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与硅酸锆的制备工艺简述

锆与硅酸锆的制备工艺简述
锆与硅酸锆的制备工艺简述

锆与硅酸锆的制备工艺简述

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具有光泽,故外观与钢相似。有耐腐蚀性,但是溶于氢氟酸和王水;高温时,可与非金属元素和许多金属元素反应,生成固体溶液化合物。锆的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板、丝等。锆在加热时能大量地吸收氧、氢、氮等气体,可用作贮氢材料。

锆的耐蚀性比钛好,接近铌、钽。锆与铪是化学性质相似、又共生在一起的两个金属,且含有放射性物质。地壳中锆的含量居第20位,几乎与铬相等。自然界中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锆矿物,主要有锆英石及斜锆石。锆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小,有突出的核性能,是发展原子能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可作反应堆芯结构材料。锆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可作引爆雷管及无烟火药。锆可用于优质钢脱氧去硫的添加剂,也是装甲钢、大炮用钢、不锈钢及耐热钢的组元。锆是镁合金的重要合金元素,能提高镁合抗拉强度和加工性能。锆还是铝镁合金的变质剂,能细化晶粒。

二氧化锆和锆英石是耐火材料中最有价值的化合物。二氧化锆是新型陶瓷的主要材料,不可用作抗高温氧化的加热材料。二氧化锆可作耐酸搪瓷、玻璃的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玻璃的弹性、化学稳定性及耐热性。锆英石的光反射性能强、热稳定性好,在陶瓷和玻璃中可作遮光剂使用。锆在加热时能大量地吸收氧、氢、氨等气体,是理想的吸气剂,

如电子管中用锆粉作除气剂,用锆丝锆片作栅极支架、阳极支架等。铁矿用雷蒙磨粉机粉机成铁粉后与硝酸锆混合,可作闪光粉。金属锆几乎全部用作核反应堆中铀燃料元件的包壳。也用来制造照相用的闪光灯,以及耐腐蚀的容器和管道,特别是能耐盐酸和硫酸。锆的化学药品可作聚合物的交联剂。硅酸锆是由天然硅英砂经超细粉碎、除铁、钛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外观呈白色粉状的超细粉体,其特点是折射率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硅酸锆作为乳浊剂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等,在釉料中或坯体中起增白作用,另外在精密铸造、彩色显像管、浮法玻璃、搪瓷釉料行业中也广泛的用途。

中国是世界上陶瓷生产大国,因此陶瓷色釉料及相关的主要原材料其需求量相当大。据初步估计,我国陶瓷工业每年需用的釉用色料约10万吨t,坯用色料约20万t,熔块产量约80万t,成品釉产量约为20万t。其中成釉和熔块中作为乳浊剂的材料主要是硅酸锆。含锆的天然硅酸盐矿石被成为锆石或风信子石,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它们颜色美丽,被称为宝石。而目前生产锆的原料主要是锆英砂。

硅酸锆微粒一部分是没有熔融而残留在釉中的硅酸锆颗粒,另一部分是熔融后在冷却过程中析出的硅酸锆微晶,在生料釉中起乳浊作用的主要是残留在

釉中的硅酸锆微细粒子。当釉层中的硅酸锆微粒以残留相为主时,粒度越细,在釉层中的分散性越好、越均匀,釉的乳浊性越好。获得最佳乳浊效果的重要条件是硅酸锆的细度、加入量、基础釉的合理组合、釉层厚度和最佳烧成温度,在加入量、基础釉的合理组成、釉层厚度和最佳烧成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硅酸锆的细度起决定作用。

因此,硅酸锆超细加工过程中细度和纯度是决定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硅酸锆超细粉体加工设备必用到超细微粉磨粉机设备。随着粉体工程技术的发展,上海世邦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的T130X 系列超细磨粉机可对天然硅英砂进行粉磨,上海世邦生产制造高品质磨粉机有20多年的历史,可为硅酸锆超细粉的加工企业提供更稳定的产品质量,超细的研磨成品的磨粉机设备。

