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

1-2

1.分析化学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2.分析化学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无极分析、有机分析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3.应树立观念:量和误差观念

4.定量分析程序:(1)试样采集(2)试样分离富集(3)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分析测定、

误差数据处理(4)质量保证与控制

5.切乔特公式:Q≥Kd2

Q(kg):平均试样采集量的最小值

d(mm):试样中最大颗粒直径

K:反应物料特性的系数

6.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对滴定反应:aA+bB=cC+dD

选择包括反应式在内的化学式为反应单元,即选aA、bB、cC、dD为基本单元,则:

n aA=n bB=n cC=n dD

上式即为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7.化学因数:计算结果时,通过“CaCO3含量”可计算出“CaO含量”,所使用的换算系

数,称为“化学因数”(或化学因子),记为F。(CaO/CaCO3)

F=待测化学式的摩尔质量/已知化学式摩尔质量

8.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

9.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10.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11.滴定度: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克或毫克)

12.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13.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不纯CaCO3样品的含量时,可采用间接滴定法。

称取试样0.2300g,溶于盐酸,加入过量的草酸铵溶液,使钙离子转化为草酸钙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溶于硫酸溶液。

此溶液中的草酸根离子用0.04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体积为20.03mL。

计算试样中CaCO3和CaO的含量。

解:

CaCO3+2H+=H2O+CO2+Ca2+

Ca2++C2O42-=CaC2O4

CaC2O4+2H+=H2C2O4+2Ca2+

5H2C2O4+2MnO4-+6H+

=2Mn2++10CO2+8H2O

根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n(CaO)=n(CaCO3)=n(C2O42-)=n(2/5MnO4-)

=5/2n(MnO4-)

CaCO3%

=5/2C(MnO4-)V(MnO4-)M(CaCO3)100/ms

=88.35

CaO%

=5/2C(MnO4-)V(MnO4-)M(CaO)100/ms

=49.50

试求0.02000mol/L的K2Cr2O7标准液对Fe、Fe2O3和Fe3O4滴定度?解: 相关反应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根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n(Cr2O72-)=n(6Fe2+)=n(3Fe2O3)= n(2Fe3O4)

T(Fe/S)=CSM(6Fe)/1000=6.702mg/mL

T(Fe2O3/S)=CSM(3Fe2O3)/1000=9.581mg/mL

T(Fe3O4/S)=CSM(2Fe3O4)/1000=9.260mg/mL

3

1.误差类型: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主观误差)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由固定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平行测定时具单向性、重现性特点。可校正或消除。可测误差。

随机误差:由偶然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它随时变化: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也称为不可测误差,无法避免。

2.有效数字:用来表示量的多少,同时反映测量准确程度的各数字,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

得的数字,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和一位不确定数字(末位)

3.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尾数≤4舍; 尾数≥6时入;尾数=5时, 其后无数或全为0, 舍5

“成双”;若其后有不为0的数,皆入。

4.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加减法:结果的位数应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一致。

●乘除法:结果的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

●混合运算:遵守数学运算规则,执行有效数字规则。

对数与指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如pH=10.28, 则[H+]=5.2×10-11

5.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E

6.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D

7.准确度与精密度辩证关系:

●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首先应考察或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然后再考察或提高准确度。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说明分析中的随机误差小,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好,可靠

程度大。

●但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8.分析数据的处理程序:

●提高精密度,提高准确度

●消除可疑值

●计算置信区间

9.可疑值取舍:

(1)4d法:先除去可疑值计算平均值和平均偏差,在用可疑值和平均值相减的绝对值和4d 比较

(2)Q检验法(4~10次):Q=(Xn-Xn-1)/(Xn-X1)或者Q=(X2-X1)/(Xn-X1)

(3)格鲁布斯法:T=(X平-X1)/S x1为可疑值或者T=(Xn-X平)/S xn为可疑值

10.显著性检验:(先用F检验精密度,再用t检验准确度)

(1)t检验法(准确度):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先μ=x平±ts/√n →t=Ix平-μI√n/s ;再比较t与t表

