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大作业 马爱静

仿生学大作业 马爱静
仿生学大作业 马爱静

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

姓名:马爱静

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学号:SX1102010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 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的仿生学(Bionics),是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通过学习,模仿.复制和再造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及控制机制,来改进现有的或创造新的机械,仪器,建筑和工艺过程。现代仿生学已经延伸到很多领域,机器人学是其主要的结合和应用领域之一,可归纳为机器人的结构仿生,材料仿生,功能仿生,控带十仿生以及群体仿生五个方面。目前,国内外根据仿生学原理已经研制出了很多微型机器人,其中对液体中游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异常活跃。根据游动微型机器人驱动元件采用的材料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压电材料元件驱动游动机器人、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游动机器人、超磁致伸缩材料驱动振动式游动机器人、应用IPMC(又称ICPF)高分子驱动器的游动机器人、铁磁橡胶(FMP)驱动游动机器人、PAMPS凝胶驱动游动机器人、应用IEM.Pt高分子驱动器的游动机器人等。

液体中运动装置可采用螺旋浆和游动方式。传统螺旋浆推进器具有能源效率低。结构尺寸和重量大,对环境扰动大,噪音大,可靠性差,起动、加速性能差以及运动灵活性能差等缺点。而利用智能性材料构成的仿鱼类微型游动推进装置,不仅具有鱼类运动高效率、无噪音等优点,并且还使其小型化、微型化成为可能。因此,如何结合鱼类游动理论,探索在“微”的条件下游动微机器人运动机理成为值得研究的重点。游动方式有利于运动装置的小型化、微型化,所以采用游动方式。这样,在“微”的条件下的游动微型机器入运动机理的研究就是必要的。水下微型机器人采用仿生型的一体化结构,游动的动力来自致动器在谐振状态下与液体的相互作用,这样微型机器入可以做得很小,并且可以在液体中运动。初步实验证明,如果致动器本身较柔软,谐振频率较低,则微型机器人能在液体中游动。游动微型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其致动技术。在“微”的条件下,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既受到运动机理的约束,同时也影响到游动微机器人的性能、控制方法、以及进一步小型化、微型化的可能性。目前,对游动微型机器人的致动技术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微机构理论,且与鱼类游动理论相结合,以实现游动微机器人结构最优设计;其次是用不同的物理效应形成不同的致动方式。

在游动微型机器人中应用较多的致动方式有电磁致动、静电致动、压电致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热致动等,此外,如超导致动、凝胶等高分子致动、直接光驱动、超声波致动等也有研究。试验新材料、建立游动微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解决其控制问题物体进入“微观范畴”,物体所受的诸多因素的作用已发生了变化,一些主要因素的作用变成不主要,而一些次要因素却起了主要作用。因此,综合考虑微机器人的材料、结构、形状进行研究,制作一些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形状的微机器人,进行实验、测试。最后,进行分析综合、修改并确认微流体力学中的一些主要规律及一些因素,建立液体中微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优化结构设计,解决其控制问题。当微型机器人的尺寸缩小到一定范围内,许多物理现象和宏观世界相比有很大差别。力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微观领域可能其主要作用。在微小尺寸领域,与特征尺寸L的高次方成比例的惯性力、电磁力(P)作用相对减小,而与尺寸的低次方成比例的粘性力、弹性力(L2)、表面张力(L1)、静电力(Lo)等的作用相对增大。表面力与体积力相比成为主导作用的力,这也是MEMS中常以静电力、表面张力作为驱动力的原因。与重力相比,摩擦力的影响比普通机械要大。因此,要对微流体力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水下微型机器人的动力方程,优化结构设计,解决其控制问题。

游动方式有利于运动装置的小型化、微型化,所以采用游动方式。这样,在“微”的条件

下的游动微型机器入运动机理的研究就是必要的。水下微型机器人采用仿生型的一体化结构,游动的动力来自致动器在谐振状态下与液体的相互作用,这样微型机器入可以做得很小,并且可以在液体中运动。初步实验证明,如游动微型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其致动技术。在“微”的条件下,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既受到运动机理的约束,同时也影响到游动微机器人的性能、控制方法、以及进一步小型化、微型化的可能性。目前,对游动微型机器人的致动技术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微机构理论,且与鱼类游动理论相结合,以实现游动微机器人结构最优设计;其次是用不同的物理效应形成不同的致动方式。目前在游动微型机器人中应用较多的致动方式有电磁致动、静电致动、压电致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热致动等,此外,如超导致动、凝胶等高分子致动、直接光驱动、超声波致动等也有研究。从微型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来看,每前进一步,都和微机械电子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和以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为基础的微型驱动器的研制开发成果是密切相关的。

昆虫微电子机械系统(简称微机械)作为二十世纪末新型前沿学科,发展十分迅猛,并开创了微电子学、微机构学、微摩擦学、微流体力学、微细加工技术等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微电子机械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天、军事、工业和农业等方面,并导致了人类认识能力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大突破,从而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军事国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在微电子机械系统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基础上,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出了多种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的发展给工业、医疗、卫生、生物等领域带来新希望。在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微型机器人给埋藏在地下的大量、无数的小口径输液管道的检测和维护提供了一种很好方式和手段。而且在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体内微型机器人,它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发展方向。人体内血液通过血管可以到达人体内部的任何地方。现在世界上已研制出为2 mm的微型内视镜,通过血管进行体内的一些局部治疗,但是这种微型内视镜在血管中的运动是靠人人体内血液通过血管可以到达人体内部的任何地方。现在世界上已研制出为2 mm的微型内视镜,通过血管进行体内的一些局部治疗,但是这种微型内视镜在血管中的运动是靠人手在体外施加推力来进行的,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对进行手术的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设想通过血管机器入进行定点投药或作其它形式治疗,从而实现微创伤和无创伤手术或监测。因此,在对生物游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仿蝌蚪游动微型机人的驱动方式。该微型机器人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转向控制和加速性能好,是一种无损伤驱动的游动微型机器人。

手在体外施加推力来进行的,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对进行手术的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设想通过血管机器入进行定点投药或作其它形式治疗,从而实现微创伤和无创伤手术或监测。因此,在对生物游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仿蝌蚪游动微型机人的驱动方式。该微型机器人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转向控制和加速性能好,是一种无损伤驱动的游动微型机器人。

微型机器人在医疗检测手术中的应用使得人们的要求正在或将要变成现实:①微型机器人可用于药物投放系统。为了实现无痛苦的诊疗系统,可以设想研制一种微型机器人,使之能够进人人体器官甚至血管中进行药物投放。该微型机器人由微型传感器、微型泵和贮药囊组成,供患者植人皮下或吞人胃中,根据微型传感器测得血液或胃液中某种浓度数据,自动泵出适当的药量,并且由数据的改变适时适量地输送药物。如果在微机器人上携带诊疗系统,则能够在体内进行组织采样和治疗等功能。目前,日本已经研制出一种具有趋光性的微型机器人,将导管插人患者的血管,微型机器人从导管中出来,在外科医生操纵下进行麻醉药注射或做手术修补血管。②微型机器人可用于推动医用内窥镜系统。传统的内窥镜采用人为插体内手术仪器的灵敏程度,因此开发高精度的微型传感器、体内照明系统和柔性的微机器人

