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摘要】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青少年时期,心系天下苍生,希望通过仕途来改善社会弊端现实,可惜结果备尝沉浮之苦,虽曾寄身仕宦,但终究露失望之态;晚年看淡仕途与人生,转而将济世的大理想抱负化作对”桃花源”安宁社会的向往,但其内心的品格无疑不表露于其诗句之中。本文就生平故事和作品的分析,来论述一下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关键词】陶渊明;人格;诗风

一、前言

陶渊明因《桃花源记》闻名天下,在当今中国几乎从懵懂学童到耄耋老人无不知陶渊明的大名;《桃花源记》以虚拟现实的手法,将一个武陵人迷路,误入一独特之地的行踪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描述,从发现到小住、从平淡到惊奇,直至离开桃源又返途寻找等事件加以渲染,彻彻底底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派别、没有剥削,人们自得其乐的“和谐”社会场景;陶渊明的这种描述恰恰与当时的社会黑暗相对比,及其鲜明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没有压迫、没有上下等级之分的和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虽则只是采用“科幻”般的虚拟情节,却隐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无奈苦闷的心境。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陶渊明的作品没有华丽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时不我待。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所谓纵浪大化就是如此。他不会去质疑自然探索自然,只会顺应自然。 屈原一生不断地追求理想,探索真理,却找不到一条出路,也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因此他心情十分苦闷矛盾,常常徘徊在歧路上,不知何去何从。斗争与妥协,自清与随俗,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在他心中交战,于是他终身抑郁不得志。陶渊明的内心也经历过这样的交战。他并没有摆脱名教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下面和小编一起从儒家思想感悟人生吧! 读《论语》感悟到儒家文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辉煌古代,如今《论语》借助电视、网络、讲座向国内外传播,为建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我从养生的立场思考儒学关于人生的基本准则。 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思维敏捷,会学习,学的程度在于“习”,学后会用,必然产生喜悦。“习”是深入体会、反复练习,如弹钢琴,一个指法就练许多天,体育运动每个项目都要天天拼搏。习的目的在于升华,古儒叫格物,真明白了它的意义必然“悦”之。朋友来了可切磋,可升华,可传播,其乐大矣。孔子指出:人要通过学与习去追求人生的最高极点,是内悦;朋友互访,可以从中交换、互补、提高、借鉴、增强气场,使蓬荜生辉、信誉远播;君子应该有内心中的恒定地位,人不知道你的胸襟作为,又怎能生气呢?做人不是给人家看的,而是要担负起为国为民为人类的使命。圣人的这三句话是人生指南针。 2.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语。忠、信、习三者是人永远应对照的镜子。子贡问孔子国家安定政治平稳之道。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强盛,经济要繁荣,人民要信实。三股力量齐备,才能使国安定政治平稳,当力量达不到时,先去兵,经济力达不到可去食,但必须让老百姓对国家有坚强的信仰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28年中,经艰苦奋斗,缺兵缺粮食,但人民对党坚信不移,终于建成了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 3.天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道法自然”,神接近天,圣接近地,人要开天辟地,一日九变。既要有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只有理想没有土地者是梦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是务实主义者,二者都不能得到开拓。上天给人自强不息、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地给人以生生不息、温柔敦厚和谦仰的态度,加上人之理想与适应实践创新的摸索,成为伟大的力量,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一种完美的力量凝聚在心中,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4.“安贫乐道”: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古有愿安贫乐道、寻找心灵的家园的人物如陶渊明。而今小康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全国老年人老有所养、有所学、有所用,更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 比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陶渊明和谢灵运诗风的比较 (一)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开阔的洲渚,茂密的松林,蜿蜓的蹊径,淙淙的流水,嫩绿的初篁,鲜紫的新蒲,自娱的群鸟,像是把景物公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向读者展示眼前的一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确是清新自然的,然其刻划描摹之功,不经过一番苦心琢磨和精心锤炼是达不到的。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等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试论陶渊明的儒家入世思想 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其诗文中的道家出世思想占了主流,他向往淡泊无争的世事,憧憬心中的理想世界,并且开创了中国历代文人承载思想的港湾——“桃花源”,在仕途不如意时即心向往之。其诗文中的这一思想已被历代评论家论述尽致,而其思想中蕴含的儒家入世思想却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家学渊源,少年时的读书经历决定了陶潜身上有浓重的儒家入世思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地位显赫,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但是到陶渊明那儿,家运已经衰微,他九岁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家里生活。孟嘉“少以清操知名”,对陶渊明影响很大。孟家藏书丰富,《庄》《老》和《六经》、神话之类图书一应俱全,为陶渊明从小接受儒道两种思想提供了可能。而陶渊明从小就“好读书”,从书中获取了丰厚的滋养。曾经显赫的家世,世代仕宦的家庭环境,奠定了他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基础。 陶渊明的家世背景让他认同儒家思想,而他年少时的读书经历让这种认同更加稳固。他在《饮酒》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年少时的兴趣爱好是儒家经典,而我们知道,一个人少年时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何况,陶渊明读书非常刻苦,以至于废寝忘食:“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直至现在,这仍是一种读书的至高境界。那么,陶渊明这么用功读书,有什么收获呢?他又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还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志存高远、陶然自得而胸怀天下,这时的陶渊明,俨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 二、陶渊明曾五次为官,又五仕五退,可见他想通过仕途实现他的理想 既然胸中怀有如此志向,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开始还是为实现这一理想做过努力的。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为官,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出身庶族的他很受轻视,于是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之后,直到公元400年,他才去桓玄手下当了个属吏。但是后来发现桓玄是个野心家,他不肯同流合污,在诗文中对这次仕桓玄心中有些后悔。如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我想陶公此时的心境,与李白晚岁出仕永王李麟幕府当有相同之处。诗人鲜有仕途一帆风顺的,这可能和诗人本身的气质和清高情怀不适合官场有关。隆安五年冬天,陶渊明因母亲去世辞职还家。在此期间,桓玄举事,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即帝位。后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他投入刘裕幕下做镇军参军。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乔装私行,冒险去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全过程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同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在《荣木》第四章中对这次行动有所记载:“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此时的心情是兴奋且怀着很多希冀的。他从刘裕身上看到了希望,但不久,刘裕的所作所为又让他很失望,然后辞官归隐。到405年,他又去江州刺史刘敬宣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内容提要】 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关键词】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 甲,“人格”辨析及方法论 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3】都是针对渊明而发。诚哉斯言!陈、鲁二人都强调了渊明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本文选取人格特征角度从事心理学分析,其意即在此。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4】这一切,又必须经由行为分析法和笔者的透视来串联。因为说到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内隐部分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由于渊明的创作动机是“聊命故人书之”以“自娱”的,【5】并未想藏之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相当可信,所以,自叙法尤应提到显要的地位。 本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所有的分析、结论都以确凿的行为事实为基础。 乙,境遇A:与上司交往中的人格呈现 境遇,本文所指,既包括境(环境),但主要指遇(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境遇,即渊明本人与不同人交往所形成的特殊场景、情境。 渊明一生分为仕、隐两部分。仕任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其余半生隐于田园。在自叙中,渊明没有半句提到上司,其厌恶上司、“不堪吏职”的程度,可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与上司的有关交往主要见于他叙,如颜延之《陶征士诔》、沈约、李延寿、房玄龄《隐逸传》和萧统《本传》等。【6】他叙中,正面言及出仕期间与上司交往的只有一处,众所周知,即,郡遣督邮至县,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辞职。【7】此外,便是在归隐后与州郡长官王弘、檀道济的接触。 与王弘之交往可分离为如下三件小事。笔者提请读者注意,在这种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渊明的态度。(1)会面前,王弘先请,渊明不往。接着王弘亲自登门,渊明称疾不见。最后王弘只好由庞通之(主簿)穿针引线,具酒肉于庐山半道候邀,渊明才“共饮酌”。返州路上,他们一人乘华轩,另一人(渊明)乘篮舆,然而后者言笑自若,不觉欣慕,也未感低贱。【8】(2)量鞋码,渊明“伸脚令度”。(3)尝九月九日无酒,适逢王弘派人送来,渊明“即便就酌”。据谱家考定,王弘在江州凡八、九年,但由上可见,双方交往的次数寥若晨星,而且渊明纯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拟古其九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和郭主簿其一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时运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儒家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儒家思想总结 篇一: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学习总结儒家思想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 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 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 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 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

