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检验标准

玻璃杯检验标准
玻璃杯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为咖啡机配套使用的各系列玻璃杯。

2 检验标准:根据GB2828.1-2003/ISO2859-1:1999中规定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批的随机抽样

3 检验水平:

产品缺陷:一般检验水平面Ⅱ尺寸/产品性能:特殊检验水平S-2

5.1 设定批量:3201~10000

5.2 主要缺陷:样本量13 Ac Re 次要缺陷样本量200 Ac Re

0 1 14 15

质量部检验员考核方案与激励制度1

质量部检验员考核方案与激励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来料、生产过程、最终产品的质量,对各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质量检验人员。 三.职责 本制度由质量部编制,并组织考评。 运营经理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 人事行政部负责执行考评结果。 四.检验员的组成 质量部的检验员包括进厂检验(IQC)、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 首模检验(SQ) 五.考核方法 薪酬由四部分构成:1、基本工资2、岗位补贴3、奖金4、加班费。 1.基本工资:实习期500元,转正后700元,检验班长1000元。 2.岗位补贴:实习期没有,转正后每掌握进检、出检、巡检、首模检验一项,增加50元。 班长岗位补贴200元。 3.奖金:0~200元,由经理根据其个人表现、工作量、工作质量、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的完成情况、突发情况等,考核给出。 4.加班费:(基本工资+岗位补贴)÷26÷9×加班小时数×(1.5,2,3) 注 1.检验员的相关岗位的掌握与否由检验班长、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质量部经理考核决定,包括纸面做答和实际操作,都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后附考核要求和表格) 注2.每年年终对检验员的综合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对分数低于要求的项目将扣除相应的项目的补贴,待3个月后,重新考试合格后,再增加相应项目的补贴。(年终统计结果)注3.奖金将根据每个人每月的工作情况给予考核,由经理进行。此只针对有突出表现的员工,或及时发现并制止会给公司带来损失的情况下给予。 六.相关处罚的规定 1.进厂检验: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物料出现异常质量问题,而且此异常问题是检验 规范中要求的,实际未检测到或漏检的,由部门经理及总经理酌情给予50~200元的处罚,同时由质量工程师和检验组共同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FQC检验员管理规定

×××××有限公司 FQC检验员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使车间的品质管理纳入正规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FQC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本程序适用于各车间所有的FQC 三、职责和权限 1、各车间是FQC的直接管理部门,对FQC的工作安排,调动和工作纪律等日常管理有绝对领导权,对工作质量有监督和处罚权 2、质管部为FQC的监督部门,负责对FQC的任职资格进行培训,考试评定和审核以及日常的监督,指导 3、FQC对检验的结果、报告和记录负责 4、FQC有权对产品的检验状态做出判断和处理 5、FQC有权对出现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有权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作业程序 1、FQC检验员必须通过质管部的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检验 2、FQC在接到成品检验任务时应先核对产品的型号,物料号等信息,查取检验所需的检查成绩书 3、FQC按照检查成绩书中规定的检验项目,方法等对产品进行100%全检

4、FQC在检验过程中必须做到检验一项,检验一个产品在检查成绩书中记录一项,不得集中记录。 5、FQC检验中发现品质异常应及时反馈给车间主任或该产品的班组长同时做好记录并根据不良类别做好标识,放入相应的不良品箱中;检验结束后,将标识清楚的不良品交与作业员返工,返工后产品必须100%全项目进行检验。 6、接受上级的领导服从工作分配 7、FQC每次检验记录在完工后交车间办公室,由车间办公室集中收集交质管部保存 8、FQC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验项目,标准缺项或不正确的地方应及时与质管部专检员进行沟通,确保检验标准的有效性并得到彻底实施。 五、考核 1、交付的产品引起顾客的书面投诉(属于检查成绩书规定检查的项目而未检查)每次处罚20元 2、质管部对已检成品抽检时发现不能满足检查成绩书标准要求时,每一个品种考核100元 3、交付的产品引起顾客退货的(属于检查成绩书规定检查的项目而未检出)每次处罚专检员考核金额的50% 4、质管部不定期到车间检查FQC对检查成绩书的执行情况检查,发现FQC未按成绩书规定的方法、项目进行检验,每次考核100元。

玻璃瓶检验标准

1 主要内容及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采购的玻璃瓶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抽样与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瓶的来货检验及品质判断之依据。 本标准未包括的内容,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引用标准 GB2828.1 计数检验抽样程序 GB4545 玻璃瓶罐内应力检验方法 GB/T4547玻璃容器抗热震性和热震耐久性实验方法 GB/T4548 玻璃瓶表面耐水侵蚀性能试验方法 GB6552 玻璃瓶罐抗冲击力试验方法 3 术语 致命缺陷对人体安全或健康造成危害的不良,质量否决项。 A类缺陷严重缺陷,影响使用。 B类缺陷一般缺陷,重要外观指标 C类缺陷轻微外观指标不合格 可擦除污染用蘸取75%酒精溶液的毛巾,一次性可擦除且不能损伤包装材料本身外观的污染。 主视面在产品装配好后,正常臵于水平面上,从标有产品名称和标志的水平正前方和垂直正上方目视所能观测到的范围。 非主视面除主视面以外的底面,背面,侧面和内表面。 理化性能玻璃的抗应力、耐水性、抗热震性等理化指标。

