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导学案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助学案编号()课题: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

)这种水壶具有水沸自动断电保护功能,即水沸后因气压增大使电源开关自动断电。分子的角

损坏不能再使用的塑料制品,使用后成为塑料垃圾,为了保护环境,你提出的一条合理化建议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

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

.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

.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

历史学科教案

(学生记忆,教师检查) 三、拓展探究 根据以上图片说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 图中三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贡献?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四、巩固小结(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主要知识点,重点记忆,并概括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及作用。 五、达标训练(满分18分) 1.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 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 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 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 “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3.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些说明() 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 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 D.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 4.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S-32 Ca-40 C-12 K-39 Mn-55 Cl-35.5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变化; (2)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质的意义 ②量的意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知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三“改”:将短线改成等号。 四“注”:即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标”: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 固体时,不须标出! .........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的依据: (2)计算的步骤:①“设”②“写” ③“找”找出之间的质量关系④“列” ⑤“求”⑥“答”。 典型例题分析及点拨: 【例题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 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

201x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0 化学与生活活动学案新人教版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0 化学与生活活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了解六种营养素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了解某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活动方案】 活动一、回顾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六大营养素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1.独立填写下列各题,小组交流。 六种营养素是指什么?哪些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哪种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1)蛋白质是构成什么的基本物质?由什么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高温、紫外线以及哪些情况会造成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功能? (2)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3)什么是人体的备用能源? (4)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功能有哪些?缺乏维生素A则怎样?缺乏维生素C则怎样? 2.小试牛刀: 如图,是我们正常人每天应摄取各类营养物质的金字塔。 (1)位于塔底的五谷类是人体每天应摄取最多的,它含有 的营养素最多的一种是什么?它主要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 温提供什么? (2)某校食堂中餐食谱如下: 主食:大米饭; 配菜:红烧肉、煎鸡蛋、炸鸡腿、豆腐汤。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应该增加的配菜是什么?

活动二、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哪些(从大到小)?常见的微量元素又有哪些? 2.作为医生专家组,你能对下列各种元素缺乏病人的症状做出诊断结论吗?能否向病人提出饮食、药物或保健品建议? 活动三、构建知识网络图 你能根据本节课的复习,自己总结《化学与生活健康》吗?形式多样,不限于文字总结,可画 树状图等。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豆腐 B.玉米 C.奶油 D.黄瓜 2.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馒头、米饭 副食红烧牛肉、清蒸西江鱼 饮料酸牛奶、白开水 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A.炒鸡蛋 B.蒸猪排骨 C.炖豆腐 D.炒瓜苗 3.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4.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级题) A.化学与健康 ①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 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 B.化学与生活 ①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 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C.化学与安全 ①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 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化学与环境 ①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B级题) (1)如图是某校食堂的食谱,从所含营养素分析,除水和无机盐外,主食中主要含有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食谱中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2)小强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他有点贫血,你认为他应该适当补充______元素.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 菌消毒.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预习提纲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2、了解李白生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学步骤: 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读好“孟、陵、辞”字音。 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 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初意: 二、交流展示:诗意 三、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检测: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2、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 1、我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预习提纲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1)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理解送: 元二: 使: 安西:(2)题目的正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介绍作者:王维 2、抓字眼,眀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2)小组汇报 。(3)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大王五中刘攀攀 教学目标: ①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性质来考查它们的用途, ②掌握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 导学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性,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3.C60,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相对分子质量。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可用于食品中除去色素,还可用于防毒面具;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而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练习: (1)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2)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碳和硫属于不同的元素因为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5)盐酸和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6).轻轨电车”(如右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特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②; ③。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 质,是因为 1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不完全燃(氧气不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3、还原性:(置换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的现象 应用:冶金工业 练习: 1..右图集气瓶内为红棕色的的气体,投入几块木炭,过一段时间,看到 (1) (2) 由此说明了木炭具有的性质.

高二化学《化学与生活》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化学《化学与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 1、必做题35分钟内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选做题。 2、10分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批改、自我订正。 3、最后将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写在反思栏中必做题 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最先合成的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2、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3、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 A、变性 B、煮熟 C、盐析

D、加入浓硫酸 4、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 B、强还原性 C、强氧化性 D、加热难分解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糖类 6、关于合理饮食有利于健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饮用水越纯净越好 C、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D、调味剂和营养剂加得越多越好 7、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c 到d;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a>b>c>d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15自相矛盾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了解人物思维过程,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片,猜一个成语吗? 2.你一定猜出来了吧。就是“自相矛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3.自己大声的读2遍课题《自相矛盾》 4.自己从图中找到矛和盾。 矛:前面尖尖的用于攻击敌人的兵器。 盾:是圆形或方形的,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书写提示:矛(máo)盾给予(yǔ)

