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复仇神话在现代文学中的重新书写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复仇神话在现代文学中的重新书写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复仇神话在现代文学中的重新书写

复仇神话在现代文学中的重新书写

复仇是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学原型,以下是搜集整理的现代文学重新书写复仇神话的现实意义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在远古先民的世界里, 有仇不报是难以容忍的耻辱和失职, 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似乎只有通过酣畅淋漓而又血腥残忍的复仇才能得到解脱. 因此复仇作为人类早期记忆的一部分, 是在远古先民争取生存过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大到部落的沦陷,小到家庭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通过复仇的方式加以回击.

复仇作为原型也是文学的永恒母体之一, 它是传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持久的亮点. 但是,中国本土文化追求圆融、悟性,排斥情绪愤激、敌对鲜明的复仇,因此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创作中,复仇不是传统中国文学的主要看点. 但是自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民族主义情绪的复苏、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追求、对个性自我和国民性的批判的启蒙要求,加之西方复仇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之后,中国文学也掀起了复仇的一角. 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中就弥漫着一种复仇的情绪, 有研究者发现东北作家群的抗战作品中也表现出复仇精神,其实复仇情绪在抗战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现代文学以神话题材表现民族复仇目的, 使复仇具有了深层的文化意义, 从而激起受压迫的人民的原始反抗激情,使复仇具有了合情合理的文化心理基础.

佛克马说:"所谓重写并不是什么新时尚. 它与一种技巧有关,这就是复述与变更. 它复述早期的某个传统典型或者主题(或故事),那都是以前的作家们处理过的题材,只不过其中也暗含着某些变化的因素---比如删削,添加,变更---这是使得新文本之

为独立的创作,并区别于'前文本'(pretext)或潜文本(hypotext)的保证. "[1]

由此,我们看到重写的前文本多是读者熟知的神话或历史故事,同时,他指出重写比前文本的复杂之处在于重写必须在主题上有所创造,因此重写应该是对主题的改变. 现代文学对复仇神话的重写就是承继文学传统前提下的时代反应.

一、先知式的文化复仇

1924 年 12 月 29 日《语丝》周刊第七期同时刊发了鲁迅的《复仇》和《复仇》(其二),关于《复仇》一般都认同是对看客心里的批判和嘲讽. 一对裸身男女执剑立于广漠的旷野上, 四面赶来的如密密麻麻的槐蚕般的看客们伸长脖子要鉴赏他们将 "拥抱或杀戮"的风景,永久的站立而无行动的表演,终于使看客们无聊而走散,从而使复仇者"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复仇》(其二)是继《复仇》的"极致的大欢喜"后更具体的酣畅淋漓的复仇抒发.

这篇短文的复仇重点主要表现耶稣被钉杀的痛苦过程: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 钉碎了一块骨, 痛楚也透到心髓中, 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 可诅咒的人们呵, 这使他痛得舒服.十字架竖起来了; 他悬在虚空中.

疼痛从掌心、脚背开始蔓延,直到心髓,痛楚从肉到骨再到心,疼痛成为身体最真实的感觉,疼痛使他清醒,疼痛使他在场,当疼痛达到极点时,便是灵魂之痛了. 疼痛中,他看到竖起来的十字架"悬在虚空中",在这则对宗教神话的重写中,鲁迅让读者深切地领悟到上帝对神之子耶稣的离弃, 人类因钉杀"神之子"---一个先知而陷入精神的虚空. 但我们知道耶稣之死是自我毁灭与对麻

木无痛感的同胞的拯救. 鲁迅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顽疾,人性的麻木和人性之恶都通过耶稣被钉杀的情节暴露. 在《两地书》

中他也说过自己怀着几分恶意站在对手面前,"为敌人活着",他要

在对手的不痛快、不舒服、不圆满中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 但是在经历了鲜血淋漓的疼痛后,他不得不独自直面残酷、直面虚空,

他要独自与一个烂熟的古老文化传统对抗, 这是一个现代文化精

英与古老历史的对抗.

