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测试题(含答案)

抛物线测试题(含答案)
抛物线测试题(含答案)

抛物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抛物线2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 A .)0,1( B .)0,4

1(

C .)81

,0( D . )41,0(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其上的点)3,(-m P 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抛物

线方程为 ( ) A .y x 82= B .y x 42= C .y x 42-= D .y x 82-=

3.抛物线x y 122=截直线12+=x y 所得弦长等于 ( )

A .15

B .152

C .2

15

D .15

4.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2,3),则它的方程是 ( )

A.y x 2

92-=或x y 342= B.x y 29

2-=或y x 342= C.y x 342= D.x y 292-=

5.点)0,1(P 到曲线???==t

y t x 22

(其中参数R t ∈)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 )

A .0

B .1

C .2

D .2

6.抛物线)0(22>=p px y 上有),,(),,(2211y x B y x A ),(33y x C 三点,F 是它的焦点,若

CF BF AF ,, 成等差数列,则 ( ) A .321,,x x x 成等差数列 B .231,,x x x 成等差数列

C .321,,y y y 成等差数列

D .231,,y y y 成等差数列

7.若点A 的坐标为(3,2),F 为抛物线x y 22=的焦点,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则

PB PA + 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是 ( )

A .(0,0)

B .(1,1)

C .(2,2)

D .)1,2

1

(

8.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弦AB 的两端点为),(),,(2211y x B y x A , 则关系式

212

1x x y y 的值一定等于 ( )

A .4

B .-4

C .p 2

D .-p

9.过抛物线)0(2

>=a ax y 的焦点F 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段PF 与FQ 的长

分别是q p ,,则

q

p 1

1+= ( )

A .a 2

B .a

21

C .a 4

D .a

4

10.若AB 为抛物线y 2

=2p x (p>0)的动弦,且|AB|=a (a >2p),则AB 的中点M 到y 轴的最近

距离是 ( )

A .

2

a

B .

2

p

C .

2

p

a + D .

2

p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抛物线x y =2上到其准线和顶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12、直线x y --=10截抛物线y x 28=,所截得的弦中点的坐标是 13、抛物线y px p 220=>()上,横坐标为4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此抛物线焦点与准

线的距离为

14、设F 为抛物线2

4y x =的焦点,A B C ,,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FA FB FC ++=0

则FA FB FC ++=

15、对于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

(1)焦点在y 轴上; (2)焦点在x 轴上; (3)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4)抛物线的通径的长为5; (5)由原点向过焦点的某条直线作垂线,垂足坐标为(2,1).

其中适合抛物线y 2

=10x 的条件是(要求填写合适条件的序号) ______. 三、解答题

16.(12分)已知点A (2,8),B (x 1,y 1),C (x 2,y 2)在抛物线px y 22=上,△ABC 的重

心与此抛物线的焦点F 重合(如图)

(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 的坐标; (2)求线段BC 中点M 的坐标; (3)求BC 所在直线的方程.

17.(12分)已知抛物线12

-=ax y 上恒有关于直线0=+y x 对称的相异两点,求a 的取

值范围.

18.(12分)抛物线x 2

=4y 的焦点为F ,过点(0,-1)作直线L 交抛物线A 、B 两点,再以AF 、B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ARB ,试求动点R 的轨迹方程.

19、(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方程C :

)0(22>=p px y 过点A (1,-2). (I )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

(II )是否存在平行于OA (O 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 ,使得直线l 与抛物线C 有公共点,

且直线OA 与l 的距离等于55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分)已知抛物线y 2=4ax (0<a <1=的焦点为F ,以A(a +4,0)为圆心,|AF |为半径

在x 轴上方作半圆交抛物线于不同的两点M 和N ,设P 为线段MN 的中点. (1)求|MF |+|NF |的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a 值,使|MF |、|PF |、|NF |成等差数列?如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14分)如图, 直线y=

21x 与抛物线y=8

1

x 2-4交于A 、B 两点,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5交于Q 点.

