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的积累

1.写作素材与素材积累

(1)素材的含义

素材是指作者为了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原始材料。

在这种表述里,写作目的是先在的,作者“为创作需要”“收集”,就是去寻找、发现与写作目标相关的意义材料。我们所说的素材,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还指在写作目标出现之前,作者生命际遇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素材的积累是动态的、历时空的,无论是否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在个体生命历程中都在不断充实、更新。教材提出“写作素材积累”,正是从历时态角度,将“写作素材积累”看作是持续的一种生命状态,强调对能够发挥孕育意义作用的经验性的事实,以及习得知识的重视和自觉储备。

(2)素材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

①素材积累能够激活作者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

素材的积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他的智力,激活产生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使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进而产生写作动机。在生活实践中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独特的经验,融汇于自身的感知活动,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思考能力,经验的不断积累,创作主体所拥有的写作创造活动的基础就越厚实。而认识的每一次活动又都受到过去经验的启示和影响,这样的实践“训练”,锻炼着作者的敏锐性,从而使作者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有解释能力的“心理结构”,当新的、有意义的信息与作者相遇,便能迅速地在这个结构中碰撞、并行、同化、顺应,从而形成内在的驱动力,鼓励、推动作者继续求知、探索,驱使作者进入写作状态之中,以实现自己表达的欲望。

②素材的积累过程促使写作“灵感”的发生

“灵感”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于无意识的加工而使认识产生某种飞跃,或者表现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觉’,或者表现为某种创造性的观念和思想的突然降临。”灵感的出现虽然是下意识的、非逻辑的、突然爆发的,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它的机制和定势。它仍然属于一种创造劳动的产物,是创作中思维的一种勃发状态,往往出现在人们的创造力处于高峰的精神状态之中,思维飞跃,意识和潜意识的突然沟通,潜意识之门被打开,并通过高层次的心理功能表现出来。写作“灵感”的激发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素材积累活动促使写作“灵感”的发生是其重要的一类。写作者在不断地接触和感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大量持续的阅读与理解多种知识的过程中,纷至沓来的富有刺激力的人和事,众多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此类与彼类,会使作者感触迭起,茅塞顿开,引起认识上质的飞跃,获得灵感的眷顾。

③素材积累是形成文章思想观点的物质基础

任何性质的文章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作品中的基本思想,应该是写作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发现。而只有对现实生活长期关注和思索,在自觉的积累素材中融会、提炼,才可能出现思想结晶。许多人、事、现象,由于本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必然会发生碰撞,从而把彼此隐蔽的关系暴露出来,使我们在积累过程中有所发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素材积累的本质就是思想储备。

总之,素材积累是写作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素材积累能扩大写作者的知识视野,提高写作者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对于“写什么”和“怎么写”以及文章的质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3)素材积累的特点

①自然性与持续性

自然性是指人对素材的积累是按照大脑自身的生理法则储存;持续是说这种积累的时间是漫长的。

按照人的大脑自身生理法则储存素材是混乱的、无序的,但这种日常记忆储存本身构成了人类生存和认知的一个先在基础,且使得人变得聪慧而富有情感,提升了人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的能力。这个漫长的、无意识的积累随着生命的存在而持续不断,成为作家毕生创作的无限财富,在创作中表现为认知的独特性和生命表现的独特性,而且常常决定作家对世界的独异认知与发现。

②系统性和独特性

系统性是指积累的条理化和系列化。在“自动积累”的持续行进中,人们进入学校学习,也就进入了“自觉积累”素材的强化训练,并能逐步认识到自觉性积累素材对成就一个人事业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使你获得最大限量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在语文学习的语境中,老师引领学生逐渐练就了收集素材的思维意识,初步建立有系统的“资料库”。在这个系统中,围绕着学科专业、相关写作目的,归类存放着有价值的资料。系统的稳定存在,要求作者随时回顾、归类、整理,从而使系统保持高度有效。

独特性是指作者建立的素材系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职业色彩。由于个性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兴趣与注意的偏好,人生理想各异,学习者对训练内容的接受自然存在差别,素材积累便会因人而异。同时,作者进入职业领域,无论是从事文学写作,还是从事学术写作,也就开始了“职业敏感”的养成,表现为长期对职业领域相关的种种事物进行有意观察积累,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对象,并使这些心理活动和获得很大的认识成果。在“职业敏感”养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性的注意,如此思维心理活动持续地、大量地反复进行,使人的大脑神经与反映专业有关事物的部分得到高度的分化,这方面的感知也会越来越精细,相应的记忆、思考也会变得敏锐而深刻,从而建立起“自觉积累”素材的系统,这就不免打上了个人职业的烙印。

(4)素材积累的要求

①积累素材贵在一个“勤”字

在优选材料中,要细心考证、去伪存真,即使是实感或者是调查等第一手资料也不是直接可用的,也要经过慎重的比较和分析,理出实质性的结论。

②积累素材要丰富

素材占有的丰富性和与单一性相对的。丰富性要从范围去思考,即作者所积累的素材类别、性质要多样。

③积累素材要与思考紧密结合

素材占有的丰富性不仅是“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在阅读搜寻中要有问题意识,多深思,才能“熟虑”,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独特的见解,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④素材积累要及时整理

整理的过程也就是消化理解的过程,深化内涵的过程,巩固记忆的过程。把零碎散乱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把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是运用这些材料的准过程,是衍生自我、拓展理解的创新过程。值得提示的是,我们要对随时触发的灵感,对“突发奇想”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写作创新的增长点,是文章独显特色和魅力的闪光点。

2.写作素材的类型

素材积累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有了具体写作意向,进行自觉积累而言。一般来说,素材积累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感应素材储备。即对客观现象、客观事实的积累。二是知识素材。即对总结前人实践

经验著述的书本知识的积累。三是思想观点素材。主要是对前人各阶段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汲取。四是情感素材。即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心理感受的储备。不过,由于所写文章种类的差别,素材积累的重点也就有所区别。

(1)文学写作应注重对人、事、景物等素材的积累

文学写作是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及影视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写这类作品,虽然彼此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性质基本相同。其主要内容或来源现实社会,或见诸史书,都属于人的社会生活和情感内容。具体来说,文学写作应注重对人、事、景物等素材的积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将广泛的收集与侧重观察相结合。

