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及治理研究

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及治理研究

冀建成;谢世友

【摘要】重庆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省区之一,而其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面积为8 557.45km2,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92.45%.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成因与治理研究对重庆市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现状和特征,着重分析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重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7)003

【总页数】5页(P110-114)

【关键词】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特点;成因及治理

【作者】冀建成;谢世友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52.719

石漠化(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1]喀斯特石漠化是土

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岩溶(喀斯特)地质环境为基础,在强烈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下,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而西南岩溶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生态环境脆弱.西南岩溶地区集

中了西南地区70%的国家扶贫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这一地区还是我国长江、珠江的重要源区,维系着大江大河下游地区以及大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生态安全.[2]

根据国家林业局最新发布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底,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2.96万km2,占该区域岩溶土地面积的28.7%.而西南石漠化广泛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8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451个县(市、区),区域总面积107.14万km2(见下页表1).虽然

重庆石漠化面积比云、贵、滇三省区较小,但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市,石漠化加剧对其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1 重庆市岩溶石山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影响

1.1 重庆市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

重庆市位于105°17′~110°11′E,28°10′~32°13′N,幅员面积8.24万km2.重庆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省区之一,其岩溶地区面积约

4.14×10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1%,而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3.01万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02 %,全市约有34.6 %的人居住在喀斯特地区.目前,全市石漠化总面积已达9 256.58km2,石漠化比重为9.77 %.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较大

的县均处于渝东南和渝东北岩溶石山地区.

表1 石漠化土地发生状况[3]省区岩溶面积/km2石漠化面积/km2石漠化发生率/%湖北 50 955 11 248 22.07湖南 54 362 14 248 27.20广东 10 631 814 7.65广西 83 296 23 791 28.56重庆 32 722 9 257 28.29四川 27 643 7 750 28.04贵

州 112 238 33 161 29.54云南 79 122 28 816 36.42总计 450 971 129 622

28.74

重庆岩溶石山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湘西鄂西山地、大巴山山地的接合部位,涉及的行政区划为奉节、巫山、云阳、万州、石柱、丰都、涪陵、南川、万盛、綦江县(市、区)部分,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县全境(见图1),其中的万盛区、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巫溪、城口等区县的石漠化问题都比较严重,尤其是万盛、巫山、巫溪三县岩溶面积可达90%以上.由于喀斯特环境的特殊性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重庆岩溶地区的土壤侵蚀日趋严重,许多陡坡地段的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出现了连片的裸露石山和半裸露石山景观,已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

图1 重庆岩溶石山地区所包括的区、县

1.2 重庆市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特征及危害

1.2.1 分布范围广

全区 17个区、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问题,其中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该县面积大于50%的有 8个,占总区、县数的 47.04%.岩溶面积为28 511.23km2,占全区面积的54.32%,占全市岩溶面积的87.13%;石漠化面积为8 557.45km2,占全区岩溶面积的30.01%,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92.45%.

1.2.2 以中度石漠化为主,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状况恶化,部分石漠化地区生存条件逐渐丧失.全区轻度石漠化面积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8.55%,中度石漠化面积占57.19%,重度以上仅占14.26%,但其主要分布在黔江、石柱、秀山等老、少、边、山穷地区,治理难度较大.缺乏森林植被的岩溶土地,极易遭到雨水及地表水的侵蚀、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据重庆市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4]该地区总土壤侵蚀面积为12 480.46km2,占该地总面积的23.78%,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面积为8 998.63 km2,占该地总土壤侵蚀面积的72.10%.由于重庆市碳酸盐以石灰岩类、

石灰岩—白云岩类、白云岩类为主,泥灰岩类只占很小比例,其成土速率很低,尽管岩溶区土壤流失量绝对值并不大,但却导致区域土层处于负增长状态,促使岩体裸露,石山荒漠化趋势加剧;同时由于石漠化土地林草覆盖率低,土壤持水能力差,加剧了干旱程度,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1.2.3 分布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石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渝东北的长江流域、渝东南的乌江流域中下游,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高,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土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威胁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2 石漠化成因分析

石漠化是在自然岩溶过程基础上人为因素叠加所造成的,人口压力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2.1.1 特殊的地质地貌基础

