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探讨.

关于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探讨.
关于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探讨.

科技信息 2007年第 34期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引言

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 , 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1]。这三个阶段关系相互依存 , 缺一不可。可以说 , 没有目标配合比设计 , 就没有正确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 同时没有正确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 就没有正确的标准配合比 , 所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之一。

简单来说 ,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拌和楼各热料仓取样筛分 , 进行所谓的二次筛分试验 , 从而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 , 供拌和楼控制室使用 , 同时反复调整冷喂料仓比例 , 以达到供料平衡 ; 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和确定流程涉及多个步骤 , 因此要做好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 就必须对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 2. 冷料仓原材料进料转速标定

对集料冷料仓进行标定主要就是对冷料仓的进料转速进行标定 , 其主要目的是使目标配合比中各种集料百分比在生产过程中得以量化实施。转速标定常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各种集料按不同转速在冷料输料总带出口接料称量 , 再获取含水量进行数据分析 ; 第二种是对各种集料按不同转速进料 , 点燃拌和机燃烧筒烘干集

料 , 进入热料仓后再取干燥集料称量进行数据分析。一般常采用第二种方法 , 其标定流程为 :拌和机点火至燃烧筒足于烘干集料的温度 (为避免空机燃烧时温度过高引起除尘布袋损坏 , 一般在拌和机烟气温度达到 50℃时可开始上料→ 按预定转速进料→ 达到预定标定时间停料→ 称量→ 进行下一转速标定。

标定时的最小标定转速在输料小皮带性能良好情况下应尽可能小 , 当输料小皮带性能较差、转速过小出现动力不足而卡料现象时 , 标定的最小转速一般不宜小于 200转 ; 最大转速可按小于拌和机允许最大转速 200转的原则确定 , 以避免电机满负荷作业 ;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 6个等距转速进行标定。标定时间的确定以进集料最多的热料仓不溢仓为基本原则 , 时间越长越好。标定前可根据经验先拟定标定时间。在进行称量时候 , 可采用电子称或地磅称量。在标定人员方面 , 应设冷

料口观察员 1名 , 负责观察冷料出料是否正常连续 , 记录各转速从开始下料至停料总时间 , 进料不正常时通知停止标定 ; 设控制室记时员 1名 , 负责记录控制电脑设

定各转速开始下料至停料总时间 , 采用拌和机电子称称量时 , 记录矿料各转速进料总量 ; 设拌和机操作人员 1名 ; 采用地磅称量时设地磅司磅员 1名 , 负责矿料称量

并记录。

标定过程中 , 冷料口观察员与控制室记时员的两个记录时间应对比 , 若相差较大 , 则分析原因。采用其中认为无误的时间 , 如不能统一 , 应重新标定。此外 , 称量时应待拌和机燃烧筒与输料立柱中的矿料完全进入热料仓时才结束称量。在得到标定数据后 , 可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 处理时先确定实际生产时的拌程时间 , 然后利用 EXCEL 图表功能进行转速与每拌程时间进料质量关系回归分析。在计算集料进料转速时 , 先确定拌和机实际生产时设定的一拌程混合料总量 , 再据目标配合比中沥青用量、矿粉用量和某种集料用量的百分比 , 用某种集料冷仓进料转速标定结果 , 计算该集料的生产转速。 3. 热料仓各仓进料百

分比标定

实际中 , 热料仓各仓进料百分比的标定流程为 :拌和机点火至燃烧筒足于烘干集料的温度→ 按计算转速进各种集料→ 达到预定标定时间停止进料→ 各个热料仓矿料分别称量→ 同上步骤进行第二次标定。标定时的集料进料转速按计算的

各种集料进料转速 , 以确保标定模拟满量程生产过程。标定时间和标定人员则与与冷料转速标定相同。在进行热料仓各仓进料百分比标定时 , 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

