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虎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复习笔记

吴文虎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复习笔记
吴文虎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复习笔记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第一章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节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

一、“新闻事业”的定义

1、新闻事业: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通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各种专门机构,以各种方式采集和传播新闻,反应舆论,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经常性活动。通常可以把新闻事业分为新闻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两个部分构成,但是新闻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机构或传媒本身。

2、新闻传播媒介:是指以传播新闻、引导舆论为基本任务和主要活动的传播媒介,有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主要类别,通讯社也包括在内。

3、大众传播媒介: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还包括各种音像设备及其制品和它们的制作、播放与接收设施。

二、“媒介产业”的含义

4.媒介产业:又称传播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主要有报业、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特点是它使用的基本原材料是信息,应用的基础设施与技术设备都是信息产业部门提供的高技术产品,执行的职能基本上是收集、加工、传输信息,进行信息生产的目的基本上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的产品都是信息高度密集的产品,具有信息价值的多层次性、间接性、增值性和高渗透性,媒介产业的从业人员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的劳动者。

5、社会主义的媒介产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积极作用?

1)改善社会消费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在社会消费中,物质生活消费固然重要,但是文化生活消费却不可或缺,而且在社会消费整体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文化生活消费能提高公民和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媒介产业从精神角度为国家建设产出素质更高和精力充沛的劳动力。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主要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带有普及性、跨国性、新鲜及时和适应大众需求等特点,重大科技发明无一不是先有大众传媒发布和传播,然后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说明媒介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3)促进社会整体产业结构合理化。媒介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为提高受众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它的增长将是文化产业和物质产业保持合理的比例,改变目前文化产业滞后于物质产业的态势。

三、媒介产业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的区别和联系

四、新闻事业与企业化经营

6、新闻媒体与企业的不同?

第一、新闻事业所从事的活动并不全部都是经济活动。我国的新闻事业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负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社会职责。编辑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两者都不可轻视;

第二、新闻事业不能独立承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和市场风险,而且最终的盈亏仍然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因而不能算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第三、新闻事业同时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决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

7、为什么新闻事业要实行企业化管理方针?

第一、新闻事业具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的性质,应该纳入社会生产体系之中。新闻媒体可以有可观的广告收入和销售收入以及经营其他行业的收入,是可以部分或全部自负盈亏的。

第二、新闻事业如果做到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国家经费开支,既能减少国家和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又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还有利于新闻媒体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第二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

1.简述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两重性。

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从新闻事业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新闻媒介的生产流程和它所依靠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市场预测、经济分析等,都属于自然属性这一类的活动;另一方面,新闻事业的宗旨、办报办台的方针、新闻和其他传播内容的选择标准、新闻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以及经营管理的指导原则等,都具有社会属性,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法规,以人民群众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经营管理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营管理在新闻事业中的作用:

新闻事业抓好经营管理,最显著的作用就是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积累资金,增强技术装备,促进新闻改革,丰富传播内容,适应新闻媒体发展的需要。广告收入增加显著,激光照排和胶印印刷。

第二、为媒介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集团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3、集约化经营:以办报、办台为中心,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资产重组,发挥优势,开拓市场,搞活经营,实现产业化和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团化,以增强实力,有效地抵御国内外市场上的风险。

4、企业化经营:继续完善宏观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物资管理上,要着眼于使用增值;在生产管理上,要着重成本管理,使全部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在财务管理上,要着眼于资金运营,使资金获取更大的投资效益;在经营和管理上,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公平合理的经营秩序和竞争规范;在人事管理上,要考核量化,重实际绩效和民主选拔人才。

三、经营管理观念与新闻宣传观念的协调统一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转变?

1)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新闻传媒不再讳言市场和市场经济,视资本主义式的洪水猛兽,而是抓住市场的变化,勇于迎接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讲求经营策略,深入研究媒介市场和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在竞争中占领市场,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2)树立“两个轮子一起转”即两手抓的思想。新闻媒介以“办报办台”为中心,同时抓好编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让编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像两大小相等的个轮子,以同样的力度一起转动,把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的全盘工作和整体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3)树立企业化管理思想。要按照企业的模式实行严格的从上到下的全面管理,充分发挥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和领导职能,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讲究管理艺术。

4)树立自主经营的思想。对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的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要力争做到不等、不靠甚至不要,而是要自力更生、自主经营。要开源节流,加强财务管理,积极筹措和合理使用资金,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收自支。

第三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简要历史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报刊是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工具,政治功能和阶级意识都被提到了首位。革命领袖也都把报刊作为指导革命斗争的重要手段。由于处在革命时期,报刊的经济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显现,办报办刊的经费来自政党和党内成员的供给,经营管理不可能列上议事日程。

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2、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1)新闻舆论性。所有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介都把传播新闻与信息、引导舆论视为己任,这是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事业的基本特征。

2)倾向性。新闻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然带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为不同阶级的阶级性。

3)社会性。新闻事业所属的新闻机构和传播媒介,都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受众,强调为广大读者、听众和电视观众服务。在我国,新闻事业强调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4)经济实体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新闻机构都加强经营管理,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收自支。我国的新闻事业已经开始具备了经济实体的特征和属性。

三、新闻事业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新闻事业形成发展的四个基本规律:

1)新闻事业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也就越发兴旺,反之,经济越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也越不发达。

2)物质科技手段直接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最初出现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滚筒式印刷机,功效比人力印刷机高出十倍以上,对报纸的印刷、发行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信卫星、电脑通信技术等的使用,使得新闻事业的采编、传输、印刷、发行等主要环节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3)社会政治生活的状况,对新闻事业的盛衰有重大影响。政局的稳定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极大。

4)新闻事业自身总是朝着不断增强新闻性,扩大信息量,加快传播速度,重视经营管理和产业化的程度,使形式和功能日益多样化,并与广大受众更加接近的这一方向发展。

第四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学科的总体构想

第一章补充:

1、企业的特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能够按照自身的利益,依据市场信息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决策,并对经营结果负完全责任。市场上的企业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但不承担企业所负的经济责任。总之,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必须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经营:一般是指生产单位或一项社会化的事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需要,对自身的工作目标、工作方针、工作体制、生产规模、技术设备以及产品和市场的开发等所进行的筹划和运作,以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标。

3、管理:本意是指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道去完成工作。它所采取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五项基本活动。

4、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市场学的研究对象,狭义的解释是指引导商品及劳务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企业活动。广义的解释是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提供、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

第二章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职能(重要章节)

第一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

一、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历史状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三个时期

1、建国后,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经历了哪三个时期?