将成为推动微刨外科手术进步的关键。近来,采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己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基于微机电系统的微型机器人,通过导管进人人体腔内并可在脏器间或血管内移动,利用激光或微型手术设备进行体腔内手术,这样可以减少人体不必要的创伤,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已经有些科学家利用压电驱动、空气压驱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聚合物驱动、光热和光电驱动等形式驱动的微型机器人系统。

日本,美国,德国和法国等一些国家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出了能够在微型管道中以及模拟人体肠道和血管内运行的微型体内机器人。

目前我国对面向细小管道的微型机器人和体内微型机器人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果。管道微型机器人是一种可沿细小管道内部或外部自动行走,携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及操作器,在操作人员的遥控操作或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下,能够进行一系列管道作业的机电仪一体化系统。由于受结构尺寸和作业空间的限制,微型机器人很难采用常规的驱动方式和驱动机构,因而,研究出新颖的驱动机构和相应的驱动器也就成为科学界迫在眉睫的事。管道微型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的管道机器人研究主要基于管道检测和维修这样一个应用背景。而管道微型机器人在医疗、生物工程、细小工业管道的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也日益显露出来。

在已经实现的管道机器人中按其行走方式可分为轮式、履带式、振动式、蠕动式等几种。从行走功能上可分为连续运动型和非连续运动型。连续运动型主要靠驱动轮或履带与管壁之间的附着力产生机器人向前运动的牵引力;而非连续运动型管道机器人包括蠕动式管内移动机器人、仿生型步进式直线驱动器等。

液体中运动装置可采用螺旋浆和游动方式。传统螺旋浆推进器具有能源效率低。结构尺寸和重量大,对环境扰动大,噪音大,可靠性差,起动、加速性能差以及运动灵活性能差等缺点。而利用智能性材料构成的仿鱼类微型游动推进装置,不仅具有鱼类运动高效率、无噪音等优点,并且还使其小型化、微型化成为可能。因此,如何结合鱼类游动理论,探索在“微”的条件下游动微机器人运动机理成为值得研究的重点。

下图是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它是一个具有头部和柔性尾鳍的摆动推进器,由微型电机、微型摆动机构和具有很好柔性的尾巴组成。其中微型电机、微型摆动机构安置在头部内。当接通微型电机时,微型摆动机构带动柔性尾鳍左右摆动击水,利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微型机器人向前推进,通过控制微型电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微型机器人的游动状态。因此,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也为血管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下图1是微型机器人的实体形状示意图

图1 微型机器人的实体结构图

从微型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来看,每前进一步,都和微机械电子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

展以及和以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为基础的微型驱动器的研制开发成果是密切相关的。尽管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的游动微型机器人,但是诸如能源供给问题,通讯问题及自主控制问题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毫无疑问,如果说微小环境下,游动微型机器人面临着一场观念性变革的话,那么诸如能源供给问题,通讯问题,通过性问题及自主控制河匿才是对游动微型机器入的真正挑战。正如我们认识的那样,在常规机器人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在游动微型机器人环境下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常规机器人下环境下不是严重的问题但在游动微型机器人环境下却常常显得非常严重,而且还会遇到一些与想不到的新问题。

拟结合对微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内容的分析,提出一种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使其能够在液体中自由的游动;建立仿蝌蚪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模型,确定微型机器人研究的可行性;根据仿生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基于蝌蚪的游动原理和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型机器人,该微型机器人较好地复制蝌蚪的游动机制和功能,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可控型。在微型管道(微型输油、液以及人体血管等)的监测和维护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研究内容涉及到微机电系统、计算机实时控制、信息处理、新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栓庆, 士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半导体技术.26(8): 1-5, 2001

2.姚燕生, 沈健,吕召全. 微机电系统在当代医学上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28—31,2002 3.陈寅, 林良明, 高立明等. 微机电系统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医疗卫生设备. 16—171. 999 4.Joseph H, Swafford B, Terry S.Medical applications for MEMS device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pp. 399—404,1997

5.Lin Liangming,Gao Liming,Yah Guozheng,Rong Rong.A study on the endoscope system driven by squirmy robot.IEEE Int. Conf. Intelligent processing systems, 75—81, 1997 6.Dario P, CarrozaM C,Lencioni L, et al A micro—robotic systemfor colonoscopy, 1997 IEEE internationals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Albuquerque(NM).1567-1572,1997 7.Young Mo Lim et a1.A self-propelling endoscopic system. IEEE Int.Conf.Robotics and Automation,pp1117-1122,2001

8.Dario P, Carroza M.C, Pietrabi ssa A.Development and in vifro testing of a miniature robotic system for computer—assisted colonoscopy.Comput Aided surg,No.4.1—14,1999

9.陈寅,林良明,高立明等.微型电子机械系统应用于微型外科手术的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4(5),pp. 283—286,2000

10.Dario P, Carroza M. C, Bennenutio A, et a1. Micro—system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Micromech. Microeng, No.10, 235—244, 2000

11.程良伦,杨宜民.微型管道机器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No. 4. 16-17,1998

12.张永顺.微型管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制造业自动化.22(12).48—52,2000 13.Idogaki T.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locomotive mechanism for an in—pipe micro inspection machine Proc of MHS’95,Nagoya,Japan.1995

14.Zhou YS et al. A new medical micro robot fo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H—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2001,

V01.215,Iss H2, 215—220.

15.Zhou YS et a1. Noninvasire method to drive medical micro—robo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V01.45(5): 617—620.

16.张秀丽,郑浩峻,陈恳等.机器人仿生学综述.机器人.24(2): 188—192, 2002

17.张涛,孙立宁,蔡鹤皋.压电陶瓷基本特性研究. 光学精密工程. 6 (5),pp. 26—32,

1998

18.叶至碧.压电陶瓷驱动.电子元件与材料.8 (4): 1-6,1989

19.Fukuda Toshio,Kawamoto Atsushi,Arai Fumihito,Matsuura Hideo.Steering mechanism of underwater micro mobile robot.Proceeding of the 1994 IEEE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814—819,1994

20.Fukuda Toshio, Kawamoto Atsushi, Arai Fumihito, Matsuura Hideo. Steering mechanism and swimming experiment of micro mobile robot in water.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IEEE,Piscataway,NJ,USA, 95CH35754. 300—305,1995

21.李勃,吴月华.许曼,杜华生, 杨杰.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腹腔手术微型机器人. 光学精密工程,2001,9(6): 535—538.

