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崔金剑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脑电图机是临床常用的医疗设备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对患者的脑组织功能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患者的脑组织病变以及对其发生病变的病理进行探究,是一种临床辅助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仪器。脑电图机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到临床诊治工作的展开。因此,明确脑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进行分析,对于快速处理脑电图机工作故障,确保临床诊治工作的准确、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以麦迪克思mea-09-19型号的脑电图机为例,对其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排除进行阐述。

【总页数】1页(5544-5544)

【关键词】脑电图机;工作原理;故障排除

【作者】崔金剑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医学工程科,辽宁葫芦岛 12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 [J], 王燕燕

2.NP—3825机高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 [J], 卢雷震

3.插秧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 [J], 董华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视频脑电图仪 二、购置数量:1台 三、生产国别:国产一线 四、技术参数要求: 1.功能概述:具有常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图仪、睡眠分析等功能; 直方图功能、时域地形图、频域数值分析、数值可保持Excel格式、及FFT 数值、能量值、通道内各频段百分比,提供注册证登记表证明。 2.通道配置:≧18通道配置,标准通道脑电、包含心电、呼吸等双极导联 3.传输方式:可采用无线传输功能。患者与主机之间无线连接,患者做检查记 录时可自由活动,更易放松,对无法配合的病人更方便。 4.阻抗测试:具有头皮阻抗测试功能,可通过观察软件上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了解电极是否佩戴合适。 5.附件设计:电极导线为一体式插拔,操作更便捷,快速。 6.★电极脱落检测:具有电极脱落实时监测功能,在患者长程监测过程中可随 时了解脑电电极与患者接触状况,以便随时纠正接触不良的电极,提高监测质量。 7.供电方式:脑电放大盒,采用电池直流供电方式,可外接扩展充电; 8.语言要求:全中文界面 9.数据库管理:病例数据库可分类管理,并可导入、导出病例,可对病例存档、 备份; 10.导联编辑:支持单极、双极、平均、自定义任意导联模式的编辑; 11.事件标记:采集病例时支持睁闭眼、深呼吸、闪光等多种事件诱发试验。 12.定标校准:具有自定标校准功能,校准放大器信号输出。 13.测量:具有快捷测量、局部波形放大测量、比例尺测量等多种测量功能; 14.棘波分析:具备棘波分析功能,可自动识别并标记出癫痫病理波; 15.地形图分析:可对任意病例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并显示成三维地形图,可直 观的了解脑区中的异常放电状况。 16.地形图能量图谱:具备将地形图图谱转换成曲线图、百分比图、直方图、数

脑电图操作规范47503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z 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 8-13Hz σ频带(Sigma band) 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 18-30Hz γ频带(Gamma band) >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水轮机概论

情景1 水轮机概论 1.1 水轮机基本参数 水轮机是把水流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水力机械,是水电厂最主要的动力设备。水轮机主轴带动发电机轴旋转,利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水轮机一般装在水电站的厂房内,如图1-1所示,当水流经引水道进入水轮机,由于水流和水轮机的相互作用,水流的能量便传给了水轮机,水轮机获得能量后开始旋转而做功。因为水轮机轴和发电机轴相连,水轮机便把它获得的能量传给了发电机,并驱动带有磁场的发电机转子转动而形成旋转磁场,发电机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动势,带上外负荷后便输出了电流。 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水能即转变成机械能,这一工作过程的特性可用水轮机基 本参数来表征。其基本参数有:水头H 、流量Q 、功率P 、效率η和转速n 等。 1.1.1 水轮机水头H 1.净水头H 净水头是水轮机进口与出口测量断面的总水头差,即水轮机做功用的有效水头,用符号H 表示,单位为m 。图1-2为反击式水电站水轮机装置示意图。 对于反击式水轮机,进口断面取在蜗壳进口处Ⅰ-Ⅰ断面,出口断面取在尾水管出口Ⅱ-Ⅱ断面,则净水头为 ??? ? ??++-???? ??++=I I g g p Z g g p Z H II II II II I I 2222υαρυαρ (1-1) 式中:Z I 、Z II 分别为断面Ⅰ-Ⅰ和Ⅱ-Ⅱ处相对于某基准的位置高度,m ;I p 、II p 分别为断面Ⅰ-Ⅰ和Ⅱ-Ⅱ处的流体压强,Pa ; I υ、II υ分别为Ⅰ-Ⅰ和Ⅱ-Ⅱ处过流断面的平 图1-1 拦河坝式水电站坝后式厂房 1-水轮机;2-发电机;3-尾水管;4-桥机;5-引水道