(1 取两次每拌程时间进料量平均值作为标定值 , 且两者差值不应大于平均值

的 5%, 超出时分析原因 , 必要时再标定一次 , 取两个最接近结果的平均值 ; (2 计算各仓进料占实际进料总量 (含矿粉百分比时 , 应考虑矿粉用量 , 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各仓百分比 =每拌程时间进料量平均值 /(实际每拌程进料总量 (不含矿粉 /(1-目标

配合比中矿粉用量 % ×100; (3 实际每拌程进料总量 (不含矿粉与预定每拌程进料

总量 (不含矿粉二者偏差不能太大 , 要求偏差率 (偏差量占预定总量的百分比在

±10%以内 , 超出后应分析原因 , 考究冷仓进料标定的有效性 , 必要时重新标定。

4. 二次筛分合成级配

目前 , 我国生产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间歇式拌和楼 , 而其中的振动筛网与热仓主要分为 :二层 3仓式、二层 4仓式和三层 5仓式 , 因此拌和楼的筛孔规格与热仓应相应匹配 , 即拌和楼有几个热仓就有几种规格的筛孔。振动筛筛孔的选取对于热仓集料的平衡 , 尤其对于二次晒风合成级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选用合理的振动筛能够避免热仓等料和溢料的现象 , 从而提高拌和楼的生产效率 , 进一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稳定。一般来说 , 拌和楼采用的筛孔与规范采用的筛孔都是方孔筛。具体如何选定热仓振动筛孔应综合以下因素进行考虑 :(1 按目标配合比合成级配曲线选定 , 原集料级配规格不合理选择筛孔需要调整 ; (2 按规范要求的级配中值或标书要求的级配中值选取 ; (3 不同型号拌和楼筛网倾角和振筛能力有所不同 , 因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一般而言 , 最小筛孔为 3 ̄4mm , 最大筛孔为最大粒径筛孔。中间筛孔按平衡原理选定。例如 :下面层 AC-25I 筛孔为 :4、 10、20、 35; 中面层 AC-20I 筛孔为 :4、 10、 17、 30。

在合理选定振动筛孔后 , 需要进行二次筛分合成级配。虽然集料在通过加热烘干除尘后 , 已经除去很多粉尘。但二次筛分必须按规范用水洗法测定 , 其目的是使 0.075mm 通过率更加准确 , 从而使得级配更加准确 , 而粉胶比也更具有代表性。筛分前必须按照“ 四分法” 将集料拌均匀取样 , 这样有利于筛分试验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各热仓料的集料必须重新检测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 而不能用目标配合比试验时的密度来代替。这样能使计算的理论密度更为合理。这是因为 :下面层 AC-25I 集料规格为 :26.5-19、 19-9.5、 9.5-4.75、 4.75-0.075(mm 四种集料 , 而热料仓规格为 :35-20、 20-10、 10-4、 4-0.075(mm , 因此 , 其筛分必然不一样 , 从而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 , 在进行二次筛分合成级配时 , 不能片面追去理想级配 , 在其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时 , 要考虑各集料的重量百分比的均衡性 , 使得到的级配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一般而言 , AC-I 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应在级配中值偏下方一些 , 目标空隙率在4%左右 , 不低于 3.5%较为适宜。 AC-II 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应在级配中值偏上一些 , 目标空隙率则应在 6%左右较为适宜。

5.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确定沥青用量时 , 通常是采用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 OAC 与 OAC ±3%, 采用二次筛分合成级配来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沥青用量。一般来说 , 如果 3个沥青用量的混合料试件其各项试验结果都符合规范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 则取 OAC 作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如果有一个沥青用量试件不符合技术标准 , 须补做沥青用量相差 0.3%的一级混合料试件进行检验 , 若符合技术标准则取其中间沥青用量作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当目标配合比设计优良、生产配合比设计中确定的合成级配与目标配合比设计中的合成级配偏差不太的情况下 , 用上述方法确定沥青用量是适合的。但从工程实际情况来看 , 往往存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由 (下转第 113页

