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与协调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与协调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与协调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与协调

一、前言

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复杂化,项目模式趋于多样化,分工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项目参与方的数量呈现上升态势,再加上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不同的。这些期望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博弈的。为了使利益相关方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很好的得以实现,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的工程项目管理尤为重要,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除了制定规章制度、表格、计划等这些有形管理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工作,就是协调,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对实现项目目标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协调这一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相关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二、利益相关方管理与协调的特征分析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厘清各种关系及特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种项目协调管理工作,有效地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从而满足各利益相关方诉求,达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的。

(1)范围广。项目参与组织众多,系统复杂,其利益相关方分布范围广。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组织协调主要为外部关系协调,外部关系协调又分为近外层关系协调和远外层关系协调。其中,近外层关系是指与项目部有直接和间接合同的关系,为直接利益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各分包单位等;外层关系是指与项目部虽无直接和间接合同关系,但却有着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等约束的关系,即与规划、城建、市政、交通、环保、卫生、绿化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近外层关系的协调是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协调管理的重点。

图1 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

(2)要素多。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人际关系协调,包括项目部内部人员与相关单位的人际关系协调,主要是工作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联系和矛盾;二是组织关系协调,包括项目部与所属企业管理层以及与分包单位、劳务作业层之间的关系;三是供求关系协调,包括甲方物资供应部门、所属企业物资供应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工作协调,主要是各生产要素供需单位之间的协调;四是工作内容协调,包括合同、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工期等方面。

(3)阶段性强。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建设项目通常可分为勘查、设计、招投标、采购、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但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现代项目管理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工作阶段,分别是: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计划和设计阶段、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项目完工与交付阶段。而对于我们施工方来说,项目主要分为项目筹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完工交付阶段。在各个不同的

阶段,项目协调工作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协调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4)离散度高。工程项目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组织利益冲突激烈,组织系统的离散度高;项目利益相关者数目众多,他们在项目中的行为目标是在合同条件下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极易形成相互克制、彼此对立的局面;复杂、不确定和变化快是现在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方式中,项目管理者需要大量的实时信息和反馈进行科学、系统的动态决策。

(5)难度大。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项目协调的性质多种多样,所涉及到的关系千头万绪,有项目与目标因素之间的协调;项目各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各专业技术方面的协调;各种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的协调;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各种管理职能方面的协调。

三、利益相关方认知与分析方法

1、利益相关方认知

鉴于工程项目管理与协调存在范围广、要素多、阶段性强、离散度高、难度大等特征,同时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影响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利益相关方通常是项目成功的获益者,而消极的利益相关方可能是对项目的成功中看到消极结果。正确认识相关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明确职责和义务以及综合协调的任务与对象,以便于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建立和谐顺畅的合作关系,为工程管理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程项目主要相关方如下:

业主:即项目的出资方和招标人,也是项目参与各方的总体组织协调者。通过签定承包合同,与承包商形成合同关系,成为合同中承包商的服务对象,承包商在合同履行中必须全面满足其体现在合同中的要求。作为业主,他将按合同要求为项目开工提供必要的条件,有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检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的进展情况,对未能满足合同要求的方面提出改正要求,或根据需要提出或决定进行工程变更,为项目的顺利实施组织协调各承包商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同工程款支付成为项目的拥有者和最终受益人。

设计单位:通过设计合同为业主提供专业化的设计服务,与施工承包商不构

成直接合同关系,但与承包商一起,在同一业主下为同一项目工作,从事两个不同方面的服务。在合同关系上,设计单位与承包商是独立并行的。在工作关系上,二者协同合作,主要表现在,项目的总承包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而工程设计应考虑施工的技术可行与经济合理性。在工作流程上是前后工序的关系,即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施工是设计的后续作业与实物体现。

监理单位:业主通过合同关系确定的专业服务提供者,通过履行其合同职责和义务及相应专业技能,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为业主提供监理服务,使业主的要求得到全面体现和细化,在施工过程中具体掌控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安全、功能等目标要求,确保业主要求和承包商合同承诺的实现。在工作中具体协调承包商与业主、设计的关系,而他本身与承包商的工作关系则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同时也需要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形成一种和谐流畅的工作关系。

政府: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和行业主管部门。政府并不直接参与本项目的投资与招标,原则上也不干预项目的正常实施,但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规定以及相关职能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与审核批准,来规范项目建设相关方从工程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保修等全过程的行为活动。各相关方的一切行为,必须自觉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符合相关政策方针和技术标准规定,自觉接受其职能主管部门监督和检查,并按照建设行政审批程序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这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与工程项目发生联系或需要综合协调的,还有物资供应商、分包商、项目周边单位居民以及与业主另签合同的其他施工承包商。