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 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篇二: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感想 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体会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 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 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

《走进陶渊明》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九南)人。私谥靖节。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渊明。 一、渊明的诗歌 1、思想容: 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 (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壬申,至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2)游宦时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归。 (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挽歌诗,及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间的最后剖白。 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田园诗词派的鼻祖。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到玄学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也不例外。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入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一个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才怎会甘心遁入世俗呢?时断时续的十三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并且逐渐成为他思想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仕失意时的痛苦挣脱。 魏晋时期的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二十九岁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宏图大志兴致勃勃地冲入朝廷,开始想天下一般的士人一样'驰骋官场“,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四十一岁在出为澎湖令,但仕途的艰辛、官场的黑暗、同僚的矛盾等让他处处碰壁,很跨级就感受到了为官的烦恼与痛苦。于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性质自然,非矫励所得。即冻虽切,违已交病。《感士不遇赋》中他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坛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方杰而谁亮。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不可为,认识到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活方式寻找鑫生活的想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等平淡,何等自然。 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与你交谈,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对安静田园的赞美以及对人境之喧、官场仕途的厌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一句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在思想深处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超越儒与道的纠葛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中的美感,正如梁启超所说:“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所以从陶诗中最能品读人生,最能体悟乡村之美。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从儒道思想谈陶渊明诗文美学思想 摘要: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陶渊明在诗文中继承了儒家思想创造出“善”之美、劳动美、精神美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儒家“三美”之作。陶渊明诗文自然、真、旷远的艺术特征是受道家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其既是一脉相承又是发展。 关键词:陶渊明,美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的性情与当时社会不投合,“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陶渊明说出了辞官归隐的原因,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表明了归隐的坚定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他在官场上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世俗与自己的性格本性相违背,他不能为了适应世俗而改变本性。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思想。在其佳作中蕴涵着他对自然、真实、直率、高远旷达美学思想的倾向。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在诗文中表现了善恶分明和严正精神。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泥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思想态度有不相同之处[1]。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多用《老》、《庄》的典故。老庄的自然观、求真贵真思想和天地赋命的旷达情怀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而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则实践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2]。 儒家思想 事情总是先有善,然后才可有美,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陶渊明诗文体现出对“善”的向往,对“恶”的憎恶。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在诗中。陶渊明把田园看作是安身立命之所,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重归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陶渊明把“尘网”喻为仕途为官。他认为“误落”的“尘网”当指“违己交病”的“人事”,即仕途;“误落尘网中”即误入仕途为官。陶渊明对“善”的田园、纯朴的生活向往,对“恶”的黑暗社会的憎恶。他还有很多这样的诗篇,体现儒家思想中“善”与“恶”。 有些作品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朋友恳切、真挚的感情。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写稿日期:2005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廖秋霞(1984--),女,广东河源人,韩山师范学院2003级中文系汉语言4班学生 有一个突出的特征,这就是他能亲身体验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士大夫鄙视劳动的社会背景下。这有着儒家博爱思想影子,具有进步意义。他在诗篇中表示亲自参加劳动,是尊重劳动人民,真正能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很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