关于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探讨

陈健杰张修华

(丹江口市公路管理局湖北丹江口 442700

【摘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重要环节 , 必须对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本文从冷料仓原材料进料转速标定、热料仓各仓进料百分比标定、二次筛分合成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以及成品沥青混合料及施工中拌和楼配合比的调试等方面 , 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及调试的具体过程和相应控制措施 , 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 生产配合比 ; 设计

○ 建筑与工程○

130

科技信息 2007年第 34期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计中增加一个升压电路 , 这就增加了设计的难度。而同样是在电路中引入零点扩展带宽的电容峰值技术 , 不需要额外的升压电路 , 实现的电路比较简单。分布式放大器在理想状态可以得到无限大的增益带宽乘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 会受到传输线损失的影响 , 使得 n 只能是一个有限的值。而且 , 在设计分布式放大器需要精确的管子寄生模型和仔细的电磁仿真。同时还要耗费较大的芯片面积 , 而且功耗较大。【

参考文献】 [1]Eduard S a

" ckinger. Broadband Circuit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Z]. Agere Systems Formerly. Bell Laboratories, Lucent Techologies Holmdel, NJ.

[2]A. Tanabe, M. Soda, Y. Nakahara, A. Furukawa, T. Tamura, and K.Yoshida. A single -chip 2.4-Gb/s CMOS optical receiver IC with low substrate crosstalk preamplifier[C]. in ISSCC Dig. Tech. Papers,Feb, 1998:304– 305.

[3]Eduard Sa

" ckinger and Wilhelm C. Fischer . A 3-GHz 32-dB CMOS Limiting Amplifier for SONET OC-48Receivers [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December 2000, 35(12:1884-1888.

[4]毕涵 , 李征帆 , 施丹 .5.5GHZ 23dB 限幅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4, 33(5 :102-104.

[5]NOR10OHKAWA . Fiber -optic Multigigabit GaAs MIC Front -End Circuit with Inductor Pealung [J]. Journal of Ligntwave Technology, Novermber 1988, 6(11.

[6]Sunderarajan S. Mohan, Maria del Mar Hershenson, Stephen P. Boyd, and Thomas H. Lee. Bandwidth Extension in CMOS with Optimized On-Chip Inductors [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March 2000, 35(3:346-355.

[7]Eduard Sa

" ckinger and Wilhelm C. Fischer . A 3-GHz 32-dB CMOS Limiting Amplifier for SONET OC-48Receivers [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December 2000, 35(12:1884-1888.

[8]Y. Oh, S. Lee, H. Park. A 2.5Gb/s CMOS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Using a Novel Active Inductor Load [J]. RF Micro -Electronics Lab,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9]Thomas H. Lee 著 , 余志平 , 周润德等译 .CMOS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4.

[10]Ty Yoon, Bahram Jalali. Front -End CMOS Chipset for Fiber -based Gigabit Ethernet[C].Symposium on VLSl Circuits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1998:188-191. [11]Mark J. Mercer and Stanley G. Burns. High-Frequency Broadband Amplifier ASIC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Pole-Zero Compenstaion Techniques [C].. Circuit and Systems,1990,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1-3May 1990,4:3225-3229. [12]H. Kikuchi, Y. Miyagawa, and T. Kimura. Broad -Band GaAs Monolithic Equalizing Amplifiers for Multigigabit -per -Second Optical Receiv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December 1990,38(12:1916-1923.

[13]Ty Yoon, Bahram Jalali. Front -End CMOS Chipset for Fiber -based Gigabit Ethernet[C].Symposium on VLSl Circuits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1998:188-191. [14]E.L.Ginzton, W.R. Hewlwtt, J.H.Jasberg 和 J.D.Noe. Distributed Amplification [J]. Proc,IRE. August 948:956-69.

[15]Eduard Sa

" ckinger. Broadband Circuit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Z]. Agere Systems Formerly. Bell Laboratories, Lucent Techologies Holmdel, NJ.