●两组平均值的比较:

(2)F检验法(精密度):F=s2大/s2小n1与n2可以不同

11.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小测量误差

(3)消除系统误差

(4)减小随机误差

测定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以Fe2O3%表示),经6次测定其结果为:

40.02, 40.12, 40.16, 40.18, 40.20, 40.18。

试t-检验法判断该组数据中是否有可以舍去的数据(置信度取95%)。解:经计算有X平= 40.14 ,S= 0.066

查表得,t0.95, 5 = 2.57 。置信区间为:

因为40.02 不在此范围内,应舍去。

Grubbs和t-检验法引入了两个重要参数X平和S,检验的准确度较高。

例题:用某新方法测定试样中Fe的质量百分数,八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 27.54,27.52,27.08,27.56,27.54,27.56,27.50,27.58试按定量分析的要求,以95%的置信度,报告试样中Fe的分析结果。若试样中铁的真值为27.54%,该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5

1.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酸失去1个质子后转化成它的共轭碱;凡是

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碱得到1个质子后转化成它的共轭酸。

2.溶液中的数量关系:

物料平衡(MBE):各物种的平衡浓度之和等于其分析浓度。

电荷平衡(CBE): 电中性原则,溶液中正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负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质子平衡(PBE): 能量守恒,溶液中酸失去质子的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的数目。

3.酸碱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以σi表示。分布系

数取决于该酸碱物质的性质和溶液H+浓度,与总浓度无关。

4.计算酸度的程序和公式

5.滴定曲线的性质

6.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变色范围与突跃范围交叉;pHSP 与 pKIn,越接近越好;强酸碱滴

定,PP、MR、MO都可以

7.影响突跃的因素:

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Kt:Kt数值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待测物的浓度C:一般情况下,C越大,突跃越大;C越小,突跃越小。

8. 定量滴定的条件:如果: CxKt≥106

该反应可定量,误差≤0.1%。

有足够突跃,可选择In指示滴定终点。

9.分布滴定的条件:酸的浓度与离解常数K乘积大于等于10的-8次方;且相邻

的两个离解常数K相差10的5次方以上。

10.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碱标准溶液NaOH:

配制: 消除CO2 的干扰

以饱和的NaOH(约19 mol·L-1), 用除去CO2 的去离子水稀释.

标定NaOH溶液的方法:

a.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r=204.2, pKa2=5.4, PP,

样品m溶解后,加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液滴定,平行5~6份。

b.草酸(H2C2O4·2H2O)

Mr=126.07,pKa1=1.25, pKa2=4.29,

选用PP为指示剂

m(质量大)溶解、定容到100.0mL,移取20.00mL,酚酞为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滴定,平行5~6份。

(2)酸标准溶液HCl:

配制: 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 H2SO4(18 mol·L-1),用水稀释.

标定:

a. 无水Na2CO3, 270-300℃烘1hr,

MO ; MR+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b. 硼砂: Na2B4O7·10H2O

Na2B4O7·10H2O=2NaH2BO3+2H3BO3+10H2O

60%相对湿度,防失水。 pHep=5.1, MR。

H+浓度和共轭酸碱对离子浓度很接近

1. EDTA 螯合物:应用最广,稳定性高,有一定的选择性。控制反应条件,能得到所需要

的络合物。作滴定剂和掩蔽剂等。1、具有环状结构。2、螯合效应:稳定的环状结构,特别五元和六元环,使螯合物附加了很高的稳定性。3、配比简单,计量明确。

2. 副反应系数:未参加主反应组分M (或Y 等)的总浓度与平衡浓度[M](或[Y]等)的比

值,从而得到副反应系数。

()

X f

α f 引起的X 的副反应。

3. 条件稳定常数:设未参加主反应的M 总浓度为[M ’],Y 的总浓度为[Y ’],生成MY 、MHY 、

M(OH)Y 的总浓度为[(MY)’],当达到平衡时,可以得到以[M ’]、[Y ’]、[(MY)’]表示的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 4. 邻邦误差公式

'

'

10

10

100%

pM pM t E ?-?-?=

?

