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PVC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PVC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摘要:加工助剂在不同加工方式中的应用特点

加工助剂的作用原理:PVC熔体延展性差,易导致熔体破碎;PVC熔体松弛慢,易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及鲨鱼皮等。因此,PVC加工时往往需要加入加工助剂,以改善其熔体的上述缺陷。

加工助剂为一类可以改善树脂加工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方式由三种:促进树脂熔融、熔体流变改性及赋予润滑功能。

1. 促进树脂熔融 PVC树脂在剪切力下加热时,加工改性剂首先熔融并粘附在PVC树脂微粒表面,基于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及高分子量,使PVC粘度及摩擦增加,从而有效地将剪切应力和热传递给整个PVC树脂,加速PVC熔融。

2. 熔体流变改性 PVC熔体具有强度差、延展性差及熔体破裂等缺点,而加工改性剂可改善熔体上述问题。其作用机理为:增加PVC熔体的粘弹性,从而改善离模膨胀和提高熔体强度等。

3. 赋予润滑性加工改性剂与PVC相容部分首先熔融,起到促进熔融作用;而与PVC不相容部分则向熔融树脂体系外迁移,从而改善脱模性。

常用加工助剂品种

ACR类,ACR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国内ACR产品有ACR-201、ACR-401等品种。ACR-201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的接枝共聚物,外观为白色粉末,加入PVC中可改善其熔体强度和熔体延展性。ACR-201主要用于硬质PVC 异型材、管材、瓶类及片材,用量为0.5~2份。ACR-401,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及苯乙烯四种单体共聚而成,属于核-壳共聚物,在PVC 中的加入量如下:

PVC制品 ACR-401添加量(份)

透明厚片(0.1~1mm) 2~3

透明薄片(0.05~0.1mm) 1.5~2.5

硬管 1.5~2

板材 2~3

地板 8~10

异型材 5~9

低发泡硬质品 3~8

AMS类,AMS系α-甲基苯乙烯的低聚物,其六聚体又称为M-80,它无毒且透明性好,可改善PVC的加工流动性及制品光泽。AMS可用于PVC硬制品,在硬管中加入2~5份,透明片中加入3份,地板中加入10份。

P83为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物,其表面经PVC乳液处理后,可用作加工助剂,加入量可达20份左右。

820-G是由氯化石蜡与氧化聚丙烯—乙烯通过自由基接枝而成的,它可改善PVC 的加工流动性,光泽及手感,加入量可达5~10份。

挤出加工

1.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4.较低的加工温度

5.加速熔融,防止熔体破裂

6.挤出物平滑、有光泽

7.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注塑加工

1.在料斗中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4.更高的注射速度

5.使使用更高的树脂型号有可能

6.制品表面平滑、有光泽

7.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压延加工

1.有较高的压延速率

2.熔融更快更柔和,产生更均匀的熔体

3.加速熔融,虽然粘辊,但保证能从辊上容易地分离下来

4.压延产品表面平滑、有光泽

5.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吹塑成型

1.熔融更快更柔和

2.较低的加工温度

3.加速熔融、产品表面平滑4.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5.更好的印刷性能

软质和硬质泡沫塑料

1.泡沫更细而更分散

2.泡孔更均匀

3.减小泡沫密度

4.更光洁的表面

5.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热成型

1.更高的光洁度

2.提高强度

3.更一致的壁厚

4.更宽的加工范围

5.更好的印刷性能

高分子加工助剂

1.什么是助剂?为什么要在高分子加工过程中添加助剂(助剂的作用)? 答:1*广义:某种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或使用过程中所需添加的各种辅助物质,用以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性能。 狭义:指为改善某些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性能而分散在材料中,对材料结构无明显影响的少量化学物质。 2*在合成材料加工的过程中,助剂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它不仅在加工过程中改善工艺性能、影响加工条件、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加工效率,还可以改进产品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 2.为什么助剂时与聚合物之间要有良好的相容性? 答:助剂必须长期稳定均匀地存在于聚合物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求助剂与聚合物间有良好的相容性。如果相容性不好,助剂就容易析出(固体助剂析出称为“喷霜”,液体助剂析出称为“渗出”或“出汗”),析出后不仅失去作用,而且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和手感。 3.助剂的损失主要通过哪三个途径? 答:助剂的损失主要是通过挥发、抽出和迁移三条途径。 (挥发性大小取决于助剂本身的结构; 抽出性与助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直接相关; 迁移性大小与助剂在不同聚合物中的溶解度有关。 因此选择助剂应结合产品来进行选择。) 4.解释什么是助剂的协同效应、相抗作用。 答:一种合成材料中常常要同时使用多种助剂,这些助剂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相互增效,则起协同作用;如果彼此削弱原有的效能,则起相抗作用。 助剂配方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得到最佳的效果。 5.说明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答:在加热的情况下,分子链的热运动就变得激烈,削弱了分子链的作用力,分子链间的间隔也有增加,增塑剂分子就有可能钻到聚合物分子链间隔中,形成“聚

