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历史洪涝灾害

花都区历史洪涝灾害
花都区历史洪涝灾害

花都区历史洪涝灾害

花都区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交错成网,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属于浅丘台地和平原,部分地区地势较为低平,如遇大雨,易成内涝。若恰逢流溪河及白坭河水位上涨,加上洪潮水顶托,则涝灾将十分严重。现状全区易涝面积9.33 万亩。

花都区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历史上洪水灾害曾给花都区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近几十年来,随着防洪减灾工程的兴建和水利基本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本区内的洪水灾害已得到极大的控制。

根据文献记载,历史上主要的洪灾发生情况如下:

(1)建国前,较大洪涝灾害共发生64 次,其中因暴雨全县受灾18 次,北江大水影响巴江河两岸洪涝灾害43 次,流溪河大水3 次,较大的几次洪灾情况如下:

民国4年(乙卯年、1915)5月,霪雨成灾,西江、北江同时盛涨,27日三水县榕塞围决堤,28日清远石角围漫顶二尺五寸,洪水倾泄而下,花县境内白坭、赤坭、炭步等地尽成泽国,三华店村水深4尺,石角、李溪均被水淹,全县受浸农田14.7 万亩,早稻大部失收,倾倒房屋数以万计,饥民遍地,死尸枕藉。

民国16年(1927)4月下旬,北江水涨,芦苞水闸泄洪1670m3/s,巴江河两岸均被水淹。

民国20年(1931)6月下旬大雨,北江潦水涌涨。7月1日芦苞水位9.91m,清远石角围溃决,加上芦苞水闸泄洪2140m3/s,县内西隅一时成为泽国。

民国24年(1935 年)5月下旬,芦苞分洪1960m3/s,巴江河泛滥成灾。

民国36年(1947 年)6月,西江、北江水位盛涨,芦苞水闸北江水位达10.04m,清远实测北江流量12900m3/s,清远石角围多处决口,芦苞水闸分洪2215m3/s,花县西隅顿成泽国,堤围崩决2050m,受淹耕地9 万亩,毁屋360 间,受灾人口达10 万人。

民国38 年(1949)6 月,西江、北江上游连降大雨,7 月2 日,芦苞水闸北江水位高达10.13m。由于芦苞水闸大量分洪,花县西隅各地顿成泽国,全县受灾面积达11.5 万亩。

(2)建国后共出现多次洪涝灾害,有关内涝灾害的记载如下:

1955年7月18~19日,暴雨成灾,两天雨量共161.5mm,加上芦苞分洪1620m3/s,全县早稻受浸41600 亩。

1957年5月12~14日,暴雨成灾。3天雨量共256.3mm。当年受灾洪涝灾害农田达6 万亩。

1959年6月,暴雨成灾,引起山洪爆发,北江水位猛涨,芦苞、西南水闸共分洪1300m3/s,炭步水闸水位达4.12m,为建国后最高水位记录,因暴雨及大潮顶托,致使内水不能及时排出,区内水位越趋高企,全县有99 个村庄受淹,塌屋4215 间,受灾人数达15960 人,29 人受伤,4人死亡。

1966年6月,6天内连降3场暴雨,总雨量达246.5mm。北江水涨,芦苞水闸分洪1100m3/s,西南水闸泄洪900m3/s,全县受淹早稻79480亩、花生12770亩、甘蔗2692亩,房屋倒塌456间,受伤5人。

1983年6月,暴雨水灾,36小时内,花县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暴雨量达353.2mm,最大狮洞水库444.5mm,新街河雅瑶桥水位达4.09m,全县水稻受淹10.15 万亩,鱼塘过面8073亩,冲毁桥梁89座,堤围冲决364处,冲坏其他水利设施259处,有38个村庄受淹,倒塌民房255 间,仓库47 间,1人受伤3人死亡。

1984 年4 月27 日,全县暴雨,有8.7万亩早稻受浸,冲崩堤围13 处。

1988 年6 月22~23 日,县境北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花山城西村水羌布水塘溃决,铁山河、铜鼓坑河堤多处漫顶溃决,冲毁水陂3座,有7175亩农田受淹。