有害重金属铅、砷、汞、镉及六价铬。 4 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要求 4.1.1异物不许有锈迹、油迹、水迹难以擦除的污染,瓶内不许有纸屑、昆虫、毛发、 碎玻璃、金属、大量灰尘等异物。 4.1.2瓶口无大口、小口、裂纹、破损、毛刺;瓶颈无明显歪斜或移位,影响灌装及 配合性。 4.1.3 螺纹须光滑平整,无变形、残缺、粗糙现象。 4.1.4 合模线不得有凸出明显、双合模线错位及尖锐毛刺等影响安全及配合性。 4.1.5 坐姿瓶底无凹凸变形及影响平稳性。 4.1.6 瓶身厚薄均匀在接收范围之内,厚度不小于1.5mm。 4.1.7瓶所有部位都不应有裂纹、裂缝及破损、。 4.1.8异色点主视面允许Φ≤0.5mm的I个或2个不集中点但不影响LOGO及版面;非主视面许Φ≤0.5mm的2个或3个不集中点但不影响版面。 4.1.9气泡主视面允许Φ≤0.5mm的1个或2个气泡但不影响LOGO及版面;非主视 面允许Φ≤1mm的3个以下气泡且不影响版面;但不允许有破气泡。 4.1.10砂眼主视面允许Φ≤0.5mm的I个或2个砂眼但不影LOGO及版面;非主视面允许Φ≤1mm的3个以下砂眼且不影响版面。 4.1.11蒙砂要求表面粗细适当,厚度适中,礞砂位臵一般不升至螺纹底,不低于瓶颈与瓶身交接处,瓶身正面不允许有亮点,侧面最多不超过0.8mm的亮点5个,底部不超过1.0mm的亮点5个。

检验员考核标准

质量部检验员岗位考核标准 姓名: 序号考核指标 及标准分 评分标准主管评分经理评分 1 安全 (10分) 10分: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强,考核合格,无安全事故。 9分:培训考核达标,日常操作有安全隐患(包括检验防护措施未采取或采取不当、水、电、汽未及时关等)一次。 5分:日常操作有安全隐患(包括检验防护措施未采取或采取不当、水、电、汽未及时关等)两次以上者。 0分:有轻伤以上事故者。 2 学习与创新 (15分) 15分:完成公司及部门培训目标,有创新成果或合理化建议。 13分:培训达标,并有记录;无创新成果或合理化建议。 10分: 培训未达标,无创新成果。 0分:经常不参加培训、学习,对自己岗位操作规程不清楚。 3 协作与纪律 (20分) 20分:精神面貌好,配合协作好,无投诉、违纪。 19分:违纪一次或被投诉一次。 15分:协作精神较差,与同事不团结;被投诉或违纪2次。 0分:无协作精神,纪律性差,被投诉或违纪3次以上。 4 检验 (30分) 30分:按时完成检验任务并及时出具记录、报告;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检验,无漏检、错检,其他部门无投诉。 28分:检验不及时或检验失误一次;记录、报告出具不及时或出现漏检一次;未完成公司、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一次。 25分:检验不及时或检验失误2次;记录、报告出具不及时或出现漏检2次;因工作失误使产品流至下一工序;未完成公司、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2次。 15分:检验不及时或检验失误3次以上;记录、报告出具不及时或出现漏检3次以上;因工作失误使产品流至下一工序2次;未完成公司、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3次以上; 因漏检、错检致产品不合格一次,或因错检致外部抽检不合格一次。 0分:因漏检、错检致产品不合格一次以上,并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因错检致外部抽检不合格一次以上。 5 日常工作 (25分) 25分:及时清理仪器及台面卫生、填写使用维护记录;及时填写试剂等配制记录;及时校准玻璃器皿;值日生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24分:日常工作表现较好,工作推诿一次或各项记录不及时填写一次等。 20分:工作推诿2次或各项记录不及时填写2次。 10分:工作推诿3次以上或各项记录填写不及时3次以上,且屡教不改。 0分:责任心差,无协作、敬业精神,与同事不团结,日常工作表现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严重影响部门整体工作。

香辛料检验原始记录

有限公司 1 干燥失重 检验依据 □ GB/T12729.6-2008 检验时间 报告时间 检测用设备 □ 电子天平 □ 分析天平 □ 恒温烘箱 □ 其它 □ 水分测定器 标准值 ≤ 14% 计算公式 () 100%??= m P V X 样品质量,g m 水的密度,1g/ml P 接收器中水的体积,mL V 水分含量 2 净含量 净 含 量g 检验方法:JJF1070-2005 产品标准净含量 抽检数量 抽检基数 计量器具 平均皮重 平均偏差值 结果 净含量 超出最大允许偏差 结论 3 总灰分 检验依据 □ GB/T12729.7-2008 检验时间 报告时间 检测用设备 □ 电子天平 □ 分析天平 □ 马弗炉 □ 万用电炉 标准值 ≤ 10% 计算公式 10001021?--= m m m m X H X -? =100100 X 12 坩埚重,g m 0 坩埚和样品重,g m 1 坩埚和总灰分重,g m 2 实 测 值 平 均 值 水分含量 总灰分 单项判定 4 酸不溶性灰分 检验依据 □ GB/T12729.9-2008 检验时间 报告时间 检测用设备 □ 电子天平 □ 分析天平 □ 马弗炉 □ 万用电炉 标准值 ≤ 5% 计算公式 100 100100 1 2 ?-? -= H m m m X 坩埚重,g m 0 坩埚和样品重,g m 1 坩埚和酸不溶性灰分重,g m 2 实 测 值 平 均 值 水分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 单项判定

