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拨叉铣16H11槽夹具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CA6140 车床拨叉,型号 83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铣6H11 槽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肖洋

学生学号:2000310621033

院(系):机电系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03级机制一班

指导教师:卢宗彪副教授

全套图纸请联系QQ 654304938

二〇〇七年六月

摘要

本次设计是车床变速箱中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此拨叉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加工的地方主要是孔和平面。本设计先加工孔后加工面。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它们的加工精度。基准选择以拨叉右面的最大的平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中间的通孔,然后以此加工过的孔作为精基准。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和右侧平面以及下面的大孔的两平面,再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下端的大孔。加工时是用镗床镗孔。最后以这两个孔为基准,分别加工右侧的槽和顶面的螺纹底孔。整个加工过程选用了钻床、铣床和镗床。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为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加工工艺,定位,夹紧,专用夹具

]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拨叉 831002 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

2.1零件的分析 (4)

2.1.1零件的作用 (4)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2确定生产类型 (5)

2.3确定毛坯 (5)

2.3.1确定毛坯种类 (5)

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

2.3.3绘制铸件零件图 (5)

2.4工艺规程设计 (6)

2.4.1选择定位基准 (6)

2.4.2制定工艺路线 (6)

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7)

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8)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2.5.1工序 1:粗铣Φ 25H7 的两侧面 (9)

2.5.2工序 2:粗铣平下端面孔侧面的工艺凸台 (9)

2.5.3工序 3:钻Φ 25H7 的通孔 (9)

2.5.4工序 4:扩Φ 25H7 的通孔 (11)

2.5.5工序 5:铰Φ 25H7 的通孔 (12)

2.5.6工序 6:粗铣 a、 b 面 (192)

2.5.7工序 7:粗铣Φ 60H12 孔的两面 (14)

2.5.8工序 8:精铣Φ 60H12 孔的两面 (14)

2.5.9工序 9:粗镗下端Φ 60H12 的孔 (15)

2.5.10 工序 10:半精镗下端孔到Φ 60H12 (16)

2.5.11 工序 11:粗铣 16H11 的槽 (16)

2.5.13工序 13:钻Φ 20.50 的孔 (18)

2.5.14工序 14:攻 M22 × 1.5 的螺纹 (19)

2.5.15工序 15:铣开Φ 60H12的

孔 (20)

2.6本章小结 (21)

3 专用夹具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铣槽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问题的提出 (23)

3.1.2夹具的设计 (23)

3.2本章小结 (27)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8)

1拨叉 831002 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 零件的分析

2.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故不能锻造和冲压。但灰铸铁的

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

位置要求:

(1)中心圆孔Ф 2500.021。

(2)M 22 1.5 的螺纹孔垂直于中心孔,其中心与右面的距离为 4400.3

(3)键槽 1600.11与中心孔有 0.08 的垂直度,深为 800.15 。

(4) 半孔6000.3与中心孔有 127 0021的位置关系,其宽为 12 001605与中心孔有 0.1 的垂直度。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先加工拨叉中心孔,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

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

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

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2.2 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

过程划分阶段;工序应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3 确定毛坯

2.3.1 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

2.3.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125 页表 1-4-7 ,选用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均为 3mm。

2.3.3 绘制铸件零件图

图 2.1零件毛坯图

2.4 工艺规程设计

2.4.1 选择定位基准

①粗基准的选择

以零件的下端孔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较大面 a 面为辅助粗基准。

②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

准统一”原则,以加工后的通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下端孔为辅助的定位精

基准。

2.4.2 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

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机床配以专用夹

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

产成本尽量下降。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工序号工序一工序二工序三工序四工序五工序六工序七工序八工序九工序十

