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京剧在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被尊为“国粹”。它从表演、写意、虚实等不同的方面,以超脱舞台局限,使京剧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如今,京剧逐渐走向下坡路,所以京剧要不断弘扬创新。追回京剧昔日的光辉,使京剧被更多人接受,需要我们大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弘扬,这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京剧;传承发展;大学生

自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以来,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二百年里,京剧发展迅速,经历了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渐成熟,到二十世纪发展到了鼎盛的过程,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的音乐、文学、历史以及传统的审美无不在京剧上面有所体现。在当今流行文化盛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呢?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是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的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任何国家的文化艺术都不能一成不变的封存在博物馆里,要生存就要有所发展,有发展就有变革,但要怎样变革,以什么样的尺度变革是很困难的问题。

为了让京剧更好生存在众多现代艺术中间,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张尧:“但是如果是青年人,他们想要了解的话是需要一定途径的。作为国家的政府和国家职能部门,一定要通过一些平台给年轻人和学生去介绍,这需要我们各方面的人员,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比如说,京剧进课堂并不是为了培养京剧戏迷,只是让他了解京剧以及其他地方剧种。还有年轻的白领和年轻的大学生,我们中国戏曲学院多次和他们接触,比如“送戏进校园”,你只要讲解京剧,如何看戏,然后再介绍怎么演出,哪些行当流派、演唱,以及他的表演手段,台上台下的互动,他们都会说特别好。如果没有这种介绍,送我票都不仅剧场,别说买票了。大家都知道白先勇,比如说昆曲牡丹亭进北大,可以说青年人不是拒绝传统文化,而是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法介绍、引导他们来欣赏。”

“时尚化”,“话剧化”,在京剧乃至各地方戏曲中都不罕见,比如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音乐、唱腔、服装、舞美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例如,青春版《牡丹亭》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全剧都采用西方歌剧主题得音乐形式。传统昆曲唱腔过于沉长、节奏缓慢,观众难以接受,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唱腔和旋律上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作者白先勇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相结合,在《牡丹亭》的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

2004年4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习惯,提高了年轻人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

传统戏剧的改革虽然产生了引发年轻人观剧热潮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等佳作,但如新编京剧《赤壁》这样被批为“娱乐至上、京剧成点缀”的也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京剧的“时尚化”是一种迎合,即使是为了京剧的传播,所谓创新也应该有所保留,京剧应该有它自己的艺术规格,年轻人欣赏京剧是克服欣赏困难的一个过程,专家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专业的角度让京剧更加通俗、普及化,而不是把京剧改成随便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加强保留传统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戏曲名家和专家们的共识,关于京剧里面是否可以加入现代元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和叶少兰。李维康说:“作为京剧,你必须要了解它是一门大写意的、写意虚拟的艺术。过去在台上,一无所有,它可以通过表现让你充满想象,又无所不有。比如说上楼,上船,千军万马,它全都通过艺术表现了。现在艺术发展了,你老放一桌二椅呢,有些人就不能够理解。现在呢也有些布景灯光很现代,我看了国外一些古老的艺术,像是歌舞伎,也在借用这些现代的东西迎合更多的观众。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觉得这个特性不能够丢掉,就是这个大写意,这个虚拟的特色。”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说:“不是说不能吸收其他的一些艺术元素,但是必须是京剧的,必须用京剧的艺术手法。京剧有京剧的创作规律,有些花了很多钱,学习了很多西方的或者是不属于京剧本体的东西,当然就没有市场了。饮食文化也是这样啊,比如说我们最有特色的全聚德烤鸭,我们要创新,把烤鸭变了一种味儿,向涮羊肉靠了,或者向西餐里靠,那你特色失掉了,就没有人到你的全聚德,你往西餐里面靠,那怎么会有人去你的全聚德呢?这个京剧,你就算吸取其他艺术的特色,也要符合京剧的需要。”

不时尚化,年轻人不来看;不拯救传统,京剧自身的魅力又会越来越少,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的确有两难之处,但是,就像京剧在发展的早期就是通过不断变革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一样,继承与创新死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京剧舞台上的表演不可能走‘话剧化’或‘回归法’两个极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京剧回归了再回归就成昆曲了,超前了再朝前就成话剧了,这都不是京剧。”其实京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数古典艺术的集体焦虑,只有既继承传统,又顺应时代,才能永葆京剧的艺术生命力和魅力。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艺术赏析》 期末论文 学校:南昌大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类姓名:肖美云学号: 5400111143

