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酮中间体_环十五酮的合成

麝香酮中间体_环十五酮的合成
麝香酮中间体_环十五酮的合成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2007年第38卷第11期《浙江化工》一29一文章编号:1006—4184(2007)10—0029—03 田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王宁,方云进(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摘要: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总结了近年来人工合成麝香酮所采用的路线,分析了各条路线的优缺点,并对麝香酮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香料;麝香酮;合成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经久不散,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11。 麝香酮即3一甲基环十五酮是天然麝香中最具生理潘|生的组分,是天然麝香珍奇香气的主要来源,香气阈值极低0.OlxlO《加.001x10’,麝香酮在香精中能起到优异的定香、烘托、圆润与和谐等作用,在调香上极为珍贵,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囝。同时它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t3],在我国药典中,它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促进多种腺体分泌的作用,是治疗神志昏迷的重要药物。同时又以通诸窍、开经脉、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厥、外治跌打损伤及疫毒等症而著称。 天然麝香虽有着如此奇妙的作用,但天然麝香来源少,不易获得,每公斤麝香需要60头雄性麝鹿的香囊,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麝香的年产量约为350kg(含量70%)。随着生态平衡失调,天然麝香的资源日趋匮乏。人们曾试图通过人工饲养麝鹿采用活体取香来获得麝香,由于雄性麝鹿的性格暴躁.香囊又是它们的必备之物.雄麝往往在取香之后死亡。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活体取香亦收不到理想的效果14l。 由于天然麝香应用广泛但来源稀缺,半个世纪以来,麝香的合成引起不少化学家的兴趣。自1926 收稿日期:2007—07—02 作者简介:王宁(1982一),男,山东省烟台市人,现就读于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年Ruzicka确定了麝香酮的结构以来阁,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状化合物研究成了热门课题,人们对其人工合成作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了108种此类化合物,但其中只有11种实现了商品化。麝香酮的有机合成方法很多,但一般合成步骤都很长,原料、设备及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产品成本较高,用于工业生产有一定困难。目前,世界上合成的大环麝香类香料大约在100t左右,因此开发步骤短、收率高的合成麝香酮的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国内外研究人员合成麝香酮的报道很多,但合成路线归结起来主要有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环酮扩环法、闭环法[61。 。1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 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就是在环十五烷酮13位插入甲基而得到麝香酮的方法。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在环十五烷酮d位引入双键,二是在13位插入甲基。 早在1971年,Mookherjee啊就开发出了以环十五酮为基本原料,经过五步反应制取麝香酮的方法,产率约为50%.其反应历程为: o◇:。勰oⅨ]群砘] L]r√\o-j 广j_乙∥≯\C:o L]厂\/ ㈣t-BuO。K%oⅨ]蠡100% 收牢70%L1厂—\/\n-JJ15[翠。 黄C=。rH. 收率81%  万方数据

合成题1

合成题 1、由苯和苯酚合成: 2、.由甲苯合成: 3、由苯和乙醛合成: 4、由丙二酸二乙酯,甲苯及其它试剂合成: 5、由甲苯合成: 6、以甲苯和乙醛为原料合成: 7、以丙二酸二乙酯和三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8、由苯、苯甲醛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由苯、苯甲醛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9、由丙烯醛合成2,3-二羟基丙醛。 10、由苯酚及三个碳以下的有机物合成: 11、以环己醇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12、由苯酚和不超过三个碳的化合物合成: 13、由环己醇合成: 14、由硝基苯合成4,4′-二溴联苯。 15、由甲苯和丙二酸二乙酯合成: 16、.由苯合成1,2,3-三溴苯。 17、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甲苯为原料合成: 18、用苯胺为原料合成:

19、由甲苯合成2-溴-4-甲基苯胺。 20、由丙二酸二乙酯和三个碳的有机物合成环丁基甲酸。 21、由苯合成4,4′-二碘联苯。 22 、以苯为原料,经重氮盐合成: 23、由苯甲醛和苯乙酮经羟 醛缩合反应制备 24、由苯甲醛和苯乙酮制 备 25、由制备 26.用丙二 酸二 乙酯 制备 27、由 合成 28、由 合成 29、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不超过五个碳的化合物为原 料合成 30、以苯甲醛和苯为原料合成:

31.由合成 32、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2-甲基丁酸。 33、以苯为原料合成间溴苯胺。 34、以丙二酸二乙酯和甲苯为原料合成 35、由苯和丙烯为原料合成苯基丙烯基醚 36、以乙炔为原料合成Z-2-己烯(无机试剂任选) 37、以丙二酸二乙酯和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2-甲基-3-苯基丙酸,其他试剂任选。 38、由环己醇与乙醇合成1-乙基环己醇 39、以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3-苯基-1-丙醇 40、用丙二酸二乙酯和不超过一个C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 41、以苯为原料,经重氮盐合成: 42、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下列转变:

覆盆子酮的合成研究

覆盆子酮的合成研究 摘要:概述了覆盆子酮的性质、特征、应用和生产情况, 回顾了覆盆子酮的合成工艺路线,研究综述了采用不同起始原料的覆盆子酮合成四条工艺路线。重点用正交实验法专门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的缩合反应条件,并对覆盆子酮合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覆盆子酮;合成;:对羟基苯甲醛;香料;Claisen—Schmidt缩合;氢化反应;重结晶 覆盆子酮,又名复盆子酮、悬钩子酮(raspberry ketone),化学名为4一对羟基苯基一2一丁酮,商品名称有Frambinon、Oxypheny2lone、Oxanone 等, 是公认的较为安全的合成香料(FEMA No. 2588) 。它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覆盆子酮是覆盆子果的主要香气成分,具有覆盆子果的特征性甜果香香气和香味, 它在覆盆子汁中的含量约为011 ×10 - 6~012 ×10 - 6 。具有光泽的颗粒或针状白色结晶,熔点82 ℃,沸点161 ℃/0167 kPa ,可溶于醇类和油类,几乎不溶于水。是国内外大量使用的一种幽雅果香的香料[1~3],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而且还用于合成医药[4-6] 、染料[7] ,此外在农业上是一种诱虫剂[8] 。。由于香气优良、用量较大,价格较高,所以各国对覆盆子酮及其类似物的研究都非常重视。由于它在复盆子中的含量极低,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复盆子果中单离出复盆子酮,因此现在未能商业化的大量生产天然复盆子酮[9]。 一、覆盆子酮的制备路线的回顾 目前,关于覆盆子酮的制备路线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主要有4种。如采用苯酚与甲基乙烯基酮的合成方法[10] 、苯酚与丁醇酮的合成方法[11]等。 (1)苯酚与甲基乙烯基酮的合成路线[l0] Albertus JohanMulder[12]等人是以苯酚和甲基乙烯基酮为原料来合成覆翁子酮。在O~3℃,在强酸催化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大约2小时。用碱中和至

环戊酮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DS 环戊酮编制日期:2010-09-29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戊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cyclopentanone 生产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Ltd 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 邮编:200002 传真:86-021-******** 应急电话:86-021-******** 电子邮件地址:qc@https://www.360docs.net/doc/9615320957.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615320957.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SCRCCSDS800408 生效日期:2010-09-29 2. 危险性概述 2.1危险性类别:第 3.3类 高闪点液体。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皮肤有刺激性。 2.4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环戊酮120-92-397.0 4. 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鸢尾酮的合成研究

