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根据彝文古籍《洪水泛滥》整理

李增华

彝族人类繁衍生息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这些传说大都与洪水泛滥有关,彝文古籍《矣逮木拉都》翻译成汉语意为《水淹到天庭》,洪水后人类的繁衍生息有《木筒传人种》、《小船传人种》、《葫芦传人种》等神话传说。

从悠远的古代到今天,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和横眼人。在洪水泛滥前,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共三十五世,独眼人与圆眼人都只长有一只眼,独眼人长一只三角眼,圆眼人长一只椭圆形竖眼,故圆眼人亦称为竖眼人,皆长于鼻梁之上。独眼人和圆眼人处于野蛮时代,当时的人们横蛮无理,不祀天地,不敬祖先,吃肉不贡天,饮酒不敬地,偷盗拐骗,尽行不法之事。各种恶行劣迹激起天地神祇的愤怒,于是天降十年大旱之灾,“鼠年不起云,牛年不生雷,虎年不下雨,兔年不涨水,蛇年水昂贵,龙年水枯绝,马年不插秧,羊年生虫害,猴年粮绝收,鸡年米昂贵,一升卖三钱,一斗银三两,儿哭没食喂”。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其情可悯,让人同情。然而,独眼人和圆眼人并未以此为鉴,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于是,天君策格兹召来地君黑朵范、水神龙塔叽商议,决定先派遣三仙童下到世间考察人心,然后再降洪灾惩罚世间人类。三仙童骑着飞龙马下到世间后,首先来到东方之地的一个富人家里,这一家人用金子做柱子、银子做屋瓦、绸缎做地毯,而三仙童以天君策格的坐骑脱了骨

节、断了翅膀,只有人的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的血方能治好伤为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东方富人家回答:“我们喝美酒,我们吃好肉,身穿绸子衣,绿缎做地毯,金银满箱柜,不是天恩赐。别说人的肉,人屎不给你;别说人的血,人尿不给你。”

三仙童听了这些话,思量了一番,骑着飞龙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南方之地的富人家里,这一家人银子装满罐,牲畜满厩圈。三仙童以前番借口向这富人家讨要人肉和人血。南方富人家回答:“别说人的血,人毛不给你;别说人的肉,污垢不给你。”

天庭三仙童接着来到西方和北方两个富人家里,继续以前番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得到的都是与东方、南方两富人一样的回答。三仙童在东南西北四地四个富人家没有讨要到人血和人肉,思量着返回天庭时,在一个“崖高接天地,赤土连石崖”的偏僻地方遇到了一个正在挖地的干瘦老人,他就是阿普笃慕,阿普笃慕生于圆眼人种三十五世,因他生来有两眼而被当世之人视为世间的怪物,阿普笃慕即横眼人,今世之人类第一人。

三仙童见到阿普笃慕,就对他说:“老人家,我们肚子实在饿极了,有没有一些冷饭让我们充充饿?”

阿普笃慕回答:“家中虽没有冷饭,但还有几升米,回家我煮给你们吃。”于是,阿普笃慕领着三仙童回到了他家里。

回到家里后,阿普笃慕正要生火煮饭,三仙童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我们好久没有吃过肉了,你有没有一点残存的肉给我们尝尝味呀?”

阿普笃回答道:“我没有什么残存的肉了,但还有一只半大的小母鸡,

我宰了给你们吃。”阿普笃慕就这样把家中仅有那只半大小水鸡宰了招待天庭三仙童。

饭熟了,三仙童又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现在有肉有饭了,可我们好久没喝过酒了,有没有一点残余的酒给我们解解馋呀?”