京剧艺术赏析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素来有中国“国粹”的美誉之称。直至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京剧简介 (一)京剧艺术表现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唱功中,行腔转调、发音吐字均有一定要求。“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做工包括手、眼、身、法、步,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同时也借助外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青衣的水袖:喜则舞袖;怒则掷袖;气恼时甩袖;羞愧则以袖掩面;惊呆则双手垂袖;向外抖袖表示抗拒;向内抖袖表示惶恐等等。同时,京剧艺术又讲究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含蓄。与此同时,京剧艺术中的舞蹈极讲究条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八百万雄兵;一个圆场千百里;一支曲牌五更天”。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实美感,京剧就是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的体现。 (二)京剧行当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它自出现在人类文明起便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所具有的虚拟性、综合性、写意性都因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除了已经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和昆曲外,地方戏曲也不容忽视,它们都在孕育自己的土地上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虽然地方戏的历史都比较短,主要在20世纪初开始活跃于各地的戏曲舞台上,包括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都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当地浓厚的乡土特色,往往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戏曲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步下降,人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喜欢欣赏地方戏曲了,能够接下前人戏班衣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然而地方戏曲在当今时代是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呢?又应该怎么把它们传承下去呢?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从乡村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转变为城镇市民占大多数,从一元的价值观、伦理观变成了多元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的转型必然给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形态带来较大的冲击,一切不适应新的社会机制的都要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戏曲,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分子,自然不能例外,一样会受到冲击,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型。 那么传统戏曲如何融入当代呢? 改制的本质,是打碎现有的铁饭碗体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戏曲表演的行业内成为名角、红角,没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业内站住脚,并得到不菲的报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自己“绝活”,也是不行的。 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造。 客观地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局限性。保守派不了解戏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变化:元杂剧不同于宋杂剧,南戏不同于元杂剧,就连今日之京剧也是既不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

姓名:苑令辉 学号:5902112048 班级:能动121班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京剧,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凝聚了千年来文人智慧与风雅的艺术。京剧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京剧可以负起教育的使命,成为指示人们回归精神家园、安抚人们焦虑的心态的一种路径。因此,大学生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高校对京剧的传承活动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京剧文化。关键词:京剧大学生传承 一、京剧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京剧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仍然延续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之一。现在被人们称作“国粹”的京剧,虽然形成于近代,然而其文化源头却在中国的古代,因为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化、历史片断。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京剧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上日臻完善。中国京剧音乐自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到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0多年间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运用西方作曲技术,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至在之后的几十年京剧音乐发展和创作中,这些经验仍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京剧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但申遗本身并不是目的,为的是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京剧将薪火相传,它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最新教育文档

国粹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保护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认可。 京剧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至嘉庆年间汉戏来京,四大徽班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1840年后京剧正式形成于北京,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京剧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由于诸多的原因,当代京剧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1.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3.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很多剧场演不了;4.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5.电视及多元艺术的冲击。 2008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进入小学课堂。将京剧纳入学校教育非常必要,这是传承京剧的重要举措和良好开端。但学生

