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常识

甘氨酸常识
甘氨酸常识

甘氨酸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甘氨酸

英文名称:glycine;Gly

定义:学名:2-氨基乙酸。非手性分子,最简单的天然氨基酸。L-甘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转变而来,因具有甜味而得名。符号:G。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甘氨酸成分及性质

英文名 Glycine:Aminoacetic acid

三维模型

别名胺基乙酸

氨基乙酸

乙氨酸

Glycine

Aminoacetic acid

Aminoethanoec acid

Glycocol

分子式 C2H5NO2

产品用途用于化肥的无毒脱碳、医药及农药等

CAS号 56-40-6

EINECS号 200-272-2 [1]

毒性防护本品无毒,无腐蚀性。

包装储运采用塑料袋,外套丙纶编织袋、麻袋或圆木桶包装,每袋

25kg。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物化性质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相对密度1.1607。熔点248℃(分解)。pK'1(COOH)为2.34,pK'2(N+H3)为9.60。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25℃时为25g/100ml;50℃时为39.1g/100ml;75℃时为54.4g/100ml;100℃时为67.2g/100ml。极难溶于乙醇,在100g无水乙醇中约溶解0.06g。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醚。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pH(50g/L溶液,25℃)= 5.8 ~ 6.4 质量标准 HGB 3075-79

分子量 75.07

结构式 NH2CH2COOH

消耗定额原料名称规格消耗,kg/t

1、氯乙酸化法氯乙酸 95% 1600

液氨工业级 880

乌洛托品 98% 350

乙醇 95% 1100

2、Strecker法甲醛 70% 114

氰化钠 70% 930

氯化铵 70% 1020

氢氧化钡 80% 1430

硫酸 90% 725

甘氨酸有独特的甜味,能缓和酸、碱味,掩盖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强甜味。人体若摄入甘氨酸的量过多,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打破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平衡而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而影响健康。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

甘氨酸的生理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脊椎里,甘氨酸是一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假如甘氨酸接受器被激活,氯离子通过离子接受器进入神经细胞导致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马钱子碱是这些离子接受器的拮抗物。在鼠体内其LD50指标为0.96毫克/千克体重,死因是超兴奋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甘氨酸与谷氨酸同是激动剂。

甘氨酸的合成

甲醛、氰化氢和水可以合成甘氨酸:

HCHO+HCN+H2O H2N-CH2-COOH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甘氨酸原料药—甘氨酸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甘氨酸原料药中甘氨酸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甘氨酸原料药。

方法原理:供试品无水甲酸溶解后,加冰醋酸,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甘氨酸的含量。

试剂: 1. 冰醋酸

2. 无水甲酸

3.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4.结晶紫指示液

5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精密称取供试品约70mg,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25mL,照电位滴定法,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507mg 的C2H5NO2。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70。

用途

食品级甘氨酸

1. 用做调味剂、甜味剂,与 DL- 丙氨酸、枸橼酸等配合使用于含醇饮料中;合成清酒和精良饲料时用作酸味矫正剂、缓冲剂;在腌制咸菜、甜酱、酱油、醋和果汁时用做添加剂,以改善食品风味、味道、保持原味、提供甜味源等;

2. 用作鱼糜制品、花生酱等的防腐剂,能抑制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的繁殖;

3.利用它本身的氨基和羧基,对食盐和醋等味感起缓冲作用;

4.用作饲料添加剂中的诱食剂(引诱剂);

5.食品酿造、肉食加工和清凉饮料的配方及糖精钠的去苦剂;

6. 用作奶油、干酪、人造奶油、速食面、小麦粉和猪油等的稳定剂;

7.用作食品加工中对维生素 C 进行稳定;

8.在味精中有 10% 的成份为甘氨酸;

9.可用作防腐剂,起到重要的防腐作用。

医药级甘氨酸

1.用作医学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研究的用药;

2.用作金霉素缓冲剂\抗帕金森氏病药物L-多巴\维生素B6\以及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原料;

3. 用作氨基酸营养输液;

4. 用作头孢菌素的原料;甲砜霉素中间体;合成咪唑乙酸中间体等等;

5.用作化妆品原料。

饲料级甘氨酸

主要作为家禽、畜禽特别是宠物等食用的饲料增加氨基酸的添加剂与引诱剂。用作水解蛋白添加剂,作为水解蛋白的增效剂。

工业级甘氨酸

作农药中间体,如做为除草剂草甘磷的主要原料;电镀液添加剂;PH 调节剂

[包装]:食品级:牛皮纸袋,每袋净重25KG。

医药级:纸板桶,每桶净重25KG。

饲料级和工业级:编织袋装,每袋净重25KG。

[运输]:轻装轻卸以防包装破损,防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同运。

[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试剂级甘氨酸

1. 用于多肽合成,用作氨基酸保护单体;