[16]Tom Mckay, Member IEEE, John Eisenberg, Member, IEEE, and Ralph Ewilliams, Seniormember, IEEE . A High -Performance 2-18.5-GHz Distributed Amplifier — Theory and Experiment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December 1986,34(12:1559-1568.

[17]Hee-Tae Ahn, Member, IEEE, and David J. Allstot, Fellow, IEEE. A 0.5– 8.5-GHz Fully Differential CMOS Distributed Amplifier[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August 2002, 37(8:985-993.

[18]Behnam Analui, Student Member, IEEE, and Ali Hajimiri, Member, IEEE. Bandwidth Enhancement for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s[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August 2004,39(8:1263-1270.

[责任编辑 :张艳芳 ]

(上接第 130页两家单位实施 (目标配合比设计单位往往不是经济利益主体 , 未进行合理优化 , 以及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样品代表性不足的情况 , 这些情况容易造成两个配合比确定的矿料级配曲线偏差较大 , 此时 , 有必要在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重新采用“ 五油法”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超出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 ±3%时 , 应综合分析原因 , 质疑存在的问题 , 必要时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 重新进行两个配合比的设计。

6. 成品沥青混合料及施工中拌和楼配合比的调试

成品沥青混合料调试是指通过对拌和完成的成品混合料进行级配、用油量、马歇尔体积指标的检验、沥青裹覆分析和温度检验来验证成品混合料的整体质量及检验拌和楼的工作状况。

(1 级配、

用油量、马歇尔体积指标的检验。对成品料采用随机取样 , 分别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对成品料进行抽提、马歇尔试验。马歇尔指标值、用油量和混合料的级配应满足监理批准的试验室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对成品料的设计要求。级配检验可根据筛分数据绘制级配曲线 , 依据混合料类型分区分析与设计级配包络线的接近程度 , 如发现级配或油石比偏差较大 , 应按照以上步骤查找原因 , 严重时可以进行第二次调试 , 直到达到生产配合比设计指标要求为止 , 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如级配不满足要求 , 可以先按以下方式进行微调 , 如上面层 SMA13型混合料级配可分为 9.5 ̄16、 4.75 ̄9.5、 2.36 ̄4.75和 0.075 ̄ 2.36mm4个区。若 9.5 ̄16mm 区级配曲线在设计级配曲线上方 , 说明大料偏多 , 若 4.75 ̄9.5mm 区级配曲线在设计级配曲线上方 , 表明中料偏多 , 若 2.36 ̄4.75mm 区级配曲线在设计级配曲线上方表明细料偏多 , 若 0.075 ̄2.36mm 区级配曲线在设计级配曲线上方 , 表明粉料偏多 , 反之偏少。平时如发现级配存在偏差 , 可根据抽提结果适当调整相应区间内规格料的用量 , 使混合料级配更好地接近生产配比级配的设计要求 , 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

(2 沥青裹覆分析。工程中一般由马歇尔试验方法来测定沥青含量。实际施工中存在拌和楼拌料不均 , 沥青裹覆骨料不均 , 而导致部分料沥青含量过高 , 以致出现路面沥青泛油 ; 部分料沥青含量偏低 , 甚至出现花白料现象 , 可能导致沥青路面出现龟裂。为做到混合料拌和均匀 , 施工中常采取集料依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落入搅拌锅内 , 从而使大骨料有充分的时间被沥青裹覆 , 提高沥青裹覆质量。

(3 温度检测。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是很重要的检验指标 , 它将直接影响混合料拌和成品料质量和现场碾压的效果 , 对现场检测结果也将产生间接的影响。实际施工中拌和楼常检验 3种温度 :骨料、沥青和混合料温度。拌和楼沥青的温度采用在沥青储存罐沥青出口处设置的专用温度计来测定 ; 骨料温度检测是在干燥筒出料口部位进行 , 混合料温度检测是在拌和锅卸料口 (设置储存仓时在储存仓出料口处进行 , 均由专用的红外线温度计测定 , 其值由中央控制室温度显示器显示。为了保证成品料温度测定的准确性 , 施工单位增加了在料车上对成品料温度

的检测 , 测试方法是将带金属插杆的热电耦式数字显示温度计的插杆插入成品料

内 , 待显示值稳定后及时记录温度。

7. 结语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 , 对于其整个流程都必须严格控制 , 并对集料级配与沥青用量 , 要进行多方位优化 , 以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而对设计确定的沥青混合料 , 同时要进行全方面检验 , 并

要依据施工中实际情况 , 对拌和楼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既可行又可靠。【

参考文献】 [1]交通部 .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S]. 北京 :

人民交通出

版 , 2005.