PVC加工助剂

Shanghai Zhehua Chemical Materials Co.,Ltd.1 塑料加工助剂 一、产品简介 PVC 制品工业配方体系通常要填充大量的无机粉体,尤其是碳酸钙。由于碳酸钙成份差异、颗粒粒径分布难以控制、吸油值和比表面积波动等因素导致PVC 加工流动性差、塑化性能不好。使得PVC 制品加工过程稳定性差,批次间PVC 制品质量不稳定、波动大,尤其是PVC 制品力学性能波动异常大。碳酸钙企业通常选用硬脂酸、铝酸酯、钛酸酯等偶联剂加以处理,以改善碳酸钙的亲油性。但传统偶联剂多的亲油链段为烷烃基,与PVC 相容性差,延迟PVC 塑化,反而影响PVC 的加工性能且损伤PVC 的力学性能。 CA-40是一类丙烯酸酯聚合物,是PVC 的高效塑化助剂,而且与PVC 相容性极好,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PVC 的塑化性能,改善PVC 熔体流动性,还赋予PVC 制品更高的力学性能。CA-40处理的CaCO 3粉体,可以完全消除碳酸钙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PVC 制品加工过程的波动和PVC 制品力学性能异常劣化。 CA-40用于处理CaCO 3,应用于PVC 制品中,可以促进CaCO 3粉体与PVC 熔体的高效熔合,实现CaCO 3颗粒界面与PVC 强效的粘接性,改善PVC 的塑化性能和PVC 熔体的加工流动性,提高PVC 制品表面光泽,极大地提高PVC 制品的冲击韧性、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尤其对难以分散的纳米碳酸钙特别有效。 二、产品特点 CA-40加工助剂不同于传统硬脂酸、钛酸酯、硼酸酯、铝酸酯等偶联剂,它具有如下特点: ?完全消除碳酸钙企业产品批次间生产因素引起质量的波动;

常用塑料助剂

1、润滑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聚乙烯蜡(CH-2A、CH-4A、CH-6A) 油墨、涂料专用助剂20KG 编织袋聚乙烯蜡(CH-100)20KG 编织袋 微粉聚乙烯蜡(WF-101、WF-102)15KG 编织袋聚丙烯蜡(WPP蜡)20KG 编织袋聚丙烯蜡(CH-200)20KG 编织袋微粉聚丙烯蜡(微粉WPP)15KG 编织袋 氧化聚乙烯 氧化聚乙烯(OPE)20KG 编织袋 20KG 编织袋 (乳化型高酸值)(OPE) 硬脂酸丁酯(DL-100)165KG 铁桶硬脂酸辛酯(DL-110)170KG 铁桶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25KG 编织袋油酸酰胺20KG 编织袋芥酸酰胺20KG 编织袋硬脂酸酰胺20KG 编织袋一氧化铅(黄丹)PVC内润滑剂(G-16) PVC外润滑剂(G-74)

2、改性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 (HY-316) 新型PVC 复合型加工助剂25KG 编织袋 PVC加工改性剂 (DS-106、DV-6树脂、M-80) 25KG 编织袋 PVC加工改性剂 (ACR-201、ACR-401、ACR901) 25KG 编织袋PVC改性剂(V-276)200KG 铁桶PVC抗冲剂增强剂(CPE-135A)25KG 编织袋增光型剥离剂(V-2)200KG 铁桶塑料光亮剂(GL-101、GL-102)25KG 塑料桶 3、稳定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PVC 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亚磷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硬脂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20KG 编织袋硬脂酸锌20KG 编织袋硬脂酸铅20KG 编织袋 硬脂酸钙20KG 编织袋硬脂酸钡20KG 编织袋硬脂酸钠(胶状)10KG 纸盒钾锌催发泡液体稳定剂(HY-101)200KG 铁桶镉锌催发泡液体稳定剂(HY-201)200KG 铁桶钙锌液体稳定剂(HY-501)200KG 铁桶钙锌液体稳定剂(白润滑)HY-511 200KG 铁桶钡锌液体复合稳定剂(HY-801)200KG 铁桶

常用塑料助剂简介

常用塑料助剂简介 一、稳定助剂 1.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由于能和许多其它材料如增塑剂、填料及其它聚合物相容,因而被认为是最通用的聚合物之一。其主要缺点就是热稳定性差。 添加剂的使用可改变聚氯乙烯(PVC)的物理外观和工作特性,但不能防止聚合物的分解。虽然在物理的(如热、辐射)和化学的(氧,臭氧)因素作用下总是会使聚合物材料逐渐地破坏,但叫做稳定剂的一类物质可有效地阻止、减少甚至基本停止材料的降解。 关于PVC的破坏过程,人们提出了各种机理:热氧化分解;无氧情况下增长大自由基的交联;立构规性对降解的影响;光降解;氧化脱氯化氢;辐射降解;加工过程引入的临界应力导致的分子链断裂;以及PVC分子中支化点对降解的影响等。 从化学上来说这些机理是非常相似的,并且可以直接与PVC的物理状态相联系。PVC 降解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脱氧化氢,表示如下: 随着脱氯化氢过程的继续,出现共轭双键,聚合物吸收光的波长发生变化,当在一个共轭体系中出现6或7个多烯结构时,PVC分子吸收紫外光,从而呈现黄色。这里最多能产生0.1%的氯化氢。随着降解过程的继续,双键增加,吸收光波长变化,PVC的颜色也逐渐变深,深黄色,摇拍色,红棕色,直至完全变黑。当聚合物进一步受损时,继而发生氧化,链断裂,最后交联。 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PVC均聚物和共聚物的严重缺陷,需要用稳定剂消除引起开始脱氯化氢的不稳定部位;或作为氯化氢的清除剂;或当自由基产生时便与之反应;或作为抗氧剂;或改变多烯结构以阻止颜色变化、分子链断裂和交联。稳定剂必须与PVC体系相容,不会损害材料体系整体的美感,并且还应具有调节润滑的性能。 对某一具体的树脂、复合组份、最终用途选定好稳定剂,可得到优良的PVC掺混物。PVC 树脂的敏感性以及各种添加剂的稳定作用或有害效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逐一加以注意。 因此,必须注意到像树脂的锌敏感性,金属皂润滑剂的稳定性能,环氧及磷类增塑剂的工作特性,以及各种颜料及其它组份的影响等现象。加工技术和产品用途决定了对最终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也决定了具体配方的稳定剂类型和用量。必须对加工设备的类型、剪切速率以及PVC掺混物可能经受的热过程给予重视,在必须知道管理机关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制成品的物理外观和耐久性。 稳定剂种类 PVC稳定剂通常是无机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一术语本身就表明含有阳离子,或有机化合物,通常按化学类别进行分类。通常,无机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基本的(或主要的)稳定剂,而有机物则是次要的或辅助的稳定剂。 稳定剂主要根据锡、铅以及血A族金属的混合物如钡、铜、锌进行分类。 锡稳定剂:含有1个或2个碳一锡键,其余价键为氧或硫-锡阴离子键饱和的四价锡化合物,是PVC的最有效稳定剂。这些化合物是有机锡氧化物或有机锡氯化物与适当的酸或酯反应的产物。 稳定剂协同的混合物很普遍,通常包括各种流基有机锡化合物和波基盐(化合物)以及辅助的添加剂,如锌皂,亚磷酸盐,环氧化物,甘油酯,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显 4