没有基础,只靠学唱几个名家名段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较完整地接受京剧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戏曲鉴赏课的教师,我颇感责任重大,思考怎样使京剧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和世界同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一、京剧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京剧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学生对京剧知识的理解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剧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而已。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觉得京剧距离我们越来越远。1.念白、唱腔听不懂;2.程式化的表演看不懂;3.传统剧目内容不懂;4.行头繁杂读不懂;5.角色行当搞不懂。这样学生就有陌生感、距离感。虽然在教学规定的唱段当中,有不少是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易学易唱,但也不如流行歌曲上口。而且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光从简单的学唱入手是不够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艺术的核心。 二、入门要了解京剧的行当, 京剧是程式化艺术,表演、剧本、行当、音乐、化妆、服饰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程式。尤其是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作为戏曲中的人物,最终形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若干分支,分支以下又有细目,各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表演特色。行当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划分的。 要想看懂京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分辨各个行当中的人物,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谈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戏曲艺术的发展阶段 纵览中国戏曲的全部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宋代以前属于“因子聚集期”,各种装扮表演及演唱要素自发组合,寻找碰撞,寻找受体;宋至清中期为“旧体成熟期”,作为古代戏剧样式的中国戏曲已完全成熟,并有着极其严格的声腔规范。这一时期,实现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杂剧和以汤显祖、洪?N、孔尚任为代表的明清传奇的两度文学腾飞;清中期以后为“新体再造期”,京剧作为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既宣告了旧体戏曲的结束,也标志了现代戏曲的开始。这一时期戏曲最终在表演艺术上完全定型,并基本体系化。它与上一时期的本质区别,在于确立了戏曲的“观众本体意识”。 前一时期的戏曲较多表现为作家本体,是作家、戏剧家自我抒发的工具,从而产生了过多的限制,使其成为一种“小众文化”。第三阶段的戏曲是在“花部”群起、乱弹纷呈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面对着观众而重塑自己的,追求开放和多样,让戏剧“完成于演员和观众中间”,以“大众文化”的品格而扶摇于世。因之,这一形态至今依然是戏曲舞台的主体。尽管改革呼声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艺术本体却一直未受到大的冲击,新样式也一直未能建立。因为它是遵循大众的需要造就自己,对它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等待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并追赶这种趣味,才能实现新的再造。而这些,又都有待于文化的整体变革。

二、戏曲艺术传承“大写意”的总体风格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鼎盛期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出访日本、美国、俄罗斯。其所展示的中国京剧的程式化的表演艺术风采,不仅使海外的普通观众为之倾倒,而且也使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们惊羡不已。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就觉得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手法与他所倡导的“间离效果”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的文章,把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置于世界戏剧文化的宏观视野之中。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十分赞赏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尽管他的戏剧观念和布莱希特完全不同。他以一位大戏剧家的睿智和简练的语言,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建立在中国艺术总体的写意观念之下的。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都是写意观念的产物,它们追求“以点带面”“以少胜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艺术效果。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仅用一个“绿”字,就把早春的江南秀色及满眼生机表达出来;在一匹疾走的骏马旁画上几只蝴蝶,就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意;画上几只大虾,不着任何水迹,就给人水暖虾肥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写意观念的奇妙魅力。 中国戏曲秉承这一观念,使其表演艺术呈现出“大写意”的总体风格。借助虚拟和假定,使舞台成为气象万千的小天地,使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舞台上呈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虽然针对的是人间世相,意思是说“舞台”是一个小社会,人间众生相、世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0165544.html, 对京剧艺术的传承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琳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3期 【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剧中之一,且位居五大剧种之首,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重新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很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京剧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就笔者对于京剧艺术传承所形成的几点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京剧艺术;传承;思考 京剧真正形成于晚清时期,并且由于京剧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使得京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的国粹,京剧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新兴文化的层出不穷,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审美趋向的变化,都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因此,探讨京剧艺术在当下如何进行传承,对于京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要能够促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做到三点,即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把握京剧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 一、把握好时代发展和京剧艺术的关系 京剧作为一种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艺术,其必然也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发展的,因此,京剧不可能脱离时代发展而独立存在,其和时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充分把握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在当下有效传承。要把握好京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使得京剧的发展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让京剧艺术能够和时代发展有较高的契合度。就目前而言,应当要做好如下两点: [1]要促进京剧艺术市场的发展,京剧作为一种艺术,不管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个人的生存 发展,还是京剧艺术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都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持,而京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物质来源又主要以观众市场为主,因此,京剧要能够积极将京剧艺术向外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愿意支持京剧艺术的发展,而且当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也为京剧艺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来进行京剧艺术的推广,这样不仅能够吸引一部分年轻观众,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带来的独特体验。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