[2]李德超 .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J]. 公路 , 2006(1. 作者简介 :陈健杰 , 1987年 7月 , 湖北省交通学校毕业 , 参加工作 , 从事公路勘察、施工 ; 1990年至 1993年 , 汉十公路建设指挥部 , 任工程师 , 负责项目的勘察、设计、

预算、施工及工程技术管理 ; 2002年 , 六两路建设指挥部 , 负责工程技术管理 ; 2003年 3月至今 , 从事全市公路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工作。

张修华 , 1990年至 1993年 , 汉十公路建设指挥部 , 任工程师 ; 1994年至 1999

年 , 路网建设监理工程师 ; 2000年至 2001年 , 襄十高速公路 , 监理工程师 ; 2002年 , 六两路指挥部 , 总工程师 ; 2003年 3月至今 , 公路局副局长兼公司总经理 , 负责全市公路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 :董国阳 ]

○ 机械与电子○ 113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设计说明 1.AC-20C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来自于“路面技术交底文件”。 2.AC-20C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 (1)集料:**碎石场石灰石碎石。按9.5mm~19mm(1#)、4.75mm~9.5mm (2#)、2.36mm~4.75mm(3#)、0mm~2.36mm(4#)备料。 (2)沥青:**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3)矿粉:拌合站自制石灰石矿粉。 3.按规范要求,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5(℃),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0-145(℃)。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1%,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一.原材料试验 1.沥青试验结果 2.集料试验 (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

(3)各级粒径集料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

(5)细集料试验结果 二.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AC-20C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 2.AC-20C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 孔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矿料间隙率最少值。

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1.各级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及合成级配 AC-20C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2.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AC-20C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SMA-13).

沥青SMA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3) 一、基本情况 杭浦高速公路,拟采用改性沥青SMA-13作为面层。 原材料产地如下: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4.《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 5.《杭浦高速公路道路养护工程招标文件》 三、设计过程 1、原材料 本次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产地为湖州西园坞(辉绿岩)和闲林(石灰岩),沥青采用韩国SK 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外加剂为木质素纤维,密度为0.6g/cm 3表1 集料及沥青密度试验结果 ,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试验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方提供。各档集料、矿粉及SBS 改性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

各档集料及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 2、混合料级配 根据委托要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3。 表3 SMA-13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3、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结合混合料级配要求,首先调试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根据工程经验确定三个级配的初始油石比为6.2%,然后用初始油石比成型试件。表4为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表5为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结果。 表4 三种级配的设计组成结果 )的质量百分率(%) 1.18 0.6 0.3 0.15 0.075

表5 初试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分析结果 根据各组级配体积指标结果分析,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选择级配3为设计级配,级配曲线见图1所示。 0.075 0.1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筛孔尺寸(mm) 图1 SMA-13设计级配曲线图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三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设计级配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2.705,级配合成表观相对密度2.751。根据以下数据并确定最佳油石比为6.2%。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XXX路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XXXX路 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设计报告 注意事项: 1.本报告未加盖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缺页、添页或涂改均无效;无相关人员及签发人签字无效;未经检测单位许可复印无效; 2.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向检测单位提出; 3.试验检测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按双方协议执行。

