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培训材料

普通话培训材料

怎样研究普通话发音?

研究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

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XXX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普通话朗读技巧

一、朗诵的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

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

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身分

(一)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革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僻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二)不同的心情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三)不同的谈话方式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四)不同的叙述方式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五)不同的人物性格

年青、机警、凶暴的人物的言语、举措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举措宜用慢读。

三、朗读速度的转换

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革随时调整自

己的朗读速度。这类在朗读过程当中实现朗读速度的转换是取得朗读胜利的重要一环。

四、注意问题

读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普通话水平行业尺度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个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

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职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达二级甲等。采编二级乙等。其他工作职员不低于三级甲等。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亭职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的基本要求: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应试者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目的是帮助应试人把握难点,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

要使自己的朗读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别,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类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每每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增强记忆,反复操演。在操演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别,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进修。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进修。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字,要侧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侧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所。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所“宽”,一个音使用场所“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

由于字形相近而把甲字XXX戴地读成乙字,这类误读非常常见。用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类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

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

二、把握作品的基调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因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必须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朗读者才能产生出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产生出内在的、急于要表达的律动。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作品的思想才能成为朗读者的思想,作品的感情才能成为

朗读者的感情,作品的语言表达才能成为朗读者要说的话。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朗读者才能以作品思想内容出发,把握住基调。无论读什么作品,这“案上的工作”都不能少。如读《海燕》,就要用激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

三、把握朗读的基本本领

(一)停顿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研究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平息。感情平息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生理的需要而作的平息处理,它受感

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气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多数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牢固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纷歧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三)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把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文体,个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文体把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纲目》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尺度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四)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革,个中以结尾的升降变革最为重要,通常为和句子的语气精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革,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革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普通话培训内容:

普通话培训内容: 如何掌握朗读的技巧 柳杨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 普通话朗读是一门学问。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朗读一篇作品,如果连普通话都读不准确,甚至读错了,那就会影响听众对原文的理解,甚至会闹笑话。要使自己的朗读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

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而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五十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二、把握作品的基调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因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必须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朗读者才能产生出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产生出内在的、急于要表达的律动。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

小学生普通话学习与培训材料

小学生普通话学习与培训材料 一、声调——基础训练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通用语言,青少年朋友们能用准确、清晰、规范的普通话表达与交流,那可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呢!随着中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好多外国人都在学习汉语普通话! 大家都学习过汉语拼音,知道普通话有:声母21 个(含y、w 23个),韵母39 个,声调4 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即使声母韵母相同,如果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 1、声调4 类,分别: (1)阴平(如ā),念高平调55。 (2)阳平(如á),念高升调35。 (3)上(shǎnɡ)声(如ǎ),念低降升调214。 (4)去声(如à),念高降调51。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由音高决定的,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的松紧。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2、通过五度声调调型图使学生对汉语四声调的音高有了认识以后,我们也可以结合手势法,显示音高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高的认识。 具体做法是:用手指按照四声调的符号划动的同时,随音高的变化发音。如发第一声时,手指由口部向外平摊,表示高平调55;教第四声时,手指由高向下划,表示下降调51。 二、汉语拼音声调歌 1、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还有轻声 2、配合动作展示的《声调歌》 一二三四,伸出手, 我将声音做成球儿, 一声平平左到右, 二声向上爬山头, 三声先下拐向上, 四声一路往下溜。

普通话培训资料

普通话培训资料 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首先要了解这些知识;然后多听多练习。可以作为自我练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培训班的教材。 普通话学习培训材料(一) 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国文化素质的提高。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步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以学校为例,首先要求语文课用普通话,然后提出各科教学都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继而再要求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使是这样,也允

许师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场合讲方言。有人提出“在家也要说普通话,不能讲方言”。当然, 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首先要了解这些知识;然后多听多练习。可以作为自我练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培训班的教材。 在家里愿意讲普通话更好,可以更快地提高普通话水平,但是,我们并不强迫人们这样做。必须指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容易引起方言区人们的反感,并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有些人把方言看成是“县以下的人才说的”低级的、落后的语言,这是错误的。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40年来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使各个方言已经发生变化,在语音、词汇方面都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原先那种很纯正的方言几乎不存在了。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原来根本没有的一些其他方言中的词也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垃圾”“过硬”“敲竹杠”等。 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首先要了解这些知识;然后多听多练习。可以作为自我练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培训班的教材。 普通话学习培训材料(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材料

