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 的人格之分析 摘要: 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 向来有不少意见。 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 “,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 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 析其原因, 同时结合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 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 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 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它与气质、 能力、 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 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 有人认为是“寡默与 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观,新奇真实》。我认 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陶渊 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想初在襟,谁谓形 迹拘。”,“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庄子·渔父篇》说:“真者所以 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 不拘于俗。 ”可见“真”就是自然。 在陶渊明而言就是如何保持自然,也就是如何才能不被异化。 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家瞻姆士将人的“自我”分析为“客我” 和“主我”。“主我是行动的自我,人格的动力和独特性均来自于主我;客我则 是社会的自我,以及角色的扮演,反映的是社会的经验 。 ”渊明想保持自然就必须任“主我”而同“客我”进行斗争。 这种斗争的 力量来自向往自由的生命本性, 斗争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被束缚的心灵。 所以对 生活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的陶渊明, 出于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追求, 言 行举止表征为对自然的向往热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 这里的

“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自然”,“渊明之‘自然,而是一个来自老、 庄、郭象的哲学范畴,指的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含有自由的趣味;以‘自然化解 人生的苦恼,以‘自然之患。所以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 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归园田居 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诗人从彭泽隐居后的第二 年春天所写, 开头就点明自己从小就不迎合世俗, 本性就喜爱恬美静穆的山林园 田生活。《读史述九章之九》:“远哉张公,肃然何事。……独养其志。”摆脱 了现有的生存方式,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这在诗人心中是早有此意的,他的居 官, 除了一般士人共有的信念和抱负之外, 更重要是以居官为途径通向更为自由 的大道。不料事与愿违,渊明非但没有获得先前所希企的自由,相反失去了更为 重要、更为本原的自由。“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不是世上没有安邦 定国的栋梁之才, 而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几乎把所有通往正道的仕途之路全部阻塞 了。 所以我们的诗人“宁故穷以济志, 不委曲而累己。 ”他的坚定信念可见一斑。 首先, 他经受住了来自官方的压力。 朝廷多次对他征召, 都坚决顶住了: “顷之, 征著作郎,不就。”。“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他是真正不同于“身 在江湖,心怀魏阙”之辈的。其次,他同样经受住了生活困窘的折磨,转而躬耕 不怠,大有收获。渊明“任真”,因此他不言讳利,而所需不过乃正当衣食。既 不同于传统儒家鄙视劳动的观念, 也异于同时代“虚谈废务浮文”的玄学家。 儒 家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义也。”。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只有通过读书进而 出仕为官才是正道,其他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方式都是不足挂齿、不登大雅之 堂的。即使是隐士,骨子里对儒家的这一信条也是始终恪守不渝的。只有渊明是 既归隐又力耕的,这正是他任真的体现。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一》 中写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来欢时务, 解颜劝农人。 ”他自嘲对孔老夫子的“忧道不忧贫”力有未逮, 因而就转向躬耕, 并对农业劳动信心十足。 试想如果一个只以隐居为平台而内心另有他求的所谓隐 者, 要毫不犹豫并持之以恒地操持起为儒家所鄙夷的稼穑之事, 那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已证明了这一点。而陶公做到了,“孰是都不营,而以求 自安。”,他把躬耕劳动放置在了人性起码良知的心理层面,成了他的生活凭借 和精神寄托。另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 量岁功,即事多所新。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归园田居》其三:“种豆 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公力耕自养的欣喜之情跃 然纸上。正如李泽厚所说:“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 为现实的途径, 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 都在对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 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 综上所述,陶潜的哲学思想、人生观以及他的出仕、归隐与躬耕,无不体现 着他“独立率真”的性格,而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中和任放”也是贯穿其中。

