征,如收入、教育、饮水和卫生设施、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等。 二、SDH理论的发展历程 (1)1948年:WHO组织章程提及社会因素; (2)20世纪50年代:强调技术和疾病的专业化; (3)20世纪60~70年代:社区运动的兴起; (4)20世纪70年代末:《阿拉木图宣言》和初级卫生保健; (5)21世纪的新进展:世卫组织“健康社会因素决定委员会”(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成立。 CSDH 经过3年的努力,在来自17个国家的20名委员的带领下,委员会进行了大量工作,于2008年发布了报告《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该报告提出健康不公平深受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呼吁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全球动员,并且确立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框架和行动领域。 三、社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1)由人群组成,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有组织地结合起来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使互动丰富多彩; (6)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四、社会因素概述 (一)社会因素的内涵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等。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 社会因素对健康存在广泛性及因果联系的多元性,即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 (1)泛影响性:一种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发生功能变化; (2)恒常性与积累性:社会因素对人类产生稠密和持久的作用,并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积及功能损害累积作用;

社会医学复习题

第一章:重点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社会处方概念) 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基本理论 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医学的定义: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与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 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处方”: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社会医学的性质: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次卫生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20世纪下半叶)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见书上P4 P11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配合合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重点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及其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熟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健康观。 了解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