复仇的蛊惑, 催促他更直接地创作了神话复仇小说《铸剑》. 早在《杂忆》中他就写到"不知道我的性质特别坏,还是脱

不出往昔的环境的影响之故,我总觉得复仇是不足为奇的, 虽然也并不想诬无抵抗主义者为无人格. 但有时也想: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 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 "[2]比之自我损伤,这是更

积极的复仇. 于是,在《铸剑》中出现了悲壮的与仇敌同归于尽的复仇场面. 黑衣人是一个比眉间尺更具有复仇理性的复仇者, 他

以一副"严冷"的形象出现:一团漆黑的黑衣,"声音好像鸱鸮",两粒磷火似的眼睛. 眉间尺在感激他的同情时,黑衣人冷静地回答:"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待到眉间尺的头颅落地,冷冷地尖利地笑着,对着那热的嘴唇

吻了两次,扬长而去. 仿佛他就是为复仇而生,他就是复仇的化身. 复仇情节的高潮是眉间尺的头与王的头在水中酣战, 二十个回合后,眉间尺只有招架之功,黑衣人也伸颈头落,三头在沸鼎中撕咬搏斗,直到王的头已彻底断气,于是眉间尺和黑衣人四目相视,微微一笑合上眼睛了.

《铸剑》主要以《列异传》和《搜神记》为前文本,在《列异传》中,干将用三年时间铸成天下闻名的雌雄两剑,将雌剑

献给楚王,雄剑自己收藏,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

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 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 "果然楚王杀了干将. 有一天"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

乃逃朱兴山中. 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 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 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 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三王冢. "[3]简单的一段传说,经过鲁迅的铺排渲染,"客"的形象异常突出,他不再有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依赖,"仗义,同情,……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正因为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束缚,黑衣人的复仇不再是简单的替眉间尺复仇,而是指向了幽深的人性和社会的黑暗,人性的麻木、迟钝和社会的黑暗造就了更严酷的冷漠和阴暗,

因此黑衣人的复仇是向阴冷的人性和整个社会的复仇,他表达的是自我解剖式文化的复仇.

二、孤胆英雄的血泪复仇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国内政治局面的动荡,统治的严酷,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 于是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反抗和复仇情绪的政治倾向也更加鲜明. 汪玉岑的长篇叙事诗《夸父》表达了与强敌对抗到底的决心. 全诗共分九部分,自第一部分开始夸父不再是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逐日英雄, 而是一个受高

高在上的太阳欺负的小人物,"自从老天爷把我送出了娘胎后,一睁眼睛就不知受到它多少气",太阳也不再是那个普照大地、给万物

以生机的生命源, 而是扼杀生命的强悍无比的无情物,"那热辣辣

的光直往瞳孔里死命钻, ……到夏天这怪物又叫我生疮,生疙瘩",一位老乡邻竟被它活活晒死,到了冬天除了那副冷面孔,还总是黑

天多;有时它出来那么早,想贪睡都不成,有时想用功,它又早早缩

回了头,一点亮光都没有,人间冷暖它全不顾及. 正是它对人间的

无情统治,于是夸父要将几辈人的债去找太阳理论个明白. 在偿债算账的感情基调中,夸父穿大街小巷,跨千山万水,如惊怒的野马一样狂追太阳,一定要抓住它,拼个你死我活. 可是太阳却不停地戏

耍他,像捉迷藏一样一会儿上山,一会儿隐没水里,致使追赶太阳的

夸父疲累不堪. 中途小憩,梦中听到了母亲唱的动人的歌谣,看到

父亲弓腰劳作的辛苦,以及与妻子儿女团聚的亲热,扯不断的乡愁

牵扯着他不能清醒,冷风吹来,才发觉太阳都快下山了. 赶紧拼命

地追,"追过了白水,黑水,青山,大雪山,/又曲折地盘过了赤道和温带;/再踏上南极,北极. 重新绕回来/……追呀! 追呀! 还追吗?

追了这半天/那怪物仍旧是摇摇晃晃地在前面,/没法抓到手,反而

愈追它愈远",虽然追得头昏眼花,精疲力竭,口渴折磨得夸父像是"

发狂的猛兽",直到对水的渴望变成幻觉: 一粒种子在雨水的滋润

下发芽,成长、衰老,人不也是如此吗? 他感到自己在慢慢下沉,在

大漠深处,他成了一具骷髅,"狂妄"的夸父被太阳烤焦了. 没有追

上太阳的夸父,遭到闲人们的讥讽.