第一、经营管理的初创和启动时期。建国后到50年代初,中央和新闻宣传的主管部门对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方针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的,50年代初,我国报业普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有的在达到自给自足之后还向着“自养”的方向发展。

第二、经营管理的萎缩和停滞时期。随着计划经济的实施,特别是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媒介市场逐渐萎缩,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商业广告最终被视为异端,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都被横扫一空,各类新闻媒体一律锁定在供给制、报销制的范围内,有其“文革”时期,新闻机构靠财政拨款被视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天然特征和政治纯洁性的标志,报业实行企业化的方针因此中断。

第三、经营管理的恢复和振兴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济管理体制逐渐在全国报业中得以推广,广电事业的转变也随之起步,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新闻媒介作为第三产业机构开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2、80年代以来报业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市场经济观念包括竞争意识、开拓意识、风险意识和超前意识。新闻传媒要抓住市场的变化,勇于迎接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讲求经营策略,深入研究媒介市场和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在竞争中占领市场,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2)从“单边作战”到“两个轮子一起转”。从过去报社注重采编、轻视经营管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既抓好编务工作又抓好经营管理工作的思想。让编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像两大小相等的个轮子,以同样的力度一起转动,是采编工作和经营管理协调运转,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从机关管理模式向企业化管理思想的转变。改变过去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管理。加强对人、财、物及技术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值、物尽其用。

4)从“等、靠、要”向自主经营思想的转变。对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的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要力争做到不等、不靠甚至不要,而是要自力更生、自主经营。要开源节流,加强财务管理,积极筹措和合理使用资金,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收自支。

第二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

一、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二、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

1、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双效”统一的原则。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新闻事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工作和活动中,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牺牲经济效益来确保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2)整体互动的原则。整体互动的原则是“双效”统一原则的延伸,它是指在经营管理中要把媒介组织看做一个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门要为整体的目标而共同协作,同时媒介组织又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与其他组织共同为社会的整体目标努力。

3)市场决胜的原则。媒介组织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媒介市场上竞争和拼搏的过程,媒介组织一定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中心,以市场决胜为指导思想,全面抓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这里所说的市场决胜的原则是针对经营管理工作的范围而言的,并不是说媒介组织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这是社会主义媒介产业和资本主义媒介产业的根本区别之一。

4)优势互补的原则。这里所说的优势互补,首先是指在媒介组织内部的优势互补,具体地说,媒介组织要抓住自己的几个“拳头”经营项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心策划与经营,大力发展,才能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优势,其次,媒介组织要处理好主业经济和非主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经营项目之间、主业经济与非主业经济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产生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节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职能

1、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决策职能。决策时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最基本的职能。决策就是对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形式作出判断,确定生产经营的目标,在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

(二)计划职能。计划是决策的展开和具体化。

(三)组织职能。组织是保证实现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职能。

(四)指挥职能。社会组织建立后,使之发挥作用。

(五)协调职能。企业内外的互相诶和,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脱节的问题。

(六)控制职能。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工作的缺点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

(七)激励职能。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目的在于引导和影响企业员工为完成计划和任务而积极努力。

第四节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一、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职能的确定

1、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职能的确定,要强调针对性、特殊性和实用性。

1)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媒体特征,受众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提出各自的经营管理职能。经营管理应强调计划职能的准确性、协调与沟通智能以及解决职能的开拓创新。强调组织有力、指挥有度、控制有方、强调计划的灵活性和外部协调。

2)特殊性:所谓特殊性,就是个性。新闻事业不能完全与其他企业等同起来,因而管理职能也有其它书的一面。新闻事业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又有从事经营管理的企业属性。因此,经营管理职能的发挥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致原则,而且经营管理职能是媒介组织整体的职能,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经营管理部门的事。一方面,要切实改变轻视经营管理的旧观念,又不能只强调经营管理职能而放弃了社会效益的根本目标。

3)实用性:经营管理职能的发挥一定要落实到实处,不能搞花架子。

二、、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

2、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

1)决策职能。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决策无疑是媒介产业经营管理职能中的核心。一是实行科学的“预先”的管理,就是说管理工作要先行一步。二要有科学的预测。三是讲究策略。

2)计划职能。计划是为媒介产业的决策服务的,也是决策的具体化。计划的好处是:为媒介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对不

确定性的未来和变化中的环境提出与之适应的目标,以最低的成本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能够统一媒介组织内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工作标准,及时发现不利的危机和有利的机遇。

3)组织职能。通过合理组织机构和人事设置,创建一个协调有序的组织结构,确保组织目标顺利高效的实现。组织职能要考虑的问题:1组织层次和管理跨度2集权和分权3系统和权变

4)指挥职能。指挥职能是最主要的领导职能,领导和指挥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就是要带领、引导、鼓励、督促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5)协调职能。协调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比例,实施合理的沟通、激励与公共关系;

6)控制职能。媒介组织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实际工作脱离原定的计划,为保证计划和目标的实现,便需要有控制职能;

第二章补充:

1、社会效益:一般指新闻媒体给全社会带来的正面的效果,这主要是就媒介“产品”而言,也就是报纸和广播电视节目等对社会所起的正确积极良好健康的引导作用。其判断标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要求。

2、经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经济活动中劳动占有量、劳动消耗量同劳动成果的比较,即生产性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效益率是指纯利润和所有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

3、投入产出分析法: 1936年由美籍俄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首先提出。投入产出法是一种实用的科学的计划方法,我国从1973年也正式引用投入产出法编制各种计划。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系统的经济活动都包括投入和产出两大部分。投入指人力、物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产出指生产活动的结果,即生产出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产品。在生产活动中投入和产出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投入产出法就是利用这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计划方法。