有限公司 5 菌落总数 检验依据 □GB 4789.2-2010 检验时间 报告时间 检验仪器 名称、型号 □ 洁净工作台 □ 生物安全柜 □ 均质器 □ 不锈钢立式灭菌消毒器 □ 电子天平 □ 生化培养箱 □ 砝码天平 □ 双目生物显微镜 温度监 控记录 时 间 48h ±2h 温度℃ 36.1℃±1℃ 稀释度 10-1 10-2 10-3 10-4 空白 检验结果CFU/ g 菌落数 平均数 标准值CFU/ g ≤10000 cfu/g 单项判定 6 大肠菌群 检验依据 □GB 4789.3-2010 检验时间 报告时间 检验仪器 名称、型号 □ 洁净工作台 □ 生物安全柜 □ 砝码天平 □均质器 □ 电子天平 □ 生化培养箱 □不锈钢立式灭菌消毒器 □ 双目生物显微镜 温度监 控记录 时间 48h ±2h 温度℃ 36.1℃±1℃ 稀释度 LST BGLB 检验结果 MPN/100 g 标准值 单项判定 10mL×3 1mL(g)×3 ≤90 MPN /100g 0.1mL(g)×3 0.01mL(g)×3 备注:“+”表示阳性结果,“—”表示阴性结果。 检验员: 复 核:

检验员考核办法

检验员考核办法 一、考核指标:(100分) 1、成品入库合格率:(30分) 本考核产品为公司确定的主要,重点产品。主要重点产品主要指重点客户、产量大、金额大。 按入库合格率100%的指标进行考核,每降低1%,扣2分。降至95%以下,每降低1%扣4分,不受30分控制。 2、产品品种:(5分) 按生产科对车间、班组下达的计划进行考核,若因检验不力,检验不及时而影响生产任务完成和影响交货的,发现一次扣2分。 3、漏检率:(5分) 按照工序质量控制程序标准,对产品进行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检验,若有漏检现象而影响交货,发现一次扣2分。 4、标识:(20分) 按检验规范做好标识工作,按质检科平时抽查进行加扣分,发现一次没有标识,或未按规定做好标识,扣一分,表现良好,坚持做好标识可加分。 5、检验记录及报表:(20分) 1)没有检验记录按缺勤处理,月终汇总报表必须于当月二十八日前报质检科,迟到一天,扣0.5分。 2)报表必须整洁、清楚、数据必须准确,根据质检科平时

检查进行加扣分,发现一次,扣二分,按规定报表准确、 清楚、无误可加分。 6、执行工艺制度:(10分) 必须严格按工艺标准或实物样品进行检验,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做到严格认真无违制,经检查发现一次扣5分,若能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公司损失可加分,或给予一次性奖励。 7、检验场地管理 场地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工件堆放整齐,合格品、不合格品、废品必须按指定位置摆放,按质检平时检查发现一次不合者扣1分。 8、提高素质,服从分配;(5分) 检验员应做到“四懂”“三清”“三会”和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表现突出,有贡献者给予加分或奖励。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做到壹专多能,能很好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对于不服从者一次扣2分。 二、质量事故考核: 1、成品入库后(封箱)发现质量问题进行返库。 2、因质量问题到顾客单位进行返检返修。 3、因质量问题顾客对产品拒收,退货或提出投诉和索赔。 4、顾客对质量问题提整改。 对于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做书面检查,并取消当月津贴。 对于造成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给予一次性处罚,详见“质

质检系统管理制度

质检系统管理制度 一、进货检验实施办法 根据公司《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1、原料、辅料进厂后,供应部门应分类、分批存放在指定地点,做出区域挂牌标记,通知质检员。 2、质检员接到通知2小时内必须到位,并按有关的技术标准,对进厂的原、辅料进行检验并做好原始记录。 3、应在48小时内对需要检测的原、辅料做出检验结论,并加盖印章。 4、检验合格的原、辅料,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按《原料不合格的判定与处置》进行判定,同时,质检员应及时将结果通知供应部门;由供应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退货、销毁或让步接受处理。 6、质检员应如实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并做好质量档案。 7、未经检验的原、辅料,生产部门不得使用;如果,确因生产急需,可以由原料保管员向质检部书面申请“紧急放行”,该申请书上应有生产部部长签名;使用“紧急放行”原料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成品需要重点监控;A类原料不在紧急放行之列。 8、使用让步接受原料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成品也需要重点监控。 9、违反以上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纠正,并视造成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警告、罚款,直至除名。