2000年7月31日,花山地区遭受特大暴雨,13个村庄1.8万亩农田受淹,洪水冲崩堤围20多处,直接经济损失670万。

2003年9月2日,受13号台风“杜鹃”的影响,花都区受到8~10级大台风,部分地区降雨较大,其中赤坭镇降雨量为60mm,直接经济损失219万。

2004年6月6日,花都区受到时间短局部性强的特大暴雨袭击,狮岭镇洪秀全水库、六花岗水库等水库录得的降雨量已超过180毫米,其余各镇亦受到80 ~ 90毫米的暴雨袭击。据统计,芙蓉、花山、狮岭等镇共有1440间房屋受浸,

17874亩农作物、1077亩鱼塘受灾,全区累计经济损失约1460万元,出动部队官兵共计300多人投入抢险。

2005年6月21~27日,反复出现多次强度大、局部性强的降水过程,花都区6个镇不同程度受灾:978间房屋水浸,164间房屋倒塌,1间学校、96间工厂水浸,16775亩水稻、7681亩蔬菜、1600亩果树、2740亩花卉、2798亩农作物受浸,6500只鸡、4只猪死亡,9240亩鱼塘漫顶。直接经济损失6995.012万元。

2006年4月24日,出现局部性雷阵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造成花都区梯面、狮岭镇部分地区受灾,冲毁桥梁2座,河堤500米,损坏供电高压线2500米,造成公路塌方近10处约1200米,受浸农田2500亩,造成山体滑坡近30处,160名受灾群众需及时转移安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21.7万元。

同年10月18日,花都区局部地区突降大到特大暴雨,造成狮岭镇12个村受灾,83个经济社受浸,涉及人员1474户5689人;房屋受浸1642间,倒塌165间;受浸农田5005亩、鱼塘1497亩、学校4所、工厂96间、商铺391间;水利设施受损16宗;直接经济损失4475.07万元。

2007年6月9日,花都区普降了暴雨到大暴雨,造成花东、花山镇受灾,30间房屋受损,3亩水稻、730亩菜地、350亩果树、710亩作物受浸,62.5亩鱼塘漫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58万元。

2008年6月25日至29日:受第6号强热带风暴“风神”的影响,花都区反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致使该区大小江河水位急剧上涨,全区大部分村镇水浸成灾,多处地段出险。本次暴雨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4204间房屋受浸,其中302间房屋倒塌,受灾人员68768人,转移500多人;3所小学被浸,250多名小学生延考;69322亩农作物受浸,32112亩鱼塘漫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1428亿元,无人员伤亡。

2010年5月6日,花都区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新华街最大降雨量达215毫米。强降雨造成全区房屋倒塌14间,受浸4370间,停产工矿厂房150间,中断公路11条,农作物被浸51245亩,鱼塘受浸8824亩,堤防损坏18处,护岸损坏25处,水闸损坏5座,灌溉设施损坏64处,机电泵站损坏2座,直接经济损失7916.8万元。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

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考核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考核办法

接国家森防总站有关领导口头通知,今年下半年国家森防总站将抽调各省森防站专家及人员对全国1000个国家级测报站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检查考核内容原则上按照国家级测报点管理考核办法进行,对检查考核不通过的单位,将进行撤销(具体要求及考核内容将在国家森防总站正式发文后转发)。 为迎接此次检查考核,确保兵团内5个国家级测报点顺利通过,请10团、123团、奇台农场、八师森防站、黄田农场国家级测报点提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考核办法 来源:国家林业局 [日期:2004-01-14 10:39:11 星期三] (国家林业局2003年11月21日发布) 一、总则 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指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考核和管理,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和《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二、检查、考核内容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以下简称"国家级测报点")的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设施、机构人员、站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是设置在县级森防站的机构。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常规的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达到如下标准: 1、办公室、实验室、标本档案室和药剂药械仓库,总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 2、资料、档案、标本有专用的档案、标本柜存放,管理妥善。 3、国家配备及本单位购置的常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解剖镜、照相机、望远镜、GPS定位仪、诱虫(测报)灯、发电机等仪器设备齐全,保管妥善,定期维护,状态良好。专门设备保管档案和使用、维护、检查记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总则 1. 1 编制目的 提高全省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幸福广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法律、 —1—