2. 用于组织培养基的制备,铜、金和银的检验;

3. 因甘氨酸为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离子,故有很强的缓冲性,常用作配制缓冲液。

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增订内容

甘氨酸

Gan’ansuan

Glycine

书页号:2005年版二部-70

[修订]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70m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1.5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 A),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507mg的C2H5NO2。

[增订]

【鉴别】(1)取本品与甘氨酸对照品适量,分别用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其他氨基酸项下的色谱条件试验,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检查】其他氨基酸取本品,用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10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另取甘氨酸与丙氨酸对照品各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分别约含10mg和0.05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 B)试验,精密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

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丙醇-氨水(7:3)为展开剂,展开约10cm,晾干,在80℃干燥30分钟,喷以茚三酮的正丙醇溶液(1→10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立即检视。对照溶液应显一个明显斑点,混合对照品溶液应显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供试品溶液除主斑点外所显杂质斑点个数不得超过1个,其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5%)。

消防安全日小常识

消防安全日小常识 今年的11月9日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 词一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28个消防日。为切实做好119宣传月活动,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部门的年度工作总目标,做好奖惩分明,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今年消防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谁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永远幸福平安。但是,也会有家庭不幸遭遇这样那样的灾害。其中,火灾就是扰乱人民幸福生活的一大祸害。 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也正是因为秋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为了搞好秋冬季防火工作,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119 消防宣传日”,也以此为契机,拉开冬防序幕。 火灾为什么冬季最多发,最严重?又该如何防范火灾发生? 火灾,大概是生活中最具毁灭性的难。未曾经历过火灾,就永远想象不到,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我们见过太多生命毁于一炬,那些鲜活的案例,就是前车之鉴。119,火警电话;11月9日,消防宣传日。但愿这样的日子,能够带来新

的警醒:学习消防知识,是每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义务。 发现起火怎么办 1、报警 发现起火后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以及被困人数。 2、自救逃生 清楚住宅、单位周围环境,熟悉逃生路线。进入陌生场所,要注意观察,选择好紧急状况下的逃生路线。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等待救援 在选择躲避位置时,要尽量靠近建筑主要通道的房间,以便在救援人员到达后第一个被发现。不要轻易选择小阁楼、床底、大橱柜等小密闭空间。 躲,是在逃生无望的前提下的。能跑的掉,就不要躲。火灾情况瞬息万变,风向的转变,房屋的垮塌、轰燃和爆炸等都会发生,自救、逃生得掌握技巧,千万不可逞强、冒险。 日常生活中,对于火灾,我们要做到什么呢? 以下两点一定要牢记: 防,要教育员工及家人消除火灾隐患,牢记疏散逃生路

甘氨酸全面介绍

甘氨酸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甘氨酸 英文名称:glycine;Gly 定义:学名:2-氨基乙酸。非手性分子,最简单的天然氨基酸。L-甘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转变而来,因具有甜味而得名。符号:G。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成分及性质 基本信息 甘氨酸 产品编号:FZS118 中文名称:甘氨酸 中文别名:甘氨酸;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英文名称:Aminoacetic acid 英文别名:Gly ;Amino acetic acid;Aminoethanoic acid;Glycine 线性分子式:NH2CH2COOH 分子结构式 [1] 等级:AR CAS号:56-40-6 分子式:C2H5NO2 分子量:75.07 相对密度1.595[2] 熔点182℃[2] 性能描述 外观描述: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甜。溶于水,微溶于吡啶,不溶于乙醚。 物理参数 熔点:182℃ 密度:1.595沸点:233°C[2] 用途说明 用作络合滴定指示剂,色层分析用试剂;缓冲剂;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时作标准用。检验铜、金和银。制备组织培养基。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用作生化试剂和溶剂。