工序号工序一

表 2.1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

序内容

钻、扩、铰Φ 25H7 的通孔

粗铣 a、b 面,使粗糙度达到 6.3 , a 面到Φ 25H7的孔中心距为4400.3,b 面到Φ 25H7的中心距为 36

粗铣、半精铣16H11 的槽

粗铣下端圆孔的两侧面,使两面之间的距离为12d11

①粗镗下端圆孔的内孔到Φ59②半精镗此孔到Φ60H12

铣开下端圆孔

钻Φ 20.50 的孔,垂直于Φ 25H7的通孔

攻 M22× 1.5 的螺纹

钳工打毛刺

检验

表 2.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

序内容

粗铣Φ 25H7的两侧面,使两面间距为80

工序二粗铣平下端孔侧面的工艺凸台

工序三钻Φ 25H7的通孔

工序四扩Φ 25H7的通孔

工序五铰Φ 25H7的通孔

粗铣 a、b 面,使粗糙度达到 6.3 , a 面到Φ 25H7的孔中心距为4400.3,b面工序六

到Φ 25H7的中心距为 36

工序七粗铣Φ 60H12 孔的两面,使两面的间距为14

工序八精铣Φ 60H12 孔的两面,使两面的间距为12d11,粗糙度 3.2

工序九粗镗下端孔

工序十半精镗下端孔到Φ60H12,粗糙度达到 3.2

工序十一粗铣 16H11 的槽

续表 2.2

工序十二半精铣 16H11 的槽

工序十三钻Φ 20.50 的孔,垂直于Φ 25H7的通孔

工序十四攻 M 22 1.5 的螺纹

工序十五铣开Φ 60H12 的孔

工序十六钳工打毛刺

工序十七检验

工艺立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二是加工工序分散,适合流水线生产,

缩短装换刀具的时间。加工完前次的又可成为下次加工的基准,这样使工序非常

清晰易提高加工精度,是对大批量生产是很合适的。方案一把工件加工工序分得

很紊乱并且很集中,基准得不到保证,加工出来的精度低,不符合现代化的生产

要求。两种方案的装夹比较多,但是考虑到加工零件的方便性,及加工精度,且

还是大批生产,所以采用方案二比较合适。

2.4.3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①机床的选择

工序 1、7、8、11、 12、15 采用 X6022型卧式铣床

工序 2、6 采用 X5028立式铣床

工序 3、4、5、13、 14 采用 Z535 立式钻床

工序 9、10 采用 T618 卧式镗床

②选择夹具

该拨叉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所以采用专用夹具。

③选择刀具

在铣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在铰孔

25H 7 ,由于精度不高,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

④选择量具

加工的孔均采用极限量规。

⑤其他

对垂直度误差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即可。

2.4.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根据前面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

表 2.3 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及达到的尺寸、经济度、粗糙度

工序工经济精

工序内容

号余度

1粗铣Φ 25H7的

3IT11两侧面

2粗铣平下端孔侧

3IT11面的工艺凸台

3钻Φ 25H7通孔IT12 4扩Φ 25H7通孔 2.0IT12 5铰Φ 25H7通孔0.2IT8

粗铣 a

粗铣

63IT12

a、b 面

粗铣 b

工序尺寸

80

22

24.700.05

2500.021

4400.3(距中

心孔 )

36( 距中心孔 )

工序余量

表面粗

糙度最小最大

6.3-0.10.1

6.3-0.10.1

6.3-11

3.2-0.050.05

1.6-0.0060.006

6.3-0.10.1

粗铣Φ 60H12 孔

72IT1113 0.5 6.3-0.10.1的两面

精铣Φ 60H12 孔

12 001605

81IT9 3.2-0.050.05的两面

9粗镗下端孔 2.5IT1359.700.3 6.3-0.20.2 10半精镗下端孔0.5IT116000.3 3.2-0.020.02

续表 2.3

11粗铣16H11的槽IT1114 0.5 6.3-0.10.1

12半精铣 16H11 的

160.11 3.2-0.020.02

1IT10

槽0

13钻Φ 20.50的孔IT1320.50 0.56.3-11

攻 M 22 1.5的

14

螺纹

铣开Φ60H12 的

154IT13 6.3-0.050.05孔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 工序 1:粗铣Φ 25H7的两侧面

机床: X6022 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80),材料: YT15 , D 200mm ,齿数Z20 ,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 Z=3mm

所以铣削深度 a p:a p3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参考文献 [3] 表 2.4-73,取a f0.15mm / Z 铣削速度V:参照参考文献 [3] 表 2.4-81,取 V 2.54m /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1000 2.5460

242.68r / min ,

n

3.14 200

d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3.1-74n 245r / min

实际铣削速度 v :v dn 3.14200 245 2.56m/ s

100060

100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0.1520245 / 60 12.25m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2.25mm/ s735mm / min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 a60mm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4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0.5(D D 2a2 )(1~ 3)0.5(2002002602 ) (1~ 3) 7.6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l2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1 l2427.62

机动时间 t j1:t j10.07 min

f m735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23min

2.5.2 工序 2:粗铣平下端孔侧面的工艺凸台

机床: X5028

刀具:硬质合金端铣刀(面铣刀) d w400mm齿数Z14

①粗铣 a 面

铣削深度 a p : a p 3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a f0.15mm / Z

