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文之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艺术作文之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艺术作文之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篇一: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班级:历史学1班姓名:唐

业森

学号:时间: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

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

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

月17号了。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这一天到来了。

2014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

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

关站台下。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

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

第一关的嘉峪关城。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

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

绸之路”上的一个

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

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

震天下。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

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

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内城东有“光华门”、

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城楼居中,上有鼓楼。四角有角楼,

城墙上有了望垛口。东西

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

经之道。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

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

无存。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关城东、南、北

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

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

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

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

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

之苦、思乡之痛!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

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

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

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这座孤

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

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下的巍峨气势来。油然而生敬意。对于它的雄险,

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

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

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

动的心情足以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

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

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

往敦煌的旅途。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

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

下去的信念。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

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曾记得有人

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

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

气。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

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

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

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

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的感叹呢?很难想象眼前的长城是怎么抵挡住匈奴人来势汹汹的铁骑的侵扰的。也许最大的功劳不在边关长城而在于边塞将士的誓死报国,浴血奋战吧。“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让“玉门关”更增添了几

许历史的韵味。来到这里才发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竟然仅仅不到只有这么一点面

积。历史上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

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在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

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

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

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

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

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

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

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

米,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四周城垣至今保存完好,

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

宽26.4米,城墙残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

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

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

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河仓城坐南

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

形,四垣皆坍,仅有残基。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

垣最高处6.7米,城内稍北

部建有仓房一座,宽17米,长132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

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墙壁

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

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外围的东、西、北三

面加筑有两重围墙。第一

重虽残破但尚有断墙,四角有土墩痕迹。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行走在玉门关城外的浅滩上,突然想到临行前于赓哲的讲座,他曾

提到过玉门关外是一

处藏宝之地,在这里可以发现汉代的钱币,陶片,铁戟,箭簇等遗

留下来的文物。于是怀着

几许侥幸的心态开始了文物探寻之路。也许是上天眷顾,或是求物

心切,还真让我发现了一片瓦片,于是我就如同发现了稀世

珍宝般的将陶片收藏了起来。接着又发现了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

收集齐了大大小小六七块瓦片,我将它们一一收齐以备返校以后的学习研究之用。怀揣着心

爱的陶片,本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河仓城。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

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20公里。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

的凹地上,西面约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

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

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不来到河仓城附近,是很

难发现这座仓城的。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

密勘察和设计和。戈壁滩还建有好几座守卫仓城的烽燧,就像城堡的眼目,在那里警惕地瞭

望。在这里看到了了屹立在风沙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尽管它早已经干涸,但仍然岿然不

懂的守卫着千年不倒的河仓城,临走前隔着车窗还抢拍了一张胡杨林的照片,尽管效果不是很

好。如果说今天所看到的景色多少有一点让人不太满意,那么在归途中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也足

以让所有的阴霾烟消云散。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旅行。旅途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

观了“藏经洞”,“释迦摩尼涅槃像”、“第一大弥勒佛坐像”等洞窟。尽管不是很专业但仍然

被洞窟艺术之精湛所折服。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

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

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

西夏、元等历代的兴

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

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

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

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

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

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

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

十六国、北魏、西魏、北

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

有的文化宝藏。

但是这座人类难得的艺术宝库却历经了岁月的磨难和历史的沧桑。

所有的困窘归咎于一

个人,王道士。即我们所说的王圆箓。正是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而

将莫高窟里面大量珍贵的

文物低价倒卖给了斯坦因等人。当然这也跟当时政府部门的失职有关。不过所幸的是在近代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细心保护和

经营之下,我们才有幸还

能目睹莫高窟的真面目。这也是不幸的万幸。莫高窟里面壁画浸透

最多的就是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她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能反映敦煌历史上人们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我

们从前面的分折中可以看

出,它更多的是比较明确地反映了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敦煌的历史

与社会。反映人与社会需

要的程度,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时,人

们想的和做的更多是的如何生存、如何尽快地安定和繁荣,而石窟

的营造和艺术的创造自然

不会太景气;而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人们想的和做的又是更

多精神上的追求。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的意识形态,它

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艺术的

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关心社会、献身社会。敦煌

石窟艺术的社会作用进一

步证明,宗教信仰是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宗教艺术是历史上人们对

宗教的利用。敦煌石窟艺术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中国人对外来文

化的吸收和改造。这一点是大家公

认的,不仅是从艺术作品的表面如佛教的尊神及各类人物中国风貌,佛教建筑及人物服饰各

方面的中国形式等,更主要的,也是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佛窟中通

过这些形式所表现的中国

人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

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

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

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

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

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

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

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

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

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

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

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

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

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

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

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

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

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

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色也别有一番

风味。

晚上七点二十我们准时坐上了返回宾馆的大巴,敦煌考察之行实际上由此画上了句号。

剩下的就是返回学校。 21日上午9点37分我们坐上了从敦煌始发返回西安的火车。在

车上继续跟同学们在一起娱乐以外我也在想此次出行收获了什么,为其6天的旅程,三天多基

本上在车上度过,尽管如此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大西北的荒凉和西北人生活的不易。以前仅仅在

电视,电影上看到的漫漫黄沙,秋风萧瑟的场景现今身临其境时时候才真正理解了范仲淹笔下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描绘的出征战士的艰辛

与不易。

22日上午9点45分,在火车上度过了24个小时的我们安全抵达了古都西安,随后相继

返回了学校。敦煌考察到此圆满结束。稍事休整之后,我找出了从敦煌带回来的瓦片,并开

始了比对研究。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

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但由于近年来的自然人为等多种原因使得莫高窟遭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坏。

关键词:莫高窟历史背景文化地位损坏现状保护历史背景:

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有一名叫乐僔的僧人,行到此山见金光照耀,状如千佛,而在此开

凿了第一个洞窟。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

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崖

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

1,600米,是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至今仍保存有洞

窟492个,壁画45,000平

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

块,窟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最大的高达

40余米,30米见方。最

小的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之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