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NMDA受体的变构调节 分子生物学级用做缓冲液组分,在耦联磷酸激酶反应中用于末端标记限制性酶切片段;Tris -甘氨酸缓冲液组分,用于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体外翻译产物应用中。 贮存运输:密封保存,采用塑料袋,外套丙纶编织袋、麻袋或圆木桶包装,每袋25kg。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危险说明 危险代码:Xi 危险等级:R33 安全等级:S22-24/25 物化性质 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相对密度1.1607。熔点248℃(分解)。pK'1(COOH)为2.34,pK'2(N+H3)为9.60。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25℃时为25g/100ml;50℃时为39.1g/100ml;75℃时为54.4g/100ml;100℃时为67.2g/100ml。极难溶于乙醇,在100g无水乙醇中约溶解0.06g。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醚。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pH(50g/L溶液,25℃)= 5.8 ~ 6.4 质量标准 HGB 3075-79 分子量 75.07 结构简式 NH2CH2COOH 消耗定额原料名称规格消耗,kg/t 1、氯乙酸化法氯乙酸 95% 1600 液氨工业级 880 乌洛托品 98% 350 乙醇 95% 1100 2、Strecker法甲醛 70% 114 氰化钠 70% 930 氯化铵 70% 1020 氢氧化钡 80% 1430 硫酸 90% 725 甘氨酸有独特的甜味,能缓和酸、碱味,掩盖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强甜味。人体若摄入甘氨酸的量过多,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打破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平衡而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而影响健康。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小孩子天真烂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熠熠生辉的火光总感到好奇,总喜欢睁大眼睛盯着看。他们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总喜欢在大人面前显示自己,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模仿得惟妙惟肖。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了解防火知识,不懂得安全用火,常常因为好奇和贪玩,致使小火成大灾,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悲剧的发生确实让人心痛,我们必须根据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和孩子常犯的错误,有选择的教会他们一些实用的知识。 一、告诉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否则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二、教会孩子认识一些消防标志,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品等等。 三、教会孩子如何弯腰匍匐前进,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会孩子怎样拨打“119”火警电话,怎样报火警。 五、告诉孩子火灾发生时,哪些地方不能呆,身上着火了怎么办; 六、告诉孩子在无法逃生时应该呆在什么地方,如何让消防队员及时找到他们等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适当的教会他们更多的消防知识。其次,家长必须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做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在孩子眼里,父母是自己心中的偶像,是崇拜的英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因面平时家长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孩子学习的表率,不要把报纸、杂志之类的可燃物放在炉子、加热器、暖气机等近旁;不要把正在烧、烤、煮、蒸的东西置之不理;吸烟的家长不要卧床吸烟,刚吸完的烟蒂不要扔在垃圾桶里;不要在一个插座上使用多个电器设备;在使用完液化气或煤气灶后,要及时关掉阀门;在公共场所不要损坏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方法一:做游戏。玩耍、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一些防火知识融入游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逃生,教孩子怎么样弯腰,怎么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报火警(切记不要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方法二: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背儿歌。随着《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社会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消防少儿科普读物和卡通图画也渐渐在市面上多起来,家长朋友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掌握一些素材,以讲故事和唱儿歌的的形式教给孩子,识字的孩子可直接带他们学习,这样既教会了孩子读书识字,又教会孩子防火知识,一举两得。 方法三:积极调动法。每个孩子都有一种好强的心理,喜欢大人们夸他们乖、聪明,对于一些要记住的知识,比如拨打“119”电话时必须讲清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背得快,记得牢,有时要装作自己输了,调动他们积极性。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其中的几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根

常见生理学缩写.doc

常见生理学缩写: 1、细胞内液(ICF) 2、细胞外液(ECF) 3、组织液或组织间液(ISF) 4、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IP3) 5、二酰甘油(DG) 6、水孔蛋白(AQP) 7、葡萄糖转运体(GLUT) 8、质膜钙ATP酶(PMCA) 9、肌质网和内质网钙ATP酶(SERCA) 10、低密度脂蛋白(LDL) 11、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12、谷氨酸促离子型受体(iGluR) 13、甘氨酸受体(GlyR) 14、r-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 15、腺苷酸环化酶(AC) 16、磷脂酶C(PLC) 17、磷脂酶A2(PLA2) 18、磷酸二酯酶(PDE) 19、环磷酸腺苷(cAMP) 20、环磷酸鸟苷(cGMP) 21、花生四烯酸(AA) 22、蛋白激酶A(PKA) 23、蛋白激酶C(PKC) 24、交换蛋白(EPAC) 25、结合蛋白(BP) 26、酪氨酸激酶受体(TKR) 27、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TKAR) 28、鸟苷酸环化酶(GC) 29、心房钠尿肽(ANP) 30、脑钠尿肽(BNP) 31、蛋白激酶G(PKG) 32、激素反应元件(HRE) 33、静息电位(RP) 34、动作电位(AP) 35、后去极化电位(ADP) 36、后超极化电位(AHP) 37、微终板电位(MEPP) 38、肌质网(SR) 39、连接肌质网(JSR) 40、红细胞(RBC) 41、白细胞(WBC) 42、血小板(PLT) 43、树突状细胞(DC)

44、自然杀伤细胞(NK) 45、集落形成单位(CFU) 46、红细胞沉降率(ESR) 47、红细胞生成素(EPO) 48、血小板生成素(TPO) 49、集落刺激因子(CSF) 50、干细胞因子(SCF) 51、白细胞介素-3(IL-3) 5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53、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 54、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 55、低氧诱导因子-1(HIF-1) 56、干扰素(IFN) 57、肿瘤坏死因子(TNF) 58、糖蛋白(GP) 59、血栓烷(TXA2) 60、前列腺素(PG) 61、前列环素(PGI2) 62、凝血酶调节蛋白(TM) 6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64、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6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 66、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67、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68、蛋白质C(PC) 69、纤溶抑制物(TAFI) 70、5-羟色胺(5-HT) 71、血小板因子(PF4) 7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73、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74、生长激素(GH) 7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76、孕酮(P) 77、雌二醇(E2) 78、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79、睾酮(T) 80、脱氢表雄酮(DHEA) 81、双氢睾酮(DHT) 8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83、卵泡刺激素(FSH) 84、黄体生成素(LH) 8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86、转化生长因子(TGF) 87、表皮生长因子(EGF)