4、管理跨度: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决定一个管理人员能管理多少个下级人员。

5、窄管理跨度组织的优点是控制和监督都比较严密,上下级之间联系也很快速;而缺点是上级往往过多地参与下级的工作,事事亲力亲为,管理出现多层次并引起高额费用,最低层与最高层之间的距离过长。宽跨度组织的优点是必须谨慎地选择下级人员和迫使上级授权,必须制定明确的政策以便共同执行;缺点是上级负担过重,事事要求上级拍板而形成“瓶颈”,有时也会出现失控现象。

6、权力是指处在某个管理岗位上的人对整个组织或所辖单位与人员的一种影响力。权力包括三种类型: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集权往往被认为是实现政策一致性和行政效率的最容易的方法。分权取决于组织的规模。

7、系统观念认为,组织由五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是:目标与价值系统,技术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和管理系统。系统观念为深入了解组织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西方管理理论的系统学派是70年代形成的。

8、权变观念认为在不同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完美的组织机构模式。权变理论强调领导工作和领导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条件和被领导者的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强烈影响。权变学派形成于80年代。

9、职位权力:由组织机构正式授予管理者,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力。这种权力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在职就有权,不在职就无权。这种权利是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的基本条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要求下级必须服从。职位权力可以分为:决策指挥权、人事调配权和奖惩权。

10、领导者的综合才能:一是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二是对人有基本的了解和懂得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下有不同的激励因素的能力;三是杰出的鼓舞能力、能鼓舞追随者为从事一个项目而全力以赴地工作;四是能以某种方式去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激励手段:一是给以适当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二是给予合理的评价和报酬。三是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四是提高媒介组织的社会价值,树立组织形象。

11、控制职能的意义:从宏观控制的角度来说,大众传媒面向社会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控制富有成效,就会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且能使传媒达到预期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控制失调,会给广大受众和整个事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传媒自身的发展也会造成障碍。从微观控制来看,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职工很多,工种、工序繁多,采编经营管理技术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各不相同,要维持高效的全面均衡的运作,必须时刻注意加强管理的控制功能。

12、新闻事业或媒介经营的内容有哪些?

1)媒介产品经营:开发、定位、定价、宣传、营销

2)媒介广告经营:一是媒介广告经营的内容:版面和时间;二是媒介广告经营的方式:承接、招揽、代理

3)媒介多种经营:一是外部媒介产品的经营;二是其他信息产品的经营;三是非信息产品的经营

第三章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重要章节)

第一节市场和市场经济

一、市场

1、媒介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组织要在市场基本经济力量的基础上生产。

第二,尽管媒介组织可以在经营管理上提出许多措施和方法,但不能忽视市场的反复无常和千变万化。

2、市场:狭义的市场指有形的交易场所。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在市场内,买方和卖方为了买卖和让渡某些商品与获取某种服务而进行等价交换活动,而市场交易的内容则包括商品与劳务。无形市场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靠广告、中间商以及其他交易形式、寻找货源或买主,以沟通买卖,促进成交。

二、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经济体系。指资源分配的决定完全仰仗于控制市场各种运作过程的经济力量,并由此而建立起的经济体系。

4、市场经济的一般功能:

第一,市场积极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社会的供求关系。

第三,市场经济能够客观地评估商品与企业的价值。

5、资源配置:指把人、财、物等各种社会资源,有效而合理地分配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活动中去。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等机制引导资源的拥有者进行决策。

6、我国市场经济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举。

3)在宏观调控上,我们有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

7、媒介市场研究: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媒介生产者把媒介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过程,具体说,我们既要媒介市场的总体,又要进一步研究媒介生产者、媒介消费者和各种媒介产品,以及媒介市场营销的特点、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媒介市场与新闻资源

一、媒介市场的一般状况

1、媒介产业和媒介产品的一般属性:

1)作为媒介产业一般都有两重性。一是媒介组织理应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宗旨。我国新闻传媒明确提出其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另一方面媒介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市场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参与竞争,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2)对媒介产品有三个问题要认识清楚。

一是媒介产品究竟是不是商品。媒介只有具备商品性才能实现其服务功能。

二是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和商品化倾向应当有所区别。反对精神产品商业化,并不是要否定媒介产品客观存在的商品性,而是批评那种唯利是图,不顾广大受众的利益和精神需求的商品化和商业化的错误倾向。所以应该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但并不否定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三是媒介产品可分为两种:商品性产品和公共产品。商品性产品只能供拥有者或者消费者享用,公共产品则不收取任何费用,支出由国家或媒介组织负担。

2、媒介产品?

3、商品性媒介?

二、媒介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4、媒介要满足哪几类人,他们的需求和欲求是什么?

1)各种媒介的拥有者,包括媒介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人。

我国大众传媒都属国家所有,从传媒所属管理权限上来看,分为中央级媒介组织,地方媒介组织。他们期望其企业及其资产得以保值和不断发展,投资得到高回报率和不断增值。

2)职级不同的各种媒介从业人员。

媒介组织的员工希望保住他们的饭碗,不会“下岗”,而且有较高的报酬,得到公平待遇,有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劳动中能得到精神上的鼓励

3)大众传媒的受众量大面广而又情况、特征各不相同的大众传媒的受众。

其中包括报刊读者、电台听众、电视台观众、网络使用者等,他们是媒介产品和劳务最基本的消费群体,分别于不同的媒介组织发生直接的相关联系。不同媒介受众都希望以低成本获取他们需要的媒介产品和劳务。

4)大小不等的广告客户,主要有广告公司,各类企业的经营部门,需要刊登广告的个人。

广告客户则希望以低价购买纸质媒介的空间(版面)和电子媒介的空间,既能吸引他们锁定的观众,并希望媒介能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

5)其他多种经营的客户。

如报社印刷厂承印的客户等,从发展的眼光看,他们是双栖的消费者,既是媒介组织多种经营的客户,又是大众传媒的受众,还可能是后者潜在的消费者。希望能从媒介组织经营的商场、饭店、企业等,获得更优质和廉价的商品与服务。

三、媒介消费者的需求和效用

5、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有哪几种类型?