22.钟映春,谭湘强,杨宣民. 泳动微机器入主体机构的设计研究.机床与液压.No.6,18—19,31,2001

23.钟映春,谭湘强,杨宜民. 泳动微机器人主体机构放大性能研究.机械工程师.No l,pp.63—65.2002

24,Maeda S. , Abe K, Murayama M. Tohyama Osamu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their reli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11—118,2001 25.Kuribayashi K, Shimizu S, Yoshitake M. , el at.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trol of shape memory alloy thin firm actuator.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64(3),pp.413—417,1998

26.杨凯,奉承林.新型SMA驱动技术.机械.27(6),PP.1—3,2000

27.李明东,马培荪.马建旭等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驱动方式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No.3,PP.29—29,1999

28.魏中国,彭红樱,杨大智.形状记忆合金传感驱动器件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机器人.16(4),PP.244—249,1994

29.Rediniotis Othon K.,Lagoudas Bimistris C, Mashio Tomoka,el at.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an active hydrofoil with SMA actuators.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spie),pp.277—289,1997

30.Webb G, Wilson L, Lagoudas D, Redinioti s. Adaptive control of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for underwater biomimetic applications.AI从Journal,38(2),pp.325—334, 2000 31.L.J, arner, L N.Wilson, D C. Lagoudas, K Rediniotis. Development of a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ed biomimetic vehicle. Smart Mater. Struct, No.9,673—683,2000

32.贾宇辉,谭久彬,张杰.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的研究微细加工技术.No.2,pp.70—74,2000

33.张秀丽.磁致伸缩薄膜和驱动器.光机电信息.13(4) : 21—24,1996 34.Claeyssen Frank, Lhermet Nicolas, Grosso Gilles.Giant magnetostrictive alloy actuators.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in Materials,5(1),pp,67—73,1994 35.Yang Xing, Jia Zhenyuan, Guo Dongming, el at.Theoretical ana]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riving magneti c field in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1(5),pp.578—580,2001 36.Quandt E, Ludwig A, Seemann K.Giant magnetostrictlve moitilayers for thin fiim actuato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Sensors and Actuators,IEEE 1089—1092,1997 37.鲍芳,李继容,王春茹.磁致伸缩器件及其应用研究.传感技术20(8): 1-3,2001 38.李文卓, 赵万生, 詹涵箐, 吴湘.压电/电致伸缩材料及驱动器的新技术与应用. 压电与声光.28(4): 260—264,2001

39.张永顺, 贾振元, 丁凡等.外磁场驱动无缆微型机器人行走特性的分析,机械工程学报.39(6): 135—139,2003

40.张秀丽.磁致伸缩薄膜和微驱动器光机电信息.13(4): 21—24, 1996

41.Kanno R. , Kurata A. , Hattori M. , Tadokoro S. , et al.Characteristic and Modeling of ICPF Actuator一2nd Report: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Proceeding of JSME Annu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Mechatronics, Kobe,Japan,pp.1206—1209,1994

42.Oguro K, Fujiwara N, Asaka K, el at.Polymer electrolyte actuator with gold electrode.In Proc. Of the SPIE Conf oil Electroactive Polymer Actuator and Devices.Newport Beach,Ca]ifernia, V. 3659, 64—71,1999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研究内容:

整个系统由游动微型机器人本体和其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目前采用有线通讯方式。控制系统比较简单,包括PC机和控制器两部分。它们主要用来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动频率,从而达到控制微型机器人尾部的摆动,进而实现直接控制微型机器人的游动状态的目的。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2

图2. 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总体结构框图

第一,根据目前有关鱼类游动理论研究和各种机械鱼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创新原理,本课题提出一种仿蝌蚪微型机器人。详细分析了该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原理,同时设计了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游动推进机构装置的原理样机。

第二,建立了微型机器人游动推进的理论模型,并对该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理论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求解,从而确定微型机器人的游动速度、推进力和游动阻力等与微型机器人结构参数的关系。

第三,进行了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讨论分析了影响微型机器人运行的各种重要因素。

第四,在分析蝌蚪游动机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解决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控制问题。研究目标:

a.根据蝌蚪的游动推进方式,提出一种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使其能够在液体中自由的游动;

b.对该微型机器入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仿蝌蚪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模型,确定微型机器人研究的可行性;

c.制造出该微型机器人的样机,使其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

d.对该微型机器人样机做出实验研究,确定影响该微型机器人机动性能的各种因素以及微型机器人的结构优化参数;

e.根据蝌蚪游动控制机制,初步有效的解决机器人的控制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可靠性问题游动微型机器人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在生物医学以及工业输液管道等重要领域中应用,因此其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要求微型机器人能够适应复杂的管内环境,并具备故障排除的能力,不能因为一些故障的产生而导致微型机器人的瘫痪。

(2)速度及位置识别问题

常规机器人一般采用与驱动轮联结的光电码盘形成闭环控制,并借助于CCD实现速度和位置的控制,目前微型机器人的速度及位移只能借助于外部激光干涉实验仪器和外部跟随装置间接实现,还远远没有实现速度及位置的自主识别。

(3)考虑需要研究适于液体中的智能传感器,实现测量、处理、通信、控制一体化目标,以使液体中游动微型机器人早日达到实用化阶段。

(4)微型机器人可靠性理论的控制与设计方法

(5)给出了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游动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如何实现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控制。

(6)如何实现微型机器人定位控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研究方案:

1.根据鱼类具有机动性、加速性能好以及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创新原理,在目前有关游动理论研究和各种机械鱼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详细分析了该微型机器人的驱动原理,同时设计了游动微型机器人驱动机构。

2.在游动微型机器人的驱动机构上,进行游动微型机器人的实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该微型机器人是否能很好的再现蝌蚪在液体中的快速平稳的游动机动性能和状态。

3.对本文提出的游动微型机器人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对该游动理论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求解,得到了机器人尺寸参数和机动参数对机器人游动速度和游动推进力等游动状态的影响。

4.简单介绍目前机器人的相关控制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游动微型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在分析蝌蚪游动状态控制机制的基础上,绘出了相应的微型机器人控制理论和方法。通过控制微电动机的转动频率进而可以控制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摆动频率,从而实现了其游动推进,转弯,急转等机动性能。

可行性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及求解验证:

①在微型机器人的尾部形状和结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微型机器人的摆动频率,可增加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速度和游动推进力。

②通过改变微型机器人的尾部形状和结构尺寸可以改变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速度。在相同条件下,尾部采用矩形形状可以得到较大的推进速度。

③当尾部摆动频率一定时,微型机器人游动推进速度和游动推进力与其尾部摆幅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随着摆幅的增大.游动推进速度和游动推进力也随之增大。

④微型机器人逆着液体流动方向游动方向推进过程中,随着液体流动速度的增大,微型机器人游动推进速度减小。

⑤微型机器人在液体中游动推进时,随着所处环境液体密度的增加,其游动推进速度逐渐增加;当液体粘度增加的影响超过液体密度的影响时,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速度会有所减小。