5. 配位滴定酸度控制:需要加入缓冲剂

缓冲剂的选择原则:合适的缓冲pH 范围: pH ≈pKa 足够的缓冲能力: 浓度计算 不干扰金属离子的测定

6. 酸效应曲线:1、确定金属离子单独进行滴定时,所允许的最低pHmin 值(最高酸度)。

2、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在一定的pH 范围内,什么离子可被滴定,什么离子有干扰。

3、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或连续滴定。 7. 定量和分布滴定的依据:

定量准确滴定的依据:若ΔpM=±0.2, 要求 Et ≤0.1%,根据误差公式得: lgc sp ·K ′MY ≥6.0

8. 分布滴定的依据:N 存在下滴当M 时,一般要求 △pM ′ ≥±0.2,终点误差Et ≤±0.30% 由Ringbom 公式,可得: CspM K ′MY ≥105

或者:lg(CspM K ′)≥ 5 且必须满足:

lg(CspM K ′MY ) - lgKNY[N] ≥5

9. 提高选择性的途径:配位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沉淀掩蔽法

1.电对的条件电势:在特定条件下(如酸度、浓度等一定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

度都是1mol/L时的该体系的电极电势。

2.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亚

甲基蓝、二苯胺)

3.影响速度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自动催化反应

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碘量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重铬酸钾滴定法、其他氧化还原

滴定法

5.典型的应用实例:重铬酸钾(全铁的分析),碘量法(铜合金中铜的测定;漂白粉中有

效氯的测定;有机物的测定:维生素C、甲醛、丙酮等;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硫酸铈法);高锰酸钾法(有机物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沉淀类型:晶型沉淀、无定形沉淀、凝乳状沉淀

2.沉淀的条件:

(1)晶型沉淀:稀溶液、搅拌、热溶液、陈化

(2)无定形沉淀:热溶液、浓溶液、搅拌、加入电解质、趁热过滤

(3)凝乳状沉淀

3.冯威曼经验公式:分散度=K(C Q-S)/S

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值。

在临界值以下,沉淀以异相成核为主,得到大颗粒沉淀。

超过临界值,沉淀以均相成核为主,得到小颗粒沉淀。

S:晶核的溶解度

Q:加入沉淀剂瞬间沉淀物质的浓度

Q - S:过饱和度

(Q –S)/S:相对过饱和度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温度、介质等有关

4.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1)共沉淀现象:表面吸附引起的共沉淀;生成混晶或固溶体引起的共沉淀;吸留和包夹引起的共沉淀

(2)后沉淀现象(继沉淀现象)

5.银量法所使用的标准溶液和指示剂:

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液呈显被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色。

2.吸收光谱性质: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

2)不同物质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均不相同。

3)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大。

3.光吸收基本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表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后,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

1

lg

==

A KbC

T

A吸光度

K比例常数(ε)

b液层厚度

c溶液浓度

4.光度计的结构: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输出显示

5.参比溶液的选择:

1)当试液及显色剂均无色时,可用蒸馏水做参比溶液;

2)显色剂无色,被测试液有颜色,可用不加显色剂的被测试液做参比溶液;

3)显色剂有颜色,可选用不加被测试液的试剂做参比溶液;

4)显色剂和试液均有颜色,可将一份试液加入适当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起来,使之不再与显色剂作用,而显色剂及其他试剂均按试液测定方法加入,以此作为参比溶液;

5)改变试剂加入顺序,使被测组分不发生显色反应,可以此作为参比溶液消除干扰。

6.分光光度的定量方法:标准管法、标准曲线法、吸光系数发

7.示差法原理:

原理:

示差法采稍低于待测液浓度的标准液作参比。

设:待测cx,标准为cs(cs < cx)。则:

Ax= εb cx,As = ε b cs

ΔA=Ax -As =εb(cx -cs )=εbΔc

当以cs为参比时,有ΔA=Ax =εbΔc

测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普通法中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之差ΔA。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Δc值,则待测溶液浓度c x:

c x = c s + Δc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

分析化学A(1)