阿普笃慕答道:“我是穷人家,没有什么好酒,只有刚刚捂了三天的一小坛白酒,我取来给你们喝。”

三仙童喝完酒、吃饱饭后,对阿普笃说:“我们是天上神仙,你是世间人,天君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用人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血才能治好伤,我们来到世间是向人类讨要人血和人肉的。”

阿普笃慕对三仙童说:“请把你们腰间的小匕首、发髻上的簪子取下来给我,我割小腿肉、戳手指尖血送给你们。”

到了这时候,三仙童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心人,就实话对阿普笃慕说:“我们来到世间,不是真的向人类讨要人血和人肉的,是天君策格兹派来考察人心善恶的,不久的将来,要天降洪水惩罚世间人类,只有好心人才能躲过这场灾难。”

于是,三仙童就送给阿普笃慕一颗神葫芦种子,并告诉阿普笃慕:“到了春天就将神葫芦种种下去,到夏天给它搭棚子,秋天就会结葫芦。”说完便返回天庭去了。

三仙童回到天庭,便把到世间所遭遇的情形报告了天君策格兹、地君黑朵范和水神龙塔叽三个大神仙。并报告说:“世间的人类中有一个叫阿普笃慕的老人家,有道德知礼节,有一副金子般的好心肠,应该让他生存下来,我们给了他一粒神葫芦种子。”

天君策格兹听后下旨说:“这样的人应该让他生存下去,你们再下去世间看看,神葫芦种种下去没有,帮助他躲过这场灾难。”

三仙童又来到世间看阿普笃慕,催促他赶快种下葫芦种,并嘱咐他说:“春天和夏天你精心看管葫芦苗,到了秋天,葫芦藤上会结出神葫芦,并一天天长成有屯篓一般大。洪水来临时,你就把葫芦心挖掉,躲进葫芦里,用蜂蜡把葫芦口封好。”三仙童交待完又返回天庭去了。

到了秋天,神葫芦果然长成了屯篓一般大,阿普笃慕按照三仙童的嘱咐做好了应对洪水的一切准备。阿普笃慕是个好心人,他看着世间即将面临洪水大灾难于心不忍,就把洪水即将来临的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人们。

于是,世间的人类,有金子的打造金柜子,有银子的打造银柜子,有铜的做柜子,有铁的做铁柜子,有铅的做铅柜子,有锡的做锡柜子,都纷纷想方设法躲避洪水灾难。

洪水终于来了,天空中下起了瓢泼大雨,雨点有鸡蛋般大,雨丝有纤绳般大,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富人们躲进金、银、铜、铁、铅、锡柜子里面,穷人阿普笃慕只能躲进神葫芦里。洪水越来越大,一直漫到天庭大门边,金、银、铜、铁、铅、锡柜子全部沉没于水底。只有阿普笃慕的神葫芦随波逐流漂到天上。

洪水过后,天君策格兹下旨,白天要九个太阳、夜晚要八个月亮齐出,七天七夜照耀水面,以此消退洪水。洪水消退后,会动的剩下了蝌蚪,会游的剩下了黄鱼,会飞的剩下了野鸭,会钻的剩下了黄鳝,会行走的剩下了阿普笃慕。

洪水消退时,阿普笃慕躲避洪水的神葫芦从天上慢慢落下来,挡在一棵马樱花树杈间,马樱花旁边生长有两丛野竹和一丛尖刀草。天庭三仙童把这情况报告给天君策格兹,策格兹派天上的神鹰把神葫芦轻轻地叼起来放在地上。阿普笃慕在神葫芦里听不到洪水的声音,就掰开粘糊葫芦口的蜂蜡,打开葫芦口钻了出来。阿普笃慕放眼望去,大地上千日行程地,没有一户人家,百日行程地,没有一个人影,门前无狗吠,路旁无鸡鸣,灶里无火种。阿普笃慕看着这凄惨悲凉的景象,心里想:“独树能生长,独泉会喷涌,孤人不成家,独人怎生存?”越想越伤心,不禁悲哀哭泣起来,白昼哭到夜,夜哭到天明。

天庭三仙童在天庭听到阿普笃慕的哭泣声,就从天上来到世间,笑嘻嘻地询问阿普笃慕:“阿普笃慕,你为啥哭呀?”