京剧传承的文化责任,不能只被梅葆玖们承担 2016-04-26 09:38:24 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昨天,梅兰芳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去世。在张君秋之子张学津、马连良之子马崇仁去世之后,京剧名家传人就此又少一位。人们在纪念梅葆玖的同时,不免也会有些担忧,京剧的传承,在这些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名家去世之后,究竟会往何处走? 多年以来,京剧被定义为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这使得京剧的戏剧地位,得以被很好地捍卫。但与此同时,过于强调京剧的文化属性,而淡看其娱乐价值,也使得京剧固守辉煌历史,却不得不面对市场日益冷清的尴尬。面对这种状况,京剧人作出了百般努力,但看似于事无补。 毫无疑问,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要在认知上有新的角度。艺术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当成保护传统戏剧的金规铁律。无论是直接传承人还是间接传承人,都承担了巨大的文化责任,甚至这责任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但除了人的要素之外,艺术传承还要在纵向的时间线索上不能断裂,在横向的空间范围内有蒲公英式的广泛散播。 京剧是欣赏门槛较高的戏剧品类,这是公认的。可由于长期速食化娱乐的影响,当大量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几乎无理解障碍的作品或产品摆在面前时,非专业观众难免会舍弃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转而接受更直接的娱乐消遣。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惰性,通过提升自己,来达到能够完整体会京剧之美的目的。于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状况产生了:传承人越是严肃、认真地向观众传递自己的京剧精神,观众虽然在口头上报以赞赏,但在行动上却往往敬而远之。 这不由让人反思,在京剧传承的时间线索上,究竟在哪儿出了问题。在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京剧信息的传播为何总要等到其代表人物去世时才能引起公众关注?京剧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扩大观众群重现京剧辉煌还有没有可能?传统戏剧必须要牺牲掉一些固守的形式来延续生命力有没有必要?想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显然仅把京剧的冷清归罪于“娱乐至死”是不够的。 京剧的生存危机,在梅兰芳时代就有,所以梅兰芳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动京剧改革。也正是因为改革,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艺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30年在美国演出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京剧拥有了一次流行于国际的机会。 当然,京剧那次良好的国际化开端带来的经验,并没有在后来被总结运用,因为,想真正在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演出市场上站住脚跟,京剧就必须要遵循商业演出的规律,必须要改革,甚至要大的改革,这对京剧根深蒂固的祖师规矩仍然是严峻的挑战。直到今天,京剧改革仍然是京剧人想要触碰又不敢触碰的命题——京剧改革带来的利益与改革带来的压力和伤害相比,人们更在乎后者。 媒体发达,公众对优质精神产品重拾兴趣,传统文化的时尚运作空间越来越大,京剧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京剧复兴的基础,当然在于对其精粹的认识,对其传承的重视,但需要做一些此前很少做的事情,比如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京剧,用不违和的技术来为京剧增加魅力,用新鲜的概念、创意,在推广、制作、审美提升等方面,扭转京剧下滑的颓势。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人文学院汉语言142班彭照珺 5000214071 自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吸收了汉调、秦腔、梆子戏等古老艺术之精华,加以融合、锤炼、升华,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2004年4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普遍的好评。还有报道说“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人群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习惯,提高了年轻人审美情操及艺术品位。”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但如新编京剧《赤壁》这样被批为“娱乐至上、京剧成点缀”的也不在少数。有专家认为京剧的“时尚化”是一种迎合,即使是为了京剧的传播,所谓创新也应该有所保留,京剧应该有它自己的艺术规格,年轻人欣赏京剧是克服欣赏困难的一个过程,专家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专业的角度让京剧更加通俗、普及化,而不是把京剧改成随便谁都能看懂的东西。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要加强保留传统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戏曲名家和专家们的共识,关于京剧里面是否可以加入现代元素的问题,有记者采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_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_034c7665_bf