分析化学A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C ) A.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致 B.把滴定后的液面读数读成 C.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D.把滴定管的读数误记成。 2.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可采用( C ) A.平行测定试验 B.做方法对照试验 C.做回收率试验 D.做空白试验 3.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该是( A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二、判断题 1. 13C-NMR谱,可给出丰富的碳骨架及有关结构和分子运动的信息(√)。 2. 1H-NMR能够给出氢的分布是根据偶合常数得到的(√)。 3.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包括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和亚稳离子三大类(√)。 三、填空题 1.采用常量分析法时,固体试样用量应大于100 克。 2.高锰酸钾法应调整溶液的酸度为,调整酸度时用_____稀硫_____酸。 3.在无干扰的条件下,测定下列离子适宜的滴定方式是,Al3+:_____EDTA_______;Ag+:_____稀盐酸______________。 4.铬黑T指示剂用作测定金属离子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为_____黑色转为透明色________________。 5.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样品,在可见光区光源用____氢灯或氘________灯,吸收池可选择_____石英_______材料的吸收池。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单色器配置在____________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紫外吸收光谱主要是反映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而不是整个___分子_____的特征。 8. 烷烃类的ν-H C峰一般接近又低于_________cm-1,烯烃类的ν-=H C峰位于__________cm-1

化学分析工试题

化学分析工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单位部门:姓名:准考证号:考场: 水泥化学分析工理论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GB/T176-2008标准仅适用于各类水泥及熟料的化学分析。() 2、一般浓度的HCI、KOH溶液同样具有缓冲溶液的作用。() 3、GB/T176标准采用直滴法(基准法)测定Al3+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Ti2+的干扰。() 4、测定铁石、硫酸渣中Fe 2O 3 时,可以使用EDTA直接滴定法。() 5、测定水泥中氧化镁时,不能用盐酸直接分解样品。() 6、不溶物是一种化学成分,它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留下的不溶残渣。() 7、快速灰化法测定煤中灰分时,可充许将灰皿连同煤样直接放入马弗炉中灼烧。 () 8、GB/T176标准规定,灼烧过的SiO 2 沉淀要求用HCL和KF处理,以便消除沉淀上吸附杂质的干扰。() 9、新标准增加氯离子含量要求,主要是限制外加剂的加入。() 10、K-B指示剂、CMP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可显示不同的颜色。()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GB/T176-1996标准规定,在进行化学分析时,除另有说明外,必须同时做 的测定,其他各项测定应同时进行并对所测结果加以校正。

2、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其中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用 等方法制取。 3、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取 为测定结果。浓度运算过程中保留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有效数字。 4、水泥化学分析中,分解试样的熔剂分为和两种。 5、煤的工业分析中,ad、ar分别代表基基。 6、使用没有经过校准的量器(如容量瓶、滴定管等)容易造成误差。 7、空白试验是指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所进行的试验。 8、铜盐回滴法测铝时,终点颜色与剩余量和PAN指示剂的加入量有关。 9、GB/T176-2008标准规定了水泥中三氧化硫测定可 用、、 和方法。 10、某些试样的烧失量出现负值,主要原因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水泥烧失量测定是指试样在950-1000℃下灼烧()。 A、1-1.5小时 B、1小时 C、30分钟 D、20-30分钟 2、在测煤的工业分析时,灰分的测定应在温度升至()时,在该温度下保温30分钟。 A、350℃ B、500℃ C、815℃ D、700℃ 3、银坩埚—NaOH溶样,用酸分解溶块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后,有时溶液出 现混浊是()造成的。