阿普笃慕回答说:“三位仙童呀,洪水过后,世间就剩下我一人,饥饿无食物,寒冷无火烤,我去世以后,世间人类就可能灭绝,因为这些事情才哭的。”

三仙童了解这些情况后,立即返回并报告了天君策格兹。天君策格兹召来太阳神女儿、月亮神女儿和星云神女儿3个仙女,下旨道:“你们下凡到人间,去嫁给阿普笃慕。”

于是,三仙童念领着三仙女来到了世间阿普笃慕住处。三位仙女看着阿普笃慕满头白发如霜雪,额头皱纹如梯田,嘴唇如瓶口,身子似木桩,两手似竹竿,两脚似谷扒,一身破烂衣裳,一副穷困潦倒、瘦弱的老人样,心里实在不愿嫁给阿普笃慕,说:“这样的老头,我们怎能嫁给他为妻!”就返回天庭去了。

三仙童急忙返回天庭,摘来三株神药树的三片叶子,用一片洗阿普笃慕的头和脸,一片洗阿普笃慕的身子,一片洗阿普笃慕的四肢。才过一会儿,阿普笃慕就象换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

三仙童又招三仙女来到世间,看见阿普笃慕变成了一个年轻人,满头黑发黑黝黝,身穿绸缎漂亮衣,眼如星辰亮闪闪,耳戴金环闪金光,肤色如三月桃树花,笑口一张见白牙,手腕上戴金镯子,双脚穿着绿革履。天庭三仙女看到阿普笃慕这样英俊潇洒的模样,喜喜欢欢地下嫁给了阿普笃慕,做了他的妻子。

从此,阿普笃慕和三仙女白天出门同劳作,夜晚回家同床而眠,恩恩爱爱过起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过一年多仍不见一个妻子怀孕,阿普笃慕心里着急起来,就到原先躲避洪水泛滥的神葫芦里,点香叩头,向天祷告祈求赐给予子女。

从那以后,阿普笃慕的三个妻子各生育两个儿子,共六儿子,即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后来,六个儿子发展成古代彝族武、乍、糯、恒、布、默六大部落,并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统一体的解体,由原居住地逐步向滇、川、黔、桂四省区分迁,这就是“六祖分支”。阿普笃慕与他的六儿子被尊奉为各地彝族的祖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教案川教版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课标内容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说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②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创造性劳动中。 ③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及其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四、教法学法 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喜欢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远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

【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学生讲述后,教师再问:在这些说法中,你最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又问: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并说明从左至右分别是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知道人类进化的过程的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卡通问答,说明主要是根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古猿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等。 教师提问:根据对考古资料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对人类的起源做了怎样的解释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播放录像《人类的起源》,同时教师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如下答案供学生参考: 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 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会不会制造工具?不会。所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说,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提问:据科学家考证地球上最早出现人类大约是在什么时候?学生答出至少在300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的活动。教师讲解: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考古发掘证明,中国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请同学们看书,看看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找出元谋人、北京人的位置。并进一步提问: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学生自由发言后,让学生看金牛山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蓝田人等的位置。 教师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范围很广。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遍布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个县市,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说明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远古人类遗址数量多,在我国20多个地方发现有三四百处遗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教师提问:谁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教师讲解:元谋人遗址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篇章,因此中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究竟元谋人已经开始从事哪些活动了呢?今天的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多媒体显示《元谋人遗址图》,教师讲解: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用火。科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石器、灰烬。可惜考古资料有限,我们对他们的活动还所知不多。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的是北京人遗址。