地质地貌是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并在形态上反映其环境的某些外部特征.区内除缺失第三系地层外,从前震旦系板溪群至第四系地层皆有出露,主要为沉积岩.其中广布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地层总厚度 5 725m,约占该区出露地层总厚度的50%.分布面积为 17 280.11km2,占总面积的68.5%.[5]

渝东北岩溶槽谷表现不明显,侵蚀作用大于岩溶作用,形成以灰岩为主体的高山峡谷;渝东南低中山区岩溶发育,凡灰岩分布区均呈现顶面齐一的岩溶丘陵(以中丘为主)景观,圆丘间以洼地、干谷、漏斗和落水洞发育为主,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景观.生境基岩裸露,土体浅薄,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导致强烈的水土资源流失,地表地下双层结构同样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同时存在水库渗漏、岩溶塌陷、滑坡、泥石流、岩溶水排泄成沼泽、岩溶水上涌成涝、岩溶地下水污染等.[5]

2.1.2 土壤稀薄、植被覆盖率低

喀斯特环境中土壤的成土速率十分缓慢,形成1cm厚的土层一般需要1.3~3.2万年,所以喀斯特环境中土壤厚度较薄,因此,漏水漏肥现象十分严重,土壤允许流失量小,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土壤养分普遍存在限制因子,粘粒含量高,凋萎系数高.如重庆岩溶山地耕地表层有机质12.7~33.2gökg,速效P 0~18.8mgökg,速效K 52.6~149.6mgökg、碱解N 82.3~134.7mgökg,养分含量变化大,普遍缺P;土壤粘粒含量在30% 以上,凋萎系数在20%左右,不耐涝、不耐旱,土性偏冷,易板结.[6]

重庆岩溶区的植被具有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的特点,生长缓慢,适生树种少,群落结构简单,顺向演替难,逆向演替易,造成本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尤其是森林植被缺乏森林调节地表径流的功能减少,如巫溪县 20世纪 50年代林木覆盖率为24%,20世纪70年代林木覆盖率为10.3%,20世纪80年代为13.02%.三峡库区长江两岸30km的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仅有4%~7%.[7]

2.1.3 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作为岩溶发育的主要外营力,对岩溶地貌形态与景观的形成、地下岩溶的发育起着区域性的控制作用.[8]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降雨充沛,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及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的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2.2 人为因素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人口压力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区域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缺乏经济支撑的人文状况和缺乏文化基石的经济行为相互促动、叠加,加剧了深层次的贫困,使人地关系恶化,积重难返.[9]

2.2.1 人口压力大

明清至民国时期是重庆人口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大量外省民众纷纷迁入重庆,导致这一时期重庆人口暴涨,1937年重庆地区有户数2 549 291,人口数13 635 254口.[10]从1997年直辖到2008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6.57‰.(见表2)

表2 重庆直辖以来总人口(户籍统计)变动情况单位:万人,‰资料来源:总人口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环比增长率系根据总人口数计算而得.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总人口 3 042.92 3 059.69 3 072.34 3 091.09 3 097.91 3 113.83环比增长率 6.67 5.51 4.13 6.10 2.21 5.13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总人口 3 130.10 3 144.23 3 169.16 3 198.87 3 235.32 3 257.05环比增长率 5.23 4.51 7.93 9.37 11.39 6.72

人口压力增大导致人们对自然界过度的经济活动,从而造成对资源的破坏远远快于恢复.迅速增长的人口也加快了对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使原有的森林资源快速消耗,植被覆盖率也随之下降,脆弱的岩溶生态不堪负重.人口密度间接地反映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人口密度越大,石漠化的危险性越大.

石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密度间接地反映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通常农业人口压力大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李瑞玲等[11]提出的贵州省人口密度大小对岩溶地区石漠化产生的危险性划分体系,根据重庆市岩溶石山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特点,将是其平均农业人口密度作为人口对石漠化压力中度的等级,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可视为对石漠化没有明显影响,将平均农业人口密度稍高地区的值作为轻度危险性的界线.将人口密度大小对岩溶地区石漠化产生的危险性划分为3个等级,即轻度危险性(>147人/ km2)、中度危险性(>209人/ km2)和极危险性(> 262 人/ km2).根据这一指标贵州岩溶区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较重的人口压力之下(见表3).