分析化学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2.仪器分析的分类与特点 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 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2.仪器分析的分类依据与各类特点 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 1.对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个总体的了解 2.对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有较清晰的线索 四.建议学时安排:1 学时 一、分析化学的发展及仪器分析的产生 分析化学的发展已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 从16世纪天平的发明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特别是四大反应的平衡理论)的发展,分析化学引入了物理化学的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因此,这次变革的标志是,分析化学从单纯的操作技术变成为一门学科。 第二次变革 20世纪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展,分析化学由化学发展到仪器分析,并逐渐产生了一些现代的仪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这就是第二次变革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分析化学进入第三次变革: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快速、准确,使分析仪器自动化、智能化,各种傅里叶变换仪器的相继问世,使传统的仪器更具优越性和多功能化;计算机促进统计处理进入分析化学,出现了化学计量学,它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设计或选择最优条件,并从分析测量数据中获取最大程度的化学信息。

可以这样说,这一变革使分析化学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分析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信息的科学。 二、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关系 1 仪器分析定义 所谓仪器分析是指那些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表征物质的某些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性质参数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状态及结构的方法。 2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 1.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不少原理都涉及到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2.仪器分析离不开化学分析,其不少过程需应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 3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分别 三、仪器分析的特点 ①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比较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 ②选择性好,许多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可以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混合的组分。 ③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④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作组分及含量的分析,在状态、结构分析上有广泛的应用。 ⑤多数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比较大,不适于作常量和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⑥仪器分析所用的仪器价格较高,有的很昂贵,仪器的工作条件要求较高。 四、仪器分析的内容与分类 五、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社会进步为仪器分析的发展提出了"空前的要求" 只作组分和含量的分析已远远不够了,要求进行结构、状态、形态,甚至是能态的分析;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第2章 2、为了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若果从某稻田中取一小铲泥样进行测定,试问由此试样所得分析结果有无意义?为什么? 答:无意义,这样的分析结果没有代表性。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土壤的分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成分分析,肥力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土壤的组成具有不均匀性,且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为了采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必须多方面考虑。比如: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量等。 5、已知铝锌矿的K=0.1,a=2。 (1)采取的原始试样最大颗粒直径为30mm,问最少应采取多少千克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将原始试样破碎并通过直径为3.36mm的筛孔,再用四分法进行缩分,最多应缩分几次?(3)如果要求最后所得分析试样不超过100克,问试样通过筛孔的直径应为多少毫米? 解:(1)K=0.1 a=2 m =Kd a=0.1×(30)2=0.1×900=90kg (2) K=0.1 a=2 m= Kd a=0.1×(3.36)2=1.13kg (90/2n)<1.13 n=6.33 故最少缩分6次。 (3) Kd2≧0.1 d=1mm 第4章 2.指出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减免? (1)电子天平未经校准;(2)容量瓶何以业管部配套; (3)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4)天平的零点有微小波动; (5)滴定时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 (6)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4)随机误差。(5)过失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8.下列数据中包括极为有效数字? =4.74 (6)pH=10.00 (1)0.0083 (2)27.160 (3)700.0 (4)7.80 (5) pK a 答:(1)2 (2)5 (3)4 (4)3 (5)2 (6)2 10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合金中铬的质量分数,每次称取试样均为2.00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1.02%,1.03%;乙:1.018%,1.024%。问哪一份报告是和合理的,为什么?

最新分析化学试题1

分析化学试题1 一、选择题( 共12题24分) 1.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 和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 0.09 V (B) 0.18 V (C) 0.24 V (D) 0.27 V 2. 有一煤试样,测定湿试样的灰分为5.88%,干试样的灰分为6.00%,求湿试样的含水量( ) (A) 2.50% (B) 3.00% (C) 2.00% (D) 3.50% 3. 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 [已知此条件时φ0' (Fe3+/Fe2+)= 0.68 V,φ0' (Sn4+/Sn2+)= 0.14 V]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4.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5. 在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C)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D)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6. 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 3B。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是( ) (A) 1.1×10-13(B) 2.4×10-13 (C) 1.0×10-14 (C) 2.6×10-11 7.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 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r(Cl) = 35. 5, Mr(AgCl) = 143.3)