中国文化报/2010年/12月/14日/第008版 艺术 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家论坛 12月10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京剧院承办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坛”在北京建国前门饭店梨园剧场举行。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谭元寿、李世济、杜近芳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主持。 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审议通过,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论坛以“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展开了讨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首先介绍了京剧申遗的相关情况。随后,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陆翱先后担任论坛的嘉宾主持,京剧界的专家学者周传家、孙萍、傅谨、解玺璋、李佩伦、刘彦君、周华斌、刘连群、陈薪伊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本报对论坛内容选摘刊发。 京剧申遗倾注了心血与努力 千容(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剧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京剧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此次京剧申遗的成功,可谓京剧2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多是困惑在一个“遗产”上,认为京剧目前并非濒危,不需要投入过多过大的精力去贴上一个世界非遗的“标签”。对此,需要做些说明。 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原来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调整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个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和濒危程度。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民族智慧结晶和情感表达的载体,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创造的代表作。因此,不能因一叶“遗产”而障目。并非只有濒危才能申报和入选名录。能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要考量的是该遗产的文化价值。 京剧的申遗之路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从2009年8月起,北京市就开始组织京剧和非遗专家对名录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认定。在最初做申报工作的时候,我们在两个方面实现了思路的转变,走出误区。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遗产是创造者的,只有该遗产被持有人(包括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或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并主张申报,才是正途。因此,在进行申报时,只有站在遗产持有者的角度叙述,才不至于错位。二是,向此前对京剧一无所知或从没有接触过的外国人描述京剧,必须避免过度的技术性描述,力求用浅显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京剧的内涵。应该做建立在正确的学术结论和文化真实基础上的说明文。 2009年8月底,我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京剧申报书、申报照片、申报视频、五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五个传承单位的确认书(确认声明他们知晓并自愿参与京剧申报工作)、申报材料所有者所有权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声明等资料。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根据

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京剧,在我孩提时的印象,总停留在人们给神明祝寿时,一些剧团来到镇上,搭起戏台,我的祖辈们会带着我们过去,带上几条长凳,听着台上的演员咿咿呀呀,伴着唱词,伴着孩提时的我,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京剧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向全世界展示东方的神韵,展现大中华的风采.然而在当下,中国以强者的姿态立于世界的,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京剧,更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戏终人散后的苍凉与孤寂之感,曲高和寡,日渐衰微.这是国粹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症结何在?出路何在?我想以一个年轻的双眼热切地看,以一颗青春的心去思索. 当我在象牙塔里以一个求学者的身份去接近京剧时,我才深谙京剧的魅力.一门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艺术,却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它以一种“水之就下,乃可成其大”的姿态,兼容并蓄,发展,演变而形 。 换的历史轨迹,就会更深刻地揭示生活的美。在这一方面,样板戏给出了一种思路,我们抛开那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纠葛不论,它确实为京剧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谈到形式,我理想中的京剧应当像一首诗,中国的水墨画以意境取胜,外化到京剧,我以为“剧中有诗”是京剧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剧诗”不仅指戏曲剧本的文学语言应该有诗意,而且需要音乐、舞美、灯光、表演共同营造出富有诗意的舞台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借鉴姐妹艺术,化用流行元素是很重要的。诚然,“化用”并不容易,而且一不小心可能会使京剧失去京味儿,但是所谓不破不立,要发展,要革新,开始一段的批评和失败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舆论,应当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肯定。 从京剧演员的培养和受众的发展,需要看到的是,现在京剧把很多年轻演员培养成了老艺人而不是当代的年轻艺术家。原来京剧中很多荒诞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包括文学上十分滞后的东西都不敢改变,中国社会是个讲资历,论辈分的社会,但是“老调老唱,老唱老调”并不可取,尽管老一辈艺术家有其独到的功力,但是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应把更多的眼光放在青年演员身上,他们才是京剧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年春晚上的相声的青黄不接,年年都是老面孔的尴尬处境,是应当引起每个文艺工作者的思索的。从京剧受众的发展,不得不说的京剧界应当要有一种思想上的转变,艺术是需要有土壤才会有生命力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只不过这土壤不能只注重让艺术“壮大”,而是让京剧变得“细致”,所以扩大受众的手段不是不加取舍的妄求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京剧,而应是加大对京剧本真精神的传达来吸引一批有欣赏水准的观众。这就好比意大利歌剧,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即便我们听不懂,却仍然可以为其中的旋律而陶醉,但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那种艺术根本就不像秧歌等热闹的形式有趣,完全就是一种无聊的事物。形成这样大反差的就是最根本的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京剧改革,最该革的就是对京剧的认识。另一个方面,年轻人在谈不喜欢京剧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听不懂,普及是必要的,但就现今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校园,我是持保留态度的,我认为,只要京剧还是京剧,无论过多久,它的主要观众应当还是老年人,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的阅历,更深厚的文化素养,更淡然的心境,这些都是坐下来细细品味一段唱词所必须的。所以普及不可急功近利,不要执着于大众化,虽然京剧来源于大众,但是在现代大背景下,想在短期内形成昔日的京剧氛围是不太现实的。京剧作为一种古典艺术,同世界上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有其适应的时间段。王国维曾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京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已深深地刻上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烙印,它很难表现现代人的生活,这种时代局限性不免将其推向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历经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和改革开放市场大潮的淘洗之后,京剧的发展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许已经很难回复到当年的盛况。 最后,我们应当看到,为什么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强调传承传统文化,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市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 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 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要正确看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