推荐硅酸锆制作设备

超细磨

立磨机

http://www.lmsblm.c om/ksshebei/lm.html

锆和锆合金锭B495-90

B495-90 锆和锆合金锭 1.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五种牌号锆锭。 1.2以英寸-磅制单位表示的数值应视为标准值。括号内的SI制单位值仅供参考。 1.3 下列警告性说明仅与本标准第9节试验方法部分有关。本标准不打算论及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是制定有关安全与健康的制度并在使用前确定规章的限定范围。 2.引用文件 2.1 ASTM标准: E29 确定试验数据符合标准要求应取有效位数的推荐方法 E114 超声波脉冲回波直波束接触法检验推荐方法 3.分类 3.1锆锭以下列五种牌号供货: 3.1.1 牌号R60702——非合金锆; 3.1.2 牌号R60703——冶金级非合金锆; 3.1.3 牌号R60704——锆锡合金; 3.1.4牌号R60705——锆铌合金; 牌号R60706——锆铌合金; 4.定货内容 4.1本标准所属材料定单应包括下述内容: 4.1.1数量(重量); 4.1.2 材料名称(锆锭); 4.1.3 牌号(第3节); 4.1.4 ASTM标准代号与出版年份; 4.1.5 表面精度(第7节); 4.1.6 如需要,提出对本标准的附加内容和补充要求。 注——典型的定货说明如下;10000磅锆锭,经机械加工休整,ASTM B495, 出版年份——,牌号R60702。 5.材料和制造 本标准所属材料应用电子束、真空或惰性气体冶炼法在活性金属通常使用的炉内冶炼。6.化学成分 6.1材料应符合表1 所述化学成分要求。 6.2如需方有规定,应对表1所列元素进行验证分析。 6.2.1 如果验证分析在表2 所列允许偏差范围内与生产厂方报出的值相一致,则应认为生产厂方报出的值相一致,则应认为生产厂的分析是正确的。 7.加工质量、表面精度和外观 7.1锭料应采用机加工、研磨或表面熔化方法进行修整,以去除毛粗表面和对随后加工有害的表皮下缺陷。 7.2 休整后,不允许存在对随后加工有影响的直径突变或局部凹陷。修整后的锭料最大和最小半径之差应不超过最大半径的20%,但锭料两端6英寸(150毫米)范围内除外,这部分允许进行修圆。棱边、凹槽和局部凹陷应综合修整到与锭料轴线最大成30度角。锭

氨水制备工艺系统介绍

氨水制备工艺系统介绍 一、概述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得要求下,全国各大电厂、钢厂与新建锅炉厂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以迫在眉睫,老企业不上脱除二氧化硫装置就要关闭,新建厂锅炉不上烟气脱除二氧化硫装置波批准建厂。采取何种工艺脱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已在国际特别就是在国内近两年形成共识------采用氨法脱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投资省、效益好就是个企业脱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得唯一选择。 氨法脱硫所用得脱硫溶液就就是氢氧化铵俗称氨水,氨水在合成氨厂(或化肥厂)就是副产品,氨水至今在国际国内仍就是较好得液体肥料,制备氨水得工艺在国内根据各个厂得产品不同有不同得工艺制备方法,作为锅炉烟气采用氨法脱除二氧化硫在合成氨厂已司空见惯。在发电厂、钢厂采取氨法脱除二氧化硫认为危险、不安全等因素威胁企业得人员心理,实际上,在脱硫溶液中采用氨水(液氨)就是最为安全得脱硫溶液。因为,其她脱硫溶液如:氢氧化钙对人身体直接伤害能力强。 二、制备原理 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2O=NH4OH+Q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每一吨液氨溶于水中放出300000千卡/吨 从反应方程式中分析得出:

1.放热反应参加反应得水得温度低,有利于生成氨水。 2.体积缩小反应:提高压力有利于生成氨水。 3.由于氨水就是强碱性要求水为化学软水最好,以防反应过程由于钙离子、镁离子得存在在60℃左右形成结垢堵塞管道等设备。 根据以上反应原理分析我们选用制备氨水条件为: 1.水温度小于32℃。 2.压力小于1、6MPa。 3.水选用化学软水。 三、氨水制备生产工艺流程 1、鼓泡吸收:依据氨易溶于水得特性,一般生产能力为减少投资采用此方法:一个罐内放水,从下面通入液氨经行鼓泡吸收,放热不取出,达到饱与后正常压力下NH3得浓度为5-6%、此法只能作尾气回收用。 2、泡罩塔吸收:此法为一加压(0、2-0、5MPa)泡罩塔吸收,主要用于合成吹除气(含NH312%左右)与贮罐气(NH360%左右)中得NH3回收氨水浓度一般在5%左右,此工艺设备投资高操作易发生液泛现象,主要用于合成氨厂含NH312-60%得回收利用。 3、用液氨直接吸收作氨水:用液氨直接于水接触生成氨水,此工艺在化肥厂氨加工产品不生产时普遍