2、利益相关方权重分析方法

利益相关方对项目拥有不可忽视影响。因此,要处理好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就必须正确认识利益相关方的各种不同要求,根据利益相关方对组织的利益要求和维护其影响大小。利益相关方识别方法是在分析项目特点的前提下,列出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名单,作为其利益分析和沟通协调的基础。对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切点进行分析。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对项目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需要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便给予不同力度的关注。分析他们在项目中所关心的利益是什么,分析每个角色的需求和关注点,最后根据需

求来分析采取什么措施。分析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表(表1)并可以得出利益相关方识别定位图(图2)。

表1 利益相关方分析表

1. 均值数值范围为0-10,0代表最不重要,10代表最重要;方差数值越小表示意见越统一。

2. 本次利益相关方分析共有X人参与打分,采用匿名制,共获得X分评估结果,以评估结果1-X 排序。

3. 分值说明:L - 低 - 3,可视为项目的参与方; M - 中 - 5,可妨碍或促进项目; H - 高 - 7,可决定项目的成功与否。

强影响力-高重要性:与这些利益相关方要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

强影响力-低重要性:这些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妨碍项目实施或者使问题升级所以要让他们参

与到工作中以增加他们的利益。

弱影响力-高重要性:工作时应该考虑他们的声音和影响。他们通常需要得到保护。

弱影响力-低重要性:可能是监控,但不要在这浪费资源。

图2 影响力-重要性图表

四、工程项目协调管理

1、管理协调原则

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协调管理是有原则可循的,管理过程中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管理策略。

(1)尊重和积极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关注点,并在决策及推进过程中适当考虑其利益。

(2)多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想法,了解他们的贡献,与他们进行开诚的沟通。

(3)采用的程序和行为方式应基于对每一利益相关方及其支持者的关注和能力做出深刻理解。

(4)认可利益相关方可自主地开展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他们在项目活动中所担负的责任及利益的分配上,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并重视它们各自可能碰到的风险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害。

(5)与利益相关方个人或群体协同共事,采取得力措施使得所开展的项目活动给他们造成的风险和损害最小化,但当不可避免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

(6)应该与利益相关方一起避免介入或开展可能出现的风险显然不为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所接受的活动。

(7)在两者之间产生冲突时,通过开诚沟通、及时通报、激励措施以及必要时第三方介入解决的方法,处理所发生的此类冲突。

2、管理协调总体内容

(1)识别利益相关方。

(2)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及优先等级。

(3)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分析相关方的需求在项目中可以得到满足的程度。

(4)制定有效应对利益相关方的策略。

(5)将利益相关方期望反映在项目管理计划的需求、目标、范围、交付物、时间进度及费用中。

(6)将利益相关方提出来的威胁和机会,作为风险进行管理。

(7)在项目团队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自动调整的决策过程。

(8)在项目每个阶段中确保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

(9)实施利益相关方的管理计划。

(10)执行、沟通和管理利益相关方计划的变更。

(11)进行利益相关方管理工作总结评价。

3、管理协调流程

利益相关方管理流程见图3。

图3 利益相关方管理流程

4、利益相关方阶段性诉求与管理协调工作

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在项目筹备阶段、实施阶段及完工交付阶段的诉求不尽相同,故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各阶段正确认识各相关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明确职责和义务,明确综合协调的任务与对象,便于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和谐顺畅的合作关系。

(1)筹备阶段

项目筹备阶段是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关乎整个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也是

对各利益相关方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在此阶段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设计单位、分包单位、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表2。

(2)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是在项目管理中最复杂也最重要节段,主要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的管理。该阶段也是利益相关方最为集中,利益冲突最明显节段,做好该阶段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管理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设计方、监理单位、分包单位、供应商、政府、移民等相关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表3。

(3)完工交付阶段

经过项目筹备和实施阶段,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在项目完工交付阶段,来验证各利益相关方是否沟通协调畅通、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是否取得相应利益并达到做大利益化。同时该阶段的完成也为整个项目划上句号,为各利益相关方继续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该阶段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政府和环保等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表4。

表2 项目筹备阶段利益相关方权利、期望分析与管理工作表

表3 项目实施阶段利益相关方权利、期望分析与协调管理工作表

表4 项目完工交付阶段利益相关方权利、期望分析与管理工作表

五、结语

文章结合目前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现状,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各相关方管理与协调的特征、认知及分析方法,从而提出工程项目管理和协调的原则、总体内容与分阶段管理协调措施,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为项目运行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以保证高质实施、优质经营、提质增效、树立品牌。通过本次结构化研讨,结合课题研究,第六组关于利益相关方的管理与协调有如下感悟:(1)提质增效、树立品牌是管理与协调的宗旨。