铣削速度 V :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 V 6m / s

1000V1000660

287r / min ,取n300r / 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 n

3.14400

d0

d0n 3.14400300实际铣削速度 V : V

10006.28m / s

10006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 0.1514300 / 6010.5mm /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0.5mm / s 630mm / min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a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 a

240mm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 16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0.5(D D 2 a 2 (1~3)

42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 :取 l 2 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 1 l 2 16 42 2

0.095min

机动时间 t j 1 : t j1

f m

630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52min

2.5.3 工序 3:钻Φ 25H7的通孔

工件材料为 HT200 铁,硬度 200HBS 。孔的直径为 25mm ,公差为 H7,表面粗糙度 R a 1.6 m 。加工机床为 Z535 立式钻床。钻头为 ?22mm 标准高速钢麻花钻,

磨出双锥和修磨横刃。

确定钻削用量

①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2] ,表 28-10 可查出 f 表 0.47 ~ 0.57mm / r ,

查 Z535 立式钻床说明书,取

f

0.43mm / r 。

根据参考文献 [2] 表 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 f ' 1.75mm/ r 。由于机床

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

F max 15690 N (由机床说明书查出) ,根据参考文献 [2] ,

表 28-9,允许的进给量 f " 1.8mm/ r 。

由于所选进给量 f 远小于 f ' 及 f " ,故所选 f 可用。 ②确定切削速度 v 、轴向力 F 、转矩 T 及切削功率 P m 根据参考文献 [2] ,

表 28-15,由插入法得

4732N

v

1 7m / m i n F T 表 5 1. 6 9N M , P m 表 1.25kW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根据参考文献 [2] ,由表 28-3 , k Mv 0.88 , k lv 0.75 ,故

v ' 表 17m/ min 0.88 0.75 11.22(m / min) n '

1000v ' 表

1000 11.22mm/ min 162r / min d 0

22mm

查 Z535 机床说明书,取 n 195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v

d 0 n

2 2mm 1 9r 5

/ m i 1n

4m / m i n

1000 1000

由参考文献 [2] ,表 28-5, k MF

k MT

1.06 ,故

F

4732N

1. 0 6

50N16

T 5 1. 6N9m 1. 065N4. m8

③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 P m 为

P m

'

P m (n / n )k MM

1. 2k5W

( 1 9 5 / 2 4 6 ) 1. 0k6W 1

机床有效功率

P 'E P E

4.5kW 0.81 3.65kW P m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d 0

22mm , f

0.43mm/ r , n

195r / min , v 14m / min

相应地

F

5016N , T

54.8N m , P m 1.05kW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l 78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D

ctgk r

(1~ 2)

22

ctg120 1 7.4mm

2

2

刀具切出长度 l 2 : l 2 1 ~ 4mm 取 l 2

3mm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t j 2 : t j 2

L

78 7.4 3

nf

1.08min

0.43 195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1 工步辅助时间为: 1.76min

2.5.4 工序 4:扩Φ 25H7的通孔

加工机床为 Z535 立式钻床。扩孔钻为 ?24.7mm 标准高速钢扩孔钻;

确定扩孔切削用量

①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2] ,表 28-31,有

f 表 ( 0.7

0.8 ) mm/r 0.7=0.49

0.56mm/r 。根据 Z535 机床说明书,取

f =0.57mm/r 。

②确定切削速度 v 及 n

根据表 28-33,取 v 表

25m / min 。修正系数:

k mv

0.8,8

a

pR

24.7

22

0.9)

k a p v 1.02(根据 a

p

2 /1.5

故 v ' 表

25m / min 0.88 1.02 11.22m/ min

' 1000v ' (

d 0 ) 1000 11.22mm / min/( 24.7mm) 286r / min

n 表 / 查机床说明书,取 n 275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v d 0n 10

3

2 4. m7 m

3

2 7r 5 / m i n 1 0 m2 1.