武汉大学习题解答-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一章 思考题解答 p20-23 4.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好些,因为他的式量大,称量误差小。例如标定0.2mol/L 的NaOH, 假设消耗30ml, 则需邻苯二甲酸氢钾1.2g, 需H 2C 2O 4.2H 2O 0.4g, 称量误差分别为±0.0002/1.2=0.017(%); ±0.0002/0.4=0.05(%) 5. 用硼砂较好,道理同4题。 6. 计算公式为 C HCl = m(Na 2CO 3)/M/V(HCl) a. 偏低,因为V(HCl)偏大,所以C HCl 偏低 b. 偏低,因为m(Na 2CO 3)偏低,所以C HCl 偏低 c. 偏低,因为没有荡洗,使C HCl 偏低 d. 无影响 e. 两种情况:(1)在零点以上,读数为V(HCl) =20ml,而实际值为21ml, 以20计算,使C HCl 偏高;(2)在零点以下,读数为V(HCl) =20ml,而实际值为18ml, 以20计算,使C HCl 偏低; f. 漏液,读数为V(HCl) =20ml, 而实际值为15ml, 以20计算,使C HCl 偏低 g. m(Na 2CO 3) 撒落,m(Na 2CO 3)读数为0.1235g, 实际为0.1230g, 但是以0.1235g 计算,使C HCl 偏高 h.有影响,但不能确定是偏高或是偏低。 计算题解答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 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 L =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 (A)0.2500 (B)0.0025 (C) 2.005 (D)20.50 2.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 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3. 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K a = 1.4×10-3) B. 甲酸(K a = 1.8×10-4) C. 乙酸(K a = 1.8×10-5) D. 氨水(K b = 1.8×10-5) 4. 在pH= 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2 mol·L -1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 2+。已知:lg K PbY =18.0,lg Y(H) =6.6,lg Pb(Ac) =2.0,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 A. 10. B. 9.0 C. 6.7 D. 5.7 5. 某HCl 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 ?L -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θ?为( ) A. ' θFe /Fe 23+ + ?= θFe /Fe 23++? B.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III Fe lg 059.0αα+ C.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Fe III Fe Fe 32lg 059.0αγαγ+ + + D.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I Fe Fe II Fe Fe 23lg 059.0αγαγ+ + + 6.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A. 2 θB θA ??+ B. 5 6 )2(θ B θA ?+?? C. 5 32θ B θA ??+ D. 523θB θA ??+ 7. 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HOAc-NaOAc B. H 3PO 4-H 2PO 4- C.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D. H 2CO 3-HCO 3- 8.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6.5~10.0范围内,若pH 过高,则

分析化学1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2组分析数据,要判断它们的均值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应采用() A、F检验 B、t检验 C、F检验+t检验 D、G检验 2、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3、测定天然水总硬度时,配制EDTA的蒸馏水中含有Ca2+将产生()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偶然误差 4、下列各措施中,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是() A、进行量器的校准 B、增加平均测定次数 C、进行对照试验 D、进行空白试验 5、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数的是() A、[H+]=0.03mol·L B、Mg%=19.50 C、pH =10.25 D、4.0×103 6、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 A、数值固定不变 B、数值随机可变 C、无法确定 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7、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的质量为() A、0.05g B、0.1g C、0.2g D、1.0g 8、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1mL,若要求满足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10 B、20 C、30 D、40 9、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量为 30.3% ,则30.6%-30.3%=0.3% 为()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10、滴定分析一般是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停止滴定这点在分析中习惯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终点 C、等当点 D、变色点 11、已知1mLKMnO4相当于0.005682gFe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分析实验室中管理标准物质的程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000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JF 1342-2012 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 ?JJF 1343-2012 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RM 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性被证实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 3.2 有证标准物质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 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 3.3 标准溶液 standard solution 由用于制备该溶液的物质而准确知道某种元素、离子、化合物或基团浓度的溶液。 注:本文件中的“标准溶液”指CRM经溶解或稀释后配制而成的溶液。