鸢尾酮的合成研究 Synthesis of Irone Abstract:Irone was obtained through three steps reactions with citral and acetone.Citral reacted with acetone in the base catalyst to give pseudoionone.The yield wal 93.2%.After methylating,pseudoirone was prepared.The yield was 52.3%.Pseudoirone cyclized with mixed acid as cyclizing agent to give irone.The yield was 98.3%.The total yield was high to reach 47.9% and the reaction was easy to control.The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e,GC-MS,odor evaluation an so on. Key-words:iron citral acetone synthesis 摘要:采用山苍子油提取得到的柠檬醛和丙酮等为主要原料合成鸢尾酮。合成分三步完成。先用柠檬醛与丙酮在碱的催化下生成假紫罗兰酮,收率为93.2%。假紫罗兰酮甲基化生成假鸢尾酮,收率为52.3%。假鸢尾酮环化得到鸢尾酮,收率为98.3%。合成的总收率较高达到47.9%。并对合成的鸢尾酮进行了理化性质、光谱、色-质和评香等的确证。 关键词:鸢尾酮柠檬醛丙酮合成 鸢尾酮具有柔和的甜香,香气清新纯正是国际上公认的高级香料。鸢尾酮主要用于鸢尾、紫罗兰、紫藤花、桂花等高级香精中,而这些香精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香烟、香皂、衣物、纸张和书籍等产品上。随着时间经济好转,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鸢尾酮的时间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已由二十世纪80年代的2-4t,上升至4-8t。但目前全世界生产鸢尾酮仅有瑞士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其产量不能满足要求,价格大幅上扬。 生产鸢尾酮的方法较多,应根据原料来源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方法。目前制得鸢尾酮的方法有:直接从含有鸢尾酮的植物中提取、化学合成法以及生物发酵法。其中目前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是化学合成法和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方法。提取法受原料的限制应用有限。化学合成法,目前有多种合成方法和路线。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我国是个天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林产品-山苍子油和松节油就是生产鸢尾酮等香料的好原料。我们选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的山苍子为原料来合成鸢尾酮。其合成路线为: 从山苍子提取山苍子油制备柠檬醛,再由柠檬醛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本文重点讨论由假性紫罗兰酮合成鸢尾酮的有关情况。 1 实验 1.1 原料与仪器柠檬醛,其他试剂均为化学纯试剂。红外光谱用Nicolet-5DX型仪测定,液膜法;元素分析用Yanaco-MT-3型元素分析仪测定;气相色谱用岛津GC-9A气相分析仪测定;质谱用HP6890GC/5973MSD质谱仪测定;紫外光片用岛津UV-120-02光度技测定;折光率用WZS-1型折光仪测定;微波炉用华E70TF-3/J220型微波炉;温度计。 1.2 假紫罗兰酮的合成 1.3 假鸢尾酮的合成 取20g假紫罗兰酮与反应器中,加入溶剂80-100ml和催化剂适量,开启搅拌,控制温度在0-5℃,用滴液漏斗滴加甲基化剂,在46-60min滴加完毕。继续在低温下反应1.5h左右,然后升温至50℃左右回流反应2h以上。冷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至脱溶,然后减压精馏,收集温度在假鸢尾酮范围内的馏分。收率见表1。 表1,不同甲基定位剂对反应的影响

麝香

麝香 摘要:麝香为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关键词:麝香、香料、麝香酮、鉴别、应用 一、麝香简介 麝香为中药材的一种,其药用来源为麝科动物,如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的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主要含有水分22.56%,灰分3.62%(其中含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离子等),含氧化合物(其中含碳酸铵1.15%,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0%,氨基酸氮1.07%,总氮量9.15%),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香酮。它曾用在牛黄丸、苏合香丸、西黄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云南白药、六神丸等产品中。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麝香的主要成分 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亦含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酯类、睾丸酮、雌乙醇、5α-雄烷-3,17-二酮等11种雄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与氨基酸,麝香中含蛋白质约 25%.麝香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活性物质,并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5000~6000的多肽,其醇溶物中含4

环戊酮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国标编号: 33590 120-92-3 S: 中文名称: 环戊酮 英文名称: cyclopentanone 别名: 分子分子式: C5H8O;(CH2)4CO 84.12 量: 熔点: -58.2℃ 沸点:130.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5; 蒸汽压: 26℃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水白色液体,有醚样的气味 状: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用途: 用于药品、生物制品、杀虫剂和合成橡胶的中间体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950mg/kg(小鼠静脉)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士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炔诺酮的合成研究