与写作内容有关的重要人物,要能知其相貌、穿着风格、经历、教养、生活方式,要了解其生存环境、生存意志、生活能力、立身处世的特点,更要关注“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独特的情感心理。

事,指各种各样的事件、事迹和事故。对于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能知其关键点是什么,如何发展和演化,导致了什么结果,蕴含着什么意义。

景物,指各种风景和物体。一切可以看得见、摸的着、感受得到的,都在体验、识记、积累储备之列。

(2)学术写作要注重对有关的现象、事实、实物、数据、文献等素材资料的积累

学术写作是指发表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各种学术观点的论著,也包括宣传政治主张与社会思想的论文。这类写作,虽然各有其特定的专业内容,但在通过分析客观现象与事实,揭示和论证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一点上却完全相同。学术写作要注重对有关现象、事实、事物、数据、文献等素材资料的积累。

①现象素材

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形态。社会科学中,语言发展有语言现象;文学发展有文学现象;政治活动有政治现象;经济发展有经济现象……

②事实素材

事实是客观世界或社会实践中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情况。事实的发生与演化,一方面要遵循事物内部的规定性,一方面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事实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理论研究中积累事实素材是不可或缺的。

③实物素材

实物资料是反映现象与事实的具体物件。恩格斯说:“动物学和植物学首先依旧是从事搜集事实的科学。”恩格斯说的“搜集事实”即指搜集标本,足见实物素材的积累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④数据素材

数据是反映事物量的规定性的一些数字,是各种计算、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所依据的数值。事物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具体的数字上。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常用数据去表明。数据也是人类认识事物很重要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学术研究者一方面要自己动手记录和积累有关数据,另一方面要留心收集有关数据资料,以作为研究的材料和形成理论的依据。

⑤文献素材

指有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图书资料。人类的知识是逐渐积累的,前人对文化和科学史上某种研究成果可供后人借鉴,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无论是何种研究,它的实施都与一定的文献资料有着密切的关系。

(3)实用写作应注重对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有关的情况、问题、事件、事实等素材的收集

①积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

要广泛收集政治理论方面的素材,对政治理论书刊、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领导讲话等,要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为我所用。

②积累一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辅助性知识。

③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有足够的了解

如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业务特点、员工的意见和要求,乃至工资、福利、人际及家庭关系等,都应该有尽可能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对典型事例、先进人物事迹,以及曾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应了然于胸,同时做好对外单位、外地的工作经验的积累。

④对领导思想和观点的积累

每一位领导都有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讲话风格,要想增加领导对所写文章的认同度,平时就要注重领导观点的收集,在文稿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领导平时常说的话、常讲的观点。

3.素材积累的途径与方法

(1)素材积累的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可分为无意识的“自动积累”与有意识的“自觉积累”。①无意识的“自动积累”与“自觉积累”二者性质的不同

无意识的“自动积累”指的是在生活中,人们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顺其自然获得生命经验感知的行为。就其客观原因来说,无意识积累是人在生活际遇中自然发生的、碰见的,由于刺激物具有新奇或强烈的特点,引发关注,也可能留存在记忆中,属于自动保存积累。这样无意识积累的时间是漫长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也是混乱无序的,它是按照自身生理法则储存,个人对这样积累的素材不会设想以后有什么用场。然而这些“自动记忆”却成为认知的先在基础,有些可激发写作动机,引领作者走向创作之旅;有些在写作目标确定后,经过提炼,可以转化为题材,进入作品;有些发挥着间接作用,或继续“冬眠”,等待着作用之“机会”。无意识素材积累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明显,尤其是散文写作,比起其他文学体裁对无意识积累的素材的运用更为直接。

有意识“自觉积累”是指在远期写作方向或近期具体写作目标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材料。通过深入生活,观察感受,丰富实践经验;通过阅读理解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与思想等,这些都属于有意识的积累。要从直接经验材料和间接经验材料的获取两个方面重视有意识的经验积累。

②无意识“自动积累”向有意识“自觉积累”的转变

一位作者要想不断地创作出好作品,自觉地扩大“有意记忆”和主体性认知经验十分重要。作者起初写作,其中无意识积累素材占有不少的分量,若还要继续写作,那他就必须深入生活,保持对素材积累的自觉性。深入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获取具体材料,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中能够保持生命的鲜活状态。

要说明的是,无意识“自动积累”并不会随着“自觉积累”的出现而消逝。由于生命个体的生活丰富性和多样性,“自动积累”在“自觉积累”的强势挤压下仍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充盈着写作者。可以说这两种素材积累形态,在写作者那里始终并行不悖。无意识积累素材在发生过程中可能转变为有意观察积累素材,比如有人在家中突然听到外面有激烈的争吵声,这种外部刺激物会引发关注,可能看看就放弃而离去,也可能看看会上去调解,着全部过程始终属于无意识观察过程。但是,如果这个人是文学创作者或行政管理人员,他发现这个事件中包含有与职业目的相关的东西,他的无意“自动积累”就会悄然转变为有意“自觉积累”。能够将“自动积累”向“自觉积累”转变,与其接受的职业目标训练有密切的关系,有鲜明职业角色意识和目标追求的人,才会在许多情况下把无意的变为有意的。

(2)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实践活动,也是认识主体受已有知识与思维的影响,对客体的一种有意识、系统的直觉活动。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之于自己的亲见、亲闻、亲身体验以获得素材的一个途径。

观察的第一步是观看,即通过眼睛了解客观事物的外形、特征、性质、内涵等等。但仅凭“观看”,很难获得独特的、生动的、深刻的事物素材,必须是“眼看”联合“心看”——内心感受,即视觉印象配合感知体验、联想想象活动,并辅之以理性思考,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圆满完成有意识的观察活动。

①观察的类别

a.艺术观察

艺术观察是运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景观等美的形象,以获取创作素材的感知活动。文艺观察也叫审美观察,它虽然也注意到多种事物的性状,但中心是人,是人的外貌、言语和行动,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微妙的关系,人的情感,人的精神活动等。