(1)求点Q 的坐标;

(2)当P 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 下方

(含A 、B )的动点时, 求ΔOPQ 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1.)4

2

,8

1(±

12. 13. 15. (2),(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6分)

15.(12分)[解析]:(1)由点A (2,8)在抛物线px y 22=上,有2282?=p ,

解得p=16.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 y 322=,焦点F 的坐标为(8,0).

(2)如图,由于F (8,0)是△ABC 的重心,M 是BC 的中点,所以F 是线段AM 的

定比分点,且2=FM

AF

,设点M 的坐标为),(00y x ,则

02

128,821220

0=++=++y x ,解得4,1100-==y x , 所以点M 的坐标为(11,-4).

(3)由于线段BC 的中点M 不在x 轴上,所以BC 所在 的直线不垂直于x 轴.设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0)(11(4≠-=+k x k y

由??

?=-=+x

y x k y 32),11(42

消x 得0)411(32322=+--k y ky , 所以k

y y 3221=+,由(2)的结论得42

21-=+y y ,解得.4-=k

因此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404=-+y x

16.(12分)

[解析]:设在抛物线y=ax 2

-1上关于直线x +y=0对称的相异两点为P(x ,y),Q(-y,-x ),则

?????-=--=1122

ay x ax y ②①,由①-②得x +y=a (x +y)(x -y),∵P、Q 为相异两点,∴x +y≠0,又a ≠0,

∴a

1y ,1-==-x a y x 即,代入②得a 2x 2-ax -a +1=0,其判别式△=a 2-4a 2

(1-a )>0,解得4

3

>

a . 17.(12分)[解析]:设R(x ,y),∵F(0,1), ∴平行四边形FARB 的中心为)2

1

,2(+y x C ,L:y=k x

-1,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 2

-4k x +4=0, 设A(x 1,y 1),B(x 2,y 2),则x 1+x 2=4k,x 1x 2=4,且

△=16k 2

-16>0,即|k|>1 ①,

244

2)(422

1221222121-=-+=+=+∴k x x x x x x y y ,∵C 为AB 的中点.

122212222

2222-=+=+=+=k y y y k x x x ?

3

442-==k y k x ,消去k 得x 2

=4(y+3),由① 得,4>x ,故动点R 的轨迹方程为

x 2=4(y+3)(

4>x ).

18.

19.(14分)[解析]:(1)F (a ,0),设),(),,(),,(002211y x P y x N y x M ,由

16

)4(42

2

2=+--=y a x ax

y

0)8()4(222=++-+?a a x a x ,)4(2,021a x x -=+∴>? ,8)()(21=+++=+a x a x NF MF

(2)假设存在a 值,使的

NF

PF MF ,,成等差数列,即42=?+=PF NF MF PF

a x -=40

4

2)2(41616)24(16)(2

12

22

12212

02

2

02022020y y y y y y y a a y y a y a x ++=

+=-=?=+-?=+-212121212)(4

44244x x a x x a ax ax ax ax ++=++==?++-a a a a a 82)4(22

=++-a a a a a 82)4(222416a a -1=?a

10000

20

2

121

<>>+>?a y x x x x 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不存在a 值,使的

NF

PF MF ,,成等差数列.

或解: 4=PF a x -=40?40=+a x 知点P 在抛物线上. 矛盾. 20.(14分)【解】(1) 解方程组 4

8

1212

-==

x y x

y 得 2411-=-=y x 或 4822==y x 即A(-4,-2),B(8,4), 从而AB 的中点为M(2,1).由k AB ==

2

1

,直线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

y -1=

2

1

(x -2). 令y=-5, 得x =5, ∴Q(5,-5). (2) 直线OQ 的方程为x +y=0, 设P(x , 8

1x 2

-4).∵点P 到直线OQ 的距离

d=2

481

2-+x x =3282812-+x x ,25=OQ ,∴S ΔOPQ =21d OQ =3281652-+x x .