XXXX检测中心设计报告

1.0 概述 受XXXX委托,XXXX检测中心承担了XXXX路工程上面层SMA-13型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本次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进行设计。 2.0 设计依据 上面层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以下标准规、规程: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0 原材料试验 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矿粉、沥青均为委托方送样,各原材料规格及产地如下: 1、沥青:XXX产SBS改性沥青; 2、集料:XXX产玄武岩(碎石1:9.5~13.2mm、碎石2:4.75~9.5mm) 3、细集料:XXX产石灰岩(碎石4:0-2.36mm) 4、矿粉:XXX矿粉厂; 5、木质素纤维:XXX(用量为混合料总质量的0.35%)。 4、抗剥落剂:XXX(用量为沥青质量的0.35%) 沥青、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纤维试验结果如表3.0-1至表3.0-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92—96)中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按表2选定。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即可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类型表2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双永高速公路B3合同段AC-20C下面层目标配合比报告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双永高速公路B3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二○一一年十月

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目标配合比报告 1、依据规范和要求 1.1、《双永高速路面设计图纸》;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混合料的类型及层位特点 2.1、沥青路面下面层混合料级配类型采用AC-20C型,属于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2.2、在路面结构温度分布中,下面层的温度最高,且下面层承受的剪应力最大,因此最容 易产生车辙病害;在兼顾水稳定性的同时,如何提高中面层抵抗车辙的能力,成为中面层配合比设计的重点。 3、原材料试验 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该配合比通过测试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 3.1、沥青 采用上海春宇实业有限公司的SBS改性沥青(I-D级),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实测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SBS改性沥青(I-D级)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2、集料 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是决定混合料强度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颗粒形状不仅影响混合料的构架,也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与抗疲劳性能等材

料特性,此外,集料与沥青的粘附等级对混合料强度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优质的集料是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 3.2.1粗、细集料 采用顺发石料场反击式破碎机生产的碎石,规格为:一号料:9.5-19mm、二号料:4.75-9.5mm、三号料:0-4.75mm;粗、细集料所检各项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粗、细集料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3、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本项目采用龙岩市东元矿粉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实测试验指标见表3: 表3 矿粉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4、抗剥落剂 用抗剥落剂可以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水损害性。本项目在矿粉中掺入20% 消石灰及0.3%重庆海木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MR沥青抗剥落剂。并通过水煮法对其进行检验,粘附性有明显的改善。

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13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4.郑开建管办相关技术文件。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中海36-1沥青公司生产的AH-70重交沥青,其质量技术指标见表1。 沥青的技术指标 表1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结果 针入度(25℃, 0. 1mm 60~80 70 100g,5s 延度(5cm/min, cm ≥100150 15℃

延度(5cm/min, cm ≥2050.8 10℃ 软化点(环球法℃>46 48 密度(15℃g/cm3实测 1.010 溶解度sb(三氯 %>99.-- 乙烯 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0.80.05 针入度比P(25℃%≥6170 软化点增值(环球 ℃—-- 法 延度(10℃, cm ≥611.4 5cm/min 2.集料。采用河南禹州碎石厂生产的碎石,其中分为四档:1#料(10~16mm、2#料(4.75~13.2mm、3#料(2.36~4.75mm、4#料(<2.36mm,其质量技术指标见表2、表3。粗集料质量指标 表2 试验项目单位标准试验结果 视密度1#料g/cm3≥2.60 2.755

2#料g/cm3≥2.60 2.796 3#料g/cm3≥2.60 2.722 石料压碎值%≤2617.2 细长扁平颗粒 1#料%<15 7.8 含量 2#料%<15 8.0 对沥青的粘附 ≥5级5级 性 水洗法 1#料%≤10.2 <0.075mm含 量 2#料%≤10.6 3#料%≤10.8 细集料质量指标 表3 试验项目单位标准试验结果视密度g/cm3≥2.60 2.710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砼面层 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溧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 AC-25C型沥青砼矿料级配范围表一 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 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2、矿料 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各项技术指标