五羊传说 金羊石 广州“五羊”的祖先传说

五羊传说金羊石广州“五羊”的祖先传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五谷(注:五谷,古代将粟(sù)、黍(shǔ)、稻、麦、菽(shū)习称五谷。 )为主。 这些粮食作物中,粟、黍很可能是由黄河流域华夏先民首先开始种植的,而水稻的种植却是南方百越的发明。 因而,广府先人通过以羊(阳)为符号,以祭谷神的方式,祈求广府城厢大地五谷丰登、百业兴旺。 谷神的传说谷神就是崇祀植物谷子,属自然神。 后来民间奉后稷(注:后稷(hòu jì),周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为谷神。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 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 周人姓姬,故称谷神姬真人。 据考古专家发现,百越先民首创水稻种植技术。 (注:易华《五谷》,载中国民族网2011年11月26日。 )苏联著名遗传学家瓦维洛夫肯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作

物起源中心之一,却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并从印度传入我国。 但是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和西南地区大量野生稻的存在,使国内外学者不得不改变看法。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最典型的稻作文化遗址。 它表明距今七千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原始稻作文化。 种稻食鱼、习水便舟、住干栏房等正是后世百越族系的主要文化特征。 因此,创造河姆渡稻作文化的无疑是百越族系的先民。 另据媒体2012年5月11日公布(注:《广州日报》2012年5月12日。 ),广东英德狮石山牛栏洞是人类稻耕文明的原始地,这一发现意味着将岭南稻耕文明的起源时间推至世界稻耕文明之源头。 由此,从时空视野上又将各种有关羊洋阳谷穗的传说从缥缈中变得越来越真实可信。 金羊石的民间传说花都梯面镇联民村附近的羊石顶上有一座金羊石。 据当地很多老人说,这块金羊石是广州五羊的祖先。 当地村民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广州北部山区花都梯面高百丈山有位仙人化名杨石,在羊石岭养了一大群羊,平时下山救济山民,为百姓医病。

蚩尤简介 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传说

[键入文字] 蚩尤简介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传说 导读:蚩尤:中华始祖之一。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4600 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具体可详阅《涿鹿县志》、《史记》、《水经注》等文献史料。现代建筑有“中华三祖堂”等。 人物简介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 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形象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1

论彝族火把节的意义

论彝族火把节的社会意义 摘要: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来源于绚丽多彩节日背后浓郁的人文精神,及其深层凝聚和高度浓缩的文化价值。民族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审美的核心,富含深层价值观,蕴涵重要的文化意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川、滇、黔、桂各地彝族都要隆重欢度传统火把节。彝族传统火把节,具有祈求农作丰产,进行礼德教育,实施民间文艺传承以及整合彝区的文化意义。 我出生在云南大理,在这里遍布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的火把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作为汉族的我们也在过着火把节,但是我们当地过的是农历二十五,比彝族晚一天。但是火把节是一个属于彝族人民的节日,是他们的另一个春节。火把节对于彝族人来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一.祈求农作丰产 火把节,对于每一个彝人来说,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农业祈丰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转田、照岁、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首先,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火把节期间,每村每寨都要竖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润年扎十三台,象征一年的周期,这是一年时间的聚合符号,而且用火燃烧的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火将十二台燃尽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结束,和太阳行使一个周期的时间秩序一致。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过路巴村过火把节,“燃火把即以村寨为单位或是三、五户人家相约,在村前村后的路口上竖起火把。火把高大一、二丈,扎成台数,平年扎十二台,闰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纸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丰人寿’、‘四季发财’等字样,火把上挂满了包有硬币的小包子和各种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户还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数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 其次,举行火把节各种祭祀仪式,在心理上采取进行自我提示和丰产祈祷。旨在说明火把节是万物成熟,日归星回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是一年耕种即将收成的关键时节,一定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3 课 中华祖先的传说中图版巩固辅导四十六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 课中华 祖先的传说中图版巩固辅导四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 ) A、禅让制度 B、世袭制度 C、分封制度 D、册封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漠北地区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 A、约7000年前 B、约6000年前 C、约5000年前 D、约4000多年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传说中的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激战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城濮之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战前夕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其祭奠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孔子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 ①教人农耕②发明医药③发明文字④开辟集市⑤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 A、考试取才 B、子继父业 C、实行禅让 D、氏族成员推选 【答案】: 【解析】:

