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课件(1)

认识公顷课后习题1

判断(4分钟) (1)小明的卧室面积为20公顷。 (2)2.05公顷=205000平方米 (3)一本书的封皮面积约是3平方分米。 (4)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选择(4分钟) (1)2公顷=()平方米 A 20000 B 2000 C 200 (2)1.7公顷=()平方米 A 1700 B 17000 170000 (3)370000平方米=()公顷 A 3700 B 370 C37 (4)4500平方米=()公顷 A0.45 B 4.5 C45 填空(12分钟) (1)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1250米,宽是240米,这块麦田有多少平方米? (2)一个植物园,长1200米,宽950米。这个植物园占地多少公顷? (3)一个长方形晒盐场,宽250米,长是宽的8倍。这个晒盐场有多少公顷? (4)一个工厂要占用5公顷的长方形土地,工厂长是250米,工厂的宽是多少米? (5)一块正方形苗圃,周长是2400米,这块苗圃占地多少公顷? (6)农场有一块长600米、宽400米的长方形麦田,去年共收小麦144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思考题:(12分钟) 1.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100米后,它的面积比原来多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的地,长1800米,宽900米,退耕还林后,长减少了900米,宽减少了500米,这块耕地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米? 3.一个长方形土地,如果长减少200米,它就能成为一块正方形土地,其面积减少6公顷。现在把长方形土地的宽延长100米,那么此时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一个占地面积为16公顷的林场,如果平均每4平方米有一棵树,这个林场大约一共有多少棵树?

认识公顷(1)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认识公顷上课时间:9月30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 (2)数学课本封面面积大约是5()。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甘棠公园占地面积大约是32()。 3.揭示课题:看来,“甘棠公园”的占地面积32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3、揭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 公顷;上海世博园占地面积500多公顷;布达拉宫建筑面积约13公顷;杭州西湖湖面面积约650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 教师:那么1公顷该如何描述?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学要求迅速从课本34页的例1中找出答案。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同学找得又快又正确。 自学要求: (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作单位。 (2)、测量()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3)、边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1公顷=()平方米 (4)、10000平方米=()公顷 三、合作交流 (一)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谈话: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1 公顷的大小。 (1)活动中心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 (2)算一算: 1、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间这样的教室,面积是1 公顷。

《认识公顷》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的例1以及书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让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指名答)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是边长多大的正方形? 2、谁来汇报一下,这题中我们应该填上哪些适当的面积单位呢?(出示忆一忆的第2题) 3、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出示例1的几幅图) 指名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读了这几段文字后,你有什么发现?(这几幅图都是用公顷作单位的) 4、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二、学一学 1、课本81页的内容昨天同学们已自学过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自学的成果。(分组讨论交流) 出示问题:(1)、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公顷作单位? (在测量和计算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追问:刚才图片中为什么不用平方米作单位,而要用公顷来作单位呢? (2)、1公顷有多大? 2、指名答。 重点研究第2个问题。1公顷有多大呢?(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米有多长呢? 前两天学校刚召开了运动会,请参加100米跑的同学站起来告诉大家100米有多长?

认识公顷说课稿1

?认识公顷?说课稿 城关小学马海英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公顷》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课程。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公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主旨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1、探究体验教学法。 对于“公顷”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创造性的使用生活中事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的大小。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了几种现实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应主动走向学生,向学生靠近。我将教学思路设定为: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课堂总结四个环节,努力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认识公顷说课稿1

?认识公顷?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公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主旨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探究体验教学法。 对于“公顷”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创造性的使用生活中事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的大小。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了几种现实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应主动走向学生,向学生靠近。我将教学思路设定为: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课堂总结四个环节,努力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一)、复习引入 首先以谈话引入;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看图填合适的面积单位学生讨论发现“西郊公园”的占地面积用“平方米”

认识公顷课件

认识公顷 教学内容:认识公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地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 1公顷地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地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地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地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地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公顷,体会1公顷地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地单位换算。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地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以前地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课件出示。 2、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地单位将下面地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早晨7:30,红红离开了面积是90平方米地家,欢快地迈着大步来到了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小学学校。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平方 厘米地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地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 平方厘米地课桌上,手捧起数学书和同学们一起晨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处地教室作为导入地切入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学习地内容产生兴趣,明确感受到能够学以致用.简单地复习一下以前学过地面积单位,回忆每个面积单位地实际大小,为后面地学习做好铺垫) 师:测量较小物品和图形地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品或一块土地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3.我们地学校地占地面积大约7000平方米,你觉得大吗?根据你收集地资料能说出一个比咱们学校面积更大地地方吗?(学生自由报) 4.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5.出示几组图片:课件出示,让学生齐读 世界园艺花卉公园—昆明世博园占地面积约是218公顷。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地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是20.4公顷。 美丽地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邯郸龙湖公园地占地面积约是 41.7公顷。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公顷 (1)自己读读图片中地文字,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对,“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单位地专用单位,板书课题:公顷。(2)谈话:比平方米大得多地单位。在测量和计算较大土地面积时,除平方米外,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课件出示(读一读) (3)你对公顷已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地情况,做到有地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