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同名5972)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同名5972)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同名5972)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同名5972)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知识链接】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

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 (ψ读:普西),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预学环节】

1、了解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

..(páng)(huáng)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求得;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结合“格物”“致知”的词义,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讨论环节】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学法指导】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

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最末段)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第13段)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重难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字词 肇(zhào)事格物致知彷徨(páng huáng)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袖手旁观 2、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袖手旁观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3、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 并归纳意思。 4、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三、研讨课文 1、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

4、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 书? 5、《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6、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为什么呢? 7、讨论: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么? 8、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9、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10、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1、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12、怎样实验? 13、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14、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15、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6、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 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该? 17、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18、、11、12段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有什么弊端? 19、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2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22、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答案 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orG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

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附答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 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资料链接】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丁肇.()中埋没.()彷.()徨.()儒.()家 华裔.()论.()语中庸.()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 ⑴推究事物的道理。 ⑵求知,得到知识。 ⑶端正心思。 ⑷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⑸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⑹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⑺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⑵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此外,文章还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 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 ⑶什么叫“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那两个方面 ⑷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课后巩固】 4.文本探究 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⑵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⑶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⑷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写法赏析 (1)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 (2)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拓展延伸】 6.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后拓展训练 (新版)语文版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名校讲坛 1.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发言稿,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现状,精辟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希望中国学生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重点突破 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可举事例很多,为什么文中只举了明朝的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来论证呢? 提示:议论文中举例要有针对性,要有实际意义。举王阳明的例子,可以有力地说明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举作者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有力地说明了有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举例,有针对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结构图解 提出问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4.拓展延伸 有关“格物致知”的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培根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爱因斯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朱熹.( ) 埋没.( ) 悄.然( ) 丁肇.中( ) páng( )徨 liào( )望授yǔ( ) 承nuò(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绝不是袖手旁观 ....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2)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 ....了。 3.依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1)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________(A.测试B.测量C.测评),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________(A.支撑B.支配C.支持)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_______(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格物致知精神如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材料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 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格物致知精神如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材料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惊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题目 1、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怎么做?在求知过程中,又该摒弃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什么? 3、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答案 1、答案: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2、答案: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探测、具体细致的计划、有恰当的目标作向导;在求知过程中,必须摒弃埋头读书、不愿动手,过度依赖老师的坏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知识,才能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有了"主意"。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初中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执教人杨朗课型新 授 教案 类型 自 主 主 备 人 杨 朗 集体备课日期 合 作 释 疑 2、读一读,写一写。cuò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huáng)不知所(措) 使用日期主管人华裔(yì)论语(lún)儒家(rú)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课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研讨 意见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学习目标1.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神的人。【自学目标】(9分钟) (1)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独立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 重点目标1、3 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难点目标3 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 检查反馈:(1)a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教具Ppt课件b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过程(2)a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2)提出问题 明标自学(一)导入新课:b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12)分析问题 首先视频导入引出新课。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并检查预习情况。 c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13)解决问题1、了解作者。【合作交流】(15分钟) 【知识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于1976年与里克 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由读课文,先自主思考,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完成下面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丁肇(zhào)中埋没(mò)彷(páng)徨(hu áng)儒(rú)家华裔(yì) 论(lún)语中庸(yōng)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和编写阅读提纲。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1)(1段)提出问题: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2~12段)分析问题: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②(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③(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13段)解决问题: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3.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4.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标题不是中心论点。 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6.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素材 语文版

作者简介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初露头角。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μ介子对的新粒子。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肇中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第一次觉察到一种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其质量约为质子的三倍。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国西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ψ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ψ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意义重大。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正村二中“互助学习”导学案 科目:八年级语文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备人:王雪芹 课时: 1 编号: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班级:姓名:组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石松树 整体把握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含答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知识链接】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 (ψ读:普西),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预学环节】 1、了解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 ..(páng)(huáng)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求得;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结合“格物”“致知”的词义,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3、整体感知课文。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预学后组内交流,做修改、补充,课堂上汇报。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讨论环节】 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学法指导】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最末段)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第13段)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反面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三、探究词语作用。(结合文后第三题)(强调……) 四、课堂小结。 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把困惑提出来,想办法解决。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生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大石学校陈旭友 教学目标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品质。 教学重点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设疑探讨、引导点拨、分析归纳、讨论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个事例:“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我们先了解丁肇中先生。 2、检查预习:生字读音,词语解释。 三、揭示课题 “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五、研读课文,探寻方法 1、明确论点,分析结构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分析问题,探寻方法 提问: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同桌或前后桌交流讨论:自然科学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是否也需要这种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阅读文章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加粗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 4、例证法、道理论证 5、不能。“惟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上的作用 6、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练习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丁肇.中( ) 遵.照( ) 儒.家( ) 不知所措.( ) 彷徨..( ) 缅. 怀( ) 观????? (观察) (道观) 埋? ???? (埋藏) (埋怨)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énɡ( )意 zhènɡ( )心 xi ū( )身 qí( )家 ?????zāi( )培装zài( ) ? ????pánɡ( )徨fǎnɡ( )佛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4)________:端正心思。 (5)________: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________: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7)一拿起图纸,郭大柱就眼花缭乱,被那些纵横交错的线弄得__________。 (8)他看见自己的父亲,脸色刷地灰白,一时__________,也不知说什么好。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的一项是( ) A .达摩面壁十年参禅悟道。 B .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格”院子里的竹子,硬想了七天。 C .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 D .以上三项都是。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6.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该有这种精神? 7.课文第七、八段论述的都是有关“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8.学完课文后,相信你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联想一下,我们是否也具有“格物致知”精神呢?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呢?或者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试着谈一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白水县城关一中卢玲 设计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本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故我采用三步曲教授此文:第一步圈点法。让学生自渎完成重点内容的筛选和观点的提炼,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实验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第二步讨论法。对本文论证方法的学习以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每组自行指定发言人进行交流,此举是让学生学会辨别道理和事例论据,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此环节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第三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积累的“实验”故事,使认知更深刻,使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的重要性,把实验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求知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完整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4.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有几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你知道都是谁吗?对。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等,他们之中有一位在领奖时用中文来演讲,是谁,你知道吗?他就是丁肇中。由此可见丁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不仅如此,丁肇中还向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以鼓励和教育我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发现J/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三、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