二、关于过程产品检验的规定 为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过程产品特作如下规定: 1、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主要由生产车间的主操作员负责、质量员把关;质检部的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主要作好生产过程的巡检和半成品检验工作。 2、巡检工作主要检查工艺执行情况和各种规范记录的执行情况,特别是CCP 点的控制情况。 3、对于巡检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应及时与本工序的质量员沟通,提出改正意见;问题较大的,质检员要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并传达到车间或生产部,同时报告质检部领导。 4、对于巡检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立即提出纠正,并要填写《不合格(品)记录》,传达到生产部,同时报告质检部领导,甚至公司技术领导。 5、质检部的检查工作,应本着以方便生产为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尽快解决。 6、对争议问题处理时间原则要求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多限制在3小时内。 7、质检部对巡检中的疑难问题或新问题把握不准时,应请求技术部协助解决。 8、对于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质检部要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领导和HACCP小组组长,必要时请求对质量体系进行内审。 本规定由公司技术部起草。 本规定由质检部负责具体实施。

检验员岗位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

检验员的岗位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为了使质量检验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检验员岗位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 目的:通过制定《质量部检验员考核办法》,达到激励检验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检验员的工作质量,确保零部件质量及整机性能符合要求。 1、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管理实施计划,负责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确定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 2、结合公司质量管理实际的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原材料、外协件、工序产品、成品检验规范,明确检验方式、检验程序及不良品处理的事项。 3、把握品质控制重点,制定关键、特殊工序操作标准并协助相关部门人员执行。 4、加强内外部协调沟通,负责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品质工作。 5、遵照公司指令,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力求公正,客观 6、及时处理产品实现各过程中的品质工作 7、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置建议,防范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8、确保公司的品质能够满总客户的需求 9、协助做好相关部门的配合工作 IQC方面: 1、负责公司所有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2、负责公司外加工的外协件的进厂检验 3、妥善处理不良品及报废品 4、对原材料、外协件检验方法和标准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5、储存原材料、外协件的品质盘点工作 6、填制相应记录,上报相关部门 PQC方面: 1、负责公司所有工序产品的在线检验 2、对关键、特殊工序品质的控制、检验与监督 3、妥善处理工序产品的不良品 4、对工序产的品质检验方法和标准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5、储存工序产品的品质盘点工作 6、填制相应记录,上报相应部门 OQC方面: 1、负责公司产品的出厂检验 2、对成品品质检验方法和标准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3、妥善处理成品品质异常 4、储存成品的品质盘点工作 5、填制相应记录,上报相应部门 QE方面: 1、品质策划。 2、产品质量分析 3、纠正措施等 4、协助公司工作 5、处理质量事故 6、客户投诉的处理 成品检验员岗位职责

如何判断水晶玻璃杯是否含铅

如何判断水晶玻璃杯是否含铅? 时间:2008-4-18 用水晶餐具装盛食物、饮品,看上去华美绚丽,令人爱不释手。但很多人想像不到,若用含铅的人造水晶制成的杯子盛放蜂蜜等酸性饮料,会造成铅污染,严重危害健康。 铅中毒患者———大多用了水晶玻璃杯 据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主任朱启上教授介绍,该院中毒科收治的铅中毒患者中,许多都是使用水晶玻璃容器饮用了酸性饮料。 水晶制品———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 有关专家说,水晶制品是一种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其中的氧化铅含量往往高达20%~30%,用它来盛水,一般还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或酸性饮料,水晶制品中的铅就会被析出并溶于酒或酸性饮料之中。实验表明,盛酒的时间越长,酒中的含铅量就越高。 另有国外的实验证明:把1升白兰地酒置于水晶器皿中,5年后,酒中的含铅量可高达2万微克/升,远远超过环保部门关于饮品中含铅量要低于50微克/升的规定。 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如果一个人的血铅水平大于100微克/升就属于铅中毒。血液中的铅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人记忆力、智力下降,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等问题。 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容易引起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因此,要尽量避免用水晶制品长期储存酒类、果汁或酸性饮料,以免铅蓄积引起中毒,损害健康。 如何判断水晶玻璃杯是否含铅?