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技巧

消防安全及自救常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日常生活中要具备防火意识,杜绝引起火灾的行为,能够消除火灾隐患。 2、知道报火警的方法,认识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制作防火安全标志。 3、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4、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资料和讨论,学会防火知识,感悟火灾的危害之大,学会正确的报火警方法。 2、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火灾的危害,能够意识到预防火灾的发生是每个人的责任,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教学重难点 1、认识火灾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防火意识。 2、学会在发生火情时报火警以及学会逃生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及分组讨论法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身边的火灾案例及火灾报道,收集防火标志,彩笔,笔。教师准备:关于火灾的资料,表格,媒体录像资料,防火标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报火警的常识: 1、报警时拨打“ 119”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 4、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5、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报警时要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着火物及火势大小,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 二、灭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GABA与GABA受体

GABA与GABA受体 GABA,y-氨基丁酸,是脑内一种重要的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至少有4种互相变构的结合位点位于同一受体复合物上,且通过与GABA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根据其不同的药理学特征将其分为:GABA-A受体,GABA-B受体和GABA-C受体。GABA-A和GABA-C 受体是离子型受体,而GABA-B受体则是代谢性受体。此外,GABA 受体在脑病缺氧性疾病反面起到重要作用,与运动性中枢密切相关。 GABA明显升高是脑缺血损伤的敏感标志,增强其的含量则会抵抗缺血神经元的损伤。可由谷氨酸直接生成,也可由葡萄糖、丙酮酸及其它氨基酸作为前体来转化生成。GABA作为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是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实现。 GABA-A受体是由镶嵌于神经细胞双类脂原生质膜中的五个亚基(来自八个亚基族)组成的五边形异质性多肽类寡聚糖。广泛分布于整个神经系统,主要在后突触膜,小脑最高,海马次之。通过它的激活,使得氯离子通道开启,从而造成Cl-细胞内流,使得神经元超极化或去极化,IPSP而发挥作用。受GABA激动,受痉挛剂Bic竞争性抑制,而它的抑制则会造成印防己毒素型痉挛。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甘氨酸受体(Gly-R)及谷氨酸受体(Glu-R)同属配体闸门离子通道家族。 GABA-B则存在于一些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前后部位,小脑最高大脑皮层次之,通过GABA激活阳离子通道(Ca+、K+),受GABA和巴氯芬激动,受法氯芬抑制。对Bic等调节GABA-A受体的药

物不敏感,可与Ca+、K+通道和G蛋白偶联。 GABA-C也与氯离子通道偶联,但对Bic和GABA-A受体特异性激动剂巴氯芬不敏感。受与GABA机构相似的化合物激动。 GABA-A和GABA-C受体都能形成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GABA-B 受体则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并相伴由Ca+、K+通道。其中GABA-A 则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受体,巴比妥类和苯二氮草类均可作用于GABA-A受体,发挥其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在药理学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动科二班 董小云

日常消防安全知识

日常消防安全知识 日常消防安全知识一: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2、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不慎、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3、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山林防火 (1)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5、家庭防火 (1)安全使用炉火

一是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二是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三是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四是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日常消防安全知识二: 6、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