艺术观察与科学观察的主要区别有三点:一是它注意对具体生动的形象、细节和特殊感觉体验的摄取。二是观察中情感意志的悄然注入,在“情感化”的作用下,观察的结果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真实事实”,而是在观察者的心灵感受中发生了变异的“艺术真实”。三是观察中理性的控制会以创造更有价值、更美的东西为目的。

a.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科学观察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是由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武装起来的认识活动,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科学观察排斥主观因素,讲究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真实性。尽管科学观察也会受观察者个性心理、世界观、学术观的影响、但客观真实地获取素材是科学观察者应持有的基本立场。

科学观察又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是观察者用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受事物的各种现象;后者指利用科学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比如雷达、激光、声呐等去感知现象。野外观察、实验室观察、解剖观察、透视观察等都属于间接观察。

c.实用观察

实用观察指一般人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捕捉周围事物的一种感知活动。这种观察是人具有的一种天赋的能力,只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和实践的不同,观察能力的强弱程度不等罢了。与艺术观察相比,实用观察虽然会带上一定的情感色彩,但观察感受不着渲染、逼近“事物真实”。与科学观察相比,实用观察偏向具象思维,观察中求客观性和真实性,一般不借用间接观察手段。

②观察的实施

观察的进行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不同的人的观察具有个性化的特色,且写作对象不同,写作者对观察方式的选择也各有侧重。以下我们主要是对确立了写作任务后,进行文学观察和科学观察活动的程序作以描述。

a.艺术观察的内容的实施

其一,选取理想的观察视点和方法。从观察主体来看,艺术观察往往带有主观性,观察者在一定认知态度、情感好恶的基础上进入观察,主观倾向自然会蒙上“视觉镜头”。所以,心理观察点的确立就是要求写作者反复推敲“认知”,并且与物理观察点相融合,从而获得理想的观察视点,保证真实表现事物的特征。从观察客体来看,观察对象不仅具有空间因素,即指事件发生的所在地,而且具有时间因素,即指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或事件正在进行过程中的现场。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场景,是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都有诸多的观察角度。观察的物理位置不同,画面所包含的范围、对象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最佳观察点

被视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观察者可采用定点观察和动态观察的方法,前者指观察者深入到人物经常活动的环境中对其行为状态进行正面观察;后者指观察者对人物在不同活动场景中与其他人交往时的话语、神态、行为进行观察,以取得能表现人物典型特征的素材。观察事件可采用跟踪观察的方法,即动态视点,这可以清楚地了解事情变化的来龙去脉;可以选择事件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情况了解,即分解视点,观察者再通过联想、组合、最大程度地复原事件现场。其二,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在现场捕捉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特征,这是文学观察的重要技巧。有特点,才有新意,才有生命力,才有吸引力。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说的就是抓住有特征、典型的素材,才会为写作的感染力打下基础。生活本身是丰富的,实际生活中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其语言、思想感情、行为都会打上个性的印记,作者应捕捉到那些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和本质的事实,特别是那些感人的细节素材。

其三,做好观察记录。把见到、听到、感觉到有意思的事情,如一件富有戏剧性的生活小故事,一个动人的场景,一场机智的谈话,一个富有特征的形象,或某种客观现象与事实,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不仅是积累感应素材与思想观点的一种很好方法,而且也是培养观察力、磨练笔力的一个良方。在观察记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记录是观察所得,不仅务必,而且应记实事,不许虚构;学会裁剪,记有价值的材料,不可穿靴戴帽写得老长;描写要具体,叙述需简练,防止高谈阔论与空洞的情感抒发。总之,真实、具体、典型,并有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才能做好观察记录。

b.科学观察内容的实施

其一,选择观察对象。当研究题目确定后,要对观察对象按照典型性原则进行选择,这一工作是建立在观察对象的一般性了解基础之上,只有选取最有典型性的观察对象才可能保证观察的有效性。

其二,确定观察内容。选择好观察对象后,可根据观察的全面性和可重复性确定观察的内容,并通过表格等形式对拟观察的内容和进程做好安排。

其三,选择观察方法。科学观察方法多种,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动态观察,即历时空的跟踪观察对象,发现其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二是静态观察,即共时性的透视观察对象,由表及里地发现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三是比较观察,即打破时空、类别等各种限制,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间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

其四,观察实施。做好观察准备工作后,即可按照计划内容实施观察。具体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未曾考虑的因素,应及时对计划做适当调整。观察中若需要使用仪器,应对仪器的落实、使用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加以了解,防止因意外事件影响观察的进展。

其五,整理观察资料。对观察到的一切现象要做客观记录,并根据所记录的内容,对文字性记录做归纳性描述,对数据资料做定量统计,形成观察结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3)调查(略)

(4)阅读集录阅读也是研究问题、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途径之一。

①阅读对象与阅读策略

阅读分为“审美的阅读”和“理解的阅读”两大类。用喜爱或憎恶的感情去领略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种种意味,这是审美的阅读。顺着文辞形式,去探险、领会论文,实用性文章或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思想观点、精神实质、具体做法,这是理解的阅读。

从阅读过程来考察,阅读可分为“浏览式”阅读、“分析式”阅读、“研究性”阅读。“浏览式”阅读是指扫描式的锁定阅读对象,通过快速阅读,以期对阅读对象形成初步的印象。“分析式”

阅读是指阅读主体以“热情的介入者”的身份,通过仔细阅读,并以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论视角去解读、判断阅读客体提供的事实与思想;或去体验、感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捕捉独特的审美感受,其审美经验中已带有理性色彩与意识的判断。“研究性”是指对阅读对象反复多次审读,还要变换角度、变换方法读,如顺读,倒读,拆散了读,重新组合起来读,打破单一的读法,读出“特殊性”来,以透过文本的表象,开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最终站到创造性阐释、产生独到发现的起点。当然,三种方式的阅读并非完全独立,尤其在确定了写作任务以后,它们会相互紧密关联,共同服务于写作目标的实现。

从积累素材的角度来看,阅读对象和阅读策略的选择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阅读专业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本学科的经典名著、奠基性的著作、著名学者新出版的重要专著和重要文章等。对这些阅读对象,应逐章、逐节、逐句、逐字精心研读,有时需要反复几次阅读,以了解其思想内容、理论体系,反复揣摩其精髓所在,做到透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