革命样板戏的传承与发展

目录 引言 (1) 一、历代戏曲的传承与改革 (1) (一)、古代的戏曲改革 (1) (二)、辛亥革命前后 (2) (三)、五十年代前后期的戏剧改革 (3) 二、样板戏对京剧的继承和发展 (3) (一)对于传统京剧的继承 (3) (二)对传统京剧的革新创造 (4) 1、出场设计 (4) 2、选择突破传统的现实题材 (4) 3、念唱的口语化念唱的口语化 (4) 4、“样板戏”语言规范化 (5) 5. 板腔体与曲牌体并用 (5) 三、“样板戏”对戏曲的创新与发展 (6) (一)、艺术形式的探索 (6) (二)、腔词音乐体系的应用 (7) (三)、西洋乐器的运用 (7) (四)、唱腔的创新 (7) 结语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引言 关于京剧的改革与发展这个话题,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在社会发展史研究中、在戏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当今对于“样板戏”的研究也随着“文革”的渐渐远去而愈加丰富,但也仅限于国内,国外大概因为资料贫乏而少有研究,以往国内的理论界和文艺界人士基本上是将目光集中在对“样板戏”的政治性功能的批判和音乐唱腔的欣赏上,走入两端。戏曲危机重重的今天,这几出“样板戏”仍然魅力不减,而且还被贯以“红色经典”而常演不衰,创下了近年来戏曲舞台少有的连演百场的超强纪录。京剧自古以来历经数次改革,到了“文革”时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展壮大成为“样板戏”并为全国人民所仿效。尽管在今天看来对“样板戏”做完全客观上的研究还为时过早,但是作为京剧传承发展的结果,我觉得可以用“样板戏”做一个例证。对于“样板戏”的研究我始终认为它融会了太丰厚的内容,政治、文化、历史、文学、思想、艺术、戏曲等包罗万象,其涉猎广泛,主题思想突出,加之新颖独特的唱腔,而最为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的内涵是使它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基于此,我对它的产生、创作、功与过、历史地位等等进行了研究,但基本限于文学研究范畴,涉及戏曲方面的很少,兼而顾及一些无法回避的政治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语用学、文学史、社会学、编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采用阅读法、调研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尽量坦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对于“样板戏”的历史地位有自己的认识,并且希望以“样板戏”为依据研究京剧现代化的改革成果,从而论述京剧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发展京剧现代戏,进一步弘扬我们的国粹艺术。 一、历代戏曲的传承与改革 (一)、古代的戏曲改革 戏曲流传至今并非朝夕之事,早在古代时期就经历了数次改革。汉代的“角抵戏”,南北朝的“歌舞戏”,到汉戏中开始间或有了故事因素的添加,“合歌舞而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①。唐代的“参军戏”。宋代“宋杂剧”。金代“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因此说戏曲的形成过程相当漫长。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几种基本形式。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又有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名称,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当在宋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详述了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之时,“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

从《曹操与杨修》看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从《曹操与杨修》看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看罢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发觉自己也渐渐地对京剧产生了兴趣。虽然作为一个门外汉,有些专业性的内容还是无法看懂,但是从心底里油然产生了一种“京剧也蛮好看”的念头,这是以前在看其他比较传统的京剧时不曾有过的。为什么这部京剧对我这个年轻人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是因为其蕴含的传统韵味还是它所引入的新元素呢? 对于《曹操与杨修》我觉得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曹操与杨修》在开场时就运用了一个新手法,通过一个招贤者夸张的念白来展开故事:“汉相曹操,兵败赤壁,招贤纳士,宏图大业,招贤呐……”。而且在整部戏中每一幕都由招贤者的招贤来开头,还从招贤者的变化——从黑发健壮到白发苍苍、步履蹒跚预示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曹操与杨修之间矛盾的升级。在戏中招贤者不仅是一个介绍背景,穿插各幕间的“引子”,他还扮演着一个旁观者似的人物,通过他的口来表达出大家心中的所思所想,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曹操对杨修说出夜梦杀人误杀孔闻岱后,两人第一次出现矛盾,这时招贤者喝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招贤纳士,一片诚心,招贤啰!招贤啰!”由此来讽刺曹操心中对招贤之士所谓的“诚”。 其次,是演员在表演时所表现出来的真情打动了我。曹操在郭嘉墓前悼念郭嘉时的伤感与惜才之情;杨修在闻知好友孔闻岱劳苦功高却被曹操斩杀时的心寒之情;曹操在灵堂前与夫人诀别时诉说着自己想一统霸业的雄心壮志以及不得不牺牲夫人的自责与愧疚之情;倩