3 / m i n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l78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有:

l1D d

1 ctgk r (1~ 2)24.722ctg120

2 2.86mm 3mm 22

刀具切出长度 l 2: l 2 1 ~ 4mm取 l 23mm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t j 2:t j 2L7833

0.54 min fn 0.57275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1 工步辅助时间为: 1.16min

2.5.5工序 5:铰Φ 25H7的通孔

加工机床为 Z535 立式钻床。铰刀为 ?25mm 标准高速铰刀。

确定铰孔切削用量

①确定进给量 f根据表 28-36,f表 1.3 ~ 2.6mm ,按该表注4,进给量取小植。查 Z535 说明书,取f 1.6mm / r 。

②确定切削速度 v 及 n由表 28-39,取v表8.2 m/min 。由表28-3,得修正

系数

0 . 8,8 k a p v0.99a

pR 2 524. 7

k Mv(根据/ 0. 125 1. 2)

a p2

故 v'表8.2m / min0.880.997.14m / min

n'1000v'表 /(d0 )10007.14( m / min) /(25mm)91.5r / min

查 Z535 说明书,取 n 100r / min ,实际铰孔速度

vd0 n10 3 2 5m m 1 0 r0/ m i n3 1 0 m7. 8 / m i n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l78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D d

0 ctgk r (1~ 2)2524.7ctg120 2 2.09mm 22

刀具切出长度 l 2: l 2 1 ~ 4mm取 l 23mm 走刀次数为 1

L78 2.093

机动时间 t j 3:t j30.52 min

nf 1.6 100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1 工步辅助时间为: 1.51min

该工序的加工机动时间的总和是 t j:t j 1.080.540.52 2.14 min

2.5.6 工序 6:粗铣 a、b 面

机床: X5028

刀具:硬质合金端铣刀(面铣刀) d w400mm齿数 Z14

①粗铣 a 面

铣削深度 a p : a p3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a f0.15mm / Z 铣削速度 V :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 V6m / s

机床主轴转速 n: n 1000V1000660

287r / min ,取n300r / min d0 3.14400

实际铣削速度 V: V

d0n 3.14400300

6.28m / s 100010006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0.1514300 / 6010.5mm /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0.5mm / s 630mm / min a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 a240mm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90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0.5(D D 2 a 2(1~3)42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 l 22mm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t j 1:t j1l l1l290422

0.21min

f m630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2.03min ②粗铣 b 面

同样的铣削深度

a p3

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73,取a f0.15mm / Z 铣削速度 V :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取 V6m / s

机床主轴转速 n :n 1000V1000660

287r / min

,d0 3.14400

取 n 300r / min

实际铣削速度 V: V

d0n 3.14400300

6.28m / s 100010006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0.1514300 / 6010.5mm /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0.5mm / s630mm / min

a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4-81, a240mm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3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 0.5(D D 2 a 2(1 ~ 3) 42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 l 2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1l232422

0.12 min

机动时间 t j 1:t j1

f m

630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52min

2.5.7 工序 7:粗铣Φ 60H12孔的两面

机床: X6022 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14),材料: YT15 , D200mm ,齿数Z20 ,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 Z=2mm

所以铣削深度 a p:a p2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参考文献 [3] 表 2.4-73,取a f0.15mm / Z 铣削速度V:参照参考文献 [3] 表 2.4-81,取 V 2.54m /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1000 2.5460

242.68r / min ,

n

d

3.14 200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3.1-74n 245r / min

实际铣削速度 v :v dn 3.14200 245 2.56m/ s

1000

100060

进给量 V f: V f a f Zn0.1520245 / 60 12.25m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2.25mm/ s735mm / min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 a60mm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8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0.5(D D 2a2 )(1~ 3)0.5(2002002602 ) (1~ 3) 7.6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l2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1 l2 827.6 2

机动时间 t j1:t j10.125min

f m735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57min

2.5.8 工序 8:精铣Φ 60H12孔的两面

机床: X6022 型卧式铣床

刀具:两块镶齿套式面铣刀(间距为 12 001605 ),材料: YT15 , D200mm ,齿数 Z=25,为细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1.0mm

铣削深度 a p:a p 1.0mm

每齿进给量 a f:根据参考文献 [3] 表 2.4-73,取a f0.12mm / Z 铣削速度V:参照参考文献 [3] 表 2.4-81,取 V 3.2m /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10003.260 n

3.14200305.7r / min ,

d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3.1-31n 310r / min

实际铣削速度v :v

dn 3.14200 310

10003.24m / s

10006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0.1225310 / 60 15.5mm /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15.5mm / s 930mm/ min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 8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精铣时l1D200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 l 2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1l2822002

机动时间 t j 2:t j 2f

m930

0.31min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94min

2.5.9 工序 9:粗镗下端Φ 60H12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 T 618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YT5

切削深度 a p:a p 2.5mm ,毛坯孔径 d054mm 。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200mm,切削深度为 a F =2.5mm。因此确定进给量 f 0.2mm / r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 表 2.4-9 取 V 2.4m / s144m / 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

1000 144 849.26 r / min ,

n

3.14

54

d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3.1-41 取 n

1000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 v : v

dn 3.14 54 1000

1000

1000 2.83m / s

60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 m : f m fn 0.2 1000 200mm/ min