⑥当微型机器人靠近壁面游动推进时,近壁效应使微型机器人的游动推进速度减小,游动推进稳定性提高。

⑦在摆动游动推进和波动游动推进两种游动推进方式下,微型机器人呈波动游动推进时具有较高的游动推进效率。

⑧若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得较好,说明微型机器人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根据鱼类具有机动性、加速性能好以及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创新原理,在目前有关游动理论研究和各种机械鱼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蝌蚪游动微型机器人。

(2)根据蝌蚪的转弯机制,我们设计了机器人的转弯控制。如果机器人要实现在垂直方向的转向,即所述的上浮和下潜前进,可以通过控制头部浮沉控制器的质量平衡小球的位置来控制机器人的偏重,从而使微型机器人在水平面内失去平衡,从而使其头部在垂直面内的向上或向下偏转,随着微型机器人的柔性尾部的摆动,机器人实现上浮或者下潜运动,控制微型机器人此时的摆动频率,即微电机的转动频率可以控制微型机器人的上浮或下潜运动速度。

浅谈仿生设计

浅谈仿生设计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设 计学科,它还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功能、形态、色彩等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的想象与分析,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利用创造性思维把自然界有形和无形的规律表现出来的学科。1.仿生设计是使现代工业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仿生设计对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的模拟与创造,带来了设计丰富多样的设计产品,为市场和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仿生设计促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更新与发展。现代设计一直以来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推崇功能主导形式主义设计观。而仿生设计运用形态主导产品设计,是产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特征,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仿生设计还表现了丰富的文化、趣味和情感意象,给予更符合人性化的特点,使人们在购买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趣味无限的感觉。仿生设计借助于其他的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发挥想象的空间,把艺术与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仿生设计推向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使其发展更具科学性,在计中更增加了影响力。 2.仿生设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仿生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一大进步,它是将大自然的美以设计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生存方式中的反映。加强仿生设计的训练与完善,将其运用到人 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是现代社

会的必然需要。实际上,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自然界的万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而变化的,人也不例外,仿生设计就是把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的生物相结合而产生并发展的,所以仿生设计也是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的。仿生设计以它独有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方法,不断去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体现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反映现实世界形象的执着追求,以至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仿生设计的产生发展过程 仿生学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 个时期:仿生学萌芽时期;仿生学建立时期;仿生学巩固时期;现代仿生学时期。 1仿生学的萌芽时期(远古时代至1940 年)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对其赖以饱腹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因此,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上就已在从事仿生学工作。 2 仿生学的建立时期(1940~1960 年) 20 世纪40 年代,工程技术领域中出现了调节理论,人们开始在一般意义上把生物与机器进行类比,认识到二者具有自动调节系统。。随着“信息论”和“控制论”这两门学科的结合与渗透,人类就为自已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向生物界索取设计蓝图,并于1960 年9 月诞生了一门新的交叉科学———仿生学 3 仿生学的巩固时期(1960~1990 年)

仿生学内容

1、鸟在天空飞翔:制造了各种飞行器。 2、蜜蜂造巢窝:各种正六边形的蜂巢结构板材。 3、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飞机设计师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4鲸: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fǎng)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舴的速度。 5、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yún)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6、6、袋鼠: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7、7、贝壳:外壳坚固的坦克……鱼儿在水中游荡:学会了游泳,发明潜艇。 8、8、连体鲨鱼装:第一代鲨鱼装模仿了鲨鱼的皮肤,在泳衣上设计了一些粗糙的齿状突起,以有效地引导水流,并收紧身体,避免皮肤和肌肉的颤动。第二代鲨鱼装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亮点,加入了一种叫做“弹性皮肤”的材料,可使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减少4%。 9、9、大乌背小乌龟:转动炮塔的坦克。 10、10、让盲者见到光明:在植入了微小的仿生视网膜之后,3位失明患者不仅看到了明灭或者移动的光点,甚至还成功地用眼睛区别出杯子和盘子。 11、人工合成蛛丝:蛛丝含有一种纤维蛋白,这种蛋白质和存在于毛发和羊角中的角质蛋白相似。这种蛋白分泌出来后开始变得坚韧。通过精细的平衡水的含量,蜘蛛和蚕可以防止纤维蛋白过快固化。 12、蜻蜓-飞机; 13、青蛙—快速扫描系统 14、苍蝇-气味探测器

15、螳螂—镰刀电鱼与伏特电池。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 16、水母耳朵: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16、动物仿生学 17、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18、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19、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20、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21、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22、白蚁不仅使用胶粘剂建筑它们的土堆,还可以通过头部的小管向敌人喷射胶粘剂。于是人们按照同样的原理制造了工作的武器—一块干胶炮弹。 23、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24、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保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 25、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弹。 26、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 27、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28、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仿生学研究报告上传

仿生学研究报告上传

————————————————————————————————作者: ————————————————————————————————日期: ?

《自然界材料构筑科学与 创新思维》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

目录 一、仿生学概念 二、自己对仿生学的理解 三、仿生学的应用 1.利用动物体的特性 (1)利用鱼鸟的特点为火车入隧道过程降噪 (2)利用鲨鱼皮表面的特点进行抗菌 (3)利用珊瑚体秘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学习小生物如何从雾气中获取水分2.利用植物体的特性 (1)利用树沿压力线重组的特性构造轻量化材料 (2)利用叶子的光合作用制造太阳能电池(3)利用荷叶表面的特性制造防雨工具(4)王莲能够托起超重物体 3.利用细胞特性 (1)利用细胞膜的特性制造去盐薄膜 四、小结

一、仿生学的概念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该学科的问世,大大开阔了人类的技术眼界,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自己对仿生学的理解 仿生学就是通过理解动物的自身特性,以及它们利用这些特性所做出的利于自己生存的本领,再经过人类能动性的思考,抽象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概念,最后利用联系的思想加以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为人类创造便捷和更有突破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不缺乏一些例子。例如,我们平时最讨厌的在空中到处乱飞的苍蝇,利用苍蝇的鼻子嗅觉原理可以制作小型的气体探测仪,利用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进行模仿,将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应用到了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利用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可以与障碍物反弹的原理制成了制造出了雷达,应用到了飞机航空中。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中的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正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创造了日光灯...... 像这样仿生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看仿生学的应用。

仿生学:浅谈仿生眼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自然的奥秘与仿生学 课程论文 《浅谈仿生眼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姓名:王振国

学号:201300110089 专业:化学类 年级:2013级 班级:化学1班浅谈仿生眼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仿生眼简介

仿生眼,又称电子仿生眼(eyeclops bionic eye )设备包括一副装有摄像头和信号传送器的眼镜、一个视频处理器、一个信号接收器和一个电极。佩戴这种眼镜前,患者首先要接受眼部手术,将一个极薄的电子信号接收器和电极板植入视网膜上。电子仿生眼是运用仿生学原理,模拟人眼的成像原理,帮助失明患者重新获得视觉能力的仿生科技产品。 仿生学原理 一、人眼成像仿生原理 人眼成像原理图如下,所取的距离为250米,则人眼成像见下图: 自然界各种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不同颜色可以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线,这些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眼球中的角膜