如果说“我岂能为五斗米, 折腰向乡里小儿”是他“任放”性格的最好表现的话, 那么他与众不同的归隐方式和态度,则最能说明他的中和。渊明的入山,不是卢 藏用待价而沽的市侩手段的“终南捷径”式的隐逸, 不是陶弘景幕后操纵的遥控 伎俩的“山中宰相”式的隐逸, 也不是皇甫希之点缀当朝的假冒勾当, 更不是谢 灵运无补于世的自我麻醉。 而是“在黑暗而多歧的世途中, 以其所秉持的注满智 慧之油膏的灯火,终于觅得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灵上与生活上,都找到了 他自己的栖止之所,而以超逸而又固执的口吻,道出了‘托身已所得,千载不相 违。将孔子道家化。受老庄和魏晋玄学影响,但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 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 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 ”渊明的思想熔铸了儒道两家的精华, 圆融无碍, 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因而具有与众不同的视点和特色,更为可贵的是,他还 把思考生活的结论用来实践, 以实际行动反过来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 可以说 正是在儒道两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渊明独立而不群,率真而不矫糅,中和而 不偏激, 旷放而不任诞的独特性格, 鹤立于两晋文人之林, 屹立于古代诗人之列。 陶渊明的家教、学识以及时世加上他个人先天的素养、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造就了他那“独立率真”、 “中和任放”的性格, 使他最终得以脱离主流社会而 能自由地翱翔于心中的“桃花源”世界。 陶渊明的这种独有性格在活着的时候并 无人问津,有的话也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征服了无数后人, 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言: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许多士大夫在 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 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 、苏轼、陆游 、辛弃疾等莫不如此。”名声具有递增效应,尼采曾说:“星光很遥远,到 达人们的眼睛需要许多时间。 ”渊明的煊赫名声, 不是因为同时代的人们知道他, 而是在他百年之后, 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由此可见陶渊明人格魅力影响之深之 远。在缺乏对自身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反省和观照的年代,陶公无疑也给了我们 勇气与希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时不我待。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所谓纵浪大化就是如此。他不会去质疑自然探索自然,只会顺应自然。 屈原一生不断地追求理想,探索真理,却找不到一条出路,也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因此他心情十分苦闷矛盾,常常徘徊在歧路上,不知何去何从。斗争与妥协,自清与随俗,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在他心中交战,于是他终身抑郁不得志。陶渊明的内心也经历过这样的交战。他并没有摆脱名教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姓名:蒋娜班级:09汉语言1A班学号:20091201479 序号:20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幼年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家里度过。这为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陶渊明一生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现今仅存诗歌共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体裁丰富,包括田园诗,咏史诗,赠答诗,咏怀诗,行役诗等,但成就卓越的还是田园诗,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这此种题材上建树最显著,故而陶渊明又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 虽然陶渊明身世显赫,作品云集,但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也是众多,对世事看的相当透彻,因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年时,54岁的陶渊明决定从此隐居,这是他一生的分水岭和转折点,而陶渊明隐居的原因至今也是学术界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我简单做了如下几点概述: 1、孤傲不群的个性 因陶渊明生活在魏晋时期,故而受魏晋玄风的熏陶,他最大的特点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萧统《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里所说的“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即超凡脱俗、崇尚自然、为人率真的天性。 他的性情从来与世俗不合,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刚才拙,与物多舛”。生性耿介者,行为与俗人相异。正是这种真率耿介的独特个性,使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个性是个体生命的真正本质,是决定人生选择的最直接因素。而陶渊明生性孤傲不群,喜爱追溯自然的性格从没消减,这是他晚年宁弃官,隐居山林的原因之一。 2、崇尚自然的性情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思考。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质而存在,依靠它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朴素而归真。所谓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陶渊明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品名称,桃花源记。创作年代,东晋。作品出处,《陶渊明集》。文学体裁,散文。作者,陶渊明。 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