(2)高质实施、优质经营是管理与协调的目标。

(3)精准分析、有效评估是管理与协调的前提。

(4)换位思考、互利共赢是管理与协调的核心。

(5)综合协调、以人为本是管理与协调的抓手。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我国2009年度进出口相关税率情况,某进口设备的离岸价是100万美元,已知:国外运费费率6%,国外运输保险费费率0.35%,外汇牌价1美元=7.5元人民币,进口关税税率10%,增值税税率17%,该设备的进口关税为()万元。 A B C D 2 A B C D.联合试运转费 答案:[D] 3.某投资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分年的工程费用比例为第1年45%,第2年55%,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指数为4%,则第2年的涨价预备费为()万元。

A.72.00 B.73.44 C.88.00 D.89.76 4 A B C D 5 A B.从公司债权人立场看,优先股可视为项目债务资金C.优先股股东补偿金公司经营管理,当享有公司的控制权D.优先股相对与公司债务,通常处于较先的受偿数顺序答案:[A]

6.下列关于投资项目债券融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可以执行决定发行普通企业债券 B.企业债券资信评级较高的,需一较高的利率发行 C.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高于普通企业债券利率 D 7 ()A B C D 8.设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4%,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12%,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为1.2,则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普通股资金成本为()。 A.9.6% B.13.6%

C.16.0% D.18.4% 答案:[B] 9.某项目借款,有效年利率7%,若通货膨胀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扣除 A B C D A B.10.8% C.11.5% D.12.8% 答案:[A]

第71讲_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1)

第四章战略实施 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者受企业行为影响 的任何团体和个人。 (1)公司的使命与目标也是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均衡的结果。因此,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公司战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的均衡密不可分。 (2)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利益冲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对权力是问题的关键。 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期望 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期望 内部利益相 关者 股东与机构投资者资本收益——股息、红利 经理阶层销售额最大化(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企业) 企业员工追求个人收入和职业稳定的极大化 外部利益相 关者 政府最直接的利益期望是税收 购买者和供应者各自阶段的价值增值 债权人按时偿付贷款本息 社会公众社会责任(部分股民的特殊期望)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投资者与经理人员的矛盾与均衡 鲍莫尔“销售最大化”模型

马里斯的增长模型(“平衡状态”模型)威廉森的管理权限理论 理想状态经理们必须把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作为经理本身所作出的决定区别开来。 基本论点强调经理人员的管理动机,指出经理们将力求最大化他们自己的效用函数,从而使他们的权力和声望最大化。 经理效用函数的三个重要变量(1)雇员开支(雇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酬金开支(支出账目、高质量办公服务等); (3)可支配的投资开支(超越严格经济动机,反映管理者权力和偏好的投资)。 企业员工与企业(股东或经理)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列昂惕夫模型描述了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的矛盾与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工会决定工资,企业决定就业水平。 主要假设与观 点(1)企业员工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和工作稳定(反映在企业就业水平高); (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最佳就业水平,在工资水平的约束下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企业员工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博弈结果将在一条直线上实现均衡,而最终均衡点更偏于哪一方的利益,要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小。 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社会效益代表所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

项目管理考试题库

第一章 1.什么是项目它与日常运作有什么不同 2.项目有哪些特点分别举出2个以上项目的例子和不属于项目的例子. 3.项目利益相关者/项目干系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写出在某个居民区建造一个咖啡厅的项目干系人列表. 一、判断题 1.日常运作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项目必须要跨越数年或数十年。(×) 2.每一个项目阶段的结束必须以某种可交付成果为标志。(√) 3.项目的生命期可归纳为四个阶段,这种划分通常是固定不变的。(×) 4.公民个人可以是项目干系人。(√) 5.项目在开始时,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高。(√) 6.项目变更所需要的费用将随着项目生命期的推进而增加。(√) 7.在项目启动和收尾两个阶段中,人力资源的投入一般都比较少。(√) 8.项目管理的客体是项目管理者。(×) 9.项目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的全部任务。(×) 单选题 1.随着项目生命期的进展,资源的投入(C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再变小 D 先变小再变大 2.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是在(A)工作过程完成的。 A 项目启动 B 项目计划 C 项目执行 D 项目收尾 3.对项目干系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B)。 A 识别项目的所有潜在用户来确保需求分析的完成 B 积极减少可能会严重影响项目的项目干系人的活动 C 在进度和成本超支是建立商业信誉 D 关注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批评 4.应对项目可交付成果负主要责任的是(B)。 A 质量经理 B 项目经理 C 高级管理层 D 项目团队成员中的某个人 5. 项目的“一次性”含义是指(B)。 A 项目持续的时间很短 B 项目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C 项目将在未来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结束 D 项目可以在任何时间取消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项目的实例是(AB )。 A 举办一场婚礼 B 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C 提供金融服务 D 管理一个公司 2、项目管理的特点包括(AB )。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自发性 D 预测性 3、日常运营与项目的区别主要在于(ABC)。 A 管理方法 B 责任人 C 组织机构 D 管理过程 4、项目的共同点有(ABCD)。 A 明确的起止时间 B 预定目标 C 受到资源的限制 D 消耗资源 5、项目干系人可能包括(ABCD)。 A 项目经理 B 客户 C 供货商 D 项目发起人