因此,长诗的最后一节,叙述者站出来,对夸父勇于与强劲

对手对抗的斗争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死后撇下的膏肉和形

骸,/它们将永远如繁星般闪耀着光耀. /待宇宙把神秘的手轻轻地

一触,/让水草,花果和人烟点缀了沙漠:/一扫这无边的寂寞,无边

的荒凉,/从此有'邓林'展开了绿荫的天堂. "而闲人们"始终盘桓

在那只蠢脚旁", 又哪知天翻地覆时的下场? 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不

具有传统中国神话务实性特点,夸父知其不可为之,无休无止地追

逐太阳,太阳没有追上,还落得"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

死于此"的悲惨结局. 夸父逐日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

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

土生信,信生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

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夸父逐日的起点在北方,北方属水,他的行程就是太阳的运行轨迹,原始祖先认为,太阳早晨从东方

升起,经过南方,最后落入西方,晚上进入了北方的大水的黑暗世界. 叶舒宪据此认为它首先是原始先民对空间方位确认的神话;其次这

则神话要解决的是为什么雨水从天上落下来,祖先运用神话思维的

方式, 解释这一现象,"太阳从地底下生出,直达天顶,所以天上的

雨水是由太阳从地底下带上去的"[4],从哲学角度讲,叶舒宪将其

归入阴逐阳的二元对立统一的哲学观中. 但是在父系文化改造和

神话道德化的过程中, 它的哲学性已经完全消解, 而夸父大无畏

地敢于追逐太阳的英雄性和浪漫性进一步夸大.

汪玉岑在写《夸父》前后,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华

之际,随着北京的陷落,他被迫中止了在燕京大学的学习, 开始伴

随多难的祖国一起经历苦难和波折. "特别是在去年(1940 年)的

秋季到今年 2 月间,我从这颓废的古城回到了孤岛上的家乡,再从

家乡重新奔波到这古城. 在时间方面,前后距离了半个年头;在空

间方面,亲自经历了南北的几座大城;而人生经验方面, 更时时刻

刻地尝透了一些太苦涩的滋味. 于是, 强烈地意识到转向新的生

活方式的必要"[5]. "转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要",这是诗人在经历

了民族国家从独立到被殖民统治的惨痛中, 在切身体验中发出的

肺腑之言, 于是长诗将太阳与夸父完全对立起来. 追日不再是英

雄的浪漫行为,他负载了几代人倍受压迫的冤屈与仇恨的复仇行为, 虽然他们之间力量对比悬殊, 但却为夸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复仇

行为带上了几分悲壮色彩. 饥渴难耐的夸父在被太阳烤焦后,还招

来一片讥讽,更赋予了夸父逐日的时代特点, 外族入侵都不能唤起

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反抗情绪,这是民族的悲哀. 在人心离乱、扰攘

不休的时代氛围中,诗人要肯定的就是他"弃其杖,化为邓林"精神

价值,即使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失败了, 但是还要将尸骨化作闪耀

的繁星照亮后来人继续奋斗. 在夸父追日的漫漫行程中不时有浓

浓的乡愁袭来,梦境中母亲的歌谣、父亲辛苦劳作的背影、妻子儿

女期盼的眼神、兄弟姐妹的嬉闹使"逐日"显得更加艰辛、坎坷,这

就从侧面表现出对手太阳的惨无人道. 郭绍虞评价说"吴侬软语,

软绵绵,腻致致,有一搭无一搭,若高,若低,似有声,似无声","声声

打动人的耳鼓,震动人的心弦. 《夸父》,其作风将变之兆乎? 其

为音,不复如琴瑟之专一;汹涌如浙江之潮,澎湃,澎湃似地一起而

一止;如钜鹿之战,如昆阳之战,鼓噪而前,奔腾而出,于雷声风声中,呼声也足以震动天地. 那又须幽燕健儿引吭高歌,才足以尽其淋漓奔放磅礴恣肆之致. "[6]

由吴侬软语而激越悲歌,在储藏着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神话中, 寻找对抗现实的力量,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和反抗力,这是生逢

乱世的青年学子的复仇方式之一种吧.

茅盾《参孙的复仇》根据《旧约·士师记》重写而成,参孙在《旧约》中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参孙是神受孕于其母而生, 上帝对其母说:"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来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他一出生,上帝就赋予他非凡的神力,他曾路杀猛狮,用驴腮骨击杀 1 000 多个非利士人. 成年后参孙曾与非利

士女子结婚,也与妓有染,他与客人打赌狡猾机智地胜于对方,在狐狸尾巴上捆上火炬烧毁庄稼. 因此,参孙形象丰富而复杂,他是基

督的先驱;他是一个拯救民族的勇士;他是一个沉溺于女色的好色

之徒; 他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他是一个敢于复仇的斗士等等,

文艺复兴之后,参孙的宗教喻义成为欧洲作家的主要聚焦点, 纷纷描述他的忏悔心理和行动, 他因违背与上帝的约定遭受非利士人

挖眼的惩罚,在磨坊推磨的黑暗中,心灵净化,最后复活信心,终于

报仇雪恨,其中弥尔顿的长篇叙事诗《斗士参孙》最具有代表性. 茅盾也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来书写复仇者参孙的.