外观手感可区分 买水晶玻璃餐具可以通过声音、手感、外观等对玻璃、含铅水晶玻璃、无铅水晶玻璃进行区别。 普通玻璃制品色泽暗淡、折光率差、做工粗糙、手感差,甚至部分地方还有气泡,轻轻敲击声音沉闷。 水晶玻璃制品相对普通玻璃制品色泽光亮、折光率强、做工考究、手感好,看上去像水晶做成的,轻轻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音。含铅水晶玻璃制品与无铅水晶玻璃制品相比,要略显得厚重。 加铅后玻璃像水晶 市场上流通的玻璃容器按照材质分类,可分为普通玻璃容器和水晶玻璃容器。 水晶玻璃容器又分两种:无铅水晶玻璃和含铅水晶玻璃。由于普通玻璃的色泽、质感、光泽度都不太理想。在玻璃中加入铅的成分,可以大大提高玻璃的折光率,看上去就如同水晶做出来的,故称为水晶玻璃,一些各种造型的摆件、水晶玻璃杯、水晶灯等等就是由含铅玻璃制成的。 国家没有相关标准。目前我们国家没有制定水晶玻璃的国家标准,由于没有国家标准,许多企业都是自己制定企业标准进行生产,但多数企业都参照了欧盟标准进行生产。 欧盟标准中把水晶玻璃杯分为无铅、中铅和高铅3种。中铅玻璃杯的氧化铅含量达到24%;高铅玻璃杯的氧化铅含量达到36%。 如果水晶玻璃容器按照欧盟标准生产,不管哪种产品,里面含有多少铅,国际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人体应该都是安全的。但由于我国缺乏标准,不能排除个别厂家生产的随意性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 毒物知识 铅的危害性 在日常生活中,若用含铅的人造水晶制成的杯子盛放酒类、可乐、蜂蜜和含果酸的果汁等酸性饮料或其它酸性食物时,铅离子可能形成可溶性的铅盐随饮料或食品被人体摄入,严重危害健康。 铅多以游离状态或无机化合物等形式透过血脑屏障,对血管丰富的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回和大脑皮层产生危害。

教材-水分的测定(精)

《食品检验技术职业技能训练》 教材 课程名称:食品检验技术职业 技能训练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学时:60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2014年07月制定

模块四食品的营养成分检验 项目4-1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学习目标】 能说出果蔬、粮食、奶粉、糕点等至少4类产品中水分的含量;能解释测定水分原理和写出测定水分的流程;能区别直接干燥法和减压干燥法在操作和适用范围的差异;能解释为什么含脂肪或含糖高的样品须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会熟练并正确使用干燥箱、干燥器、分析天平;会进行样品干燥、冷却等水分测定基本操作;会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测定方法;能准确报告检测结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素质。 【导言】 水分含量是食品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尤其是干制品粮食类的决定性指标,国家标准对一些典型产品的水分含量作了专门的规定,见表1-1: 表1-1 典型食品水分含量国家标准 国标品名水分,g/100g GB1350-2009 稻谷≤13.5 GB1351-2008 小麦≤12.5 GB1353-2009 玉米≤14 ≤45 GB/T 20981 -2007 面包(软式、硬式、调 理) GB/T 23968-2009 肉松≤20 GB 19644-2010 乳粉≤5.0 GB2729-94 火腿肠(特级、优级)≤64(≤70、≤67)测定水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水分含量是产品的一个质量因素。在果酱和果冻中,为防止糖结晶需将水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果硬糖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0%以下,但过低会出现返砂甚至返潮现象;新鲜面包的水分含量若低于28%~30%,则其外形干瘪、没有光泽。为了能使产品达到相应的标准,有必要通过水分检测来更好地控制水分含量。 2、水分含量是食品保藏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一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脱水蔬菜和水果、奶粉、鸡蛋粉、脱水马铃薯、香料香精等。这就需要通过检测水分来调节控制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须控制在 2.5%~3.0%以内,这种条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以延长保质期。 3、食品营养价值的计量值要求列出水分含量。每种合格食品,在它营养成分表中水分含量都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如饼干2.5%~4.5%,蛋类73%~75%,乳类8%~89%,面粉12%~14%等。 4、水分含量数据可用于表示样品在同一计量基础上其他分析的测定结果(如干基)。 此外,各种生产原料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对于它们的品质和保存、成本核算、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被认为是食品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 【知识学习】 1、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原理(GB 5009.3-2010-第一法) 在一定温度(101~105℃)和压力(常压)下,将样品放在烘箱中加热干燥,除去蒸发

香辛料复合调味汁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香辛料复合调味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辛料调味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香辛料为原料,辅以食用盐、味精、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焦糖色、黄原胶、日落黄、红曲米、苯甲酸钠)经加水煮沸、过滤、灭菌工序制成的烹调用香辛料复合调味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 5009.1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GB/T 5461 食用盐 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质量检验员工作标准

质量检验员工作标准 (一)、职权 对生产班组有依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责令返工、报废、停产的处置权。 (二)、职责 1.按检验规程对成品进行抽检,保证经手检验的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2.按检验规程对工序产品进行首检和监督抽检,保证不合格品不混入下道工序。 3.对生产部工序检验员、包装成品检验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考核。 4.保证检验数据准确,质量记录真实、完整。 5.完成领导交办工作 (三)、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1.完成检验工作任务 ⑴按检验规程规定的抽样方法、数量对每个批次经包装班组检验过的成品及时进行抽检。“及时”的考核以包装封胶带为限。每有一次包装封胶带后开箱抽检扣2分;抽样方法不正确(如不能反映该批次产品生产时间前后差异)扣2分;抽样数量不足扣2分。 ⑵要求对成型各班组生产的头三片半成品进行检验;对混料班头锅成型料(包括配料原始记录检核)进行检验。每少完成一个班组扣2分。 ⑶要求对成型各班组每隔2个小时监督抽检工序检验员检验过的合格半成品;对混料班每班监督抽查2次配料原始记录和成型料;对硬化班组每班抽查2车装车质量和温度曲线。每少完成1次扣1分。 2.检验工作质量 要求工作认真细致,操作技术纯熟正确,检验器具保持合格状态,检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做到不发生漏判、误判。由工艺师、助理工艺师、质量管理员不定期抽查。每发现一次漏判、误判或检验器具不合格扣5分;每发生一次所抽检的批次把关不严造成开箱重检扣5-10分。 3.检验信息传递和可追溯性 要求原始记录齐全,填写清晰、整洁,保存完整;统计报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并及时报送。酌情扣0-5分。 4.指导、监督检验员工作 要求每天巡查生产部检验员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考核时走访生产部检验员,根据反映的意见酌情扣分。 5.领导交办工作 要求行动迅速、效率高、质量好。按时圆满完成领导交办和部门月工作计划中负责的工作任务。每有一次没按时完成或不符合领导要求扣2分。 6.组织纪律 要求模范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每有一次违规违法乱纪视情节轻重扣2—5分。