1)从受众对媒介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来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的需求-新闻型、知识型、娱乐型;

2)从受众心理和大众传播功能来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为了解闷消愁,逃避日常生活的种种约束,摆脱烦恼,消除疲劳,松弛神经;

二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获取谈资,显示个人趣味,以促际日场社会关系的发展;

三是为了确认自我,确定自身的定位,学习应付现实问题的方法,强化自身的价值观;

四是为了监视环境,通过媒介获取外界信息,以帮助决策;

6、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商品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

7、效用: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某种商品时所感觉到的满意程度。商品效用的大小是由其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决定的,如果满足的程度高,就是效用大;满足的程度低,就是效用小。效用的大小还取决于这种商品的增减程度。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效用就会减少。

四、二元化媒介产品的市场

8、二元化的媒介市场(简述媒介市场的特点):媒介市场是一个二元化的媒介产品市场,及媒介产业以生产同一类的产品和劳务,活跃于产品销售和广告两个不同的市场;

第一章 电影评论(完)

第一章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是影视专业高考所要掌握的重点。考查方式是针对一部电影或者电影中的某一片段写一篇评论分析。分析影像语言必须掌握一定的视听规律,通过列举实例对视听语言进行详细分析与解读,是这部分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你、清晰明白。 一、电影评论的概念与分类 电影评论的概念 电影评论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观众在观看电影以后对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主题、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并用适当的题目和结构组织成评论分析文章。电影的评论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即对影片主旨意义的评论和对视听语言的解读。 要分清楚电影评论与影片观后感的不同。影片的观后感重在写感受,文字是完全感性、主观的,表达方式多以抒情、叙事为主内容多为看完影片后得到的感想与启发。而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表现成功与否,电影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如果说观后感是在探讨“表达了什么”的问题,那么电影评论就是在探讨“如何表达的”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得出主题的同时利用一切组成电影的元素来证明所得出的结论。 电影评论的分类 1、细节性评论 细节性评论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评论。组要依赖于个人的直觉能力和感受能力。特点是随意性的评论、敏锐的观察、恰当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类评论的写作思路是: 电影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得怎么样?主创是谁?编剧、

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为人熟悉的作品?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东西?有无遗漏?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对影片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是否认同?如不认同,为什么?说出不认同的理由,要有理有据。我的观点能站住脚吗?影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的表达出来? 2、电影视听评论 这类的评论,考生的评论焦点是影视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者是影视的叙事形式在影片中的特定表现。分析影视作品的形式、风格、技巧,找出整部影片的叙事模式,发现影片是如何系统化、模式化运用这种技巧的。在整部影片或单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复或变化,或深入发展或平行对应,都是应试重点应注意的部分。电影评论主要是电影视听评论与主题评论相结合的模式。 3、宏观历史评论 从宏观历史角度入手写作影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社会历史取向 从社会历史取向角度入手写作影评事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主要运用电影发展的历史及电影发展的社会历史影像,把影片放到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 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影视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宏观历史角度的影视评论的写作思路: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那些是浅显的?哪些是深层次的?主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之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会文化侵略?不同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曲解?影片所使用

新闻事业管理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 一.新闻事业管理 含义: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基本特征: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 拥有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公共产品 含义:也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种类: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特征:①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②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环保。 三.私人产品:是指消费时可以分割,购买时可以独享。采用直接支付手段购买的产品,例如衣服食品等。 四.媒介作为事业和企业的不同属性------ 媒介作为事业单位的属性:

A.媒介资产均归国有,媒介行为要对党和政府负责 B.媒介是党和政府宣传部门,媒介领导由上级任命 C.企业以新闻宣传为主要职能,没有盈利目标,各项福利由媒介自身承担 D.媒介组织架构参照党和政府部门,只注重内部的管理活动,无须开发市场和营销活动 E.媒介只生不死,没有破产或被兼并的后顾之忧 媒介作为企业单位的属性: A.媒介实行多种所有制,媒介行为既要对党和政府负责,也要对出资人负责 B.媒介实行公司制 C.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住房养老医疗实行社会化 D.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E.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也可以破产或被兼并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五.1949年12月,全国第一次报纸经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报纸企业化经营方针。 六.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论述) A.从计划经济观念到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 B.从单兵作战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转变 C.从等靠要到自主经营的转变

(全新整理)10月新闻事业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事业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66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新闻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应该实现一种转变,即实现() A.经营服务型向福利服务型转变B.“小而全”向“大而全”转变 C.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D.“大而全”向“小而全”转变 2.对企业有利的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 A.企业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要B.企业生产能力等于社会需要 C.企业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要D.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匹配 3.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 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 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 4.就报纸而言,受众选择传播媒介或然率公式中的报偿的保证,可以分解为若干因素,其中之一是报纸的() A.编排内容B.定价方式 C.编辑形式D.发行方式 5.对新闻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公共关系措施是() A.积极发展社会联系B.大力开展公共服务事业 C.切实履行社会责任D.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6.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体现职工能力和资历的工资是()A.职务工资B.工龄工资 C.基础工资D.级别工资 7.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节目播出的() A.定量、定人、定期B.定人、定时、定量 1

C.定时、定期、定人D.定期、定时、定量 8.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或然率公式,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 A.价值规律B.最省力原理 C.效率原则D.最优化原理 9.广义的新闻策划指新闻媒体的() A.报道策划B.发稿计划 C.运作策划D.采访计划 10.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有多种方式,其中被视为节目安全管理重点的是() A.普审B.复审 C.选审D.终审 11.某市有A、B两家新闻单位,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新闻单位A是新闻单位B的 ()A.公众B.兄弟单位 C.主体D.同行单位 12.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三大系统,其中发行部属于() A.编辑系统B.经营系统 C.行政系统D.党务系统 13.国际上流行的视听率测量方法有四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A.挨户访问B.电话访问 C.日记调查D.仪器测量 14.报纸经营状况的试金石是() A.读者拥有量B.报纸的公告销量 C.报纸发行量D.报纸的总发行量 15.在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中,体现了编辑业务和经营管理业务相分离的是 ()A.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 B.编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 C.社(台)长、总编辑双首长制 D.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 2