茅盾的《参孙的复仇》写于 1942 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

时期, 借参孙的形象既表达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奋战

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也指出了与敌斗争的艰难和艰苦. 小说中参

孙的妻子大利拉一直在纠缠着问他力气大的秘密. "像一条蛇,大

利拉纠缠着参孙粗壮的躯干;像蛇的尖端开锋的毒舌,她那一会儿

软媚,一会儿泼辣,一会儿佯嗔,一会儿呜呜咽咽的百般做作,百般

花言巧语,刺进了参孙的耳朵,刺痛了他的脑,有时使他麻痹,有时

使他战栗;甚至有时也使他不免一阵儿的迷惑晕眩. "不管大利拉

对他怎样的诱惑或刺激,他都"打算给她一个绝对的不理睬. "可是

大利拉一直在不屈不挠地、柔媚地表白着爱情,之所以问他为什么

这么大力气,都是因为爱他,可是她被参孙骗了三次了,她还是爱他. 慢慢的,参孙开始怀疑"到底是她来试我呢,还是我试她,我开头就

不相信她,这也许是我的不对罢? ……也许是我太坏,把好人都当

作坏人了! "最后在大利拉的韧性而又辛辣地攻势下,参孙在"得救"的喜悦中告诉她说"我从来没有剃过头发. 我出娘胎后,从没剃过头. 如果剃掉了头发, 我就跟平常人一样了! ",在大利拉的怀抱中,参孙的七绺头发被非利士人剃光了,挖掉了他的眼睛. 在被惩

罚推石磨的监牢里,那剃掉的头发又慢慢长出来了,参孙的信心也

在生长. 终于,在非利士人盛大宴会上,准备戏耍侮辱参孙时,他再

次凝聚神力将大殿的柱子推倒,三千非利士人与参孙同归于尽.

茅盾说借用宗教神话创作小说是为了 "迷惑检察官的眼睛, 使文中有刺而他们又无词可借以进行他们那'拿手戏'的削改"[7],于是就借用《圣经》中的故事来一点指桑骂槐的小把戏, 可

见小说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借参孙被大利拉柔媚诱惑的攻

势下,如何丧失神力,意在说明敌手狡猾、诡计多端和保持坚定意

志的可贵性. 作品用大量篇幅描摹在大利拉千娇百媚的纠缠中参

孙由"不理睬"到软化、自责、动摇的心理过程,参孙不再是一个不

食人间烟火的先知神 (研究者认为 "参孙" 的希伯来名称是Shimshon,是太阳"shemesh"的变体)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使参孙形象更具有现实的生活气息.因此参孙一时糊涂说出自己的

秘密做了铺垫,特别是参孙最后发力与三千多非利士人同归于尽,

更具有了悲壮色彩,参孙复仇的价值意义也就更大,为受尽屈辱的

中国人赢得抗战的胜利注入了更大的信心.

三、结语

复仇是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学原型,但是受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

复仇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并不发达,近代以来,在外族入侵、民族救

亡的文化语境中,复仇的文学情绪再次被激发起来. 与大量的复仇

文学相比较,重写神话的复仇原型,更具有文化上的价值意义,神话

作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神话复仇意味着文化复仇, 更有助于激

起民族成员的内在复仇情绪. 鲁迅以基督耶稣之死和黑衣人、眉

间尺、王的同归于尽来表达对阴冷人性、黑暗社会的拯救. 夸父

追逐太阳向权威者宣誓的果敢和参孙报复非利士人的复仇行为,

都表达了被欺凌的弱者不甘示弱的反抗情绪. 佛克马说重写包含

着 "重写者的自我(ego),他的环境(hic)和他的时代(nunc)",在民

族救亡的高涨情绪中,复仇神话的重写承担了作家自我、环境、时

代和文学传统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D·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J].范智

红 ,译.文学评论,1999(6).

[2] 鲁迅.鲁迅全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 ,2005:236.

[3] 鲁迅.鲁迅全集 (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 ,2005:451.

[4]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37.

[5] 汪玉岑.夸父:后记[M].北京:北平燕京大学,1941:32.

[6] 郭绍虞.夸父:序言[M].北京:北平燕京大学,1941:1.

[7] 茅盾.茅盾文集 (第八卷 )[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543.