浅谈对化学工程中化工生产工艺的研究

浅谈对化学工程中化工生产工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2-18T15:55:49.94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2期作者:刘凤[导读] 在化工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通常都会在进行生产之前进行原材料的预处理。 山东省潍坊钰祥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现今,化学工业除了包括石油精炼、金属材料制造、食品加工和催化制造等化工制造外,还包括了一些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和相关的纳米技术等,这些化学工业对自然环境危害严重。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化学工程中化学生产工艺的发展一直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化学工程种化工生产工艺的研究,以降低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率。? 一、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一)原材料预处理。在化工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通常都会在进行生产之前进行原材料的预处理。现今,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很多,根据原材料的状态可以将原材料分成三大类:第一,固体原材料预处理。对化工生产中会采用溶解、粉碎和混合等程序对一些固体原材料进行预处理;第二,液态原材料预处理。液态原材料预处理上通常为过滤、预热蒸发;第三,气体原材料预处理。气体原材料预处理主要为净化、加温或加压。? (二)各步化学反应控制。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环节,其反应情况直接决定了化工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基于相关生产规范对各部化学反予以严格控制。从实际来看,化工生产中所涉及反应种类众多,并且不少反应发生条件相互矛盾,为了确保化工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对各步化学反应进行准确控制。所以,在进行化工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准确掌握产品生产所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分析出化学反应将会用到的仪器设备、反应条件等,然后再根据原材料化学反应不同环节制定出合理的保障措施和控制措施。此外,还需要时刻监控化学反应过程的过程,进而使化学反应得到有效控制。? (三)分离产物与精制。通过前面所进行的各项准备以及化学反应后,就可得到初步产物。然而这离预期想要获得的产物还相差甚远。因此,还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与精制。产物的分离提纯与最终的化学产物的产率有很紧密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为化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例如,产物进行分离之后,先不要马上将分离出来的杂质弃掉,因为这部分杂质经过加工还可以重复利用,变废为宝,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此外,为保证材料的产出率,还要选择合适的化工生产设备,进而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益。? 二、化工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化工成产效率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化工生产工艺已经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了,这主要是由于化工生产工艺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化工生产工艺是将理论的化学反应放大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此在具体工艺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在我国进行化学肥料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控制肥料生产的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进而来保证化肥生产的质量,但在实际的原材料反应过程中如果反应器皿不合理,很容易就会使化学反应的温度达不到所需温度需要,使得原材料反应不充分,产生很多废气。此外,如果化学实验室的各项指标不合格,也会影响肥料生产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化工行业是目前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首先,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水。如果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不加以合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源里,那么对当地的地下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化工行业在生产大量日常生活品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生产日常用品所产生的垃圾都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增加了材料处理的困难性。例如,将这些垃圾如果直接进行填埋的话,由于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很难被降解利用,给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不仅污染土壤和水质,还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一些化工实验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三、化工行业的改进措施? (一)产品生产过程的改进措施。首先,化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化工反应结构,来实现降低我国化工生产污染率的目的。反应条件是化工生产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对化工生产成果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催化剂的反应作用,严格按照操作規程合理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益;其次,改进生产工艺。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原材料化学反应的参数和条件,提高化工的生产效率。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新的工艺,通过最少的生产原材料,生产出对环境没有危害的产物,以实现生产工艺的绿色化。? (二)建立完善的废料处理体系。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废料处理体系,将日常化工生产中所排放的废弃、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放置于统一化的区域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和废料处理的高效结合,为降低我国化工生产污染奠定重要基础。此外,还要对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处理,可以将废弃物放置于统一的运作体系之中,以化学综合为主要方式,通过化学反应将重度污染源中的沉淀物质进行分离,减低环境污染程度。? 研究化学工程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是提升工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相关人员需要研究和处理化工成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有效解决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危害。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开拓视野、勇敢创新、加强对传统工艺的研究、改善传统工艺,进而保证化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氧化锆、硅酸锆实验室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面砖白度打板实验 1 配料:低温透明熔块 100g 高岭土 6g 硅酸锆(ZrSiO4) 10g CMCC 0.1g STPP 0.3g 水 53ml 2 研磨过筛:快速研磨10min,过筛100目—200目 3 刮釉 4 烧制:先升温至1120℃,再冷却至600℃左右,放板烧至1120℃,再把板掉头烧至1120℃(确保炉内温度均匀) 5 取样:打开炉门,直接取出 二硅酸锆试样的制作方法 1 磨介称重:1500g 砂 300g;水 150ml;硝酸 0.1ml 2 锆球研磨:2小时铝球研磨:3小时 3 加三乙醇胺0.3ml,补水50ml,继续研磨1小时取出 4 200目—250目过筛、烘干 5 细度D50≤1.5-1.6 三粒度测试实验 1 开机预热30-60min 2 打开激光粒度测试软件,旋转仪器中上下两个队中旋钮,使“背景光能分布”中“0”环最高(60-80),“0”环与“1”环差距最大,其他环相对较低。 3 设置系统参数 4 准备样品:取适量待测样品放入量杯中,加水到40ml左右,用玻

璃棒搅拌;将量杯放入超声波清洗机里,超声振动2min;取出准备测试 5 背景测试:单击“背景测试”,待其变为“样品测量”,测试结束。6样品测量: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加料槽(“0”达到8-10即可),单击“样品测量”,测量完毕后显示“测量结束”。 7 记录D50值存盘 8清洗仪器,准备下次测试。 四锆、铁、钛含量的测试 (一)准备工作 1 若样品为砂,先用玛瑙研钵磨成粉,标准为用手捻无颗粒感,且研磨时均匀附着在研钵壁上,若为粉末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2 取2g氢氧化钠放入镍坩埚,在电热炉上烧至熔化,摇晃使附着在坩埚壁上 3 准确称量0.2g样品(误差0.002g),倒入镍坩埚,均匀覆盖坩埚底部,用2g左右的氢氧化钠将其覆盖 4 将镍坩埚放入马弗炉中烧到700℃(升温1小时,保温1小时) 5 取出,冷却后放入250ml烧杯中,加水(大约50ml左右即可)至淹没坩埚,滴2(1)滴管1:1HCl,在加热炉上加热使样品溶解,再加入60mlHCl后继续加热溶解至澄清(浅绿色),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将烧杯、坩埚(包括盖)冲洗干净并把水倒入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摇匀。 (二)锆含量的测试 用25ml移液管量取25ml配置好的溶液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8ml 浓HCl并用水稀释至100--150ml左右,在加热炉上加热至清(放入撕碎的滤纸,防止飞溅),沸腾后加入3-4(4)滴二甲酚橙,立即用EDTA滴定(大约11.1ml左右),直至颜色由红变橙黄(过程在试液沸腾的状态下),记录消耗EDTA的量V,