∵P 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 下方的点, 且P 不在直线OQ 上, ∴-4≤x <43-4或43-

4

∵函数y=x 2

+8x -32在区间[-4,8] 上单调递增, ∴当x =8时, ΔOPQ 的面积取到最大值30.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远航教育初三寒假第一次诊断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sin30°值为( ) A.1/3 B.1/2 C.1 D. 0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的 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AB的长是()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只可能是()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P 1(x 1,y 1),P 2(x 2,y 2)是抛物线上的点,P 3(x 3,y 3)是直线 上的点,且-1

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6.如图,已知AB ‖EF,∠C=90°,求证:x+y-z=90°(10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数 学(整式的运算)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不得使用计算器) 一、 选择题(2'×10=20',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 下表中) 1. 在代数式2 11,3.5,41,2,,2,,,2412 b a b x y x yz x x a mn xy a b c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4个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B )有4个单项式和3个多项式; (C )有5个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D )有5个单项式和4个多项式。 2. 减去-3x 得632+-x x 的式子是( )。 (A )62+x (B )632++x x (C )x x 62- (D )662+-x x 3.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则这个多项式的任何一项的次数都 ( ) (A )等于6 (B )不大于6 (C )小于6 (D )不小于6 4. 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 (a -b )(b -a ); (B ) (-x+1)(x -1); (C ) (-a -b )(-a+b ); (D ) (-x -1)(x+1);

5. 下列多项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 (A )142++x x (B )1222+-y x (C )2222y xy y x ++ (D )41292+-a a 6. 计算=-?- 20052005)5 22()125(( ) (A )-1 (B )1 (C )0 (D )1997 7. (5×3-30÷2)0=( ) (A )0 (B )1 (C )无意义 (D )15 8. 若要使4 192++my y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应为( ) (A )3± (B )3- (C )31± (D )3 1- 9. 若x 2-x -m =(x -m )(x +1)且x ≠0,则m =( ) (A )0 (B )-1 (C )1 (D )2 10. 已知 |x|=1, y=4 1, 则 (x 20)3-x 3y 的值等于( ) (A )4 54 3 --或 (B )4 54 3或 (C )4 3 (D )4 5- 二、填空题(2'×10=20',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11. -2232 x y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12. 计算:65105104???= _; 13. 已知 21 42 1842 m m x y x y +-++是一个七次多项式,则m= 14. 化简:=---+)4()36(2222xy y x xy y x ________________。 15. 若3x =12,3y =4,则9x -y =_____. 16. [4(x +y )2-x -y ]÷(x +y )=_____. 17. (m-2n )2- = (m+2n)2 18. (x 2-mx+8)(x 2+2x)的展开式中不含x 2项,则m= 19. 2 12345 1234412346________________-?=。 20. ()()()()2481621212121++++= .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①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②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③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④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2.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①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②登记误差 ③系统性误差④①②③都错 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①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②调查的目的不同 ③调查的单位不同④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4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①大于抽样平均误差②小于平均误差 ③等于抽样平均误差④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5.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①纯随机抽样②类型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①类型抽样②纯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两阶段抽样 7.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①可以避免的②可避免且可控制 ③不可且无法控制④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越多,则() ①系统误差越大②系统误差越小 ③抽样误差越大④抽样误差越小 9.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设计者,则抽样误差() ①两者相等②前者大于后者 ③前者小于后者④不能确定 10.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①100 ②250 ③500 ④1000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①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②把握程度大小 ③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⑤以上都对 2.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①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②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③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④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⑤适用于任何调查 3.确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极限误差大小②全面性检验 ③取样方式④抽样的组织形式 ⑤被研究标志变异程度 4.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范围() ①是一个可能范围②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③不是绝对可靠的范围④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⑤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完整版)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 (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 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题型三)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 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