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

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 1.从上节课的细胞通讯中我们了解到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细胞的信息载体是这样 一些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细胞信号分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细胞信号分子以及与它们配对结合的受体(点击1)。 2.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点击1)。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类激素,局部介 质和神经递质。以及物理信号如声光电温度变化。 3.细胞通讯中最广泛的信号是化学信号,化学结构不同,信号分子也就不同(点击1)。短 肽(点击2)、氨基酸(点击3)、蛋白质(点击4)、核苷酸(点击5)、气体分子(NO CO)(点击6)、脂质(点击7)、胆固醇衍生物等等。 4.(点击1)根据化学信号的溶解性又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信号分子。水溶性的 信号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质膜,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脂溶性的信号分子主要代表有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它们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而调节基因表达。 5.(点击1)细胞信号分子有以下这些共同特点:一是具有特异性,特定的信号分子只能 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二是具有高效性,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一特性有赖于细胞的信号逐级放大系统;三是它们可以迅速灭活,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细胞免于疲劳。 6.以上是配体的定义及性质,那么,与配体结合的受体是如何发现的呢?1878年Langley 发现阿托品与匹罗卡品(毛果芸香碱)(点击1)对猫的唾液腺(点击2)可产生相互拮抗作用,1908年,Ehrlich将细胞内与药物形成化合物的物质称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能接受药物的刺激,并传递刺激(点击3)。 7.(点击1)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绝 大多数为糖蛋白,少数受体是糖脂,有的受体是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的复合物。根据存在部位(点击2),受体可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8.(点击1)细胞内受体介导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信息传递 9.(点击1)胞内受体主要包括类固醇受体,(点击2)类固醇受体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异常会导致女性的不孕不育,糖皮质激素受体异常则会导致一些肺部疾病(点击3),如支气管哮喘和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症(点击4)(点击5),胞内受体的第二类是维生素D3受体(点击6),异常则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点击7)。第三类是甲状腺激素受体(点击8),异常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点击9)。 10.(点击1)而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经信号转换,在细胞内产 生第二信使或蛋白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11.(点击1)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可分为三大类:离 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酶连型受体。 12.(点击1)离子通道型受体是一类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即配体门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点击2)。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其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点击3)。 13.(点击1)离子通道受体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乙酰胆碱受体异常会导致重症肌无力(点 击2)(点击3)(点击4),谷氨酸受体异常(点击5)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点击6)、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点击7)(点击8),甘氨酸受体异常(点击9)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点击10)。

二甲基甘氨酸钠盐实验

N,N-二甲基甘氨酸钠盐总结 该项目立项以后,最先设计的的工艺路线是:氯乙酸先与氢氧化钠中和得到氯乙酸钠,再与二甲胺反应,最后反应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得到钠盐,检测结果显示副产物太多;第二条路线是:氯乙酸直接与二甲胺反应,反应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得到钠盐,结果显示副产物有所减少,但含量仍要超过40%。实验过程中改变过投料比例、方式、顺序等,但效果不大,理论上增大二甲胺的投料量可以抑制副产物季铵盐的产生,但效果有限;用甲酸、甲醛与甘氨酸反应,也没有得到纯品。 后来改变思路,用氯乙酸与甲醇(或乙醇)等低沸点的醇先酯化,得到氯乙酸甲酯(或乙酯)后再与二甲胺反应,生成二甲基甘氨酸酯,再加入氢氧化钠水解得到钠盐,一次收率有50%左右。所得产品中含5%左右的氯化钠无法除掉,想通过蒸馏胺化液得到纯的二甲基甘氨酸酯,但无法实现,原因可能是蒸馏过程中温度较高,二甲基甘氨酸酯与二甲胺发生了反应;试过用醇提纯产品,但效果不好,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很难得到纯的产品。 虽然先将氯乙酸酯化得到的产品含盐,但是可以有效减少副产物的产生,说明方法可行。接下来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之上做了修改,将低沸点的醇换成高沸点醇来完成酯化,与二甲胺反应完成之后生成的二甲基甘氨酸酯与水不互溶,氯离子留在水相中,这样就可以得到较纯的二甲基甘氨酸酯, 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得到的钠盐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这一过程中,试验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等,从原料价格考虑,选择了正丁醇,但总收率只有45%~50%。 上半年针对收率进行了实验,由于检测手段有限,不能对各反应步骤进行有效检测,只能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因素,最终从产品收率回推分析的正确性。 整个反应过程分为:氯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与二甲胺的胺化、分液萃取、水解,后两步对收率影响不大,酯化及胺化对收率有直接影响。胺化时氯乙酸正丁酯除了与二甲胺反应生成N,N-二甲基甘氨酸正丁酯外,还会发生酰胺化等反应,实验过程中只能通过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少二甲胺的投入量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通过实验发现,温度控制在30~40℃,反应时间30~60min,二甲胺投入量为氯乙酸的2.5~3倍时效果最好。对于浓硫酸、浓磷酸、氨基磺酸、对甲苯磺酸、氯化铁、氯化亚锡、磷酸氢二钾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发现浓硫酸效果最佳,但重复性不好,收率不稳定,用环己烷共沸带水的情况下,对甲苯磺酸效果最好,实验大体步骤为:

日常防火安全常识

日常防火安全常识 吸烟与防火 ●严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单位、物资仓库和其他一切禁烟区内吸烟;禁止在维 修汽车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禁止将未熄的烟头带人工作场所。 ●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如不准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准在劳动和寻物时 吸烟,不准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磕烟灰,更不能将燃着的烟头随处乱放等。 ●制订有关吸烟防火的规章制度,提倡和宣传戒烟。 灯火照明与防火 ●采用电气照明的灯具应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灯具不得用纸、布 等包裹;灯具应高于地面2米,下方也不可堆放可燃物;灯具所选用的导线应合适, 不得随意更换大功率灯具,不得乱拉乱接电线;电器在易受碰撞场所,应安装金属 或其他网罩防护、灯具构件上,应用不燃材料隔垫。 ●采用明火照明时不要靠近可燃物,最好放在由不燃材料制作的专门“灯龛”内,蜡烛基座应采用不燃材料;使用油灯勤口玻璃护罩,并经常清除灯体及罩上的 油垢,给油灯加油时必须先将灯火熄灭,对“长明灯”更要严加管理。 小孩玩火与防火 ●家长应对孩子加强管教,使他们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做到不玩火;要把火柴、打火机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中的煤气、液化气炉灶等不要让孩子随意开启;对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的行为要制止;室内、可燃建筑、柴草堆等场所禁止孩 于燃放烟花爆竹,更不准孩子摆弄鞭炮中的火药;家长外出时不能将孩子独自留 在家中或反锁在室内,应托人照看。