国家标准《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 《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 编制说明 (讨论稿)

国家标准《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编制说明 一、工作情况 1.1项目来源 根据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达《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30号),由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完成年限为2016年,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管理,项目计划号为:20150387-T-610。 1.2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简况 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分为核级和工业级。核级锆及锆合金板、带材具有优异的核性能,良好的抗高温和水蒸汽腐蚀性能,广泛的应用于核燃料原件用格栅。 工业级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在许多有机酸、无机酸、强碱和熔融盐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导热性,是优异的化工耐蚀结构材料,可用于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及构件中,或作为压力容器、压力管件等特殊设备的原材料。 1.3承担单位情况及主要工作过程 1.3.1承担单位情况 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是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三部委批准的“自主化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用锆合金结构材料产业化”项目为推动成立的独立法人公司。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建设核用锆、铪材自主化科研生产基地,搭建世界一流的国家级核用特种金属材料研发、评价、性能分析、检测、中试和工业化生产为一体的创新平台,整合核用材料优势资源,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产业聚集发展。 公司前身来自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具有雄厚的锆及锆合金研发实力,曾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9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十余项,现行2007版GB/T 21183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目前均在本公司任职,公司在国内、国际锆、铪等稀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的研发方面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拥有各项发明专利1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金牌号如C7、N18、N36等,并掌握其全部金属压力加工技术,

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贵州师范大学 本专科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课程名称:轧制过程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学院(部、所): 任课教师评分: 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摘要:本文阐述了冷轧板带钢生产应用及新技术、新工艺,还有冷轧板带钢的生产工艺特点。简要介绍了冷轧薄板带钢的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当今板带钢轧制最新设备。 关键词:冷轧带钢;轧制工艺;发展 在相关学科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冷轧技术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逐渐形成了现代冷轧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冷轧事业不断地成长壮大,从只能生产建筑用材的产品发展成为能够生产高级汽车外板、高级家电板、高级包装材料和电工钢产品,无论产量,还是产品的规格品种多样化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 一、冷轧带钢技术的特点 当今现代冷轧工艺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基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发高精度轧制技术。 提高冷轧产品的精度,是用户的需要,也是冷轧技术发展的永恒目标。产品的精度主要指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产品的最基本条件。 2.以过程冶金理论为基础,以低合金钢为重点,提高产品的冶金质量,扩大品种。 轧制过程是赋予金属一定的尺寸和形状的过程,同时也是赋予金属材料一定组织和性能的过程。轧材的最终组织性能取决于钢的化学

成分、洁净度和均匀度,以及加工过程的热履历。以物理冶金理论为基础,通过材料化学成分的优化和工艺制度的改进,已经大幅度提高了现有钢种的质量,并通过Nb、V、Ti微合金化开发出大批优良的新钢种。 3.提高连铸比,大力推广连铸连轧工艺及短流程技术。 采用连铸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成材率,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近年我国的连铸比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相关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连铸和轧制衔接技术的发展。短流程是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国外竞相开发的热点。尽管目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短流程这个大趋势是绝对不会逆转的。此外,半凝固态压力加工和薄带连续铸轧在将来一定会获得大的发展。 4.轧制过程连续化的新进展——无头轧制技术。 轧制过程的连续化是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无头轧制是连续轧制的新发展。冷轧机组通过轧前焊接、轧后切断以及轧制中的动态改变规格,最早实现了无头轧制技术。20世纪80年代又将冷连轧与酸洗机组连接起来,20世纪90年代,又开发成功常规板坯连续化的热轧无头轧制技术和与薄板坯连铸连轧相对应的无头轧制技术。 二、冷轧的主要产品种类 1、汽车板 国内冷轧汽车钢板研发迅速。宝钢、鞍钢等单位对4个关键工艺技术,即超低碳、氮、氧的冶炼控制、钢板的性能稳定化控制、板形控制和表面无缺陷控制进行长期研究,开发出IF钢、高强IF钢

金都尔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金都尔的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精异丙甲草胺,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 当前我国仍以异丙甲草胺生产为主,其中S构型的异丙甲草胺具有除草活性,而R构型的异丙甲草胺没有除草活性,因此有50%的R构型异丙甲草胺既没有药效,还被释放到环境中,不但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也增加了原料的投入。相同的使用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的活性是异丙甲草胺的1.4~1.7倍。精异丙甲草胺S体含量为80%~100%,R体含量为0%~20%。先正达公司生产的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S体含量可达96%。 2.1 异丙甲草胺生产方法 2.1.1 制备方法一… 2.1.2 制备方法二… 表2.1 异丙甲草胺原料消耗定额表 2.1.3 制备方法三 以2-乙基-6-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与甲氧基丙酮(简称酮醚)缩合生成亚胺;然后经手性催化加氢合成手性中间体-胺醚,最后胺醚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精异丙甲草胺。其反应原理如下: 亚胺合成: … 胺醚合成: ‘’ 精异丙甲草胺合成: …