《某B2C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案例分享——工具与方法 》

《某B2C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案例分享——工具与方法 》 利益相关者管理=价值创造 我接下来将分享的是具体工作中如何做到利益相关者管理。在我之前任职的公司,我们有6个品牌,他们是完全独立的,而现在的公司只有4个分部。本以为以前的公司比较麻烦,现在发现,其实原来6个品牌虽然都各做各的,但是品牌所需求的内容是类似的。而现在的公司,4个分部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包含了快消品、医药保健、特色化工以及科技产品,所以就比较难处理利益相关者这边的管理。我觉得采购是价值的创造者,采购不单单是成本的节省这么简单,其实还需要通过一些突破性的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今天的分享首先是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以及定义,然后阐述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管理手段以及比较有效的工具。接着是步骤,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是有步骤的,不是说有困难了就想到管理了,没有问题就不管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也是有它基本的框架需要遵循的。 进到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定义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工作要对谁负责,受到谁的影响,这就要同时包括内部以及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外部的主要是一些 协学会、政府部门等等。今天的重点是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我把他们分成三块,分别是最高的管理层、工作的合作伙伴、最后的执行层(使用者)。为什么这么 分?我认为,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我们采取的管理方式以及工具都是不一样的。 说到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定位,我们的角色其实是在边的,不能光说我们是采购,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时候想想我们都做过些什么?首先,我们是销售,当我们在工作开 始的时候,我们首先建立规则,有一个工作标准是第一步。然后我们要做销售,我们要把自己推销给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告诉他们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能给他们 带来什么,什么事情是他们能够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接下来我们就变成了公关,要对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关,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最后产品被接受 了,服务提供了,项目结束了还需要售后服务。我们需要能够给到全方位的服务,要进行一个非常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目前做采购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在刚开始做的三年时间里有跟上司抱怨过,说公司需要我变成销售、市场、公关等等,这些并不是我们的能力模型。现在做得久了就发现,这些技能其实采购是很有必要去掌握的,采购人员就是需要这样时刻的角色转变。 接下来讲的是手段,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能够使我们既能够做销售,市场又能够做公关,最终能够跟用户比较开心地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具备一个影响别人的能力。此 外还需要交流,与用户的交流能够帮助你获得信息并能够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接着是杠杆原理,这个尤为重要,我们的用户其实都是非常厉害的,非常需要这样一个 手段来推进利益相关者管理。举个例子,在之前的公司都是做化妆品的,市场部都是重金聘请的精英,他们会仔细观察你是否有漏洞,如果你提供的服务不够专业, 那他们就可以挑战你,甚至不听你的。接下来是联系,我们的任何一个进步都需要进行扩大,然后进行关系管理,为后面工作的展开进行积极积累。 工具都是能够在书上找到的,那么具体到底该怎么做?说到去影响别人以及交流的工具,最简单的办法是面对面的交流,去进行直接沟通。还有就是调研,有时候可能 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你们的阶层不同,人家不愿意跟你沟通,嘴上跟你说很好,但其实心里并不这么想。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写下来的东西是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的。 其实作为采购,你的流程、项目就像你的孩子一样,你需要做对他有利的事情,去告诉大家他的好处。你需要做培训,需要宣传告诉大家。通过一些渠道把他融入到公 司的流程,把他作为整个公司规定的一部分,而不单单是我们采购部门的要求。我一直把采购的培训放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去,入职时会有20分钟时间的采购流程培训。另外,员工升职的时候也要进行采购的培训,新岗位上职能跟原来不同,那么采购需要接触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

浅谈水利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 张思远刘冬霞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每个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相关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已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管理进行了一定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利益相关方管理一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 1 前言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开展项目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需求与期望”。每个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业主方的主要期望是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施工方的主要期望是以最小的工程成本获得最大工程利润;材料供应商的主要期望是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期望是对地区建设带来正面影响;政府部门的主要期望是提高社会福利、扩大就业等。这些期望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博弈的。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的建设项目管理应努力使这些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很好的得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相关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2利益相关方管理的目的、原则及管理内容 [ 利益相关方管理的目的 项目利益相关方是指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受到项目成败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人员或组织参与才可能实现。项目必须弄清谁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明确他们的需要和期望是什么,然后对这些期望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