其二,与本专业、本课题相关的书籍、文章要有选择地阅读,以扩大素材积累的范围。这时的阅读可以采用略读、速读的方法。对于看起来涉及本学科、本课题的新书、论文,如不知底细,或者以前读过要“温故而知新”者,或寻找有关材料,可采用跳读的方法。

其三,阅读中重视语言素材的积累,涉及名家名篇的语言营养,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增强语言表现力。

②阅读中的要求

阅读选择要合理。一是需要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二是数量要合理。自学者的阅读,不追求读得多,而应选择最好的、最急需或最必要的阅读对象。

读书难易要适当。要避免过难或过易,按计划循序渐进地阅读。

读书要与观察、社会调查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彼此相互验证、补充和深化,才能有效吸收、消化。

读书要与评价相结合。消极的阅读,即放弃“自我”的审视,与作者融为一体这是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的阅读经验。消极的阅读会限制思想情感,使人墨守成规。所以,读书应该进入积极状态,即从“自我”出发,评价作者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观点研究,做出阅读的结论。

③阅读对象获取的渠道

a.图书馆文献查阅

检索文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作者按照写作的需要,明确检索要求和范围,可以从区域界限、时间范围、专业范围三方面来考虑。其次是选择检索工具,作者先要了解和熟悉检索工具,清楚所查有关文献收录在哪些检索工具中,哪些检索工具中选录的文献资料质量较高、也比较丰富等等。第三,确立检索途径,可按照文献外表特征,如书名、著者、编号途径确定,也可按照文献内部特征,即学科主题来确定。第四是选定检索方法,检索工具较齐全,可用“常用法”“分段法”;检查工具若不全,可采用“追溯法”。通过上述步骤,如果还不能满足需要,则可以“按图索骥”,根据检索工具所提供的出处,分别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查阅。

b.网络资源搜索

网络资源搜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分类索引的主题检索,另一类是关键词检索。目前,较为流行的搜索引擎主要有Google、Yahoo、百度、搜狐等。另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全国的教育机构,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资源。

④网络集录的方式

阅读集录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集录方式有:

剪贴集录:

所读书籍、报刊中对写作有价值的内容,摘录、复印或裁剪下来,贴到专门的剪贴本上,列

出条目,标明出处和页码,以备用时查找。

专题卡片集录:对阅读中与具体写作目标相关的信息进行摘录,分类存储于电脑文件夹或纸质卡片中。这种素材积累有着双重意义,一是为本次创作做充分准备;二是本次写作任务结束后,这些经过了对比、分析、判断、组合、验证的素材,可以成为今后写作的备用资料。图表演示集录:对经常用到的相关数据可用图表记录;实用文写作中涉及的也应该用图表记载,能画曲线图的要画出曲线图。这样,就能使图表中的数据始终保持“最新消息”,在运用时能够一目了然。

网络集录: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复制、下载对写作有参考或辅助价值的资料,丰富更新个人资料库,已成为素材积累的重要方式。但是网络信息不完全可靠,直接录用缺乏权威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过滤,最好是经过正式出版物查证后,再集录于案头。

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从大量学生作文 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缺少新鲜的素材。 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 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 为刚步入初三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 何在目前的情况积累素材呢?主要方法有三条: 一,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 思考。 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 会接触形形色色的 人, 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 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 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 这样在你心中新 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二, 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 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 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 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 个系列。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 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 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 提取认为最新鲜、 最能 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 加以构思写成文章, 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 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 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上述讲到的在现代文阅读中需要 大量的阅读, 这可以一举两得, 学生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 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 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写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到底原因何在?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素材积累的不够多,那么,作文素材应该如何积累呢?作文素材积累有什么方法呢? 生活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1、感受丰富有趣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体味亲人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我们就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作文素材。比如妈妈经常提醒你:"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做作业要专心!";"把头抬高!";其中包含了多少关心和爱护啊!再比如开个家庭联欢会或者来做个小游戏,家人的表现一定各不相同;最近,家里面谁最开心?谁做的家务事最多?你仔细观察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事事可入文。 2、体验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有的人说,学校生活,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有啥好写的?其实,这三部曲就是好素材。别的不说,就说上课吧,哪节课最有趣?"趣";在哪儿?哪节课最难忘?最难忘哪个细节?再说校园生活还不止这三部曲,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班队活动,还有你和同学、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 3、观察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邻居家的弟弟、巷口修鞋的阿姨、小区门口的保安有没有一个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头见闻,坐车体会,市容变化,路人遭遇等,有没有一件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希望英语";等节目中,有你特别钟爱的吗?哪一期你记忆犹新?用心记录下来,不也是作文素材吗? 4、欣赏神奇奥妙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自然现象等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各地探奇揽胜,也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素材的缺乏,想表达观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如一颗颗贝壳,在沙滩上闪闪发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捡起它,成为自己写作中最亮丽的点缀。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有意识的积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涌,亮点多多。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操作,我琢磨了几点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立足课堂,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我们绝大部学生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何让用的时候不少,很少去考虑。所以,从进入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内素材积累本。其实,语文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三年高中语文课程下来,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共有140多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共有500多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我们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如何让这些浩瀚海洋中的贝壳成为自己的点缀,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有意识的训练过程。 (一)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一材多用。

一篇课文,它所传达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作文就可以有效利用了。 比如学完《跨过百年的美丽》后,我就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可以诠释出哪些道理?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大家得出以下想法: ①居里夫人不看重外表的美,更看重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②居里夫人能够抵抗为外界的诱惑,内心坚定,这也是科学研究者最宝贵的品质。

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合川区双龙湖小学涂和敏 [摘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积累是事物逐渐聚集;在《辞海》中,积累是聚集增多。文学家茅盾说:“积累,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著名教师王牧天说:“让学生在增加见闻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或有见必录,或有为必录,或有感必录,不拘一格的随意练笔。”就学生而言,积累就是观察事物,学习知识,感悟生活的记录,是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感觉记忆。 [关键词] 观察生活阅读感悟日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 甚至感到头痛,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写,而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写作的“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情况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与发现,从而造成了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局面,当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一生活的积累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方可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要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兴趣,学会观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予以指导。 首先是观察目的的明确性,观察对象的确定性。学生的观察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很肤浅,不分主次。所以,在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如为了写“跳绳”,我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比赛前告诉学生:观察别人跳绳前作了哪些准备,姿势如何,怎样跳的,获得名次的同学又有什么表现等。在