异丙甲草胺的生产如下图所示: … 表2.1 异丙甲草胺生产流程图 2.2 金都尔的合成技术进展 张玉瑞等介绍了以丙二醇甲醚、苯胺(MEA)、氯乙酰氯、氢气等为原料,经精馏、脱氢、加氢烷基化、酰化、脱溶等工序制备异丙甲胺原药,主含量≥97%,水分≤0.3%。其创新点在于采用国产普通原料,采用3种专用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但合成的是混合体的异丙甲草胺。 目前,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的合成研究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2.2.1 拆分法 拆分的原理是对N-(2-甲基-6-乙基苯基)丙氨酸酯进行化学或酶动力学拆分,再进行还原、酰基化、甲基化等得到S-异丙甲草胺。吉林大学研究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生物催化酶方法制备高旋光纯S-异丙甲草胺,所合成的S-异丙甲草胺,具有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和三废少等优点。 2.2.2 手性原料合成法… 2.2.3 亚胺的不对称加氢合成法… 内容摘自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773233.html,)发布《金都尔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冫工 尹彦冰 薛红艳 洁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酸性水浸碱中和的方法,从米糠中提取菲汀。研究了生产工艺条件,分析了影响菲汀收率的因素。 关键词 浸取 米糠 菲汀 影响因素 0引言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米糠齐齐哈尔饲料公司1.2分析方法 菲汀分析采用硫酸铜法 [2] 及硝酸钍法[3] ,钙分析采用草酸钙沉淀,将样品与同样处理的标 准液比浊[4] 而求钙含量是否超过标准。其他分析方法参阅文献[5]。1.3提取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p H 值对浸出率的影响 取200g 米糠,固液比1 8,采用蒸馏水,室温下浸取6h,用H Cl 调p H 值,测定浸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pH 值增大,浸出率降低,但当pH 值过低时原料中淀粉易水解,考虑这两个因素,pH 值选2.0为最佳。 米糠 酸浸 过滤 中和沉淀 过滤 烘干 废水 滤渣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1997年12月 V ol.13N o.4 Dec.1997 Journal of Qi q ihar Li g ht Industr y Institute 菲汀又名植酸钙,是植酸与钙、镁、钾等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种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壳 如米糠、麦麸、玉米皮、棉籽壳等中[1]。以米糠中含量为最高(8%~14%)。米糠是生产菲汀的主要原料。 菲汀为无色粉末,无味无嗅,不溶于醇类、乙醚、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是制备肌醇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从米糠中提取菲汀,其方法是先用稀酸浸泡,使原料中的菲汀以植酸或酸式盐的形式溶出,进入浸取液,过滤分离出浸出液后,用碱性沉淀剂中和,使植酸与金属离子结合成菲汀沉淀析出。显然,酸的选择和浓度大小、浸泡时间、温度、中和剂的选择及操作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菲汀的收率和质量。本文对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 收稿日期:1997-09-03

硅酸锆特点

从用途上来看,在军工上的钢里只要加进千分之一的锆,硬度和强度就会惊人地捉高。含锆的装甲钢、大炮锻件钢、不锈钢和耐热钢等是制造装甲车、坦克、大炮和防弹板等武器的重要材料。 在原子能和核能 上看,锆有突出的核 能性,是发展原子能 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我国的大型核电站普遍都用锆材,如果用核动力发电,每一百万千瓦的发电能力,一年就要消耗掉20到25吨金属锆。一艘三万马力的;核潜艇用锆和锆合金作核燃料的包套和压力管,锆的使用量达20至30吨。 国家发改委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再建28座核电站,新增核电3000万千瓦,核电比例由目前的2%增加到4~5%。金属锆是核电工业不可或缺的消耗性金属材料,因此,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金澳硅酸锆的应用将有更大的科学突破。 金澳硅酸锆解析 金澳硅酸锆Zr(SiO4),折射率高1.93-2.01,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种优质、价廉的乳浊剂,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一级工艺品陶瓷等的生产中,在陶瓷釉料的加工生产中,使用范围广,应用量大。硅

酸锆之所以在陶瓷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还因为其化学稳定性好,因而不受陶瓷烧成气氛的影响,且能显著改善陶瓷的坯釉结合性能,提高陶瓷釉面硬度。硅酸锆也在电视行业的彩色显像管、玻璃行业的乳化玻璃、搪瓷釉料生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硅酸锆的熔点高:2500摄氏度,所以在耐火材料、玻璃窑炉锆捣打料、浇注料、喷涂料中也被广泛应用。 金澳硅酸锆锆指数 Zr index,后处理工艺中用来衡量溶剂降解程度的指标。95Zr是一种重要的裂片,降解后的溶剂对95Zr具有高选择性的保留作用,锆指数越大,溶剂降解越严重。锆指数(Z值)的测量方法是:反萃后有机相经氢氧化钠、水和硝酸洗涤后,用示踪量95Zr水相与之平衡,用3mol/L硝酸洗有机相3次,除去TBP萃取的95Zr。测定溶剂相中被保留的锆量,每109L溶剂保留的95Zr的摩尔数为溶剂的Z 值。由于锆在水溶液中行为复杂,随测量条件不同,Z值会不同,因而常用不稳定系数来表征溶剂的稳定性: 戈德堡-霍格内斯盒。 详解锆 锆的产量: 锆产品的主要原料是锆英砂,全球90%的氧氯化锆(初级产品)的生产能力在中国。目前,国内锆的加工能力12万吨/年,实际产量在8万吨/年,85%以上出口,目前全