确保项目获得成功。首先,合理利用、引导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期望,使其对项目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其次,合理消减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消极期望,使其减少对项目的不利影响;再次,保证将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大部分精力用于主要利益相关方身上,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原则 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管理是有原则可循的,在水利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中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管理策略。原则:(1)应该尊重和积极监控所有的合理合法的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关注,并应该在决策及其实施中适当考虑它们的利益;(2)应该多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想法,了解他们的贡献,与他们进行开诚的沟通;(3)所采用的程序和行为方式应基于对每一利益相关方及其支持者的关注和能力所做出的深刻的理解;(4)应该认可利益相关方可自主地开展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他们在项目活动中所担负的责任及利益的分配上,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并重视它们各自可能碰到的风险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害;(5)应该与利益相关方个人或群体协同共事,采取得力措施使得所开展的项目活动给他们造成的风险和损害最小化,但当不可避免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6)应该与利益相关方一起避免介入或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能造成对不可剥夺的人权的侵犯,可能出现的风险显然不为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所接受的活动;(7)应该承认管理者本人也是项目的利益相关方,他们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与他们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所应负有的法律及道义上的责任这两者之间,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管理者应该通过开诚沟通、及时通报、激励措施以及必要时第三方介入解决的方法,处理所发生的此类冲突。 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内容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利益相关方管理内容应包括:(1)识别利益相关方;(2)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及优先等级;(3)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分析相关方的需求在项目中可以得到满足的程度;(4)制定有效应对利益相关方的策略;(5)将利益相关方期望反映在项目管理计划的需求、目标、

企业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指与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其他群体,他们能够被其他一个群体组织影响,同时也能对群体组织产生影响。可能是组织内部的 ( 如雇员 ) ,也可能是组织外部的 ( 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 ) 。 一、投资者(股东) 投资者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利益主体,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的相关程度最高,他们是企业的创始者,企业的营利性质直接来源于投资者追求利润的意图。投资者的出资形成了企业的财产;同时,企业财产又与投资者个人财产相分离。企业的财产来自股东的投资,投资者一旦将财产交给企业,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所有权受到限制。财产属于公司所有,股东无权抽回这部分财产,公司的注册资本属.于公司的自有资本,这些资本是企业进行市场活动和对外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 二、经营者 企业的目标实现直接依赖于经营者的实践活动。经营者的内在需求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包括物质方面的货币收入和职务消费,精神方面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如何使经营者的个人动机符合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必须依赖外部因素(投资者和企业内部结构的监督、经理市场和其他市场的竞争力量的制约的约束。 三、职工 职工关心的利益主要包括:1、工作保障;2、合理待遇;3、安全的工作环境;4、日益改善的福利;5、工作上的升迁与成长。 实际享有的权利:1、参与工会取得协商权;2、行驶罢工权;3、消极怠工; 4、公开披露; 5、离开公司。 四、政府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承担着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秩序的重任。 国外某重要相关课题研究表明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主要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命令,即通过立法、财政等形式,进行监控、核查、惩处与嘉奖;二是推进,如设立基金、提高认识和觉悟、设计激励措施等;三是协调,主要是指整合资源,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四是支持,包括政治支持、宣传与赞美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应努力充当好引导者、推动者、规制者、催化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1、引导者:政府应该成为企业履行会责任的引导者,构筑起一个系统而完善的平台,促使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政府应主要从观念上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一些短视行为纠正过来,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念。 2、推动者:政府倡导行为对市场干预程度尽可能小,一方面通过把符合社会公益的道德理念诉诸规范引导企业的具体行为,激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并对其行为进行软约束;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运用社会资源,通过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NGO组织来宣传、倡导和推动,提高公众和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认识。 3、规制者: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之一,就是相关法规的制定,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社会手段和反垄断手段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承担的监管。一方面政府

关于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

利益相关者分析及管理策略

利益相关者分析及管理策略 东方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郭成:东方建筑设计院高层领导。负责监督,审核整个系 统的建设成果。 影响程度:决定该项目是否顺利通过的关键人物 特征:为人处世稳重,注重工作效率,对工作要求高 管理方法:争取按照合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工作要求,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 档案管理主任:主要负责提出管理系统的需求,协助系统分析员的工作。 特征:事无巨细,关注细节。性格偏内向,最近喜得贵子。 影响程度:影响到该系统是否全面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求。 管理方法:多和其沟通,找到他喜欢的话题,如:幼儿的养育,让其打开心扉,使我们的业务沟通更彻底和清晰。 系统分析员***:负责系统的需求分析,需要沟通好用户和程序员的工作。需要提交需 求分析说明书。 特征:性格活泼,交际能力强,沟通能力强。持续工作能力较差 影响程度:其工作是否到位影响到系统是否全面掌握客户要求及后续的使用 管理方法:自由支配工作时间,只要工作能有质量的完成 程序员***:负责整个系统建设的编程工作,工作量大。 特征:性格古怪,酷爱计算机编程,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效率高 影响程度: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能够真正代替手工工作 管理方法: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测试员***:运用一定的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专业测试,验证软件能否达到预期功能的。 需要提交测试报告 特征:编程知识较丰富,有丰富的软件测试经验。非常有自信,接受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强,有耐心,细心。 影响程度:测试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该系统是否运行良好,是否收尾。 管理方法:为其提供软件测试等相关的培训,掌握新知识后运用到此次项目工作中。 项目管理专家***:向东方建筑院提供项目管理咨询 特征: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对项目管理研究颇深。 影响程度:其看法,观点和评价对我们的项目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方法:和其沟通,获取相关信息,服务此次项目。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探究综述 - 最终2003新