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构成光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圆锥和杆状细胞)受光的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转换成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层的视觉中枢,然后我们就能看见物体了,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产生视觉,人就看清了正立的立体像。 人的眼睛是个复杂的成像系统,而人的大脑像CPU处理这些图像,让人能在视觉上感知到图像。人眼成像最主要的是晶状体和视网膜。晶状体调整眼睛的焦距是光束集中到富有视锥细胞和视柱细胞的视网膜上,在进行光电(生物电)变化,由视觉神经把信号传至大脑生成图像。人类的目标就是能制造出能过可以和眼睛相媲美的视觉系统,这是机器智能化的关键部分。 二、电子眼就是一套摄像系统

基于仿生学智能计算论文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计算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仿生学智能计算的自然及数学原理,同时分析了基于仿生学的智能计算的几种经典的算法,最后就仿生学智能计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仿生;智能;算法;蚁群算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intelligent computing based on bionics zhang guangsh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 332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bionics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intelligence based on bionic algorith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everal classic,an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the direction of bionics made a personal opinion. keywords:bionic;intelligent;algorithm;ant colony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一、仿生学智能计算的原理 (一)自然原理。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大自然中的生物“物

仿生学论文分析

仿生学论文 10级生物科学 1009210117 张荣华

摘要 自然界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为了生存、自卫、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强化了自身许多优异的结构和特殊功能。人们模仿生物界的这些结构特征,将它们应用于自身的斗争,即军事斗争中。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解决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制造多种探测、斗争武器。 关键词:生物结构特殊功能实践运用军事

一.仿生学简介 仿生学(bionices)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腊语言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术涵义的ices而组成的词语。大约从1960年才开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例如关于信息接受(感觉功能)、信息传递(神经功能)、自动控制系统等,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很大启发。可举出的仿生学例子,如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游泳时能使身体表面不产生紊流)应用到潜艇设计原理上。仿生学也被认为是与控制论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控制论主要是将生命现象和机械原理加以比较,进行研究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1.历史由来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种类繁多的生物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使 它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得到生存和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以自己直立的身躯、能劳动的双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语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促进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获得了高度发展。因此,人类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慧远远超过生物界的所有类群。人类通过劳动运用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制造工具,从而在自然界里获得更大自由。人类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观察和认识生物界上,而且还运用人类所独有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模仿生物,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增加自己的本领。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鸟儿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飞翔。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然而人们更希望仿制鸟儿的双翅使自己也飞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设计和制造了一架扑翼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 2.研究方法仿生学是生物学、数学和工程技术学互相渗透而结合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第一届仿生学会议为仿生学确定了一个有趣而形象的标志:一个巨大的积分符号,把解剖刀和电烙铁“积分”在一起。这个符号的含

仿生学

探讨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小二号,黑体) 学□□生:×××(五号,宋体) □□摘□要:(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 □□那些仔细观察过大自然的人,肯定会对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动植物非常熟悉,而且会清楚地知道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身体构造的区别。各种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构造,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在漫长的过程中,大自然创造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我们将这样的进程称为进化过程。 动植物与各种工程技术产品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工程技术产品也必须与其使用的环境相适应。例如,我们无法穿着精致的高跟凉鞋去登山。 这样,人们开始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寻找聪明的解决办法。对动植物的观察可以使人获得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其转化到技术中。仿生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一、仿生学(一级标题顶格书写)(小三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一)大自然带来的启发什么是仿生学? 仿生学是由“生物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组成的。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的科学,因此仿生学是将生物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也可以将仿生学描述为: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然后用它来发明新技术。 那些仔细观察过大自然的人,肯定会对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动植物非常熟悉,而且会清楚地知道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身体构造的区别。各种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构造,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在漫长的过程中,大自然创造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我们将这样的进程称为进化过程。 动植物与各种工程技术产品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工程技术产品也必须与其使用的环境相适应。例如,我们无法穿着精致的高跟凉鞋去登山。 这样,人们开始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寻找聪明的解决办法。对动植物的观察可以使人获得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其转化到技术中。仿生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仿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力学仿生,是研究并模仿生物体大体结构与精细结构的静力学性质,以及生物体各组成部分在体内相对运动和生物体在环境中运动的动力学性质。例如,建筑上模仿贝壳修造的大跨度薄壳建筑,模仿股骨结构建造的立柱,既消除应力特别集中的区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载荷。军事上模仿海豚皮肤的沟槽结构,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舰外壳上,可减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分子仿生,是研究与模拟生物体中酶的催化作用、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生物大分子或其类似物的分析和合成等。例如,在搞清森林害虫舞毒蛾性引诱激

仿生学的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1): 蝙蝠与雷达 蝙蝠会释放出一种超声波,这种声波遇见物体时就会反弹回来,而人类听不见。雷达就是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发明出来的。在各种地方都会用到雷达,例如:飞机、航空等。 仿生学的例子(2): 苍蝇与小型气体分析仪 令人厌恶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个性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先,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十分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气体的成分。 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善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 仿生学的例子(3): 鲸的前鳍--神奇能量的秘密! 座头鲸前侧有垒球般大突起的前鳍,能够划过水面,让它悠游在海洋里。但根据流动力学原理,这突起就应会妨碍前鳍的运动。 根据他的研究,费雪为风扇设计具突出边缘的叶片,叶片划过空气的效率比一般标准的风扇高百分20。他成立一家叫鲸鱼能量的公司来生产他的产品,很快地会将这项节能的技术授权给世界各地的公司工厂。但费雪心中的大鱼是风力能源。他相信只要加一些结节在涡轮机的叶片上将会改善整个产业,使得风力的价值更胜以往。 仿生学的例子(4): 斑马与斑马线 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处,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5): 蝴蝶与人造卫星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透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状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

奇异的仿生学---知到超星答案

【单选题】仿生学的定义是(B)年提出的。 A、1955年 B、1960年 C、1965年 2 【多选题】仿生需求包括(ABCDEF)。 A、生存需求 B、军事需求 C、健康需求 D、发展需求 E、精神需求 F、兴趣需求 3 【多选题】材料的结构包含(ABC)。 A、宏观 B、介观 C、微观 4 【多选题】仿生模本包括(ABC)。 A、生物模本 B、生活模本 C、生境模本

【多选题】仿生需求中发展需求包括(ABC)。 A、感知更强的仿生 B、功能更优的仿生 C、运动更好的仿生 6 【判断题】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存、自卫、竞争。√ 7 【判断题】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察——灵感——模仿× 8 【判断题】海豚游速慢的时候皮肤是粗糙的,游速快的时候是光滑的。× 9 【判断题】自然界中植物有150万种。× 10 【判断题】贝壳珍珠层的硬度是普通文石的2倍,韧性是普通文石的10000倍。×从灵感到制造的创新过程——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1 【单选题】蚯蚓体外有一层体表液,形成一个多层界面系统,蚯蚓蠕动前行在B A、外界面层 B、内界面层 C、体表液层 D、体表层