林。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阡陌34交通。 鸡犬相闻35。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 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69。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太守即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素怀隐逸之志,下定决心归隐田园,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陶渊明出生在东晋一个世家大族,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陶渊明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少年陶渊明曾胸怀大志,在诗作中说过: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国儒家学说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教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道德要求在个人品德修养上注重自省内化,在行动上提倡积极行动,经世致用。就向一种有限的冲动,一种内心的勇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浸淫的陶渊明,怎么最终却选择了隐居避世呢?不得不说,选择归隐田园,陶渊明内心是经历过矛盾,挣扎的。陶渊明没有践行儒家传统济天下,惠苍生,开万世之太平的理想,选择了做一名隐居者,是一种不得已的痛苦的抉择。理由有二,⑴从陶渊明的个人经历看,陶渊明作为东晋大司马的后代,年轻时是曾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也希望日后能以自己的功业光耀门楣。加之幼时家贫,更能激发他积极进取之心。丈夫志四海是对年轻时一颗建功立业心的回忆。有志不获骋是对最后归隐田园结局的一种淡淡的惋惜之情。他几番归隐,又几次复出做官。先后做过刘裕幕府参军,刘敬宣幕下参军。陶渊明起初对刘裕还是怀有较大期望的,只是后来由于政局变化,加上陶渊明个人的原因,他才选择了离开。在出仕和归隐两条路前,陶渊明是有犹豫,徘徊的,一种人们习惯议论的原因是说,陶渊明这个人很烂,惦记利益又想立牌坊,宣布归隐,是因为他的倔脾气表现过头了,个性不适合做官,自己太受憋屈了。突然又宣布复出,因为经济窘迫了。这种说法没有全部的道理,但在历史上有一点影子,陶渊明自然有自知之明,会一些性格分析,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自己性格只适合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个性不好,社会性人格修炼不够,做个下下品的百姓都勉为其难,怎能适应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呢?陶渊明早已下定决心归隐,他赴任彭泽令前居然说,自己再次出仕,不是为了认认真真做官,而是为了攒下以后归隐的养老本。上司也照顾他

因为不懂,所以论辩----陶渊明们是否应该选择隐居

因为不懂,所以论辩----陶渊明们是否应该选择隐居 摘要: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朱光有言曰: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很是崇高,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 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达多变化,都没有他那么纯、那么炼。渊明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为此,了解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不了解陶渊 明是遗憾的;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陶渊明这种现象也是遗憾的。陶渊明 的隐居,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窥探和思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颇具诱 惑力的疑点,成为中国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长久思索,未果,每次提笔,不知所言。两种声音在心头荡漾,两个观点在脑海论辩——探求渊明隐居之谜, 从论辩说起。 关键词:隐居陶渊明论辩 (一)正方观点:陶渊明应该选择隐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的诗句,顿时复活了我们的隐士陶渊明, 虽然时隔已1600多年。他特殊的历史地位,特别的文学成就,更是其隐士价值 的体现。我方观点:陶渊明应该选择隐居。理由如下: 首先,从其内因说起,陶自身性格及兴趣爱好决定了,隐居是其必然选择。 陶渊明,崇尚自然、安贫乐道、孤高不裙、淡泊名利的性格,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甘 愿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有诗为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官场 那些事儿,使他苦不堪言,官场的黑暗、社会的动荡,令他近乎窒息,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一切铸就了他义无反顾、 辞官归隐的人生抉择。 其次,结合外因考虑,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虽怀有兼济天下 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使庶 族寒门出生的他举步维艰。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当理想即将等同于梦幻时,仕 途之门在逐渐向他关闭。东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宗室内部的争斗、军阀对政 权的野心,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 也造成严重的不安,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大大消减。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 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当失望与愤慨在心中占据主导,他的仕途也接近了尾声。 最后,从其归隐后的成就来看,开田园诗派之先河、成山水田园之鼻祖、树 史上隐士之神韵,以其自身实力,构筑起辉煌的文学成就、塑造灿烂的文化符号,成为我们心中不朽的艺术典型。如今,当我们一遍遍诵读他悠然的文字时、当一 代代学者竭尽全力探寻、开发其文化内核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们的隐士 的明智的抉择呢? (二)反方观点:陶渊明们不该选择隐居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问题,对历 史人物的认识也应如此:要站在时代高度,洞察时代气息!正方观点是传统价值观 的典型体现,迎合了众人的传统心理,当下会很有市场,质疑之声自然压力重重。不过,事物发展事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点我们好不质疑,但正方诸多论述,我们却不得不质疑!