煮茶器玻璃壶标准

煮茶器的玻璃壶检验标准 参考文献:机吹玻璃杯(QB/T3558-1999)、人工吹制玻璃杯(QB/T3560-1999) 1 技术要求 1.1规格、容量公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毫米 其它的形位公差,详见玻璃壶的图面尺寸要求。 1.2 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2.3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3 检测方法 按《玻璃壶测试方法》的规定进行。 4 验收规则 4.1 在同一时间内交付的同一品种产品为一批。 4.2 每批产品中抽取100只样品作外观质量检验,漏检率超过7%时,应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若仍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则该批产品由厂方负责重新检验,合格后出厂。

4.3 每批产品中抽取100至样品做应力、耐热急变性能测定,如不合格时再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4.4 每批产品抽取数只作耐水性能测定,如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5 包装和标志 5.1 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数进行包装,壶和壶之间用软性材料隔开,避免两壶发生接触。 5.2 标志 5.2.1 外包装必须注明:制造国或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毛重、净重和外包装体积尺寸、装箱日期,两端应有不易擦掉的“玻璃易碎”、“小心轻放”等标志。根据订货要求,在内包装纸盒外面注明:产品名称、型号。 6 运输和保管 6.1 运输 6.1.1 运输时防止受潮,避免剧烈震动,禁止与油类、酸碱类物质放在一起,严禁与氟化物接触。 6.1.2 搬运时箱盖朝上,箱头向外,露出有色标志,注意轻拿轻放。 6.2 保管 库内存放须离地一定距离,注意干燥通风,堆放高度应符合消防规定。 注:保质期不少于半年,具体保质期由各地工贸双方协议解决。 附录A 产品疵病名词解释 (补充件) A1 白度 高白料(明料玻璃壶)无色透明程度。 A2 透明疙瘩 熔融不均匀的玻璃体。 A3 杂粒 不透明的粒状杂物。 A4 壶口圆度 壶口不圆,其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A5 壶身高低偏斜 一只壶的壶身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 A6 壶口厚薄差 一只壶的壶口最厚处与最薄出的厚度差。 A7 滴头 壶口隆起呈水滴状。 A8 波浪口 壶口不平,呈波浪形。 A90 模印 壶身呈唱片纹路状的隐印。 A10 拉口 联合爆口工艺所产生的口沿单边。 复验漏检率计算公式: 第一次漏检数+第二次漏检数 x100% 第一次抽验数+第二次抽验数

烧鸡的生产工艺流程(借鉴类别)

烧鸡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烧鸡生产工艺流程图: 选料① --- 解冻 ---整形---配料② 油---炸③--- 卤制④--- 冷却 --- 包装 二次灭菌⑤---质检 --- 成品 2.选料 2.1 白条鸡必须产在非疫区,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 2.2 搬运白条鸡时防止受到污染,禁止白条鸡直接接触地面。 2.3 短期使用的白条鸡贮存在保温库内,存放8天以上的白条鸡必须贮存在零下18℃的恒温库内。冷库在存放白条鸡时必须清洁干净,储存过程中地面禁止积聚血水,场地每天清洁一次。 2.4 病死、腐败、变质的白条鸡不准接收。 2.5 不准一次调入太多白条鸡,以免加工不及时造成腐败。 2.6 按产品规格要求选择白条鸡,不同规格的产品的白条鸡要保持稳定。 3.解冻 3.1 将解冻池用纯碱清洁、清洗干净。每2-3天用100ppm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3.2 将池内放入适量的水,剥去外包装袋放入池内,解冻池内不准放入过多原料,白条鸡应全部没入水中,解冻采用流水浸泡解冻。 3.3 不准一次解冻大量白条鸡,数量以解冻后当班加工完毕为宜。 3.4 调整进排水流量,使解冻池内水温控制在15℃。 3.5 解冻的时间一般在15小时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包装规格、用料要求、天气状况等而定),至白条鸡软化,即可整形,解冻后的白条鸡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应随时进行造型。 4.整形 4.1 整形前应清洁地面,工作台,刀具,生食周转箱。 4.2 按照国定的造型将鸡翅、头、腿盘好后放入周转箱。达到20只后立即送油炸间,不得积压。 4.3 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彻底清洗解冻池,工作台,刀具,周转箱,采用热水去除油污,再用100ppm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5. 油炸