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现状及趋势。 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核心指标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现状 (1) 第二节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指标分析 (3) 一、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占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黑龙江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同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黑龙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析 (7) 一、黑龙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黑龙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占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黑龙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黑龙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杨艳芳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1) 彝族火把节民俗现象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民俗基本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为何为民俗以及所属类........................................................ - 1 - 彝族火把节存在的地域和藏于的人群.................................................... - 1 - 彝族火把节的基本形式............................................................................ - 2 - 彝族火把节传承情况................................................................................ - 2 - 内涵文化情况............................................................................................ - 3 - 彝族火把节民俗变异情况分析........................................................................ - 4 - 群众参与度变化........................................................................................ - 4 - 形式变化.................................................................................................... - 4 - 社会交往内涵变化.................................................................................... - 4 - 影响彝族火把节民俗传承变异的因素分析.................................................... - 5 - 受环境与人口的影响................................................................................ - 5 - 受文化的创新与移入................................................................................ - 6 - 文化的丧失................................................................................................ - 6 - 因人类价值观的改变................................................................................ - 6 - 我认为30年后的彝族火把节民俗的传承情况 ..................................................... - 7 - 将会继续保留、消亡及会保留但有所变异的习俗........................................ - 7 -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 7 - 火把节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扩大................................................................ - 7 - 由宗教性向经济功能的演变.................................................................... - 7 - 娱乐功能的扩大........................................................................................ - 8 -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必要性然而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了解现状却不尽人意。 关键词:关键词:青少年、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必要性近年来,中国神话故事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只有几个零散的神话故事、神话人物,中国神话故事没有在广大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体系。 一、传统神话故事的优点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传统神话故事的优点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一)从历史方面来看,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通过神话故事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这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民族性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文学艺术方面看,神话故事作为历史典故,广泛流传于文人学者的诗词歌赋之中,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不了解这些神话故事,就很难理解其文学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影响。 (三)从社会生活方面看,由传统神话故事延伸出来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如中秋节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七夕乞巧等,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尧舜的仁义治天下,愚公移山的坚持不懈等精神文化以深刻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准则,并指导国家的内政外交。 二、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困难的原因(一)

中国无神话集成专著且体系较混乱。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广泛散落于诗这容易造成阅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思维上的混乱,打击阅读的积极性。 (二)传统神话故事异化现象导致神话的演变和消亡。 其异化现象包括历史化、文学藻饰化、哲学化、宗教化。 文人学者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感情,会将神话故事合意者增饰之,不合意者删之。 (三)神话既有美妙伟大的思想,也有野蛮的思想。 (四)古代神话故事寄托的是对神灵、祖先的敬畏。 对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的建议第一,针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内容分散,体系混乱,可将其进行专门整理汇编出版。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内容广泛,涉及领域较多,除将其汇编成集大成著作外,还可将其按类别编辑。 如创世说类、风俗习惯类、帝王类、英雄人物类、励志教育类等。 这样一来可使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更有条理、细化,方便青少年阅读;二来可满足不同需求、个人爱好的同时传授知识、塑造良好品格。 第二,将神话故事中的迷信成分分离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宣扬正义、积极向上的内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一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华夏先祖的传说导学案冀教版