谈谈塑料加工用助剂

谈谈塑料加工用助剂 摘要:塑料加工用助剂是指专用于塑料工业为使聚合物配料能顺利成型加工及获得所需应用性能而添加到塑料基材—树脂中的化学品,又被称为“塑料添加剂”。塑料加工用助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针对塑料加工用助剂的功用种类和性能特点,分别介绍了塑料加工主要助剂的结构性能、应用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塑料加工、主要助剂、应用技术、发展前景。 塑料助剂又称塑料添加剂,是聚合物(合成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时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为改善树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化合物。例如,为了降低聚氯乙烯树脂的成型温度,使制品柔软而添加的增塑剂;又如为了制备质量轻、抗振、隔热、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添加发泡剂;有些塑料的热分解温度与成型加工温度非常接近,不加入热稳定剂就无法成型。因而,塑料助剂在塑料成型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塑料加工助剂的功用种类和性能特点 众所周知,塑料加工助剂的门类繁多,品种各异,它们或者用于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制品成型的整个过程,并达到提高产量和降低能耗的目的;或者提高聚合物树脂的稳定性能,防止其在加工和应用中老化降解,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助剂能够赋予制品新的功能。利用助剂来实现塑料改性是一条经济、简便而且非常有效的途径。 从化学结构来看,塑料加工助剂囊括了从无机到有机、从天然化合物到合成化合物、从单一结构的化合物到由多种化合物复合而成的混合物、从低分子量的单体化合物到高分子量聚合物等基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塑料加工助剂的分类方式很多,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着色剂、发泡剂等。其中,增塑剂是加进塑料体系中增加塑性同时又不影响聚合物本质特性的物质。对促进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热稳定剂主要用于PVC和其他含氯的聚合物,既不影响其加工与应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其热分解的作用的一类助剂。而由主稳定剂、铺助稳定剂与其他助剂配合而成的复合稳定剂品种,在热稳定剂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阻燃剂能够增加材料耐燃性的物质。阻燃剂可以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润滑剂是指为了减少高分子内摩擦和外摩擦,从而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防止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的粘附现象,保证制品表面光洁度而加入的物质。润滑剂作用分为外部润滑作用和内部润滑作用。抗静电剂是指添加在树脂、燃料中或涂附在塑料制品、合成纤维表面的用以防止高分子材料和液体燃料静电危害的一类化学添加剂。抗静电剂可以分为内加型和涂敷型两种类型。着色剂是指为了美观或特定要求而使塑料显示人们所要求颜色的物质。着色剂包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某些染料,以及能产生特殊效果的物质。发泡剂是一类能使处于一定黏度范围内的液态或塑性状态的橡胶、塑料形成微孔结构的物质,它们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目前广泛使用的发泡剂有过十几种,而且都是有机化学发泡剂。 2塑料助剂的发展前景 目前,环保、节能已经成为塑料助剂发展的前提条件。许多新型功能性助剂必须在体现环保节能的基本原则上才能考虑其功能性、高效性、差异性、领域扩展性等要求。所以优先支持的研究方向是助剂无害化及高分子化、多种助剂与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组分间协同作用、利用新的化合物和新的研究手段,研究助剂的作用机理、高性能工程塑料助剂的研究等。 3结语 总之,品种众多的塑料助剂为蓬勃发展的塑料工业锦上添花,在塑料制品增韧、增强、增塑、阻燃、抗静电、抗菌、抗氧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守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塑料改性常用助剂

助剂 偶联剂 定义: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树脂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种塑料添加剂。又称表面改性剂。它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可降低合成树脂熔体的粘度,改善填充剂的分散度以提高加工性能,进而使制品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机械、热和电性能。其用量一般为填充剂用量的0.5~2%。偶联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亲无机基团,可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作用;另一部分是亲有机基团,可与合成树脂作用。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 生产厂家 硅烷偶联剂 南京曙光KH550 南京翔飞KH550 杭州化工KH-550 杭州化工KH-560 杭州沸点KH-792 北京化工大学r-c 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偶联剂 WD-50 山西偶联剂 华傲塑业 填料处理剂 南京金来旺塑胶,GF02X 图1. KH550结构式 图2. KH-792结构式

相容剂 主要牌号及生产厂家 国内主要牌号生产厂家 PP-g-MAH 上海泽明NG2002 上海日之升9801 上海日之升CMG9805(POE-g-MAH) 宁波能之光 美国杜邦353D 接枝PP 1001,以色列(上海壮景化工厦门沃伯格化工,PP相容剂/GMC9801 LLDPE-g-MAH 上海泽明NG1201 乙烯共聚物LOTADER4700,广州合诚化学 EPDM-g-MAH 上海泽明NG8003 POE-g-MAH 上海泽明NG7002 宁波能之光,N-408 增韧剂Fusabond/N493D,美国杜邦 SAN 韩国锦湖,310TR 韩国锦湖,320 MBS 韩国LG,EM500 韩国LG/EM-500A 韩国LG/SIM-100 台塑M-51 罗门哈斯,2602 罗门哈斯2608 菲利普斯,K胶/KR03 三菱丽阳, C-223A 日本中渊,M521 SMA 上海石化院M14 上海石化院M25 苏州高正MA含量>18% 上海石化院,218 上海华雯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SMA-800 硅油AK-1000 有机硅油,德国威凯(宁波市江北今化)201#有机硅油,佛山市矽美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泰昌石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500S PC、PA相容剂 美国科聚亚,X-240 PA增韧相容剂/HS2-012(B),广州市合诚化学 ABS类相容剂日本宇部,UMG-S601N