4. 管理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化学分析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应有标准物质管理人员。标准物质管理人员负责统筹管理标准物质的购买、验收、保存、使用、期间核查和报废等工作。 4.1.2 实验室应有运输、贮存和使用标准物质的相关程序,以防止污染或损坏。 4.1.3 实验室应有标准物质的管理记录。标准物质的管理记录应至少保存 3 年,或按相关规定的期限保存。 4.2 有证标准物质(CRM)的选择与购买 4.2.1 实验室选择和购买 CRM,应符合 GB/T 27025-2008 中 4.6 的要求。实验室应优先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物质目录》中所列出的 CRM,如果目录中没有实验室需要的 CRM,也可选择国内有关行业部门或国外生产组织提供的 CRM。 4.2.2 实验室应确保所选购的 CRM 应满足下列要求: 1.有明确的溯源性和不确定度声明; 2.CRM 的制备、定值及认定符合 JJF 1342-2012、JJF 1343-2012 和 GB/T 15000 给出的 有效程序。 4.2.3 CRM 特性值的不确定度水平应与测量中的限度要求相匹配。 4.2.4 对出售 CRM 的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和资质核查。 4.2.5 属于危险化学品或易制毒化学品的 CRM,其购买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3 有证标准物质(CRM)的验收 4.3.1 收到 CRM 后,实验室应进行下列检查并填写验收记录: 1.运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包装、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3.有无证书,是否在证书声明的有效期内。 4.3.2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验收合格后,标准物质管理人员应赋予 CRM 明确的标识。实验室完成 CRM 的验收后,应建立 CRM 档案,包括证书、验收记录等。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 A. KMY/KNY104; B.KMY/KNY105; C.KMY/KNY106; D. KMY/KNY108; ~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化验室化学分析方法

化验室化学分析方法 1.适应范围:测定高岭土和高岭土粉的化学组分 2总则 2.1除测定水分及有特殊要求之项目外,试样均应在105 20C烘2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方可称样。 2.2试样称量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应准确至0.2mg,本方法中所指“恒 重”系指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2 mg。 2.3 本方法中所指“水”系指蒸馏水。所用溶液除特殊指明外均系 水溶液。 2.4 每批分析均应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须与试样 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和分析步骤并进行平行操作。 2.5本方法所用试剂除特别指明外,纯度不得低于“分析纯”. 2.6除特殊规定外,测试结果的百分含量应表示至第二位小数。 3.试样制备 样品经均匀捣碎后(粒径为几毫米)以四分法分至最后试样为50G,在以高锰钢制成的圆盘粉碎机上加工,使全部通过孔径为220目的试样筛,充分混匀,备用. 4.试剂和仪器设备 4.1试剂 4.1.1无水乙醇 4.1.2氢氧化钠(片状或粒状) 4.1.3 1%盐酸:1ml浓盐酸与99ml水混合。 4.1.4盐酸:浓度为37%--38%. 4.1.5 1%动物胶:1g动物胶溶于100ml 80O C左右的热水中. 4.1.6 2-5%盐酸:2ml-5ml盐酸与95-98ml水混合. 4.1.6 1:1(V:V)硫酸 . 4.1.6 氢氟酸(HF含量不少于40%). 4.1.7焦硫酸钾(片状) 4.1.8 0.05M EDTA: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613g加适量氢氧化 钠溶于水中,以水稀释至一升. 4.1.9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5.7):称取醋酸钠200g溶于水中,加 冰醋酸6ml,以水稀释至一升. 4.1.10 0.05M乙酸锌:称取16.56g乙酸锌溶于水中,加数滴醋酸以水 稀释至一升. 4.1.11 0.005M乙酸锌:1份0.05M之乙酸锌加9份水混匀. 4.1.12 20%氟化钾:20g氟化钾溶于一定量水中,稀释至100ml. 4.1.13 2%抗坏血酸溶液:2g抗坏血酸溶于一定量水中,稀释至

分析化学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 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 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收产生的原子特征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 3、线光谱和带光谱: 4、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示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 1 L; 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示为n 2S + 1 L J。 5、统计权重和简并度; 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 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 6、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7、 8、 9、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 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 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10、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 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完整版)分析化学发展史1