《新闻事业管理》

1.新闻采编作品分析 欧阳学文 挑选一篇新闻作品进行分析评鉴,字数不少于500字。 赏析优秀新闻作品《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 作者:胡萍 所谓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在我看来是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吸引既可以是新闻的内在美,也可以是新闻的外在美。不管是会议新闻,还是有关于历史的新闻;不管是经济报道,还是有关于科技的报道,若是能写的深入浅出、鞭笞如理,那便是最优秀的了。 所以,按照我的阅读喜好,这篇新闻报道就让我肯耐着性子读下去。我本是对科技类新闻不感兴趣的人,但是由于这篇新闻报道写的不繁杂、不冗长、不深奥、不官方、不枯燥,我便是为了它而破了一次例的。我想通过这篇新闻报道,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应该借鉴一下,如何把吸引不了读者的新闻写的魅力十足?如何让读者对你的报

道一见钟情、一眼便知? 这就是要采访的深入!把写作的基本方法学熟练! 我具体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这篇新闻作品的导语在结构的安排上,可能会让人产生厌读心理,但事实并非如此。 全文导语共105个字,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一个可以删去的字或词语。我们仔细阅读一下,便可窥见个中奥妙。首先第一句: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不仅照应开头,而且还是一种高度的概括,细细品味,其中不乏有设置悬念之意。我作为一个读者,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受就是疑惑:我国一直在强调科教兴国,对科技的投入占财政投入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记者为何却说“科技创新实为无米之炊”呢?“我省部分县(市、区)”是指哪些部分?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我不得不继续读下去。紧接着,记者从切入,通过对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采访,记者获知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科技拨款的窘境。由此为线索,记者展开采访。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真题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新闻媒体市场调查的核心是采集 A、媒体数据 B、受众数据 C、广告数据 D、企业数据 2、在我国A股上市的第一家新闻网站是 A、新浪网 B、腾讯网 C、人民网 D、新华网 3、我国新闻媒体涉及最多的一种侵权纠纷是 A、名誉权纠纷 B、著作权纠纷 C、肖像权纠纷 D、署名权纠纷 4、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销售模式,分成联营指三方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分享经营收入。这“三方”指 A、制片商、发行商、播放商C、制片商、发行商、经营商 C、投资商、制片商、发行商 D、投资商、制片商、播放商 5、我国实现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种类齐全的年份是 A、1958年 B、1960年 C、1965年 D、1978年 6、我国新闻媒体的多元化战略目前已进入 A、横向联营阶段 B、产业多元化阶段 C、多种经营阶段 D、投资多元阶段 7、专业调查公司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属于 A、一手资料 B、二手资料 C、一次销售 D、二次销售 8、“控制权高度集中与高层管理人员手中”这种组织体系,体现的是

A、利克特X理论 B、利克特Y理论 C、麦格雷戈X理论 D、麦格雷戈Y理论 9、判断我国新闻媒体市场细分是否可行的首要因素是 A、可测量性 B、可收益性 C、相对稳定性 D、可接近性 10、新闻媒体渠道经营和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A、渠道策略管理 B、渠道成员管理 C、销售合同管理 D、销售价格管理 11、劳动合同有若干约定条款,其中之一是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 C、竞业禁止 D、社会保险 12、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集团化进入再次突破阶段的事件是 A、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B、东方明珠重组上市 C、上海报业集团成立 D、浙报集团整体上市 13、我国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有效期最长的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4、网络媒体广告的特殊定价模式中,大大降低了广告主风险和成本的是 A、CPM模式 B、CPC模式 C、CPA模式 D、CPRP模式 15、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核心是 A、“独立核算,盈余自用” B、“财政断奶” C、“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D、“转企改制” 16、下列关于广告刊例价格和广告成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广告刊例价格通常等于广告成交价格

山东省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考试计划

山东省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考试计划 注:本考试计划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编《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手册》(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6月第2版)整理,仅供各位自考考生作为学习参考之用,请以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报考简章为准!详情可咨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一、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代码C050218 主考院校: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2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 3、日语(0840) 4、高级英语(0600) 5、英语翻译(0087) 6、英语写作(0603) 7、英语词汇学(0832) 8、口译与听力(0602) 9、商务英语(0796) 10、政府、政策与经济学(0937) 11、国际商务管理学(0947)12、电子商务概论(0896) 13、毕业论文(9574) 二、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专业代码:B020218,主考院校:青岛大学、山东轻工学院。 本专业共设置13门课程和毕业论文及加考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 3、英语(二)(0015)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51)(含实践) 5、基础会计学(0041) 6、经济学(0800) 7、管理学原理(0054) 8、公共关系学(0182) 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6089) 1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6090) 11、薪酬管理(6091) 12、工作分析(6092) 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093) 14、毕业论文(9575) 三、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本科)专业代码:B040110,主考院校: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1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 3、英语(二)(0015) 4、心理学史(6065) 5、社会心理学(二)(2047) 6、心理学研究方法(6059) 7、公关心理学(0643) 8、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284) 9、生理心理学(6057) 10、学校心理学(6058) 11、个性心理学(6060) 12毕业论文(9576) 四、文化产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码:020155 主考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本专业共设置13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09)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 3、英语(二)(0015); 4、中国文化导论(4121); 5、文化产业与管理(4122); 6、外国文化导论(4123); 7、文化经济学(4124); 8、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4125)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实践)(2); 9、文化市场与营