炔诺酮的合成研究 摘要:炔诺酮是女性口服避孕药的一种,1954年首次开发合成成功,1963年在我国试制成功,并随后在临床中作为避孕药试用。至今仍然作为短效口服避孕药,探亲避孕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合成炔诺酮的关键,是合成关键中间体4-雄甾烯-19-去甲基-3,17-二酮(19-去甲基二酮)。文献报道合成4-雄甾烯-19-去甲基-3,17-二酮(19-去甲基二酮)是以5,16-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醋酸妊娠双烯醇酮)为起始原料,经过肟化,重排,水解,加成,环氧,水解,氧化,消除,还原,开环,氧化,消除等步骤得到4-雄甾烯-19-去甲基-3,17-二酮(19-去甲基二酮),然后再乙炔化得到产物炔诺酮,总收率23.5%。在工艺中,多次使用到溶剂苯,铬酐等溶剂或试剂,并且操作步骤较多,比较麻烦。改进新路线后,实现了绿色合成,去除了一类溶剂苯,用其他氧化剂替代了琼斯试剂,改进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提高总收率达到28.3%。 关键词:避孕药炔诺酮19-去甲基二酮一类溶剂络离子绿色化工 ABSTRACT: Norethindrone is a kind of female oral contraceptives developed in 1954 .The product produced successfully in china in 1963 and subsequently in clinical trials as a contraceptive . Up to today ,Norethisterone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s a short-acting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visiting pills. Key synthesis of norethindrone, male steroid is a synthesis of the key intermediate of 4-methyl -3,17-Ene -19-Dione (19-methyl-Dione).Reported male steroid synthesis of 4-methyl -3,17-Ene -19-Dione (19-methyl-Dione) is based on 5,16-progesterone steroid diene-3 β-OL -3- -20-ketone acetate (acetic acid pregnancy alcohol ketone of diene) as starting material, After oximation, rearrangement, hydrolysis, bonus, epoxy, hydrolysis, oxidation, removed, restored, open-loop, oxidation, steps such as eliminating male steroid Ene 4- -19-methyl -3,17-Dione (19-methyl-Dione) and acetylene-be norethindrone, total yield of 23.5%.In the process, used more than once to the solvent benzene, solvent or reagents such as chromic anhydride, and action steps are more cumbersome.Enhancement of the new alignments, achieved green synthesis without a solvent benzene, other oxidizing agents replace the Jones reagent, improved response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作用: 麝(shè)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简称“麝”。 麝香食疗作用: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香烈窜散,可升可降; 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 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药理作用: 1. 有兴奋中枢神经和苏醒作用, 可兴奋呼吸, 加速心搏, 升高血压;能使大多数蟾蜍心脏心缩增强, 表现有强心作用. 2. 能增强肾上腺素β受体的作用, 并有对β-儿茶酚胺的增强作用. 3. 对大鼠、家兔、豚鼠的妊娠离体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对家兔在位晚期妊娠子宫更为敏感, 对非妊娠的离体子宫多呈抑制作用. 此外, 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抗炎作用以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性味和功用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功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散结止痛。其性辛香走窜,内而脏腑筋骨,外而肌肤毛窍,无所不达。主要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志昏迷;小儿惊痫、痉厥抽搐;中风、痰厥、气郁暴厥、猝然倒仆、牙关紧闭,以及心腹急痛、癥瘕积聚、痈疽恶疮、跌打损伤等证。 成分和药理 天然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并含降麝香酮、麝香吡啶、胆甾醇和多种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和无机盐等。药理实验表明,小剂量麝香和麝香酮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麝香对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跳振幅加大,心脏收缩加强。麝香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麝香乙醇浸液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麝香的功效: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1.用于闭证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等;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疗效满意;用治

专利: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 130818

说明书摘要 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有机药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苯和己二酸酐为原料合成2-苄基环戊酮的方法。是由苯和己二酸酐经过傅克酰化、酯化反应、酯酮缩合环化反应、氢化还原反应得到2-苄基环戊酮产品。采用本发明可以低成本合成2-苄基环戊酮。2-苄基环戊酮可以用于洛索洛芬等药物的合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苯和己二酸酐经过傅克酰化、酯化反应、酯酮缩合环化反应、氢化还原反应得到2-苄基环戊酮产品。 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 催化剂催化剂 +R OH 催化剂 酯酮缩合环化O O O O O H O O O O R O O H O O O O R O O O O 催化剂 氢化还原 +H 2O 上式中R 为C1-C10的伯醇或仲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傅克反应所用催化剂为三氯化铝、三氯化铁,所用溶剂为过量的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酯化反应和傅克反应一锅煮,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铁既作为傅克反应的催化剂,又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所用醇为C1-C10的伯醇或仲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酯酮缩合环化反应所用催化剂为弱酸强碱无机盐,如无水碳酸钾、无水磷酸三钾,或者有机叔胺,如三乙胺、N-甲基哌啶,所用溶剂为DMF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2-苄基环戊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氢化还原反应所用催化剂为Raney 镍或1-5%钯炭,所用溶剂为C1-C5的伯醇或仲醇、甲苯,氢化温度20-1500C ,氢气压力0.1-2Mpa ,PH 1-5。