情境八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doc

情境八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学习本情境应了解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根据所给出的产品的特征和检测的意义选择、设计合适的检测方法;正确的进行检测操作并如实的记录检测过程的现象和问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应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该情境的学习逐步深入了解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各种方法的原理。 工作任务一明确检测任务,获取检测方法信息 项目1 熟悉面包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意义 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参考书的查阅等手段,了解各种面包产品中水分含量的基本情况;面包产品中水分的来源;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有哪些意义,曾经发生过的与该检测项目相关的案例等。撰写一份报告,请特别关注对最新情况的收集。(2000字) 项目2 熟悉蜂蜜中水分含量测定的意义 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参考书的查阅等手段,了解蜂蜜产品中水分含量的基本情况;括蜂蜜产品中水分的来源;蜂蜜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有哪些意义,曾经发生过的与该检测项目相关的案例等。撰写一份报告,请特别关注对最新情况的收集。(2000字) 1.1 水分对食品体系的重要性 水是维持植物和人类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控制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感官性状、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保证食品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各种食品水分的含量差别很大。例如,鲜果为70%一93%、鲜菜为80%一97%、鱼类为67%一81%、鸡蛋为67%一74%、乳类为87%一89%、猪肉为43%一59%,即使是干食品,也含有少量水分,如面粉为12%一14%、饼干为2.5%一4.5%。例如,新鲜面包的水分含量若低于28—30%,

其外观形态干瘪,失去光泽;水果糖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0%左右,过低则会出现反砂甚至反潮现象;乳粉的水分含量控制在2.5—3.0%以内。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保质期。湿度在产品保藏中是一个质量因素,并且可以直接影响一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2 水分含量测定的意义 对食品分析来说,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对水分含量的测定。食品中去除水分后剩下的干基就称为固形物,因为水是一种廉价的掺入物,所以对食品制造商来说,这个分析值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水分测定对于计算生产中的物料平衡,实行工艺控制与监督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湿度在某些产品保藏中是一个质量因素,并且可以直接影响一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下列产品:脱水蔬菜和水果、奶粉、鸡蛋粉、脱水马铃薯、香精香料。 2.水分含量常被用作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在果酱和果冻中,防止糖结晶。常规加工过的谷物,4-8%;膨胀后,7-8%。 3.减少含水量有利于包装和运输,如:浓缩牛奶、液体甘蔗糖(67%固形物)和液体玉米糖浆(80%固形物)、脱水产品(如果水分含量太高很难包装)、浓缩果汁。 4.水分含量(或固形物含量)通常是有专门规定的,过多的水含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Cheddar干酪的水分含量必须≤39%、通心粉的水分含量必须≤15%、风梨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必须≥10.5波美度、葡萄糖浆的固形物必须≥70%、加工肉类食品时,添加水的百分比通常有专门的指标。 5.食品营养价值的计量值要求列出水分含量。 6.用水分含量数据可用于表示在同一基础上的其他分析测定结果(如干基)。

关于调味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结果的公示(2020)

关于调味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结果的公示(2020) 为全面落实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加强全市调味品生产企业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按照《关于开展全市调味品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汉市监函[2020]111号)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对全市调味品生产生产企业开展了全面、细致、系统的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结果予以公示: 陕西长生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智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调味品未生产。 陕西瑞景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9年10月31日被留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停产。 汉中市汉台区汉江调味品厂更衣洗手间布局不合理,且挪作他用;烘干间锅炉布置不合理,锅炉未封闭,烟尘大,操作间内人流、物流交叉;香辛料粉碎间缺少必要的盛装容器,香辛料直接堆放在地上;内包、外包功能间未分隔;产品出厂检验项目不全。 汉中市三味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外墙壁上有大量绿植,原料库防虫不到位;灌装间内堆放停用的设备,灌装间布局不合理,灌装、打码、内包工序存在交叉;灌装间、加工间内堆放原料油,人流、物流交叉。 汉中大众酿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不按照批准的工艺生产,擅自增加大豆脱脂工艺及相关设备;使用的榨油机未及时清洗,油污大;发酵车间环境卫生差。 勉县华康酿造食品厂更衣洗手间不能正常使用;酿造车间、灌装间墙皮脱落;车间内防鼠、防尘、防蝇不到位;车间内成品、半成品交叉堆放;生产的复合调味料标签标注执行标准为GB31644,但产品名称为醋;未按要求开展产品出厂检验,无微生物出厂检验的必要试剂;化验室使用的计量器具未检定。 勉县一品味业酿造厂发酵车间顶棚漆皮脱落;酱油晾晒缸防尘、防鼠、防虫、防雨不到位,卫生差;改变生许可的产工艺布局,使用管道在生产车间外灌装大桶醋。 勉县江北醋厂酿造车间、化验室墙皮脱落,顶棚发霉严重;更衣洗手间不能正常使用,堆放大量无关的杂物;包材库位置设置不合理,半成品与成品交叉;灌装间与外包间、成品库混用,布局不合理;检验室位置不合理,无产品出厂检验必要的试剂,使用的计量器具未检定,未按要求建立产品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台账。 陕西永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灌装间旁的包材库设置不合理,人流、物流交叉;化验室使用的酸碱滴定管不符合要求,出厂检验原始记录中水分、净含量不规范。 南郑县好味源调味品食品厂员工未穿工作服,员工未严格通过更衣洗手进入生产车间;原料库防鼠不到位;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未及时清洗;未按照许可批准的工艺组织生产,生产车间人流、物流交叉。