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 :学习目标: 1、了解涿鹿之战,掌握黄帝 ----“人文初祖”,正确认识 尧舜禹的“禅让制”含义,掌 握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 2、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 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 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人文初祖”黄帝 2、难点:对禅让制的理解学 法指导 按下面的“课前预习内容”掌 握本课基础知识,用“课堂检 测”和“直击中考”巩固所学 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自主学习探讨 (一)预习导入:从观察黄帝 墓导入 (二)课前预习(要求:一、 先通看课文,包括大小字;二、 再根据以下问题用笔在教材 上做好勾画,并写上旁批;三、 有不会的做好记录,以便求 助) 1、炎黄战蚩尤 距今_______年,_______部落 联合_______部落在_______ 一战中大败_______,从此,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 成_________. 2、黄帝——“人文初祖”主 要贡献:建造______,制作 _______,教人_______,发明 _______,为后世的 __________奠定基础; _______________发明养蚕缫 丝,______发明文字,______课堂检测 1、黄帝和炎帝联合最终战胜蚩尤的地点是() A巨鹿 B 涿鹿 C 涿郡 D 牧野 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D.东周 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制度。它的更替顺序是() A父子 B 母女 C叔侄 D有才有德的人 4、后人称皇帝为“人文初祖”的主要原因是()A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B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C实行禅让制 D 创立了华夏族 5、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黄帝和炎帝打败蚩尤 B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C夏朝建立 D禅让制的形成 直击中考 1、“民主”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2、某位华侨要来大陆祭拜“人文初祖”,他应该去()A大禹陵 B 炎帝陵 C 秦始皇陵 D 黄帝陵 3、今天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的祖先是由黄帝部落和哪一个部落组成的() A蚩尤 B炎帝 C尧 D禹 4、孙中山称赞下图中人物“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请回答: (1)“轩辕”即图中人物是谁?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2)“平定蚩尤乱”值得什么战 役?它有何影响?

彝族刺绣文化研究

立项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300字以内) 彝族刺绣工艺,是彝族四大民间传统手工艺(漆器、金银器制作、服饰刺绣、擀钻)之一,是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有了“刺绣”的装饰,古朴的彝族成为了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中最耀眼、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彝族刺绣工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彝族群众继承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70Ⅶ-13)”,实现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主要的研究开发内容及研究路线(300字以内) 1、深入彝族刺绣文化与彝族群众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之间的关系,深刻立即彝族刺绣文化内涵。 2、做好彝族刺绣能手的发掘和培养,克服彝族刺绣工艺后继无人的困难。 3、探索彝族刺绣品牌化路线的开发战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主要关键技术及经济指标(200以内) 关键技术:1、“黑、红、黄”三原色的运用;2、纹案象征:日月、山河、牛角、彩虹等等;3、工艺手法:垫绣、引绣、缠针、乱针、长短针等与挑、压、镶等工艺结合。主要手法有挑花、贴花、锁花、盘花等。 经济指标: 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200字以内) 1、依托彝家新寨建设和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习,打造彝族刺绣文化基地; 2、彝族妇女富余劳动力; 3、市场对传统彝族刺绣的需求。 项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300字以内) 彝族刺绣项目建设对于当地的人文经济将带来极大影响,不但能培养起一批彝族妇女绣手,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让彝族妇女实现不走出家门就能发展家庭经济;还能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高我区民族文化传播力。

山东省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进行剖析和阐述。 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对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 (1) 第二节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占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济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 (7) 一、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占全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济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 川教版

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历史;知道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来的;了解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火的使用和群居生活;通过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了解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材提供的插图初步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把图片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的想像力和观察力。 3.情感目标 我们的祖先发展虽然很缓慢,但沿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轨道不断地进化;在远古时代,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与发展。 二、教学要点 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提问:东西方对人类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你 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吗? 提问:科学事实又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呢? 讲述:达尔文与进化论的故事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那 它是如何进化的呢?我国境内的远古祖先 是谁?是什么样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些问题。 【回答】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回答】人是由古猿进化 来的 倾听 由学生熟知且感 兴趣的内容入手, 既可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可密 切联系本课所讲 内容引入主题。 通过思维定向, 引出本课所讲的 主要内容。 环节二:明确课标、认识重点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程标准与重难点,让学 生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认真听讲、明确课标,知 道本节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新课之前, 明确展示课标,让 学生首先知道这 节课应该学什么、 重难点是什么,明 确学习目标后,为 课堂学习指明方 向。 环节三:讲授新课一、人类的起源识图:观察教材中《我国境 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并回答思 考问题。 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和珠江流域。 锻炼学生识图、分 析能力,并使其感 受到人类活动与 自然环境的密切