●幼儿园、学校的老师,应对少年儿童进行防火教育,采用形象化、具体化的 方式,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防火观念。 ●社会上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应创造条件,特别是在寒假、暑假及农忙节,把少 年儿童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以减少小孩玩火的机会。 燃放烟花爆竹与防火 ●城镇居民应严格遵守当地政府规定,不在禁放地区燃放烟花爆竹。确需燃 放的,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指定地点燃放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农村村民燃放烟花爆竹应远离工厂、仓库、公共场所、农贸市场、易燃屋区、粮囤、加油站及其他重要场所,也不准在窗口、阳台、室内燃放。燃放后应 仔细检查,发现余火残片碎纸应及时清理。 ●小孩燃放烟花爆竹,应有大人在旁看管,并阻止他们燃放危险性较大的品种 及取出烟花爆竹内的火药做其他玩具。 ●禁止携带烟花爆竹乘坐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 使用易燃物品与防火 ●凡生产、储存化学易燃物品的家庭,必须经当地公安消防机关审批同意,并 加强防火管理,在住宅明显位置设“禁止烟火”防火警示牌。 ●住宅楼梯间、通道上严禁堆放各种易燃可燃物,保持楼梯、通道畅通无阻。 ●油漆家具的油漆、香蕉水和硝基木器清漆等,应随用随买,并存放在安全可 靠的地方。

受体药理学

蛋白激酶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信号转导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机制。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ATP的丁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 ?蛋白激酶可分为5类: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组/赖/精氨酸激酶、蛋白半胱氨酸激酶、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酸激酶。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绝大多数信号通路组分可逆激活的共同机制,有些蛋白质在磷酸化后具有活性,有些则在去磷酸化后具有活性; ?二是通过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使信号逐级放大,引起细胞效应。 连接蛋白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多数受体不能直接引起相关效应,而需要通过一些“接头蛋白”介导。在介导的级联反应过程中,传递的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到达效应器,产生相关的细胞效应 接头蛋白(adaptor)是指一些具有SH2或SH3结构域的蛋白质,它们本身没有酶活性,但通过识别和结合特异的氨基酸序列而构成信号转导复合物,使信号得以逐级下传。SH2结构域能专一性地识别酪氨酸磷酸化位点,SH3结构域则能专一性识别多脯氨酸序列。由于识别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它们又能被分为许多亚型,从而使信号转导过程复杂而多样化。常见的接头蛋白有GRB2等。 G蛋白 广义的G蛋白是指所有能与GTP结合的蛋白质。G蛋白是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的异三聚体,位于细胞膜的胞质侧。βγ二聚体通过共价结合锚于细胞膜上,起稳定α亚基的作用,而α亚基本身具有GTP酶活性,能使GTP水解。 广义的G蛋白是指所有能与GTP结合的蛋白质。G蛋白是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的异三聚体,位于细胞膜的胞质侧。βγ二聚体通过共价结合锚于细胞膜上,起稳定α亚基的作用,而α亚基本身具有GTP酶活性,能使GTP水解。 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物质。第二信使在信号的传递放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了一些小分子或离子,如cAMP、cGMP、二酰甘油(DG)、三磷酸肌醇(1P3)、Ca2+等,它们是信号得以正常地逐级下传所不可或缺的。第二信使胞内浓度的升高导致酶蛋白或非酶类蛋白活性的改变,继而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质的储存和动员、细胞产物的分泌等生理现象,还能通过对特定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控,从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受体的分类与功能 ?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可以特异性识别,并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受体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识别特异的信号物质一配体,与之结合;二是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启动一系列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后导致特定的细胞生物学效应。要使细胞间的信号

防火常识知识大全

防火常识知识大全 日常防火的常识日常防火,防范于未然最重要。下面是百分网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火常识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防火常识知识 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 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 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7、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 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8、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 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9、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日常防火知识 1.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仍未熄灭的烟头和火种,不能在酒后、疲劳状态和临睡前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 2、夏天点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 3.不随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4.使用明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5.焊割作业火灾危险大,作业前要清楚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前要清除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防范高温焊屑飞溅引发火灾,作业后要检查是否遗留火种。 6.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7.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8.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提倡安装自动空气开关。 9.不能超负荷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 10.离开住处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总 电源是否切断,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1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消防通道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逃生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 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 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磷酸肌酸钠药理知识