读书笔记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公管1102班201011521215 李超鹏 老实说,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着实把我吓到了。其实对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这本书我以前也只是听说过而已,真正接触到这本书还是这一次。尽管读这本书的过程挺痛苦的,但是我还是该谢谢老师给我创造了这个机会,因为读这本书增加了我对就业、利息与货币这几方面知识的了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我未来的方向。 凯恩斯是个传奇人物,于我而言至少是这样子的。凯恩斯被世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学说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的地位。在凯恩斯生活的年代还不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所以他并未获得这一奖项,但是,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远远超过任何一位迄今已经获得此奖的学者,这也是举世公认的。 轻轻翻开这本神圣般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首先看到的是序言,凯恩斯这样写道:此书主要是为我同行的经济学家写的,我希望别人也能看得懂。也许连凯恩斯自己也想不到,到了今天他自己所写的这本书会被许许多多社会各界人士所阅读! 纵观整本书,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进入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先后发生了多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市场供求力量失衡,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自由竞争,通过价格机制调节供求关系,最终达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趋于一致)陷入“经济学危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就是由于力图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被称为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的。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对比《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了以下的观点、理论与方法: 一、在均衡原理上 二、在分析方法上 三、在利息论上 四、在政策上 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深入分析了有关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问题。凯恩斯在书中指出,失业除了传统经济学认为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还有一种非自愿失业,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批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由于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失业是因为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后者又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三个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是因消费倾向递减,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投资需求不足是因为资本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前者是指投资利润率的下降,后者是指人们保留现金偏好。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想办法促进有效需求,办法是:增加工资以增加消费,采用累进税增加穷人收入,实行赤字预算与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他认为,刺激投资比刺激消费更重要。它有乘数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它将传统经济

新闻事业管理自考资料

新闻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学科,是新闻学和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 新闻传媒系统: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闻图片社等媒体机构组成的。 新闻单位:是以采集、制作、发布、经营新闻为主要业务的各类组织机构的总称。 事业单位:指接受国家领导,以国家预算拨款为活动资金来源,不进行成本核算、不上缴利润、不缴纳税金的单位。企业编制:即除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属单位编制内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实行招聘制。 聘用兼职:是指新闻单位聘请社会上的传播和管理人才到本单位来从事有偿的智力劳动。 一长制:又称独任制、个人专责制。其特征是领导权力,特别是决策和控制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个最高领导者手中。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集体领导制。其特点是新闻单位的领导权,特别是法定决策权和控制权由两个以上的领导者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双轨制:指将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制兼有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的特点,其具体实现形式是将决策划分为一般性决策和重大战略性决策。 总编辑负责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新闻单位普遍实行的、来自前苏联的党报管理模式。主要分编委会和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两种,编委会或党委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总编辑是最高行政首长。狭义的新闻策划:也叫报道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的主体 即采编人员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制定和实 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 动。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编辑部门在一定时期组织报道 的设想和规划。 广义的新闻策划:即新闻媒体运作策划,是对新闻媒体 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广义的新闻策划不局限于新闻报 道本身,而是包括新闻媒体所有与信息传播有关的行为。 邮发合一:报社将报纸发行业务全部交邮局办理的委办 型报纸发行体制,我国解放初期借鉴前苏联经验而实施, 目的是利用邮局现成的邮件送达网,使之成为报社的“讯 息送达网”。 报纸发行:即报纸经过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印刷厂传递到 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它是报纸实现“双重出售”功能 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报社传播活动及经营活动中都占有 至关重要的位置。 多渠道发行:指在报纸发行时,结合自办发行的成功经 验和对邮政发行网络的适当利用,同时开发社会发行力 量,按发行成本低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的发行方式。 发行量稽核: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对报刊所声称 的发行量进行核实,以确保向相关的目标群体及社会公 众公布的报刊发行量真实可信。 我国建立发行量稽核的意义:①发行量是衡量报纸影响 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我国的发行量稽核制度,可以 使采编等人员集中力量办报,扩大发行量,争取更多的 读者,从而促进报纸质量的提高。②发行量与报纸广告 价格具有密切的关系,建立我国的发行量稽核制度,可 以使广告客户放心使用经过核实的发行量数据,也可以 使政府管理机构根据这些数据实施管理,从而有利于规 范报纸广告市场。③建议我国的发行量稽核制度,可以 使各家报社公平地进行发行量的比较,靠自身实力拓展 生存空间,促进报业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有用销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有偿发行所售出 的报纸中真正为读者所阅读的那部分报纸的数量。 订阅:即报纸读者预交一定时间的报纸订阅费,由专门 的投送人员在该时间段把读者所订的报纸按期投送到读 者指定的地点。 报社产品成本:是指报社生产各种产品(包括提供劳务)、 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出报成本:是报社为编辑、出版、发行报纸所支出的费 用,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印刷材料费、编辑费、发行管 理费、设备折旧费等,是考核报社经营管理状况的指标。 发行推广:即报社对报纸发行工作的各种舆论准备行为, 是报纸发行工作的重要环节。 报社发行推广的方法有:①赠送礼品②举办读者参与的 竞赛活动③围绕传播内容进行发行推广④开展投递竞 赛,建立发行员荣誉等级⑤为学龄发行员提供奖学金。 前三种针对报纸编辑人员,后两种针对报纸发行人员。 广告推广:指的是新闻媒介向广告主及代理广告主业务 的广告公司推销自己的广告版面位置或广告时间的手 段、措施及活动,以及新闻媒介在广告受众中树立自身 广告业务活动的良好形象的手段、措施及活动。