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艺术宝库”。十六国北魏时期,壁画一般为故事画,如:北周第290窟,全部画像近80个画面,是我

国现存唯一的佛传连环故事画。在敦煌壁画中,还反映魏晋以来佛

教渐与道家、儒家思想融

合而中国化的一个侧画。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事件被搬上壁画,如:张骞通西域,有较为细

致的表现。

第285窟有许多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形象,如:北297窟有舞乐图,

画的是流行于河西的

胡乐。这些画像提供了当时研究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敦煌莫高窟的

壁画反映了古代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壁画中各类人物

形象和

供养人画像,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衣冠服饰资料。所绘的亭台、楼阁、桥梁等和现存

的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形象图样和宝贵

资料。大量的壁画和彩塑,

为研究我国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敦煌莫高窟宝中之宝是17

窟藏经室,大约在公元

1049年,西夏战乱,僧人们为保护石窟寺财产,将历代宝藏、经卷、佛像、绢画、织绣、杂

书集中于今天标号17窟的复室里,用一道泥墙将复室封闭起来,又在墙上画了一尊菩萨像。

后来,僧人们流散各方,这个密室再不被人提起,因为气候干燥,

且密室隔绝了空气光线,

使得这些文献材料得以保存。

敦煌藏经洞自11世纪被封闭后,至19世纪末王道士来到莫高窟,

已沉睡了近九百年。莫高窟的文化地位:

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东方最大的石窟群。就其壁画、塑像等内容来说,都是解释佛经、

宣扬佛教思想的。但是,当时艺术匠师们绘制的这些壁画、彩塑等,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虚构

和夸张手法,最终要以他们的实践和社会现实为依据去展开思维和

想像,从而总要间接或直

接地折射当时的社会现状。还有许多壁画是直接描绘当时现实的。

这些壁画构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各阶级人们的生产

生活情景。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一座伟

大的艺术宝库。古代

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

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

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它为

人们展现了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生动的社会历史场景,可

以说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莫高窟壁画的损

毁现状: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霉变、腐蚀、脱落的情况十分普遍。敦煌研究

院早前的调查结果称,

敦煌莫高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而最新的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

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自然原因:

敦煌石窟开凿于石质疏松的砾岩之上,无法精雕细刻,便采用泥塑

彩绘和壁画的艺术形

式。目前,自然因素的破坏仍呈渐进式发展。莫高窟周围环境也有

崖体结构不稳定、莫高窟

背靠的沙山形成的风沙危害以及大气降水从岩体裂隙下渗,引起岩

体内可溶盐向壁画运移等

危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莫高窟本体的洞窟建筑、彩塑、壁画的保存。研究显示,在导致壁画毁坏的诸多因素中,风沙已成为莫高窟

石窟长久保存的最大威胁。

沙尘暴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极易引起壁画脱落、彩塑受损、

崖体坍塌等病害。西北地区多风沙,敦煌地处大漠之腹,每到风沙

肆虐之际,翻飞的粉尘随气流涌入石窟。

这些微小颗粒既能对壁画、塑像进行打磨,又能侵入壁画和塑像颜

料的空隙。不断沉积的粉

尘,会逐渐向外挤压壁画的颜料层或白粉层,使之脱落。这是莫高

窟壁画残破不堪的自然原

因之一。

除了莫高窟小环境恶化这一因素外,敦煌地区近年来大范围的荒漠化、沙漠化也是重要

【篇二: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第一天到达嘉峪关,我们也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去感受一千多

年前的繁华,来到嘉峪关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城市好安静马路好宽,人好少。后面才从导游哪里了解到他是1965年一城墙名命名修建起

来的城市,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大多数市民也都是来自全国各

地的钢铁工人,我自己挺喜欢这座城市的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

这边要十点左右才天黑,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嘉峪关城墙,爬上城

墙踏着几百年前城墙上的地砖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疆土心里有种说不

出的滋味,再看着高高的城墙,明长城遗址感受“丝绸之路”曾经的

辉煌下午两点集合前往下一站瓜州,素有瓜果之乡的瓜州自然是以

瓜出名,西瓜,甜瓜,哈密瓜甜到心里去了,下午到达酒店就迫不

及待的去卖瓜,五毛钱一斤,也是醉了,想想已经好多年没有买过

一块钱一下的水果了,价格虽然便宜但瓜还是很不错的,吃了这边

的驴肉黄面也很好吃,因为行程安排我们只在瓜州短暂的停留一个

晚上,

吃完饭出发去榆林石窟,他是莫高窟的姐妹窟,始建于北魏以后唐

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处于保护文物的考

虑很多经典的洞窟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一路上认真的听专业的讲解

员耐心的简介石窟的来源,石窟艺术,画面内容,塑像造型,包括(弥勒净土变),(西方净土变)中丰富多彩的笔画,面貌各异的

佛和菩萨画像,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花卉珍禽,涵盖人物,花鸟,山水对我们学习勾线填色以及画面的处理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

习的地方,尤其是盛唐的二十五窟,由南北壁的巨幅经变画,人物

丰腴,充分体现了盛唐艺术的丰腴健康,绚烂至极的时代特征,无

论是从画面结构,线条功力,还是石青石碌的运用,敷彩着色,人

物造型等方面都是美轮美奂,简直了,还有就是在来的路上祁连山

脉的延续太壮观了,终于理解了北方山水中狂野,雄伟。

接下来就是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地,甘肃敦煌莫高窟,下午达到酒

店一进市区导游就向我们介绍敦煌市区的布局,以及他的市标——

飞天,在后面最后一天的参观中也见到了飞天的出处61窟。

一路上自己心里想像着莫高窟的样子,从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中

去想象,然而等自己真正到那里四级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差太远了,进入景区要先去看大概二十分钟的电影,介绍敦煌壁画开凿的背景,还有三百六十度的数字电影,对洞窟的全方位了解,光看,真心觉