中国上古神话故事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中国上古神话故事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选择题 1、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精卫填海的原因是什么?(B) A 喜欢大海 B 报复大海 C 帮助别人 2、《后羿射日》中后羿射了几个太阳?(B) A 8个B 9个C 10个 3、中国古代神话中,天被人破坏了,后来是谁用五彩石把天补好了?(A) A 女娲 B 共工 C 神农氏 4、《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什么要移山?(C) A 无事可做 B 大山是他的敌人 C 为了交通便利 填空题(一)。 1.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像__________,巨人________一动不动的酣睡在里面。﹙一个大大的鸡蛋,盘古﹚ 2.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天地分开了,其中_________________徐徐的上升,变成蓝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则沉沉下降,变成了大地。﹙轻而清的阳气,重而浊的阴气﹚ 3.巨人________为了开天辟地耗尽了自己的全部体力和精力,他的头变成了 ____________,肚子变成了_____________,左臂变成了______________,右臂变成了______________,脚变成了_____________,让大地呈现出一片壮丽的景象。﹙盘古,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西岳华山﹚4.女娲用______捏成“人”,人就是_______________意思。﹙泥土,能直立行走的﹚ 5.为了让人类绵延不绝的继续生存下去,女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些小人分成男的和女的,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生育儿女,让他们自己去延续后代。﹚ 6.女娲是用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把天补好的。﹙五色石和自己的身体﹚7.坍塌了半边的天是用________________当做四根柱子撑起来的。﹙东海神龟的四只脚﹚8.起初雷神居住的地方叫________,雷神的喜怒无常导致雷河的_______。﹙雷泽,灾害﹚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后,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题也随之转变。 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作家们的创作思路以及审美意义也随之慢慢 变化。彼时的江南就存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小说里的“江南世界” 因各具特点的创作手法和反映不同时代的主题,如实的记录着时代潮 流的走向。他们有的经历了从建国到*这段苦难历史,有的成长于这段 历史之中,他们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寄托于江南想象之中,抒发着对于 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省,将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的审美意义及其 文学史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所以选此为题正是为了探寻中当 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文学内涵,希冀发掘其文学史意义的变化。 2、研究意义: 经过建国后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沉寂,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 大批江南籍作家涌现,江南文学“边缘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进入 新世纪,关于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这类研究的文献虽然概述性的总结居少、个体研究居多,但透过 这样一个繁杂的参照系,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和文学史意义的价 值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本文拟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的发展。 选题研究现状 当前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综述有: 1、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 影响:

自九十年代后期起,学者们已经有意识的尝试从江南作家及其小 说里的江南意象和叙事手法着手,并以此探寻当代江南文学发展的新 趋势。而关于江南地域文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可看作为江南作家 对于江南世界的一种“寻根”。正是在这种越发多元化的研究形势下,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也逐步表现出了新的文学价值。 相关的文献有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张炯的《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孙其勇的《论故乡苏州对苏童创作的影响》、陈娇华的《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小说创作的影响》、高松年、沈文元《论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小说》等等。 2、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 材抒写的变化 任何文学创作都是对一定时代的反映,关于第二个研究方向—— 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艺术风格 的转变,则是当代小说在江南想象这个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关的文献有崔致远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方中的《童心 观照下的悲悯——评毕飞宇的人文关怀》、史国铭的《论苏童小说与 江南文化》、曾一果的《“南方”的复活——读朱文颖的》、张清华 的《南方的细小、漫长与悲伤》等。 例如崔致远先生所著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从人文情怀与社 会进程的角度来探寻当代小说的流变。他在书中便阐述了当代小说在 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流变,并从叙事结构出发,将当代小说分为“革 命现实主义”、“启蒙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等走向,他认为在这个流变的过程中,江南作家的相关于“江南叙事”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也所以发生了变化,他们作品的主题多以城市的兴 起与乡村传统文明的堕落为主,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江南作家对于江 南意象的“苦难写实”,以及现代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3、关于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 义的变化的研究:

中国小孩必知的30个上古神话传说(二)

中国小孩必知的30个上古神话传说(二) 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好多传奇口口相传,30个上古传奇里,和小孩们一起漫游下中国古典文化吧! 16.︱东圣王公︱ 东王公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原为中国古 代神话中的男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导,南、北二宗则奉为始祖。 17.︱刑天断首︱ 故事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黄帝在阪 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周围,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 复仇,却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 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 去头颅。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 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没了 头颅,因此他只能永久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久的斗争。而在陶渊明 的《读山海经》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来赞颂刑天的精神。 18.︱共工触天︱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 带领虾兵蟹将,向火神发动进攻。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 迎战。水神共工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儿