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培训材料 一、测试内容及试卷构成: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分值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音节的排列要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分值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分值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要求: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 3、评分: (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扣1分。 (四)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分值40分。

普通话培训材料

普通话培训材料 怎样研究普通话发音? 研究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 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XXX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会话练,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普通话朗读技巧 一、朗诵的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 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

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身分 (一)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革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僻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二)不同的心情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三)不同的谈话方式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四)不同的叙述方式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五)不同的人物性格 年青、机警、凶暴的人物的言语、举措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举措宜用慢读。 三、朗读速度的转换 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革随时调整自

普通话培训资料

普通话培训资料 普通话培训资料(一)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蹦耍德扰直返凝秋淡丝炯粗袄瓮癣儿履告筒猫囊驯辱碟栓来顶墩忙哀霎果憋捺装群精唇亮馆符肉梯船溺北剖民邀旷暖快酒除缺杂搜税脾锋日贼XXX谓忍填颇残涧穷歪雅捉凑怎虾冷躬莫虽绢挖伙聘英条笨敛墙XXX巨访自毁XXX 二、读多音节词(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损坏昆虫兴奋恶劣挂帅针鼻儿排斥采取利索荒谬少女电磁波愿望恰当若干加塞儿浪费苦衷降低夜晚小熊儿存留上午按钮XXX新娘逗乐儿全面包括不用培养编纂扎实推测吵嘴均匀收成然而满口怪异听话大学生发作侵略钢铁孩子光荣前仆后继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 一位访美中国女作家,在纽约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老太太穿着破旧,身体虚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是那样祥和兴奋。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看起来,你很高兴。”老太太面带微笑地说:“是的,一切都这么美好,我为什么不高兴呢?”“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又说了一句。没料到,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XXX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

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这样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理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它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XXX在“文革”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可他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XXX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四、单向说话(共40分,不少于3分钟) 1.难忘的旅行 2.谈谈卫生与健康 普通话培训材料(二)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卧鸟纱悔掠酉终撤甩蓄秧四仍叫台婶贼耕半掐布癣翁弱刷允床改逃舂驳纯导虽棒伍知末枪蹦港评犬课XXX拴XXX捡梯呕绳揭陇搓二棉桩皿XXX内啃字环州秒抛代关停祛德孙旧崔凝烈倪荆擒案砸垮焚帝聊颠涌牛汝粤篇竹草迟泛

教师普通话培训材料

教师普通话培训材料 一、背景介绍 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中小学教育的标准语言。作为教师,拥有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学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普通话培训材料,帮助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二、普通话发音基础知识 2.1 四大发音要素 普通话的发音基础可归纳为四个要素:声、调、音、音位。 •声:即声带震动产生的声音。 •调:指声调,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 •音:即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音位:即拼音中的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

2.2 普通话声母表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分别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教师要掌握这些声母的正确发音,并注意其在不同音位中的发音差异。 示例: •b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b音,如“笔”。 •p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p音,如“朋友”。 2.3 普通话韵母表 普通话共有24个韵母,分别是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教师要掌握这些韵母的正确发音,并注意其在不同音位中的发音差异。 示例: •a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a音,如“爸爸”。 •o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o音,如“哥哥”。

三、普通话语言规范 3.1 语音语调 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是教师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形象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发音要准确,语调自然。 •注意声调的使用,避免声调错误造成歧义。 •语速适中,不过快不过慢。 •声音要洪亮清晰,尽量避免口齿不清的情况。 3.2 语言表达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用词准确、简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准确的词语。 •语句结构要清晰,避免长句过多或夹杂其他信息导致理解困难。

普通话考试培训材料

普通话考试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概述 普通话考试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规范汉语的发音、词汇使用和语法结构,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文将介绍 普通话考试的相关背景、考试内容以及培训材料的编写建议。 第二部分:普通话考试背景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普通话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变得尤为重要。普通话考试的推行,是为了提高全民的语言素养,促进汉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部分:普通话考试内容 普通话考试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四个方面。每个方面 的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 语音:考察学习者对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2. 词汇:考察学习者词汇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包括单词、词组 和固定搭配等方面的内容。 3. 语法:考察学习者对汉语语法规则的掌握。包括句子成分、句型 结构、语法关系和语法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4. 口语:考察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日常生活对话、问答形 式和演讲等不同类型的口语表达。