大环麝香香料的国内外进展与展望

大环麝香香料的国内外进展与展望

提要:简述了大环麝香料的发展、国内外生产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环麝香香料 麝香是一种珍奇的动物性香料,扩散性和诱发力极强,具有特殊的柔和而优雅的香气,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与玫瑰、茉莉花精油一起驰名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对它有极大兴趣。在调香中,如果缺少麝香等动物性香料,其香气就会缺乏动态情感;只有将动物性香料应用于香精等配方,才起到定香、烘托、圆润与平衡整个香气的作用,给整个香气带来活力,并赋以动人的情感。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掀起了一股麝香油热,而中国则在东汉时期便开始使用麝香。最初,麝香仅仅被用于梳妆和熏香衣物,到了课唐宋,已盛行将麝香作为化妆品和赋香剂。麝香不仅作为香料,更重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据我国历代医经药典记载:麝香具有芳香开窍、舒心、宽胸、镇痛安神、通经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和消炎解毒等功能。我国药典中,百分之十二的中成药都配有麝香。 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麝香香气部分的有效成分是3-甲基环十五酮,亦称麝香酮。除此之外,还发现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酮,从麝猫和麝鼠的腺体分泌物中分离出灵猫酮、环十五酮、环十六酮、和环十七酮等各种麝香大环化合物。另外,从百藏根中分离出麝香气味很优雅的环十五内酯、环十三内酯和环十七内酯等大环内酯。这样,麝香酮、环十五酮、灵猫酮和环十五内酯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麝香化合

物。这些分析结果也引起可过节学术界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麝香合成的研究经久不衰。 最早的麝香酮是从麝的香囊中萃取分离得到,而要得到一公斤的纯麝香酮,就必须捕杀上万只麝,其珍贵可想而知。加上对麝香酮的需要逐年增加,对麝的乱捕乱猎,使麝大幅度减少,以致麝香酮无休止的涨价,目前,其价格已超过黄金。在天然麝香远远不能瞒住市场需要的时候,人们开始积极地寻找人工合成麝香的方法。最初人们寻找具有麝香气味的化合物如:多硝基苯(硝基苯麝香)、多环茚满(茚满麝香)进行人工合成。 1大环麝香性质及用途 麝香香料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1],即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和大环麝香。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用量最大的是硝基麝香,约占50%,具有易于合成、价廉的特点。其次是多环麝香,约占总量的45%。天然型大环麝香由于合成难度大,原料来源有限,用量仅占5%左右。硝基麝香由于怀疑有致癌性,美国、西欧许多国家已禁止用于化妆品及与皮肤接触的产品中,其它麝香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大环麝香,因其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性能稳定、无毒,人们对大环麝香的研究进入了高潮。 大环麝香是指C13~C19的环酮、环内酯以及杂环类化合物,香气性能好,接近天然麝香的香气,但由于制备难度大、原料来源有限,商品化的品种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大环麝香类化合物有环十五酮、三