分析化学发展史 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 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为鉴别的依据。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银”来鉴定硫汞矿石。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在古代主要是 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计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古代的金属检验,最重要的是试金技术。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在古罗马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l6世纪初,在欧洲又 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

一步发展。l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为主,发展到广琵应用化学反应为主,提高了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 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析。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L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 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了。”

化学分析室个人工作总结

化学分析室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2021年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入另一个阶段,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今年,是我在参加环保工作的一年。按说,我们每个追求进步的人,免不了会在终岁首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在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我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分析室化验员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21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始终有这样的思想理念: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不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要享受其过程,享受工作的快乐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并把这种思想理念经常的给身边同事们灌输,督促他们平时要注意学习。走到哪,学到哪,干到哪,学到哪。我认为:我们供职的企业性质是国企,要让领导认识你、了解你、信任你、依靠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使这漫长的过程尽可能的缩短,这就要我们自已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尽快的进步。从另一方面讲,国企用人的特点是:一人多用,一人多能。也许我们晋升的机会是缓慢的,但是我们学到的知识是永恒的,这就更要求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在这一年里,中间经历了方法验证、上岗证的考试、资质认定等,从刚开始的上岗证考试那个急哭的小女孩到现在基本的化学法拿下来为止,中间大多数都是处于不断学习、不断积攒经验,为的是不断让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不管是跟监测站的老师还是跟韩工学习,我相信这必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二、享受工作过程体会工作的快乐 从初三开始第一次接触化学时,我就很喜欢,我想以后自己能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该多好,没想到自己真的做到了,虽然来公司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领导说的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我想如果让我留在这个公司我将会很感激的、很努力的工作。所以感谢领导作出的正确的选择。这一年里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我没有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每次室主任安排的工作我会尽力做到最好,从刚开始的时候做事效率有点低到现在一天可以做两个到三个实验,在整个工作中,我处于享受的过程,我没有因为工作而工作,而是因为喜欢所以享受工作。 三、工作不足,仍需改善 1.虽然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化学法,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不卑不亢,保持一颗平常心。 2.这一年里没有时间去学习大型仪器,是自己的不足。 四、2021年的工作计划 1.多多抽空学习大型仪器。 2.多看跟专业相关的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3.把来年的该考的专业证拿下。 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即将迎来的一年中,我们会继续不断的努力的,这是一直无法拒绝的问题,这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年终时候的总结。每一年都有自己

分析化学答案 (1)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4-1 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1)定义不同。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而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2)使用范围不同。电离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也不能解释有的物质(如NH3)虽不含OH-,但具有碱性的事实,而质子理论却能对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问题统一加以考虑。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HPO42-,NH3,PO43-,CO32-,OH-,C6H5O-。 3.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上述碱的共轭酸分别为: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 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HCO3-,H3PO4, (CH2)6N4,NH3,HCN,HF,CO32-

答: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上述为共轭酸碱对的分别是:HOAc-OAc-,NH4+-NH3,HF-F-,(CH2)6N4H+-(CH2)6N4,H3PO4-H2PO4-,HCN-CN-, HCO3-- CO32-。 5.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答:4题中的各种共轭酸碱中,最强的酸是H3PO4,最强的碱是CO32-。 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3PO4、HF、HOAc、(CH2)6N4H+、HCN、NH4+、HCO3-。 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NH3、CN-、(CH2)6N4、OAc-、F-、H2PO4-。 6.HCl要比HOAc强得多,在1mol·L-1HCl和1mol·L-1HOAc溶液中,哪一个的[H3O+]较高?它们中和NaOH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答:HCl溶液中[H3O+]较高,HCl和HOAc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 因为HCl给出质子的能力强,在水溶液中几乎全部离解,为一强酸;而HOAc给出质子的能力比较弱,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离解,因此HCl溶液中[H3O+]较高。 因为相同物质的量的HCl和HOAc可以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所以HCl和HOAc 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 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 (1)NH3·H2O;(2)NaHCO3;(3)Na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