塑料加工助剂及配方复习题01.doc

塑料加工助剂及配方复习题01 Plastic processing AIDS and formula problem One, the noun explanation: 1,plasticizer; It is the substance that adds plasticity in the plastic system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2,stain; Change the color of the products added in the polymer and improve the cosmetic additives. 3,the heat stabilizer; It is mainly used for PVC and other chlorine-containing polymers, which will not affect it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but can also be a kind of auxiliary agent to delay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4,f1ame retardants: Substances that can increase the flammability of materials are called fire retardants. 5,antioxidant: It is a class of chemicals that can be delayed by oxidation of high polymer and ageing. Light stabilizers; Substances that can inhibit or s1ow the process of photooxygenation are called photostabilizers or uv stabilizers. 7,lubrican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igh polymer internal friction and external friction. , improve the liquidity of plastic melt, prevent the polymer material in the processing of equi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dhesion phenomenon, ensure the products surface finish and add material called lubricant.

常用助剂

热稳定剂(Heat Stabilizer) (MKP407A) 如果不加说明,热稳定剂专指聚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加工所使用的稳定剂。聚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属热敏性树脂,它们在受热加工时极易释放氯化氢,进而引发热老化降解反应。热稳定剂一般通过吸收氯化氢,取代活泼氯和双键加成等方式达到热稳定化的目的。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热稳定剂品种大致包括盐基性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有机锑类等主稳定剂和环氧化合物类、亚磷酸酯类、多元醇类、个二酮类等有机辅助稳定剂。由主稳定剂、辅助稳定剂与其他助剂配合而成的复合稳定剂品种,在热稳定剂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阻燃剂(Flame Retartant) (CR741(L), KSS, TPP, FG8500, FR1025, PX200) 塑料制品多数具有易燃性,这对其制品的应用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准确地讲,阻燃剂称作难燃剂更为恰当,因为“难燃”包含着阻燃和抑烟两层含义,较阻燃剂的概念更为广泛。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使用阻燃剂这一概念,所以目前文献中所指的阻燃剂实际上是阻燃作用和抑烟功能助剂的总称。阻燃剂依其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添加型阻燃剂通常以添加的方式配合到基础树脂中,它们与树脂之间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混合;反应型阻燃剂一般为分子内包含阻燃元素和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如卤代酸酐、卤代双酚和含磷多元醇等,由于具有反应性,可以化学键合到树脂的分子链上,成为塑料树脂的一部分,多数反应型阻燃剂结构还是合成添加型阻燃剂的单体。按照化学组成的不同,阻燃剂还可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锑、硼酸锌和赤磷等,有机阻燃剂多为卤代烃、有机溴化物、有机氯化物、磷酸酯、卤代磷酸酯、氮系阻燃剂和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等。抑烟剂的作用在于降低阻燃材料的发烟量和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量,多为钼类化合物、锡类化合物和铁类化合物等。尽管氧化锑和硼酸锌亦有抑烟性,但常常作为阻燃协效剂使用,因此归为阻燃剂体系。 抗氧剂(Antioxidant) (ALK240, PAR 24,DSTDP, MIANTO-S,SONG 1076, HOSTANOX 16P,SONG1010,412S) 以抑制聚合物树脂热氧化降解为主要功能的助剂,属于抗氧剂的范畴。抗氧剂是塑料稳定化助剂最主要的类型,几乎所有的聚合物树脂都涉及到