工艺研究

梁瑞你好,有关生产工艺方面,还需药厂大力配合,需要每一步骤的详细描述,参数)下文红色标记为需要药厂提供,以及和药厂讨论的内容) 3.2.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 对于本品种,配液、除热原、灌装、灭菌为关键步骤,实验对关键步骤,关键参数进行考察。(审评中心要求对关键步骤及其关键工艺进行考察,实际操作中是否是这样的?有不妥处咱们再讨论) 3.2.P.2.3.1配液(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其他产品,工厂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和参数考察,不知是否与此产品及工厂工艺相配,作参考) 生产环境要求: 生产设备: 取样:混合10分钟时停机,请验,QA员按检验需用量从三维运动混合机的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按三个点、中层按四个点)分别取样;然后再开机继续混合至15,20,25分钟时停机,请验及取样方法同上;最后再开机继续混合至25分钟时停机,请验及取样方法同上。QA员将30个样品送检。(注:请验,每层填写一张请验单,注明取样点编号;样品口袋外壁贴有取样点编号的标签),取样位置:参见下图1

门冬氨酸鸟氨酸胶囊工艺验证数据(批号)

生产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混合时间为分钟,符合验证标准。确定混合工艺步骤的目标值及范围

3.2.P.2.3.2 除热原(具体的除热原的工艺、参数及验证 包括活性炭的处理、用量,吸附时浓度、温度、搅拌方式、速度和时间;初滤及精滤的滤材种类和孔径、过滤方式、滤液的温度与流速工艺验证) 3.2.P.2.3.3 灌装(灌装设备、参数如履带转速,灌装速度,考察其对装量差异,灌装效果的影响,进行验证)鉴于本品种的特殊性,灌装是一个难题,这个最好在报批前解决,因为如果决定,设备是不能换的。 生产环境要求:。 生产设备:。 3.2.P.2.3.4 灭菌(这个是我们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还需药厂生产规模的灭菌工艺验证) 3.2.P.2.3.4.1灭菌方法选择蒸汽法:是在高压灭菌器中使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因微生物在湿热的环境中,一些重要的蛋白发生变性和凝固,使微生物死亡,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较之干热灭菌,在湿热的条件下,微生物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被杀死。高压灭菌器的常规操作温度是121℃,时间是15分钟;也可选择达到相同杀灭效果的115℃,30分钟 设计实验,以雅博司(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为对照品,以灭菌前后主药的有关物质变化为主要考察指标并考察药物的色泽、澄明度、pH、含量的变化,评价121℃,时间是15分钟及115℃,30分钟两种蒸汽灭菌条件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18年7月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编制说明(审定稿)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6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6〕76号)的文件精神,由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国家标准。计划编号为20161653-T-610,项目完成年限为2018年。 2 项目所涉及的方法简况 锆及锆合金中铝量的测定多年来一直使用GB/T 13747.6-1992《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量》,为了适应当前产品的分析检测需要,需及时修订该标准,以体现我国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际水平。 GB/13747.5-1992分析方法采用铬天青S光度法,方法的选择性及灵敏度较差,新的方法采用铬天青S -氯化十四烷基吡啶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更适合于锆及锆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是采用铬天青S-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锆合金中铝含量检测范围0.0025%~0.10%。标准中包含方法提要、所用试剂、仪器设备、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和精密度分析等。 3 起草单位情况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理化检验中心2001年2月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基础上成立,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66年11月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三研究室(金属物理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化学分析研究室)。中心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共开设各类课题320项(含所控课题),获奖成果2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市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制定、修订:GB/T 8653-1988《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弦线模量、切线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T 4698-1996《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增补》、GB/T 13747-1992《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4698.1~16-1986《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GB/T 2038-1980《利用JR阻力曲线确定材料延性断裂韧性》、GB/T 23514-2009《核级银铟镉合金化学分析方法》、YS/T 574-2009《电真空锆粉化学分析方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了《钛合金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申报了《显示钛合金组织的一种新方法-衬膜彩色偏光法》专利,共发表论文500余篇。 4 主要工作过程 (1)2017年2月在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确定了各成员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填写了“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任务书”。 (2)2017年7月在天津召开了标准任务落实,确定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为第一验证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验证单位。 (3)2017年08月编制小组完成相应的分析方法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形成了分析方法的整体思路并开始方法试验等工作。 (4)2017年10月编制小组完成相应的分析方法研究,形成了国家标准《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铝量的测定》的征求意见稿、研究报告及征求意见表的撰写等,交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意见征集,并连同验证样品一并寄往各验证单位。 (5)2018年1月,陆续收到各验证单位的验证报告及反馈意见,对参与验证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