均流速,m/s ;I α、II α分别为Ⅰ-Ⅰ和Ⅱ-Ⅱ处的过流断面速度分布不均匀系数;ρ为水的密度,kg/m 3;g 为重力加速度。 净水头H 又可表示为: 1-?-=A g h H H (1-2) 式中:H g 为水电站水头(毛水头);1-?A h 为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中的水力损失。 毛水头是水电站上、下游水位的高程差,用符号g H 表示,单位为m 。 2.额定水头H r 额定水头是水轮机在额定转速下,输出额定功率时的最小净水头,单位为m 。 3.设计水头H d 设计水头是水轮机在最高效率点运行时的净水头,单位为m 。 4.最大(最小)水头H max (H min ) 最大(最小)水头是在运行范围内,水轮机水头的最大(最小)值,单位为m 。 5.加权平均水头H w 加权平均水头是在电站运行范围内,考虑负荷和工作历时的水轮机水头的加权平均值,单位为m 。 图1-2 立轴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水头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

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的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电极数不应少于18~21个(16~19个记录电极,2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和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中央(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F、T、C、P、O、A”等来表示。(b)国际上以阿拉伯数字的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z”.举例:A1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T6代表右后颞区,Pz代表顶区中线。 (6)电极阻抗: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一般要求不超过5KΩ。当记录中出现可能为电极导致的伪差时,应重新检测电极阻抗。 3.导联组合 导联组合是指用不同的导联方式连接电极。常用方法有两种:参考电极导联法和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椐需要可采用不同的导联组合法。合理组合方式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至少有8导程,尽量使用10-20系统法中的全部21

常见的几种脑电图机

几种常见的脑电图机 赵军胜20085023 一、NT9200-16D数字脑电图仪(普及型) (一)仪器简介: NT9200-16D(普及型)型数字脑电图仪采用UE-16B型放大器,增加了单道放大、时域地形图、频率测量、多用户管理系统等功能,是集脑电图、脑地形图与脑电监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它利用生物电放大器采集脑电波信号,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加以处理,绘制三维活动脑地形图,定量定位地反映大脑机能变化及大脑发生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程度,为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本仪器既可做病理性病变诊断又可做功能性病变诊断,弥补了CT和MRI的不足。电脑存贮病历和无笔描记,大大节约使用成本,并为病人复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脑电在临床上的应用: 癫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气体农药中毒、脑震荡、脑外伤、脑死亡、中风和再中风预测及老年痴呆的诊断、精神病、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等科学研究 (三)性能特点: 1、采用UE-16B型放大器 2、采用windos 2000操作系统,稳定性高。 3、USB接口全数字脑电放大器,支持热插拨,无需插卡,便于携带。 4、采样率可达1000点/秒。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脑电波形不失真。 5、正常参考值。 6、强大的多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位操作大夫病历档案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7、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支持多种查询检索,方便对病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 8、用于体检时,可连续采集多个病人并统一打印病例报告。 9、采集过程中,导联列表实时显示,并可随时改变走纸速度及灵敏度。 10、可在采集和回放过程中,随时添加事件标记及医生注释,并可自定义导联方式及诱发事件。 11、可按长度和方向选择EEG波形,边采集边回放; 12、具有多级电影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①多种速度前后播放脑电图,最高可达100倍数; ②可任意放大脑电波形,测量脑电波幅度、频率; ③可按秒、页、事件及标记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④快速进入事件位置,通过事件表直接跳转到对应的波形位置 13、采样长度可达72小时。 14、具有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直方图、时域地形图及功率谱阵图。 15、可用不同颜色标识任意导联,避免混淆。并可以每导波形单独放大,方便医生分析。