法规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中毒,动物疫情,饮用水安全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2—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行政区划,或超出事发地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需要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协助处置的特别重大及负责处置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 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 —3—

新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 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思维建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1-1 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规范演练

1.[2013·海南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2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图11-2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图11-3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3 (1)从图(a)到图(b),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b)所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指出图(b)中A—B沿线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a)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简要说明其危害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1-4为欧洲某流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材料二图11-5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图11-5 (1)在下面表格中列出甲、乙两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类型11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类 1.原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 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 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 2.(1)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全国软件功能升级操作手册V1.0

附件2 所属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文档类型:发布管理平台软件升级操作手册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管理平台软件升级 操作手册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华云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3月

目录 1省级节点升级操作 (1) 1.1 配置准备 (1) 1.1.1 执行配置准备脚本 (1) 1.1.2 重启系统服务 (3) 1.1.3 将双机服务设置为未管理状态 (5) 1.2 本级升级 (6) 1.2.1 系统升级 (6) 1.2.2 执行本地配置脚本 (8) 1.2.3 将双机服务设置为管理状态 (9) 1.2.4 重启系统服务 (10) 1.2.5 启用数据存储备份功能 (10) 1.3 版本发布 (14) 1.3.1 下发升级包 (14) 1.3.2 升级监控(下级) (16) 1.4 升级验证 (16) 2市级节点升级操作 (21) 2.1 配置准备 (21) 2.1.1 执行配置准备脚本 (21) 2.1.2 重启系统服务 (22) 2.2 本级升级 (23) 2.2.1 系统升级 (23) 2.2.2 执行本地配置脚本 (25) 2.2.3 重启系统服务 (26) 2.2.4 启用数据存储备份功能 (26) 2.3 升级验证 (30) 3县级配置及用户的迁移 (35) 3.1 配置过程及验证 (35)

1省级节点升级操作 步骤总结如下: 1,配置准备 2,本级升级 3,版本发布 4,升级验证 1.1配置准备 正式执行升级操作之前需要做配置工作,操作内容如下: 1,对应用程序就行备份(AMP); 2,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 3,修改tomcat配置文件(context.xml) 4,修改应用程序配置文件(scpConfig.properties); 5,给eas用户增加mysql用户组,以便读取mysql日志; 6,修改数据库配置文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618904135.html,f); 以上操作都已经写入脚本,用户只需要调用脚本即可。 1.1.1执行配置准备脚本 说明:宽带网双机(A01,A02)和政务网双机(B01,B02)共4台机器都需要操作,步骤如下: 1,以root用户登录,并将脚本文件(beforeUpgradeOperate.sh),拷贝到每台服务器的/root/Desktop(桌面)上; 1,执行命令: cd /root/Desktop/ sh beforeUpgradeOperate.sh 2,在脚本执行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当前服务器eas用户和easmi用户的密码(eas和easmi用户的默认密码是eas123和easmi123;如果修改过系统用户密码,,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隆安县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背景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广西隆安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行相关介绍,并通过对其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简单小结,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并对广西隆安县的洪涝灾害防御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防御对策 一、隆安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市西部,地处东经107°21′—108°06′,北纬22°51′—23°21′,隶属南宁市管辖,东部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武鸣县相连,南部与崇左市扶绥县、江洲区交界,西部与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接壤,北部与百色市平果县毗邻。东西长77.5km,南北宽56.2km。县城距南宁市区80km。 (二)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拔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拔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1%,岩溶地貌占31.2%, 平原台地貌占17.7%。 (三)山系水系 隆安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丛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拔973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山海拔807米,平付山海拔726米,空林山海拨715米。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拔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拔721米,六暖山海拔742米,为东部最高点。中部右江沿岸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全县主要河流有右江、绿水江、罗兴江、丁当河、驮玉河、百朝河、大滕河、布泉河等8条,共有地表水11.08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个,地下河18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四)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气温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递增,雨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和向西北逐渐增高。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县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县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县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县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县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隆安县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隆安县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县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