第四部分:培训材料的编写建议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准备普通话考试,编写合适的培训材料至关 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约定格式:培训材料应该具有一致的标准格式,包括标题、正文、例句和练习等。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内容。 2. 清晰明了:培训材料应以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内容。避免使用 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专业术语,保证学习者能够轻松理解。 3. 举例说明: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可以适当加入例 句或语境来说明。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 4. 动手实践:培训材料应该包含一些实践练习,以巩固学习者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设计填空题、选择题或口语练习等形式。 第五部分:总结 本文介绍了普通话考试的背景、考试内容以及培训材料的编写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普通话考试,提升自 己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普通话的规范化和普及化,对于提高全民 的语言素养和促进汉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培训材料

一般话培训内容 一, 一般话音节训练方法 一般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 词汇, 语法各个 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般话音节和方言音节的差异在声母, 韵母和声调上都有体现:声母方面,方言中某些音可能是不加区分的,如部分地区的n和l,但一般话中却能区分意义:韵母方面,方言中的某些韵母和一般话不同,声调方面,同一调类的字,方言和一般话在调值上可能有很大差异。另外,即使是相同的音,方言和一般话的拼合规律也可能存在差异。学习一般话,我们要下大力气学习一般话中有而方言中没有,或者一般话中区分而方言不加区分的音。 学习一般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方面。发音精确是语音学弓最基本的要求。假如发音不准,又没有得到及时订正,反复练习只能强化错误,对学习一般话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我们要通过有玫的训练,使语音达到标准或比较标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声韵拼合规律或偏旁类推等成系统地驾驭宇词的读音,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学习一般话,我平常会把相关的声音资料放给大家听!老师们可以跟读!另外就是我们还有些一般话基础比较好的老师可以帮忙基础不好的老师,相互指出不足,这样对我们学习一般话是很有帮忙的! 二, 辅音的发音要领

除了零声母,一般话的声母都是辅音。影响辅音音质的因素主要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一)辅音的发音原理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分,一般话的声母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1, 双唇音:上唇和下唇堵塞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b, p, m三个双唇音。 2, 唇齿音: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只有f一个唇齿音。 3, 舌尖前音: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Z, C, S三个舌尖前音。 4, 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d, t, n, I四个舌尖中音。 5, 舌尖后音: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 , , r四个舌尖后音。 6, 舌面音: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 ×三个舌面音。 7, 舌根音: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一般话声母有g, k, h三个舌根音。 (二)发音方法

普通话培训材料03858

普通话测试培训材料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性质及等级确定 1.意义: 1994年,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了43号文件,决定成立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下设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规定了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对象和应达到的标准,决定逐步实施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推广普通话工作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斗具有重要意义。 2.性质: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它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国家级资格证书考试,是我国为加快推广普通话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测试,旨在检测、评估受测人的语音标准化水平和词汇语法的规范化程度。这项考试注重测查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语言水平,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 3.等级确定: 1997年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作为部级标准正式颁布。该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三级”是首先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及可以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六等”指在每一级中进一步分出的甲等和乙等。以百分制计分。其中: 一级:甲等,97分及其以上(简为:一甲) 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简为:一乙) 二级: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简为:二甲) 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简为:二乙) 三等: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简为:三甲) 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简为:三乙)。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内容和范围 1.方式:全部测试采用口试形式。 2.内容及范围:

最新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精选5篇)

最新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精选 5篇) 最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精选5篇) 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1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按照省语委、XXX、县语委办要求,我校将申报池州市第五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为尽快提高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确保顺利完成任务,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对我校全体在岗任课教师定期进行普通话强化培训。为保证培训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体在岗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包括必读轻声练、双音词练(变调练)、平翘舌音练、儿化音练、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等内容。同时,还需完成必要的相关试卷。 三、培训方式 普通话培训采用集中授课。 四、培训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研究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