倾去。刹时刻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埋住,神火又被浇熄了。但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 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但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 西歪。共工带领水军且战且退,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 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 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狼狈地向天边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原先不周山是根撑 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赶 忙天河倾泻,洪水泛滥。闻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后 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19.︱女娲补天︱ 女娲氏:一位漂亮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女娲补天的故事 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差不多上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 类的繁育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两个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娲用五彩 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女娲补天是一个专门闻名的传奇。《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那个传奇,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 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了一块未用。有人认为,不周 山暗喻房柱,事实上补天确实是盖房子,女娲补天的故事,事实上是讲女 娲那个人专门聪慧,会炼石盖屋。 20.︱臾区划五行︱ 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奇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21.︱火正祝融︱

最新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doc

最新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一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8-11 第一章动物叙事的缘起 11-19 第一节后花园与动物结缘 11-13 第二节村庄中与动物相伴 13-15 第三节其他因素的影响 15-19 第二章赞颂与批判——动物叙事的深层内涵 19-32 第一节对自在生命状态的追求与赞美 19-22 第二节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批判与悲悯 22-26 一、野性的缺失——历史惰性中动物般的生存状态 22-24 二、人性的匮乏——病态与苦难的生存境遇 24-26 第三节漂泊意识与"家养动物"的书写 26-29 第四节女性焦虑的释放与动物叙事 29-32 第三章动物意象的呈现 32-40 第一节 "羊"意象 32-35 第二节 "猫"意象 35-37 第三节 "爬虫"意象 37-40 第四章萧红创作中动物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40-45

第一节东北精神的另类书写 40-42 第二节 "象征符号"与"生命主体"的双重变奏 42-45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52 后记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二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0 绪论 10-20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20-36 第一节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20-25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21-22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22-25 第二节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25-28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25-27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27-28 第三节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28-36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29-32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32-36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36-53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标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格式: 1.“摘要”、“目录” 黑体,三号,居中排列。 2.“引言”、“结论” 、“参考文献”黑体,四号,左对齐排列,“致谢”、“附录”黑体,四号,居中排列。 3.正文:各章标题黑体,四号,居左排列。各章下的节标题黑体,小四号,居左排列。正文内容中文为宋体,小四号。正文中的图名和表名及相应内容用宋体,五号字体,图名置于图正下方,表名置于表正上方。 4.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排列。内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页码:宋体小五号,页脚居中排列。页码从引言开始编号,一直编到附录。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置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中文摘要、目录等。 1.题目: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中文题目(包括副题和标点符号)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中文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一般为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出现公式、非公用的符号、术语等。 (2)每篇论文选取3~5个关键词,关键词排列在摘要的左下方一行,顶格写:“关键词:”为黑体,小四号,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接排、各个关键词之间有分号隔开。 3.目录:按照引言、论文的章节、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前后顺序,编写序号、名称和页码。目录页排在中文摘要之后,目录要求自动生成。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字数(正文部分)要求8000字以上。 1.引言:简要说明作者所作工作的目的、范围、国内外进展情况、前人研究成果、本人的设想、研究方法等。 2.正文: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结果、本人的论点和结论等内容,还要附有各种有关的图表、照片、公式等。 (1)图: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如:图1.1、1.2,图2.1、2.2等。图

古代神话故事大全精选

古代神话故事大全精选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神话故事大全精选。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一座净土山,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然后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在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浇灌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一潭善水,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一潭美水,你可取美水一担,滋润花骨朵,这样,就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美。”盘古说完,就死了,尸体随后化为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咐,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高兴地报

告玉帝。玉帝便随着亲妹妹前来观赏百花,他高兴地说:“妹妹不辞劳苦,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花园了吗?”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叫你管九霄,叫二哥管九州,叫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为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不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玉帝答应了,立即唤来一百名仙女,对她们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花园中穿梭往来,各自采下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装满了。然后,她们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起花,纷纷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间有了百花。 古代神话故事大全精选2:葬到月亮上的姑娘从前,在壮乡有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达汪。她心灵手巧,绣出的花、鸟都像真的一样。 有一次她绣麻雀,还有一只眼睛没有绣好,一不小心绣花针扎破了小手指头,一滴血恰好滴在了要绣眼睛的地方。突然,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那麻雀的眼珠骨碌碌地转了起来。 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的眼睛花了,用袖子擦了擦再看,那圆眼睛带着血丝,眼皮还在一张一合呢!不一会儿,那麻雀竟在绣花巾上扑打着翅膀,飞走了。 看到这些,达汪姑娘不禁懊恼起来,心想:刚才应该把那只麻雀留住,养起来也是个伴,一个人在家织呀绣呀的,太孤单了。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导语: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 里未淨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以下为大家介绍有关现代 文学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现代文学语言,白话并简洁 语言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学思想进行 变革,那么就要现对语言进行改革,鲁迅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在语言表述方面,鲁迅的文学作品也 颇具研究价值,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鲁迅擅长用平白如话的 语言阐释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性特点,通俗点讲,在现代文 学语言的呈现上体现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 特点。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采用白话文进行文学 创作十分的提倡,暗藏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 感悟。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白话文学主张, 在他的杂文中还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另外,在“五四”时期,西方文化曾经大量的涌人中国,一些新的名词 也就随之传人中国,这个时候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对 于这些新名词的运用,鲁迅先生曾说:“欧法文化的侵人中国白 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所以说他非常 主张主动对这些外国语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吸收和利用,丰富自己 的文学语言。 二、现代文学体裁,新诗应创新