论彝族文化的十大价值

论彝族文化的十大价值 彝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系统而独特的文化,它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金山,也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彝族文化有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收藏、艺术、使用、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 历史价值。彝族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彝族在历史上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彝族社会的形成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彝族有着辉煌的科技史,彝族古代文明史是彝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彝族现代文明是对彝族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彝文的历史记载为我们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因此,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政治价值。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为各民族谋利益的党。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和政府应当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具体体现在领导当地各民族加强经济文化建设。在凉山来说,彝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把彝族文化作为凉山五大资源之一开发,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战略目标。研究、开发、使用彝族的优秀文化,是凉山近200万彝族人民的期盼。特别是加强彝族文化特色的系列工程建设,充分体现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提高彝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传统优秀文化的水平,这是彝族文化的政治价值。 经济价值。彝族文化中的许多无形项目可以开发成有形的经济项目。例如: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射日月、彝族女杰普美丽依发明织布、彝族迁徙路线和灵魂回归路线图、洪水泛滥居木惹妞生命大营救记、毕摩苏尼功夫艺技、彝族崇拜天鹰地虎的图腾、毕摩插神技与天星座对应图、彝族八方加天地的十月太阳历图案、彝族法律执行程序图、彝族军队吹响牛角进军号抗击外来侵略战场地形图、彝族在历史上辉煌的科学技术成果、彝语与英语、彝文与英文联系对照表、彝族婚礼场面、彝族人生礼仪系列、彝族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彝族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以及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塑像、彝文图书目录、彝族酒器、餐具、服饰、佩饰等仿制塑雕,彝族房屋式的建筑、彝族音乐、舞蹈、歌曲、彝族体育竞赛姿势图;彝族过年、火把节活动系列连环画图案等等。以上无形的彝族文化资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远古的传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黄帝及其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民族被称为华夏民族,我们是炎黄子孙,我国具有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我们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的祖先是谁? 二、新课学习 (一)炎黄联盟 教师:今天,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大家庭,被称为"炎黄子孙"。传说中以游牧为主的黄帝部落和以农耕为主的炎帝部落。 教师:中国历史上对轩辕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为了表示对黄帝的尊敬,各地都建立了黄帝庙,作为祭祀轩辕黄帝的专用场所,轩辕黄帝曾经生活居住及其安葬之地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麓的轩辕庙便拔地而起。正式将桥山轩辕设列为国家祭祀场所是在距今1200年前的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从些以后,桥山轩辕庙的祭祀活动,就成为国家组织的具有鲜明公祭性质的典礼,轩辕黄帝庙便成为华夏民族心驰神往、遥寄情思、谒陵拜祖的一方圣地。自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教师: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黄帝 教师:黄帝,姓姬,号轩辕氏。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多媒体展示 2.炎帝 教师: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书 模版

某项目一期01-01地块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书 2014.09.04

声明: 1.本报告无咨询单位盖章无效; 2.本报告涂改、复印均无效; 3.本报告仅对本项目有效。 项目名称: ************************************ 报告名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书 建设单位: ************************************* 设计单位: ************************************* 编写人: 校对人: 审核人: 日期: 2014.09.04