【单选题】荷叶具有自清洁效应是由于表面C A、微米形态 B、表面腊状物质 C、微纳结构与腊状物质共同作用 D、纳米突起 3 【单选题】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面临的问题是(B) A、磨损 B、粘附 C、腐蚀 D、氧化 4 【判断题】仿生电渗铲斗是模仿了蜣螂的体表电位特点制造的。×5 【判断题】穿山甲能打洞、上树,还会游泳。√ 6 【判断题】土壤动物粘附脱土功能的实现是由于其体表形态。×适者生存——军事仿生 1 【多选题】狡兔三窟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AD)。 A、孟尝君

仿生学

[据大众科学网站2011年9月15日报道]海洋研究、海中航行、海床测绘、目标追踪等行为均需要依赖声音来进行正确定位,声音在目前仍然是水下传输信息的最佳媒介。受到逆戟鲸耳朵的启发,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Kilic正在研发一种独特的水下传声器,该传声器既能够听到最安静的声音,也能够听到最吵闹的声音,甚至可以在水下6英里、压力是水面1000倍的深度下工作。 一些能够在深海中游弋的鲸鱼,如逆戟鲸,能够改变自身内耳的压力从而和周围环境相适应,这种能力使逆戟鲸在水下听的更加真切。科学家们想要研发的水下传声器能够实现同样的功能。该水下传声器的传感器中有三层硅材料薄膜,每层薄膜的厚度都是人类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薄膜上有数千个微孔,水能够在这些微孔中通过。随着传感器工作深度越深,流进薄膜内的水也越多,在平衡内外压力的同时也使传感器对于外界声音的探测更为敏感。然而,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接触到声波的时候,硅材料薄膜会产生十分微小的位移,尤其在深海的时候现象更为明显,这是由于水的不易压缩性造成的。海洋中最安静的声音能使薄膜产生0.00001纳米的位移,这相当于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由于产生的位移过于微小,该研究方案似乎走进了死胡同。然而有方法证明利用激光能够准确测量到薄膜产生的位移。 在科学家制造出的水下传声器样机中,一条可分支的光纤电缆被引入进来:其中一分支可以发射激光,另外一分支则是光学探测器。激光对薄膜进行照射,薄膜将激光反射到光学探测器上,这就对声音实现了探测的目的(具体实现原理见上图)。水下传声器能探测到160分贝以内的声音,这意味着从图书馆内的窃窃私语到60英尺外TNT炸药的隆隆爆破,这些声音利用水下传声器都可以完全无损的探测到。在低频端,水下传声器能够探测到地壳运动的声音;而在高频端,它能够探测到水分子撞击传感器的声音。 仿生船舶魅力无限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船艇其速度也赶不上大多鱼类的游速,鱼儿行动速度之所以快,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鱼儿都有流线型的“身材”,皮肤表面非常光滑,这使得它们受到的摩擦阻力非常小。所以现今生产的高速船大都具有流线型光滑的外表。另外,海豚之所以游得快,还和其有特殊的皮肤结构有关。物理学表明,水接触坚硬的东西,水流则会产生混乱现象,会增大水的阻力;相反,若水接触的是柔软且具有极微细不平的表面时,则会消除水流混乱现象,从而减少水的阻力。海豚皮肤表面就比较柔软且具有弹性,人们模仿海豚的皮肤构造,用橡胶制成了人造海豚皮,装在潜水艇上,使湍流减少了50%,从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航行速 度。 德国研究新型船舶仿生涂层 出处:大公报编辑:国际船舶网发布时间:2010-5-7 08:32德国波恩大学近日发表公报说,德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槐叶萍「超级疏水性」的奥秘。如果给船体刷上具有类似疏水性的仿生涂层,可大大降低船只行进过程中与水的摩擦,从而节

仿生学的例子

仿生学的例子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好运 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奇异的仿生学期末考试(含正确标准答案)

奇异的仿生学期末考试(含正确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3分) 仿生学的定义是哪年提出的? A. 1955年 B. 1960年 C. 1965年 2 【单选题】(3分) 海豚游速慢的时候皮肤是粗糙的,游速快的时候是光滑的。 A. 正确 B. 错误 3 【单选题】(3分) 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察——灵感——模仿 A. 错误 B. 正确 4 【单选题】(3分) 自然界中植物有150万种。 A. 正确 B. 错误 5 【多选题】(3分) 材料的结构包含 A. 宏观 B. 介观 C. 微观 6 【单选题】(3分) 科学的目的是求知与求真。 A.正确 B. 错误 7 【单选题】(3分) 贝壳珍珠层的硬度是普通文石的2倍,韧性是普通文石的10000倍。 A. 错误 B. 正确 8 【单选题】(3分) 蜘蛛丝能支撑体重400倍的重物。 A. 错误 B. 正确 9 【多选题】(3分) 仿生需求包括 A. 生存需求 B. 军事需求 C. 健康需求 D. 发展需求 E. 精神需求 F. 兴趣需求 10 【多选题】(3分) 仿生模本包括 A. 生物模本 B. 生活模本 C. 生境模本 第二章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3分) 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面临的问题是 A. 磨损 B. 粘附 C. 腐蚀 D. 氧化 2 【单选题】(3分) 蜣螂推滚粪球的部位是 A. 头部 B. 背部 C. 足 3 【单选题】(3分) 穿山甲能打洞、上树,还会游泳。 A. 正确 B. 错误 4 【单选题】(3分) 蚯蚓体外有一层体表液,形成一个多层界面系统,蚯蚓蠕动前行在

嗅觉仿生学

仿生嗅觉系统 班级:生11本1 姓名:廖护婕 学号:1109210139 指导老师:李绥安

仿生嗅觉系统 摘要:仿生嗅觉系统也叫做“电子鼻”,在国防、军事、工业、环保、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电子鼻是通过对气体传感器阵列的信号响应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待测气体的种类、浓度、成分等信息。仅仅实现这些功能尚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电子鼻的需求。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纷纷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电子鼻来判断气味的方位或者利用搭载有电子鼻的移动机器人来寻找味源的位置。这类电子鼻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味源定位系统。常见做法是设计一个带有分布气体传感器的气味罗盘,利用传感器信号响应差异来判断气味的方向。 关键词:仿生嗅觉味源定位 机器嗅觉是一种模拟生物嗅觉工作原理的新颖仿生检测技术,机器嗅觉系统通常由交叉敏感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算法组成,可用于检测、分析和鉴别各种气味。 气味分子被机器嗅觉系统中的传感器阵列吸附,产生电信号;生成的信号经各种方法加工处理与传输;将处理后的信号经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做出判断。 机器嗅觉历史 人类思索气味的问题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认为,气味是有气味的物质发出的辐射,被我们感觉到。比亚里士多德稍晚的另一位希腊学者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基础上解释了嗅觉:不同形状的原子让鼻子感觉到不同的味