运用,在研究、实践、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规范板书。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数学教师力求达到二级乙等。倡导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五、培训时间、地点 每期至少两次,具体时间由语文组提前通知,地点为学校小型会议室。 六、培训专家 邀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XXX老师。 七、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组长为XXX,副组长为XXX,成员包括XXX、XXX、XXX。认真组织此项工作,要求培训教师做好笔记,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每期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命卷考试,对教师进行检测。阅卷组包括XXX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化程度日渐加深,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求职、升职、扩大社交圈的必备技能。普通话是一种共同语言,学好普通话可以增强人际交流能力,扩大人际网络,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作为助力广大人士掌握普通话语音、语调、语流及语法的魔法,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的定义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是一个广为流传、广受欢迎的普通话学习工具,旨在帮助广大学习者提高普通话水平,达到听、说、读、写、译等多种综合能力的要求。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包括教材、课件、配套练习、考试题库等,覆盖了初学者、中级水平及高级水平等多个层面,能够帮助学习者从零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普通话。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的功能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主要有以下功能: 1. 语音教学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模板,让学习者通过模仿、跟读来改善发音,矫正口音。同时,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还提供多种语音练习方式,例如语音练习软件、音频教程、绕口令等,让学习者可以在练习中巩固语音技能。

2. 语调教学 普通话的语调非常特别,讲究平仄、升降、重轻等多种音调,同时还要考虑到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情况。因此,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会提供详细的语调教学部分,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语调练习。通过对语调的学习,学习者可以达到音准准确、语音通过性好的目的。 3. 语流教学 普通话的语流是指语音之间的衔接和语言的流畅度等,是普通话学习的重点之一。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的语流教学包括知识点的讲解、实用例句的演示、练习等多个环节,让学习者在学习中掌握普通话语言表达的流程、逻辑和语气。 4. 语法教学 普通话语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难,因此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提供了大量的语法知识点,包括语法规则、语序、语态等等。同时配以一些典型的例句,并附带练习,以帮助学习者熟悉并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5. 手把手辅导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还会提供一些实用工具,例如学习笔记、课程笔记、教学视频等,让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中,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学习。同时,还会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在线辅导,以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普通话培训辅导材料之市场状态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 第一部分:语音 1.正确发音及音素辨析训练 -发音:介绍普通话语音发音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音素辨析:对常见的音素进行区分和辨析,例如“单元”和“单位”、“学”和“究”等。 2.语音语调 -语调:介绍普通话的语调规律和音调变化,包括平调、上声、去声等; -抑扬顿挫:介绍普通话语音的抑扬顿挫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第二部分:词汇 1.词义搭配和用词准确性 -词义搭配:讲解词汇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常见的词义搭配错误; -用词准确性:教学生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的词汇,并避免用词不准确的错误情况。 2.词汇拓展和短语积累 -词汇拓展:教学生如何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等方式来拓展词汇量;

-短语积累: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短语搭配,并注意其正确的使用方式。 第三部分:语法 1.基本句型和句子结构 -基本句型:介绍普通话中常见的基本句型,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 结构等; -句子结构:讲解并举例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例如并列句、复合句等。 2.语法错误辨析和纠正 -语法错误辨析:介绍常见的语法错误,例如动词时态、代词使用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辨别和纠正这些错误; -语法纠正:通过练习和例句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 第四部分:口语表达 1.口语语感培养和模仿训练 -口语语感培养:通过表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口语表 达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模仿训练:通过听录音和跟读等练习,帮助学生模仿优秀的口语表 达方式,提升口语技巧。 2.口语表达技巧和应用 -口语表达技巧:介绍一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技巧,例如使用连接词、引用例子等;

幼儿园普通话培训方案

幼儿园普通话培训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幼儿园作为孩子们语言习得的重要阶段,普通话的培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旨在介绍一套完善的幼儿园普通话培训方案,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进行普通话教育。 二、培训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普通话听说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准确地听懂、表达和交流信息; 2. 培养幼儿的普通话语音语调,使其能够发音准确、流利自然; 3. 培养幼儿的普通话基本词汇和常用表达,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培训内容 1. 普通话基础知识培训 a. 学习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规则和语音特点; b. 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语调和语调变化规则; c. 学习普通话的基本字词和句型。 2. 普通话听说训练 a.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培养幼儿对普通话的听懂能力; b. 口语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口语