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等4项应急预案

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1.目的 为在发生城市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时,确保城市防汛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以及《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城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及时间 (1)本预案适用于城区范围内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 (2)本预案适用时间为每年的6月1日——10月31日。 4.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全民参与、联动协作的原则。 5.城区防汛特点 (1)城区地势。我县城区(各主次干道)共有30余公里排水管道设施,1200余个雨水口,860余个古力井,地势平坦,雨水汇集排出时间比较长,易形成内涝。其中,南关街、南环东路、文安东路、东环南路积水比较严重,且地势较浅,排水时间80毫米(集中时)以上需7小时,80毫米以下需4小时,其它主要街道

靠强排与自流结合来完成排水任务,排水时间较短,雨过后,街道基本无积水。整个城区管网南高北低,大部分水源自南向北排涝,经护城河雨污分流管道后,排入省屯沟。 (2)汛期降水集中。我县属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多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在汛期内降水频繁,局部性暴雨时有发生,且突发性强、来势猛、速度快、降水时间集中,可预报时效短。 (3)泄洪能力有限。省屯沟是城区唯一外排河道,河道狭窄,坡降平缓,行洪能力低,防洪能力不能满足泄洪要求。其他河道过水断面小,排洪能力低,易造成河水漫溢,形成内涝。城区雨水管网系统短期内难以完善健全,排水能力有限,易造成低洼地区大量积水。 6.组织体系与职责 6.1惠民县城市防汛指挥部 设立惠民县城市防汛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监督、协调城市防汛工作。总指挥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县长、人武部部长、县公安局长、县财政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县府办主任、县城建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监察局局长、县广电局局长、县政府应急办主任、县水利局局长、县交通局局长、县城市执法局局长、县卫生局局长、县民政局局长、县公路局局长、县经信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县统计局局长、县环保局局长、县气象局局长、县房管局局长、孙武街道办主任以及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燃气公司、县供电公司、各相关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人等组成。 指挥部主要职责:

XX县国家级森林鼠害中心测报点建设项目自查报告

XX县国家级森林鼠害中心测报点 建设项目自查报告 XXX年XXX县建立国家级森林鼠害中心测报点以来,进一步健全完善XX县国家级森林病虫鼠害中心测报点建设基础,以提高和加速XXX县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效率,切实加强病虫鼠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信息,正确分析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国家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XXX县近年来国家级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工作汇报如下: 一、检查依据 为加强XXX县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报(以下简称测报)工作,切实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和防治工作成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条例》和《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设标准中心测报点,结合XXX县实际制定测报工作计划和测报工作实施方案及测报管理办法、档案的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检查工作组织与检查时间 XXX县林业局高度重视,为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始终把病虫鼠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于XXX年X月X日---X月X日以XX乡XX大队XXX为中心测报点,对XXX县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鼠害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

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鼠害动态作为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把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工作做到实处,为XXX县林业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以下是检查工作组织成员: XXXXX (XXX县林业站长) XXX (森防站长) XXXXX (森防副站长) XXXX (科员) XXXXX (技术员) XXXXX (档案管理员)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的主要内容:基础设施、机构人员、站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四个方面;采取自查、平时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检查结果 (一)机构设臵与人员配备 XXX县森防站现实有X名在职工作人员,中专以上学历X人、持证人员X人、测报人员X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专用房使用

城市洪涝灾害原因分析与防灾减灾探讨

城市洪涝灾害原因分析与防灾减灾探讨 摘要:本文对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应对办法,还论述了城防规划、建设、预报、预警、应急预案等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醒人们:人类来自自然,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应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才会有美丽的家园、安宁的城市. 关键词:城市;洪涝;原因;防灾;减灾;探讨 一、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渐突出,很多城市不同程度的遭遇了暴雨侵袭,引发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财富集中,一旦遭受洪灾,将造成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探讨城市洪涝灾害原因及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二、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城市洪涝灾害的产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造成洪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特别是受极端降雨天气的影响如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因遭受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轮番袭击,人员、财产损失惨重。暴雨刷新了许多地区降雨量的历史记录,暴雨所到之处江河暴涨洪水泛滥成灾。多座城市出现水围城、车泡水以及交通中断、工厂关门、商店停业、学校停课、生活停水、停电等灾情。 2、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开发建设也随之愀然兴起。在历经几十年的城市区域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