碳纤维制备工艺简介资料

碳纤维制备工艺简介资料. 碳纤维制备工艺简介 碳纤维(Carbon Fibre)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及其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的90%以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们既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因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一、碳纤维生产工艺 可以用来制取碳纤维的原料有许多种,按它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造纤维,如粘胶丝,人造棉,木质素纤维等,另一类是合成纤维,它们是从石油等自然资源中提纯出来的原料,再经过处理后纺成丝的,如腈纶纤维,沥青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只有粘胶(纤维素)基纤维、沥青纤维和聚丙烯腈(PAN)纤维三种原料制备碳纤维工艺实现了工业化。 1,粘胶(纤维素)基碳纤维 用粘胶基碳纤维增强的耐烧蚀材料,可以制造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的鼻锥及头部的大面积烧蚀屏蔽材料、固体发动机喷管等,是解决宇航和导弹技术的关键材料。粘胶基碳纤维还可做飞机刹车片、汽车刹车片、放射性同位素能源盒,也可增强树脂做耐腐蚀泵体、叶片、管道、容器、催化剂骨架材料、导电线材及面发热体、密封材料以及医用吸附材料等。

虽然它是最早用于制取碳纤维的原丝,但由于粘胶纤维的理论总碳量仅44.5%,实际制造过程热解反应中,往往会因裂解不当,生成左旋葡萄糖等裂解产物而实际碳收率仅为30% 以下。所以粘胶(纤维素)基碳纤维的制备成本比较高,目前其产量已不足世界纤维总量的1%。但它作为航空飞行器中耐烧蚀材料有其独特的优点,由于含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少,飞行过程中燃烧时产生的钠光弱,雷达不易发现,所以在军事工业方面还保留少量的生产。 2,沥青基碳纤维 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大谷杉郎研制成功了沥青基碳纤维。从此,沥青成为生产碳纤维的新原料,是目前碳纤维领域中仅次于PAN基的第二大原料路线。大谷杉郎开始用聚氯乙稀(PVC)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到400℃,然后将所制PVC 沥青进行熔融纺丝,之后在空气中加热到260℃进行不熔化处理,即预氧化,再经炭化等一系列后处理得到沥青基碳纤维。 目前,熔纺沥青多用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或合成沥青。1970年,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上市,至今该公司仍在规模化生产。1975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开始生产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Thornel-P”,年产量237t。我国鞍山东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阿石兰石油公司引进年产200t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1995年已投产,同时还引进了年产45t活性碳纤维的生产装置。 3,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 PAN基碳纤维的炭化收率比粘胶纤维高,可达45%以上,而且因为生产流程,溶剂回收,三废处理等方面都比粘胶纤维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加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抗拉强度,抗拉模量等为三种碳纤维之首。所以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产量也最大的一种碳纤维。PAN基碳纤维生产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片剂生产工艺研究

片剂生产工艺研究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片剂生产工艺研究1:片剂的定义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速释或缓释或控释片与肠溶片等。 2: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制备工艺流程 1根据配方原料特性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或进行必要的实验研究工作。 2 采购原料、来料验收(化验报告、数量、装量、包装、质量)。 3 所制备剂型、工艺的选择。 4 领料、挑选、过筛、粉碎、称量。 5 提取(辅料选用)、干燥、纯化浓缩。 6 混合制粒(压片:干法、湿法、直压)。 7 整粒、总混(颗粒取样化验含量、水分,检查色泽均匀度)。 8 压片(检查硬度、装量、片重差异、含量、标示量、崩解度)。 9 挑选、包衣(检查外观光洁度、裂片)。 10包装(检查成品外观、数量、质量)。 11入库。 剂型的选择 1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若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不仅影响产品的理化特性(如外观、溶出度、稳定性),而且可能降低生物利用

度与临床疗效。因此,正确选择剂型,设计合理的处方与工艺,满足不同给药途径的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此项工作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剂型选择的依据:①根据临床需要;②根据用药对象;③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④根据口服用量选择。 3剂型选择的重要性:①关系临床疗效;②关系有效成分的吸收多少与快慢;③关系药物本身的稳定性;④关系生产成本、经济效益。 制备工艺的确定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复杂,对某一组方新药制备工艺的要求主求是尽量多地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尽可能使制剂内的有效部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治疗剂量小、质量稳定和可控性强、安全度高及使用方便等。 配料 1 将所需配料的药材分别将粉碎用料、提取用料,进行称量混合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并标明品名、用途、批号、数量、日期、配料人,按批码放整齐备用。 2 配料操作工艺条件:计量器具必须在检验合格期内,误差符合标准。配料准确,质量符合标准。 粉碎 1 考察粉碎本品药物最适宜的粉碎方法和粉碎度,并用三批样品考察其收粉率。 2 计算粉碎前后的收得率,收得率不少于96%。 粉碎后重量包括粗渣。 3 操作者填料时不得用手,应用木棒或其它工具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国家标准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锰量的测定