得做得不错,高科技时代啊,我们能更直观的了解,赏析到那些不

开放的洞窟,同是也保护了壁画,还为后世留下了高清资料。

没来敦煌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只是肤浅的从电视媒体,

图片中,以及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以及老师的讲课中了解的,也只是

皮毛,根本没有深入去了解研究过,这次真的是来对了,这次差不

多看了三十个左右的洞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盛唐的146中菩萨手

的画法,线条太精致了,还有237窟中的三兔莲花藻井,颜色艳而

不俗,这三十多个洞窟中包括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的典型窟

还有专业窟其中61窟中供养人曹元忠修建的,里面的人物的梅花妆,到今天日本人都还一直保持着你,还有就是洞窟过道中十二星座的

起源,以前一直以为是西方的,没想到早在五代时期在中国就已经

出现了,是微笑菩萨,真的是塑像功力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在61窟中讲解员讲解了45分钟,其中有(五台山图)最大的壁画,描绘了山西五台山的山川地貌,城池,亭台楼阁,场面之壮观,地

理位置之精确,真的是令我五体投地。其中还有个插曲就是遇到了

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讲解员所以大家才会挺的这么认真吧,

如果说榆林石窟打开了我对石窟艺术的崇拜,那么莫高窟才是石窟

艺术中的灵魂,只有亲身气场才会触及灵魂,终于能想明白当年怎

么会有那么多的前辈愿意花一辈子时间在这里潜心研究,作为一名

中国画的学习者来说敦煌壁画的造型,绘画手法,用色以及石青石

绿的用法,构图以及时代背景绝对是这方面的绝佳文本,真的是太

震撼心灵,都想着能不能留下来临摹。

【篇三:考察报告麦积山,敦煌】

学院: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班级:12级国画班

姓名

学号:20124152028

带队老师:吴工

考察地点:西安甘肃敦煌一带

考察时间:2014年10月26日——11月3日

前言:

2014年10月26日,我们12级美术学国画班从吉首大学张家界校

区出发开始了我们为期12天的大西北之行。

此次考察,对我们国画班可以说是意义重大,考察之前我们班正好

上了壁画及绢画的相关课程,这次能欣赏古人的色彩搭配及上色技巧,无疑能对我们的专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说这次考察不

仅是一趟洗净心灵的美景之旅,更是一趟模仿借鉴古人的学习之旅。历经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我们来到了西安,在宾馆呆了一晚养

足了精神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坐上火车,向着心中期盼已久的麦积

山石窟前进。

关于天水麦积山的考察报告

天水,是甘肃省的第二大城市,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古时是丝

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因此享有“羲

皇故里”的荣誉。而我们考察的首站麦积山石窟便正是位于这个有着

悠久历史的城市东南部。

在秦岭西端北侧,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四壁陡峭,单峰挺立,

呈圆锥形,其形上突下小,望之团团,尤如麦垛,因此称之为麦积山。它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初到麦积山,迎接我们的便是山中凛冽的寒风,在登了无数阶梯和

爬上了几座坡后,我们终于得见了麦积山的真颜,抬头仰望,只见

栈道云梯悬于山崖,浅栈深窟开凿于峭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

檐,层层相叠。窟龛,崖阁间以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相连,蜿

蜒曲折,游人扶栏攀援只觉惊心动魄。

据史料记载,麦积山开凿于后秦,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

窟的我国的第二大艺术宝库。石窟现存洞窟194个,泥塑石雕、石

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更以其精美绝伦的

泥塑艺术而闻名中外。这里的泥塑题材丰富,特色鲜明,北魏造像

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

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

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麦积山石窟造像以北魏为多,窟龛89个,

几乎占全部窟龛的二分之一,精品也大多是北朝作品。尽管各代塑

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了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

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有着“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其塑造的形象,以庄严的佛陀、慈悲的菩萨、虔诚的阿难、迦叶弟子,或者威武雄壮的天王、金刚,轻快的飞天及和蔼的

供养人等。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仪轨的束缚,淡化宗教神秘色彩。麦积山石窟原是一完整山体,因为唐代发生的天水地震,使整个窟

群分为了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

东崖现存54个洞窟,以涅桨窟、千佛廊、七佛阁、牛儿堂为最精美。涅桨窟前有4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

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构思巧妙,为我国石窟寺建筑的珍品,

踏着栈道凌空而上,就到了千佛廊。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出廊攀梯而上,便到了规

模最为宏伟的散花楼“上七佛阁”。上凿单檐庑殿顶,前有七间八柱

窟廊,后并列七个帐形大龛,顶部壁间各有一幅飞天壁画,其中五

幅便是著名的“薄肉塑壁画”其技法高超完美,属国内罕见。窟内塑

像75躯,体态丰腴端庄,面容慈蔼安样,龛内上端壁间,绘有精美

的壁画。“上七佛阁”的下侧是牛儿堂和“中七佛阁”,是一座汉式崖阁。通过“小有洞天”隧洞,便到了牛儿堂。一头“金角银蹄”的牛犊,蹲伏在威风八面的天王脚下,昂首展望,跃跃欲试,神气显得十分

可爱。

西崖现存140个洞窟,山势陡峭,险峻难攀,迎面我们可以看到

北魏时期建造的三尊大佛,因为佛像建的很大,便以格外引人注目。佛像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躯体伟岸,著通肩或半披肩