英文名: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for lnjection 化学名称为: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N-甲基甘氨酸二钠盐四水合物 形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分子式:C4H8N3Na2O5P 分子量:255.08 在1mol/L盐酸中100℃,1min就全部水解。从乙醇水中析出的磷酸肌酸二钠盐(C4H6N3O4PNa2)化学上较稳定。Pk1 2.7;pK24.58。它属于氮磷键型中的胍基高能磷酸化合物之一。是重要的磷酸原(phosphagen),即磷酸贮存库式物质之一。腺苷三磷酸(ATP)虽然在提供生物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它并非是化学能的贮存库,仅仅是携带或传递者。起贮存能量作用的物质在脊椎动物或某些非脊椎动物中主要是依靠磷酸肌酸。当ATP浓度高时,肌酸就通过酶的催化,直接接受ATP的高能磷酸基团形成磷酸肌酸;反之,磷酸肌酸又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至腺苷二磷酸(ADP)或ATP。它只能通过这一惟一途径转移其磷酸基团,因此它是ATP高能磷酸基团的贮存库。对于骨骼肌运动具有特殊意义。它可以在几分钟内保证肌肉收缩所需的化学能,当然在乎滑肌、神经细胞内都存在。它在向ADP转移磷酸基过程中起催化反应的是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EC2、7、3、2.),在生化研究中该品主要用作该酶的底物。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磷酸肌酸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能量储备,并用于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过程提供能量。氧化代谢减慢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心肌细胞损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磷酸肌酸水平不足在心收缩力和功能恢复能力的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际上,在心肌损伤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与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所以保持高能磷酸合成物的水平成为各种限制心肌损伤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心脏代谢保护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人体的心脏停搏实验显示了磷酸肌酸钠的作用和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性。药理学实验显示:预先肌内注射磷酸肌酸钠,对异丙肾上腺素(大鼠和鸽子)、甲状腺素(大鼠)、吐根碱(豚鼠)、p-硝基苯酚(大鼠)劳力(大鼠)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心肌疾病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磷酸肌酸钠对离体的青蛙、大鼠和豚鼠的心脏以及豚鼠的心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磷酸肌酸钠可对拮抗缺氧对离体豚鼠心房的负性肌力作用;在对体内和离体的多种试验模型的试验中,向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均可加强对心肌的保护;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实验性心肌阻塞及心率失常提供保护;磷酸肌酸钠的心肌保护功能与以下作用相关:稳定肌纤维膜;通过抑制核苷酸分解而保持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水平,一直缺血心肌部位的磷脂降解;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毒理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短期和长期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均无潜在毒性。磷酸肌酸钠无致畸作用。【药代动力学】心脏手术时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

幼儿园消防安全-幼儿消防安全小常识

幼儿园消防安全-幼儿消防安全小常 识 幼儿中班消防安全教案 幼儿中班消防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

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③不能随

便燃放烟花爆竹。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幼儿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幼儿消防安全知识 ——2016年4月29日法制副园长阿不都萨拉木讲话 1、基本要求: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

常用培养基配制

常用培养基

参考文献 1.Atlas, R.M., Handbook of Microbiological Media, second edition, Ed. Parks, L.C., CRC Press, N.Y., 1997. 2.Sambrook,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second edition,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A1.2-A2.12, 2001. 常用储存液

参考文献 1.Atlas, R.M., Handbook of Microbiological Media, second edition, Ed. Parks, L.C., CRC Press, N.Y., 1997. 2.Sambrook,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second edition,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Y, A1.2-A2.12, 2001. 常用缓冲液 10X 磷酸盐缓冲液(储存液) (PBS) /升终1 X浓度 NaCl 80.0 g 137 mM KCl 2.0 g 2.7 mM Na2HPO414.4 g 100 mM KH2PO4 2.7 g 2 mM H2O 至800 ml HCl 至pH 7.4 H2O 至1升 20X SSC /升终1 X浓度 NaCl 175.3 g 150 mM Na3citrate x H2O 88.2 g 15 mM H2O 至800 ml 1M HCl调节pH值至7.0

关于消防的小知识

关于消防的小知识 关于消防的小知识 一,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骑自行车到消防队报警. 3,大声呼喊报警. 4,使用有线广播报警. 二,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项 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 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三,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 2,延伸水带. 3,转开止水阀. 四,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将安全销拉开. 2,将皮管朝向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