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题型三) 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题型三)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题型三)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 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题型一)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题型三)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10.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当-2≤ x ≦1,二次函数y=-(x-m )2 + m 2 +1有最大值4,则实数m 值为( ) A.-4 7 B. 3或-3 C.2或-3 D. 2或3或- 4 7 2. 函数 2 2y mx x m =+-(m 是常数)の图像与x 轴の交点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1个或2个 3. 关于二次函数 2 y ax bx c =++の图像有下列命题:①当0c =时,函数の图像经过原点;②当0c >,且函数の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2 0ax bx c ++=必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根;③函数图像最高点の纵坐标是 2 44ac b a -;④当0b =时,函数の图像关于y 轴对称.其中正确命题の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关于x の二次函数 2 2(81)8y mx m x m =+++の图像与x 轴有交点,则m の范围是( ) A . 1 16m <- B . 116m - ≥且0m ≠ C . 1 16m =- D . 1 16m >- 且0m ≠ 5.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x 轴有两个不同の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2 y x = B .24y x =+ C .2325y x x =-+ D .2 351y x x =+- 6. 若二次函数2 y ax c =+,当x 取1x 、2x (12x x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12x x +时,函数值为( ) A .a c + B .a c - C .c - D .c 7.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坐标轴有一个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1x y 2 —= B .24y x =+ C .1x 2x y 2+=— D .2 351y x x =+- 8. 抛物线2 321y x x =-+-の图象与坐标轴交点の个数是( ) A .没有交点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D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9. 函数2 y ax bx c =++の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x の一元二次方程2 30ax bx c ++-=の根の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の实数根

第五章 相交线平行线综合测试题-学而思培优

第五章综合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不重合,则这两条直线( ) A .平行 B .相交 C.相交、垂直 D .平行或相交 2.-副三角板按如右图所示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 则∠1=( ) 18.A 54.B 72.c 70.D 3.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501o =∠则∠2的度数为( ) 45.A 135.B o C 13545.或 D .不能确定 4.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下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9042)3(;43)2(;21)1( =∠+∠∠=∠∠=∠ o 18053)5(;18054)4(=∠+∠=∠+∠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5.A 4.B 3.C 2.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6.如右图所示,,//DE AB 那么=∠BCD ( ) 12.∠-∠A 21.∠+∠B 21180.∠-∠+ C 122180.∠-∠+ D

7.如右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3;;21∠∠=∠∠=∠③②①BCD BAD 4∠=且;ADC ABC ∠=∠ ;180 =∠+∠ABC BAD ④=∠ABD ⑤;ACD ∠;180 =∠+∠BCD ABC ⑥能判定AB∥CD 的有( )个 2.A 3.B 4.c 5.D 8.如右图所示,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成的图案如右图所示,现又出现一小方块拼图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图案消失,你必须进行以下的哪项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使其自动消失.( ) A .向右平移1格 B .向左平移1格 C.向右平移2格 D .向右平移3格 9.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下图所示,EF 是折痕,若,32 =∠EF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32C ./=∠EF A 148.=∠AEC B 32.=∠BGE C 148.=∠BFD D 10.如右图所示,AB∥CD,EG 、EM 、FM 分别平分,,,EFD BEF AEF ∠∠∠则图中与∠DFM 相等的角(不含它本身)的个数为( ) 5.A 6.B 7.C 8.D

第七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七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六盘水中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 km/h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 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 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去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B.湖水C.同学D.龙舟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A.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不同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7.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A.F1B.F2 C.F3D.F4 9.小明游览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了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完整)八年级物理摩擦力专题练习及答案

摩擦力专题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摩擦比_____摩擦小得多,用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_________.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______,起到_____ 的作用. 7.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摩擦的.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 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 “有益”摩擦: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 ; “有害”摩擦: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_ ______. 二、判断题 11.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12.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 ) 13.因为摩擦有害,所以要想办法来减小摩擦. .( ) 14.用50 N的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 15.任何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重力. .( ) 三、选择题(19题~21题为多项选择题) 1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17.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 A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 B 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 C 减小摩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一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油 19.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 N、100 N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单元 测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二次函数单元测评 (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A. (1,-4) B.(-1,2) C. (1,2) D.(0, 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 x=-2 =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6.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在第___象限(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的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 0)和点B,且m>4,那么AB的长是( )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只可能是( )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P1(x1,y1),P2(x2,y2)是抛物线上的点,P3(x3,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2 3 4 5 6 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姓名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 4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在正方体中和AB 垂直的边有( )条. A.1 B.2 C.3 D.4 3、如图AB ∥CD,∠ABE=120°,∠ECD=25°,则∠E=( ) A.75° B.80° C.85° D.95°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 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A B C D E (第10题) 水面 运动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当剪子口∠AOB 增大15°时,∠COD 增大 . 17、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第18题