袈裟,这三尊大佛最中间的为释迦牟尼,左侧的为文殊菩萨,右侧

为普贤菩萨,慈眉善目,给人和蔼可亲之感。然而古人是如何在这

么陡峭的崖壁上修出三十几米高的塑像,并且雕刻的这么精细,却

是不得而知。在西崖众多的窟龛中,121窟,123窟,133窟令我印

象深刻。133窟天真烂漫小沙弥会心的一笑,第123窟童男和童女

的莞尔一笑,第121窟窃窃私语的菩萨与弟子的恰适投缘,他们所

表现的,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的童稚般的真

诚和愉悦。所以,麦积山塑像受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了当

地的人与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使人感觉佛国世

界的可亲可爱,从而虔诚信奉。

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所有的石窟都被铁丝网牢牢的封住了,

名义是保护洞窟,我们也只能透过铁丝网一睹石窟内各塑像的风采。然而,麦积山令人惊叹的不只是它的泥塑作品,还有1300余平方米

的壁画,虽然大多已剥蚀殆尽,但从残余的壁画中依稀可看出当年

的精美。西崖的127窟中,因较完整的保存西魏精华壁画100余平

方米而著称于世,藻井中东王公遨游太空图,笔法粗狂奔放,是中

国早期壁画精品。左壁维摩变﹑右壁西方净土变﹑正壁涅槃变是北

朝时期最成熟的大型经变画。而在散花楼的崖阁顶部,有一幅赤马

千人头小型壁画,“一马”便是这幅壁画的神奇之处。神奇之处在哪

里呢?就是不管在哪个方向看这个马,它都会冲着你,因此有人戏

言说这是

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敦煌写生考察报告 一进校就了解到大三下期会去敦煌考察,日子一天天临近,心情是越来越激动到了六月二十八号这天都是分分钟数着过的,同学们也都是如此,终于到了下午出发去火车站当天的阳光,温度也是很给力,那个热的,到了火车站分发车票,后车上车,火车开动,我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卧铺,一个班的同学都在一节车厢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从重庆出发途径四川西安天水西宁兰州一直到嘉峪关一路上领略到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大草原牧场只能说太美了,一天一夜晚八点终于到达第一站嘉峪关,接待我们的是“飞天”导游,第二天旅途正式开始。 第一天到达嘉峪关,我们也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去感受一千多年前的繁华,来到嘉峪关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城市好安静马路好宽,人好少。后面才从导游哪里了解到他是1965年一城墙名命名修建起来的城市,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大多数市民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工人,我自己挺喜欢这座城市的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这边要十点左右才天黑,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嘉峪关城墙,爬上城墙踏着几百年前城墙上的地砖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疆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再看着高高的城墙,明长城遗址感受“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下午两点集合前往下一站瓜州,素有瓜果之乡的瓜州自然是以瓜出名,西瓜,甜瓜,哈密瓜甜到心里去了,下午到达酒店就迫不及待的去卖瓜,五毛钱一斤,也是醉了,想想已经好多年没有买过一块钱一下的水果了,价格虽然便宜但瓜还是很不错的,吃了这边的驴肉黄面也很好吃,因为行程安排我们只在瓜州短暂的停留一个晚上, 吃完饭出发去榆林石窟,他是莫高窟的姐妹窟,始建于北魏以后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处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很多经典的洞窟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一路上认真的听专业的讲解员耐心的简介石窟的来源,石窟艺术,画面内容,塑像造型,包括(弥勒净土变),(西方净土变)中丰富多彩的笔画,面貌各异的佛和菩萨画像,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花卉珍禽,涵盖人物,花鸟,山水对我们学习勾线填色以及画面的处理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盛唐的二十五窟,由南北壁的巨幅经变画,人物丰腴,充分体现了盛唐艺术的丰腴健康,绚烂至极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从画面结构,线条功力,还是石青石碌的运用,敷彩着色,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是美轮美奂,简直了,还有就是在来的路上祁连山脉的延续太壮观了,终于理解了北方山水中狂野,雄伟。 接下来就是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地,甘肃敦煌莫高窟,下午达到酒店一进市区导游就向我们介绍敦煌市区的布局,以及他的市标——飞天,在后面最后一天的参观中也见到了飞天的出处61窟。 一路上自己心里想像着莫高窟的样子,从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中去想象,然而等自己真正到那里四级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差太远了,进入景区要先去看大概二十分钟的电影,介绍敦煌壁画开凿的背景,还有三百六十度的数字电影,对洞窟的全方位了解,光看,真心觉得做得不错,高科技时代啊,我们能更直观的了解,赏析到那些不开放的洞窟,同是也保护了壁画,还为后世留下了高清资料。 没来敦煌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只是肤浅的从电视媒体,图片中,以及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以及老师的讲课中了解的,也只是皮毛,根本没有深入去了解研究过,这次真的是来对了,这次差不多看了三十个左右的洞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盛唐的146中菩萨手的画法,线条太精致了,还有237窟中的三兔莲花藻井,颜色艳而不俗,这三十多个洞窟中包括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的典型窟还有专业窟其中61窟中供养人曹元忠修建的,里面的人物的梅花妆,到今天日本人都还一直保持着你,还有就是洞窟过道中十二星座的起源,以前一直以为是西方的,没想到早在五代时期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是微笑菩萨,真的是塑像功力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艺术考察

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外出考察总结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11绘画二班 姓名:董晓莎 学号:110608035 考察路线:襄阳、十堰、重庆、成都、广元 指导老师:张亚林 考察时间:2014年5月12——5月21

前言 走进五月,载着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和老师同学开始为期不多的十天旅行,我们从安阳出发一路途径襄阳十堰重庆成都广元有山川河流大自然的风貌有地方的风土人情。在学习考察中,我深深地感到,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有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在我们步入他乡当地感受到的名胜古迹、文化气息、城市风貌、居民的举止言行、待客方式、当地饮食、不同时期的雕刻艺术,道教佛教的精神等无不在影响着我们触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前人的智慧自醒当下的我们。 目录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二、艺术考察地区情况简介 三、艺术考察的主要任务 四、艺术考察感想 五、总结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我们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意义:通过此次考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二、艺术考察情况简介 1.考察路线 从安阳出发历经九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襄阳,到达襄阳古城墙。接下来去的地方也是我们此次出行的主打地区四川,途径武当山,四川历史悠久,重山环绕,气候湿润我们参观了四川美术学院——大足石刻——峨眉山——四川博物馆——宽窄巷子——青城山——锦里——广元——皇泽寺。 2.考察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 襄阳:襄阳古城墙位于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屡经整修,城墙初为土墙。宋时改建为砖墙,城门也由单一直出直进式改成屯兵式瓮城门。明初,湖广行省平章邓愈对古城进行扩建和维修时,为加强防御能力,使城北与汉水紧连,因而在东北角筑新城。略呈正方形。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体现了明代的汉族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2001年6月25日,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美女,山城什么的,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小面是重庆人和川东人对面条的称呼。狭义的小面是指仅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的面条,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酱,排骨等豪华浇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不像其他地区吃面条时讲究的面条筋斗,汤头鲜浓,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堂子装修的不好,甚至没有堂子——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