娘为了曹操的大业甘愿牺牲自己性命的深切之情;最后曹操和杨修在刑场促膝谈心时曹操的不舍却又不得不杀的无奈之情以及杨修抱负得不到施展自觉遇主不明的悲叹之情……戏中人物表现出来的真情让我心底产生了触动,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心情也随着他们的感情变化而变化。以往的传统京剧多注重于叙事,在表现人物感情方面比较不足,主要靠的是精湛的功底来吸引观众,而《曹操与杨修》在表现人物感情的方面比较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是它比较吸引我的一个方面。 最后,《曹操与杨修》这部戏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作为剧中的主要人物,曹操不再是以往戏台上出现的那个奸佞小人,他对手下有求贤若渴的爱才之心,也有担忧手下背叛的疑虑之心;他有为成大业不顾牺牲一切的霸者之气,也有疼爱妻女的柔情之意。杨修也不再是一个恃才放旷的意气书生,他有对曹操知遇不惜肝脑涂地的忠心,也有对曹操不听劝告而让曹操为其牵马坠镫的傲气;他既有对妻子鹿鸣女的深切爱意,也有为了替好友孔闻岱找寻公道而设计曹操的耿直。这出戏给我们呈现了两个饱满的复杂的矛盾集合体。我无法说出曹操与杨修走向最后的悲剧是谁的过错,我只看到了两个真性情的人。 诚然这些比较新颖的方面吸引了我,但是同时也不能抹杀京剧的基本功底的作用。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各种行当,如果在唱腔上没有下过苦功夫,那么是没有办法演好这出戏的。比如杨修在讲诉孔闻岱栉风沐雨奔波劳累时的表演,曹操和倩娘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京剧在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被尊为“国粹”。它从表演、写意、虚实等不同的方面,以超脱舞台局限,使京剧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如今,京剧逐渐走向下坡路,所以京剧要不断弘扬创新。追回京剧昔日的光辉,使京剧被更多人接受,需要我们大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弘扬,这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京剧;传承发展;大学生 自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以来,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二百年里,京剧发展迅速,经历了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渐成熟,到二十世纪发展到了鼎盛的过程,成为了中国的国粹艺术。而如今这门艺术也与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冷落和忘却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鼎力振兴。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的音乐、文学、历史以及传统的审美无不在京剧上面有所体现。在当今流行文化盛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呢? 梅兰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虽然比较起其他的艺术形式,京剧200年的历史不算很长,但是京剧不是像秦砖汉瓦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而是演员的靠演出传承下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京剧艺术葆有青春活力,那么这门古老的艺术也不能生存到今天。任何国家的文化艺术都不能一成不变的封存在博物馆里,要生存就要有所发展,有发展就有变革,但要怎样变革,以什么样的尺度变革是很困难的问题。 为了让京剧更好生存在众多现代艺术中间,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戏曲界的专业人士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比如京剧的“话剧化”、“时尚化”,京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等等,这些煞费苦心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更多的观众看懂了京剧,让看戏的门槛变低,为京剧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张尧:“但是如果是青年人,他们想要了解的话是需要一定途径的。作为国家的政府和国家职能部门,一定要通过一些平台给年轻人和学生去介绍,这需要我们各方面的人员,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比如说,京剧进课堂并不是为了培养京剧戏迷,只是让他了解京剧以及其他地方剧种。还有年轻的白领和年轻的大学生,我们中国戏曲学院多次和他们接触,比如“送戏进校园”,你只要讲解京剧,如何看戏,然后再介绍怎么演出,哪些行当流派、演唱,以及他的表演手段,台上台下的互动,他们都会说特别好。如果没有这种介绍,送我票都不仅剧场,别说买票了。大家都知道白先勇,比如说昆曲牡丹亭进北大,可以说青年人不是拒绝传统文化,而是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法介绍、引导他们来欣赏。” “时尚化”,“话剧化”,在京剧乃至各地方戏曲中都不罕见,比如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音乐、唱腔、服装、舞美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例如,青春版《牡丹亭》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全剧都采用西方歌剧主题得音乐形式。传统昆曲唱腔过于沉长、节奏缓慢,观众难以接受,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唱腔和旋律上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作者白先勇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相结合,在《牡丹亭》的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从韩国盘索里的传承现状谈京剧的保护与发展 一个民族的经典传统文化不仅是该民族全体成员文 化认同的精神支柱,更是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显示自身文化独立性的重要标识。因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如何保护世界各民族、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一直是国际社会共同持续关注的话题。 尽管京剧以其异彩纷呈的唱腔、浩如烟海的剧目,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学、美术、武术、历史等众多文化基因熔铸一炉,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情感、道德情操等深层人文内涵凝聚于内,而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但是作为农耕社会的文化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迫使它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怎样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使京剧艺术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让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得以继续地传承与发展,是摆在今天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在东亚,中、韩两国唇齿相依,文化相近,共处于儒家文化圈,并都有自己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音乐,因而韩国在传承与保护其“国剧”盘索里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我们保护和发展京剧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韩国“国剧”盘索里的传承与保护