麝香酮

麝香酮(Muscone),化学名称 3-甲基环十五烷酮,为一种微黄色油状液体,极微溶于水,能与乙醇混溶,有特殊香味。麝香酮是麝香的主要成分,现可人工合成。天然的麝香酮为左旋体,合成的一般为右旋体。 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 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麝香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一般于用药(舌下含服、气雾吸入)后5分钟内见效,缓解心绞痛的功效与硝酸甘油略相近似。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瘫风等。国家药典药有百分之十的中成药需要麝香。 麝香酮是天然麋香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天然麝香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有300多种中药需有麝香配伍,我国最早的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把麝香列为上品。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镇静安神、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消肿止痛、恬血化癀、跌打损伤、小儿惊吓和高烧惊厥筹方面. 麝香既是药中珍品,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它有提扬、圆润、平衡香精香气和留香的作用。称为香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经久不散。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 目前国内市场对麝香酮产品的年需求量达到了 4000 公斤以上,而生产量却不到 500 公斤/年,市场存在非常大的供需缺口,未来几年随着该产品应用不断的加深,国内供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开发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麝香酮国内已合成生产。人工合成品的药理作用经试验与天然康香酮相似。这种合成的麝香酮完全可以代替天然麝香配制中成药,在医药上将有着广泛用途,对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文献报道的合成麝香酮方法较多,但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很少。目前,世界上合成的大环麝香类香料大约在100 t左右,因此开发步骤短、收率高的合成麝香酮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麝香酮的生产企业只有几家,主要是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年产麝香酮 300kg,属国家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麝香酮生产基地。另外的几家企业都都没有实现规模化的生产。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国内麝香酮的年产能力大约为 300~350 公斤/年。2009 年,宏济堂制药公司麝香酮车间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合成麝香酮产品的年产量达到360公斤左右。2010年继续增长至450公斤左右。据了解,宏济堂制药公司1000公斤/年的麝香酮生产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届时国内麝香酮产品的年产量将达到了900公斤以上。 麝香酮作为人工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需求量成倍增长。2007 年国内市场对麝香酮的年需求量就达到了 2500 公斤/年,近几年需求进一步提高,到 2010 年国内市场对麝香酮

环戊酮的制备

4.6 环戊酮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己二酸脱羧制备环戊酮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盐浴的使用方法及反应过程中的蒸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中常用的脂肪酮是通过相应的仲醇氧化制备得到的。最常用的氧化剂有重铬酸钾(钠)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三氧化铬的冰醋酸溶液等。环状的酮还可以通过二元酸的脱水、脱羧反应制备。如己二酸和庚二酸受热时既脱水又脱羧可分别得到环戊酮和环己酮。本实验采用二元酸的脱水、脱羧反应制备环戊酮: 三、实验用品 50ml、100ml圆底烧瓶各1只,蒸馏头1只,尾接管1只,直形冷凝管1根,50ml锥形瓶2只,200℃温度计1支。己二酸(C.P),氢氧化钡(C.P),碳酸钾(C.P),无水碳酸钾(C.P)。 四、实验步骤 将22g(约0.15mol)的己二酸粉末与2g氢氧化钡在研钵中混合均匀后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装配蒸馏装置,把温度计插入圆底烧瓶中(温度计末端距瓶底约0.5cm),50ml的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接收馏出物。用熔融的盐浴[1]小心加热进行脱羧反应。维持反应温度在285~295℃之间[2],带有水和少量己二酸的环戊酮慢慢蒸出,直至瓶内仅有少量残渣为止。在馏出液中加入适量K2CO3粉末,振摇锥形瓶,直至水层饱和。将其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后分去水层,有机层置于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K2CO3干燥过夜。将干燥后的粗产品滤入50ml圆底烧瓶中,用石棉网加热蒸馏,收集128~131℃的馏分。称量,计算产率。纯环戊酮的b.p为130.6℃,nD20为1.4366。 注释 [1]盐浴由等量的硝酸钾和硝酸钠混合而成,将混合盐置于蒸发皿中。使用时应倍加小心,勿使熔融的盐触及皮肤。 [2]若温度过高,未作用的己二酸将被大量蒸出。 思考题 1.除用二元酸脱羧的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可用于制备环戊酮?写出反应方程式。