利益相关者及其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综述 李玲 (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55000)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反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对美、英等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所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股东只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外,斯坦福学院的学者、安索夫(Ansoff)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后,弗里曼(Freeman)、克拉克森(Clark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学者致力于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实际应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在国内,杨瑞龙、周业安、陈宏辉、贾生华、江若尘等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做一个梳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以期对以后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界定,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就无法展开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杨瑞龙,2000)。因此,在界定方面的研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地方,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斯坦福研究中心1963年的内部备忘录中一篇管理论文。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对“股东”这一

工程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及其要求和期望

工程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及其要求和期望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去满足或超出利益相关者对某个工程项目的合理要求及期望。因此,首先要认真识别和理解同工程项目密切相关各方的不同要求和期望(包括范围、进度、费用、质量以及其他目标)。相关各方总体利益是一致的,但关注的焦点不同,有时还在一些问题上有冲突,需要加以协调。至少需要从以下五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工程项目具有哪些利益相关方;二是他们具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和期望;三是他们每一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四是这些要求和期望具有什么样的冲突;五是如何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去协调这些冲突,并满足或超出他们的合理要求及期望。 (一)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是指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项目实施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群体和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清楚谁是本工程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明确他们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然后对这些要求和期望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确保工程项目获得成功。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和类型,对利益相关方的命名和分组可以帮助识别主要利益相关方,图1-2列出了工程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二)工程项目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下面是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1)业主——投资少,收益高,时间短,质量合格。 (3)承包商——优厚的利润,及时提供施工图纸,最小限度的变动,原材料和设备及时送达工地,公众无抱怨,可自己选择施工方法,不受其他承包商的干扰,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迅速批准开工,及时提供服务。 (4)供应商——规格明确,从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充裕,有较高的利润率,最低限度的非标准件使用量,质量要求合理。

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模版汇总集锦

项目可行性研究(模版)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制作日期:年月日 制作人:签发人: 二、项目背景 1.目前状态 (简要描述目前的商业环境和项目产生背景。) 2.拟解决的商业问题 (简要说明需要项目解决的商业问题,以表明项目存在的理由。) 3.影响范围 (简要说明项目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将对企业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包括影响的组织范围。)4.项目预期的结束日期 (尽可能对项目的完成日期做出准确推断。) 三、可能的项目方案 方案2: 四、初步评估意见 (对第三部分提出的若干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推荐意见。在一件重要说明各种方案可能的风险以及修正或调节意见。) 对各方案的结论:□接受□拒绝□修改□暂缓决定 五、签字 (由项目可行性论证小组成员签字,项目组成员至少需要包含商业/管理、财务、技术三方面的人员。)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制作日期:年月日 制作人:签发人: 二、项目目的 1.项目需解决的商业问题 (所有的项目均起始于某个商业问题,该部分简要描述这些问题。) 2.项目工作内容 (对项目范围的限定,以及对完成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的陈述。) 3.项目目标 (包含工期目标、费用目标和交付产品特征与特征的主要描述。) 三、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 (对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资源、关键方法、度量标准等进行概念性地简要描述。) 四、项目影响范围 (包含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对技术的影响和对财务的影响。) 五、项目主要里程碑计划 (包含主要里程碑的时间、费用和成果目标。) 六、项目假设 (说明项目的主要假设条件。) 七、项目约束条件 (说明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中的限制性条件。) 八、项目评价标准 (说明项目成果在何种情况下将被接受,何时项目将被终止或取消,项目成功标准的度量或验收规程。) 九、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 (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项目团队主要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客户等的头衔、签字和签字日期。)

项目工程部相关方管理细则

项目工程部相关方管理细则 1.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相关方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和规范相关方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施工,完成部门安全目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相关制度制定本细则。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项目工程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供应方、承包方及其他相关方的安全管理。 3.定义 3.1.相关方:与公司工程建设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3.2.供应方:为本公司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原(辅)材料、产品、 设备设施、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3.3.承包方:向外委托、对内承包工程、建设工程、外来设备安 装和维修方等个人和单位。 4. 项目工程部职责 4.1.项目工程部是相关方在我公司业务的具体联系单位,核对相 关方的资质情况,负责对相关方的资质审查备案;负责对承包方从业人员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教育材料、培训记录、考试情况)。 4.2. 负责与相关方签订业务合同或协议,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 安全风险告知书(告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通知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合同或协议书中,必须有安全条款,明确双方的安全工作责任及违反规定的处罚条款。 4.3负责与相关方的安全联络和现场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或委 托监理公司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工作,并有交底记录;负责相关方的安全管理,并对本部门接待的外来人员进行环境安全管理,必要时协助公司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4.4 负责审核或委托有审核资质的公司审核承包商施工作业的安 全技术方案,并检查交底情况,保存交底记录。 4.5 负责对相关方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综合管理。