程体系建设理应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和建设,可是大多数城市建设者思想意识上侧重于城市的开发建设而忽略了城市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建设。因此,城市防洪从规划、建设到资金的投入均显不足。据报载,目前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城市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可见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防洪排涝能力无法与快速发展、扩张的城市相适应。所以,这样的城市在灾害面前自然要吃亏。 3、城市地面排水规划、建设滞后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使城区内高楼大厦、房地产、工厂企业、商店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所占有的不透水面积和地面道路硬化面积骤然增加。而相对的城区内透水面积却随之减少,地面下渗能力便大幅减小。在同等降雨量的条件下,城区地面雨水汇集速度就加快。城市泄水排涝设施又没有相应的规划建设,遇上大暴雨、强降雨排水不畅就必然导致街道成河道、地下车库成水库,要是遇上持续强降雨街道还可行舟。 4、与水争道,作茧自缚。一些城市或企业在扩大发展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非法填、堵、占用或出卖城市周边上下游河道、河沟、滩塗、低洼地带和有限的极为宝贵的湿地搞房地产开发或另作它用,盲目扩大城市区域建设,与水争道,历史所形成的自然流态、自然调蓄洪区、生态环境人为破坏殆尽。人类如此作茧自縛,老天爷稍一发怒,自然灾害也就来了。 三、防灾减灾探讨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人口密集、社会财富集中,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介绍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介绍 城市若发生洪涝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人员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的工作。今天本人就给大家介绍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 科学编制防洪排涝规划 作为城市防洪管理与建设的依据及前提,防洪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而进行规划时依据最多、最重要的就是城市防洪标准。另外,防洪标准也会影响整体投资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合适的防洪标准,若标准过高,增加投资成本的同时还会产生很多其它部门工作上的难题;若标 准过低,则会对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另外,城市防洪排涝和周边的江河的防洪有很大关联,是整个防洪排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科学编制防洪排涝规划时,要结合考虑周边江河的防洪规划。并聘请水利、水文、气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园林绿化、城市规划、建设等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如水文、环保、水利、气象、城市规划等,根据 实际情况编制出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防洪排涝标准。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目前,很多城市出现洪涝现象都是因为当初城市规划的时候没有统筹考虑,缺乏前瞻性。故今天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具有长远目光,科学规划,尤其是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径流系数等,计算出污水水量,并选择合适的管材及管径,标本兼治,将防洪与排涝、污水处理与洪水调度等有机结合,力所能及的降低洪水出现的概率。建设现代新型城市,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防洪排涝应急预案 作为城市防洪非工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防洪排涝预案是各级领导进行调度时的战略性文件。该预案在现有工程条件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而防洪应急预案是在洪灾预警基础上制定的,目前,这些预警技术有洪水监测技术、暴雨预测技术、警示信息发布技术、洪水预报技术等[6],但这些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是特别 成熟,亟待完善。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洪灾预警系统会越来越完善,我们可以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 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直接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及经济。加强放工排涝工程建设,首选需要的是资金到位,这是公益工程,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应做好监督工作,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筑好坚实屏障。 加强宣传防洪排涝教育 加强宣传防洪教育也是防洪排涝非工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工程手段不能解决的部分问题,更好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宣传防洪排涝教育后,在洪涝发生时,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紧而有序的开展工作,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洪涝灾害的介绍 洪涝灾害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是一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总结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工作总结 XX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在省、市森防站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按照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一站三网”体系建设,结合“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及“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试点试验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完成了下达我县的各项测报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心测报点的自身建设 1、人员配备情况:我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员7人),专职测报员5人,各乡、镇(场)均配有一名兼职测报员,使全县林木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98%。 2、办公设施:办公室5间,设有实验室、标本室、微机室、资料档案室;实验室配有显微镜、解剖镜、冰箱、检疫及调查取样工具等仪器设备;微机室配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并加入国际互联网;办公室绘制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防治图和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测报点及临()时测报点分布图,档案室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历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统一归档,各类档案齐全,内容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每次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每年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防治情况、测报等资料。