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矿料配合比计算 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AC-25C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3、马歇尔试验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1、目标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 (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 (3)矿料级配选用 (4)进行马歇尔试验 (6)路用性能检验 (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2、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具体设计步骤: (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 (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 (3)确定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 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 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 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 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导书 1.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引用标准 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4.一般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的施工实践经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筛分矿料的标准筛应以方孔筛为准,当确有困难时,经主管部门同意也可使用圆孔筛。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本指导书附录表A的要求。除已试验路段铺筑或实践证明附录表A规定的级配范围不适于当地情况外,矿料级配范围不应变更。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及车辙试验分别检验其水稳性和抗车辙能力。对使用钢渣的沥青混合料尚应进行钢渣活性试

验。 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②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 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 ⑤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行测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应遵照现行试验操作规程执行。混合料拌和必须模拟实际生产情况,采用试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 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应进行马歇尔试验。经配合比设计得到的沥青

混合料应符合本指导书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5 目标配合比设计 材料准备 按相关试验规程规定选取的沥青及矿料试样,应具有足够数量和代表性。按要求试验各项性质,当检验为不合格时,不得用于配比试验。应对粗、细集料、填料进行筛分,得出各种矿料的筛分曲线。 应测定粗、细集料、填料及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矿料配合比计算 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等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按照本指导书附录表B确定矿料级配范围。 由各种矿料的筛粉曲线计算配合比例,合成的矿料级配应符合本指导书附录表B的规定。矿料的配合比计算宜借助计算机进行。当无次条件时,也可用图解法确定。合成级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使包括、、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 ②对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③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级配范围时,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AC-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该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配合比设计中沥青采用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现将试验成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内容 1、原材料试验 对平度市黑羊山碎石场提供的石灰岩集料和大沽河砂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等试验;对莱西望城谭格庄石粉加工厂的矿粉进行了亲水系数、筛分和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对韩国SK株式会生产的SK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 2、AC-20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 在规范要求AC-20型级配范围基础上,对设计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水稳定性检验。 二、试验说明 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 2、在沥青混合料时间的成型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58℃、矿料加热温度为18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击实温度为145℃。 3、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三、计算说明 1、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 γse=(100-P b)/(100/γt-P b/γb) 式中:γ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本次试验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根 据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进行反算。 P b——试验采用的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γt——试验沥青用量条件下实测得到的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 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2、矿料全体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 sb r sb=100/(P1/γ1+P2/γ2+…+P n/γn) 式中:P1、P2、…、P 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 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矿粉以 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3、试件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 本次试验该指标采用了理论密度仪实测。 4、矿料间隙率(VMA)(%) VMA=(1-γf / γsb×p s)×100 式中:γf——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 p 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即 P S=100-P b,%; 5、试件的空隙率VV(%) VV=(1-r f /γt)×100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6、沥青饱和度VFA(%) VFA={(VMA-VV)/VMA}×100 7、集料吸收沥青含量P ba(%)

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

控制编号:TJSZ—512—02 报告编号:2005—LQ0752 委托协议编号:2005—LQ0752 报告总页数:12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AC—13型改性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GTM配合比设计方法) 委托单位: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 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报告日期:2005年07月27日

报告批准: 报告审核: 负责人及报告编写: 参加人员: 注意事项:1.本报告无质检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涂改作废。 3.本报告结果只对来样负责。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39号邮编:300074 电话:(022)23351120

1. 任务来源 受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委托,进行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原材料性质分析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采用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各原材料产地为:内蒙朱日和石料厂产玄武岩粗集料,朱日和石料厂产机制砂、天然砂,苏尼特右旗碱矿产石灰岩矿粉及生石灰粉;盘锦中油辽河沥青有限公司产SBS改性沥青。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 3.1 沥青 对石油沥青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该SBS改性沥青样品符合I-C级沥青技术要求。