目录 1项目概况 (4) 2评估依据和要求 (4) 3人均用地指标计算 (4) 4结论 (5)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 本地块由3栋高层住宅、3栋超高层住宅、1栋保障房、1栋幼儿园以及商业配套用房等组成。用地面积32325.6㎡,总建筑面积208827.73㎡,容积率4.56,地上最高46层,地下3层,住宅总户数1566个。 项目效果图见图1-1. 图1-1 项目效果图 2评估依据和要求 2.1评估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2)《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 3)项目建筑施工图图纸 2.2评估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1.6条要求: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中第5.1.3条要求: 1、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 2、公共绿地满足集中绿地的基本要求,面积不小于400㎡;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 本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如表3-1所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和尧舜禹的禅让,也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2)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培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共有三部分: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三者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介绍,使中华远古文明的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补充。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主题——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学生:收集“华夏之祖”的传说故事。[教学过程]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传说是民间留传下来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是古代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传说,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蒙古民族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神话和传说极为丰富。除了一部分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作品,其主要部分保留在《蒙古秘史》《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古代典籍中。 蒙古民族的神话,产生和繁荣在民族统一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里。这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森林狩猎居民和草原游牧群体在严寒的北国艰难地生产和生活着,频繁剧烈的部落战争又使社会处于无休止的动乱之中。因此,部落民众要求征服自然以改善处境,铲除邪恶势力以求得和平安宁,这种强烈的理想和愿望便借助于神话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蒙古民族的神话触及的社会生活层面很广,诸如对日月星辰奇妙变化的解释,对大地山河、五种牲畜来历的记述,对火的来源及其伟大作用的赞美,以及对部落征战、血亲复仇的夸张式描绘等等。神话主人公大都是一些力拔大山、气吞山河、

浑身放射着神异光彩的马上英雄或猎户强人,他们能引来大海之水灌溉沙漠,把不毛之地变成牛羊遍野的肥美草原;他们的骏马转眼之间就携带着主人跨山过海,升天入地,从万敌之中掳获酋首。战士阵亡,用一片树叶就能让他起死回生;危楼高耸,巧匠把它盖到了离天仅有三指之遥。蒙古民族的神话中,这种天马行空般的瑰丽幻想,人与天比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都是为了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古代蒙古民族劳动人民萌芽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在神话中表现得特别鲜明。 《保牧乐》《吉雅其》等神话中的主人公同其他古代神话中的神一样,都是一些脚踏大地,勤劳淳朴的牧民。他们被尊崇,甚至被提升为神,只是因为劳动出色,或者勇于同蔑视众生的天帝作斗争,造福于人类。他们生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死后仍在保佑着牲畜,关怀着百姓。这些神也像活着的人一样爱虚荣,好恶作剧,但是又天真可爱,并不使人觉得神鬼的恐怖,这同其他高高在上、凛然可威的神?o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蒙古民族的传说比神话产生较晚一些。在后代的流传中,许多神话中的“神”,越来越富于现实中人的品格,而传说中的人则往往被神异化,甚至被提升为神,这样辗转相因,神话和传说的界限就模糊不清了。蒙古民族的古代传说大都是记述族谱世系,奇闻轶事,或者是歌颂英雄行为。有的虽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帝、炎帝对人类的贡献,认识炎黄子孙的由来;了解尧舜禹的传说,理解“禅让”的含义。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学习传说中人物的精神,树立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首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了解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了阪泉之战。最终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传说,涿鹿之战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3.归纳概括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不断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指标

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2.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 3.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5.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 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 7.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 二、部分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计算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大于或等于8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建成区面积(K㎡)×100% 3.建成区绿地率 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K㎡)/建成区面积(K ㎡)×100% 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 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 统计和计算时注意事项 (1)道路绿地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单侧绿地面积按栽植行道树总长乘1.5米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按1.5米计算,大于1.5米的按实际面积计算。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与绿地面积相加,减去行道树垂直投影中与绿地重叠部分的面积。 (2)孤植树面积计算:孤植树是指孤立种植的树木,既不是行道树,也未栽在绿地内,其绿地面积按每株2.25平方米计算,绿化覆盖面积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垂直绿化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面积。 (4)水面面积计算 ①公园内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内用地比例要求(绿化用地比例 ≥65)的水面,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②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绿化带宽度<30米,水面不计入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③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种植植物形成宽度≥30米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