塑料中使用的添加剂

用于塑料成型加工品的一大类助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着色剂和增白剂(见颜料)、填充剂、偶联剂、润滑剂、脱模剂等。其中着色剂、增白剂和填充剂不是塑料专用化学品,而是泛用的配合材料。 塑料助剂是在聚氯乙烯工业化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兴起,塑料工业发展甚快,塑料助剂已成为重要的化工行业。根据各国塑料品种构成和塑料用途上的差异,塑料助剂消费量约为塑料产量的8%~10%。目前,增塑剂、阻燃剂和填充剂是用量最大的塑料助剂。 增塑剂一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聚合物混溶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它们能够降低聚合物熔体的粘度以及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弹性模量。其作用机理是基于增塑剂分子对聚合物分子链间引力的削弱。 增塑剂是最早使用的塑料助剂。19世纪下半叶,就曾采用樟脑和邻苯二甲酸酯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1935年聚氯乙烯工业化后,增塑剂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约80%用于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其余用于纤维素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天然和合成橡胶。软质聚氯乙烯平均外加45%~50%(质量,下同)增塑剂。由于不需或仅少量添加增塑剂的硬质聚氯乙烯的迅速发展,增塑剂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已低于聚氯乙烯。中国聚氯乙烯软质制品仍占很大比例,故增塑剂仍将有较快的发展。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增塑剂的主体,其产量约占增塑剂总产量的80%左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是最重要的品种。生产规模较小的增塑剂有:己二酸和癸二酸的酯类(具有良好耐寒性),磷酸酯类(具有阻燃作用),环氧油和环氧酯类(与热稳定剂有协同作用),偏苯三酸酯和季戊四醇酯(耐热性较好),氯化石蜡(辅助增塑剂和阻燃增塑剂),烷基磺酸苯酯(辅助增塑剂)。 热稳定剂主要功能是防止加工时的热降解,也有防止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的作用。用量较大的是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的热稳定剂。热稳定剂在软质制品中的用量为2%左右,而在硬质制品中为3%~5%。 热稳定剂的主要类别有盐基性铅盐、脂肪酸皂、有机锡、有机辅助稳定剂和复合稳定剂。①盐基性铅盐(即碱式铅盐)如三盐基碳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使用最早,目前仍大量采用。其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均较好,价格低,但有毒,不透明,分散性差。②脂肪酸皂,主要是硬脂酸和月桂酸的镉、钡、钙、锌、镁盐。通常将镉皂和钡皂,钙皂和锌皂并用,以产生协同效应。镉皂毒性大,钡皂也有一定毒性,但钙皂和锌皂无毒。③有机锡,是近来发展最快的类别。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许多品种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十分突出,是硬质透明制品必不可少的热稳定剂。二巯基醋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是应用最广的无毒稳定剂。④亚磷酸酯和环氧化合物,作为辅助稳定剂常用作复合稳定剂的组分。复合稳定剂有通用的镉-钡(锌)、耐硫化污染的钡-锌、无毒的钙-锌以及有机锡复合物等类型,多为液态。 抗氧剂即抗氧化剂。在室温和较高的温度下,大多数聚合物都会发生速度不等的自动氧化反应,它引起塑料发黄、降解和强度下降,凡能抑制或延缓此反应的物质均可称为抗氧剂。1918年开始用酚类抑制橡胶的氧化。30年代烷基酚类、对苯二胺类等现代抗氧剂的最初品种陆续问世。抗氧剂在塑料中虽用量较少(0.1%~1.0%),但却是聚烯烃、苯乙烯类树脂、聚氯乙烯、聚酰胺、聚缩醛等大吨位塑料的重要助剂。在橡胶工业中,抗氧剂仍习惯称为防老剂。 塑料用抗氧剂主要是酚类主抗氧剂和硫代二丙酸酯、亚磷酸酯等辅助抗氧剂。主抗氧剂又称链终止剂,其功能是捕获氧化降解中产生的活泼自由基,从而中断链式降解反应,其代表性品种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剂264)和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辅助抗氧剂又称过氧化物分解剂,其作用是将氧化降解的中间产物

塑料助剂_百度文库.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陈海婷 魏丹毅 郭智勇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宁波 , 315211 摘要介绍了近 5年来不同种类的基体中所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情 况 , 总结了聚氯乙烯、食品、大气、水、土壤、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 , 并展望了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分析 前处理 综述 Progress in the Analysis of Phthalic Acid Esters Chen Hai-ting Wei Dan-yi Guo Zhi-yong (Facul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Abstract:The progress in the analysis of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in various matrices in recent 5years is reviewed. The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s for PAEs in PVC, foods, air, water, soil and cos-metic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analysi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plasticizers; phthalic acid esters; analysis; pre-treatment; review 收稿日期 :2007-10-24 浙江省新苗人材计划项目 (2007G2070042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科研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2007F70009 随着塑料制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 增塑剂已成为环境中几乎无所不在的物质 , 在所有环境类样品中几乎都能检测到其存在。近年的研究结果已表明 :邻苯二甲酸酯类 (PAEs 和己二酸酯类 (AEs 具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 , 影响体内分泌 , 导致癌细胞增殖 ; 可干扰人体激素的分泌 , 在体内长期积累可导致畸形、癌变和致突变 [1,2] 。因此 , 增塑剂的分析检测方法已成为近几年的 研究热点之一 , 其中尤以 PAEs 为研究对象居多 , 本文拟就近 5年来不同种类基体中 PAEs 的分析检测方法作一回顾和评述。 1增塑剂的分析测定方法简介 对增塑剂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 即 :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文献介绍过的样品前 处理方法主要有 :液 -液萃取、柱层析、固相萃取 (SPE 、固相微萃取(SPME 、微波溶出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由于具有萃取效率高、消耗溶剂

解析常用塑料助剂的分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717013038.html,) 解析常用塑助剂的分类 塑料助剂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广义的塑料助剂是指在塑料制品加工成型过程中,所有添加在树脂基体中,可用于降低制品成本、改善或赋予制品某项使用性能,或者是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都可称为塑料助剂。包括有机、无机、小分子和大分子。狭义的塑料助剂又称为塑料添加剂,特指可以改善塑料加工性能或者是改善或赋予制品某项性能的化工原料。如润滑剂、抗氧剂和阻燃剂等。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广义上的塑料助剂。 二、常用塑料助剂分类 目前,塑料常用助剂大致分为以上三大类。狭义上的助剂其实就是指上图中的加工助剂和功能助剂,并不包括填料。接下来,变宝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每一类助剂。 1、加工类助剂 塑料加工类助剂,根究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①润滑剂:润滑剂的作用是降低物料之间及物料和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熔体的流动阻力,降低熔体粘度,提高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熔体与设备的粘附,提高制品表面的光洁度等。 润滑剂按作用可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实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增塑剂和脱模剂。只是在不同树脂中叫法不一样,如增塑剂通常是在pvc树脂加工中应用较多,实质也是其内润滑的作用。内、外润滑剂的区分主要依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大小。内润滑剂与树脂亲和力大,其作用是降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外润滑剂与树脂的亲和力小,其作用是降低树脂与加工机械之间的摩擦。