3.2 矿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和生石灰。 3.2.1 粗集料 粗集料规格为10mm~15mm、5mm~10mm、3mm~5mm,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3.2.2 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和天然砂,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各项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砼面层 AC-25C 型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前言 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溧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 AC-25C 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 ,矿料级配如下: AC-25C 型沥青砼矿料级配范围 表 一 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 二、原材料 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0.01mm )(25℃、100g 、5s ) 60-80 68 延度(15℃、5cm/min ) >100 >100 软化点(℃)(环球法) 44-54 49.0 与矿料的黏附性 >4级 5级 相对密度 实测 1.030 2、矿料 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 筛孔尺寸(mm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 100 90- 100 75- 90 65- 83 57- 76 45- 65 24- 52 16- 42 12- 33 8- 24 5- 17 4-13 3-7

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 1#料17.6 2#料18.4 毛体积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1#料 2.703 2#料 2.680 3#料 2.860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1#料 2.735 2#料 2.734 3#料 2.982 吸水率不大于(%) 2.0 1#料0.44 2#料0.71 3#料 1.42 对沥青的黏附性(不小于)4级5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8 1#料8.5 2#料10.2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1 1#料0.1 2#料0.4 3#料0.8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毛体积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2.848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0 2.964 砂当量(%)≥60 72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 不大于(%) 15 9.3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 指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密度不小于(t/m3) 2.50 2.716 亲水系数(%)<1 0.6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 阶段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1、目标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 (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 (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 (3)矿料级配选用 (4)进行马歇尔试验 (6)路用性能检验 (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2、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 (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 (3)确定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 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二OO七年六月

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 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 1、沥青 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

标如下: 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由于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因此粗集料使用10~20mm和5~10mm两种碎石。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亚布力镇虎峰石场出产的玄武岩反击破碎石,其技术指标如下:

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报告

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报告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检验类别:委托试验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批准日期:2010年5月21日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试验报告

主检: 审核:审批: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试验报告

主检: 审核:审批: 设计说明

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采用AC-13C型级配。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施工地点为热带雨淋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35℃左右,最高气温40℃-45℃,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相应的工程级配。 2.AC-13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 (1)集料:取样地点为萨哈采石场。碎石规格和数量:0/0.3mm3.4kg, 0/2.36mm13kg,0/4.75mm22kg,0/16mm19kg,4.75/9.5mm20kg, 9.5/16mm29kg。 (2)沥青:道路石油沥青60/70,重量5kg。 (3)沥青抗剥离剂:江西省上饶市恒大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3.按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0℃,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5℃。 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8%,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尽可能 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7.建议在混合料中添加2%的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2010年5月21日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目标配合比设计概述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目标配合比设计概述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 内容提要: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影响其路用性能的因素可分为材料内在性能与外部环境条件。集料的岩石类型和质量(含颗粒形状、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和泥土含量、软弱风化颗粒含量、压碎值、磨耗值等物理—力学指标),以及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为关键的影响。本文结合实践,重点阐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意义、重要影响因素、设计过程,为科研和生产应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1.前言 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维修方便、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在我国公路中占了极大比重,其中高速公路几乎全部是沥青路面,而在欧洲沥青路面占据公路总量比例的90%,在美国则高达96%。然而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温度应力以及阳光、雨雪等不利条件作用下会发生车辙、疲劳、裂缝、坑槽、松散等破坏,大大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因

而如何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成为公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意义 沥青混合料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到了跨行业、跨学科、互相渗透的非常广泛的领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牵涉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保证摊铺后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和耐久性; (2)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不遗留隐患的工作性; (3)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用量; (4)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 (5)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设法降低成本。 3.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 3.1级配类型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的一般依据是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基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检验报告 { 样品名称: AC-1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委托单位: ***************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 报告日期: ****年**月**日 检测编号: *********************** ******************检测有限公司 $

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 ? 批准:审核:检测:

1.材料第2页,共6页沥青材料 AC-10C采用70#沥青。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 ! AC-10C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破碎卵石、石灰石。石灰石规格有:5-10,破碎卵石规格有3-5,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 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 《

2 AC-10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级配及配合比 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10C合成级配计算表 选用的AC-10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3-5:5-10=7%:40%:20%:33%。

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 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 ~ 按%的间隔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 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第4页,共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