芳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第39卷第3期2009年6月 精细化工中间体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Vol.39No.3June 2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0601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07000156)。作者简介:白国义(1975-),男,河北沧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和催化领域的研究。(E-mail :baiguoyi@https://www.360docs.net/doc/9615320957.html, ) 收稿日期:2009-05-19 芳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白国义,窦海洋,李新娟,樊欣欣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 要:介绍了由芳香族化合物的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和芳香醇的氧化脱氢反应等合成芳香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和以双氧水或氧为氧化剂的芳香醇的氧化反应是今后芳香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发展方向。关键词:芳香酮;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固体酸;芳香醇;氧化中图分类号:TQ2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12(2009)03-0001-06 Progress on the Synthesis of Aromatic Ketones BAI Guo-yi ,DOU Hai-yang ,LI Xin-juan ,FAN Xin-x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 Abstract :Synthesis of aromatic ketones from aromatic compounds via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or from aromatic alcohols via oxidation or dehydrogenation are reviewed.Solid acids are the main catalysts for the Friedel-Crafts reactions.Hydrogen peroxide or oxygen are prospective oxidants for the conversion of aromatic alcohols.Key words :aromatic ketone;Friedel-Crafts acylation;solid acid;aromatic alcohols;oxidation !!!!!!!!! !! !!!!!!!!! !! 综述与专论 1 前言众所周知,芳香酮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化工 产品及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2-酰基-6-甲氧基萘是制备消炎镇痛药萘普生的重要中间体[1];4,4′-二氟二苯甲酮主要用于合成新型强效脑血管扩张药物“氟苯桂嗪”及治疗老年神经性痴呆症药物“都可喜”等药物;多羟基二苯甲酮广泛应用于塑料、树脂、涂料、合成橡胶、感光材料及化妆品行业[2]。 根据文献报道,芳香族化合物的Friedel-Crafts 酰基化(F-C 酰基化反应)[3~5]和芳香醇的氧化脱氢是目前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其中, F-C 酰基化反应通常以酰氯、酸酐、羧酸作为酰基 化试剂,而催化剂的选择是此类反应的核心问题,文献报道的催化剂包括传统的Lewis 酸催化剂、质子酸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等。芳香醇的氧化脱 氢是制备芳香酮的另一个重要合成方法[6~8],这类反应传统上采用铬盐[9]、高锰酸盐[10]、Pd 基催化剂等[11],而这些催化体系经常需要一种或是多种相对昂贵的金属,同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废弃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发展绿色、经济、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已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而以空气、双氧水或氧为氧源,同时将反应转移到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相条件下进行,已成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2.1 传统的Lewis 酸催化剂 传统的Lewis 酸催化剂包括无水氯化铝、无水 氯化锌、无水三氯化铁、无水四氯化锡等,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强酰基碳原子上的正电荷,提高进攻试剂的亲电反应能力。此类催化剂作用下的F-C 酰基化反应工艺具有酰化产物收率高、反应条件

合成麝香-T的工艺技术概述

合成麝香-T 的工艺技术概述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合成麝香-T 的方法,并对酯化聚合、解聚环化的工艺条件及解聚工艺的传热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合成方法 酯化聚合、解聚环化 传热问题 麝香被誉为香料之王。麝香香气纯正、浓郁、留香持久,是香料家族中的佼佼者。目前,全世界合成麝香型香料每年产量已超过10000吨,其中属于高档的大环麝香为3000-4000吨,麝香-T 为大环类麝香的主要品种,现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在高级香水或高档化妆品的香精中麝香-T 只需添加1%的量,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可见,它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香原料。 6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麝香-T ,主要生产厂家为日本高砂香料公司。由于它是以十三烷二酸(tridecyclic diacid )为起始原料合成的,故高砂香料公司取其英文字头“T”字,将该麝香的商品名称定为麝香-T 。此外,本产品的商品名称还有“MC -S”(日本曾田香料公司),以及“Astratone”(法国Roure Bettrand Du Pon)等等。我国由于麝鹿大部分生长在昆仑山脉,而且以昆仑山出的麝香最为纯正,故命名为“昆仑麝香”。 一、麝香-T 的合成方法 麝香-T 学名正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又称巴西基酸乙撑酯,英文商品名称Musk-T 。 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具有甜而强烈的麝香香气。沸点332 ℃, 闪点247℃,凝固点0-7 ℃,相对密度2020D 1.040-1.047,折射率25D n 1.469-1.473。 不溶于水,能以任何比例溶于醇和烃类有机溶剂中。在光和空气下不变化,在酸碱下也很稳定。 麝香-T (DC 13)多采用十三烷二酸与乙二醇(EG )缩聚,再经高温解聚环化的方法制取 1、 合成十三烷二酸