作文素材积累人物事例_描写作文

作文素材积累人物事例 写作如果没有素材,那么即使构思精巧、方法巧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反,只有素材,而没有精巧的构思、恰当的方法,也写不出好的文章。下面是橙子为您整理的关于人物事例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文素材人物事例一选好心田的种子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不管是什么人何时问起,他都能够倒背如流。而且他爱好广泛,不但热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还喜欢踢足球、弹钢琴、修理汽车、去烧烤店学习制作烧鹅、甚至是去乡下种菜。都是他热衷做的事情。 有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舅父想将他推荐给福楼拜,让他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1 / 5

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我还想问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反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人心是块田,你种下什么,便会长出什么。但,如果你将玉米、黄豆、小麦和南瓜统统种在一块田里,那将什么也长不出来。只有选择一颗适合自己的种子,并日积月累地以汗水浇灌,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 作文素材人物事例二别开生面的告别 被誉为“音乐之父”的著名音乐家海顿,曾经担任过斯合哈奇公爵府邸乐队的队长,领导着30名乐手。 有一天,公爵突然决定遣散这支乐队,这就意味着海顿和30名乐手将要丢失饭碗。乐手们一时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海顿心想:公爵决定过的事情一般是很难更改的,无论怎样央求,都无济于事。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提笔谱出了一首《告别曲》,准备拿到遣散会上,作为一次独特的告别演出。 这是最后一次为公爵演出,因为决定已经宣布,乐手们已经万念俱灰,但看在平时和公爵在一起的情谊上,还是十分卖力地演奏起来。 2 / 5

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某人的一句话,路上碰到的一件小事,电影里的一个细节,书本上的一张插图,等等,会突然跃动在你的心头。你忽然觉得可以从某人的那句话,路上碰到的那件小事,电影里的那个细节,书本上的那张插图里,引发出一个故事来。 我经常有这样的冲动。有关理论书上把这种冲动称为“瞬间突发式冲动”。这是在没有明确地准备和打算创作某一部作品,却在偶然的机遇之下,触发了创作某部作品的欲望而产生的冲动。它有时起因于直接感受,有时是偶然得到一个间接材料,当即受到吸引,预感到它可以孕育成一部作品,于是产生了紧张的情绪体验。 但是,如果你当时没有及时抓住这个“瞬间突发式冲动”,那么,这种冲动很可能稍纵即逝,变得无影无踪。 如何及时抓住这个“瞬间突发式冲动”,只有及时记录下来。 那么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手机是最好不过的了。 放在以前,可能只能身上带着小本子和笔,以前的乡村会计就是把笔插在左边的上衣口袋里,那是有文化的象征,而种地的农民和工人就

很不方便也没有必要在口袋里插只笔了。 平时遇上什么值得记录的事,可以用手机里的备忘录、简书、印象笔记等当场就记下,有时不方便,还可以用录音的功能录下来。坐公交、坐地铁,有灵感都可以写上几句;看电影时,受了某种启发,便掏出手机,记录一下;甚至半夜里从梦中醒来,突有所感,也顺手在手机上记下。或者遇到一个好的画面,拍照是个很好的选择。 要保留住“第一印象”,只有及时记录它。 很多作家都有出门带着笔和笔记本的习惯。这里我给你讲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故事。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吃饭,他看到一份菜单,觉得很有趣。于是他立刻拿出随身带着的笔和笔记本,专心致志地抄起菜单来,饭菜上齐了,他还在那里埋头抄。朋友看见他只顾抄菜单,心里很不高兴,不耐烦地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让我来陪你抄菜单?”说完,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果戈理完全忘记了自己请朋友吃饭这件事;头也不抬地一直抄着,连朋友走了也不知道,一边抄一边高兴地说:“真是太好了!太有用了!” 为什么果戈理要抄菜单呢?原来,他有个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总是随身带着笔和笔记本。如果听到看到什么传闻趣事、谚语警句。或有什么心得体会等等,他都会立刻记录下来。这些笔记本,

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积累 变废为宝,发挥余热 ——考卷中阅读材料的“二次利用” 一份语文试卷到教师评讲结束,生命基本宣告完结。即便是有些学生在一段时间过后会复习试卷上语基部分的知识点,但后半部分的阅读理解部分绝对无人问津是,成为名符其实的“鸡肋”。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好阅读材料服务于写作。这也不失为一种“举手之劳”的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近年来,笔者多次参加各类调研考试的高三作文阅卷,发现部分优秀考试作文,所使用的写作素材除了于生活的积累、课本素材外,有大量似曾相识的素材和构思的出现,细细研究,这类写作素材竟然于平时我们所做的各类试卷的阅读材料中。 更为惊奇的是一篇刊登在媒体上的2012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写的是对于城市旧书店前途的忧与爱,表达对社会文化事业改革的关注。而相关的材料竟然出现在2012 苏北四市高三摸底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为现代作家李琬的《旧书》一文。 慧眼识珠——发掘考卷中阅读材料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于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为:“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见,文学类文本的材料选择标准,与同为大纲中对于写作的要求——“形象丰满”、“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等不谋而合。可见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材料选择的情感取向与写作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都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实质。把视线放宽到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都是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覆盖了主要人文话题,有了指向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话题,有指向个体的人生体验,也有指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与欣赏,还有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思考个人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关系。此外,考卷中的阅读材料呈现出严谨、细致、清晰、朴实、优美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征。 由此可见,考卷中阅读材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丰富性体现在:人物(事件)素材、优美语言段落、小说(散文、议论文)的结构与立意,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从一篇阅读材料中“榨取剩余价值”的三个有效途径。可操作性体现在:由于考试的时效性带来考卷阅读材料的时效性,因此考卷上的材料大多比较新颖,学生经过考试以及老师的评讲之后对该材料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也具有“能用起”来的可能性。 就地取材——从阅读材料中积累写作素材与思路

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以下是关于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从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的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为刚步入初三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在目前的情况积累素材呢?主要方法有三条: 一,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二,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 ·