二、了解作者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解大意 1.根据下面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2.读一读下面生字、句子 (1)鬻(y ù) 吾(w ú) 弗(f ú) 夫 ( 2) “楚人有鬻(y ù) 盾与矛者。” “夫(f 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吾(w 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w ú)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其人弗(f ú)能应也。” 3.试着读出韵味和节奏

4.结合注释和老师提示理解大意 誉之曰誉:称赞 吾盾之坚吾:我坚:硬,坚固 吾矛之利利:锋利 或曰曰:说 何如何如:怎么样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代词,指“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之:相当于“的”。 4.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四、走进寓言,了解人物思维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提示: 矛刺破了盾说明矛非常锋利,而盾不够坚固。矛刺不破盾则说明,矛不锋利而盾相当坚固。那楚人的矛是锋利还是不锋利?盾是坚固还是不坚固?确实有问呀?围观者论证了楚人的话不成立。他才会发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二、图形与几何 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能整理学过的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长方体 面 棱 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 长 正方体 2.复习圆柱和圆锥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圆锥 二、重点训练 1. 判断并说一说理由。 (1)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 (2) 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 你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 ) 如果把学过的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 )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 圆锥的高有一条,圆柱的高有两条。( )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厘米,其中长5厘米,宽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如果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米? 三、课堂达标 1.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6米,求这个沙堆的重 量?(每吨沙的体积是4 3 立方米) 2.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平方米,半径是2米,求它的体积。(要求根据课本中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不先求出圆柱的高,而用较简便的方法解答。) 3.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相等,它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你知道和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前预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变 元素的和不变 微观:原子的、、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1)(2) 2.含义:以2H 2+O点燃 2H 2 O为例 (1) (2 ) (3) 三、基本反应类型 用字母A. B. C. D来表示如(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 (3) 置换反应 (4) 复分解反应 【课堂探究】 一、【典题精练】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 【例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 【例2】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 2 H 5 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O 6H 2X 4CO 9O S H H 2C 2 2 2 5 2 + + +点燃,则X的化学式为() A. 4 2 SO H B.SO3 C.SO2 D.CO2 【例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体积小于200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例4 】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变式训练: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X+O2↑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3 D N2O5 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这种物质的成分有() A. 只含有碳元素、硫元素和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和氢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 C. 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案与练习(共5套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案与练 习(共5套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案与练习(共5套新)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用途。 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 [重点]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难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一有机物 1.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都含有碳元素,比如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大多不易导电,熔点低,易燃烧。 二有机合成材料 2.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因而具有________性,如________塑料。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________性,如__________。 4.合成纤维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纤维的缺点:____________。

三白色污染及解决措施 5.白色污染指________造成的污染,其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解决白色污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物甲烷乙醇2.羊毛棉花天然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3.热塑聚乙烯热固电木或电玉4.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5.废弃塑料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目标一:有机化合物 阅读教材P102~P10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化合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磷等元素,但有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尽管含有碳元素,却仍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这类物质看作无机物。 目标二:有机合成材料 阅读教材P103~P104内容,填空: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棉花、羊毛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主要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2.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而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

中(小)学初三化学第十二单元复习化学及生活导的学案.doc

初三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导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 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 你知道有哪些物质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各有什么作用? 【情境导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常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来自哪些生物,都有哪些作用? 二、自主探究:

【思考】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 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 ___、_____、____ 即时组成细胞的物质,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知识点一:蛋白质 【自学】阅读教材P86~ P88 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功能:是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的主要。成人每天需 60~ 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 构成:由多种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其主要组成元素有、、、等 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几种蛋白质 ⑴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 和 co2 的载体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 co 结合能力比与 o2 结合能力强 多倍,导致而死。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学案2_201205151027312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六大营养素,及其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2.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元素的分类,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知道什么是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4.知道常见的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并能识别,了解其应用。 学习重点: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有机合成材料 学习难点: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08江苏镇江)生活中的下列物品,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 A.铝合金门窗 B.玻璃钢桌椅 C.塑料洗衣盆 D.景德镇瓷器 2. (08福建三明)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硬水、软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泡沫的多少 B.羊毛纤维、涤纶——灼烧,闻气味 C.氮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的现象 D.氯化钾、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3.(08广东)根据右图福娃的自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福娃的制作材料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两种材料可用燃烧法区别 C.福娃的外衣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D.福娃的内充物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4.(08广东肇庆)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5.(08江苏南京)今年6月1 日起全国执行“限塑令”,南京市曾在鼓楼广场等地组织宣传 活动,发放无纺布袋。生产无纺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B.使用无纺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C.生产无纺布与棉布的原料都是天然纤维 D.聚乙烯、聚丙烯、聚酯都属于合成材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牛)