玻璃杯检验标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系列玻璃杯。 2、 检验标准:根据 GB2828(相当于 MIL,STD-105D )中规定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批的随机抽样。 3、 产品包装 4、 产品包装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5、 保温容器应先用塑料薄膜套装后,再装入销售包装盒内。 6、 运输包装上应有厂名、货号、容量、规格、品名、数量等标志。 7、 运输包装上应有防潮、轻产品包装上的尺寸应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采纳,包装物与玻璃容器包装 后,不应有晃动,不应有包装变形。 8、 产品的封箱应用透明胶带密封,封箱方式采用一次纵向封口,两次侧边封口方式。特殊产品加 用打包带封箱保护。 9、 检验水平: 产品缺陷:一般检验水平Ⅱ 尺寸 / 产品性能:特殊检验水平 S-2 10、 接收质量限:严重缺陷: AQL=0 主要缺陷: AQL=1.0 次要缺陷: AQL=4.0 类 检验 缺陷描述和检测要求 检测 缺陷 别 序号 工具 分级 项目 玻皮气泡不允许存在。 主要 用指甲或大头针挤压而破裂的薄皮气泡不允许存在 直径 <0.8mm 的小气泡,在 20mm*20mm 范围不超过过 3 个,且 气泡直径 目测 卡尺 101 气泡 位置 0.8-1 1-1.5 1.5-2.5 累计 正主面 0 0 0 放大 次要 镜 其他面 4 1 气泡总数 壁部 2 1 不超过 8 产 手柄处 品 卡带处 2 1 个 缺 底部 2 1 1 陷 注:气泡直径 =(长 +宽) /2 玻璃中未熔或难熔的不透明的夹杂物。 凸出表面,且锋利划指甲的结石不允许存在。 目测 102 结石 四周有裂纹的结石不允许存在。 卡尺 埋入或嵌入玻璃内的结石见下表 主要

普通蜡烛行业检验标准

普通蜡烛行业检验标准 普通蜡烛行业检验标准 一、试验方法 1 感官要求检验 1.1 外观:目测。 1.2 气味:鼻嗅。 1.3 色泽:目测。 2 理化要求检验 2.1 蜡芯露出的长度:取4支蜡烛,用游标卡尺或直尺测量蜡芯露出的长度。 2.2 蜡芯偏心度:取4支蜡烛,用游标卡尺测量蜡烛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两个垂直断面的蜡芯与中心的距离,每支蜡烛取最大值。 2.3 垂直稳定性:取4支蜡烛,放在倾斜8°的平面上,各个方向不倾倒。 2.4 熔点:按GB/T2539 (1981)石蜡熔点(冷却曲线)的规定测定。 2.5 燃烧性能:取4支蜡烛,相距200mm,在无风状态下,在室温15~25℃环境下,蜡烛从点燃至燃尽熄灭为止,每隔30min观察一次燃烧情况,火焰应平稳、燃烧无声、无自熄、不流蜡、肉眼看不见黑烟产生。如果燃烧时间超过6h,则以6h为燃烧周期。 2.6 火焰高度:取4支蜡烛,在无风状态下,在室温15~25℃环境下,点燃30min、60min时,用直尺测量火焰最低点到最高点的高度,每支蜡烛取其平均值。 2.7 燃烧时间:取4支蜡烛,在无风状态下,在室温15~25℃环境下,用计时器测量蜡烛从点燃到燃尽熄灭为止所用的时间。如果燃烧时间超过6h,则以6h为燃烧周期。即燃烧6h时将蜡烛熄灭24h,再继续检测。 2.8 热稳定性 2.8.1 主要仪器:恒温培养箱一台,精度:±1℃。 2.8.2 测定步骤:取样品一个小包装(一般为5~10支),平放于38±1℃的恒温箱内,保持24h,取出恢复至室温,观察其有无并支、变形、变色现象。 2.9 燃烧余辉:取2支蜡烛,在无风状态下,在室温15~25℃环境下,点燃30min后,将蜡烛熄灭,测量蜡芯熄灭至无烟的时间,取其平均值。 2.10 光稳定性 2.10.1 主要仪器:30W紫外灯箱一台。 2.10.2 测定步骤:取样品一个小包装(一般为5~10支)平放于紫外线灯箱内,经48小时紫外光照射,照射后的蜡烛与原有蜡烛的颜色基本一致。 2.11 净含量:取10支称重,与标注净含量比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二、检验规则 1 检验分类 1.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需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4.3。 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要求,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或配方调整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