中药剂学:麝香酮Muscone

中药剂学:麝香酮Muscone [中文名称]麝香酮[英文名称]Muscone[别 名][化学名称]15-甲基-双环(10,3,0)+五碳1(12)-烯-13-酮[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成分分类][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天然麝香酮或人工麝香酮对动物的条件反射有一定的影响,且随剂量而改变。如小剂量(0.002mg/kg)对大白鼠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0.01~0.05mg/kg)可使阳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反应消失,分化相改善,有个别动物分化相受到抑制;大剂量时(1mg/kg)则大多数动物呈中毒现象,表现为阳性条件反射的反应不规则或消失,分化相受到抑制。天然麝香酮及人工麝香酮能缩短戊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但大剂量则反能延长睡眠时间,故认为小剂量麝香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大量也可抑制,此作用有待深入研究。2.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用浓度为0.04mg/ml剂量灌注蟾蜍离体心脏时,能使心跳幅度缩小,浓度大时更为明显,心输出量亦减少,以致抑制心跳,表明麝香酮对蟾蜍离体心脏不具强心作用。但麝香酮使离体蛙心及兔心肌收缩力加强。使猫及兔心乳头肌无兴奋作用,但能增强肾上腺素能B受体兴奋药对这些器官的作用,对肾上腺素能a受体的增强作用较弱或没有作用,对犬在体心脏的肾上腺素能B 受体药物效应则未见增强作用。人工麝香酮及天然麝香酮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有升压及增加呼吸频率的作用。3.抗肿瘤作用天然及人工麝香酮的不同制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肉瘤S37及肉瘤S180细胞的呼吸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动物体内抗肿瘤试验未能观察到治疗效果。[毒性]小鼠静注麝香酮乳剂,其LD50为172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270~290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麝香酮55.56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20d,考试大网站可使大鼠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肉眼观察,肝、脾均较对照组增大,且边缘厚纯,停药1周后未见恢复正常。犬肌注人工麝香酮注射液400mg/kg或800mg/kg,连续注射14d,结果:所有犬食欲增加,行动自如。注射部位未见红、肿、热及硬块等现象。对肝、肾功能和血象亦无明显影响。镜检各脏器未发现异常变化。猴每只1.2g,连续注射2d也无任何毒性反应。[毒 性][不良反应][用 途][成分来源]从麝MoschusmoschiferusL.中提取的麝香。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 品。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1]。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学名为3-甲基环十五烷酮,分子式为C16H30O,分子量为238。其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具有麝香的特殊香味,熔点为33℃,熔化后呈黏稠状液体,沸点为130℃/1.6kPa,相对密度为0.9200~0.9268,折光系数为1.479~1.48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类溶剂。雄性麝鹿生殖腺的分泌物(即天然麝香)经水蒸气蒸馏可分离出麝香酮,干燥后为红棕色的粒状物[2]。麝香酮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香料。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 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 心病,缓解心绞痛。 1麝香酮药理活性 1.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大鼠多次灌服麝香酮5mg/kg剂量能明显地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这并非是直接兴奋中枢,而是由于麝香酮激活肝微粒体药物转化酶的作用,加速肝内戊巴比妥钠代谢失活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反,如果麝香酮剂量为100~500mg/kg,可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故麝香酮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则抑制中枢[3]。1.2抗痴呆作用 研究表明,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大鼠的胸主动脉Ca2+摄取量明显减少。而低、中、高3个剂量的麝香酮均可促进痴呆大鼠胸主动脉Ca2+摄取,其促进作用与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情况相一致。说明麝香酮是通过促钙内流增加细胞内可用性钙达到其改善学习记忆的目的。对于由于细胞内可用性钙低于生理水平所致之老年性痴呆有显著的疗效[4]。1.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人工合成麝香酮能溶解家兔的红血球,用麝香酮处理后血小板的凝集率明显下降,并与药物浓度有关。1次腹腔注射100mg/kg,麝香酮能明显降低ADP 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 麝香酮能影响血小板收缩蛋白功能,使血凝块不能正常收缩,明显延长家兔凝血时间[5]。 1.4抗早孕作用 小鼠每日皮下注射麝香酮20mg后,在不影响孕鼠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以及末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情况下,表现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且随孕期延长,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04000278)[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马丽锋(1978-),女,讲师,主要从事制药与药物 合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2.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马丽锋1,郝六平1,李丽娟1,陈慧1,马吉海2 [摘 要]麝香酮(3-甲基-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 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概述了近年来关于麝香酮的药理和合成情况。 [关键词]麝香酮;药理;合成[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95(2010) 02-0011-04 第33卷第2期2010年2月Vol.33No.2Feb.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