水轮机

一、简介 (一)、简介 水轮机是水电厂将水轮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设备。 1、按能量方式转换的不同,它可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两类。反击型利用水流的压能和动能,冲击型利用水流动能。 2、反击式中又分为混流、轴流、斜流和贯流四种; 3、冲击式中又分为水斗、斜击和双击式三种。 1)、混流式: 水流从四周沿径向进入转轮,近似轴向流出 应用水头范围:30m~700m 特点: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效率高

水流在导叶与转轮之间由径向运动转变为轴向流动 应用水头:3~80m 特点:适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 分类:轴流定桨、轴流转桨 3)、冲击式 转轮始终处于大气中,来自压力钢管的高压水流在进入水轮机之前已经转变为高速射流,冲击转轮叶片作功。 水头范围:300~1700m 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机组。 (二)、水轮机主要类型归类 二、水轮机主要基本参数 1、水轮机主要基本参数

水头:Hg、H、Hmax、Hmin、Hr(设计水头)流量:Q 转速:f=np/60 出力:N=9.81QHη(Kw) 效率:η 2、水轮机型式代号 混流式:HL 斜流式:XL 轴流转桨式:ZZ 轴流定桨式:ZD 冲击(水斗式):CJ 双击式:SJ

斜击式:XJ 贯流转桨式:GZ 贯流定桨式:GD 对于可逆式,在其代号后增加N 3、混流式水轮机 型号:HL100—LJ—210 HL:代表混流式水轮机100:转轮型号(也称比转速)LJ:立式金属蜗壳 210:转轮直径(210厘米)4、轴流式水轮机

ZZ560—LH—1130 ZZ: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560:转轮型号 LH:立式混凝土蜗壳 1130:表示转轮直径为1130厘米5、冲击式水轮机 CJ47—W—170/2X15.0 CJ:冲击式 W:卧轴 170:转轮直径170cm 2:2个喷嘴

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借助于金属电极和导电胶从颅外头皮表面引导的可记录到的皮层自发电位图形。人类脑电图由德国精神病学家伯格(Berger)于1924年在其子的头部第一次记录下来,于1929年发表了论文,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其频率变化范围在正常人每秒约在1~30次左右,通常将此频率范围分为4个波段,如下表: 脑电波的波段 各波段不仅频率不同,而且在振幅、起源及机能等方面也不同。 δ波频率为每秒0.5~3.5次,振幅为20~20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是记录不出δ波的。成人只有在深睡的情况下才可记录出δ波。一般在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比较明显。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振幅约为100~15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也记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出θ波。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不正常。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波较明显。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振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相当恒定。在头部任何部位皆可记录到α波,但以在枕区及顶区后部记录到的最为明显。α节律与视觉活动有关。α节律在清醒安静闭目时即出现,并可具有时大时小的波幅变化,即波幅呈现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规律性变化,形成所谓α节律的“梭形”。每一“梭形”持续时间约1~2秒。睁眼、思考问题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出现快波,此现象称为“α波阻断(αblock)”。如再行安静闭目,则α波又会重新出现。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振幅5~20微伏。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β波。如果睁眼视物、突然受到声音刺激或进行思考时,在皮层其它区也会出现β波。所以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在实际记录的脑电图中,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节律,常是一种以上不同节律的波同时存在,尤以α波与β波同时在一个部位出现的情况较常见,此时,β波常重叠在α波上。 大脑皮层的不同生理状态,能使脑电图的波形发生不同的变化。当大脑皮层中许多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呈现步调一致时,大脑电图上就会出现低频率高振幅的波形,此种现象称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作者: ————————————————————————————————日期: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 z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8-13Hz σ频带(Sigma band)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18-30Hz γ频带 (Gamma band)>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脑电图简述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