被切削层长度 l : l 1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a p (2 ~3)

2.5 6.33mm

tgk r

2

tg30

刀具切出长度 l 2 : l 2 3 ~ 5mm

取 l 2 4mm

行程次数 i : i

1

l

l 1 l 2 12 6.33

4

机动时间 t j 1 : t j1

f m

200

0.11min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37 工步辅助时间为: 2.61min

2.5.10 工序 10:半精镗下端孔到Φ 60H12

机床:卧式镗床 T 618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YT5

切削深度 a p : a p 0.5mm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 表 2.4-66,刀杆伸出长度取 200mm ,切削深度为

a F = 0.5mm 。因此确定进给量 f

0.15mm / r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 表 2.4-9,取 V 3.18m / s 190.8m / 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

1000 190.8

1000r / min

n

3.14 59 1029.9r / min ,取 n

d 0

实际切削速度 v ,: v

dn 41.395 01

0.93/ m s

10

10 60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 m : f m fn 0.15 1000 150mm / min

被切削层长度 l : l

1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a p (2 ~3)

0.5 2 2.87mm

tgk r

tg30

刀具切出长度 l 2 : l 2 3 ~ 5mm 取 l 2 4mm

行程次数 i : i

1

机动时间 t j 1 l l 1 l 2

12 2.87

4

: t j1

150

0.126 min

f m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 t j

0.11 0.126 0.236 min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37 工步辅助时间为: 1.86min

2.5.11 工序 11:粗铣 16H11的槽

机床: X6022 型卧式铣床

刀具:错齿三面刃铣刀

切削深度 a p : a p 7mm

根据参考文献查 [1] 表 4.4-8 有:

刀具的直径 D=80mm ,刀具的齿数 Z=14,刀具的宽度 L=14mm 。

查 [2] 表 2.4-76 得:

进 给 量 a

m m z

f

0.06

/

根据参考文献[3]

表 30 32查得切削速度

, V 24m / min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 1000

24

95.54r / min ,

n

3.14 80

d

按照参考文献 [2] 表 3.1-74 取 n

95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 v : v

Dn

3.14 80 95

1000 0.4m / s

1000

60

进给量 V f : V f a f Zn

0.06 14 95/ 60 1.33mm / s

机床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

f m V f

1.33mm / s 79.8mm / min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 90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0.5D (1~ 2)

=42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 :取 l 2 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 1

l 2 90422 机动时间 t j 1 : t j1

1.68min

f m

79.8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92min

2.5.12 工序 12:半精铣 16H11的槽

机床: X6022 型卧式铣床

刀具:错齿三面刃铣刀

刀具直径 D=80,齿数 Z=14,宽度 L=16。

切削深度 a p:a p1mm

根据参考文献 [2]表 2.476 查得:进给量a f0.12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30 32 查得切削速度 V23m / min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000V100023

91.56r / min ,

n

3.1480

d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3.1-74 取 n95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 v :v

Dn 3.1480 95

10000.4m / s

100060

进给量 V f:V f a f Zn0.121495 / 60 2.66mm /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f m: f m V f 2.66mm / s159.6mm / min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l 90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l1 0.5D (1~ 2)

=42mm

刀具切出长度 l 2:取l22mm

走刀次数为 1

l l1l290422

机动时间 t j 1:t j10.84 min

f m159.6

查参考文献 [1] ,表 2.5-45 工步辅助时间为: 1.41min

本工序机动时间 t j t j1 t j 2 1.68 0.84 2.52 min

2.5.13 工序 13:钻Φ 20.50 的孔

机床: Z535 立式钻床

刀具:20.50 直柄短麻花钻

确定钻削用量

确定进给量 f根据参考文献 [2] ,表 28-10 可查出f表0.47 ~ 0.57mm / r ,查 Z535 立式钻床说明书,取 f 0.43mm / r。

根据参考文献 [2]表 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

'

f 1.75mm/ r 。由于机床

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F15690 N (由机床说明书查出),根据参考文献[2],

表 28-9,允许的进给量 f "

1.8mm/ r 。

由于所选进给量 f 远小于 f

'

及 f " ,故所选 f 可用。

确定切削速度 v 、轴向力 F 、转矩 T

及切削功率 P m

根据参考文献 [2] ,表

28-15,由插入法得

, F

4732N

v 1 7m / m i n

T 表

51. 69N M , P m 表 1.25kW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根据参考文献 [2] ,由表 28-3 , k Mv 0.88 , k lv 0.75 ,故

v ' 表 17m/ min 0.88 0.75 11.22(m / min)

n '