道。事实上,人类对气味的追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而且,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中,感知气味这一功能也影响过我们的命运。 世界上不存在非气味物质。气味是物质的外部特征,能准确地代表物质的本质。无论是高级动物或是低级动物,都具有对周围环境的化学刺激——气味进行感知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仅以人类自身来说,其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与周围的大气环境密切相关,大气的变化对人类有极大的影响。随着工业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气体原料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种类和数量不断境加,环境污染已逐渐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任何生物的嗅觉都有一定的感知范围,也必有它的盲区。生物嗅觉的感知范围,仅仅与它的生存需要有关,与生存有益的为正相关,与生存有害的为负相关,与生存无关的气味是它的盲区。也有特殊情况,如氧气、水蒸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生存相关,而人对它们无感觉,是因为它们一直存在于空气中,人们不需要刻意寻求或防范它们,所以人的嗅觉中枢删除了它们的气味信号。对人类生存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气、气味进行准确的检测是必要的。 随着社会发展须要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生物器官机理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诸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生物感官功能的模仿己经被各国科学家广泛研究。人类对嗅觉的研究从最早的化学分析方法发展到仪器分析方法,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仿生嗅觉技术的物质识别能力越来越强,识别率也逐步提高。

植物仿生学实例

植物仿生学 一、植物仿生学 大自然带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启示我们发明创造。人们根据植物的功能、形状等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源于“叶”的 灵感 ①叶缘启示: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在上山砍伐途中,攀爬时 手被锯齿草的边缘的齿划伤了,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叶子边缘有两排锋利的锯齿,于是受此启发,并经反复实践,制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架带有锯齿的木工锯。

② 叶脉的启示: 浮水植物王莲有“水中花王”之称,一个体重35kg 的人坐在上面也不会下沉, 原来王莲圆形叶片上的直径可达1-2.5米,背面有许多相互交错的叶脉骨架结构, 里面还有气室使得叶子稳定的浮在水面,受叶脉支撑作用的启示,英国著名建筑 师约瑟,以钢铁和玻璃为建材,设计了一个顶棚跨度很大的展览大厅—“水晶宫”, 它既轻巧、雄伟又经济适用,不仅成就了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也为近现代功 能主义建筑构建了雏形。 植物仿生学

③叶子排列的启示 车前草,叶子在茎上排列成的螺旋状,夹角为137030’30”。一层顺着一层,错落有致。只有这样叶子才能得到最多的阳光。建筑师根据车前草对植物的通风、采光都具有最佳效果的特性,建造了螺旋状的高楼,这样既通风,又使高楼各个部分受到均匀的太阳光。建筑仿生学是大有作为的一门使用科学技术,他将帮助人们征服地下、天空和海洋,建筑蔚为壮观的地下街区、海底乐园和太空体育城。 植物仿生学

④ 叶序的启示 德国波恩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莲叶上有许多非常微小的绒毛和蜡质凸起物。这种粗 糙的叶片是干净的,而表面光滑的叶片反而需要清洗。模仿莲叶的自净原理,人们开发 出具有防污功能的自净涂层产品,其表面会形成类似茶叶的凹凸形貌,构筑一层疏水层。 这样一来,灰尘颗粒只好在涂层表面“悬空而立”,并最终在风雨冲刷下“一扫而净”。 此外,叶面形状也启迪了人们的思维。椰子树很高,叶片巨大,但每遇飓风和暴雨也很 少被折断。研究发现,椰子叶面呈“之”字形,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据此,建筑师设计出了结构薄、面积大 的楼房顶棚、薄状石棉板等。 植物仿生学

MOOC奇异的仿生学答案手打非图可搜版

1.仿生学的定义是哪年提出的?1960 2.海豚游速慢的时候皮肤是粗糙的,游速快的时候是光滑的。错误 3.信息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观察-灵感-模仿。错误 4.自然界中植物有150万种。错误 5.【多选】材料的结构包含:宏观,介观,微观 6.科学的目的是求知与求真。正确 7.贝壳珍珠层的硬度是普通文石的2倍,韧性是普通文石的10000倍。错误 8.蜘蛛丝能支撑体重400倍的重物。错误 9.【多选】仿生需求包括:生存,军事,健康,发展,精神,兴趣需求(全选) 10.地面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面临的问题是。粘附 11.【多选】仿生模本包括:生物,生活,生境模本 12.蜣螂推滚粪球的部位是。足 13.穿山甲能打洞,上树,还会游泳。正确 14.蚯蚓体外有一层体表液,形成一个多层界面系统,蚯蚓蠕动前行在。内界面层 15.荷叶具有自清洁效应是由于表面。微纳结构于腊状物共同作用 16.土壤动物减粘脱土功能的实现是由于其体表形态。错误 17.仿生电渗铲斗是模仿了蜣螂的体表电位特点制造的。错误 18.【多选】狡兔三窟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孟尝君,冯谖(xuan) 19.刀是模仿了蚌壳和贝壳制造而成的。正确 20.滑翔机之父是奥托.李林塔尔。正确 21.海豚真皮层具有乳突结构。正确 22.响尾蛇能感知0.001℃的温度变化。正确 23.蜘蛛在天气变暖前开始吐丝织网。错误 24.春秋战国七雄争霸中蚕食战略的核心是远交近攻。正确 25.三猛战术为猛冲、猛追、猛击。错误 26.狼群战术就是在必要的时间、地点内,布置必要的兵力。正确 27.孙子兵法中根据鸷鸟的战术特点,提出势险和节短的战术思想。正确 28.动物合群抗敌在防御战术上应用为环形防御。正确 29.苏德战争中使用了模仿变色龙变换颜色的防御战术。错误 30.狗在遇到敌人时,通常使用示弱的防御战术。错误 31.鳄鱼和燕千鸟是共生关系。正确 32.天然生物材料的特征之一就是成分简单结构复杂。正确 33.材料仿生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仿生分析、仿生设计与仿生制造。正确 34.竹材中竹纤维由表及里呈现由疏向密的梯状分布。错误 35.以针叶树为例,木材从断面看,可分为早材与晚材。正确 36.贝壳的力学性能呈现各向异性的特征。正确 37.具有同样抗拉强度的骨骼与铸铁相比,重量轻三倍。正确 38.牙釉质是由纳米级的生物陶瓷材料组成。正确 39.荷叶效应是由德国波恩大学的Wilhelm Barthlott提出的。正确 40.玫瑰花瓣显示了具有低黏附的超疏水性。错误 41.纳米比亚沙瀑甲虫背部具有集水功能。正确 42.巴黎改建规划是模仿了人的哪个系统。呼吸系统 43.丽江古城的建筑多为汉朝时期所建。错误 44.朗香教堂屋顶模仿了人的哪个器官。耳