二、中心测报点的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建设方案》,按照省、市森防站的要求,我县中心测报点承担杨树食叶害虫的一般性调查和系统调查任务,并对杨树病害、蛀干害虫进行一般性调查,结合在我县实施的“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及“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试点研究”项目,做好“不同杨树品种抗病虫能力调查”、“不同混交模式控制杨树病虫害作用研究”、“杨小舟蛾的系统观察”及“不同品种的50cm标准枝的叶面积测定”等课题的调查工作。 1、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对象方案的制定,通过对全县27.85万亩林地进行调查,我县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是光肩星天牛、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杨小舟蛾一般调查和系统调查方案及“杨树病虫害工程治理实施方案”。 2、测报方案的实施情况。按照测报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心测报点固定五名专职测报员,在全县范围内设固定标准地32处,临时标准地3处,在全县设32个监测区,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设临时标准地。以小班面积为基数共设551个小班。根据踏查路线用比例尺为1:25000的地图进行现场调查和勾绘,将踏查路线固定并上图。对杨树蛀干害虫进行一般性调查,在城关镇小李庄村设养虫笼3个,对杨小舟蛾进行系统观察,将调查结果及时以简报的形式向省、市森防站进行上报,并反馈核实测报结果,按测报结果及时写出当年主要病虫害预测分析报告,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结合“杨树病虫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xx年

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

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 由于长时间、大面积降雨或者冰雪融化以及江河湖泊堤坝溃决等原因,致使单位时间内单位截面上的水流流量突然增大,超出水道的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的异常高水位水流,称之为洪水,而由此造成的灾害叫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危害 (一)洪涝灾害的类型 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洪水。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暴雨洪水 这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 2.山岳洪水 系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 3.融雪洪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 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系指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1.季节性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的季节规律。 2.类似性 近70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和分布极为相似的特大洪水。 3.普遍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4.区域性 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的形成和地区关系密切。 5.破坏性 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的2/3都是洪水径流,降雨和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洪水威胁严重。 6.可防御性 虽然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多种努力,可缩小洪水灾害的影响程度和空间范围,减少洪灾损失,达到预防目的。 (三)洪涝灾害的危害性 1.洪水涉及地域广 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总面积达万平方千米,耕地5亿亩1亩=666. 66平方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的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1998年夏季发生的长江全流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区、

国家突发事件管理(NIMS)

国家突发事件管理 应急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宗旨:服务于应急预案体系的实施,认真借鉴国外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有益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实际情况,立足自主创新,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提纲: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形成我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想;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的探索与实践举例。 一、应急体系构建——美国借鉴 911之前美国联邦紧急事件管理局(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是联邦层面最主要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该机构是卡特在1979年宣布合并所有与灾害有关的机构组建的,这个机构立即着手构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旨在为突发事件提供“指 导、控制和预警”。 FEMA在全国设立了十个地区办公室,并另设两个大区办公室。FEMA与地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以及27个相关联邦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每一个州和某些主要城市都设有相应的突发事件管理部