4.6负责对相关方作业进行协调管理,包括协助相关方办理人员 和车辆出入证等事项。 4.7 负责对相关方提出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协助相关 方对相关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辨识控制,并保存风险辨识及控制记录。 4.8 负责对承包方进行绩效评价,并保存评价记录。 5.相关方的职责 5.1.供应方、承包方应建立、实施并保持适当的质量、环境、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相应的资格、能力,能够提供满足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产品、工程和服务。 5.2.供应方、承包方应对入厂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不断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技能;应主动了解、熟悉、掌握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自觉遵守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接受监督检查。 6.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 6.1.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必须对承包方的合法性、技术水平和安 全保证条件进行确认,内容为: 6.1.1. 验证承包方营业能力和经营范围是否符合要求;承包方 必须依法取得与工程项目等级相适应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证书、法人资格证、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施工企业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证书,并存档复印件。以上证书必须真实有效,未按期审验,视为废证。 6.1.2.评价承包方的管理能力和队伍素质能否满足工程需要。 6.1.3.监督承包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落 实。 6.2.承包方开工前,必须落实施工组织方案,定人员,定安全措 施,定工程质量标准,定检查制度。 6.3.承包方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做到:

项目的的信息管理系统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就是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需求,确定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信息、何时需要,以及如何将信息分发给他们。 虽然每个项目都需要沟通项目信息,但信息需求和传播方式差别很大。确认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和决定满足需求的适当方式是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内容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与项目组织相适应的信息流通系统。 (2)信息中心的建立规划。 (3)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使用规划。 (4)信息管理实施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依据 (1)组织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组织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包括:组织人员整体素质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水平;现有的信息管理规定与程序;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计算机、存储体系、网络、通信方式等)。 (2)沟通需求。 (3)沟通技术。 (4)制约因素和假设前提。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方法与过程 (1)项目信息管理方法与工具 1)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信息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是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通过分析各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形成一个对他们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的逻辑的看法,并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找到来源。该分析应考虑适于项目需求的方法和技术,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应避免将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信息或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上。 2)项目管理软件。 3)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技术(PIP)。

(2)项目信息管理规划过程 1)根据项目信息管理战略确定项目信息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2)信息需求分析。通过项目信息需求分析得出项目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总和。确定项目信息需求的依据是:■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关系; ■项目中涉及的学科、部门与专业; ■何时、何地及何人参与项目某一部分等计划及物流因素: ■内部信息需求; ■外部信息需求(包括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 ■项目利益相关者信息。 3)确定实现信息需求的信息管理计划。 4)确定信息管理程序。项目信息管理程序是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执行流程的组合,它是保证项目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放弃原有信息管理习惯,采用新信息管理系统的一系列约定,以及对相关责任和义务的确认和承诺。包括但不限于: ■对信息管理确保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共识的协议文件: ■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权限; ■信息主管(CIO)的职责、选拔及任命程序; ■各团队成员、各利益相关者在信息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各类信息、文件的查询和分发计划(含范围、权限控制及保密措施): ■信息分类编码、文件格式标准等标准的选用及变更控制程度; ■项目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等工具的选用及变更控制程序;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效能评价指标及评价程序;信息系统验收方法与程序; ■信息、文件的分布存储、建档管理程序;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是经济效益的源泉。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更是施工企业形象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施工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笔者对如何做好工程的项目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把项目评估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实行项目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当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管理失控。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工作;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管理合同,上缴风险保证金,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二、通过项目质量和安全目标控制,实现以优取胜 (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括: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一是建立质量自检制度。二是第三方质量监督。上述这两套质检机制共同组成控制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完整体系。既明确分工,又密切联系,有效地保证工程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二)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是天,是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胡总书记曾强调过: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好。一是坚持安全管理原则。二是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

【实用文档】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第四章 战略实施 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者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任何团体和个人。 (1)公司的使命与目标也是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均衡的结果。因此,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公司战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的均衡密不可分。 (2)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利益冲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对权力是问题的关键。 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期望 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期望 内部利益相 关者股东与机构投资者资本收益——股息、红利 经理阶层销售额最大化(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企业)企业员工追求个人收入和职业稳定的极大化 外部利益相 关者政府最直接的利益期望是税收 购买者和供应者各自阶段的价值增值 债权人按时偿付贷款本息 社会公众社会责任(部分股民的特殊期望)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与均衡(★)投资者与经理人员的矛盾与均衡