榆林窟考察报告

榆林窟考察报告 榆林窟考察报告 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1X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莫高窟,月牙泉和鸣沙山。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 “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 名的佛教艺术中心。前秦符坚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

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最后我们去了北京,第一站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798,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98联合厂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 6、 70 7、71 8、75 1、79 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篇 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广东、江苏、东北等地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佛教一大旅游的艺术圣地,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一道绝美的景致,在敦煌莫高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乎它里面的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壁画,人们不由被轻衣飞舞,体态俏丽的飞神所吸引,驻足欣赏它的美。敦煌飞天,又是中西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从十六朝就已经开始,有着渊源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凭着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的佛教文化,独特美学意蕴和艺术美感,让无数中外友人所神往。 关键词:飞天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 On the value of Flying Art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Synopsi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in the touris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ying image is a beautiful view of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which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Almost every cave inside it has a flying mural, people can not be seen by the light clothing, the body of the beautiful fly attracted, stop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Flying in Dunhuang, but also from the bir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sixteen dynasties has begun to have a history of orig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flying with the romantic color and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s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fascinated. Key words:flying art ,cultural background,histor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appreciation valu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现状谈文化遗产的保护

敦煌莫高窟的现状谈对莫高窟的保护 【摘要】对古迹而言,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两架马车。虽然敦煌莫高窟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石窟依然受到威胁,本文将从存在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展开阐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保护 一、莫高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半数壁画存在病害洞窟石壁局部分离,它是莫高窟壁画最危险、损害最大的疾患。经历 了1000多年的岁月,目前敦煌壁画中约1/3至1/2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莫高窟约有106个洞窟、1246平方米的壁画有白粉层起甲病害。一半以上患有被称之壁画“癌症” 的酥碱病。而颜料层龟裂、霉变、脱落、空鼓等问题也使壁画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起甲”是指壁画白粉层及其上的颜料层发生龟裂,进而成鳞片状卷翘,甚至脱落。起甲后的壁画给人的感觉是得了牛皮癣。酥碱从窟脚向上侵蚀,卜面的壁画也就无所依托而脱落。连窟体带壁画的变酥,让人根本无法对其施加外力。 2、游客过多不堪重负。敦煌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79年。20多年来,先后有8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万人次游客来此参观。近年来,莫高窟旅游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每年接待量已超过30万人次,预计未来5一10年内,到敦煌莫高窟旅游的人数还会迅速增加。由于游客身上携带一定的水汽和温度,过多地进入洞窟参观,极易引起洞窟内温度、相对湿度、墙体表面温湿度及窟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样不但会使壁画产生酥碱,也可能会引起壁画颜料变色。除此之外,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也是敦煌保护任务艰巨的一个原因。2004年“五一”期间,敦煌研究院对游客参观藏经洞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监测,发现了在18212人的总参观人数中,共有708人触摸了壁画,占参观总人数的3.9%。 3、莫高窟环境的脆弱性。石质性的文物从外表上看它们很结实,但是在环境面前,它们脆 弱,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敏感,尤其是酸雨对它们的影响。当有酸雨降临时,如果不对石刻加以保护,酸雨落到石刻上,石刻就会风化,形成粉末。而它们在人文环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更是显而易见的。怎么样深刻认识文物环境的脆弱性,并对它加倍保护,就是文物保护的核心问题。 二、莫高窟现状问题的相关对策 1、采用数字技术挽救洞窟 樊锦诗最先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传统的实地临摹在速度和质量上己经不能适应壁画保护和记录的需求,而简单的摄影和录像又难免发生失真等问题,新的数字技术正好弥补这些缺陷。它的真实录入、易于传播和无损复制等特点,将是永久性完整保存珍贵文物信息的最佳手段。从匕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他们在文物图像采集与保存、文物历史复原、洞窟虚拟模拟、壁画图案创作等方面已经取得并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正式开始了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拍摄。这种采用最先进数字技术拍摄的图像,不但逼真、清晰、质量高,而且抓住了石窟艺术中的许多精妙细节,包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被背屏和中心柱等阻碍视线的建筑所遮挡的壁画。在研究人l54员的努力F,目前己经完成莫高窟22个洞窟的测量、拍摄和编目工作。数字技术无疑是永久性、无损害保护敦煌遗产的最佳手段。 洞窟的计算机虚拟漫游试验。正在打造的莫高窟虚拟漫游系统中,石窟外景采用了系列照片,支持外景环视和贯穿式漫游,弥补了传统跳跃式漫游的不足;洞窟漫游模型采用混合三维和二维建模技术,图像更逼真,自由度、真实感大大提高;石窟建筑结构采用三维建模