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大学生论坛! 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 石婷婷 陶渊明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开拓性的一位伟大诗人。陶渊明身处饱受战乱的东晋时代,东晋不仅是一个在政治上处于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在文学上孕育新的生命和转机的时代。在玄言诗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百多年间,文坛上寂静黯然,而陶渊明作为日后开启中国诗歌繁荣的先导,显示出#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1]2的非凡气派,其有别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点为质朴自然,古人对此多有所论及,如严羽将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作加以比较后,得出#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沧浪诗话 诗评&)。元好问亦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质而自然是陶诗最大的特征,但这并不表明陶诗#淡乎寡味?,读陶诗是#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正如苏轼所评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陶渊明诗歌这两大特点是与他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密切相关的。读陶诗会发现陶渊明在诗歌中好用#酒、鸟、松、菊?等象征意象。这些意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陶渊明诗中之象,更是他的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他对于人生的独特体验自然地渗透进了这些意象之中,故使得他的诗歌清新而不失淳厚,自然而不乏蕴藉。现就陶诗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在陶诗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陶诗中的重要作用。 一、陶渊明与酒 陶渊明的一生可谓是诗酒生涯,在萧统所编的%陶渊明集序&中有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在陶渊明的作品中#酒?字出现的频率确实很高,达到了四十处之多,将近其诗文篇数的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言及酒者的,如#杯中物?(%责子&)之类。 事实上,综观中国文学史,文人与酒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但文人们在共同的饮酒主题下,却借同样的杯中酒,抒不一样的心中事,正是#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语)。 #性嗜酒?在魏晋并非仅见于陶渊明,竹林七贤个个都#肆意酣畅?,其中阮籍、刘伶诸人更是以酒为命,纵酒成癖。但在阮籍那里,酒是用来麻醉他的过于敏感的神经,和逃避司马氏政权的高压,在酒中寻找他心中的#自然?。刘伶的饮酒则是生命价值消解后自我的慰藉。因此,饮酒在阮籍那里多带有痛苦,在刘伶那里更多带有佯狂。 陶渊明的饮酒虽也与政治有关,但不是为了政治而饮酒,在酒中陶渊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心中的愉悦之情。酒就如自然界的自在之鸟与自由之云一样,都是让陶渊明陶醉的东西。他在酒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心境,在酒中体味与思考着哲学的意味,宇宙、人生和历史的奥妙。如其%饮酒&之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的饮酒是饮出了酒中的深味,此深味就是#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的玄心,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的洞见,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妙赏,是#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的深情。是对人生的思考,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是对自然化迁的委顺,对生死的顺化,是超然悠然的心境。这样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2]609构成了陶渊明的真风流,也使得陶渊明饮出了酒中的真滋味。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陶渊明的政治诗多与其%饮酒&诗、%述酒&诗有关。%饮酒&20首作于义熙十三年(417),正值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出版)中%述酒&后注云:#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恭帝为零陵王。明年,以毒酒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内容提要】 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关键词】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 甲,“人格”辨析及方法论 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3】都是针对渊明而发。诚哉斯言!陈、鲁二人都强调了渊明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本文选取人格特征角度从事心理学分析,其意即在此。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4】这一切,又必须经由行为分析法和笔者的透视来串联。因为说到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内隐部分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由于渊明的创作动机是“聊命故人书之”以“自娱”的,【5】并未想藏之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相当可信,所以,自叙法尤应提到显要的地位。 本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所有的分析、结论都以确凿的行为事实为基础。 乙,境遇A:与上司交往中的人格呈现 境遇,本文所指,既包括境(环境),但主要指遇(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境遇,即渊明本人与不同人交往所形成的特殊场景、情境。 渊明一生分为仕、隐两部分。仕任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其余半生隐于田园。在自叙中,渊明没有半句提到上司,其厌恶上司、“不堪吏职”的程度,可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与上司的有关交往主要见于他叙,如颜延之《陶征士诔》、沈约、李延寿、房玄龄《隐逸传》和萧统《本传》等。【6】他叙中,正面言及出仕期间与上司交往的只有一处,众所周知,即,郡遣督邮至县,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辞职。【7】此外,便是在归隐后与州郡长官王弘、檀道济的接触。 与王弘之交往可分离为如下三件小事。笔者提请读者注意,在这种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渊明的态度。(1)会面前,王弘先请,渊明不往。接着王弘亲自登门,渊明称疾不见。最后王弘只好由庞通之(主簿)穿针引线,具酒肉于庐山半道候邀,渊明才“共饮酌”。返州路上,他们一人乘华轩,另一人(渊明)乘篮舆,然而后者言笑自若,不觉欣慕,也未感低贱。【8】(2)量鞋码,渊明“伸脚令度”。(3)尝九月九日无酒,适逢王弘派人送来,渊明“即便就酌”。据谱家考定,王弘在江州凡八、九年,但由上可见,双方交往的次数寥若晨星,而且渊明纯