鲍莫尔“销售最大化”模型 马里斯的增长模型(“平衡状态”模型) 威廉森的管理权限理论 理想状态 经理们必须把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作为经理本身所作出的决定区别开 来。 基本论点 强调经理人员的管理动机,指出经理们将力求最大化他们自己的效用 函数,从而使他们的权力和声望最大化。 经理效用函数的 三个重要变量 (1)雇员开支(雇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酬金开支(支出账目、高质量办公服务等); (3)可支配的投资开支(超越严格经济动机,反映管理者权力和偏好 的投资)。 企业员工与企业(股东或经理)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列昂惕夫模型 描述了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的矛盾与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工会决定工资,企业决定就业水平。 主要假设与观 点(1)企业员工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和工作稳定(反映在企业就业水平高); (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最佳就业水平,在工资水平的约束下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企业员工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博弈结果将在一条直线上实现均衡,而最终均衡点更偏于哪一方的利益,要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小。 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社会效益代表所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期望是企业应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三方面(1)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要求;(2)保护自然环境; (3)赞助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1)企业的社会效益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往往是不一致的。 (2)企业如何对待社会效益,被称为“商业伦理”问题。 (3)商业伦理的实质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社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和负什么责任的问题。 这不仅涉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期望能否得到满足,而且也涉及企业的长远目标 能否实现以及一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问题。 (4)强调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绝不意味着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可以不负相应的社会 责任。 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总结 (1)企业在组织上由各种利益集团结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由于成员们承认共存的需要, 并有使他们的目标更为接近的欲望,从而使企业幸存下来。 (2)企业最后确定的各种目标是一种妥协,最终的有效性几乎总是低于最大值,这就是 所谓的“组织呆滞”。 (3)“组织呆滞”导致的额外“支付”由各利益相关者承担。 (4)西尔特(Cyert R.M.)和马奇(March J.G.)提出上述观点。 近五年知识点考情分析 20182017201620152014鲍莫尔“销售最大化” 模型 无无无单选无试题精讲 【单选】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描述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销售额最大化之间的博弈过程。这一模型反映了()。(2015年) A.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B.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与均衡 C.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D.股东与经理人员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答案】D 【解析】鲍莫尔用“销售最大化”模型表达了他对经理人员强调销售额的重要性的理解。作为企业的实际代表,经理总是期望企业获得最大化销售收益,但企业赚取的利润并不一定能满足股东对红利的需求,也不一定

项目管理软技术课后题(带答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管理软技术导论 (1) 第二章.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 (2) 第三章.项目管理团队 (5) 第四章.项目沟通管理 (9) 第五章.项目冲突管理 (11) 第六章.项目风险管理 (13) 第七章.项目领导力 (14) 第八章.项目文化管理 (16) 第九章.项目知识管理 (17) 第一章.项目管理软技术导论 一.选择题 1.技术的特点包括(A B C) A.抽象性 B.目的性 C.环境性 D.现实性 2.下列关于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A.软技术与人、文化的关系密切 B.软技术是根植于意象世界的技术 C.软技术是“非中性的”,是带有明显的人的好感 D.软技术的作用和转换的结果,不一定都体现为有形产品和具体服务 3.软技术的特点包括(BD) A.标准化 B.集成化 C.客观性 D.可操作性 4.软技术的分类方式主要包括(ABC) A.根据知识来源 B.根据服务领域 C.根据功能 D.根据成果的规范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5.无论软技术还是硬技术,他们都是技术,在技术的属性上是共同的,具体包括(ABCD) A.可操作性 B.实践性 C.能效性 D.积累性 6.软技术和软科学的最大共同点是它们的“软”性,具体体现在(ABCD) A.综合性 B.集成性 C.单一性 D.成果非物化性 二、简答题 1.请对软技术与硬技术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 答:硬技术(Hard Technology)是相对软技术而言的,由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演变而来。它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体开发和生产的技术,如产品设计技术、计量和测试技术、设备的制造技术等。软技术(Soft Technology)是相对于硬技术而言的。硬技术的“软化”,即软技术。软技术是人类把在经济、社会、人文活动中发现的共性规律和经验,加以“有意识”的利用和总结,转变成各种解决问题的规则、制度、机制、方法、程序、过程等操作性体系。 第二章.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利益相关者与项目的不同影响关系,将其分为(AB) A.主要利益相关者 B.次要利益相关者 C.强利益相关者 D.若利益相关者 2.(B)是项目的高层主管,主要责任是选择项目,根据项目编制计划等。 A.项目经理B.项目总经理C.大项目经理D.多项目经理 3.项目经理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包括(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