资产评估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丁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申( )是评估无形资产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 A·收益法B·成本法C·市场法D·市场法和成本法2·进行无形资产评估,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下列选项中,不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的是( )。 A·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B·机会成本 C·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之间的竞争D·市场供需状况 3·下列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是( )。 A·商标权B、专利权C·商誉D·专有技术4·对外购无形资产,可以根据( )及该项资产具有的获利能力评定重估价值。 A·生产成本B·现时取得成本C·预计价格D·折余价值5·下列公式中能够成立的是( )。 A·销售收入分成率二销售利润分成率干销售利润率 B·销售收入分成率二销售利润分成率X(l十销售利润率) C·销售利润分成率二销售收入分成率X销售利润率 D·销售利润分成率二销售收入分成率干销售利润率 6·某发明专利权已使用了6年,尚可使用4年,目前该无形资产的贬值率为( )。 A·25% B·60% C·40% D·50% 7·企业存在不可确指的资产,分别按单项评估加总的方法和整体评估的方法所得到的企业评估结果会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通常被称作( )。 A·无形资产B营业外收入C·专营权D,商誉 8·无形资产评估是对其( )的评估。 A·机会成本B获利能力C·实体价值D·现时取得成本9·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 )。 A·收益法是唯一的方法B·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都可以用 C·只能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D·只能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 10·采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采用的折现率应包括( )。 A·资金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B银行贴现率 C超额收益率、通货膨胀率D·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11·用来协助计算机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是( )。 A·系统软件B·应用软件C·支撑软件D·办公软件12·按( )分类,可以将商标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A·商标的表现形式B商标是否具有法律保护的专用权 C·商标的不同作用D·商标的构成 13·无形资产包括自创和外购无形资产,这种分类是按( )标准进行的。 A·获利能力B有无法律保护C取得方式D·使用权大小14·某企业的预期年收益额为20万元,给企业的各单项资产的重估价值之和为80万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0始,以此作为适用本金化率计算出的商誉价值为( )。 A·75万元B·l2万元C·20万元D·45万元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 A·10年B·l5年C·20年D·30年16·由于无形资产转让后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该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间,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通常表

人教版高一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摩擦力习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周末《摩擦力》练习 姓名班级 1.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静摩擦力可能比滑动摩擦力大. 2.如图1-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A.是原来的2倍. B.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横截面积无关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4.如图1-36所示,一个重G=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5.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图1-37),则此时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6.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D.0 7.一块长l、质量为m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当木板受到水平推力F向右运动伸出桌面1/3时(图1-38),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8.如图1-39所示,A、B两物体均重G=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μ=,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B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 9.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G=20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桌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分别用水平拉力F1=15N、F2=30N、F3=80N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1=______ ,f2=______ ,f3=______ . 123456 1.A,B,C 提示:只有最大静摩擦力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 2.C.提示: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条件得. 3.A,C,D. 4.D. 5.B. 6.D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第22章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A.y=(x﹣1)(x+2)B.y=(x+1)2 C.y=2(x+3)2﹣2x2D.y=1﹣x2 2.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3)B.(﹣1,3)C.(1,﹣3)D.(﹣1,﹣3)3.若将函数y=3x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3(x﹣1)2﹣2 B.y=3(x+1)2﹣2 C.y=3(x+1)2+2 D.y=3(x﹣1)2﹣2 4.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2﹣4ac>0 B.a>0 C.c>0 D. 5.给出下列函数:①y=2x;②y=﹣2x+1;③y=(x>0);④y=x2(x<﹣1).其中,y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④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和y=﹣mx2+2x+2(m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是() A.B. C.D.

