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

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1)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积极治疗抢救,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4)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

(5)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6)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7)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

(8)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9)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 (D)血型。

(10)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四)细菌污染:

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颤、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2、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五)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

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2、出血倾向:多见于大量输入库存血,预防措施可每输600—1000ml库存血,应给予200ml新鲜血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可防止因枸橼酸盐同血钙螯合所引起的低钙血症。

五、流程图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流程

六、后期处理:

1.安慰病人及家属,由医师或检验师向病人及家属解释。

2..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规定对输血袋、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

4.科室护士长组织分析讨论输血反应原因、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书面上报护理部。

5.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护理管理委员会一次,分析讨论本月出现的护理工作关键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限期整改。

七、附录(输血要求、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附1:输血要求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4、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5、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6、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及时报告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三)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

(四)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送检;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五)临床用血科室认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及各项送检试验结果,输血反应反馈卡完整填写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调查程序

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2、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并保留《输血反应反馈单》,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3、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制订救治方案、观察处置疗效。

(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的数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受血者的症状或体征显示有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刻停止输血;如停止输血,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组织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调查和治疗。

1、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为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由临床医生对症处理。

2、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抽取血袋中剩余血液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受血者血液标本连同其他静脉输液做细菌学检验。

3、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血并做以下工作:

(1)复查血袋标签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血者和所输血液成分有无核对错误;

(2)收集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前血标本、输血不良反应后的抗凝和不抗凝血标本,连同所输血袋和输血器、静脉输液器及输血不良反应后留取的尿液标本,送相关实验室检测;

(3)采集受血者抗凝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受血者不抗凝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输血科实验室检测: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0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液标本、血袋中血液标本,重新检测AB0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对输血不良反应后的血液标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观察血清(血浆)中有无溶血现象。

5、及时治疗:如果受血者已有明显溶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医生应立刻着手进行对症治疗,不必等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三)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发现或怀疑受血者发生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一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四)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务主管部门应会同输血科展开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血者血液成分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供血者,由采血机构按有关政策处理。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患者发生用错药时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对病人的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病人解释。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 4、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 5、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6、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7、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8、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二)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特别是使用特殊药物如用化疗药等。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报告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持续静脉通路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上报输血科及感染科 5.怀疑溶血、细菌污染等严重输血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往输血科、检验科 6.按有关流程对输血器进行封存 二、溶血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 1、怀疑病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1)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每小时尿量、尿色及血压,腰背疼痛,黄疸,出血等情况,按特别护理要求记录出入水量及病情。热水带热敷肾区时,防止烫伤,并要交班 (3)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病人《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合实验记录及病史各项内容;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的血型(ABO 血型、RhD血型),复查不规定抗体筛选实验及交叉配血实验。(4)采集病人血样,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同时采集病人血样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并检查相关抗体效价。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必要时溶血反应发