表3 人口密度与石漠化危险性注:人口密度依重庆市统计年鉴2009提供的面积和

人口数计算出

2.2.2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西南石漠化地区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技术落后,维持着广种薄收、结构单一和只种不养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内物质代谢循环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表现为高陡坡种植,过度的放牧,甚至原始的刀耕火种.毁

林开荒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在生产力水平提高有限的情况下,它成为人们获取更多食物的重要途径.[12]加之人地矛盾、人粮矛盾突出,使得毁林

开荒非常普遍,大于25°的陡坡耕作现象严重,[13]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恶化.

2.2.3 贫困是诱因

该区处于重庆老、少、边、山区,全区 17个区、县中,国家级贫困县 13个以及

省级贫困县 2个.该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 546元,比重庆市2008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 126元)少580元.贫困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喀斯特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口增长对粮食、耕地以及生活资源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

毁林毁草开荒,造成成本已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农业生产困难,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14]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超载,导致长期乱砍滥伐和陡坡开荒,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形成恶性循环.[15]

3 石漠化治理措施

石漠化不是纯自然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过程.根据对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分析,应从强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地区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3.1 强度石漠化地区

在强度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是主要手段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抓住“封”和“育”这两个关键.[16]封,就是在适宜自然恢复的区域,利用原有植被资源通

过封山保护而实现植被的逐步大面积恢复.育,则是针对当地植物种间竞争,选择,淘汰所需时间较长这一现状,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如局部整地,调整林分种类组成,密度和结构.施行补播补植,预防病虫害,森林火灾及人畜再度破坏等,保障植被

的正常恢复与生长.

此外,对自然环境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2 hm2,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难于发展的贫困户和部分无田无地、居住无定所的少数民族实行易地扶贫搬迁,重建新的家园.

3.2 中度石漠化地区

在中度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要尽量避免种植经济、用材林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鉴于陡坡耕地非常严重,因此,退耕是最重要的举措.

在石灰岩分布区,应实施封山育林以防止土壤流失;在白云岩以及碳酸盐岩与别的岩性互层分布区,退耕后应种植生长速度快、喜钙、耐瘠且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林,林下种草来固定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在土被连续的地方进行立体种植,采用生物梯化技术,并在灌草周围种植防护林.但树种要耐瘠、耐旱、喜钙和石生性,有发

达的地下根系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并防止水土流失.

3.3 轻度石漠化地区

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受损相对较轻,然而坡度较大,农田种植面积应减少,尤其在石灰岩分布区,应主要发展林牧业.在土层较薄的地带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土层连续且较厚的地区种植经济、用材林,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保持水土.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条件进行多层种植.在山顶栽种水源涵养林,山腰发展

经济、用材林,林间还可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林下则种草,树种需多样化,这样才可以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此外,在石漠化地区,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以下计划.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石漠化地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柜集雨工程、农

村生态能源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耕地整理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尤其在农村生态能源工程方面,渝东北地区可依托三峡水电站的有利优势,大力推广水电;渝东南地区应大力发展沼气建设,解决当地居民能源需求.这些工程既解决了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基本需求,又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富民措施.政府应大力支持石漠化治理的力度,加大科研投资,推广适宜在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大力发展旅游,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3)宣传和教育措施.加大石漠化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环境意识;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石漠化治理.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2,21(2).

[2]中国科学院学部.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4).

[3]李梦先.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3).

[4]吴佩林,鲁奇,甘红.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长江科学学院院报,2005,22(1).

[5]陈晓岚,刘滔,吴晓兵.重庆岩溶地区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J].中国水运,2008,8(11).

[6]王玲,李阳兵,谢德体,等.重庆岩溶地区生态退化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0).

[7]刘国华.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1).

[8]袁春,周常萍,童立强,等.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地

质,2003,17(2).

[9]李瑞玲,王世杰,张殿发.贵州生态环境恶化中的人为因素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21(1).