韩国的“国剧”盘索里,又被称为“清唱剧”或“板声”,因其大气、血性、深沉等诸多艺术特征,饱含着大韩民族文化的精髓,因而被认为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艺术。1964年12月24日,盘索里在韩国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5号”。2003年,韩国盘索里史诗说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此,盘索里从韩国的文化遗产升级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韩国对无形文化资产保护的投入比我们对有形文化资 产(文物)保护的投入都要大得多,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周到。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制定实施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法,显示了其在保护传统艺术观念上的前瞻性。 1. 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植 韩国在“国剧”盘索里的保护上有所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和大众媒体的高 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同时,文化界也出现了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但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于是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作为"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起来。1962年,韩国颁布了第一部文化

关于京剧的普及与传承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京剧的普及与传承 京剧进校园的必要性陕西演艺集团京剧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四军文工团, 1955 年转入地方。 1964 年省戏校京剧班与省京剧团合并,组建为陕西省京剧院,尚小云先生出任院长。 该院曾被誉为全国五大京剧院团之一, 2006 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省级重点院团。 建院五十年来,创作演出了 270 余部优秀作品,如京剧《七侠五义》、《昭君出塞》、《梁红玉》等经典剧目,久演不衰。 除上演传统戏外,该团还创作了一批优秀现代戏,尤其是《延安军民》进京参加全国京剧汇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 近年来,陕京演出的新编古典京剧《清风驿》、改编曹禺先生名著《雷雨》等均取得不俗佳绩,荣获了国家和我省的艺术奖项。 京剧现代戏《风雨老腔》不仅在省五艺节上大放异彩,位居优秀剧目奖榜首,在 2019 年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荣获三等奖,并且通过该剧把陕西的浓烈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获得了文化部和省委宣传部的一致好评。 转企改制后,新编历史剧《藜杖行》作为集团成立后的第一部创排的剧目在集团探索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京剧进校园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 1 / 4

么京剧的普及与传承从娃娃抓起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搞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益尝试,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新举措。 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广大青少年熟悉京剧,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素养,通过面向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和京剧艺术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基本的戏曲知识,提高艺术审美修养。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包括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伴奏、服饰、脸谱等诸多艺术元素,京剧表演擅长以行传神,形神兼备,风格多样,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表演内涵。 京剧是中华民族精神、伦理道德观念的艺术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途径。 认同本民族的艺术精粹、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赖以维系、文化特质得以弘扬的必然选择。 京剧进课堂,不仅有利于孩子们开拓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水平,有利于丰富艺术教育资源、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而且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