未有天才之前 读后感

《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 姓名:牛祯祯学号:1151061 院系:管理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四班 这篇文章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的内容,在合适不过。但是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师者,而应是更广泛的大众。 就文章内容来讲,主要阐明天才需要泥土来成长的观点,批评当时“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的观点以及批判家的高谈阔论。这些的存在不仅不使泥土存在,甚至“要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这篇文章,应该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的,毕竟,当今教育与人才是永不过时的发展线索,同时也总是因存在问题而对社会发展发挥着影响。 一.“整理国故” 由于背景不同,原文强调融入世界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但在现今社会,情况又在变得不同了。随着西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当第一批思想先进的人意识到,振兴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是必要而紧迫的事。某些问题只从西方理论借鉴,会让我们国人手足无措。作为国人,要想成为国人中的天才,便不能摒弃中华的文化沃土。要知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原本不是对立的文化思想,不能顾此失彼,导致社会发展文化的指导思想重复出现文化危机问题。比如,大家都在谈论《圣经》,西方哲学,却对于《易经》《道德经》这种关于世界大道修身养性的国宝级文化置若罔闻。 二.“崇拜创作” 原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呼吁要学习外国知识的,翻译著作是让国民学习了解更广博知识的必要途径。但在当今,又发展并分化出不同的意义。 中国确实现今在很多方面诸如法律制度健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立公民社会方面,科技发展等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却在大众文化发展方向失去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航标。越来越过于强调个性,突兀而不是创作,突出。当代时髦地称其为“秀”。秀格调,秀财富,甚至秀性感。因此郭美美秀出了红十字会,引发民众对红会的信任危机;世界杯秀出了各大求包养的野嫩模,大学生。这些背后所谓大胆地“创作”,无不显露出大众价值观的苍白。 三.批评家 接上文,同样社会存在太多想借“批评”秀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于上此种种,我们是不该从自身以及社会反思些许什么。 再从教育说,当今有多少高等院校,有多少教师是可以为“天才”做培植的泥土的。老师和学生原是具有特殊师生缘的组合,现在却在一些院校变成对立关系。到底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还是上行下效,但是总归只有那么少的可怜的一小撮才是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吧。其次说普通大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可能能被当政者或者企业家利用了解大众的共性,依此满足大众的需要,来达到政绩或者市场的繁荣。但是于培养更高素养的“天才”,大众却不怎么扮演正面的角色。大众的舆论总是即兴的评论,几乎从不深思。看似对社会关注度很高,其实大众并不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中,天才要想成长,就要独善其身,跻身与自己同质的行列。既然没有泥土(何谈沃土),那就只能自己寻找泥土来成长吧。

00662新闻事业管理201704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事业管理试卷 (课程代码00662)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判断新闻作品是否侵害名誉权,首先看新闻事实是否 A、准确 B、真实 C、侵犯他人隐私 D、有侮辱诽谤行为 2、无论是有形妁还是无形的,资产的本质是 A、资本 B、财产 C、经济资源 D、货币资金 3、新闻媒体渠道经营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提高销售效率 B、实现资源共享 C、规避市场风险 D、发挥协同作甩 4、新中国新闻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历时最长的是 A、起步阶段 B、停滞阶段 C、改革跨越阶段 D、融合创新阶段 5、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 A、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B、上海报业集团 C、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D、南方报业集团 6、我国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都有的一种财务报表是 A、利润表 B、损益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7、我国制订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 A、许可制度 B、登记制度 C、备寨制度 D、公示制度 8、新闻媒体制定经营战略的第一步是 A、明确方向 B、分析资源 C、确定战略目标 D、确定战略方针

新闻事业管理问答题汇总

简答: 1. 新闻单位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方法: 答:①开展公共服务;②参与社会活动支持公益事业; ③揭示社会问题;④发展社会联系⑤发动受众参与,广交受众朋友。 2. 组织机构设置的部门化有何意义和必要性,好处? 答:①有利于通过规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上下级关系来明确责任和权力; ②有利于整个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和控制。 ③有利于对不同的部门工作规定不同的政策,使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开展工作。 3. 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有哪些基本事实可以说明? 答:①新闻单位是从事报纸生产的经济实体; ②新闻产品是商品,新闻机构从事的生产是商品生产; ③新闻单位所从事的商品生产是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广泛而复杂需要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④新闻单位具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资金积累的能力,新闻产品生产力可以成为我国社会总生产力的构成部分。 4.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前检查 答:①节目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利于安定团结; ②节目内容对敏感话题的处理是否得当; ③节目内容是否贴近社会,反映社会热点及社会变化; ④文艺性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有益,打斗,暴露镜头的表现是否适当; ⑤节目的技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5. 发行收入系数=报纸发行总收入÷办报收入 P214 办报收入系数=办报收入÷销售总收入 (假如湖南日报广告收入为12亿元,发行总收入为3亿,印刷收入为2亿,从事餐饮、旅游等行业的收入为3亿,求发行收入系数和办报收入系数) 办报收入=发行总收入+广告收入 销售收入=印刷总收入+多种经营收入 1. 广播电视媒体的消费特性。 P227-228 ①视听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②视听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消费投入,通过购买广告商品间接完成。 2. 发行量稽核制度的作用 P115-116 ①可以促进报纸质量的提高②有利于规范报纸广告市场③可以促进我国报业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3.受众对XW媒体的接近权的具体内容 P34 ①在报纸的广告版付费刊登意见广告,购买广播,电视的商业节目时间; ②对报纸刊登的一方时见解、批评、攻击的报道、来信、意见广告或在广播、电视中播送的类似节目,另一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反驳。 ③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免费登载来信和来稿。 5. XW策划要点是 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最新整理《新闻学》读书笔记.docx

最新整理《新闻学》读书笔记新闻社会学读书笔记 《新闻学》读书笔记 一、所谓新闻价值指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对新闻传播者传播新的信息之需要的满足。 三、新闻价值的概念是由徐宝璜从美国、邵飘萍从日版引入的。 四、所谓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新闻事业管理政策、新闻报道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方针等。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政策,包括新闻采写原则、方针和宣传纪律等。 五、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要尊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世界的外部实在性,竭力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报道,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公开地表达新闻传播者自身的观点和倾向。 六、新闻报道的类型包括客观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精确新闻。 七、新闻是指新闻出版机构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也指从事工作的人员。 八、新闻的宏观任务:一是确立新闻方针,二是进行新闻策划,三是组织和协调新闻采访。 九、新闻的具体工作,一是组稿、选稿、改稿,二是新闻标题制作,三是组版。 十、新闻标题的作用,一是标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二是吸引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四是具有评价作用,五是组织新闻内容。十一、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的调查文章案例