第六单元整体导读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儿童诗 单元学习重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学习难点:学写儿童诗。 学法提示: 1、在学习课文之前,按学案的要求,认真搜集、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资料,锻炼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在学习课文时,要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边读边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本上;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更感人。 学习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搜集阅读《海龟救人》《小狮子爱尔莎》《沈石溪文集》中的《斑羚飞度》《混血豺王》等。观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影视片。 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可用5—6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可用4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可用3课时,共需要12—13课时。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年级:六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自主探究日期: 主备课人:牛延琴学科组负责人:王玲娜审核人:王玲娜祝喜梅 学习内容:《轻扣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

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学习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学习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具准备: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学生交流)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 (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 (1)自己动手写诗 (2)举办诗歌朗诵会 (3)合编小诗集 (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导学案(九年级))

七年级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树立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学会调控情绪,辨别分析不同情绪的影响;分清雅俗,提高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培养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的种类、情趣有雅俗之分、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单元的重点。 2、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自主复习:(根据知识梳理,认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知识梳理: 情绪类型: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情绪产生的变化的因:1. 2. 情绪的影响:1.积极情绪: 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 2.消极情绪: 情绪的控制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合理宣泄的方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庸俗情趣会使人: 追求高雅情趣高雅情趣的意义:1. 品味美好生活 2. 3. 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1. 2. 3. 4. 二、合作探究: 1、初一(2)班学生小强经常听到不少的同学谈论上的世界很精彩,于是便抱着好奇的心里去了一次网吧。这一去便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网吧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后来竟从家里偷钱去上网,甚至对父母说谎,说是要买复习资料,拿到钱后又去网吧,沉溺于网络里经常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小强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视力爱到严重影响,而且还染上了吸烟、喝酒的坏习惯。 (1)分析小明沾上不良嗜好的原因。 (2)样帮助小明,使他杜绝这些不良嗜好? (3)如果在学校内开展一次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为该活动设计一个宣传主题,并写出宣传的主要形式。 2、2008 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作为 2004 年雅典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杜丽只能胜不能败,重压下的她无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首金卫冕失败,沉静、乐观、爱笑的她在赛后痛哭失声。四天之后,杜丽及时调整好了心态,在女子射击 50 米步枪三种姿势的比赛中夺冠。 (1)杜丽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杜丽学习,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 3、典型例题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他充分利用时间,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代美国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就读时,他对电脑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到自觉地、刻苦地学习、研究,终于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一个人如果对未来没有希望、没有理想,那么他将永远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以上两位名人成功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达标检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导学案】 (1)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2.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3.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4.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 1.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 2.你知道有哪些物质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各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探究: 【思考】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___、_____、____即时组成细胞的物质,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自学】阅读教材P86~P88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功能:是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如鱼、 、蛋、 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 3.构成:由多种(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其主要组成元素有、、、等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 + CO2 + 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多倍,导致而死。 吸烟危害:、尼古丁、等 ?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高压、紫外线、超声波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有机溶剂、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自学】阅读教材P89~P90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组成:由、、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60%~70%) 3.常见的糖 ?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等。 酶 (C6H10O5)n 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葡萄糖C6H12O6 (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 ?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中。生活中白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果糖 ?纤维素 【自学】阅读教材P90~P91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分类:?植物油脂:油(如大豆、植物油、花生等);?动物油脂:脂肪(如肥肉等)。 2.功能:提供大量 39.3KJ/g(比糖类多一倍,被称为人体内的燃料),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自学】阅读教材P91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存在:、、鱼类等(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1.分类:①米饭、②羊肉、③苹果、④白菜、⑤牛肉、⑥花生、⑦糖果、⑧瘦猪肉、⑨黄瓜、⑩鲜奶。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 ?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2.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 )。 A.软骨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 3.小钢患了重感冒,发烧快有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请问他体内有机物被消耗的量最大的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4.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 A.甜食 B.谷类食物 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5.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水 C.维生素 D.糖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八下) 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论事说理) 【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 作家作品: 21《庄子二则》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着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2《礼记二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3《马说》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着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4《唐诗二首》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歌,能唱的诗。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以铺陈、记述尾注。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营养素是指哪六类物质及其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2、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知道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分类、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 〖学法指导〗 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学构建 〖知识网络〗 六大营养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功能:是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蹄、角的主要成分 一、、构成:植物的种子(如、、) 由多种(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人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反应,生成。同时热量供人体活动需要。 二、糖类 1、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2、常见的糖、、。 1、分类植物油脂:。动物油脂:。 三、油脂 2、功能:提供大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能源 1、存在:、鱼类等 四、维生素 2、作用:调节、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 :症缺V C :症 1、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五、化学元素 2、钠和钾维持人体内的和维持体液恒定的。 3、缺钙青少年病、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铁会引起,缺会引起甲状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