常用的润滑剂有饱和烃类(固体石蜡、液体石蜡、微晶石蜡和低分子量聚乙烯等)、金属皂类(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脂肪族酰胺(EBS、油酸酰胺等)、脂肪酸类(硬脂酸、羟基硬脂酸)、脂肪酸酯类(PETS、单硬脂酸甘油酯、多硬脂酸甘油酯等)及脂肪醇类(硬脂醇、季戊四醇等)。 ②热稳定剂:塑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会因加热、摩擦或剪切等产生热量,或因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生性能变坏。为了防止塑料受热发生降解老化,需要添加一种使塑料在受热时不会引起分解和变化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热稳定剂。主要用于PVC 树脂的加工。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断裂。 常用热稳定剂品种:铅盐类热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硬脂酸铅、碱式碳酸铅等);金属皂类热稳定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含硫有机锡类、有机锡羧酸盐等);稀土热稳定剂。 ③发泡剂:所谓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CO2和N2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发泡剂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 2、功能性助剂

塑料助剂的选择与应用高分子材料用添加剂(PolymerAdditives)属于

塑料助剂的选择与应用 高分子材料用添加剂(Polymer Additives)属于精细化工的范畴。按照分子量大小和玻璃化温度的大小高分子材料可分为纤维、塑料、橡胶,相应的就有纤维用助剂、塑料用助剂、橡胶用助剂等。这三类助剂没有严格的区分,可以相互使用,在品种上也有相互交叉,但在选择上只有一条,即“适用”,要适应制品材料、适应加工工艺、适应使用环境等。 一、塑料助剂的类别 塑料助剂是一类可保证高聚物树脂通过加工工艺或赋予塑料制品以特定功能的添加剂。其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依据相应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1、根据定义:加工助剂、功能性助剂 凡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可保障树脂抵御热、氧、剪切等因素破坏,或改善树脂的加工性的助剂统称为加工助剂,如:抗氧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可赋予塑料某一特定功能或使用性的助剂称为功能助剂,如:抗静电剂、防老化助剂、阻燃剂、爽滑剂、抗菌剂等。某些助剂在两类助剂中均有作用,这样存在着类别上的重复,比如成核剂即可有助于缩短成型周期、有利于脱模,还可提供刚性、透明性和挺性等外部功能特征,兼具两种助剂的作用。同样的还有抗氧剂、爽滑剂等。 2、反应型、添加型 反应型助剂多使用于带官能团的树脂结构中,如环氧树脂、聚酯、

聚酰胺、不饱和树脂等,其本身结构也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结构的单体。如阻燃剂中的四溴双酚A、DOPO及其衍生物等。利用自身结构体现功能性,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化学反应的为添加型助剂。 3、树脂品种对应的助剂:根据使用的树脂不同,而使用的助剂相应品种也不尽相同,主要有聚烯烃类助剂、PVC助剂、聚酯用助剂、尼龙用助剂。比如PVC用热稳定剂、PVC用增塑剂、尼龙专用光稳定剂、聚酯耐水解剂等。针对不同的树脂,所用的助剂体系也不相同。PVC用流滴剂体系和PE用流滴剂体系和EV A用流滴剂体系之间由于这两种树脂极性的不同就有很大的区别。而易水解的树脂响应比聚烯烃等非水解树脂要用到耐水解剂。半结晶性树脂对成核剂的响应性比非结晶性树脂的响应性要高,等等。因此,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所体现的结构特征、性能特征等均决定了所用助剂的不同。 4、按结构特点注明的助剂:结构决定性能,不同种类的助剂其应用主要决定于其结构。按照结构可以明确助剂的使用方向。比如润滑剂的酰胺结构、受阻胺光稳定剂的甲基哌啶结构、阻燃剂的溴系、磷系结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酯、胺结构、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酯结构、成核剂的环状磷酸酯盐和甲基取代苯亚甲基山梨醇结构等等。 5、助剂体系的构成:单一助剂体现的功能比较单一,不同种类助剂的混合或者同一类助剂的混合可以更好的体现高分子材料的工艺性或功能性。比如耐老化助剂体系由光稳定剂、抗氧剂和协效剂组合而成,流滴剂则由同一类但不同结构的助剂组合而成,成核剂需要

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简介

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简介 一、聚乙烯类塑料 聚乙烯是指由乙烯单体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简称PE。PE的合成原料来自石油,自1965年以来一直高居世界塑料树脂产量第一位。目前,聚乙烯的主要品种有: 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茂金属聚乙烯(m-PE) 还有其改性品种: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氯化聚乙烯(CPE)。 1、聚乙烯类塑料的结构性能 PE为线性聚合物,属于高分子长链脂肪烃;分子对称无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小,力学性能不高、电绝缘性好、熔点低、印刷性缓谩 E的结构规整,线性度高,因而易于结晶。结晶度从高到低排序:HDPE,LLDPE,LDPE。随结晶度的提高,PE制品的密度、刚性、硬度和强度等性能提高,但冲击性能下降。 (1)一般性能 PE树脂为无味、无毒的白色粉末或颗粒,外观呈乳白色,有似腊的手感;吸水率低,小于0.01%。PE膜透明,透明度随结晶度提高而下降。PE 膜的透水率低但透气性较大,不适于保鲜包装而适于防潮包装。PE易燃,氧指数仅为17?4,燃烧时低烟,有少量熔融滴落,火焰上黄下蓝,有石蜡气味。PE的耐水性较好。制品表面无极性,难以粘合和印刷,须经表面处理才可改善。 (2)力学性能 PE的力学性能一般,其拉伸强度较低,抗蠕变性不好,耐冲击性能较好。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不好,但随分子量增大而改善。PE的耐穿刺性好,并以LLDPE最好。 (3)热学性能 PE的耐热性不高,随分子量和结晶度的提高而改善。PE的耐低温性好,脆化温度一般可达-50℃以下;随分子量的增大,最低可达-140℃。PE 的线膨胀系数大,在塑料中属较大者。PE的热导率属塑料中较高者。 (4)电学性能 PE无极性,因此电性能十分优异。介电损耗很低,且随温度和频率变化极小。PE是少数耐电晕性好的塑料品种,介电强度又高,因而可用做高压绝缘材料。 (5)环境性能 P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常温下可耐酸、碱、盐类水溶液的腐蚀,具体有稀硫酸、稀硝酸、任何浓度的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及乙酸等,但不耐强氧化剂如发烟硫酸、、浓硫酸和铬酸等。PE在60℃以下不溶于一般溶剂,但与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等长期接触会溶胀或龟裂。温度超过60℃后,可少量溶于甲苯、乙酸戊酯、三氯乙烯、松节油、矿物油及石蜡中;温度超过100℃后,可溶于四氢化萘。 PE耐候性不好,日晒、雨淋都会引起老化,需加入抗氧剂和光稳定剂改善。2、聚乙烯类塑料的应用范围 (1)薄膜类制品 薄膜类制品是PE的最主要用途。LDPE树脂用于膜类制品可占50%以上,可用于食品、日用品、蔬菜、收缩、自粘、垃圾袋等轻质包装膜及农业用地膜、棚膜等。HDPE树脂用于膜类制品可占10%以上。因其薄膜强度高,主要用于重包装膜、撕裂膜及背心