不同心理状态下脑电波信号的非线性分析

不同心理状态下脑电波信号的非线性分析 引言: 背景:EEG信号是一种携带着大脑状态信息的典型信号。脑电波的波形中可能携带有关于大脑状态的有用信息。但是,我们现有的检测设备不能直接的检测脑电波信号中蕴含的微小细节。此外,由于生物信号有着极强的主观性,那些症状在时间范围内是随机出现的。因此,使用计算机采集并分析得到的脑电波信号在诊断学中有很大的作用。这篇论文主要讨论音乐和刺激反射对于脑电波信号的作用。 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从脑电波信号中提取出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 指数、Hurst指数和近似熵等非线性参数例。 实验结果:从我们实验中获得的结果表明,脑电波信号在大于85%的置信区间上会由于受到外界刺激的作用而比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信号显现出更低的复杂度。 实验结论:我们发现相对于正常状态下测量的结果,在声音或者反射刺激下的测量结果要明显低。这个变化的尺度会随着认知行为的程度增强而提升。这表明当人受到声音或反射刺激时,大脑中并行活动会减轻,这意味着大脑会处于一种更放松的状态。背景: 通过脑电波来检测到的大脑的电现象表现出很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特性。这种行为表现在不同复杂度的脑电波图上。考虑到这一点,使用非线性的动力学理论可能比传统的线性方法更能很好的展现脑电图的内在本质特征。对于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和描述有助于理解脑电波信号的动态特性以及大脑的一些潜在活动并探明它们的生理意义。在研究应用非线性动态理论去分析生理信号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线性的分析方法被用于心脏速率、神经活动、肾血流量、动脉压以及脑电图和呼吸信号的分析。 生物时间序列分析由于其体现出典型的复杂动态特性而在非线性分析领域中一直倍受认可。这些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检测到一些生理现象中隐藏的重要动态参数。非线性动态技术基于混沌理论,现在混沌理论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包括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目前混沌理论已经用于检测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例如心室颤动。现在人们已经致力于检测一些生理学信号的非线性参数,因为这些参数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病理学参数。 许多研究者,例如Duke等人,已经证明了复杂的动态演化会产生混沌状态。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研究观察已经指出,实际上混沌系统在大自然中是很常见的。Boccalettiet已经给出了这些系统的一些细节。在神经系统的理论模型中,重点被集中在稳定的或循环的行为上。可能混沌行为在神经水平是造成精神分裂症、失眠、癫痫等疾病的原因。在过去大量的工作被用于理解大脑的复杂性通过数学、物理学、工程学、化学以及生理学的协作。在过去,人们一直对描述神经过程和大脑信号很感兴趣,尤其是脑电波信号,这一点从本文中针对非线性动态分析以及混沌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出。非线性动态分析理论为理解脑电波信号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脑电波模型由Freeman等人在研究新皮层动态时以及Wright等人研究混沌动力学时提出,这是为了迎合神经生物学的研究需要。在分析脑电波数据时,最近的文献中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参数,例如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近似熵。Naoto等人则在研究人类在闭眼走路和不同睡眠阶段的呼吸动作的近似熵。 在本文中,我们记录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例如:(1)正常静息状态下的受试者;(2)聆听古典音乐的受试者;(3)聆听摇滚乐的受试者以及(4)给予足部刺激的受试者。我们通过对非线性参数如关联维数、近似熵、最大Lyapunov

脑电图检查常规终审稿)

脑电图检查常规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脑电图检查常规 1概述 脑电为生理的基础。的应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的,监测以及、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 2适应证 1.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患者监测。 6.。 7.的辅助检查。 3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未愈合时。 4方法 4.11.准备 脑电图检查前头发,前1d停用镇静。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做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

4.22.电极 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患者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4.33.电极位置 国际通用10~20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基线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连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连线。两者在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向后20%为Fz(),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 (中央中线),Pz()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另一基线为双耳前窝连线(图3)从左向右距左耳前窝10%为T3(左中颞)电极,以后向右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C3(左中央),Cz应与鼻额缝枕外粗隆连线Cz相重合,Cz向右20%为C4(右中央),T4(右中颞),T4应距右耳前窝10%。 从Fpz通过T3至Oz连线为左颞平面,距Fpz向左10%为Fp1(右额极),从Fp1每向后20%放置电极1个。依次为F7(左前颞)、T3、T 5(左后颞)及O1,其中T3为此线与双耳前窝连线的交点,O1应距Oz1