关于文学体裁,鲁迅先生予以很多的建设性论述,他用 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且这些论述对于 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新诗的出现,可以说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鲁 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但鲁迅先生在诗歌的创作以及批评方 面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他的新诗只有《梦》、《他》、《桃花》等六七首而已,远不如他的杂文以及小说的创作数量。鲁迅 先生对新诗的理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鲁迅先生认 为新诗应该是对真实的情感进行的表达,他对新诗的择选和对新 诗诗人的评价,要求用真实的健康的情感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第二,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创作时应该对其内容进行重视。一首好 的诗歌应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对其语言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组合,有利于精炼文字,使诗歌富有韵律。第三,鲁迅先生主张 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采用白话作诗,对新诗进行创新。在现代文 学发展史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贵在创新。中国诗歌只有 进行创新,才能够走上新生的道路。这里的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 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 三、结语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 变的结果,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 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 中的鲁迅研究的过程中,应深究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题材、语言、体裁方面的主张,通过研究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促进现 代文学的发展。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 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那你知道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仙人授道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

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故事:炎帝传奇故事;;天堂;狮子狗和谷种在湘东地区,狮子狗为炎帝盗谷种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相传,炎帝长大以后,看到人们天天上山采野果、打野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日子,心中十分难过。他日思夜想,要找到一种能收藏、能种植的可食之物。有一天,他梦见天堂栽着一种称为“稻”,籽实叫“谷”的植物,可吃、可藏、可种,这正是炎帝要找的食物。但是天堂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把谷种搞回来呢?炎帝犯了难。 第二天,他发现狮子狗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神情很是不安,像有什么话要说。炎帝便对狮子狗说,你知道我要去天堂找谷种吗?狮

毕业论文书写格式与要求

毕业设计 (论文 )文本结构规范化及印装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化要求 (一)前置部分 1、封面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并采用统一模版(见附录1)。 2、论文摘要 a.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300 字左右。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应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 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 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b.论文摘要用另页置于目录页之前。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 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 3~5 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 左下方。 4、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排 在摘要之后,目录按四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 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致谢、参考文献等。 (二)主体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1、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论文中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 2、序号 a.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 1 页,并为右页另页。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摘要、目录等前置 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b.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 别连续排序号。序号可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篇幅较长的论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

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国画、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基督教,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对联、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上古神话传说有哪些_10个上古神话传说

上古神话传说有哪些_10个上古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多少是你没有听说过的,又或是耳熟能详的?以下整理了10个上古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10个上古神话传说上古神话传说1、盘古开天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