[10]张超林.重庆历史人口述略[J].历史文化研究,2001(4).

[11]李瑞玲,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热带地理,2004,24(2).

[12]董宾芳.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

[13]喻劲松,梁凯.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3).

[14]李小平.控制和减少人口总量就是优化人口结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9).

[15]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J].地理学与

国土研究,2002,18(2).

[16]龙涛,黄莺.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9).

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规程

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规程 《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规程》 岩溶区石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岩石暴露、植被丧失、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现象。为了保护岩溶区生态环境,维护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规程》。 该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治理措施,恢复岩溶区的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资源供应。规程分为四个主要内容:定性分析、治理措施、监测评估和技术推广。 首先,定性分析阶段用于评估岩溶区石漠化的情况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目标。这一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不同区域的石漠化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治理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等各种手段。针对不同的石漠化区域和石漠化程度,选择适合的植被恢复方式,如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草本植物种植等。同时,通过建设防护林带、构建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此外,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采用有机改良剂、矿物质添加剂和微生物技术等手段,改善土壤质量。 监测评估阶段用于不断监测和评估治理效果,确保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定期采样分析土壤质量、水质状况和植被覆盖率,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恢复程度,从而调整和改进治理方案。 最后,技术推广阶段旨在广泛普及并应用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和相关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推广治理技术和经验,促进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规程》的制定,将为岩溶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科学和规范的指导。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岩溶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对于人们的生活福祉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将促进全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广泛共识和行动。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计划方案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县地处鄂西北巴山区,是山水资源大县,是经济困难大县,是发展希望大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同时也是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的58个县市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579.45万亩,岩溶区面积221.07万亩,占38.2%,其中石漠化土地60.22万亩,占0.4%,潜在石漠化96.12万亩,占16.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19.56万亩,中度石漠化33.62万亩,强度石漠化6.35万亩,极强度石漠化0.69万亩。近年来,**县石漠化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蔓延态势,是**县当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继续实施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近年来,

中央领导多次深入石漠化地区视察和指导工作,明确指示要加快石漠化治理进程。2008年,**县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年累计完成封山育林4979公顷、人工造林1063公顷、人工种草86.5公顷、坡改梯45公顷,分别占总任务的60%、65%、 %、62%,累计完成投资199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98万元。通过石漠化治理,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壮大了木瓜、柑桔等支柱产业规模,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2007年9月成立了“**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胡玖明县长任组长,副县长学国任副组长,县发改、林业、水利、财政、审计、畜牧等部门为项目成员单位,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在县发改局设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办公室,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项目区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出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同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将其列入年终考核评优指标。 二是统一了组织协调。建立了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勾通和信息交流,及时组织农、林、水专家开展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掌握了我县石漠化现状、成因及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出了《2008-2010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实施方案》和三个分年度的初步设计。林业负责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培训及森防预测预报;水利部门负责坡改梯工程作业设计及施工指导;畜牧部门负责种草养畜工程设计,指导群众改散养为圈养;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拨付;审计部门负责对年度实施项目情况、资金的使用情

希力格特镇填图地质实习报告

希力格特镇填图地质实习报告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

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0)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 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3)合理的治理方案 一是采取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二是采取林农混种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三是采取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竹生长供水需要;四是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禁止人畜践踏,增加林草植被;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壤改良、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四、多部门联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

石漠化1

石漠化 1.定义: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2.分布特征 中国石漠化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以轻度、中度为主。 3.石漠化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该地区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 (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乱砍滥伐,过度樵采,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放牧等。 4.生态问题 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等。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 5.治理原则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 典型案例 贵州 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许多地方不得不考虑“生态移民”,类似贵州省的麻山地区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据调查统计,贵州全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由于生态恶化已不具备生存条件而需要移民搬迁的有约45万人。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733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518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平方公里。另外,尚有4371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从石漠化在县级行政单元的分布来看,除赤水、榕江、从江、雷山、剑河5县(市)无明显石漠化外,其余都有明显的石漠化现象。从空间分布看,石漠化土地多集中分布在喀斯特发育的南部和西部,以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所占面积最多,呈现出南部重北部轻,西部重东部轻的特点。以县级行政单元分,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40%以上的有9个县,小于10%的17个县,其余均在10%--40%之间。在贵州50个扶贫开发