脑电图常用术语

网络培训学习方法 为了锻炼学员的实际阅图能力,网络培训并不根据EEG培训大纲顺序推进,而是从习题库中随机抽取EEG习题供学员学习,每2周一课,每课30道习题,包括选答题和判断题。EEG截图部分点击1下放大一级,点击2下放大到全屏。回答问题并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给出参考答案,供学员对照和自评。答题结束后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每题的难易程度,以作为下一步集中培训的参考。 请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每一课结束2周后答题系统将关闭。此时学员可以浏览阅图和查阅问题及答案,但不能再答题。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以下问题请学员特别注意: 1. 网络培训以阅图实践为主,但阅图答题并不能取代理论方面的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关EEG仪器、操作和电生理基础,以及与EEG相关的临床问题,还需要学员看书自学。为此特别列出了主要参考书(附件1)。 2. 因为工作习惯不同,各医院提供的EEG所使用的参数和导联编排方式有所不同,其中蝶骨电极可能用PG、SP或SPH表示,大家在阅图时需注意。 3. 习题中使用了一些常见的EEG术语缩写,学员应该了解这些缩写的含义,附件2列举了一些常见缩略语,供大家参考。如有未列出的,请大家自行查阅参考书。 4. EEG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因此习题中介绍的临床简要病史或发作症状描述对判图和答题都很重要,要仔细阅读分析。 5. 如学员对习题或答案有疑问或质疑,应首先查阅参考书,多数可以找到解答。如仍有问题,欢迎在“我要提问”栏目中提问,我们将邀请命题专家在适当时间予以解答。 本期EEG习题来自多家医院EEG专家提供的资料,内容丰富,是大家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博脑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市儿童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参与了本期EEG网络培训的命题工作,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附件1:参考书 CAAE脑电图分会:《临床脑电图培训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CAAE译:《现代临床脑电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兴洲译:《成人和儿童脑电图图谱》,海洋出版社 刘晓燕:《小儿脑电图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兴洲译:《婴儿、儿童、青春期癫痫综合征》,海洋出版社 吴立文、任连坤译:《癫痫-发作和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脑电图检查常规

脑电图检查常规 1概述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使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患者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2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患者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3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4方法 4.1 1.准备 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1d停用镇静催眠药。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做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4.2 2.电极 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患者痛苦,国际上已不再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4.3 3.电极位置

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使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基线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连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和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参考资料-脑电图仪

脑电图: 基本原理 1.定义: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2.脑电图的基本特征: 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和位相等。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3.脑电图仪的基本结构: 1、输入部分 包括输入电极、电极输入线(盒)、标准电压、侧定装置、导联选择装置。 有的还包括头皮电极接触电阻测定装置。 2.放大部分 微伏级信号经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后才能进行记录或显示。因此脑电图仪的放大器要求较高,必须保证高输入阻抗(5kΩ以上)、低噪音、低漂移、高共模抑制。放大器一般分为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前级放大,以保证高输阻抗和高共模抑制,后级放大完成大的放大倍数,并包括各种参数的调节与控制。 3、调节部分 完成各种仪器参数的选择或设定。 (1)高频滤波 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 以下。 (2)低频滤波与时间常数 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 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 (3)增益 调节放大器放大倍数,以适应脑电信号的大小。

4、记录或显示部分 描笔式脑电图仪具有记录装置,无纸(非描笔式)脑电图仪具有显示和存储装 置,部分较高档的脑电图仪,两者兼有。 (1)记录装置 包括送纸装置和描笔两大部分,送纸装置可选择不同的送纸速度,常用 15mm/s、30mm/s和60mm/s。描笔有墨水式和热敏式。应具有机械阻尼调 节装置,调节描笔与纸的接触压力,避免波形的失真。 (2)显示装置 带显示装置的脑电图仪,必定具有数模转换、数值存储仒、波形显示及打 印装置。这些装置的控制由厂家提供的软件来完成。 5、电源部分 脑电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常需要有稳定的直流供电,现行的脑电图仪常采用光电隔离电源,以保证仪器的安全性与抗干忧性能。 脑电图种类: 1.视频脑电图仪: 视频脑电和脑电波同步记录, 长达24小时以上的脑电波同步监 护,可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全身 动作,为捕捉癫痫发作提供依据, 准确识别伪差,方便医生诊断,在 高速回放脑电波时可及时全面的 再现患者整个过程中正常、异常表 现和相应的脑电波变化。 作用一:全面了解患者信息 通常,癫痫病人前来就诊时, 医生除了观察其脑电波之外,还会 询问发病情况,如发作频率,发作 前状况,发作动作,发作后,以此 综合对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用二:更准确地识别伪差