国家标准《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锰量的测定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精神的文件精神,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3月14~16日昆明会议的“《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任务落实会会议纪要”要求,批准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起草《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锰量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20173514-T-610,项目要求2018年度完成。 1.2 调研和分析工作的情况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被广泛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等领域。锆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小,有突出的核性能,是发展原子能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国内的大型核电站普遍都用锆材。用锆和锆合金作核潜艇的核燃料包套和压力管。锆粉在空气中易燃烧,锆还可作引爆雷管及无烟火药。日本海啸以后,核安全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锆及锆合金中微量锰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光谱法(ICP-MS)、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等。其中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锆及锆合金锰含量存在标样制备繁琐、测定流程长的缺点,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元素间干扰小、精密度好、仪器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1.3 起草单位情况 西北有色金属金属研究院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国内稀有金属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和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的依托单位,地处西安、宝鸡两地六区。研究院现有资产总值64.6亿元,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占地3428亩,正式职工2874人,其中科技人员近千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高工200多人,博士、硕士300余名。形成了以钛产业为主业,覆盖超导材料、金属纤维及制品、稀贵金属材料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信息、电子、能源、环保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材料分析中心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66年11月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三研究室(金属物理研究室)和第二研究室(化学分析研究室)。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心完成各类课题320项,获奖成果2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市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50多项;主持了《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等标准方法,研制了《钛合金化学成分标准物质》一套,并获得科技部三等奖;申报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中心资质齐全,通过了CMA、CAL、CNAS、DilAC认证,是全国(稀有金属)质量控制与评价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陕西省有色金属材料分析检测与评价中心、陕西省核工业用金属材料分析检测与评价中心的主体,同时也承担了钛及钛合金生产许可证、铜及铜合金管材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中心主要业务:有色金属的矿冶产品和加工材、贵金属及其加工产品及钢铁类产品的化学成份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任务,授权承接国家和省级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定期检验、监督抽查、产品鉴定及企事业单位的委托检验和仲裁检验,同时提供技术咨询、实验室规划设计,分析方法研究,标准试样研制和人员培训等服务项目。中心现有资产4200万元,拥有光电能谱-俄歇能谱联用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设备60台套。 1.4 主要工作过程和内容 1.4.1工作分工 1.4.1.1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该标准方法起草,完成试验报告并送验证单位验证,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讨论稿、预审稿以及送审稿。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学生姓名:舒锐 学号:20122329 年级专业:2012级6班

所谓生产工艺流程就是把产品的生产工序按次序排列起来。正确制定工艺过程是轧钢车间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制定轧钢生产工艺过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次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轧机的高产量,并能做到降低各种原料、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因此,正确制定产品工艺过程,对于工艺过程合理化,对于充分发挥轧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已制定的生产方案,在充分完成产品产量质量要求的前提条件下,用最大可能的低消耗、最少的设备、最小的车间面积、最低的劳动成本,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有较好的劳动条件,最好的经济效益,具体的原则包括:产品的技术条件,生产规模大小,产品成本和工人的劳动条件。 热轧板带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原料的清理准备,坯料的加热,轧制,轧后冷却,精整和质量检查等工序,对于特殊要求的钢种,在加热后不需经过热处理等工序。本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板坯的选择和轧前准备 板坯的选择主要是板坯的几何尺寸和重量的确定。板坯的厚度选择要根据产品厚度,考虑板坯连铸机和热轧带钢轧机的生产能力。一般板坯的厚度为150-250mm,最厚为 300-350mm。板坯的宽度选择决定于成品宽度,一般板坯宽度比成品宽度大50mm左右。目前板坯宽度可达到2300mm。 通常热连轧带钢的板卷重量为20-30t,最重为45t。板卷的单位宽度的重量不断提高,一般可达到15-25kg/mm,最终可达36kg/mm。 板坯的轧前准备包括板坯的清理和板坯加热工序。板坯加热的送坯方式有板坯冷装炉、板坯热装炉、直接热装炉、和直接轧制四种。板坯入炉前要进行检查,对板坯有表面缺陷的要进行处理,采用冷装炉。对无缺陷的板坯用后三种方

锆及锆合金无缝管材

锆及锆合金无缝管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锆及锆合金无缝管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冷轧(冷拔)方法生产的锆及锆合金无缝管。 本标准中的Zr-0、Zr-2和Zr-4管适用于原子能工业,Zr-1、Zr-3和Zr-5管适用于一般工业,可用于热交换器,也可用于管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41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 4338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XXXX 锆及锆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8180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 1296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3747(所有部分)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 要求 3.1 产品分类 3.1.1 产品的牌号、状态和规格 冷轧(冷拔)锆及锆合金无缝管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冷轧锆无缝管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生产方式、状态、规格、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 按本标准生产的Zr-1冷轧无缝管,退火状态,外径为30mm,壁厚为2mm,长度为5000mm,标记为:

管 Zr-1 M Φ30×2×5000 GB/T XXXX —XXXX 。 3.2 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及需方复验时的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XXXX 《锆及锆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的规定。 3.3 尺寸和尺寸允许偏差 3.3.1 Zr-0、Zr-2和Zr-4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对于Zr-1、Zr-3和Zr-5管材,热交换器用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管道用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2 核工业用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 表3 一般工业热交换器用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 表4 一般工业管道用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允许偏差 3.3.2 管材的长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管材长度 单位为毫米/mm 时,允许偏差为+6 0 mm ,定尺长度≥6000mm 时,允许偏差为+10 0mm 。倍尺长度还应计入管材的切口量,每一切口量为5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