石漠化成因及治理对策

石漠化成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的一些石 山区域,石漠化问题十分突出,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随 着经济的发展,石漠化现象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 经引起社会和国家高度重视,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即将深入对石漠化问题的研究,为石漠化的科学治理提出了以下几种治 理对策。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 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指的是在热带、亚热带以及岩溶发育过盛的自 然背景下,由于人为活动导致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 生产力衰退,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也是荒漠化的重要形式 之一。石漠化不仅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于使当 地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特别是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 时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加快石漠化的防治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石漠化治理 是生态治理的一大顽疾,需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一、石漠化问题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为了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 的破坏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石漠化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亟待 解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石漠化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能任其发展。 实则不然,石漠化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特别是当前经济高度发展, 这类因素也日益增多。实质上,造成石漠化问题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类是 自然因素,另一类是人为因素,以下就这两种因素展开详尽论述。 自然因素。石漠化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是导致石漠化现象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即自然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现象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我国云南地区,很多都是岩 溶地貌,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往往很容易出现石漠化现象,这类地区往往 含有十分丰富的碳酸盐岩,它们容易淋溶,形成土壤的速度较慢,为石漠化现象 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加上岩溶地貌所在的地区,山高坡陡,温度适宜,降雨 充沛且集中,为石漠化现象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溶蚀条件,这是石漠化现象的主 要成因。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石漠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说:樵采过渡。通常,岩溶地貌所在的地区大多位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程度较低,可用的农村能源种类稀少,群众生活所用的能源主要依靠砍伐林木维持,尤 其是在那些缺煤少电的地区,能源种类极其单一,这就容易导致樵采过度,造成 对当地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 耕作方式不合理。岩溶地区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畅,外界先进的耕作方 式无法传进来,使得这里的居民采用的是陡坡耕作、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没有 采取有效的水保措施,而当地降水又极其充沛且集中,导致土壤被雨水冲蚀,造 成石漠化现象的产生。 开垦过度。岩溶地区大多耕地面积较小,为了增加粮食产品,当地群众只能 采用毁林毁草的方式开展使耕地面积增大,加上水保措施缺乏,土壤流失现象严重,表面植被和土壤均被雨水冲走,使得底部石头露出。

石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石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1、成因: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统计分析显示,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开垦形成的占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13.4%,过度放牧形成的占8.2%。 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积的10.7%。 2、治理措施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扩展资料: 分布特征:

一、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我国为例,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 二、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 三、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 四、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监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18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12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24.1%。

浅谈西南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与防治

浅谈西南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与防治 摘 要: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顶级形态。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34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如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因素;植被生长环境,又有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和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等。主要防治措施有:(1)提高认识,加强调研。(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3)科学论证,深入分析。(4)制定规划,开展专项治理。(5)强化科技,提高治理成效。(6)石漠化治理和群众利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7)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 关键词:岩溶区;石漠化;岩溶化;综合治理 0引言

我国西南岩溶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脆弱环境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把石漠化治理提到了国家目标的高度”。在新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是将石漠化地区的“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作为西南地区的工作方针,推进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整治工程。然而,对石漠化的确切含义、特点和成因都还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石漠化形成究竟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石漠化究竟有那些危害?至今人们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这对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非常不利,本文拟以对石漠化的定义、分布及其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入手进行初步的探讨,已加大人们对石漠化的认识,指导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1石漠化的概念

土地石漠化成因与防治

土地石漠化成因与防治 土地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1-3]。石漠化地区土地裸露程度高、土层薄、植被稀少、综合利用能力低、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差,造成区内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西南8省区市(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广东)的裸露型及浅盖型喀斯特面积已达292262km2,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出露区及主要的生态脆弱带,与黄土高原并称为中国环境退化与贫困最为突出的地区[4]。其中,湖南省的石漠化严重程度在西南8省区市中排在第四位,石漠化已成为湖南省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加快推进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整治对构筑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和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湖南省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分布、危害及成因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防治对策,希望能为其他岩溶地区的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1分布现状及危害 1.1土地石漠化分布现状