敦煌市交通运输情况调研报告

敦煌市交通运输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群众路线,打造和谐交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敦煌市交通运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矛盾进行了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和把握敦煌市交通运输业在发展、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以期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一、敦煌市交通运输业现状 敦煌市境内现有各类公路总里程2108.397公里(其中省级公路部门管理的公路187.812公里),其中:国道1条(g215线)96公里;省道2条(s314线、z110线)91.812公里;全市共有农村公路1764.762公里,共铺装1047.356公里,铺装率为59.3%(其中:县道4条78.159公里,已全部铺装;乡道11条60.214公里,已全部铺装;村道1366.461公里,已铺装833.901公里,未铺装532.56公里;专用道路1 条133.4公里,已全部铺装;农垦路29条126.528公里,已铺装44公里)。 全市现有各类营运车辆2633辆(其中客运车辆1610辆,货运车辆1023辆),建成汽车站2个,乡镇客运站8个,维修企业129户,驾校4家。其中: 1.出租车全市现有出租车服务公司7家,出租车981辆,从业人员1500多人。 2.旅游车全市现有旅游客运公司7家,旅游车461辆,具有跨省经营资质的车辆282辆;具有县级旅游客运资质的车辆110辆;具有县内旅游客运资质的车辆24辆,2014年将有141辆退出营运,上报更新83辆。 3.农村公交车全市现有农村客运公司7家,农村公交车127辆,开通线路40条,客运网络已遍布全市6镇2乡,56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班车目标。 4.城市公交全市现有城市公交公司一家,为敦煌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投入城市公交车辆41辆,经营公交线路4条,具体线路为:1路公交车由原吕家堡乡政府到果品厂;2路公交车由市医院到邵家桥路口;3路公交车由北门建材市场到月牙泉景区;4路公交车由建荣市场到新城区法院。 5.货运车辆全市现有危货企业3家,共有危货车辆46辆。普通货物运输车辆977辆。2013年底,全市公路客运总量达到521.6万人次,公路货运总量达到 279.73万吨。 6.维修企业全市现有各类维修企业129户,其中,二类13户、三类116户。 7.驾驶员培训学校全市共有驾驶员培训学校4家,分别是安顺驾校、银信驾校、现代驾校和青海油田驾校。 二、存在的问题 1.道路建设方面 敦煌市是实施村村通最早的试点县市,由于受当时试点内容所限,全市村村通工程仅仅通至村委会,修建100余公里即被宣布为村村通。近年来,随着村村通建设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已通向自然村和居民点,全市需补通建设的断头路、联网路数量较大,而敦煌市因为已被宣布为村村通,省上农村公路建设已对敦煌市关门,致使敦煌需补通建设的农村公路无法列入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予以建设。 2.道路管理养护方面 2.1敦煌市市乡公路管理站核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护及管理人员工资未纳入市财政供给; 2.2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核定为每年110万元,远远达不到省、市文件规定的标准,只能解决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问题,农村公路路面、桥涵破损状况无法得到及时修补; 2.3近年来敦煌市实施的财政部门的一事一议项目和交通部门的通达通畅工程,农村公路铺装里程增加数量较大,但养护经费又没有增加,而地方养护配套资金又不能足额及时到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 考察地点:陕西省博物院、须弥山石窟、雷台晋墓、武威博物馆、西夏博物馆、嘉峪关城关、悬臂长城、榆林石窟、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丹霞地貌、塔尔寺、白塔山公园、麦积山石窟、法门寺、青铜器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 考查重点:石窟寺、博物馆、佛寺建筑、青铜器、美术学院等人文景观 考察指导过程: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佛教石窟寺艺术与汉藏佛教寺院建筑艺术、秦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河西走廊历史、甘肃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陕西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青海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西周史与周原青铜器 考查作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饮食、建筑、服饰、风俗、旅游产品等,不仅拍照,还有部分手绘 行程路线: 起始站:洛阳→西安→固原→武威→嘉峪关→瓜州→敦煌→张掖→西

宁→兰州→天水→宝鸡→西安→洛阳

第一站:西安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我们参观的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内,陈列出华夏文明一路出现的历史,时光也跟随博物馆一步步的前进倒退了几千多年,现在回味一下历史的长河。 真的很难想象,以前的技术可以制作出 这么精巧细致的东西。古人能够依靠精细的 技术,专制的细心做到堪称完美,我们设计 中也是如此,不能缺少古人的细心,和有那 么两手的技术,古人也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多 创新,使得博物馆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更像 是随时会有精细出现在你面前,这更是值得 我们艺术设计学习的地方。 第二站:固原 固原的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装。 这里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之后的第一座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门关遗址所在。 清《甘肃通志》载:“州北九十里须弥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 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

莫高窟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莫高窟旅游发展给敦煌的经济、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对经济带来的变化: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系数大。就我国而言,旅游业总体就业系数约为1:5旅游在提供1个直接就业机会的同时又产生了5个间接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的作用明显。 随着莫高窟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人数的迅速增多,莫高窟对敦煌经济带来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莫高窟吸引的海外游客量很大,而入境旅游对敦煌市带来的经济影响也不容忽视,莫高窟吸引的海外游客量很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一些新兴岗位也正应运而生,如当地农民弃农,转而经营农家小吃、土特产,提供家庭小旅馆,出租骆驼等。据不完全统计,敦煌市8万农民中现在有1万多人从事和旅游相关的产业,每年净增收入人均达3000~5000元左右。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 目前旅游产业总收入已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4,以莫高窟为主的旅游业已成为敦煌市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业。而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性、相关性和带动性来看,敦煌市旅游业发展方向也逐渐改变。“旅游立市”也就成了敦煌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这也使敦煌的经济发展目标、方向以及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尽管莫高窟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旅游发展的利益和成本在旅游地居民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部分人获得了较大利益,但另一部分却没有,但是他们所承受的旅游带来的经济不利影响却是一样的。众所周知,甘肃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但旅游业的发展给敦煌经济带来物价、房价等的上涨,却是一部分人的承受力更弱。而另