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上述讲到的在现代文阅读中需要大量的阅读,这可以一举两得,学生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方法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方法 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光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就不要考了。”可见语文的重要性。 可是,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记事如记流水帐,写人如出一辙。篇幅不够,内容干瘪,每次草草几句就应付了事……这是令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事。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初中学生的经历太少,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对此事的真实写照。因此,在七年级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初一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1 留心观察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源头活水,泉思如涌。就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感悟,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我们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后,我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家乡的秋天》。要求是能按一定的顺序,至少用上三处修辞并标示出来。让他们也可以与文人大家一起比较作品的优劣。 2 用教材作写作范例 能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的,可以说是提炼后的精华。这些文章具有代表性、教育性,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更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大好机会。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熟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概括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提供写作的范例,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的《散步》时候,我让学生也从自己的记忆宝库中搜寻一件最令自己感动的亲情故事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回家之后为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使他们对亲情的感性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去。 3 明确素材积累方法 3.1 积累写作素材

指导自主学习 积累写作素材

指导自主学习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积累。如今许多小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叹脑海内外,惟余莽莽,心河上下,顿失滔滔,只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就必须把他们训练成有能耐的巧妇,去找米下锅,也就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积累素材 1.多读。作文之道,首先在多读。阅读可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积累语言,丰富写作资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我充分领会苏教版教材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常把读贯穿于课堂,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品味,精于指导,使学生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增加他们的语感,以达不会作来也会吟的效果;同时,加强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丰富的词汇,能够写出完整的句子,学会选材,组句成篇,为写作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 2.多背。背诵,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文字的理解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等很大一方面都有赖于背诵来完成。新课标也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以此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文质兼美,文经锤炼的名作佳篇,优美词句,我都要求学生背诵,以此增加语言储备。在平时的早读课中,我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背诵古诗文,背诵名言警句。经过长期坚持,学生能背诵许多优美诗文,语文的底气比原先足多了。这种底气,促进了创作的灵气,这种灵气,促进了不怕写作文的勇气,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受益匪浅的。 3.多想。插上想象的翅膀,有助于想象的积累,有了这种积累,在写作时才能发挥更多的想象。平时我常根据课文中的内容通过给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分解课文,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有时,当故事讲到一半或近尾声时,把故事的结局留给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想象,给故事按上形形式式的结局,接着把这些结局让同学们讲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把其写下来,要求在落笔前勤于思考,落笔后反复推敲,使文理更为通畅。通过这种相互间的故事交流,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空间,大大减轻了他们对作文积累的繁重感和惧怕感,以达到积累的目的,作文选材时思路就会越来越宽广,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在课外生活诸方面引导积累素材 1.观察分析。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中去积累写作素材。大自然赋予万物以生命,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都有各自的形象特征,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这些都可成为观察的对象,成为积累的素材。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从中发现和积累素材。记得前不久,我就充分利用了校园内的桂花、银杏、雪松、竹子、棕榈等花木资源,带领学生走近它们、观察其叶的颜色、形状,学生有了真切地观察,因而对各种秋叶的特点都了然于心,因而写起来也妙笔生花。再如:每年学校举行的广播操比赛,每个学生都会认真训练,积极迎赛;在比赛中,更是全力以赴,气势高昂。赛后,我就指导其回忆比赛的场面,学生因亲临比赛,所以进场、比赛、退场等系列过程也就放电影似的回放自如,点面结合的手法也就得心应手了。通过这种踏雪无痕式地观察分析,全班同学都写出了一篇质量不错的习作。 2.广开材源。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能长流不竭。小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所以我常引导学生观注现实,热爱生活并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我一向鼓励学生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听与说的训练,以扩大见闻,丰富生活。鼓励他们进行时事、政治、新闻和身边的新鲜事的信息交流,使学生在平时听与说的训练中,进一步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同样是社会的主体之一,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也是层出不穷的。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供亲自感受现

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积累 不怕死的精神 诺贝尔发明炸药之前的4年里,他进行了400多次试验,发生了好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有一次,整个实验室都炸飞了,诺贝尔的弟弟和另外4个助手当场丧生,他的父亲由于惊吓,伤心而半身瘫痪,他自己因不在现场,得以幸免。许多人劝他不要再搞这冒险的事,他却说:“创造新事物哪能不冒风险,我可不怕!”但周围居民对此大为恐惧,对他提出强烈抗议,向政府控告他,不准他在市区搞试验。于是,他把试验仪器搬到马拉伦湖中的一条船上。1867年9月3日,这条船上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船身剧烈晃动,滚滚浓烟从船舱里钻出来。人们惊恐地喊到:“诺贝尔完了!”忽然一个人从硝烟里钻了出来,脸孔乌黑,浑身是血,像狂人一样跳跃着,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诺贝尔就以如此不怕死的精神研制成功各种烈性炸药,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爱我所有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咯古勒对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店门口有座塑像,站着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做些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欢它。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每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青年大有作为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获得创造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时发现钟摆原理。伽罗华17岁创立群论。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次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34岁的杨振宁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衡,荣获诺贝尔物理奖。还有彭加木、陈中伟、杨乐等科学家也都是年轻时期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上述种种事例证明,在科学创造方面,青年是最有创造力的。 一双鞋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了下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会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捡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很有用。”这个人叫甘地,在印度,他被尊称为“圣雄”。上帝不会给的太多 一个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他贫穷,无钱租房,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画室。夜里常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一天,疲倦的他抬起头,看见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他没有想方设法去捕杀这只小精灵,磨难已使他具有艺术家悲天悯物的情怀。他与小老鼠互相信任,甚至建立了友谊。不久画家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整理精校版)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 作文辅导 0414 19:04 ::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 每到作文,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时代典例、生动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证说明心中的理念。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却又有许许多多的鲜活感人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较好的途径去予以寻觅而已,下面笔者介绍的方法,供师生们参考使用: 十种途径: 从教材文本中多多积淀 一个同学从小初一到高三毕业的七学年十四学期里,阅读过十四本语文书,书中不少规范的优秀美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动人的经历,如果做个有心人,将它们作系统积淀的话,应该说是会在写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它而让你的文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 从报刊杂志中多多剪贴 这项工作,我发现不少学校的不少同学都曾经做过,然而把它与高考写作直接挂钩的意识还很不够,应该把精彩的材料作认真的——体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工农、商贸、外交、政治等等,这样在使用时,就十分便利而且极为贴切了。 从经典名著中多多熏陶 我说的名著不是长篇大部,因为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根本无法阅读。同学们应该读些二千字以内短小精悍的大家范文,如徐志摩、余秋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等名人的小品散文,仔细品味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从社会活动中多多访求 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扩展、知识的进化,逼迫我们应不断主动地去适应更高更新的生存环境。因此,参加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丰富活动、作些必要的社调研究、开展校际班组间的交流工作、应对各种有益的爱心活动及慈善行动……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时代精神感染人心、永恒难忘!