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约165709.80km2,岩溶区面积约54324.5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8%。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14788.62k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4359.68km2,两者占到岩溶区面积的53.7%,集中分布在湘西北、湘西、湘中地区,其中轻度石漠化4633.60k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1.3%;中度石漠化6358.59km2,占43.0%;重度石漠化3072.36km2,占20.8%;极重度石漠化724.07km2,占4.9%。表1为湖南省岩溶面积及石漠化分布状况。由表1知,湘西北、湘西、湘中地区的α值均高于全省平均值,尤其是湘西北达到17%,说明上述地区潜在石漠化比例较大,如不加以重视,将会演变成石漠化地区;湘西北、湘西、湘中地区的β值都高于全省平均值,说明上述地区的石漠化比例较大,是全省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湘西北、湘西地区的δ值高于全省平均值,说明上述地区的岩溶地区易演变成石漠化。另外,全省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1987—2007年石漠化面积从5045.53km2增加到14788.60km2,每年新增近487.15km2,尤其是湘西从579.94km2增加到3777.85km2,每年新增近159.90km2,是全省石漠化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 1.2土地石漠化危害 1.2.1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第一,石漠化引起的土地退化最初表现为土层变薄,土壤养分逐

补充研究意义

补充研究意义 一、实现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需要 石漠化导致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部分重度石漠化区甚至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严重地制约了石漠化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岩溶山区尚有岩溶扶贫开发重点县131个,其中贵州省占42个。石漠化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石漠化区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并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开展石漠化治理途径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探索从根本上防止石漠化发生和发展途径的需要 石漠化是碳酸盐岩地区特有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形成和发展与脆弱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裸露的碳酸盐岩地质环境是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自然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引发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引发为主。以贵州省为例,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石漠化占到了85%以上。岩溶地质环境和自然气象因素是西南岩溶山区客观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而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则是导致石漠化发生发展最活跃的、也是可通过人的作用控制的因素。因此,研究岩溶地质环境脆弱的基本特征,揭示导致引起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从地学的角度探索通过对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岩溶地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并控制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改善山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截断引发石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新石漠化发生发展的途径,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充实和完善石漠化防治理论的需要 基于石漠化的成因,许多学者和部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石漠化防治的措施建议,不同部门也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对石漠化的治理提出了治理模式,初步形成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石漠化是指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地逐渐变 成石质或石头充斥着的荒漠现象。中国是一个石漠化严重的国家,这种现象给生态环境和 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石漠化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针对石漠化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对石漠化的治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加强科学研究,深入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 石漠化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气候、地质、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多个方 面的因素。加强科学研究,深入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准石漠化形 成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建议政府加大对石漠化相关科 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相关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加强石漠化的形成机理研究, 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强化石漠化防治的法律保障 政策法规是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针对石漠化防治的政策法规建设应当加强,确保石漠化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议政府出台更加严格、具有约束力的石 漠化防治法规,加大对石漠化防治工作的执法力度,对那些违反石漠化防治法规的行为进 行严厉处罚,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 三、加强人工植被修复,改善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在石漠化地区开展人工植被修复是防治石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植树造林、草原 恢复等方式,改善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的保持能力和生产力。建议政府大 力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对植被修复项目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 参与到植被修复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合力。 四、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减缓石漠化的发展速度 石漠化的发展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设梯田、修筑 护坡、植树种草、建设防风固沙林带等,可以减缓石漠化的发展速度,保护土壤资源和水 资源。建议政府加大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到水土保 持工作中,使得水土保持成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 五、加强农业生产方式创新,推动石漠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石漠化地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地退 化和水土流失的速度。建议政府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和耐旱作物种