7.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的对应值如下表,则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1<x<2 B.x>2或x<﹣1 C.﹣1≤x≤2D.x≥2或x≤﹣1 8.抛物线y=x2﹣2x+1与坐标轴交点为() A.二个交点B.一个交点C.无交点D.三个交点9.在半径为4cm的圆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cm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cm2,则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y=πx2﹣4 B.y=π(2﹣x)2C.y=﹣(x2+4)D.y=﹣πx2+16π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AE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12.二次函数y=x2﹣4x+5的最小值为. 13.抛物线y=x2+x﹣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14.将进货单价为70元的某种商品按零售价100元售出时,每天能卖出20个.若这种商品的零售价在一定范围内每降价1元,其日销售量就增加了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应降价元,最大利润为元.

《 平行线》单元测试题A卷

12 ∠COB= 12 1 A 第10章<<平行线>>单元检测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姓名 9.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1 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23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10.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 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38°,则∠AOC=,1 22。 A.0B.1C.2D.3A E D D 2 C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C O B1B 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AC平分∠DAB,∠1=∠2。填空:因为AC平分∠DAB,所以∠1=。所以∠2=。所以AB∥。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b B.b⊥d C.a⊥d D.b∥c 13.如下图,OA⊥OB,∠AOD= 1 2∠COD,∠BOC=3∠AOD,则∠COD的度数是.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 的关系是()14.如图14,BC⊥AC,BC=8cm,AB=10cm,AC=6cm, 那么点B到AC的距离为,点A到BC的距离为,A、B两点间的距 A.m=n;B.m>n;C.m<n;D.m+n=10 5.如图,若m∥n,∠1=105°则∠2=() A.55B.60C.65°D.7521 离为 m n A A 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5题)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到 直线c的距离是3cm。 7.∠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若∠3=45?,则∠1的度数是()(A)45?(B)135?(C)45?或135?(D)135? 8.如下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3=∠4 B.∠1=∠2 C.∠B=∠DCE D.∠D+∠DAB=180°(第8题) B C B F D 15.两条直线平行,一对同旁内角的比为2:4,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16.如图4,AB∥CD,BE∥FD,则∠B+∠D=度 三、解答题 17.想一想(每空2分,共8分) 如图,EF∥AD,∠1=∠2,∠BAC=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G E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知识分享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 X 2分=30分) 1.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A.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2.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B 作用点相同C 大小相同D大小、作用点相同9.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 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 A.F=F2 C. F i v F2 B. F 1 > F2 D.无法确定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 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飞船在轨道上 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 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天平测质量 C.用手表测时间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4.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 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0N。贝U物体的重 力()H A. 一定等于5.0N 閔 B. —定大于5.0N 币: C. 一定小于5.0N D. 不一定小于5.0N 1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6 : 5,甲的重力为588N,贝U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6.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13.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 () A.490kg 、490N C. 50kg、50N B. 72kg D. 50kg 、705.6N 、490N 7.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1kg=9.8N 以上说法都可以

摩擦力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摩擦力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A卷 1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 .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 2. 如图1 - 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 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E1-34 D?是原来的]倍*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由占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N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4. 一木块重G=30N 按图1 — 35中四种方法放置时施加的外力分别为 F 仁10N, F2=20N F3=30N, F4=40N 则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分别为 2= _______ ,N2= _____ ,N3= ______ N4= _____ . 7777777777 (1) El-35 5.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 G=200N 的木 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0.2,设桌 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分别用水平拉力 F 仁15N F2=30N F3=80N 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1= ______ , f2= ______ , f3= ______ . 1. 如图1 — 36所示,一个重 G=200N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 2. 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 A 和B 两个物体,A 和B 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 平力F 拉B,而B 仍保持静止(图1 — 37),则此时 A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 F . th 7777777777 间的摩擦因数 卩=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 1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 F 作用,则水平面对 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C .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 B .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D .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G — 7777777777 E1-36 B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 F ,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 .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