《走进陶渊明》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陶渊明赏析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玄学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这从魏晋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就可以看出,即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明理之辩。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来影响后世。 东晋简历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都是被玄言诗占据着的。但是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会使诗歌偏离艺术,从而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是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着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无疑是先驱一样的人物,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地;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哲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的作品。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述躬耕,咏怀发咏史之怀,行役叹其苦,赠答抒与友人的笃厚之情。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史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形式。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欣悦。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哲理的阐述都是通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所叙述的。而这些平常事物在陶渊明笔下也散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理趣。这当然也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哲理崇尚自然。“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老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I)卷

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17·天津) 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9分) (1) 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3分) (2) 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反映的情况,为天津旅游写一段80字左右的宣传推介短文。(6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一上·扶余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 (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壬申,至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2)游宦时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归。 (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挽歌诗,及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间的最后剖白。 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由陶渊明的诗文探讨其思想性格

由陶渊明的诗文探讨其思想性格 摘要:文章以诗论结合的手法,在解析陶渊明诗文代表作品大意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儒道结合的思想渊源、安贫乐道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的人生思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洞悉了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思想性格;儒道结合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其诗文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尤其是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情怀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风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言为心声”,本文便尝试着从其诗文入手,解读其深刻内涵,探讨其思想性格,从而由表及里,更进一步了解这位隐逸诗人。 一、道结合是陶渊明的思想渊源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其中仅引用《论语》就有37处。如陶渊明在《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中写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意思是说人生之尘在风中漫游,经历了磨难,已经不是原来的生命。这两句,看起来平淡,其实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测,人人都会有体验。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过漂泊曲折的经历,生命已经非原来的样子。“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既然大家都已非原来的生命,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亲如兄弟,何必在乎血缘骨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陶渊明的首创,孔子《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陶渊明在诗中重复孔子的意思,其实是在战乱和孤独中对理想的一种呼唤,这种理想就是社会和平,是人间博爱,这其实就是儒家经典思想。 陶渊明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因为他同样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共77处之多。《老子》、《庄子》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文艺观等诸多方面,其中“朴”、“淡”是其核心观念。“朴”、“淡”的美学要求就是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陶渊明无疑认可接受了老庄所阐发的美学趣味,所以古今论陶均不离“素淡”。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陶渊明作品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来借指隐士所居。陶渊明用"三径"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再写田园隐者之乐,突出两点,一是室中独处之乐,一是园中观景之乐。写独处之乐,可"引壶觞",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极力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安适;写观景之乐,有自己"园日涉"、"策扶老"、"抚孤松"的安闲自在,有"无心以出岫"的云,有"倦飞而知还"的鸟,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节紧密结合起来,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诉读者,自己就像出岫的云,本无心出仕,又像倦飞的鸟,对仕途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诗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洁的品格,以"抚孤松而盘桓",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要保持坚贞之志。 第三段,写朴实的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也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再次呼出"归去来兮",却与开篇的语气和感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决心归田的宣言,第二次却是已然归田的平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可以和自己想见的人说说知心话,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无心看的自然美景,这种生活,让诗人真正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想象的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他的多诗中都对这种生活和这样的理想作了描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的简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愉快和满足,都写得坦率诚实,感情自然淳真。初归田园,诗人尚未真正体验耕种的艰辛与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笔抒"心之所之",表达自己对田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