1000v ' 表

1000 11.22mm/ min

174.3r / min

d 0

20.5mm

查 Z535 机床说明书,取 n 175r / 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v

d 0 n 2 0. mm5 1r7 5 / m i n / m i n 1000 1000

1 1. 2m6

由参考文献 [2] ,表 28-5, k MF

k MT

1.06 ,故

F

4732N 1. 0 6 50N16

T

5 1. 6N9 m 1. 0

6 5N4. m8

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 P m 为

( '

P m n / n )k MM

P m 表

1. 2k5W

(195/ 246)

1. 0k6W 1

机床有效功率

P 'E P E

4.5kW 0.81

3.65kW P m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d 0

20.5mm , f

0.43mm/ r , n

175r / min , v 11.22m / min

相应地

F 5016N , T 54.8N m , P m

1.05kW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l 32mm

刀具切入长度 l 1 :

l 1

D

(1~ 2)

20.5 6.9mm

ctgk r

2

ctg120 1

2

刀具切出长度 l 2 : l 2 1 ~ 4mm

取 l 2

3mm

走刀次数为 1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机械加工工艺及精铣槽16H1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工艺(工装)设计 目录 任务书 (3) 第1章. 零件分析 (5) 1.1 零件的作用 (5)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5--6 1.3 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6) 第2章.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6) 2.1 选择毛坯 (6) 2.2 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 (6) 2.3 设计毛坯图 (7) 第3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 3.1 基准的选择 (7)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3.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8--10 3.4 加工方案的比较与优化...................................10--11 第4章. 工序设计 (11) 4.1 选择加工设备 (11) 4.2 选择刀具、量具及夹具 (11) 4.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13 4.4 确定工序尺寸...............................................13--14 第5章夹具设计.. (14) 5.1 本工序的加工要求与应限制的自由度 (14) 5.2 确定定位方案及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14--15 5.3 夹紧方案确定及夹紧装置的选择设计…………15--18 5.4 确定夹具的对刀(或导向)装置………………18--19 5.5 夹具上其它装置的设计…………….……………19--21 5.6 夹具体的设计 (21) 5.7 夹具技术条件的制定 (21) 5.8 夹具的操作说明 (21) 参考文献 (22) 心得体会 (23) 附录: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套 2、机械加工工序卡一张 3、夹具总装图一张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一、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 1.材料准备:选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加工,一般选择高强度耐磨的合金钢或不锈钢。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路线。例如,车削底面、圆面和孔等。 3.设计夹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合适的夹具,确保工件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4.组织备料:按照工艺路线,将所需的原材料准备好,并进行必要的切断、锯切等预处理。 5.装夹工件:使用夹具将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或晃动。 6.加工操作:根据工艺路线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例如车削、钻孔、镗孔等,使用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7.加工精度控制:通过调整加工参数、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控制加工精度,保证加工尺寸和精度要求。 8.表面处理: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研磨、抛光、镀铬等,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和耐磨性。 9.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检查尺寸、外形和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10.包装出厂:检验合格的零件进行包装,标明零件名称、规格和质 量等信息,方便运输和使用。 二、CA6140车床拨叉的夹具设计 夹具设计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加工台上的关键。下面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1.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夹具结构,确保工件能够被牢固地夹持住。 2.夹具的稳定性:夹具的设计要能够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 晃动或移位,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3.夹具的刚性:夹具要具备足够的刚性,防止在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质量。 4.夹具的操作性:夹具的设计要便于操作,方便工人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以下是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设计的一种常见方案: 1.底座设计:设计底座用于固定夹具在车床上,底座应采用稳定的结构,并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车床上。 2.卡盘设计:使用卡盘夹持工件,卡盘可以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 行调整,并通过螺栓或夹紧机构固定。 3.报紧杆设计:在卡盘下方设计报紧杆,用于夹紧工件。报紧杆通过 调整长度,使工件被紧固在卡盘上。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型号 86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 工艺设备

目录 序言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二)基面的选择 (3) (三)制定工艺路线 (3)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 (13) (一)问题的提出 (13) (二)夹具设计 (13) 四.参考文献 (1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 16H11mm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的机械工艺规程及钻床夹具设计