从参观展馆中多多摘录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美丽的展览,如美术、科技、汽车、丝绸、经贸、农产等等大型会展,若有时间,在家长或同学们的陪同之下,不妨去看看,它会给你开拓视野、广博吮吸到不少不知的东西,近来关于纪念60周年抗日展览馆就是不可不看的内容之一啊! 从电视专题中多多抉择 看电视要有目的有方法,特别对高三学生,每天化半小时专注较好的品牌栏目,如《艺术人生》、《财富人生》、《纪实》、《对话》、《世纪论坛》、《百姓讲坛》等等,从中选一坚持观赏,古今中外典例不计其数,等到撰文写稿,又何愁缺少材料? 从聆听广播中多多提炼 每天的广播电台,从新闻、科技到文艺、生活,要报导的内容极为丰富,然而你完全可挑选固定频道,了解一些非文学类的人文科学,即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篆刻、文物、剪纸、瓷器、风物等等泛文化,让自己增知长识、添才强智。 从电脑网络中多多下载 玩电脑不是不可以,而是有个“度”!并且要玩出个“理”来。作为高三毕业生完全可以从现代科技器物中收集大量对学习有用的东西,让文化资源共享、文学内容同析。现在校园、社区、区县或全国电脑联网,好的新的信息极多,同学们更应下载对文理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从投身讲座中多多获取 校内外、区市图书馆等地方都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在讲座上作报告的人都是专家教授、学者名流,他们是某专业某学科的领头人,观点新、知识新,经常听取会对自己有极大启示,让我们懂得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听讲座也应是获取最新典例的好途径之一。 从旅游山水中多多采撷 《论语。雍也》篇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游历名山大川可增长阅历,既增自然瑰奇壮丽之气、又添景观幽深玄渺之趣,久而久之可洞达人情物理、培育人生世相,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实践者,中国古代为何出现“韩柳东黄”,道理全在于此!所以条件与时间允许,可在上海的近郊或领近省市多多出游,吸收新知。 十种积累: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方法及素材分类积累1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方法及素材分类积累1 动作描写,又叫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活动的描写。这种方法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刻画人物,方法多样,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一、动作描写的方法 (一原则: 要抓住特征性动作描写。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动作具有相应的特征。我们要仔细地观察,抓住这些特征。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并且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二方法 1、在大脑中回忆出这件事由哪些动作组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哪些身体部位参与,这些身体部位的位置、形状、颜色、动作、变化等各是什么,可以由哪些动词来构造,然后一一写出这些身体部位的情况。 如:方志敏在《清贫》中,有这样一节:“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中考语文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材料基本有三类:一是语言材料,二是生活材料,三是知识材料。 那么,中学生如何积累以上三类材料呢? 1、从观察中积累。 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参加远足、郊游。多看电视、电影,及时捕捉其中的动情点,闪光点。观察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 2、从阅读中积累。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何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一个“破”字,也就是把书读透了,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个丰富源泉。像故事会,科技科幻类、历史类、童话类、天文地理类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读时注意仔细品味、吸取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从各类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还要注意勤做笔记,养成坚持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3、从写作中积累。 鲁迅说:“文章应当怎样做,我说不出”,“是由于多写和练习”,这里的“多写和练习”是第一要素。光读书不动笔,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所以,长期坚持练笔,对写好文章至关重要。观察生活时,每有所得,应及时做好观察笔记;阅读书籍,力求在读中有所感悟,努力写好读书笔记。也可以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长日久,文笔自然会鲜活灵动,佳作纷呈。

如果我们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素材积累,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经验,你的笔下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淘出许多金子来。 [教你一招] 积累写作素材的四种方法: 1、达尔文式直接向自然索取素材,从调查研究、试验和各种实践中亲手获得第一手资料。达尔文为写《物种起源》,进行环球考察,历时23年。 2、鲁迅式主要是从文献中搜集材料,鲁迅研究中国小说史,翻阅经、史文集上千卷,使他的著作内容翔实,旁征精确,论述有力,令人叹服。 3、蒲松龄式主要是向人民群众搜集写作素材。蒲松龄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听他们讲奇闻异说,“人事鬼事”,边听边记,经过20多年的积累、加工,写成了《聊斋志异》。 4、李贺式主要是随吟随记。李贺为写出优美动人的诗篇,经常背着破旧的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一路上所见的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常使他吟出一句句诗来,他随手将诗句记下来,丢进锦囊,返回后,把零散的诗句加工整理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中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中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我们说,它就在生活中,在阅读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就能让作文充满真与情;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就能使作文词句畅达,妙语连珠。 一、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那么,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 1、多观察。观察,顾名思义,“观”为看之意;“察”是体察,即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之意。观察决不仅仅是“用眼看”,还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等。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 我们每天都和人打交道,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对于这些人,我们能否用几句话就说出他们的特征呢?大家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能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四季之景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细致的观察。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观察要注意方法。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此外,还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的观察等等。 2、多参与。艾青说过:“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所以,主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而且从生活中获取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同学们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宣传、劳动、比赛等等,从中体验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各种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使人印象深刻,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3、多思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就没有新发现。观察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观察如果离开了思考,也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观察不仅要留心,而且还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观察,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体悟。 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便看出它的亮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与思考,就会一闪而过。只要善于观察、精心选择、深入挖掘,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大主题来。朱自清的《背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动脑筋思考生活可以让平淡无奇的材料深刻起来,让司空见惯的景色美丽起来,让粗糙的心灵细腻起来。 二、阅读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强调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学习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阅读积累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从课本中积累素材。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都是中学生学写作文的蓝本。所以,认真阅读教材,充分运用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比如写人,可从《台阶》中学写以事表现人;可从《俗世奇人》中学用夸张手法突现人物特点,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可从《范进中举》中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可以学《邓稼先》由点到面综述与专项相结合;可以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时段多角度只评人物的一个方面;还可以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把对人物的评价糅进对他的外貌、行动描写中。 比如写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事文的典型结构,事中寓理,理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教学提纲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