水轮机工作原理

第二章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水流在反击式水轮机转轮中的运动 一、复杂的空间非恒定流 水轮机内的水流运动是复杂的空间非恒定流 1) 水头、流量在不断变化 2) 叶片形状为空间扭曲面,水流在两叶片之间的流道内为复合运动,流速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地变化,而转轮本身也在运动。 二、恒定流状态 水轮机在某一工作状况时,(H、Q、N、η不变),水流在水轮机的蜗壳、导水叶及尾水管中的流动是恒定流。 水流在转轮内的流动相对于转轮旋转坐标而言,也是恒定流。 水流在转轮中的运动非常复杂,上述假定可以简化分析。 三、水流运动是空间三元流 水流运动规律用速度三角形表达 = + V——水流绝对流速(相对于地球) U——水流随转轮旋转牵连流速 W——水流沿叶片流动的相对流速 用速度三角形分析水流运动的方法是研究转轮流速场的重要方法。 对于混流式水轮机,可以认为任一水流质点在转轮中的运动是沿着某一喇叭形的空间曲面(称之为流面)而作的螺旋形曲线运动。 流面即由某一流线绕主轴旋转而成的回旋曲面。在整个转轮流道内有无数个这样的流面。 流面上每一个进口点的速度三角形是相同的;每一个出口点的速度三角形也是相同的。

根据恒定流假定可知,任一水流质点在转轮进口的运动状态及其流动到转轮出 口的运动状态可由同一时刻该流面上任意进、出口点的速度三角形表示。 速度与分速度的空间矢量关系 第二节 水轮机工作的基本方程式 一、动量矩定理 单位时间内水流对转轮的动量矩改变,应等于作用在该水流上的外力的力矩总和。即: )(2211r V r V g Q M u u e -=γ

其中M 为水流对转轮的力矩,方程右端为水流本身速度矩的变化。该式表达了水轮机中水流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平衡关系。 二、水轮机的基本方程 在稳定工况下(n 、Q 、H 均不变),转轮内的水流运动时相对的恒定流,因此转轮的出力为: ?γ?)(2211r V r V g Q M N u u e e -==)(2211u u e V U V U g Q -=γ s e e H Q N ηγ= 所以,水轮机的基本方程为: 2211u u s V U V U g H -=η 该方程式对反击式、冲击式水轮机均适用。 三、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 方程的实质:由水流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平衡方程,方程左边为转换成的机械能。 水流与叶片相互作用,使得水轮机做功。水流通过水轮机时,叶片迫使水流动量矩发生变化,而水流以反作用力作用在叶片,从而使转轮获得力矩。 水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的必要条件:水流在转轮出口的能量小于进口处的能量,即转轮的进口和出口必须存在速度矩的差值。 第三节 水轮机的效率及最优工况 一、水轮机的效率(efficiency) 水轮机的能量损失导致N < N s ,效率η<1 效率是由水力效率、流量效率、机械效率组成 1. 水力损失(head loss)及水力效率 蜗壳、导叶、转轮、尾水管 —— 沿程损失 旋涡、 脱流、 撞击 —— 局部损失 水轮机的水力效率为: H H H H H e H =??∑-=%100η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要求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

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的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电极数不应少于18~21个(16~19个记录电极,2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和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中央(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F、T、C、P、O、A”等来表示。(b)国际上以阿拉伯数字的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z”.举例:A1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T6代表右后颞区,Pz代表顶区中线。 (6)电极阻抗: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一般要求不超过5KΩ。当记录中出现可能为电极导致的伪差时,应重新检测电极阻抗。 3.导联组合 导联组合是指用不同的导联方式连接电极。常用方法有两种:参考电极导联法和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椐需要可采用不同的导联组合法。合理组合方式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至少有8导程,尽量使用10-20系统法中的全部21个电极;(2)导联组合要简洁明了,能清楚显示电位的空间走向;(3)双极导联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