一方面,旅游业带来的利润,使得许多人其农工而从与服务,这使得敦煌的产业结构也会变得不合理 二、对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作为异地性活动的旅游必然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国际旅游。在国际旅游环境中,这些来自不同社会的成员的文化差异无疑将对他们的社会互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敦煌旅游资源丰富,所吸引的客源市场地理分布相对广泛,莫高窟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当地居民往往会遇到多种地域文化的交流、沟通和影响,入境游客的跨文化旅游行为必然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习俗民风和文化特征等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随着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了交融。入境旅游者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文化交流: 敦煌居民处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莫高窟在为在未成为旅游地之前,敦煌居民的心理状况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自循环结构。居民间共同的社会心态、文化传统、民俗民风,彼此熟悉的语言及时尚追求。地域空间内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磨合和融会中,达到了一个相对一致和稳定的状态,使居民的心理保持稳定和有序。然而随着入境游客的大量涌入,游客自身携带着大量的跨文化信息进入旅游地,影响到敦煌居民个体心理发生变化,通过对跨文化的迎合、追求和模仿,促进当地居民对外文化交流。通过与外国友人的直接交流,居民能够更为直接的获取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更广泛的传播当地传统文化,其次,当地居民也认识到自身与外来的差距,言谈举止由原始粗犷逐渐转变为文雅有礼,并开始在各个方

云冈石窟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云冈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艺术考察报告 艺术考察报告 学生姓名唐乐琪学生学号1007011013学科专业美术教育所在学院美术学院带队教师刘宣翟水良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原印象 ——西北艺术考察 一、考察地点 山西:乔家大院 平遥古城 五台山 云冈石窟 应县木塔 晋祠 山西省博物院 陕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乾陵武则天墓 茂陵霍去病墓 秦始皇兵马俑和秦始皇帝陵 永乐宫 河南:三门峡 虢国车马坑博物馆 龙门石窟 开封老城 河南省历史博物馆 二、考察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22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XX年5月4日,怀揣着早已惴惴不安的心踏上了我们的西北艺术考察之旅,这段旅程像一颗早已播种在我们美教每一个人心里的种子,随时都在准备发芽,随着今天的到来,它破土而出,迅速生长。在刘宣和翟水良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欢声笑语,经过24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站——山西,虽疲惫且盖不住一颗颗年轻而又不安的心,由此出发,我们的这次艺术考察跨越了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一路游览,一路学习,在这20天的考察期里,让我对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重新认识,也使我对赞叹中国这源远流长的

历史与文明。 2、考察情况 “表里山河”——山西 晋文化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因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而闻名中外,在我看来,它更是因晋商而让它的文明留存至今。进入乔家大院,它不像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更多的是它的古朴和雅致在吸引着我,它与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并无大的差别,但围院却是北方所特有的,除了建筑文化,乔家大院的晋商文化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它的财富、智慧、制度,都是现在的我们都无法匹敌的,对于乔家大院,只能用心、用岁月去细细品尝其中的百般滋味了!平遥古城 平遥,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中国境内保留最为完好的县城,被称之为“乌龟城”的平遥本早已毁于日本人之手,但正是由于它乌龟式的城貌使它得以保留下来,究其原因,也是日本人以“龟田”避嫌一说,导游的讲解使我们对这座古城好奇不已,古老,富有,应该可以形容繁荣时期的平遥,古老体现在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而富有则是其城中拥有中国第一家票号而体现,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在平遥住了两夜,并不仅仅被它的热闹吸引,而是它无时无刻间透出的文化气息以及古城的安定、和谐深深

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毕业考察报告 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班级:专业:撰写时间: __ 艺术之美 _________ _____ 曹军 ___________ ___ 11427203 _________ ____ 设计2班 ________ ___环境艺术设计 _______ ___ 14年9月20日 ___ 2014年美术系考察报告 今年同往年一样,一年一次的艺术设计生的校外考察,作为一名学艺术学画画的学生来 说,艺术考察不光是一门课程,我觉得这更是一次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必不可少的经 历,多看多听多走走,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从知识,心灵上都会有和大的帮助和提升。 一考察目的: 通过考察的亲身经历,从自然中得到设计的启示,从都市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 人员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设计修为,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二考察时 间和地点: 考察时间:2014年9月3日-------9月15日考察地点: 今年我们的行程是广东-------------广州。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设计含量高的地方。 第一站,深圳。 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的几大经济重点地区,刚到的深圳给我这个 学设计的重重一击啊,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没有一个是呆呆的立在哪里,几十层的高楼真可 谓是千姿百态啊,亭亭玉立在哪里,看上去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随行的途中我还了解到,深圳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设计之都”。 千姿百态的设计构成,设计元素,设计成分,构成了当今的璀璨夺目的“设计之都” --------深圳。当我们下车修正完后,我们融入到了设计之都之中,用眼,手,鼻子,身体 去感受深圳的设计之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相信不单单是我自己被震撼了,基本 上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跟多的不是经济有多么好,生活水平有多么优越,是设计,是深圳处 处都可以见到的独具一格的设计,基本上每一个设计都是那么唯一,且恰到好处。城市中的 自然设计与现代的都市设计相结合,不能用完美来形容,但是也是非常融洽的了。虽然不能 说受益匪浅,但是我感觉给我的设计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原来设计可以出现那么壮 观,那么璀璨,那么柔美的效果。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这是初到深圳的感触,随着对城市的接触,对特色的观光,对一些艺术的产地的游赏, 给我又一个冲击的是画的美感享受。 我虽然是学设计的但是对画有着对特的喜爱,初站大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画师,和好多 的精美作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球,原来画还可以这么画着实让我开了眼界。 这个小小 的并不起眼的坐落于深圳的小村落,是一个艺术的聚集地,也是一个艺术的殿堂。 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画师,齐聚在在理,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生活,泼墨 挥毫。在这个小村落里慢慢的浏览一番你会发现,成千上万的艺术作品,简直就是一个个的 小展馆。这里还有来自许多国家有名的画家的作品,包括中国的许多国画画师的佳作,和许 多国际上知名油画家的作品: 无论是哪里的作品,还是哪里的气氛,都可以说是一个艺术的殿堂, 孕育艺术的好地方,篇二:外出考察报告 目录 上海、乌镇、苏州和杭州考察报告.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敦煌莫高窟旅游活动的利弊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对其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随着 改革开放和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莫高窟旅游活动日益丰富,旅游业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复兴、宣传、交流和现代化,但同时也使当地的历史文 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使当地文化不断商品化、庸俗化,影响当地社会文化的 健康发展。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社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莫高窟的旅游事 业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敦煌莫高窟是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域少数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 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旅游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敦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1900年农历5月26日,在窟内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为敦煌社会文化的复兴做出很大的贡献。 2.促进了当地的对外文化交流:莫高窟是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闻名世界的,各个时代的壁 画和塑像,表现着它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民族关系、中外交往 和人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旅游活动的开展,使莫高窟开始迈向世界,各个 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民会聚在一起,共同用莫高窟的历史去了解和交流中国各族人民 之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长期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历史,即以窟论史。 有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大家共同看到,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虚幻 的佛国世界,而且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 3.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建成开通了新华网“中国·敦煌网”;成功举办了省内档次高、规模大的“中国·敦煌 飞天文化旅游节”。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旅游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推行,新一轮的”敦煌旅游热”逐步升温,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众多游客的涌入给莫高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莫高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出现危机,游客在洞内所发出的“ 三气” (热气、湿气、废气 ) 严重破坏洞窟内的小环境 ,使洞窟陷于“ 环境疲劳”状态 , 导致洞窟“体质恶环化” 。据监测表明,每个游客每小时呼出水汽的67%,约21克水,呼出二氧化碳的52.3%,约4.7升,在离开洞窟后将留在窟内。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所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引起颜料的变色。 2.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固有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莫高窟是世界遗产, 有其特殊性,但是在旅游开发观念冲击下 , 敦煌莫高窟被开发为旅游产品 , 被当作纯经济对象而遭到破坏。由于政府控制不力 , 景区内部部门经济迅