石漠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石漠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石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 致土地逐渐变成荒漠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集中的国家,因此石漠化问 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石漠化问题对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石漠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并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一、石漠化问题的成因 1.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导致石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 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开发利用土地的方式往往是不合理的。过度放牧、过度开荒、乱砍 滥伐等行为不仅导致植被破坏,还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得土地逐渐变成荒漠。 2.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导致石漠化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半干旱地区 的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升高,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土地的干旱化程度,使得土地更容 易发生石漠化。 3. 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差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土地发生了石漠化,要恢复原有 的生态系统往往十分困难。这就使得石漠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 1. 生态环境影响 石漠化导致土地植被丧失,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对当地 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链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坍塌。 2. 人类生活影响 石漠化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化和荒漠化,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了当地居 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迫使一些人转移居住。石漠化还会带来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 类的生活造成威胁。 3. 经济发展影响 石漠化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石漠 化还会导致水资源匮乏、土地荒芜,对当地的工商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石漠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石漠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石漠化是指岩石地层和岩石表面暴露,同时植被减少或缺失,形成半干旱和干旱区的 地貌类型。石漠化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生态问题,影响到生态平衡、地球气候和区域可持 续发展。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已有许多关于其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治理方法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石漠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一、石漠化的形成机制 (一)自然因素 石漠化的形成与气候、地质结构和地貌地形密切相关。区域内的降水量、气温、土地 利用等因素会影响到石漠化的程度和速度,而地质结构和地貌地形的异质性则会导致石漠 化的空间分布差异。石漠化自然成因是石漠化问题的本质原因,而人类活动加速了石漠化 的扩散和发展。 (二)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石漠化的次级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放牧、石洼开垦、石质材料采集和工业 发展等。其中,过度放牧是导致石漠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牲畜会破坏植被覆盖层,强风湍流又扰动了表面粗糙度分布,因而孕育了石漠化的发展空间。 二、石漠化治理技术 (一)植被修复 植被修复是目前石漠化治理的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手段,该方法包括了对土地改良、植 被恢复、半荒漠化地区的地表水利用等措施。理论上,该方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合理的植 被种植和培育维持当地的微气候和水资源循环,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持久化,压制住面表逸散透土。 (二)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一种节约灌溉水、提高用水效率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作用机理是通过节 约二次灌溉水,提高用水效率,从而避免土地水分的过度消耗,减小水分零散流失,降低 土地水分平衡失调的程度,最终达到约束石漠化的目的。 (三)土壤保持 土壤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种植和发展阶段的学科培训。种植过程中,可以进行坡耕地 直根秸秆还田、露地配种、交错犁耕、穴植等综合措施,以避免大范围的农荒过程,同时 还可以减少雨量冲击对土壤的冲刷,保护农耕土壤。学科培训呈一种人才引进型的方式,

2023年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15篇)

2023年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15篇) 地质实习的心得体会1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

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 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摘要:加强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石漠化治理及生态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做法;存在问题;对策;山区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石漠化是一种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主要由石灰岩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管理,规范程序 由防治石漠化办公室银行申请专用账户,所有工程建设资金全部打入专用账户,派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工程建设实行报账制,以工程检查验收结果作为支付工程资金的依据,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账。同时,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和影像资料等归档管理,确保资料的规范性。 2.2 加强领导,分工协作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林业、发改、水利、财政、农牧、审计等为成员。工作组对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高度重视,按照部门职能和专业特点负责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的指导、决策及协调工作,各部门在治理试点工作中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为项目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强化督查,确保质量 从林业、水利、农牧等部门抽调技术骨干负责治理技术的指导、培训及施工质量的督促检查,长期坚守在治理区域施工现场,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堆积规范组织施工,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召集施工单位和治理区群众分析事故原因,帮助治理区群众解决技术困难,及时研究补救、整改措施进行整改落实,有效避免了施工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频繁返工,节约了材料、人工及费用。 3 存在的问题 3.1 投入不足,群众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一是织金县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匹配规定的比例项目资金有限,而国家石漠化治理项目投资标准工程投资单价偏低,该投资标准作为一种政策性补助,主要以考虑项目区群众大量投工投劳出资为前提,因此项目批复的资金与实际需要的资金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地政府无力投入更多足够的资金参与开展相关工作。二是群众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石漠化地区人多地少,在石漠化耕地