部. 4,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五,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烟之危害 1,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 2,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 3,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着火. 4,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延墙壁边逃生,以免错失方向. 5,火灾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六,吸烟应注意的事项 常见可燃物,如棉,麻,纸,家具等物的燃点只有200℃至300℃左右,而点燃后的香烟温度则比这些可燃物的燃点温度高出两三倍,而且一支香烟持续燃烧的时间约为10至20分钟,引发火险的时间较长,因此,要警示吸烟的同志: 1,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2,不要漫不经心,不管场合,随手乱扔烟头和火柴梗; 3,不要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件时吸烟; 4,不要在吸烟时让烟灰掉落在可燃物上; 5,不要不看场合地点乱弹烟灰; 6,不要在匆忙时把未熄灭的烟头塞进衣服口袋; 7,不要把点着的香烟随手乱放在可燃物上;

儿童消防安全小知识

儿童消防安全小知识 一、发现火灾第一时间该怎么办? 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或敲打面盆、铝锅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召唤更多的人参与灭火,并迅速拨打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拨打“119”时要注意以下细节: 1、“119”火警电话(最好用固定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街道、巷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以及被困人数。 4、冷静地回答“ll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迎接消防车。 二、灭火三要素 1、顺风灭火,以防被火烧伤。 2、根部灭火,效果最彻底。 3、距离根部2——3米处灭火,最佳距离。灭火器的有效距离只有4.5米。

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把灭火器放在地上,左手扶瓶颈,用右手食指勾住安全销,轻轻一拉。左手不可以用力握把手。 2、拿起钢瓶,左手托住瓶底,右手用力挤压把手。 3、灭火时钢瓶应向下倾斜45度。 4、钢瓶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区域,说明灭火器失效,指向黄色、绿色区域的可以正常使用。 四、水不能扑救哪些物质火灾? 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余属、氢化碱会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町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险。

NMF甲胺甘氨酸

氨基酸保湿剂<NMF-50 ) 北京昂立达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 三甲基甘氨酸vTrimethylglycine,以下简称NMF-50 )是自然界中存在地天然分子,它存在于水生贝类 动物和植物甜菜碱中,是甜菜碱加工过程地副产物,在糖蜜中含量达8%.b5E2RGbCAP 由于NMF-50具有很强结合氢原子地极性端分子,所以,它能与水和类似水地分子强烈结合,从而使它具有独特地理化性质,在护肤品中应用使肤感如丝稠般滑爽.p1EanqFDPw 一、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在溶液中,NMF-50形成很强地氢键,这样改变了水地活性,羧基<COO「)吸引水分子中地氢原子,吸附地水分子在两种相反地力作用下按立体方向分布在NMF-50周围.NMF-50中地“ N”原子对负电荷产生吸引力, 而与氮原子连接地甲基则产生排斥力.在固体状态下,NMF-50结合一分子地结晶水,在水溶液中,NMF-50地特性粘度和表观比重远高于甘油水溶液.NMF-50化学结构如图1 : DXDiTa9E3d 当一分子水被NMF-50结合时,它也很容易被另外一分子水取代,也就是说,水分子在NMF-50附近停留地时间较其它保湿剂停留地时间短.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地水分子携带者,当物理条件改变时,它很容易将水分子释放到周边环境中.RTCrpUDGiT 所以,NMF-50不象其它多元醇保湿剂<如甘油)一样固定水分子,它允许水分子完全能被活细胞利用. 这种作用效果对口腔粘膜及皮肤细胞地水分子平衡起到了良好地作用,也为口腔用品及护肤产品应用NMF-50提供了理论依据.5PCzVD7HxA 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表明:含15%NMF-50水溶液地凝固定点是一22 °C ,50%地NMF-50地水溶液地 凝固点是一32C .jLBHrnAlLg 二、表面张力 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表面张力没有显著地变化.<7%地NMF-50水溶液,表面张力仅降低13%),所以,NMF-50不是表面活性剂.XHAQX74J0X 在稀溶液中,一个水分子能暂时占据NMF-50两性离子地中间,其它水分子则按偶极有序排列.由于围绕C-N轴地三甲基地运动性以及空间位阻地作用,解释了靠近NMF-50地水分子很容易释放到周边液体中去. 这类似于一把扇子使周边地空气容易流动一样.见图2 : LDAYtRyKfE 三、PH缓冲性能 尽管NMF-50在水溶液中是轻微酸性<1%浓度PH 5.8,10%浓度PH 6.2,1M浓度PH 6.3),但它能够缓冲酸性溶 液.Zzz6ZB2Ltk 以加酸和加碱地NMF-50溶液分别制图,见图3和图4,从图可以看出,NMF-50对碱地缓冲能力较小,而对酸地缓冲能力较强,有意义地是:加入17%地NMF-50可使甘醇酸PH值升高至3.0,详见下表:dvzfvkwMI1 电导率影响见表1:表1:在20C ,NMF-50溶液地电导率<与蒸馏水以及加有HCI,NaCI地溶液比较) rqyn14ZNX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