表达能力。 3. 普通话词汇扩充 a. 导入常用词汇,如数字、颜色、动物、水果等; b. 扩展日常生活用语,如问候语、道别语、感谢语等; c. 引入简单诗歌、儿歌,扩充幼儿的词汇量。 4. 普通话语言游戏 a. 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幼儿对普通话的兴趣; b. 创设语言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5. 普通话文化教育 a. 介绍普通话的历史和地位,培养幼儿对普通话的重视和尊重; b. 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四、培训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4. 互动教学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普通话考试培训内容

普通话考试培训内容 普通话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下面大家就随一起去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到达的标准程度。 普通话测试试卷按照测试对象的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 Ⅰ型卷主要供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申请进展普通话测试的外籍或外族人员使用。 Ⅰ型卷的出题范围是: (1)单音节字词和双音节词语都从《测试大纲》第二局部的〔表一〕选编,其中带两个星号的字词占60%,带一个星号的字词占40%。测试范围只限于〔表一〕。 (2)朗读材料的投签限制在40个之内,依字数的多少减去字数较多的10篇。

由于普通话测试处于试行阶段,同时考虑到在校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1996年12月底以前,对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小学教师进展普通话测试时也采用Ⅰ型卷。 Ⅱ型卷供使用Ⅰ型卷人员以外的应试人员使用。 Ⅱ型卷的出题范围是: (1)单音节字词和双音节词语按比例分别从《测试大纲》第二局部的〔表一〕和〔表二〕选编。选自〔表一〕占70%,其中带两个星号的占40%,带一个星号的占30%;选自〔表二〕的占30%。 (2)朗读材料(1-50号)全部投签。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由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

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3篇)

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3篇) 最新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精选3篇) 最新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方案范文篇1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为全面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根据《旌德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我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使教师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和交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 三、培训步骤 1、启动阶段(3月1日-10日):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将活动实施方案的电子稿于3月10日前报送县教体局基教股。 2、培训学习阶段(3月11日至6月30日):组织培训,集体学习、自学自练、组织测试,促使教师自觉学习并运用普通话。

3、检查达标阶段(9月至10月):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比赛活动,检测教师运用普通话的情况并迎接教体局检查小组来园进行达标检查。 四、培训方式 以业余自学为主,3月中旬将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主办的集中培训2天。 五、组织领导 1、对幼儿教师普通话进行培训和考核,是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保培训、考核取得实效,我园将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并成立相应组织,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人人达标。 2、本次培训达标活动,既是一次学习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我园将以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自练、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园教师专业成长。 3、我园将结合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上课用语的管理,通过不定期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并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并做为评优条件之一。 4、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的教师,我园将进行重点培训,督促其尽快达标。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教师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培训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化宣扬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一般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我校推广一般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进展,进一步提高全园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提高老师一般话的水平,形成说一般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制定老师一般话培训方案。 依据省教委和省语委的有关文件,将对全校老师进行一般话培训,要求必需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一般话水平。并将通过一般话等级测试,作为老师业务考核合格的一项条件。为推动这项工作,使我校老师一般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将有方案开展老师一般话培训工作。 培训目标 学问与力量:通过一般话宣扬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老师的一般话水平。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增加对推广一般话重要意义的熟悉,形成一种自觉学习一般话、使用一般话,“人人讲好一般话,个个写好规范字”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培训对象 全体在岗老师

培训模块 1、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育处其他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依托语文组二甲成员多的优势,使一般话培训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落实、有记录。 2、培训内容 以《老师一般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详细内容有: 1.必读轻声练习。 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 3.平翘舌音练习。 4.儿化音练习。 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等内容。 6.完成必要的相关试卷; 3、教学活动建议 1.每周最少抽一小时集中培训 在集中培训时,老师间相互评读,相互检查,找出自己读音方面的问题,以便利在自己练习时加以留意,应短期内提高自己的一般话水平。 2.培训时找出共同的毛病,强化训练 针对地区实际,找出读字时易错音,集中解决。例: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z和zh,s与sh的把握等问题,是大多数老师读一般话时都简单忽视的地方,这些方面都应当重点训练,努力读到位,尽量

普通话培训课程教案【最新5篇】

普通话培训课程教案【最新5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