塑料加工助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塑料加工助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塑料加工助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塑料加工助剂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国家节能中心标准)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评估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评估依据 第三节评估范围和内容 第四节评估工作程序 第二章项目概况介绍 第一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第二节项目建设方案

第三节项目用能情况 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第一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第一节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第二节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第三节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第四节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第五节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第六节本章评估小结

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第二节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第三节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第四节本章评估小结 第六章节能措施评估 第一节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 第三节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第四节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第五节本章评估小结 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八章结论 【塑料加工助剂节能评估报告目录】 1.编制说明 1.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评估分析塑料加工助剂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的要求。 (2)对塑料加工助剂项目工艺工序以及工艺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阐述建设塑料加工助剂项目设计用能的情况,以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塑料加工助剂项目合理用能的先进点和薄

常用塑料助剂英文缩写

常用塑料助剂英文缩写 英文简称中文全称作用AC 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R 丙烯酸酯加工助剂兼抗冲改性剂BaSt 硬脂酸钡热稳定剂B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增塑剂BPBG丁基邻苯二甲酰基甘醇酸丁酯增塑剂 BR丁二烯橡胶 BS硬脂酸正丁酯增塑剂CaCO3碳酸钙填充剂CaSt硬脂酸钙热稳定剂CdSt硬脂酸镉热稳定剂CPCB双季戊四醇己二酯增塑剂CR氯丁橡胶 DA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增塑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DBS癸二酸二丁酯增塑剂DBTL月桂酸二丁基锡稳定剂DCP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增塑剂DCP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剂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增塑剂DH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增塑剂DIBA己二酸二异丁酯增塑剂DIBS癸二酸二异丁酯增塑剂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增塑剂DIHP邻苯二甲酸二酯增塑剂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增塑剂DIOA己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S癸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IOZ壬二酸二异辛酯增塑剂DLTP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辅助抗氧剂DMEP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增塑剂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增塑剂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增塑剂DNP邻苯二甲酸2,3-二甲基己酯增塑剂DNP苯基对苯二胺抗氧剂DOA己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DOS癸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DOZ壬二酸二辛酯增塑剂DPOP磷酸二苯异辛酯增塑剂

DSTP硫代二丙烯二硬脂基酯辅助抗氧剂DTBP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交联剂DTDP邻苯二甲酸二(十三)酯增塑剂 ED3环氧脂肪氧酸辛酯增塑剂兼稳定剂ELO环氧亚麻籽油增塑剂EPDM乙烯-丙烯-二烯类三元共聚物 (三元乙丙胶)抗冲改性剂EPM 二元乙丙胶 EPR 乙丙橡胶 ESO 环氧大豆油增塑剂兼稳定剂HSt 硬脂酸润滑剂 IIR 丁基橡胶 K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抗冲改性剂M-50 烷基磺酸苯酯增塑剂MPCS 五氯硬脂酸甲酯增塑剂NBR 丁睛橡胶抗冲改性剂NR 天然橡胶 ODP 磷酸二苯-辛酯增塑剂PbSt 硬脂酸铅热稳定剂PCL 氯化石蜡增塑剂兼阻燃剂PCP 五氯苯酚防霉剂PDOP 亚磷酸苯二异辛酯螯合剂SBR 丁苯橡胶 Sb2O3 三氧化二锑阻燃剂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三元嵌段共聚物抗冲改性剂SiO2 二氧化硅(白碳黑)填充剂兼增强剂T-50 烷基磺酸苯酯辅助增塑剂TBP 磷酸三丁酯增塑剂TCEP 磷酸三(乙-氯乙)酯增塑剂TCP 磷酸三甲苯酯增塑剂TEP 磷酸三乙酯增塑剂TiO2 二氧化钛(钛白粉)着色剂兼光稳定剂TNP 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抗氧剂TOP 磷酸三辛酯增塑剂TOTM 偏苯三酸三辛酯增塑剂TPP 磷酸三苯酯增塑剂TPR 热塑性橡胶 TVS8813,8831 有机锡稳定剂热稳定剂TXP 磷酸三(二甲苯)酯增塑剂UV-9,531,327 抗紫外线剂光稳定剂WAX 石蜡润滑剂ZnO 氧化锌光稳定剂ZnSt 硬脂酸锌热稳定剂