. 机械制造工程学 课程设计 题 目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型号)的机械工艺规程与钻-扩-铰725H φ 孔,以及扩1255H φ 孔的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20xx 年x 月xx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机械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工艺规程的内容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熟悉原始资料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4) 2.1.2定为基准的选择 (5) 2.2计算零件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6) 2.3选择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 (7) 2.4工艺路线的拟定 (7) 2.5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7) 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9) 第3章铣夹具设计 (17) 3.1夹具设计分析 (17) 3.2夹具设计 (18) 3.2.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8) 3.2.2专用夹具的设计步骤 (18) 3.2.3.定位基准的选择 (19) 第4章夹具三维造型 (20)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第1章绪论 1.1概述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1.2课程设计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CA6140(831002拨叉)夹具设计精铣槽16H11

(一)夹具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拟定加工路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否则将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质量。基准选择不当往往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是使夹具设计更加困难甚至达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合理选择定位基准。此零件图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没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所以我们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Φ25的孔和其两端面都已加工好,为了使定位误差减小,选择已加工好的φ25孔和其端面作为定位精基准,来设计本道工序的夹具,以两销和两已加工好的φ25孔的端面作为定位夹具。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缩短辅助时间,决定用简单的螺母作为夹紧机构。 2.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1)刀具: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φ160mm z=24 机床: x61W型万能铣床 由[3] 所列公式得 查表 9.4—8 得其中:修正系数

z=24 代入上式,可得 F=889.4N 因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 K= 其中: 为基本安全系数1.5 为加工性质系数1.1 为刀具钝化系数1.1 为断续切削系数1.1 所以 (2)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由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F= +G G为工件自重 夹紧螺钉:公称直径d=20mm,材料45钢性能级数为6.8级 螺钉疲劳极限: 极限应力幅: 许用应力幅: 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3.5~4 取[s]=4 得

满足要求 经校核: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夹紧,调节夹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夹紧力 3. 定位误差分析 (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确定。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和两定位销,孔与销间隙配合。 (2)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孔心,当工件孔径为最大,定位销的孔径为最小时,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等于孔与销配合的最大间隙量。本夹具是用来在卧式镗床上加工,所以工件上孔与夹具上的定位销保持固定接触。此时可求出孔心在接触点与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为孔径公差多一半。工件的定位基准为孔心。工序尺寸方向与固定接触点和销中心连线方向相同,则其定位误差 为: Td=Dmax-Dmin 本工序采用一定位销,一挡销定位,工件始终靠近定位销的一面,而挡销的偏角会使工件自重带来一定的平行于夹具体底版的水平力,因此,工件不在在定位销正上方,进而使加工位置有一定转角误差。但是,由于加工是自由公差,故应当能满足定位要求。 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25孔加工夹具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拨叉831002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 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 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 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 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 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 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最后,设计第七道工序,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开始 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 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 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 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 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 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目录 序言 (Ⅰ)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意义 1.2夹具的发展方向 0 1.3本章小结 (3) 第2章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 2.1零件的分析 (4) 2.1.1零件的作用 (4)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2确定生产类型 (5) 2.3确定毛坯 (5) 2.3.1确定毛坯种类 (5) 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 2.3.3绘制铸件零件图 (6) 2.4工艺规程设计 (7) 2.4.1选择定位基准 (7) 2.4.2制定工艺路线 (8)

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装配图

例二CA6140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 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的锥孔、M6螺纹孔。 2、大头半圆孔Φ50。 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 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3、绘制铸件零件图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 1:序言............................................... 2:概述............................................... 2.1夹具的现状几生产对其提出新的要求.................. 2.2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 2.3机床夹具及其功用 ................................. 2.4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2.5机床夹具组成和分类................................ 2.6机床夹具的分类.................................... 2.7机床夹具设计特点.................................. 2.8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3:零件的分析......................................... 3.1零件的作用.........................................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4:工艺规程设计........................................ 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基面的选择......................................... 4.3制定工艺路线....................................... 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夹具设计............................................ 5.1问题的提出.........................................