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5)重新给病人抽血鉴定血型 (6)保存输血袋中残留血 2、护士及时通知 ___床位(值班)医师----上级医师。 -----输血科值班人员、患者新采集血样送达输血科。 -----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部 3、输血科确认溶血血性输血反应后及时通知 ------输血科主任-----医务部分管同志和部长-----分管院长 -----护士长------护理部 -----床位(值班)医师及上级医师----科主任 ------医务部分管同志和部长----分管院长。 4、医务部分分管同志或部长或分管院长组织 想关科室医护人员查找原因组织进行抢救,做好详细记录。 三、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 1、怀疑病人细菌性输血不良反应 (1)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输血袋不离开病人或家属视线 (3)每半个小时一次共2次,抽取病人血液(用抗生素前)做细菌学检测。 2、护士及时通知 -----床位(值班)医师及上级医师-----科主任。 ------输血科值班人员----输血科主任-----医务部分管同志和部长。 -----科护士长-----护理部 3、医务部分管同志或部长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查找原因进行抢救,做好详细记录 4、输血科通知------供血机构 5、在病人或/和直系亲属、医院、供血机构三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测后,封存血袋。 四、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改输等渗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报告值班医生或经治医生,及早采取相关检查和治疗措施。 3、若表现为寒颤、发热、而无血压下降,可能为发热反应。可给解热镇静药,并做对症处理,如寒颤时保暖,发热时物理降温。 4、若表现为荨麻疹、皮肤潮红发痒、一般无血压下降和发热者,可能为过敏反应,可给抗组织胺药和镇静药,大多数可用缓解。个别病例伴有呼吸困难、哮喘,喉头水肿、血压下降者(注意与循环负荷过重引起的肺水肿鉴别,后者颈静脉怒张,大量泡沫痰,病人多为幼儿或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甚或过敏性休克,按过敏休克处理,必要时行喉插管或气管切开 5、若为肺水肿,则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半卧位、四肢轮流轧止脉带、吸氧、利尿。必要时可放血。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第一篇: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输血是医疗领域常见的救治手段之一,它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 患者体内来补充血液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补救器官功能失调的 目的。虽然输血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可靠的,但偶尔会发生 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 应或意外事件。虽然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需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二、常见的输血反应类型 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类型之一,通常表现为皮 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 休克等严重后果。 2. 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输血反应,患者在输血后体 温升高,一般在输血后6小时内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可以是输血过 程中微生物感染、输血滞留时间过长等。 3. 血液透析和输注反应:输血反应可能在输注大量血液制品时发生。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低血压、反应性心律失常、短暂的脑供血不足等。 4. 其他反应:还有一些罕见的输血反应类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反应等。 三、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针对输血反应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 抢救团队成员的明确:明确抢救团队成员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分工, 确保应急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团队成员通常包括输血科医生、 护士、实验室技师等专业人员。 2. 紧急呼叫系统:建立紧急呼叫系统,确保在发生输血反应时能迅速

通知抢救团队成员。此外,也应建立与其他科室紧密配合的机制,如 呼吸科、急诊科等。 3. 快速评估和处理:抢救团队成员应能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判断输 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4. 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输血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及时使用药物 进行治疗。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临床指南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 5. 准确记录和报告:抢救团队成员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抢救过程,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部门,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 案中,便于日后参考。 6. 术后跟踪和管理:输血反应抢救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术后跟踪, 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处理。 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是防范输血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是一些提高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议: 1. 及时了解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相关政策,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习。 2. 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学习抢救技能和应对不同类型输血反应的处理 方法。 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应急反应的协同性。 4. 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建立经验积累和案例分享机制,促进经验互通。 通过合理制定并实施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救 治能力,预防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和严重后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五、合理的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的严密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措施之一。以下是一些合理的 输血管理建议: 1. 严格的输血适应症:确保仅在严格的适应症下进行输血,避免不必 要的输血操作。 2. 适当的输血量和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血量和输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共5篇)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共5篇)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共5篇) 第1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记录WORD格式-专业学_资料-可编辑骨三科年9 月30 输血反应演练内容演练时间输血反应301610沧州市人民医院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模拟时间演练地点-10-0216 00病房参加人员护士王秀芬.李华.王艳芬.刘丽娜.杨桂顺医生杨少坤-10-0216 00患者王宝,男性,41 岁,患者于1550 输入悬浮红细胞2 个单位,1600 患者出现寒战.胸闷憋气.呼吸急促.腰部酸痛。立即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患者家属按呼叫器呼救。演练过程 1.责任护士负责立即关闭输液通道,通知白班护士携带生理盐水及新输液装置至床旁,通知医生,通知推抢救车至床旁。--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WORD格式-专业学_资料-可编辑 2.白班护士1 负责准备液体及输液器至床旁,并通知白班护士抢救车及报告医生。2 推 3.白班护士1 负责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4.白班护士2 负责推抢救车至床旁,回去继续推心电监护及吸氧设备及暖水袋至床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保暖。通知护士长.科室主任。负责记录抢救过程。维持病房秩序,保持病室安静。--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WORD格式-专业学_资料-可编辑