PVC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摘要:加工助剂在不同加工方式中的应用特点 加工助剂的作用原理:PVC熔体延展性差,易导致熔体破碎;PVC熔体松弛慢,易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及鲨鱼皮等。因此,PVC加工时往往需要加入加工助剂,以改善其熔体的上述缺陷。 加工助剂为一类可以改善树脂加工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方式由三种:促进树脂熔融、熔体流变改性及赋予润滑功能。 1. 促进树脂熔融PVC树脂在剪切力下加热时,加工改性剂首先熔融并粘附在PVC树脂微粒表面,基于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及高分子量,使PVC 粘度及摩擦增加,从而有效地将剪切应力和热传递给整个PVC树脂,加速PVC 熔融。 2. 熔体流变改性PVC熔体具有强度差、延展性差及熔体破裂等缺点,而加工改性剂可改善熔体上述问题。其作用机理为:增加PVC熔体的粘弹性,从而改善离模膨胀和提高熔体强度等。 3. 赋予润滑性加工改性剂与PVC相容部分首先熔融,起到促进熔融作用;而与PVC不相容部分则向熔融树脂体系外迁移,从而改善脱模性。常用加工助剂品种 ACR类,ACR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国内ACR产品有ACR-201、ACR-401 等品种。ACR-201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的接枝共聚物,外观为白色粉末,加入PVC中可改善其熔体强度和熔体延展性。ACR-201主要用于硬质PVC异型材、管材、瓶类及片材,用量为~2份。ACR-401,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及苯乙烯四种单体共聚而成,属于核-壳共聚物,在PVC中的加入量如下: PVC制品ACR-401添加量(份)透明厚片(~1mm)2~3 透明薄片(~0.1mm)~ 硬管~2

板材2~3 地板8~10 异型材5~9 低发泡硬质品3~8 AMS类,AMS系α-甲基苯乙烯的低聚物,其六聚体又称为M-80,它无毒且透明性好,可改善PVC的加工流动性及制品光泽。AMS可用于PVC硬制品,在硬管中加入2~5份,透明片中加入3份,地板中加入10份。 P83为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物,其表面经PVC乳液处理后,可用作加工助剂,加入量可达20份左右。 820-G是由氯化石蜡与氧化聚丙烯—乙烯通过自由基接枝而成的,它可改善PVC 的加工流动性,光泽及手感,加入量可达5~10份。 挤出加工 1.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4.较低的加工温度 5.加速熔融,防止熔体破裂 6.挤出物平滑、有光泽 7.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注塑加工 1.在料斗中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第六章 塑料助剂

第六章塑料助剂 概述、增塑剂、阻燃剂、习题 概述 塑料工业: 塑料生产(树脂,半制品的生产) 塑料制品生产(成型加工业) 塑料的主要组分是高分子树脂,在整个组分中起着胶粘的作用,树脂不仅决定了塑料的热力学性质(热塑性或热固性),还决定了塑料的主要性能,如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电性能等,塑料中的树脂含量为40~100%。 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有机玻璃)、聚氯乙烯等主要以树脂为主 .加入少量的助剂加工而成. 塑料助剂是精细化学品的一个类别,它包括多种能赋予塑料及其加工产品以特殊性能的化学品,在塑料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使塑料产品改进性能、提高质量、扩大用途. 塑料助剂主要有;增塑剂、着色剂、阻燃剂、润滑剂、发泡剂、填充剂等 . 当前,发展塑料助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断地开发高效、低毒新品种,用于取代那些不适应各种卫生、劳动保护等法规的老品种,同时用优质高效品种取代剂量大,功效差的老品种。 增塑剂 一、增塑剂的定义 增塑剂是一种可与塑料或合成树脂兼容的化学品,它能使塑料变软,并降低脆性——即增塑,还可简化塑料的加工过程。 二、增塑剂的塑化作用机理即具有增塑作用的基本原理 增塑剂具有增塑作用的基本原理在于它本身的极性基因,这些基因有与高分子化合物链相互作用的能力,其结果是促使高分子链间的吸引力减弱,增加高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高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树脂的塑性。 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PVC树脂为例说明: PVC分子链的各链节是极性的,因此分子链会相互吸收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当PVC受热时,其分子链的热运功会加强,因而分子链间的作用削弱,间隔增大,此时若将增塑剂分子插入PVC分子链的间隔中,PVC分子链的极性部分和增塑剂分子的极性部分就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PVC—增塑剂体系即使在冷却时,增塑剂分子也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上,从而妨碍了PVC分子链间的相互接近,使PVC分子链的微小热运动变得容易,PVC就成为柔软的塑料了 如用DOP增塑剂塑化PVC,当升高温度时DOP的偶极相互作用,并使DOP的分子插入PVC链中间,DOP 与PVC分子链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于DOP分子的非极性部分亚甲基链不极化,它夹在PVC分子链之间,显著地削弱了PVC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PVC树脂在变形时链的移动就容易了。 因此,增塑剂分子内部必须包含着能与极性聚合物如PVC,硝酸纤维素、聚醋酸乙稀、ABS等相互作用的极性部分(如酯型结构)和不与聚合物作用的非极性部分(如亚甲基链)。 三、选用增塑剂的要求 1、相容性(可混用性):在树脂成型过程中,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是基本条件。正常情况下,每100份树脂与150份主增塑剂相混容。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与增塑剂的极性、分子构型和分子的大小有关。一般地说,增塑剂的分子结构与树脂结构类似时,两者的相容性较好。 2、挥发性低;液体增塑剂的挥发性与其沸点、蒸气压等有关,通常增塑剂的沸点都在300~400℃范围内,成型温度下的蒸气压较低,可减少损失,又可避免制成制品后在分子间的迁移,影响机械性能 . 3、非燃性:由于塑料成型过程中的温度较高,因此增塑剂应是非燃性或难燃的,有时可借助于添加阻燃剂来提高这一性能。 4、低温柔韧性,一些塑料制品常在低温环境中使用,为了提高其低温下的柔韧性,增塑剂的耐寒性效应往往是主要的,通常多为已二酸,壬二酸的丁酯等。有时也借助于添加助增塑剂增强协同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