C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精品

C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总说明 (4) 序言 (5) 1拨叉的分析 (6) 1.1拨叉的作用 (6) 1.2拨叉的工艺分析........................................................... (6) 1.3拨叉的工艺要求............................................................... . (6) 2零件的分析.................................................................... (7) 2.1零件的作用 (7) 2.2零件的技术要求.................................................... . (7) 2.3零件的工艺分析 (8) 3工艺规程设计....................................................................... . (9)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9) 3.2基面的选择 (9) 3.3(1)制定工艺路线 (10) (2)工装的选用 (11) 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2) 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尺寸 (14) 4夹具设计 (22) 4.1问题的提出 (22) 4.2夹具设计 (22)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3) (2)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 (24) 4.3定位误差分析 (24) 4.4家居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5) 参考文献 (26) 小结 (27)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工艺及铣16槽夹具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零件的用途 CA6140车床的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 6 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 6 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2、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该拨叉的全部技术要求列如下表: 该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因此该零

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因此该拨叉采用肋板结构。该拨叉的主要工作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①25和操纵槽内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该零件两个面都没有尺寸精度的要求,也无粗糙度的要求。。25 的孔的粗糙度值要求 1.6,需要精加工。因是大批量生产,所以需用钻削。保证其加工精度。下面的叉口有 3.2的粗糙度的要求,所以采用先粗铳再精铳来满足精度的要求,同时保证0 25的孔和叉口的垂直度。同时该零件上还需加工40X8的槽,其粗糙度值为 6. 3,所以一次铳销即可。但同时要满足该槽与025的孔的垂直度。 1.4、K以625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625的孔,以及其右端面,槽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孔壁上有一个一定角度的斜加工面,操纵槽的三个表面,其中侧面与中25孔的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为0.08mm。 1.3. 2.以655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055的孔,以及其上下两个端面。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055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425的孔有垂直度要求为0. 1 mmo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

CA6140车床拨叉

CA6140车床拨叉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的规程设计 (2) (一)确定生产类型 (2) (二)确定毛坯 (3) (三)选择定位基准 (4) (四)制定工艺路线 (4)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 四、专用夹具设计 (20) (一)问题的提出 (20) (二)夹具设计 (20) 五、总结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故不能锻压和冲压,但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毛坯尺寸如下: 1. 外圆表面(φ42) 考虑其零件外圆表面为非加工表面,所以外圆表面为铸造毛坯,没有粗糙度要求,因此直接铸造而成。 2. 外圆表面沿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ϕ25,ϕ60端面) 查表3.1~26。取ϕ25,ϕ60端面长度余量均为2.5(均为双边加工。[1] 3. 内孔(ϕ60已铸成ϕ50的孔) 查表2.2~2.5,为了节省材料,取ϕ60孔已铸成孔长度余量为5mm,即铸成孔半径为50mm。 4. 槽端面至中心线垂直中心线方向长度加工余量 铸出槽端面至中心线47mm的距离,余量为3mm。 5. 螺纹孔顶面加工余量 铸出螺纹孔顶面至ϕ25孔轴线且垂直轴线方向40mm的距离,余量为4 mm。 6. 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 (三)选择定位基准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 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CA6140车床拨叉

1.机床夹具概论 1.1机床夹具的现状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的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所以,老式的夹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更经济化、高效化的夹具也就慢慢的发展出来。

1.2 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2.1标准化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1.2.2 精密化 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1.2.3 高效化 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例如,在铣床上使用电动虎钳装夹工件,效率可提高5倍左右;在车床上使用高速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保证卡爪在试验转速为9000r/min的条件下仍能牢固地夹紧工件,从而使切削速度大幅度提高。目前,除了在生产流水线、自动线配置相应的高效、自动化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以及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充分发挥了数控机床的效率。 1.2.4 柔性化 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夹具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夹具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当代机械加工工艺的需要,可以说是社会的发展、生产的需要带动着夹具的发展,其发展过程是是必然的。

CA6140拨叉83100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16H11mm的槽两侧面。 4. 以M22×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 (2)16H11mm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工艺规程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的课程设计

C A6140车床拨叉831002的课程 设计(总2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目录 序言 (2) 第1章零件的分析 (2) 零件的作用 (2) 拨叉的技术要求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第2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基面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第3章夹具设计 (13) 问题的提出 (13) 夹具设计 (1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3) 定位误差分析 (14) 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4) 第4章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全面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 在我们学完这学期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毕业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练习,我们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怎么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实用的零件。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此专业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参加社会现代化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1章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该拨叉应用在CA6140型车床变速箱传动轴上的换档机构中.该拨叉头以Φ25mm 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螺钉经螺纹孔M22mm 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两齿轮之间.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手柄,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壁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拨动三联滑移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变档位,从而改变车床主轴的旋转速度. 该拨叉是在停车时用于换档的,承受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较小,因此零件应具有的强度和韧性均不高.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Φ25H7、锁销螺纹孔M22×、拨叉长槽,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予以保证. 拨叉的技术要求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了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较高的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 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1 .00 25+φmm 的垂直度要求为.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 改换档位准确,拨叉用螺钉定位.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得较合理. 零件的工艺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