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危害、措施

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危害、措施我国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危害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岩溶地区,它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岩溶地区的基岩大多是碳酸盐,这种岩石极易流失,它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二,石漠化地区地形地貌陡峭而且破碎,相对落差大,为雨水冲刷、地表的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势能。 第三,岩溶地区降水量大,而且降水集中,强度很大。这就为雨水冲刷、地表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动能。 第四,岩溶地区热量条件非常好,绝大多数地区平均年气温在15-20度之间,加快了岩溶的溶蚀速度。 第五,酸雨沉降也加速了石漠化的发生。 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陡坡耕种。岩溶地区普遍耕地资源较少,特别少的地方人均只有半亩耕地,所以毁林开垦、毁草开垦的现象非常严重。在现有的耕地当中,坡耕地占到40%左右,加剧了石漠化。 第二,过度樵采薪材在农村农业结构当中,占比达到40%左右。高强度的集中连片樵采容易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加重了石漠化。 第三,过度放牧,岩溶地区的牲畜一般是放养,不仅破坏植被,而且破坏地表,加重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第四,无序的工矿建设开发也加重了石漠化。

石漠化的危害的确非常之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它直接导致土地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甚至丧失,缩小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包括减少了我们的耕地资源。 第二,加重了自然灾害。由于石漠化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截蓄降水的功能、调节径流的功能都大幅度下降,往往是“山上水贵如油,山下水滚滚流”,所以经常表现为干旱和洪涝并存的状态。 第三,严重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岩溶地区是珠江的源头,是长江水源的重要补给区,生态区位特别重要。这些地方大面积发生石漠化之后,就会导致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给下游的江河湖库、给下游的水利水电设施、给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第四,容易导致这些地区贫困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地区之一,按照最新的标准,我刚才说过,贫困人口在5000万人以上。 第五,石漠化会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研究表明,石漠化末期阶段,群落的生物量只有未退化之前的1/200,所以说石漠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加紧治理,认真治理。 分类型治理。 一是对林地中的石漠化土地,实行封山育林,进行补植补造,禁止任何形式的采伐,使植被逐渐得到恢复。潜在石漠化地块实行封山育林或人工管护,以提高森林质量,使森林调节气候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对耕地中的石漠化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草),减少水土流失。 三是对潜在石漠化的地块,采取坡改梯等工程措施或农艺措施,改善耕作条件,培肥地力,阻止其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年) 第一章岩溶地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岩溶地区是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北起秦岭山脉南麓,南至广西盆地,西至横断山脉,东抵罗霄山脉西侧,跨中国大地貌单元的三级阶梯。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本次规划区域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省(区、市)的个县(详见附表、附图)。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岩溶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石漠化面积万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碳酸盐岩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可分为石灰岩、白云岩两种基本类型。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岩碳酸盐岩溶蚀破坏、改造形成的地表、地下形态统称岩溶地貌。根据岩溶发育的特征,岩溶区地貌组合类型可分为:中高山岩溶山地、岩溶断陷盆地、岩溶高原、岩溶峡谷、峰丛洼地、岩溶槽谷、峰林平原、溶丘洼地(槽谷)、以及局部分布的石林等。 、气候

岩溶区以湿润多雨的亚热带气候为特征,夏季主要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北利亚冷空气高压影响,形成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年均气温从西北到东南依次由~℃递升到~℃;而年均降雨量则依次由~毫米递升到~毫米。同时,岩溶区气温和降雨量与海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降雨年内、年际间变化大,导致干旱和内涝频繁发生。 、土壤 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的石灰土,其理化性质有别于地带性的土壤,表现为富钙、偏碱性,有效营养元素供给不足且不平衡,质地偏粘重,有效水分含量偏低。由于碳酸盐岩成土速率缓慢、土层薄、土层与下伏的刚性岩石直接接触,土壤易侵蚀。 、水资源 岩溶地区降雨量丰富,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倍,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立方米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倍。但由于岩溶区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形成的含水介质是多孔隙介质,大气降水能迅速渗入地下,入渗系数为~,有的甚至高达。长期岩溶作用形成了地表、地下双层水文地质结构,使很大一部分随水流失的土壤进入地下,并在地下河中发生沉积,使得水土流失具有隐蔽性。同时,由于存在较大的地下空间和排水网,地表水系不发育、或发育不完整,多封闭洼地、落水洞和漏斗;没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