浅谈我国仿生学现状

浅谈我国仿生学现状 摘要: 大自然经数十亿年的进化,已形成了最优化的形态结构、最有效的物质代谢和再循环系统、最精确的控制和协调过程。“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为人类的创新提供了天然的宝库!”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发现一些生物的特殊功能或习性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不仅完全适应自然而且接近完美,实际上超越了人类在此方面的技术水平。 人类进化只有500万年的历史,而生命进化已经历了约35亿年。大自然的奥秘不胜枚举。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一种新的设计可能性,也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生存方式,仿生思维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程式。针对其而诞生的学科就叫仿生学。 简而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它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在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生物合成、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定向、导航、探测等许多方面表现出的各种优异的特性,以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改善已有的工程技术设备,创造出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装置等技术系统,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工程装置。 仿生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物质科学、信息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数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学、系统科学甚至经济学等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1960年9月12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召开了第一次世界仿生学大会,直到此时仿生学才正式确立,仿生学理论的发展使人类的仿生技术得到迅速提高。会议讨论了由生物系统所得到的概念能否应用于人工制造的信息加工系统的问题,即生物学能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合的问题,并把这一新学科命名为“Bionics”。会议还确定了一个有趣而形象的标志:一个巨大的积分符号两边分别连着解剖刀和电烙铁。1963年,中国将“Bionics”译为“仿生学”。 国外在仿生学领域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由于历史的原因,相比之下,我国就显得落后了,不过,近年来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关键词:中国仿生学现状 2003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会见陪同德国总统来华访问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主席温奈克教授一行时,多次强调仿生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准备在一些研究所部署课题。经双方商定,明年"中德中心"将和中科院共同举办仿生学领域的研讨会。 10月,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214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童院士解释说,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其一,生物学家需要了解飞行和游动的力学效应对生物的生理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及进化的相互影响;其二,工程技术专家需要利用仿生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人造机器,特别是仿生机器学正迅速崛起,亟需本学科的理论加以支撑。仿生学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上异常活跃,不管是《自然》还是《科学》都刊发了相当数量的文章,机器鱼和机器昆虫的研究已形成热潮,我国也应该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12月11日到13日,召开了第220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仿生学的前沿和未来”。内容包括仿生结构与力 学,仿生材料与微系统,仿生功能及物质,能量,信息传输,痱子仿生,仿生进化与认知,仿生学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战略等6项中心议题。路甬祥院长和杜家纬研究员非别作了“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发展”和“21世纪仿生学研究对我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的评述报告。会议指出:国际上非常重视仿生学研究,许多国家都指定了相关的中长期研究规划,准备在仿生学领域展开源头创新竞争。 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仿生学发展的意义非同寻常。香山科学会议的主题选取,优先

仿生学

凹 坑 形 仿 生 非 光 滑 轧 辊 耐 磨 性 研 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吉 林 工 程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赵 ×× 赵××

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轧辊耐磨性研究 Research of Wear-resistance on Roller with Biomimetical Non- smooth Concave Surface 专业: 姓名:赵 * *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摘要 摩擦磨损存在于所有运转机械设备中,不仅消耗能源和增加材料成本,降低设备运转效率,而且加速设备报废、导致部件更换频繁,常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我们研究了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物体表非光滑性,如鲨鱼、蜥蜴、甲虫等。发现这些动物体表的沟槽型、鳞片型、凸包型、和凹坑型形态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它们特异的身体结构使非光滑表面具有良好的减阻、减摩、减粘附和抗磨损的特性,并将这一仿生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领域。 本文主要从仿生非光滑表面改形和改性相结合角度,对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轧辊耐磨性进行研究。依据工程仿生学原理,确定出轧辊耐磨表面的单元形状和尺寸,利用激光技术将所设计的非光滑形态复制到轧辊模型试样上。选用部分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实验方案,考查非光滑凹坑单元体的直径、行间距、温度、运行时间和转速对55钢材料表面耐磨性的影响程度。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尺寸及分布密度的W9Cr4V高速钢非光滑试样高温时的磨损特性及耐磨机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仿生非光滑轧辊的轧制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通钢集团公司及长春市矩型焊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现场实验研究,非光滑轧辊的寿命比同材质的光滑轧辊寿命提高2倍左右。 关键词:仿生;非光滑表面;凹坑表面;轧辊;耐磨性;数值模拟;ANSYS 软件

仿生学科技的高端成果

仿生学科技的高端成果:不用空调的恒温建筑 苏健1408030215 环工二班自然界,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部解决困难化解危机的百科全书。 从诞生于这个宇宙的第一天起,各种生物就不得不面临着这个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生存环境,他们为了生存不断的接受挑战,并运用独一无二的策略去化解危机。也就是说,即使是面临同一问题,不同的生物也会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方式。现在,科学家正逐步意识到,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些不同种属的生物所启用的自我保护方式是一个大型的资料库。我们可以将之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领域中,比如说建筑业,医学,能源产生业,交通,食品制造业,以及食品包装业。 生物仿生学是指对于每一种独一无二的生物进行研究,模拟其内在的、环保的、天然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以此来化解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 依赖着自然界赋予的灵感,研究者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活动也应该日趋完善。有时候,为了保护一些不知名的动物,一项大型的开发项目就被搁置甚至说被取消了,有些人就会认为这是过激反应,但是他们应该意识到任何危及到濒危动植物的活动,终将影响到我们自己。在将来的某一天,这项活动所带来的后果将不仅损害我们的利益,而且将影响我们的切身生活。 以下是一些应用了仿生学科技的高端成果: 新型空调:向白蚁取真经

在津巴布韦的哈拉雷,矗立着一座体型庞大的办公及购物群——约堡东门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并没有安装空调,但是它凉爽宜人,它所消耗的能量只是与它同等规模的常规建筑的十分之一。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非洲的白蚁,这些小生物们能够在它们的塔楼巢穴中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他们经常开启和关闭自己塔楼巢穴中的气口,使得巢穴内外的空气得以对流——冷空气从底部的气口流入塔楼,与此同时热空气从顶部的烟囱流出。这一发现被建筑大师麦克·皮尔斯应用到了建筑领域中,以期能够在一个闭合的空间里高效节能地,并且不用相关设备地控制温度。 这项仿生科技的应用,不仅是节能增效,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省下的空调设备的成本汇聚成了涓涓细流,造福了该建筑的租赁者,他们所付出的租金比周边建筑的租赁者要少了20%。 风力涡轮机:创意来自驼背鲸 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彻斯特菲尔德大学的弗兰克·费什博士对于驼背鲸的鳍状肢边缘的凹凸肿块非常感兴趣,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他认为,这些凹凸缺口理论上看来会阻碍驼背鲸在水中的运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费什博士发现,这些奇妙的肿块有着恰到好处的形状,并且长在恰到好处的位置,这些可以帮助像鲸一样笨拙的大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