门与联邦的FEMA相对应,例如加州突发事件服务办公室(Office of Emergency Services)、纽约州突发事件管理办公室(S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fice)。 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对应急管理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检讨,认为原有的体系、机制和支撑远远不够。为了解决行动、资源、信息等不一致所造成的应急效率不高和效果不好的问题,制定并通过了“2002国土安全法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在整个国家层面上对应急体系中的组织管理体系、机构设置、指挥协调体系、法律和规范标准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平台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等进 行了统一规划和规范。 美国911后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面的重大决策时间表如下: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10月8日,在白宫里成立了国土安全办公室并着手开始制定首个国土安全国家战略规划;2002年7月16日,国土安全战略规划完成,战略规划里提出要建立国土安全部;2002年11月,通过了几百页的国土安全法案;2003年1月,国土安全部(DHS)正式成立,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对FEMA等进行改组并纳入DHS,在原有联邦政府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等的基础上设立国土安全运行中心(日常总值班机构);2003年2月28日,总统发布国土安全总统令-5(HSPD-5),HSPD-5要求国土安全部部长负责完成NIMS和NRP;2004年3月1日,国土安全部正式发布“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与处置系统(NIMS)”;2004年10

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

洪涝灾害得应急处置 由于长时间、大面积降雨或者冰雪融化以及江河湖泊堤坝溃决等原因,致使单位时间内单位截面上得水流流量突然增大,超出水道得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得异常高水位水流,称之为洪水,而由此造成得灾害叫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得特点及危害 (一)洪涝灾害得类型 造成洪涝灾害得主要原因就就是洪水。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与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得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暴雨洪水 这就是最常见、威胁最大得洪水,就是由较大强度得降雨形成得,简称雨洪。 2、山岳洪水 系指山区溪沟中发生得暴涨暴落得洪水。 3、融雪洪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 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得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得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与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系指大坝或其她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得特点 1、季节性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得东南部,跨热带、亚热带与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得气候特征就是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有明显得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得季节规律。 2、类似性 近70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与分布极为相似得特大洪水。 3、普遍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与严重洪水灾害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4、区域性 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得形成与地区关系密切。 5、破坏性 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得2/3都就是洪水径流,降雨与河川径流得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洪水威胁严重。 6、可防御性 虽然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多种努力,可缩小洪水灾害得影响程度与空间范围,减少洪灾损失,达到预防目得。 (三)洪涝灾害得危害性 1、洪水涉及地域广 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得地区总面积达73、8万平方千米,耕地5亿亩1亩=666、66平方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得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得严重威胁。1998年夏季发生得长江全流域与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全国29个

春尺蠖测报办法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 春尺蛾监测、预报办法(试行) 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又名春尺蠖、沙枣尺蠖。分布西北、华北、山东。主要危害沙枣、杨、柳、榆、槐、桑等。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当地表5—10cm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旬见卵,卵成块,多产于树皮裂缝、枝杈等处。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习性。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1 虫情监测 虫情监测调查内容与时间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蛹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蛹期调查于结冻前(7-8月较好)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幼虫期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 蛹期调查在监测区内每500—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置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调查方法是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50cm 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侧各调查10株,挖1/2(半圆形)样坑,深50cm,检查其土壤内有无春尺蠖的蛹。填写表1。 幼虫期调查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

临时标准地,在其中进行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调查。有虫株率调查:对寄主树木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出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在地面上铺一块100cm2的白布,将剪下的标准枝在白布上用剪枝剪轻击几下,幼虫全部落在白布上,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感病数、寄生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6。 虫情调查情况内容 发生面积的统计 蛹从平均每株1头起算;幼虫从平均50厘米标准枝2条起算。 发生等级: 轻每株平均1—3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2-5条幼虫。 中每株平均3—6个蛹;50厘米标准枝平均5-8条幼虫。 重每株平均6个蛹以上;50厘米标准枝平均8条幼虫以上。 虫情调查结束后,按以上发生面积统计标准汇总,填写表2。 2 系统虫情调查 在春尺蠖的常发区,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虫情调查,以获取进行预测的相关资料。 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在中度以上的发生区域内,在代表性强的森林类型中设置3块固定标准地。根据调查需要可在其附近设置临时标准地。 在固定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选择20株寄主树木做为固定标准树。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树应做好标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模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及预警机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社会安全类事件。包括施工队伍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工、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项目部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工作人员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项目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施工场地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项目部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事故灾害事件。包括工地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项目部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

4、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洪水、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有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5、影响总监办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2、分级负责,逐级管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按所属年级或部门管理原则,在总监办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公共事件后,项目部领导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4、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人命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工人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加强保障,重大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