引题,今年十一假期小型客车不用缴纳通行费,这一让人兴奋地消息也带来了大量车辆上路引发拥堵的担忧。主题,免费新政:高速公路会不会变慢速。 小标题:疑问一,免费会不会让路上车辆增加一倍;疑问二,拥堵的症结是车多还是收费站多;疑问三,免费通行的车辆是否需要领卡;疑问四,高速公路让利5%是笔糊涂账? 十二、关于图书馆发展的两段文章: 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阅读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条引领民众通往智慧的路,不能被短视的“当下投入即能产出”的功利心态所堵塞,否则,一座城市将失去文化色彩,一个民族将失去文化传承,一个国家将失去创新活力。 图书馆更应该是一座城市市民休闲与娱乐中心,通过公益讲座、文化展览、音乐欣赏、影视观摩、游玩参观等文化休闲服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成为市民亲切而温馨的第二起居室,成为构建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十三、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将应付员工工资、奖金等薪酬的一部分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新闻学》读书笔记 新闻传播学概论,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第5章的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及文化传递功能。这个章节对我们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鬼谷子》读后感

《鬼谷子》读后感 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专业:共公共事业管理班级:2班 学号:201912210702013 姓名:梁龙莹 当我慢慢合上《鬼谷子》这本书时,仍回味无穷,仿佛击响心中的鼓,余音袅袅。 闭上眼,我似乎梦见了时隔几千年的时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公孙衍;神机妙算、坐镇深山的鬼谷子;老辣有度、料事如神的卫公;好胜欲强、利欲熏心的魏卬…… 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多少我也收获到了些感悟。其一,好胜心太强,终究不能成功;其二,我们生活处事总是要有个度的。 不得不承认,鬼谷子高深莫测。他的理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一本书看下来,当场记得很清晰,可是历经时间的消磨,如今看完已是忘记了大半。刘备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问刘备当今谁为英雄之时刘备避重就轻,装傻充愣,适当地在响雷之际表现出吓得哆嗦掉了酒杯,解除了曹操对他的忌惮和怀疑,使自己免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态。 杨修能揣摩人之思虑,聪明绝顶,可是锋芒毕露,处处表现,不知韬光养晦和收敛,被曹操嫉恨,最终命丧黄泉,不得善终。 我不禁庆幸生在现代公平公正,宪法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社会。若是我有刘备之贤,那我无需担心自己太过贤能被人陷害;若我有杨修之能,我无需忧虑太过聪明却不能寿终正寝。

总体来讲,本书还是很不错的,鬼谷子的谋术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它也是一本可以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哲学好书。学习并借鉴这些谋略,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它教导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点加以分析,找到它的突破口,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事时要胆大心细,胆大就是看准机会,果断出击;心细就是在做事前要深思熟虑,把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分析整个事情的利与弊,做好应对之策,进退有度,确保万无一失。在工作中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不能固执己见,思维不要僵化,汲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少走弯路。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让大家各抒己见,选出最合适的最好的方案执行。毕竟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鬼谷子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我们老师也经常提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我都能在书中看到或者领悟到。有人可能会说读《鬼谷子》会让人变得虚假,带着有色的面具在面对大家。其实不然,我认为把自己变得虚假了,那就是做过头了。比如金钱一样,我们需要金钱、追求金钱,但是不能过分追求,我们要操控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所操控,这就说到反噬了。反噬会潜隐,它无声无息,还忠诚的属于你!物可以人化,但人绝不能物化,物化的人会变得冷漠和残忍。总之清醒的认识自我,然后再领悟《鬼谷子》里面的智慧使自己步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工作生活的

2018年4月自考《新闻事业管理》真题

2018年4月自考《新闻事业管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到出的备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流程管理属于新闻媒体的 A.质量管理 B.时间管理 C.经营管理 D.岗位管理 2.新闻媒体追求规模效应的前提是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B.直接成本大于间接成 本 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D.直接成本小于间接成 本 3.与广告翻侧价格相对应的是广告 A.成交价格 B.刊例价格 C.成本价格 D.刊页价格 4.可以满足人们只是一本书需要的按需出版(POD),采用的竞争战略是 A.市场领导者战略 B. 市场挑战者战略 C.市场跟随者战略 D.市场利基者战略 5.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现行管理体制是 A.四级办台、四级管理 B.四级办台、两级管理

C.三级办台、三级管理 D.三级办台、两级管理 6.新闻媒体分新产业环境,可以借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 A.PEST模型 B.五种竞争力模型 C.盈亏平衡模型 D.结构、行为、绩效模型 7.我国新闻媒体组织机构有多种形式,其中体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运用比较广泛的是 A.矩阵制 B.赢线制 C.事业部制 D.直线职能制 8.广州有四大报业集团,这里的报业市场属于 A.完全竞争市场 B.不完全竞争市场 C.完全垄断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9.4P营销理论的核心是 A.成本 B.产品 C.价格 D.渠道 10.我国的会计年度是从公历的 A.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 B. 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C. 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 D.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第三届学风建设月总结

博学慎思,笃行明志 ——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届“学风建设月”活动工作总结 学风,既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打造一流教育品牌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动力。开展学风建设,并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我院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学风建设月活动有效结合,在积极贯彻学校“笃行守信、勤勉善思、学以致用、奋发有为”主题思想的基础上,以“博学慎思,笃行明志”为此次学风建设月的活动主题,以各项异彩纷呈且寓意深刻的活动为平台,让“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成为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一、让学风吹遍每个角落——召开主题院会、级会、班会 为了巩固前届“学风建设月”的成果,提高全院学生对学风建设的认识,激发学生参加学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本届“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院于四月初陆续召开了学风建设动员大会暨各年级学风建设级会,以及各班级特色班会。 我院于2010年4月7日下午13:00召开了公共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月动员大会”。党总支副书记钟东、团委书记张亚卓、辅导员李木西及全体在校学生出席会议。钟东书记在动员讲话中指明了“学风建设月”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强调我们不应将“学风建设月”视为阶段性活动,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将良好学风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去。接着张亚卓、李木西老师分别面向2009、2008、2007级,对学院活动方案进行了总体部署。然后就主题班会、“扶贫”学习小组、博客材料征集、学习资源共享、读一本好书、“START AHEAD”英文背诵大比拼、“沿着成功足迹前行”经验交流会、心理行为训练等各项活动进行了具体说明。 接下来的几天里,学院各个班级积极召开富有特色的主题班会,分别根据各自学习情况对本届“学风建设月”的活动细则进行了具体部署。例如:20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召开“诚信”主题班会,引出了《中庸》中“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指出只有诚信之人能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