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作文素材积累要阅读和积累素材并行。只积累素材,发现没素材积累,但我们往往发现大家是事事皆可写入文章,本质原因是从素材中看不到有价值、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所以要阅读。只阅读,自己不思考,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落在笔下,发现提笔不会写。所以阅读和积累并行。 素材积累不是机械地摘抄材料,而是主动地思考、挖掘材料内涵,列出可以辐射的话题。 素材可以来源: 一是语文课本(其他课本也行)。大家都觉得语文课本的例子被用烂了,写出来就是平庸,就是千篇一律,那是因为没有从新的角度进行挖掘,没有写那些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例子。 比如我们都写司马迁遭受了宫刑后,才写出了千古绝唱的《史记》,是人生的苦难才让他有了光辉的成就。于是我们推导出来人生只有经历苦难,方可成功。但你倒回去一想,会发现是个伪命题。受苦受难的人不少,成功的人却不多。 但我们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史记》,会发现司马迁塑造了各色形象、鲜活的人物,如《史记·滑稽列传》。如果司马迁没有遭受刑罚,他就不会觉得自己身份卑微,他也不会对那些不起眼的弄臣的生活感同身受,史书中也就不会存在这些小人物,但实际上这些小人物也在创造着历史。从“他们也许身份卑微,却还是拥有着高贵的灵魂” 这个角度来写效果就要好得多。但这样写作的前提一定是你对《史记》熟悉了解。

其次是大家不要把眼光只放在苏轼、司马迁、李白、杜甫、辛弃疾这些人 身上,比如老舍、王国维、沈从文、张爱玲、柳永等都是可以写的人。 二是课外阅读。课外读过的书、遇到的作家、看到的名人名言,皆可写进你的作文,一方面是在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新”,一方面也是在向阅卷人展示你的阅读量和你的文学素养。 三是现实生活。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可写入文章中。比如朱自清写《背影》表达父爱,就是通过父亲去给他买橘子这样一个场景来描写的。所以平时要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眼里有可写的东西,下笔才能成文。 本文中提到的素材积累,并不是你积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而是自己要结合事件自己有所感,是作文写作的半成品,有的就直接可以用到你的作文中。 高中生阅读推荐:余秋雨、王开岭、鲁迅(杂文、散文、小说)、周国平、林清玄、龙应台等;其他文学类、哲理性的书籍皆可。 另外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也可以成为阅读的来源:如人民日报文艺、凤凰 网读书、南方周末、意林作文、大家、萌芽等。 二、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1. 以文本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就要做发散性思考,尽可能多地穷尽文 本内涵。这时候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下面逐一列举,并给出案例。

十大途径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整理精校版)

十大途径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作文辅导 0320 2109 十大途径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某者如斯 每到作文,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时代典例、生动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证说明心中的理念。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却又有许许多多的鲜活感人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较好的途径去予以寻觅而已,下面笔者介绍的方法,供师生们参考使用: 十种途径: 从教材文本中多多积淀 一个同学从小初一到高三毕业的七学年十四学期里,阅读过十四本语文书,书中不少规范的优秀美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动人的经历,如果做个有心人,将它们作系统积淀的话,应该说是会在写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它而让你的文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 从报刊杂志中多多剪贴 这项工作,我发现不少学校的不少同学都曾经做过,然而把它与高考写作直接挂钩的意识还很不够,应该把精彩的材料作认真的——体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工农、商贸、外交、政治等等,这样在使用时,就十分便利而且极为贴切了。 从经典名著中多多熏陶 我说的名著不是长篇大部,因为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根本无法阅读。同学们应该读些二千字以内短小精悍的大家范文,如徐志摩、余秋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等名人的小品散文,仔细品味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从社会活动中多多访求 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扩展、知识的进化,逼迫我们应不断主动地去适应更高更新的生存环境。因此,参加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丰富活动、作些必要的社调研究、开展校际班组间的交流工作、应对各种有益的爱心活动及慈善行动……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时代精神感染人心、永恒难忘!

从参观展馆中多多摘录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美丽的展览,如美术、科技、汽车、丝绸、经贸、农产等等大型会展,若有时间,在家长或同学们的陪同之下,不妨去看看,它会给你开拓视野、广博吮吸到不少不知的东西,近来关于纪念60周年抗日展览馆就是不可不看的内容之一啊! 从电视专题中多多抉择 看电视要有目的有方法,特别对高三学生,每天化半小时专注较好的品牌栏目,如《艺术人生》、《财富人生》、《纪实》、《对话》、《世纪论坛》、《百姓讲坛》等等,从中选一坚持观赏,古今中外典例不计其数,等到撰文写稿,又何愁缺少材料? 从聆听广播中多多提炼 每天的广播电台,从新闻、科技到文艺、生活,要报导的内容极为丰富,然而你完全可挑选固定频道,了解一些非文学类的人文科学,即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篆刻、文物、剪纸、瓷器、风物等等泛文化,让自己增知长识、添才强智。 从电脑网络中多多下载 玩电脑不是不可以,而是有个“度”!并且要玩出个“理”来。作为高三毕业生完全可以从现代科技器物中收集大量对学习有用的东西,让文化资源共享、文学内容同析。现在校园、社区、区县或全国电脑联网,好的新的信息极多,同学们更应下载对文理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从投身讲座中多多获取 校内外、区市图书馆等地方都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在讲座上作报告的人都是专家教授、学者名流,他们是某专业某学科的领头人,观点新、知识新,经常听取会对自己有极大启示,让我们懂得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听讲座也应是获取最新典例的好途径之一。 从旅游山水中多多采撷 《论语。雍也》篇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游历名山大川可增长阅历,既增自然瑰奇壮丽之气、又添景观幽深玄渺之趣,久而久之可洞达人情物理、培育人生世相,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实践者,中国古代为何出现“韩柳东黄”,道理全在于此!所以条件与时间允许,可在上海的近郊或领近省市多多出游,吸收新知。 十种积累: (1)摘抄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