5.医生负责查看患者,给予相应处理。 6.责任护士负责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护士长到来前做抢救总指挥,分配工作。遵医嘱应用药物。护士长进入病房,安抚患者及家属,督导抢救工作。--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WORD 格式-专业学_资料-可编辑存在问题 7.白班护士1 负责做好抢救记录,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及院质管办与输血科。 8.白班护士2 (杨桂顺)负责与治疗班护士(刘丽娜)共同查对抢救车药品物品并及时补齐。 1.更换下血袋不知如何正规处置。--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WORD格式-专业学_资料-可编辑 2.抢救过程混乱。 1.科室无合适的封存袋。原因分析 2.护士未严格按照预案流程执行。 1.保留大输液外包装,以备封存相关药品物品用。改进措施 2.学_应急预案流程,明确分工职责。效果评价于1640第二次进行演练,演练流畅,未再出现上述问题。--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第2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内容输血反应演练时间-07-17 演练地点病房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患者,男,张三,50岁,于1450输入悬浮红细胞2个单位,1600患者出现寒战.胸闷憋气.呼吸急促.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头痛。立即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4、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所给药。 5、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6、保留药物和药瓶,及时上报药剂科。 7、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8、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二)程序 医生询问用药史及过敏史→护士执行查对制度→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反应→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保留药物和药瓶→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3、护士应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身体状况、受伤情况等,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如有必要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急救措施。 4、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必要时请专业医师到现场 指导处理。

5、作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情况等,以便后续处理和管理。 6、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告知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做 好交接班工作。 二)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跌倒时→护士立即到现场→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状况→紧急处理→配合医生治疗→作好护理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交接班。 发生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步骤:1、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脱落移位。2、对烦躁、麻醉复苏病人应有专人守护,并适当约束病人,防止病人自行将导管抓脱。3、在翻身、转 运病人、活动时防止病人导管脱落。4、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 护理,讲明导管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5、患者发生气管导管脱落时,立即行简易呼吸囊 呼吸支持。6、患者发生静脉导管脱落时,立即用无菌纱布按 压局部。7、护士通知医生处理。8、严密观察病情,气管导管脱落者严密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及有无紫绀,有舌根后坠病人置病人于头后仰位,托起下颌。9、配合医师置管,妥善固定 管道。10、严密观察患者情况,作好护理记录。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1、即将住手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普通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即将住手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管理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 1、即将住手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普通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即将住手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1、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对病人的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病人解释。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 4、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 5、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6、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即将住手所给药。 7、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者总值班。 8、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用错药时→即将住手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者总值班→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问询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特殊是使用特殊药物如用化疗药等。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第1篇: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该知晓识别和确定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和标准,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规范应急处理,为此特制定本预案。 1.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护士依据血液输注与护理管理程序观察记录病人症状和体征,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和血库人员,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1.1发热反应: 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有时伴头痛、烦躁、皮肤潮红等。1.2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痛、恶心、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严重者出现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全麻下手术区出现严重出血及低血压。 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1天以后出现低热、黄疸、血红蛋白尿。1.3过敏反应: 荨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可出现过敏性休克。1.4输血后紫癜: 输血一周后出现瘀斑、瘀点、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严重

者出现内脏和颅内出血。1.5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常在输血后30-60分钟内突然寒战、发热、干咳、哮喘、呼吸急促窘迫、紫绀,伴有血压下降、休克、肾功能衰竭。1.6肺微血管栓塞: 临床表现为突然烦躁,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缺氧。1.7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快或过量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1.8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常发生于输血后2-30天,发热、红斑,严重者出现红皮病、水疱和皮肤剥脱,多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1.9细菌性输血反应:低血压、发热、发冷、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少尿、休克甚至DIC。2.血库工作人员查找原因,首先血库应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2.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同时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需外送)。 2.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2.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2.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

输血应急预案(共8篇)

输血应急预案(共8篇) 第1篇:输血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4)异丙嗪25MG肌注。(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