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上古神话传说2、女娲造人 盘古开辟了天地之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可是就是没有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女娲。 女娲神通广大,一天能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她在广阔的原野上独自行走,看着周围的美丽的景象,忽然觉得好孤单,她想:在天和地之间,好像还缺了点什么?应该再添一点东西进去,让它热闹一点才对。 那添一点什么东西好呢?一路走一路想,女娲有点累了,就在一个小池子旁边蹲下来,忽然间清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美丽的面容,她发现:当她笑的时候,池子里的影子也跟着她笑,可要是她生气,池子里的影子就跟着也生气。于是她灵机一动,就想: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了,却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东西呢?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的:在当代散文作家群体中余秋雨是独特的,余秋雨的散文被认为是“重拾困扰着若干代人的重大课题,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的文化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余秋雨散文中的处处透露出来的寻根意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和深入探究,试图通过文学寻找的文化根基来体现和折射民族文化的精神。进而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和思索寻根意识对当代文明的重要性。 意义:本文通过探索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尝试性地揭示出寻根意识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寻根文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思潮,主要是作家们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把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之根”弘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其中余秋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寻根意识便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一。但是对于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方面的研究也有,却没有总结性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余秋雨散文中寻根意识产生的根源 余秋雨的众多作品中之所以体现出浓厚的寻根意识,这也跟余秋雨本人的成长、思想、经历等有关。 2、“寻根”中的文化人格及其灵魂 (1)深邃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通过描写“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使得文化人能够“轻够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透露出中国文人坚韧执着的精神世界。 放逐路上显露出来的强健人格与官格 余秋雨作品解析和探索中国知识分子和文人形象,并进行文化反省,体现出深深的人文精神。 (2)与世俗无关的文学追求和人格修养 作者渴望人格的自由,我们阅读余秋雨的作品不难发现,实际上他是有意要进入一种现在“中国式文化团体”的自我放逐的状态。 3、重塑当下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在结合历史的同时,又与现实相联系,在对文化的探索中体现出一种深深地忧患意识,在观看历史的进程中,反省中华民族的现状和前途。 4、结语 余秋雨正是在文化与文学中努力实现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职责。正是作者这颗怀古思今,不断探索民族文化和文化人出路的赤诚之心,使得笔下流泻出来的文章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书写格式说明

本科毕业论文书写格式说明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和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体现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长治医学院教学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1 结构与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包括封面、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1 封面 要求标明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等事项。用我校统一规定的"长治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具体要求见附件。 1.2 目录 包括论文中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全部章节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以及它们的对应页码。 1.3 题目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1.4 摘要与关键词

1.4.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一般200~300字。 1.4.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5 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四部分内容。一般不少于3000字(含图、表)。 前言主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中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研究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予读者以引导,同时引用的文献及他人的成果要注明出处。 在材料与方法一项中,要求列出所使用主要材料、试剂、仪器名称,借鉴他人的方法要有出处。 在结果与讨论部分,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和讨论,突出重点,尽量利用事实和数据说理,在使用图、表论述时,避免用图和表重复反映相同的数据。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

上古神话

上古神话:现存、主题、意识、思维特征、流变、影响、神话意象 1.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后羿神日、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2.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__淮南子______》。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神话是上古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原始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是远古先民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口头创作的,具有集体性、直观性,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力。春秋战国以后,它们才被陆续记录下来,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列子》、《庄子》、《楚辞》等古代文献,其中以《山海经》中保存的原始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比较著名的原始神话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共工触山》等。它想象奔放神奇,夸张大胆,情节曲折动人,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 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现代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现代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 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 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21年颁布的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 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 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 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 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 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 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 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 年干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 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 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 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 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 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 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 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 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 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 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 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30个上古神话故事之令狐文艳创作

30个上古神话故事,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哦! 令狐文艳 1.盘古开天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2.女娲造人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3.伏羲画卦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现代文学论文8000字声声慢

现代文学论文8000字《声声慢》 论文的选定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查阅资料后才可以定下来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则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抓住根本。下面是为各位同学准备的现代文学论文8000字,供阅读参考。 探析《声声慢》 一、引言 诗歌向来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精炼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结构,具体地和艺术地表达人类的心灵。目前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学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诗歌,但都强调诗歌的特殊功能和文体特征:诗歌利用词汇的音乐美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心灵感受,强调想象性和完美性。大部分学者对诗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利奇的变异理论,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搭配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和书写变异等方面解释和探讨诗歌的魅力。虽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已经被用来尝试解读大量的英语视觉诗,但来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解读上还未曾涉足。本文就从中国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挑选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这位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的愁绪纠结所在《声声慢》来发掘和展现中国古代诗词诗歌所呈现的多种不同表现意义,感受古诗词给人们带来的特殊魅力。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 传统的语篇分析一般只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分析,而忽略 了对其他符号如图像、声音、颜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语篇分析的研究范 围扩展到除文字以外的其它领域,即把单模式的语篇分析法扩展 到多模式来分析多模态分析中,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 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多模态指的便是除 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符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 以上符合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绝对 单一模态的语篇是很少见的,而多模态语篇则是普遍存在的。比 如人们交谈时常伴有手势和表情等,人们可以在一张网页上既看 到文字和图片,又听到背景音乐。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和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 Kress和Van Leeuween认为,多模态语篇是一种融合了多种 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象等)来传递信息的语篇,因此,区 分单模态和多模态的关键在于有几种符号参与了语篇的构成。顾 曰国认为,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 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他认为区 分的关键在于有几种感官参与。综上所述,多模态语篇应分为启 用单一感官的多符号语篇或启用多感官的多符号语篇。 三、《声声慢》中的多模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