考察报告永乐宫壁画

关于永乐宫人物壁画的考察报告 细谈个人对永乐宫壁画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分析 大二工业班陈奕诺 1.考察目的:通过参观永乐宫内壁画从而可以达到提高个人对元代人物壁画的了解与深入分析以及提高自身对壁画造型色彩的研究兴趣。 2.考察地点介绍:(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同时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永乐宫的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3.考察内容:主要是考察永乐宫内的人物壁画及了解壁画的搬迁史。 4.考察过程:全程由导游讲解参观了永乐宫各个大殿,观解壁画人物熟悉壁画所描述的内容并听解老师的分析。 5.考察具体分析: (1)壁画历史:(元代壁画元代壁画创作由于比较兴盛,分布范围也很广。它是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同时元代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利用宗教维护和巩固政权,对各种宗教采取利用和保护政策,因此各种宗教和教派都很活跃,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教和佛教。最有代表性的元代壁画就是山西芮城县的全真教永乐宫壁画。这些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画工精细、异彩纷呈,宗教艺术在这些壁画上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2)壁画分析:龙虎殿是永乐宫的宫门,坐落于1.8米高的台基之上。殿内壁画分布在殿后东西两壁,现有壁画是元代所作。内容为神荼、郁垒、天丁、神将、城隍、土地,损坏较为严重。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壁画内容为《朝元图》——描绘道教诸神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共画天神289身。帝后主像高达3米多,玉女身高也在2米以上。朝拜队伍大体份四层排列,方向大致朝北拱笏、捧圭、拈花持葆,神情肃穆,场面十分壮观。画面整体布局是按照对称仪仗形式,以青龙、白虎为先锋,三十二天帝君为后卫,东部绘紫微、玉帝、后土领群神为左翼;西部画勾陈、木工、金母领群神为右翼;东极和南极领玄元十子为近侍;君以三清为中心,表达所谓“三清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群神拱之”的气派。八位帝、 后除在神龛东西外侧为立像外,其余六位都在宝 座上。两侧分别有玉女侍立,众神环绕周围,高 低错落有致。人物的神情面貌极富变化,有须发 猥立、横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 语的玉女,有神态恭谨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 学士,有丰满俊朗的真人,也有状貌奇特的天神。 形象之间顾盼有神,表现出传统线描的高度成 就。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各种质地的服饰 器物、自然景物,特别是难以摹拟的云气,都得 到绝妙动人的表现。全图众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 进,腾云驾雾,浩浩汤汤,按层次展升,错综复

2020外出考察报告

2020外出考察报告 ----麦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艺术价值 很难的学校这次组织外出考察,主要目的是要我们更了解民族文化,对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我们的毕业创做 有很大的帮助。主要考察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无论 是那种文化,都有很艺术价值,无论从绘画,书法,历史和人文等等,都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就像有人问永乐宫壁画和清明上河图 有什么区别。我个人认为其实很简单,永乐宫壁画绘画艺术高,因 为它的造型,和色彩和人物的神态都达到了及至,而清明上河图它 的历史价值高,因为它反映的是真实社会生活,不像永乐宫的壁画 反映的只是神话不是显示。由此麦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也是如此, 不过有不同与永乐宫的壁画和清明上河图。它门有着相同的地方, 就是都是佛教文化的留传,但在表现方式上却不相同,一个是泥塑 艺术,一个是石雕艺术。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 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 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 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公 元384——417年),以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了营建。麦积山现存 大小窟龛194个,54个位于南崖,140个分布在西崖,除少数窟龛内已 空外,共保存了从公元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约1500年间的泥塑、石 雕7200多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洞窟窟内的艺术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思想主题并社会历史背景之后,作为一点补充,也是合理的逻辑推理:麦积山第127窟作为当 时在特殊情形下为乙弗后所建的洞窟,特殊的题材与来源,还有特 殊的画工成份等,这些必将对麦积山同时代及其后的石窟艺术产生 深刻之影响,也就是说与乙弗后有关的社会历史在麦积山的活动,

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历史学1班 姓名:唐业森 学号: 41203010 时间: 2014年10月

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 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 这一天到来了。 2014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城楼居中,上有鼓楼。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之苦、思乡之痛!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 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这座孤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 下的巍峨气势来。油然而生敬意。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足以 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旅途。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 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曾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气。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 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 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